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R9玩游戏怎么样?

这个明显亏啊,虽然天选R9高色域版机器不好抢,但是加价购买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况且加了1100多,加的也太多了。

毕竟同类型的机器有很多(虽然也都不好抢),没必要在死报着这一棵树。

即使抢不到上面这两款热销的机器,9300元的预算,好机器还是很多的:

预售价8999元,预计 最晚 11时 发货:

说到目前最先进的显存,那就是AMD于去年发布的Fiji系列显卡所搭载的HBM显存,虽然GDDR5X表现出了不俗的性能,但跟带宽超高的HBM相比还是逊色不少。凭借HBM显存高带宽、高能耗比以及尺寸小的三大先天优势,AMD的Fiji系列显卡表现出不俗的性能,经过驱动优化后,在现阶段,定位最高的R9 Fury X与对手GTX 980Ti基本战平,也算是不辱旗舰威名。

随着1x nm级产品的发布,R9 Fury X、GTX 980Ti这种老旗舰陷入了很尴尬的境地,双双被新款次旗舰GTX 1070吊打。正是在这种情况下,NVIDIA宣布停产GTX 980Ti,而AMD也大幅降价来促进老旗舰的销量,这让一些之前苦于价格高昂而舍不得入手Fiji的A饭们十分高兴,终于可以合理为信仰充值了!就在本月,AMD核心合作伙伴蓝宝石推出了全新Fiji产品——蓝宝石 R9

在这个时候能看到Fiji的新品,吉吉我也感觉很是意外,毕竟距R9 Fury发布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现在发布新品是不是有些太迟了?不过仔细想想其实就能理解蓝宝石的用意,毕竟在今年AMD方面并未推出高端芯片,最高端的RX 480也只是面向主流市场,因而去年的老旗舰还是现在AMD的性能担当,而R9 Fury也正好填补了对手GTX 1060与GTX 1070之间的市场空白,为那些觉得GTX 1060性能不足,但GTX 1070又太贵的玩家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这款全新的R9 Fury超白金采用了不同于公版的PCB设计,在用料方面进行了强化,供电达到了8相之多,因而频率再进一步,达到了1050MHz,是所有R9 Fury产品中频率最高的。外观方面,因为是超白金系列,所以散热器外壳拥有浓浓的超白金家族特征,不过整体轮廓同之前推出R9 Fury Tri-X相仿,主要区别在花纹和配色上。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改进是R9 Fury超白金拥有DVI接口,而首发的Tri-X因为采用公版设计,并未配备该接口,DVI接口的搭载无疑让显卡具备更好的兼容性,方便玩家使用。

我个人对R9 Fury超白金的实际性能表现是十分感兴趣的,不知经过了数个驱动的优化,R9 Fury究竟到达了怎样的水平?在之前R9 Fury是同GTX 980看齐的,现在的性能会不会有较大提升?我们接下来就通过一系列的软件和游戏测试,来看一看蓝宝石的这款全新R9 Fury能否让我们眼前一亮,让我们拭目以待!

蓝宝石R9 Fury 4G HBM 超白金显卡使用的是久经考验的Tri-X三风扇复合式五热管散热系统,大面积铜底搭配5根10mm超粗热管,可以快速将热量导向散热鳍片,此外,散热器采用加长型设计,进一步增加散热面积,防止热量堆积。三枚9cm风扇具备自动启停技术,核心温度超过60度时风扇启动,温度降至50度以下风扇停止,给玩家营造舒适的使用体验。

蓝宝石R9 Fury 4G HBM 超白金显卡拥有一块全金属背板,背板不仅可以起到装饰作用,更能有效保护PCB免受外力伤害,还有一定的辅助散热作用。

蓝宝石R9 Fury 4G HBM 超白金显卡采用不同于公版的PCB设计,比公版PCB设计更为合理,全新的超白金系列显卡采用了效能更强的第四代黑钻电感,拥有相比普通电感高25%的电磁转换效率以及低10%的运行温度。电感在线圈内部内置了散热片,可有效的抑制高频啸叫。另外,搭配寿命高达16000小时的16K全固态黑金电容,给予显卡更高的运行稳定性。

蓝宝石R9 Fury 4G HBM 超白金显卡搭载基于28nm制造工艺的Fiji Pro图形核心,核心内建3584个流处理器,核心频率为1050MHz。显存部分与核心封装在一起,显存大小为4096MB,显存频率为1000MHz,显存位宽为4096bit。

蓝宝石R9 Fury 4G HBM 超白金显卡采用7+1相供电设计,超过公版的6相供电设计,可以为显卡提供充足的电量,充足的电量供应是显卡性能的保证,更是显卡超频实力的体现。

考虑到高频下稳定工作以及超频的需要,蓝宝石R9 Fury 4G HBM 超白金显卡配备的是双8pin供电,能够为显卡提供300W的电力,满足玩家高频使用需求。

蓝宝石R9 Fury 4G HBM 超白金显卡为玩家提供3*DP+HDMI+DVI的全接口组合,能够保证兼容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显示器的同时也能够满足需要多屏幕输出的玩家的需求。

蓝宝石R9 Fury 4G HBM 超白金显卡一个双bios切换开关,可以提供两种能耗模式供玩家选择。

为保证测试能够发挥显卡的最佳性能,本次测试平台采用最强酷睿芯——Intel酷睿i7-5960X处理器、技嘉X99芯片组主板、影驰 Gamer DDR4-2400 8GB 四通道内存、安钛克1200w金牌电源组建而成。详细硬件规格如下表所示:

测 试 平 台 软 硬 件 配 置

为保证系统平台具有最佳稳定性,本次产品测试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为Microsoft Windows 10正版授权产品,除关闭自动休眠外,其余设置均保持默认,详细软件环境如下表所示。

测 试 平 台 软 件 环 境

在测试成绩方面,理论性能测试用得分来衡量性能,数值越高越好;游戏性能测试用游戏自带Benchmark及游戏中平均帧数来衡量性能,数值同样越高越好。

于北京时间2013年2月5日推出的新3DMark,采用全新界面设计,除了测试分数,还会展现每个场景测试期间的实时曲线,全程记录帧率、CPU温度、GPU温度、CPU功耗。新3DMark取消了传统的E、P、X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根据负载不同所推出的三个场景,其中FireStrike专为基于DirectX 11显卡搭建的高端游戏平台,而CloudGate则支持基于DirectX 10环境的主流硬件,IceStorm则支持入门级DirectX 9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等。

通过新版3D Mark中的Extreme测试,我们得出结果,对于蓝宝石R9 Fury 4G HBM 超白金显卡来说,在Extreme这样的2K分辨率下跑出了总成绩6926的不错成绩,其中图形分数更是达到7240分,成绩十分不错。那么这个成绩究竟在怎样的水平线上呢?我们与蓝宝石RX 480超白金做一下对比:

通过测试成绩我们可以看出,R9 Fury超白金显卡领先RX 480足足20%,这也就是说该卡的性能恰好在GTX 1060和GTX 1070中间,更接近GTX 1070。

Spy基准测试软件已经正式发布,这也是其第一个专门针对DX12环境设计的测试项目。该测试由Futuremark和AMD、Intel、微软、NVIDIA等众多基准测试开发项目(BDP)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从零开始完全面向DX12,核心引擎也是完全基于DX12,可彻底释放新API的各种潜力,包括降低处理器负载、高效利用GPU硬件、异步计算、混合多显卡、多线程等等。

Time Spy是第一个针对DX12的独立第三方基准测试工具,整个引擎完全基于DX12设计,可充分压榨显卡的DX12性能,测试负载也远远高于此前的DX11 FireStrike。在此项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蓝宝石R9 Fury 4G HBM 超白金显卡在此项测试中得到了5060分,GPU分数为4778分,DX12性能十分优异。

游戏性能测试:《杀手6》

Enix发行的动作冒险游戏。在本作中,主角要进行的任务地点包括了广州,香港,维也纳等地,我们熟悉的老牌杀手47,要在ICA的帮助下展开全球范围的猎杀行动。《杀手6》中专业的杀人方式,极具逼格的过场,沙盘式玩法,恰到好处的音乐搭配,极具重玩性与可玩性,场景内丰富的细节,都使游戏的可玩性相当不错。

《杀手6》这款游戏中包括很多对多人大场面的描写,对显卡的要求比较高。可以看出,蓝宝石R9 Fury 4G HBM 超白金显卡在1080p下平均帧数达到了89帧,可以完美运行该作,而2K下的帧数也高达65帧,可以收获完美的游戏体验。

游戏性能测试:《古墓丽影:崛起》

《古墓丽影:崛起》是由Crystal Dynamics开发,Square Enix负责发行的一款单机游戏。游戏中玩家控制主角劳拉去探索劳拉以前不相信的超自然现象和未知的世界,寻找永生的秘密。游戏地图包括了世界上的多个地点,可探寻的场所将比前作大三倍,地图的开放度比前作更大,充满优美和危险并存的场景。

《古墓丽影:崛起》平均帧数

《古墓丽影:崛起》是年初推出的冒险类游戏,该游戏支持DX12。可以看出,蓝宝石R9 Fury 4G HBM 超白金可以很好的支持DX12,在1080P分辨率下游戏帧数高达84帧,可以完美运行游戏;在2K分辨率下,游戏帧数虽然没有达到绝对流畅的60帧,但十分接近,运行起来同样毫无压力。

游戏性能测试:《全境封锁》

《全境封锁》是一款开放世界第三人称射击角色扮演大型多人在线网络游戏。游戏设定在瘟疫爆发后的美国,玩家作为“全境封锁”计划的部队,在“黑色星期五”后的美国寻找一线生机。该作的大背景同《辐射》系列很类似,都是描绘大灾难后的世界,玩家需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找一线生机,可以说生存是玩家唯一的选择。

《汤姆克兰西:全境封锁》 《汤姆克兰西:全境封锁》平均帧数

《全境封锁》中有大量天气和爆炸等画面效果,所以对显卡的要求比较高,其推荐配置是GTX 970。蓝宝石R9 Fury 4G HBM 超白金在1080p下能达到70帧,可以完美运行游戏;在2K分辨率下帧数为53帧,可以十分流畅地在游戏世界中徜徉。

游戏性能测试:《孤岛惊魂:原始杀戮》

《孤岛惊魂:原始杀戮》是一款动作游戏,玩家扮演Takkar,他是一名游牧猎人,努力重建自己的部落。从第一人称视角来看,玩家进行的任务涉及到追踪/猎杀动物,收集资源,对抗敌对部落。玩家可以使用弓箭,长矛,以及棍棒在狂热的战斗中杀死敌人,有些时候玩家可以秘密偷袭一些头部负伤或者比较虚弱的敌人。

《孤岛惊魂:原始杀戮》

《孤岛惊魂:原始杀戮》平均帧数

在《孤岛惊魂:原始杀戮》的测试中,蓝宝石R9 Fury 4G HBM 超白金在1080p和2K下分别达到72帧和55帧,同之前的测试结果相类似,在1080p下基本可以完美运行游戏,而在2K分辨率下基本可以做到十分流畅。

对于高端游戏看显卡来说,功耗和温度仍旧是我们参考的必要数据,因为这些数据听起来好像是和性价比没什么关心,但它作为辅助属性密切影响玩家的实际游戏体验,更高的功耗会带来更多噪音和温度,因此我们应该全角度评价产品,而不是仅仅通过性能和价格。

温度方面我们将继续采用Furmark来进行测试,考虑到不同游戏之中,显卡的负载率不同,尤其是低分辨率和高分辨率的负载率差异会让显卡的功耗完全无法测算平均数值。因此我们需要采用Furmark这样的权威性烤机软件,让GPU芯片之中每一个运算单元完全满载,充分发挥供电最大化的状态才能得出准确的成绩。

显卡烤机温度稳定为79℃

功耗方面我们则是采用Furamrk拷机,让显卡达到满载状态,然后拍摄功耗仪实时功耗。我们将参数设定为分辨率,开启8*MSAA,在烤机7分钟之后,蓝宝石R9 Fury 4G HBM 超白金显卡以最高满载温度79℃的情况下完成测试,显卡频率一直保持在1050MHz,未出现降频状况。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平台的功耗还是比较符合R9 Fury能耗水平的,待机功耗仅为71W左右,同大部分显卡持平,而烤机过程之中的峰值满载功耗则是366W,符合R9 Fury 275W的TDP,当然,由于工艺的落后,这个数值自然要比全新的Polaris显卡高上很多。

蓝宝石R9 Fury 4G HBM 超白金显卡作为曾经的次旗舰,目前定位在GTX 1060和GTX 1070间的显卡,其性能表现十分令人满意。在实际游戏测试环节,其可以在1080p和2K下完美运行各类3A大作,照比目前AMD全新的RX 480有着20%的领先幅度,可见其实力是非常强劲的。凭借优良的散热和豪华的供电,该卡在游戏时的频率能够始终保持在1050MHz不降频,同时温度照比之前的产品也有了大幅降低。

提到散热,该卡向我们证明了旗舰卡也是可以做到兼顾散热和静音的。蓝宝石R9 Fury 4G HBM 超白金搭载了超白金系列一贯具有的风扇自动启停技术,当核心温度超过60摄氏度时风扇启动,温度降至50摄氏度以下风扇停止,让玩家轻松驾驭这块“大火炉”。

优点不用多说,HBM显存带来的优势可以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缺点嘛,自然还是TDP太高。R9 Fury的TDP为275W,这放到现在来看的确太高了,性能更强的GTX 1070也就150W,R9 Fury基本相当于GTX 1070 SLI了。蓝宝石推荐的电源额定功率为750W,这是比较合理的选择,当然,选择这块卡的玩家至少要买一个500W的电源,才能保证整机稳定运行。另外,受制于初代HBM的局限,该卡的显存只有4GB,在现在来看还算够用,未来就不一定了。

最后说一说该卡的售价,该卡目前在京东商城的售价为2699元,这个价格比R9 Fury刚推出时低了1700元,而GTX 1070的价格普遍在3200元左右,这样一看,R9 Fury在市场上还是很有竞争力的。顺便一提,R9 Fury超白金的价格仅比RX 480超白金高了300元,但理论性能却足足高了20%,所以喜欢Fiji核心的忠实A饭还等什么,赶快入手一块充值信仰吧!

很多人可能都有被问过这样一个脑筋急转弯问题:为什么北极熊不吃企鹅?

其实答案很简单,北极熊生活在北极,而企鹅生活在南极。当我很小的时候知道这个答案之后,我就经常以这个来提醒自己企鹅是南极的动物。

其实这里有一个很大的误解或者偏差,因为企鹅真的不是仅仅生活在南极,准确地说,它生活在整个南半球的许多地方。

企鹅科下有6个属总共有18个物种,其中生活在南极的只有7个,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帝企鹅和王企鹅,这两个物种长得非常像,它们是适应了南极极端的环境。

图注:澳大利亚的黄眼企鹅

澳大利亚也分布着6种企鹅,在互联网上比较出名的有黄眼企鹅和皇家企鹅,它们就不太需要在寒冷的地方。

还有一种企鹅中的奇葩——加岛环企鹅,这种企鹅生活在赤道附近,适应了炎热。它们也是唯一一种会越过赤道到达北半球的企鹅。

然而,让人不解的是,即使是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企鹅都没有继续往北迁徙和扩张领地,并占据更多的生态位。

从非洲和澳大利亚的企鹅那里,我们就不难发现,阻挡企鹅北上的并不是气候条件,因为这些地区和地球上的其他陆地气候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除了生活在南极的几种企鹅外,它们无法适应高温,很难往北迁徙,其他企鹅都估计都可以应对气候问题。

生物的本能就是会扩张自己的领地,或者说从理论上讲,企鹅应该会进一步向北迁移。

其实,企鹅也想向北扩张领地,但实力不允许!

最有可能北上的是加岛环企鹅,但是不幸的是它们被困在了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被周围数千公里的海洋包围着。

即便是企鹅这样的游泳高手,要逃离这里也是有点难的,据说体型最大的个体是有能力游到其它地方的,但是现在的生存环境还没有差到逼着它们迁徙的地步。

除此之外,就是非洲的企鹅最有机会北上了,但还是实力不允许。

企鹅是完全放弃飞行的鸟类,它们的身体为了适应海洋,已经变得十分笨重,不过幸运的是它们成为了鸟类中潜水最高效的物种。

也正是由于它们出色的潜水能力,这些较低纬度的企鹅才能够生存,因为它们就是靠80%的时间呆在水里来应对高温的。

同样的,由于适应了海洋,它们的陆地生存能力很弱,就像你看到的那样走路都十分笨拙,根本没有太多的自保能力。

在南极,它们几乎没有猎食者,如此笨拙也不成问题,但是要北上,它们必须穿过热带物种丰富地区,这里到处都是凶猛的动物,它们很难到达适合自己生存的纬度或地区。

其实,任何不会飞的南半球动物想要往北扩张的话,都会遇到这个问题,都是特别难的。

企鹅除了在南极之外,它们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是过得好的,确实有点任人宰割,只有在像加拉帕戈斯群岛这样的岛屿上,生态系统相对简单的地方才有立足之地。

非洲企鹅已经被人类推到了灭绝边缘,人们为了得到它们的鸟粪(作为肥料),不停地践踏它们的洞穴,上个世纪的时候,可怜的非洲企鹅还被抓去炼油。

那么,如果把企鹅直接放到北极,而跳过迁徙这一步,企鹅能够在北极生存下来吗?

简单的答案是:也没办法生存下来!

现在的北极地区没有一种鸟是不会飞行的,因为北极不像南极那么贫瘠,这里的物种十分丰富,凶猛的动物也很多。

典型代表就是北极熊,如果把企鹅放在北极,北极熊会变成胖熊,它们可再也没有理由不吃企鹅了。

但如果给它找一个像加拉帕戈斯群岛一样没有天敌的地方呢?

这个很可能是可行的,所以早在1936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做过这样的事情了。

图注:当时的挪威男孩和企鹅

虽然(据说)企鹅肉的味道不咋地,但是可以做成防牛肉,最重要的是它还可以炼油。当时一位名叫拉尔斯·克里斯滕森(Lars Christensen)的挪威极地探险家就是看到了企鹅的一些潜在价值,所以在1936年的时候通过海王星号SS把9只帝企鹅带到罗弗敦群岛,这里没有有企鹅的潜在捕食者——狼和狐狸等。

开始的时候,这些企鹅是在圈养状态的,估计当时以“北极企鹅”名义博取了不少关注,也赚了不少钱。

到了1938年,又引进了60只体型较小的企鹅,包括通心粉企鹅和巴布亚企鹅。

之后“北极企鹅”的热度下去之后,这些企鹅被全部放到野外,当时的计划还想着,过几年企鹅可能会成为一个入侵物种泛滥成灾,可以回过头来收割。

但是现实总是和想象的不太一样,并不是所有入侵物种都能够泛滥成灾的,真正泛滥成灾的入侵物种凤毛麟角,而企鹅明显不是“凤毛和麟角”。

回到野外之后,企鹅还是经常受到关注的,关于它的目击事件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但是1954年最后一次目击之后,企鹅再也没有在北极被发现。

企鹅没能在北极成功繁衍后代,或许在北极,他们捕食猎物都成问题,因为北极的捕食者远多于南极,和企鹅竞争的物种也更多。

图注:北极不会飞的鸟大海雀

企鹅是非常可爱的动物,但由于它们生存的环境往往都没有猎食者,所以它们天生都对猎食者没有任何防备,到了别的地方,很容易出现像渡渡鸟那样被人类随意捕杀灭绝。

其实,在19世纪以前,北极是有类似企鹅的鸟类——大海雀,这种鸟生活的情况和企鹅也差不多,它们适应了北极,不过在1844年的时候被人类捕杀灭绝了。

但是,企鹅无法像它一样,因为大海雀需要面对虎鲸和北极熊的压力,而企鹅不需要!

“北极大企鹅”一般是指“大海雀”

大海雀(学名:Pinguinus impennis)是、大海雀属的鸟类。为大型,外观略似企鹅;体长75-80厘米,体重5千克;头部两侧、颏、喉和翅膀黑褐色;全身以两色为主,后背为黑色,胸部和腹部为白色;脚趾为黑色,脚趾间的蹼为棕色;喙为黑色并有白色横向纹槽;眼睛的虹膜呈红褐色。大海雀幼鸟略有不同,喙上的横向纹槽不明显,在脖子上也黑白混杂的颜色。

大海雀为水生鸟,不会飞,可以使用翅膀在水下游泳。除繁殖季节外,大海雀很少在陆地上生活,它们喜欢集体活动,常常成百上千只聚集在一起,在海面上漂浮或潜入海中捕食等。它们的食物可能主要为12-20厘米的鱼,但偶尔也捕食较大的鱼。曾广泛存在于大西洋周边的各个岛屿上。

因人类的大量捕杀,大海雀已于1844年7月3日灭绝。世界上约有总计75枚大海雀皮毛和75枚的大海雀蛋被存放在各地的博物馆中,另有上千根大海雀的骨骼存世,但仅有寥寥数具完整骨架。

中文学名大海雀拉丁学名Pinguinus impennis科海雀科门脊索动物门纲鸟纲亚种无 目鸻形目别称大海燕、北极大企鹅界动物界属大海雀属种大海雀保护级别IUCN标准:灭绝(EX)

大海雀(3)大海雀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的例子。它看起来像企鹅,但实际上和企鹅一点关系也没有,反而与海鸦、,甚至存在血缘关系,它们才是大海雀的近亲。不过,大海雀之所以看起来像企鹅,是因为它们的生活方式极为相似。大海雀的喙呈扁平状,因此在水中不会受到太大的阻力。它的身体是完美的流线型,而且表面光滑,两翼短小,完全符合,游动的速度非常快。再往下看,它的双脚非常靠近身体后部。这些特征让大海雀在水中像鱼雷一样灵活、具有攻击性。

和刀嘴海雀或许是现存的与大海雀关系最近的亲戚,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巨大差异。海鸦有一对很长的翅膀,很显然,它是一只具备飞行能力的鸟。但是,大海雀的翅膀非常短,它们不可能依靠这样的翅膀飞上天空。不过,大海雀与海鸦的相似之处并非表现在空中,而是在水下。

在进化中,大海雀所付出的一切可以说是巨大的牺牲。为了适应环境,成为潜水高手,它们放弃了自己的飞行能力。大海雀很可能是曾在北半球生存的、技术最高超的潜水动物之一。这的确是演化史上的一个惊人转变。这一转变让大海雀成为了一种杀伤力极强的水下猎手。它们一年中有十个月都呆在海面上。但是,由于放弃飞行而成为水下猎手的大海雀,却也因此而有了一个。在陆地上,这种鸟行动笨拙,任何的靠近都会让它们受到威胁;所以,它们的生存之道就是尽量远离天敌,但这并不容易。

500多年前,欧洲的早期们在北极附近的一些岛屿上,发现了这种从后面看去是黑色,从前面看去是白色的大鸟,这鸟有两只小小的、不会飞的翅膀,身高将近1米,长得很胖,走路的时候一摇一摆,人们把这种动物称作“penguin”,这个名字在它的Pinguinus impennis中还有所保留。

后来,航海家们又来到了的一些岛屿,居然又看到了“他们所熟悉的”,以为这种动物分布在地球的两端,也称其为“penguin”(企鹅)。其实,这两种鸟一丁点儿亲缘关系也没有。可就在人们在南极欢呼着发现“企鹅”的时候,北极的这种同名鸟类却迎来了它们的灾难,1844年初夏该鸟灭绝。自此,“penguin”的名字正式让给在南极后发现的这种“企鹅”,“penguin”翻译成中文就是“企鹅”。

大海雀(4)大海雀是大型,外观略似企鹅。体长75-80厘米,体重5千克。头部两侧、颏、喉和翅膀黑褐色。大海雀全身以两色为主,后背为黑色,胸部和腹部为白色。大海雀脚趾为黑色,脚趾间的蹼为棕色。喙为黑色并有白色横向纹槽。每只眼睛和喙之间有一小块白色的羽毛。眼睛的虹膜呈红褐色。

大海雀幼鸟略有不同,喙上的横向纹槽不明显,在脖子上也黑白混杂的颜色。

大海雀为水生鸟,可以使用翅膀在水下游泳。但由于它的双翼已经退化,因此只能在水面上低低滑翔。当它潜入水中后,会继续挥动双翼,起着强劲的推动作用。大海雀行走较为缓慢,在一些起伏的地面上,有时也要用翅膀帮忙。大海雀天敌很少,主要是大型的和一些猛禽。

通过对芬克岛上残留的大海雀的骨骼研究,和依据其形态而进行的生物学推断,它们的食物可能主要为12-20厘米的鱼,但偶尔也捕食较大的鱼,有的甚至超过自身体长的一半,其中大西洋鲱鱼和可能会尤为大海雀喜爱。除繁殖季节外,大海雀很少在陆地上生活,它们喜欢集体活动,常常成百上千只聚集在一起,在海面上漂浮或潜入海中捕食等。

大海雀曾广泛存在于大西洋周边的各个岛屿上,南至西班牙北部,北达加拿大、 格陵兰岛、冰岛、法罗群岛、挪威、爱尔兰和英国。向南远到佛罗里达、西班牙和意大利,均曾发现其化石遗体。

大海雀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水里度过,短时间上岸的目的就是歇息、产卵、孵卵。大海雀的繁殖期在6-7月,繁殖能力极低,每次只产一枚卵,它们把巢搭在岸上,巢异常简陋,双方随便叼几根干草扔在一起就可以了,并在6月份进行孵化。大海雀实行“一夫一妻”制,在一个多月的孵卵期内,双方轮流觅食,轮流孵卵。每枚卵上都有着各式各样的颜色与斑纹,看上去非常精致。蛋白色偏黄,夹杂有黑灰色的斑点和条纹,而且经常在较大的一头聚集明显。

大海雀雏鸟生长极快,三周后便可出巢,并能从断崖上飞到海面,与父母一起游水,但它仍需父母抚育一段时间后才能自己捕食。

2016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灭绝(EX)。

1844年7月3日,在冰岛附近的火岛(Eldey)上,最后一对大海雀在孵蛋期间被杀死。虽然后来有人声称1852年在上又曾发现大海雀,但并未得到证实。

世界上约有总计75枚大海雀皮毛和75枚的大海雀蛋被存放在各地的博物馆中,另有上千根大海雀的骨骼存世,但仅有寥寥数具完整骨架。

大海雀灭绝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类的屠杀。

人类屠杀大海雀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在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地区,宰杀大海雀的记录则可追溯至公元5世纪。此外,在纽芬兰岛一处墓穴的中,也曾发现一件由200只大海雀皮毛制作成的衣服。尽管如此,在公元8世纪之前,人类对大海雀的宰杀对其整个物种的生存而言,并不构成很大的威胁。15世纪开始的对大海雀的生存产生了一定的威胁。不过那时候的猎杀行为并不会对大海雀家族的生存和延续构成威胁,真正让它们灭绝的还是16世纪到18世纪人类的屠杀行为。

16世纪,欧洲各地的探险家纷纷跨越大西洋、。法国的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船在寻找的过程中,偶然来到了这些岛屿附近。对于饥肠辘辘的船员来说,这一发现犹如是。他们在大西洋上航行了6到8周,生活非常艰苦,船上没有冰箱,只有和腌肉,船员们急需补充蛋白质和食物。他们很幸运、能活着来到这里。所以,卡蒂埃沿着东北海岸航行,发现了这座平坦的岛屿,上面到处都是不会飞的海鸟时。人类的出现使得大海雀突然由猎手沦为了猎物。雅克·卡蒂埃之后,其他北上的欧洲水手也开始把这些住满大海雀的岛屿当做免费的饭店。但是,致使大海雀灭绝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因为水手们的贪吃,而是因为人类为索求羽毛滥杀行为造成的。

生态学家比尔在周围的岛屿上找到了一些金属碎片,就是来自当年煮大海雀用的超级大铁锅。许许多多的大海雀扔进锅里煮后拔毛(肉是次要的),可以被带回欧洲用来做床垫和时髦帽子的羽毛才是人们收集的关键。所以,脂肪肥厚的大海雀被拔光羽毛后,被直接当做促进燃烧的油料扔进了大铁锅下正在燃烧的火中。

1830年3月,一座海底火山突然爆发,大海雀的随之消失在了巨浪中。不过,即使是大自然也没能让它们完全消失,大约40对大海雀逃过了这场劫难。这些鸟还有一个可以繁衍生息的地方,不过,由于那里距离大陆近了13公里,条件不是很理想。但是,1830年以后,这里却成了它们。这座就是艾尔帝。当大海雀来这里时,它们的遭遇逐渐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与关注。稀少的大海雀成了人们努力搜寻的目标。这样的大屠杀,再加,上后来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大海雀迅速走向灭绝。

最后剩下了大约40对大海雀来到了艾尔帝,这里成为它们暂时躲避灾难的避风港。但是不久,它们又被热衷于做动物标本的科学家盯上了。在科学家们的重赏之下,大海雀价格急剧攀升,一只大海雀甚至可以换几套房子,那些水手们自然拼命地寻找雀。

1844年7月3日是大海雀的灭绝日。这一天,在冰岛附近的火岛上,最后一对大海雀在孵蛋期间被杀害。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武昌科学网博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极冷还是北极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