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联名信用卡只能在京东上用吗

原标题 | 《京东白条”变“白条卡”,互联网平台整改已到核心业务深水区》


2022新的一年,打开京东APP发现“京东白条”进行了升级。这并非是个偶然事件,也不是一场“心血来潮”。

无独有偶,就在不久前,2021年年底,花呗也进行了相关的分离和升级工作。

2021年4月,监管约谈13家互联网平台,这13家平台开始进行整改。随着“花呗”和“白条”的“升级”,这13家平台的整改工作已经到了“深水区”。

2021年12月,银保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信用卡业务指南),这份被称为“史上最严信用卡指南”的征求意见稿,规范了信用卡的使用和整个信用卡市场的规则,并且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问题。

2021年12月,央行发布了《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金融产品网络营销办法)。其中的条款也对像“花呗”、“白条”这类的业务作出了规定。

在此监管政策和背景下,京东白条升级为白卡的意义变得耐人寻味,也并非是简单的品牌升级。未来这类业务是否还会面临监管?“白条”变“白卡”的内在逻辑又是什么?

“白条”升级“白卡”,从助贷到联合信用卡

打开“京东白条”发现,已经出现了相关的升级页面。


明显发现“白条卡”的属性是“信用卡”。

在标注的蓝色框里可以看出,有广发银行信用卡和京东的logo并列,在相关协议和说明中发现,“白条卡”的属性是广发银行和京东联合发布的联名信用卡。

不仅如此,也给出了“京东白条”的属性。


京东白条的属性为:助贷。因为在描述中很明显的发现,京东白条合作的贷款机构为您提供贷款。

那么“白条”作为助贷,都对接了哪些机构?


上述图片所展示的等银行或金融机构。

继续往下看发现,“京东白条卡”和之前的“京东白条”完全就是两个产品。白条是助贷,白条卡是“联名信用卡”。


上述图片展示的就比较清晰了,就是如果你激活了“白条卡”,后续京东白条的交易都是用“白条卡”进行结算。

但是,如果当下你的“京东白条”还没有完全还完,“京东白条”还会继续提供服务。这一点请注意,不是你开了“白条卡”,“京东白条”就不用还款了,没有还完“京东白条”,还得继续还款。同时拥有了白条和信用卡两个账户。

点击升级后就进入到了申请页面,显示的是申请广发京东联名卡的页面。




等于我申请了一张信用卡。

那么问题来了,未来广发银行信用卡会不会取代京东白条的助贷业务?这一点值得深思,我们不妨从开篇所提到的政策中去寻找答案。

嵌套式的金融销售未来将不会存在,“灯下黑”的问题得以解决

根据《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的第十五条规定:

第十五条【嵌套销售】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为贷款、资产管理产品等金融产品提供营销服务,不得在支付页面中将贷款、资产管理产品等金融产品作为支付选项,以默认开通、一键开通等方式销售贷款、资产管理产品等金融产品。

说的已经非常明显了,从贷款产品的角度来讲,就差直接点名“花呗”、“白条”了。利用自身电商消费场景的优势,对消费者进行诱导借贷,过度分期的行为,早在2020年监管就倡导“理性借贷、合理消费”。并且,这种类型的业务模式,更像是“类信用卡”模式。但是,此前是游离在监管之外。

花呗、白条背后的主体有小贷、网络小贷、消费金融牌照。但是这些牌照只是属性,并非业务形式。这类产品的业务形式有的依托于线上消费分期,有的是完全意义上的“泛场景”,说白了什么都可以干,哪儿都能用。小到线上分期支付几块钱的商品,大到线下各种消费环境,美容、美发、健身等。并且,实质内容是“助贷”。

虽然属性被“牌照”所监管,不管是小贷还是消费金融都接受金融监管,但是业务形式一直没有被纳入监管,这就形成了“灯下黑”。

所以,此次的京东白条升级,并非是升级,而是整改。将原有的“白条”助贷业务变成“信用卡业务”以此来符合“信用卡业务”的监管规则。这样,不管是属性,还是形式都纳入了监管。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代表着监管对于互联网平台的整治,已经到了核心业务环节。从京东金融上来看,核心业务依然是“京东白条”,虽然京东资管理财类业务也颇具规模,但是在借贷业务中,主力依然是白条。

京东白条卡业务已经开始显现,但还需一个过程,那么未来就要看“史上最严信用卡使用指南”会对信用卡业务带来哪些影响。

最严信用卡指南会带来什么影响

(十九)【额度与期限】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审慎设置信用卡分期透支金额和期限,明确分期业务最低起始金额和最高金额上限。分期业务期限不得超过5年。客户确需对预借现金业务申请分期还款的,额度不得超过人民币5万元或者等值可自由兑换货币,期限不得超过2年。

明确分期金额最高上限和最低点,分期业务不得超过5年,预借现金额度不得超过5万,期限不得超过2年。这一条是信用卡的新规。

京东白条卡的业务未来需要符合这一条规定。此前,白条业务并不受限制,购物商品分期和账单分期的金额没有限制。另外,外加白条业务进行过多次营销推广,例如:“三期免息”、“白条返现”等活动,诱导消费者进行分期使用。

京东白条卡的联名信用卡业务,也在此次的监管范围之内,“京东白条卡”的名称是否合规,这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二十五)【联名卡管理—主体责任】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承担本机构联名卡的经营管理主体责任,确保联名卡合作双方在所有信用卡相关业务环节平等呈现各自品牌,不得直接或者变相由联名单位代为行使银行职责或者用联名单位品牌替代银行品牌。应当持续加强对联名单位经营风险、声誉风险和其他不利影响的分析和监测,严格防范风险向本机构传导。除通过本机构自营渠道取得客户单独授权的,不得向联名单位回传与其权益服务无关的信息。不得通过发行联名卡或者借助联名单位渠道超出经营区域限制开展业务。加强与银行卡清算机构协作,建立完善联名卡发卡业务规则。

着重标出的部分,需要平等展现各自品牌,这一点从联名卡申请页面上来看没有问题。但是政策也提到了,不得直接或者变相由联盟单位代为行使银行职能,或者品牌代替银行品牌。

那这样来看,“京东白条卡”在名称上,只显示了“京东”这个品牌,没有显示广发银行。那么,未来这个政策落地之后,“白条”业务的品牌和名称,还是需要改变。

总之,“白条”的整改已经拉开了帷幕,但跟此前“蚂蚁花呗”的整改相比,是大相径庭。监管按照每家的情况不同、业务模式不同、产品规模不同、客群不同,制定了不同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京东白条变京东白条卡,正好碰上了金融产品营销监管办法和“史上最严信用卡指南”。可以说,未来京东金融的业务整改之路依旧漫长无边。

*声明:新经济观察团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构成任何建议。转载原创文章需获授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作为一名合格的羊毛党,信用卡终究是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银行与互联网公司的联名信用卡层出不穷,每家都夸自己好,往往让人无从下手,难以辨别孰优孰劣。

本文梳理了市面上常见的联名卡,从新户开卡礼、联名卡专属权益和日常活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大家拨开迷雾,看清银行的套路的同时,也厘清自己的需求,拒绝被商家和银行牵着鼻子走。

京东可能是联名卡最多的互联网公司,一共有 13 家银行成为其合作伙伴,不仅涵盖了常见的银行,连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和广州银行这些地方性银行都和京东「勾搭」上了。

京东的联名卡多是以白条为主题的「小白卡」,在京东金融的 app 中还有「小白卡」专区,可见京东对这一业务的重视。

我们将各家银行的小白卡权益做成表格进行对比(盛京银行为京东金融联名卡):

新户开卡礼和联名卡专属权益

开卡礼和专属权益每家银行都有差别,但归纳起来无非是支付券、多倍积分奖励和满减「三板斧」,时至今日还有几家银行把免年费、免货币转换费这种在业内几乎成行规的东西拿来当作卖点,着实有忽悠人的嫌疑。

注意了,这里的「新户」多半是指:从未持有过该行信用卡或曾经持有但已于 XX 日期前注销所有卡片的客户。老用户与狗……即便是新用户,到手的支付券也有各种限制,以中行为例,赠送的 79-20 元满减和 50 元立减券均限定为手机品类,像光大、交行、招行和广发这样直接给不限品类支付券的银行就必须表扬了。

▲ 任何活动不能只看大字,一定要看细则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金融新增的合作对象盛京银行,开卡礼为一年京东 PLUS,两个月内有 3 笔单笔满 61.8 元的消费即可在拉杆箱和剃须刀中二选一,在一众银行中显得尤为突出,9 元看电影、5 折美食等日常权益也很实用,可惜目前仅限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吉林和长春六市用户申请。

另外,小白卡在大部分银行中都属于「特殊卡种」,积分一般是每月定期自动兑换成钢镚,一些银行则给予了多倍积分权益,对于京东消费较多且对积分有需求的用户来说,多倍积分的小白卡或许是更好的选择,但要注意小白卡每月获取的积分都是有上限的,而交行的小白卡积分无法用于里程兑换。

至于日常的满减活动,由于新的一年刚开始,许多活动有效期仍停留在 2018 年,还未有更新,是否延续还要看银行与京东的合作期限。

除了盛京银行,其他银行若单纯为了开卡礼,我个人认为是不太值得当作首卡申请的,毕竟上述银行有许多开卡礼更丰厚的卡种,如果要申请,也一定要看清楚活动有效期,免得开了卡却拿不到奖励,白白浪费了一个新户资格,如今拉新的成本有多高,大家都懂的。

我印象中淘宝是最早有联名卡的互联网品牌之一,多年前就与中行合作推出过「中行淘宝卡」,作为中国最大的「剁手」平台,淘宝自然也成为各家银行的必争之地,但不知道是淘宝还是银行的策略有变,如今已经很少有银行主推淘宝卡,不少银行也陆续结束了与淘宝的合作,淘宝 app 甚至找不到相关联名卡的介绍,这与其他平台形成了鲜明对比。

目前我们能找到的尚在合作期的淘宝卡只有四张(不一定全面),如下表所示:

中信、兴业和上海银行的淘宝卡均分为白金和金卡两个等级,但白金卡的权益与银行其他白金卡差别不大,甚至要差得多,建议申请金卡即可。但由上表可知,除了中信外,其他银行不仅日常没福利,连开卡礼都没有,可见对淘宝卡的重视程度已大不如前。显然,如果是要作为支付宝的主力卡,中信的淘宝卡是比较合适的,亦可参加中信的 9 分享兑、9 元看电影等招牌活动。

有道是「风水轮流转」,淘宝不跟银行玩了,腾讯却开始重视起联名卡,与广发和兴业推出了「腾讯微加信用卡」,卡片的权益和模式都不乏亮点和诚意,值得一提。

▲ 个人认为广发的卡面更胜一筹

虽然合作对象有两家银行,但除去银行本身的权益和活动外,两家的「腾讯微加信用卡」的权益是一致的,用户在申请时,可在以下 29 项权益中选择 3 项:

  • 滴滴快车 40 元现金券(10×4)
  • 滴滴快车 50 元直减券
  • 龙腾机场贵宾厅 1 次
  • 腾讯视频 VIP 会员月卡
  • 优酷视频 VIP 会员月卡
  • 爱奇艺 VIP 会员月卡
  • 全国电影兑换券 2 张
  • 哈根达斯 35 元礼品卡
  • 小熊 0.6L 滴漏咖啡机
  • 肯德基 50 元礼品卡
  • 大众点评 50 元代金券
  • 星巴克 50 元代金券
  • 汉堡王 34 元皇堡套餐券
  • 来伊份 30 元代金券
  • 网易严选 50 元充值券
  • 本来生活 50 元立减券
  • 家乐福 50 元电子券
  • 唯品会 50 元立减券
  • 沃尔玛 50 元电子券
  • 交易安全卫士 3 个月

不过,同一类别下的权益有的是互斥的,比如选了星巴克的代金券,就不能选肯德基和大众点评的代金券,除了多倍积分权益外,大部分奖励都有消费要求,好在门槛不高,价值最高的小熊咖啡机,线下刷卡单笔满 699 元可领取,视频 VIP 卡和快车 10 元券的消费要求是单笔 199 元,具体要求可在申请界面查看。但注意,除了多倍积分,其他权益只能领取一次性,与其说是权益,倒不如说是开卡礼更合适,好处是不限新户,即使是广发或兴业的已持卡用户,也可享受同样的权益。

既然是腾讯的联名卡,那么交易多倍积分自然就排除了阿里系的产品,比如电商就只能是京东、蘑菇街、拼多多、小红书、洋码头这些腾讯系平台,超市限定为沃尔玛、家乐福、易初莲花、7-11、全家等,且无论线上线下,都必须采用微信支付,直接刷卡不算。虽然 5 倍的系数不低,但每月封顶仅为 5000 分,活动期间最高获赠 5 万分,即最多只有 1 万元的消费能拿到 5 倍积分,对于消费大户来自然是不够的,但网上也有不少人反应实际使用过程中赠送的积分单月未受 5000 分封顶限制,暂不清楚是不是 Bug。

微加信用卡的积分在广发和兴业系统中都可用于兑换奖励,如果银行后续没有限制的话,配合 5 倍积分用来兑换里程的比例倒是不错。

腾讯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社交优势,鼓励用户邀请好友组团申请,2 人拼团过审后可拿到 188 元还款金,这个奖励相当大方。有兴趣的朋友可通过「腾讯微加信用卡」公众号申请,提交申请后,点击公众号菜单栏的「推荐领奖励」即可组团。

总的来说,这张卡片权益自选的设计还是很有创造性的,且给出的权益也确实符合其目标人群——年轻人的需求,但一次性的奖励和积分封顶让人难以有持续使用的动力,如果能增加一些日常刷卡达标奖励的活动,可能会更有吸引力。

淘宝不再重视联名卡,但同为阿里系的淘票票近来却跟各家银行打得火热,打开 app 到处能看到光大、汇丰的联名卡推广,光大的新户礼是 4 张淘票票兑换券(面额不超过 50 元),汇丰为 6 张,对于常看电影的人来说,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浦发也有一张淘票票卡,虽然仍可在浦发官方申请到该卡,但已不在淘票票推荐的名单之列,权益也毫无亮点,可以忽略。

日常的权益方面,去年光大的淘票票联名卡在周末可以 10 元购买 55 元以下的电影票,每月 2 次机会,每次不超过 2 张,但这个活动今年暂时没有续期的消息。汇丰则是每月 2 次立减 10 元优惠,并且每月有 3 笔单笔满 188 元的计积分消费,即可获得一次 9 元观影权益(票面价格不超过 55 元),相比汇丰其他卡消费满 2888 元才可获得该权益,淘票票卡的要求显然容易得多。

光大和汇丰本身的活动较丰富,尤其是前者,在一众银行争相缩减活动预算的大背景下,显得格外厚道,如果周末 10 元观影的活动今年继续进行,光大的淘票票卡比汇丰的更值得入手。

饿了么目前只有和光大一张联名卡(兴业的联名卡依然可以申请,但新户活动已结束),新户开卡礼为 1 年超级会员,说实话力度一般,至于支付宝消费有积分、生日月双倍积分等,则是光大信用卡普遍享有的权益,况且光大积分有着「冥币」之称,多倍积分也没什么用处,不建议作为首卡申请。

一张卡片值不值得申请,其实从推广力度可略窥一斑,通常被平台和银行力推的卡片,初期的权益总是不错的。但本文并不是推荐大家办理信用卡,而是希望大家在看到这些卡片铺天盖地的宣传时,能够不被其表象所迷惑,而是结合自己需求,理性申卡、用卡,别为了几十块的开卡礼,办回一堆日后吃灰的鸡肋卡,实在不值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工作人员忽悠我办了信用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