侠士、侠客和大侠有什么微妙区别?

来自: (有傲骨,但没有傲气的团队。) 18:18:18

全世界各地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那么在我国,武侠肯定算是中 国人扎根于内心深处的一种理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都是在江湖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我们从孩提时代开始,就熟谙《水浒传》、《三国演义》,后来又接受新派武侠小说的洗礼,几乎每个中国少年心中都有一个“仗剑走江湖”的梦想。

用武力来实践侠义精神为主题的小说即可为武侠小说,在古代例如燕丹子、搜神记等等通过对大侠的形象塑造,表现出侠士崇高的品德和国人的胆识,也宣扬了恩怨必报的价值观。这样的文化心理根植于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孟子说:“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荆轲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李白说:“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我在小时候那会,一放学回家后就是看武侠片。像金庸的笑傲江湖 、射雕三部曲,古龙的萧十一郎、楚留香系列,还有梁老师的白发魔 女之类云云。当时感觉里面人物不但嫉恶如仇并且仗义爽快,如果现实中有武学,哪怕是五虎断门刀这种职业龙套武功咱也一定会去学的!毕竟杂兵易求,大侠难寻。

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长大后和朋友们聊天,基本必须扯上几句当下流行的互联网或文学老庄以顺应时代增加自身逼格。如果你轻易的去谈武侠、动漫游戏种种,势必会被不熟悉的人当成社会炼钢炉里的新废渣…

大家都是年轻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放松心情~也能从中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人人心中都有个江湖,你心目中的江湖,便是你喜爱之处,对你最 适合之处,你在你的江湖,可随意翱翔。

内容:金庸小说人物互动分析,剧情设置,历史契合
地址:很多人时光馆,面对延安东路工商银行,左手边零食巷内前进 55步右看。

一、游侠的产生及其行为的精神内涵

关于游侠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游侠列传》,之后

有班固作《汉书·游侠传》,范晔所作《后汉书·独行传》对游侠行为和游侠精神在实质上有所继承。

“侠”的来源看,是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西周旧贵族中的下层“士”没落分化后与部分无地可种的农民相结合,形成以“文”为主的诸子和以“武”为主的侠士、侠客或刺客。“游侠”具有共同的行为方式或特征(内涵):扶危济困、惩恶锄奸、重诺守信、救人之难、仗义疏财、行事低调、待人谦恭、声明远扬,为人耿直不曲、怨惠必报,对人忠心不二、视死如归等。因此,侠义,就是行侠仗义,为公道而为别人打抱不平、鼎力相助,或为节义、信念、道义不惜牺牲自己。

正义性是游侠的本质特征之一,所谓“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司马迁尤其强调“救人于厄困”的任侠行为。

1.汉初任侠成风而又备受打击的社会局面

“侠”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侠”即带剑者,被看成危害社会的五种人之一。但实质上,游侠、刺客、豪杰是侠义精神的直接体现者和践行者。

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是“侠”最活跃的时期,西汉初年,各种势力交攻纷争,“任侠”依然成风,“及高祖仗剑,武夫勃兴,宪令宽余,文礼简阔。怨惠必报,令行私庭,全移匹庶,任侠之方,成其俗矣。”张良、项伯、彭越、季布和季心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游侠既有谦逊、好施的积极一面,又有放纵、嗜血和杀戮的残酷一面。游侠的负面行为对于社会和统治者而言都是不利的,特别是游侠的这些行为方式很容易影响青少年,因为青少年血气方刚,对事情缺乏冷静的思考,行事容易冲动,非常向往和追求游侠们的放纵妄为、不拘操行的生活方式。如李广利伐大宛时“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仅郡国“恶少年”就有数万人,可见游侠侠义之举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所以,汉文帝时大侠郭解的父亲因“好任侠”被杀,其本人也因“任侠行权”被徙移茂陵,后又遭灭族;汉武帝时魏其侯窦婴之死、将军灌夫被灭族等都显示出西汉统治者力图消除其负面影响,对任侠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防范,大力镇压游侠,制止任侠之风。

2.司马迁早年经历形成的尚奇性格

关于司马迁生平事迹的记载,主要见于《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从中可以看出他十岁以前主要生活在家乡左冯翊夏阳,过着一个乡村牧童的生活。大约十岁时随父亲司马谈到长安,开始接受系统的教育,研习古文。二十岁以后则有时随皇帝出巡,有时奉命出使,开始远游和游历,纵观天下山川形势,探访古迹,采集轶闻传说,足迹几乎遍及全国,长江黄河两河下游之地经行尤密,也到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西南夷”。所以,司马迁对奇人异事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认同感、探究欲,并不自觉地接受下来,形成了他尚奇的性格。

 3.中年际遇及立传的心理动因

于天汉三年(前98年)发生的“李陵之祸”,既是司马迁极度渴求侠义精神、讴歌侠义行为的情结之契机,也是司马迁本人对侠义行为的实践。次年秋天,汉武帝派宠妃李夫人之弟、二师将军李广利率三万骑兵进击匈奴,另派李广之孙、别将李陵领五千步卒押运辎重,配合主力作战。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匈奴八万骑兵相遇“连斗八日,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所杀匈奴亦万余人。”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人,但终因力量对比悬殊,弹尽粮绝,投降被俘。

司马迁与李陵同朝为官,但并无过深来往,“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歪酒接殷勤之欢。”但司马迁认为李陵“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他看到在激战初期李陵取得小胜时,满朝臣工纷纷赞扬其不愧是名将之后,个个举杯恭贺汉武帝。待李陵投降被俘消息传到长安后,满朝文武官员则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纷纷夸大其罪名,一味地落井下石。于是,当汉武帝征询他的意见和看法时,他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败降,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司马迁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讽刺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广利,定其“沮贰师” 、“诬罔主上”,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深幽囹圄之中”的司马迁“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加上“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因此,司马迁面临着求生和赴死的选择,他经过反复思考,认识到自己的著作“草创未就”,遗命未成,如果就这么死去,犹如蝼蚁死去般毫无价值,于是,他低头认错,请求赦免,最后平静、坦然的接受了腐刑,“就极刑而无恤色”,三年后被赦出狱。事后虽然司马迁“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但他这种“弃小人、雪大耻”的举动、挺身为李陵辩护、忍辱著述的行为无不表现出了他的侠者风范,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不畏强权和暴政的高尚独立人格。

李陵案中,亲朋好友的冷漠无情,使他深深地体会到游侠身上那种“救人于缓急,赴士之厄困”的精神可贵之处,“自从李陵案以后,司马迁特别晓得了人世的艰辛,特别有寒心的地方,也特别有刺心的地方,使他对于人生可以认识得更深一层,使他的精神可以更娟洁、更峻峭、更浓烈、更郁动,也更缠绵了。”(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李陵案的原委》)。同时,他下定决心要“隐忍苟活”,“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可以说,李陵之祸是司马迁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他发奋著述,写下皇皇巨著《史记》的动力,也是他立《游侠列传》的一个重要因素。秦汉接春秋战国游侠兴盛的余绪,司马迁深受任侠之风的影响,在其内心深处隐藏有“侠义”情结,其骨子里也侵透了为遭受不公平命运鸣不平的侠义精神,但其作《游侠列传》最直接的心理动因还是他尚奇的性格及其个人特殊的身世遭际。

三、《游侠列传》中折射的“侠义”情结

《史记·游侠列传》中共记录了30个有名有姓的游侠,主要以郭解为中心,重点记载了朱家、田仲、剧孟四人的事迹,其中会武的只有田仲一人,即“武”并不是游侠的必要条件。

其中,司马迁着墨最多的是郭解,童年时司马迁亲眼见过郭解本人,“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採者。”,对郭解在轵地乡间的生活细节作了很深入的调查和了解,说他“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剽攻,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年轻时心狠手辣,看人不合意杀死,亲手杀过不少人。后来亡命天涯,雇佣打手、藏匿凶犯、私铸钱、掘坟盗墓一类的违法行径也数不胜数。其行为特点:凶狠、非法,杀过人,与汉朝廷的对抗性最强。

充分体现了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取其一节,不求全责备,不苛求古人。

敬的事件中,郭解并没有答应门客杀死该人,反而道:“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这体现出了郭解能够自省,且对人谦恭。第三,郭解为人低调,在他调节洛阳两个仇家的事件中,他不愿意夺取洛阳豪雄的名声,不愿彰显自己的功绩,反而劝说仇家愿意进行调解。第四,同其他游侠一样,郭解名声远扬,受到贤士、豪侠的广泛关注。汉武帝元朔二年,朝廷要将各郡国的豪富人家迁往茂陵居住,郭解家贫,不符合资财三百万的迁转标准,但迁移名单中有郭解的名字。当时卫青将军替郭解向皇上说:“郭解家贫,不符合迁移的标准。”但是皇上说:“一个百姓的权势竟能使将军替他说话,这就可见他家不穷。”郭解于是被迁徙到茂陵。

从《游侠列传》全文看,司马迁面对社会不公,民间有苦,个人受辱,在心理上对不畏强暴的游侠精神产生了强烈的企盼,由此撰写《游侠列传》、《刺客列传》,但其对游侠并不是盲目的赞扬和宣传,而是辩证地分析了游侠的方方面面。他既看到了游侠身上难能可贵的高尚精神,又看到了游侠风气给社会秩序带来的隐患。既有对游侠“重诺”“守信”等侠义行为的歌颂,也有对游侠“滥杀”“放纵”等行为的批评。《游侠列传》的撰立,使人们认识到了游侠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的侠义事迹,让其正面的侠义精神得到进一步流传。

由于武侠小说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大众一般认为其源头为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但司马迁并没有强调武是侠的必备条件,在全篇的30名游侠中、司马迁明确说明“好剑”(会武)的只有田仲一人,可见,“武”并不是“侠”的必要条件。古代游侠强调的是精神气质、文化品格,体现了侠义、仗义、仁义、忠义、义勇、谦恭等精神。在后续的侠文化中,游侠精神更多地被概括为一种积极的、正面的精神,多为“仁义”、“洒脱”、“仗义”等。而“武侠”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真正出现于20世纪初的日本。

1.司马迁.史记[M]. 韩兆琦,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2.高建文.《游侠列传》立传缘由及影响[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9

3.挛合明.从《游侠列传》看司马迁的“侠”情结[J].阅读指津(综合天地).2004460

4.刘冬.从《史记·游侠列传》谈司马迁的侠义观[J].文学观察.139

5.张宏斌.司马迁与侠义精神[J].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1922

6.罗开凤.试论司马迁的“爱奇”[D].重庆:西南大学.2016

7.董立婕.游侠与武侠发生期内涵比较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8.黄晓星.《史记·游侠列传》与司马迁的游侠思想[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971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侠的理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