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看腾讯视频,退出之后桌面还有阴影?

3月30日,腾讯在北京举办了UP2015大会,腾讯互娱众高管与合作伙伴,上演了又一场“高大上”的盛会,官方的表述充斥着激情与梦想。在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和联想到一些别的东西。三文娱作为关注动漫产业与文化娱乐创意人的新媒体,接下来解析一下动漫部分。

腾讯:去年净利200多亿,今年动漫基金5000万

马化腾在两会上的一项主要提案,表明了腾讯在文化娱乐产业的策略。一方面,“我们把微信、QQ平台作为连接器”,希望连接所有的资讯和服务。另一方面,“内容产业其实最核心的就是版权,下一步包括音乐、文学、动漫等等都是会越来越正规化越来越跟全球靠齐。”

到腾讯副总裁程武这里,是“泛娱乐”战略,他说,“任何娱乐形式将不再孤立存在,而是全面跨界连接、融通共生”,“‘互联网+’将催生大创意时代”。

腾讯2012年成立腾讯动漫,今年初将其独立为与游戏电影文学并列的部门,在UP大会上动漫板块第一个登场,这样看来它的战略地位不可谓不高。另一方面,腾讯动漫平台目前作品总量超2万,签约作者近500人,39部作品点击过亿,《尸兄》漫画点击率超过48亿……取得的成绩也值得夸赞。

不过,UP2015大会上的几个细节却非常微妙。

其一,动漫资金方面的投入,腾讯动漫业务部总经理邹正宇表示今年计划投入“3000万动画基金”以及“2000万漫画基金”,要把动画化作品数量从去年的5部扩展到15部。

要知道,腾讯2014年总营收是789.32亿元,基于通用会计准则的净利润是238.16亿元。

其二,《QQ飞车》《尸兄》等大电影,是腾讯电影部门在负责。《勇者大冒险》的跨媒体明星IP打造计划,目前以游戏部门为核心。

其三,上午“国漫振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宣言刚发表,下午另一拨人就宣布“《怪物猎人OL》大IP战略启动”,还有要推进《火影忍者》的粉丝文化。

也许你还发现了更多的奇特之处。腾讯这次大会的重点,更可能是在会上公布的那11部手游,还有合并了盛大文学、“一统天下”的阅文集团在网络文学上进军“全民阅读”的雄心。在很多人眼里,动漫是个离钱太远的行当,甚至会有人认为是游戏与电影的附属品,这种看法能否改观,道阻且长,需要完成更多的KPI。

腾讯的手游新品列表让人有种与去年UP2014之后似曾相识的感觉,当时百度、小米等渠道也来站台,要联手腾讯围剿360,今年也有分析认为,腾讯是在从IP与CP合作层面对手游渠道和游戏研发发行的竞争对手进行合围——腾讯发布了《英雄杀》、《保卫萝卜3》、《奇迹暖暖》、《石器时代》、《地下城与勇士》、《无尽之剑》、《火影忍者》等手游,还有一款代号为1.76的神秘产品,有游戏媒体人剧透说是盛大的传奇手游。这些大作涵盖了飞行射击、休闲益智、桌游、换装养成、横版格斗等细分品类,合作CP也涉及多个知名研发商。

阿里巴巴:买买买卖卖卖的大娱乐帝国

马云最近一直在进行新的传教,他说世界正处在从IT走向DT的时代,“DT时代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把互联网经济做起来,将传统行业与IT进行完美的结合,完美的融合”。在这场变革中,马云认为,小的互联网公司要不断创新、遵守规则,大的互联网公司除了创新,要创造与升级规则。

在娱乐业,阿里是通过对其他公司的买买买和自身商务与金融平台的卖卖卖创造规则。

数字音乐,收购了天天动听和虾米音乐重组成阿里音乐;影视产业,62.44亿港元投资文化中国,随后将其更名为阿里巴巴影业,此外还入股了华谊兄弟,占股8.08%与腾讯并列,24亿元购买光线传媒8.8%的股份;视频网站,12.2亿美元收购优酷土豆18.5%的股份;社交平台,有对新浪微博、陌陌的投资。

动漫内容的用户,在优酷土豆看动画,看光线华谊制作或发行的动画电影,在淘宝天猫娱乐宝还有美团猫眼消费——观众看剑网三同人还是COS《不良人》的黑白无常,并不重要,只要她们在淘宝交易本子和COS服就行,如果能在娱乐宝花钱就更好——阿里巴巴这个大手笔金主,这样打造它在内容制作方和发行传播渠道的优势。效果如何,有待更多时间验证,但这种买买买卖卖卖的逻辑,和腾讯基于QQ与微信平台用户出发进军文娱产业的思路,某种程度上是内容与渠道并重的不谋而合。

百度:李彦宏是个科学家

手握搜索引擎、贴吧、91等工具与社区,还有爱奇艺,百度在渠道上无比强大,不过三文娱并没有看到它在内容上有腾讯跟阿里那样大的动作。

“百度动漫”其实是一个版权中介平台,主要瞄准日韩企业,在交易达成时收取手续费。根据媒体的报道,“百度将建立提供动画形象等商品化中介服务的专业网站。将发布希望在中国销售版权的海外动画公司和电视台提出的商品和价格等条件,同时招募希望制造和销售模型与玩具等相关商品的中国企业。通过互联网撮合双方的计划,以促成交易。”“此外,还将就中国法律制度和商业习惯提供建议,以及在动画形象商品在协议之外被在互联网上销售时,提供将其从搜索结果中删除的服务。”

李彦宏两会上做了“中国大脑”的提案,要用技术模拟人脑思维。他建议设立国家层面的中国大脑,“以智能人机交互、大数据分析预测、自动驾驶、智能医疗诊断、智能无人飞机、军事和民用机器人技术等为重要研究领域;支持有能力的企业搭建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和公共服务平台”。最近他又在博鳌论坛与微软的盖茨(Bill Gates)和特斯拉的马斯克(Elon Musk)进行对话,探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话题。

也许对于科学家李彦宏,车联网这样潜在的下一代入口,比娱乐业有趣得多,也重要得多。

大家好,我叫苏杭,是一名职业摄影师和半职业音乐人,做摄影师十几年了,走过很多国家,拍过很多美景和明星,很幸运能选择这个职业。

除了摄影外,音乐在工作和生活中给我带来了无数的灵感和快乐。年轻时我曾做过几年DJ,到处去表演;释放压力时会去打打架子鼓,让自己充满动力;吉他则是我最爱的乐器,每天无论多忙,都会抽出1-2个小时去弹;日常也会录制一些原创弹唱视频,帮一些初学小白做一做编曲,总的来说我算是半职业音乐人。

在摄影和音乐人的身份加持下,需要的硬件设备也会有很多相互间的交集。数码时代摄影作品,需要高像素、高画质的显示设备来展现,有的甚至需要配上音乐才能体现一幅作品的灵魂;乐队排练过程或者现场演出也需要回放录制的高清视频,音画同步的场景才能体现音乐的真正魅力。

对于显示设备我希望它不仅是屏幕足够大、画质足够优秀、音效足够立体,同时还要够智能化,在近期的体验中,这台65英寸的TCL QLED智屏Q8E给了我太多的惊喜,下面就跟着我来一起体验吧。

影院级音效,陶醉在音乐海洋

先从我热爱的音乐说起,我家是住一层然后带一个地下室,地下室让我改成了乐队排练室,平时跟老婆孩子组个家庭乐队嗨一下。为了排练需要,也为了烘托气氛,我们把电视从一楼搬到了地下室,老婆就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视联网,播放她最喜欢的乐队MV,跟着弹了起来。

日常排练中我们会录制一些视频片段,此前只有在笔记本电脑上看回放,屏幕小,音响效果也不给力。这次直接用读卡器插在电视USB上进行回放观看,4K录制的画面质量可以充分的在电视上展现出来。

TCL QLED智屏Q8E的音响效果着实让我震惊,排练录制的音乐,高中低频每一个细节都听的非常清晰,比如贝斯的低音,在以往的设备上听不大出来细节部分。而现在有了安桥音响的加持让低音层次表现更好,还有注音吉他动态细节的每一个滑弦触动都能听到非常清楚,更容易的找出排练过程中呈现的问题,让之后的排练配合的更完美。

电视播放出来的音响效果,对于曾经做过DJ、组过乐队的我来说,可是绝对有发言权的!TCL QLED 智屏Q8E采用了在家庭影院有70多年专业沉淀的ONKYO安桥音响,营造出来清晰、饱满且有深度的音效,声场定位分明,让我们可以不需任何额外配件,就可享受超高质量的影院级听感。

老婆最近在学架子鼓,大屏幕摆在前面看教学视频简直不要太爽,架子鼓的声音很大,TCL QLED 智屏Q8E的音箱功率也很大,开大声音一边看一边打鼓也能听清视频里教学的声音,完全没有影响。

逼真画质,享受视觉盛宴

嗨过以后玩的也挺累了,休息休息来看一部电影,享受一下难得的二人惬意时间。

一部大片过后,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震撼!三重120Hz原色屏看电影,在长时间的观影后,眼睛也丝毫不会感觉到疲惫,电影呈现出来的画面真实而明亮,即使是动作戏的部分,每一帧都能清晰可见且不拖泥带水,而且对比度很高,画面中的高光和阴影部分过渡自然,不会过曝刺眼,人物表情细节也都能清晰呈现,逼真的画面也让我们感觉身临其境~

电视出色的画质和音效表现让我们俩越发停不下来,立马又找了一部温情的动画片继续看了起来,再次在电视上播放也能与此前在电影院观看的效果进行对比。

老婆居然看哭了,比在电影院看还要伤感。要知道,一部曾经在电影院看过的电影,即使情节很感人,但在家里的氛围下复看,很难会比第一次的情绪充足,这也就更能从侧面证明TCL QLED智屏Q8E带来的音画是足够优秀和还原的。

等到老婆休息之后,我一般都会加急处理下工作,前几天拍了一些片子还没修图,正好用电脑接上TCL QLED智屏Q8E,把它当作显示器来修图和观看摄影作品,看看是什么效果。

因为职业原因,所以我对色彩是非常敏感的,因此在工作中对显示器的要求很高。因为相机的高像素所带来的细节,不是手机和平板所能呈现的,有一款大屏幕、高质量、细腻显色的电视来当作显示器用,正是一种绝佳选择。如下图红蓝对比强烈的人物图,图中人物右胳膊的蓝白色渐变过渡的非常自然平滑,荧光绿色的指甲颜色被还原的很到位,人物面部高光、阴影分明使得轮廓很立体,情绪表现饱满,整体图片“形神兼备”。照片拍出来并不能体现实际所看到的细节效果,实际观看中真的很惊艳,这款电视也正是我一直追求的完美大屏显示设备。

在电视上观看摄影作品时,我们可以更清晰的看到,下图人物根根分明的发丝,在阳光照射下,飞舞的发丝勾出金边呈现出光泽感,颧骨、额头、鼻子上的高光,也并没有模糊掉皮肤的纹理和质感。

之所以能够呈现出这样完美的画质,得益于电视所搭载的第六点原色量子点技术带来的157%色域值、58.3%色纯度提升、60000小时十年不褪色、10%亮度提升效果以及QLED魅丽珑芯片和Q画质引擎的强力支撑,让画质更震撼、视觉冲击力更强。

真正的QLED需要纯正的原色量子点材料和专业的引擎驱动,才能呈现出绚丽多彩、震撼视界的画面;TCL QLED拥有八年专业的原色量子点技术沉淀,历经六代产品迭代,搭载QLED画质引擎,在呈现绚丽画质的同时,也在更追求色彩的精准表达,并将大自然的原色搬到了我们面前;TCL QLED智屏累计获取1400+量子点技术专利、定制4大量子点显示技术标准、拥有国际一流电致发光量子点实验室,成为了全球QLED显示技术的先行者。

如果下次有客户来拜访聊业务看看我的作品,或者有机会做一个小型数码摄影展的时候,我一定会用TCL QLED智屏Q8E来呈现!

为了更合理的度过周末时间,我们安排了好多节目,首当其冲的就是游戏环节!TCL与腾讯START云游戏深度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进行了深度开发和体验优化,为我们玩家打造了高质量的云游戏体验,成为行业首家START云游戏四星认证,并且做到68.8ms时延行业遥遥领先,并具备有次世代游戏主机水平。它不仅是电视,还是游戏屏幕,盒子里面有各种游戏大作可以玩,走起来!

接上盒子打开腾讯START云游戏,第一眼我就看见了拳皇,想当初拳皇97我可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现在都是拳皇14啦,N年不玩了,我要先来两把找找当初的感觉!

(接上手柄这就开干!!)

虽然手有点生了,有些大招没能及时放出来,但还算宝刀未老威风不减当年,哈哈。唯一不同的就是画面体验,

三重120Hz原色屏+HDMI 2.1所带来的极速电竞体验简直完美,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可比当年那个渣画质流畅度强太多了,又让我陷到格斗游戏里无法自拔。

还有原神这个游戏大作之前就听说非常震撼,从来没机会玩,腾讯极光盒子里有,赶紧感受一下!

虽说不是游戏专家,但我也有所了解,对于这种大型3D角色扮演的游戏来说,对于屏幕画面处理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么大的数据吞吐量,原神玩起来依旧丝般顺滑,游戏场景中的细节很多,人物的每一次跑动,每一次跳跃,它的发丝和衣服都随之飘扬,动作逼真呈现,画面里的一草一木都跟真实物理运动一样,很有呼吸感,让我的体验感爆棚。真实细腻的游戏画面、流畅跟手的操作感受、特效视觉尽收眼底,我简直对它越发爱不释手了。

2、AI分体式广角摄像头

TCL QLED智屏Q8E还附带了一个AI分体式广角摄像头,可以对着电视自拍互动。磁吸的设计只要往电视上面一放就牢牢吸住,上下角度可以按需调整。

摄像头前面还带了一个防尘盖,不用的时候关上保护镜头。

打开摄像头我们可以一起玩自拍,在这么大的屏幕上看自己的感觉比手机自拍有趣多了。

可以拍照可以录像,还有各种好玩的魔法场景,很是有趣,光这个摄像头我俩就玩了一小时。

有了这个以后乐队排练录像就方便多了,不仅可以对着屏幕表演,还可以录制下来回放。拍下来的影像无论是照片还是视频都可以生成二维码分享,用微信扫一扫就可以直接下载到手机上,这个功能简直太方便了。

除此之外,TCL QLED智屏Q8E还有NFC+多屏互动功能,轻松连接手机就可进行投屏。

4GB+64GB 超大运存,丝毫不需要担心运行卡顿的问题,而且空间超足,在应用商店里有超多的客户端可以下载,随便挑选,工作、生活、娱乐一机就能全包揽。

TCL QLED智屏Q8E刷新了我对智能电视的认知,相比以往,这块智屏电视带来的体验和效率都不是电脑屏幕、手机、平板所能比拟的。演出排练玩音乐过程中,这款电视所带来的氛围和灵感加成,能让音乐更有律动;而在生活中,TCL QLED智屏Q8E影院级别的画质和音响、海量应用和娱乐内容,都给生活增添了无以伦比的精彩。

近一年,随着iOS和安卓陆续支持了深色模式,各个团队的一通操作,也的确为用户带来“眼前一黑”的体验。深色模式也成为了前阵子业界最火的话题之一。只是当设计师看了无数的关于深色模式的讨论;当无数产品跟进上线了深色模式;再当无数App的被骂的改了又改,回头来看看,你说的黑,到底是什么黑。

虽然说,我真正开始做UI设计是近年,但是曾经还是体验过很多深色模式的界面的。甚至有很多产品,天生就是深色模式。可以发现,史前的深色模式,要么是因为技术原因,要么就一些对注意力和对比度需求比较特殊的场景,还有可能是因为…微软的Geek们一些对深色的一些蜜汁执着吧…

1. 故事的开始其实都是深色模式:命令行界面

啥?这也算深色模式?你说的对。要说深色模式是个近年来才进入我们视野的话,其实深色模式真的是一个古老的东西,甚至比现在大行其道的“浅色模式”历史更悠久,所以,这个深色模式,要追溯到什么时候呢?大概就是这个时候吧。毕竟那个时候,CRT显示器要不就是黑屏,要不就只显示白点,那只能这样了。

但是等到GUI出现之后,界面就变成了白色。除了视觉上的变化,在交互上,其实GUI和命令行最大的设计上的区别,是产生了“容器”和“空间层级”的概念。

不得不说,GUI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呀。可是界面层级的问题,在白色界面下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个也恰好是今天在做深色模式的时候,界面上最大程度被削弱的信息部分。

既然有一个“容器”,那必须得有个底,而且大家都习惯于白纸黑字,所有的界面都变成了白色了,好像白色会给人一种更加被“包装好”的感觉。从此以后黑色界面的时代就过去了,只存在于黑客电影中。

而电脑,也逐渐成为了“白色家电”,和GUI设计的风格融为一体。

2. 移动深色模式的先驱:夜间手机阅读器

2G时代,当PC正在白色UI上一去不复回时,移动端似乎在深色模式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场景:夜间阅读。UC浏览器 / Opera / Zaker / 各类信息流阅读器。因为在低光照下需要保持低对比度来护眼,所以陆续推出了深色阅读模式。这也是深色模式在GUI时代第一次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中。

3. 让人无法接受的深色模式:Windows高对比度

模式在Windows推出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黑色界面就不再出现了。但是准确的说,实际上保留了一个主题功能。这个主题可以让用户设计用户界面的配色,从比较早期的Windows开始(忘了具体是哪个版本)。Windows保留了高对比度的主题。

(虽然这个效果真的…没办法接受)可能也是因为没怎么走心吧…也可能它只是一个高对比度模式,微软对于容器和控件层级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白线来分割…虽然看起来非常没有质感,不够优雅,但是的确能解决问题。

它从来没有真正流行过。但是可以看到,微软的设计师心中,也许还是为黑色主题留了一块位置的。结果过了一段时间,他们果然找到了方向,在一款不入流的MP3上线实验了。

在10多年前,iPod以及其夸张的流行度横扫全球的时候,曾经冒出来各种“iPod杀手”,但是这些大多数都是噱头而已,并没有真正的对iPod造成影响。

但是有一款同样不入流的MP3,它虽然依然没有对iPod市场造成影响,但是设计品质却尤其的高,并且极大的影响了后代的UI设计。并且就是Zune。

Zune是2006年发布的。它从来没有流行过。自身系统生态不行,还碰上了iPod这种魔鬼对手。但是你很难想象这样的UI是在08年的时候出现的。如此扁平、现代、简洁又优雅。

(这里展示一下我家收藏的Zune HD

那时候的Dark Mode,非常直白的用3D来表达了界面层级,甚至还有景深,视差滚动等十分大胆的界面效果。静态视觉上看起来非常扁平,但是加上动效后就很好的凸显了界面层级。背景的黑色,就好像无尽的太空,而所有的组件都是在空中漂浮的,给人科幻的想象,加上动效和冷酷的线条,整体看起来非常酷。

是一个不入流的操作系统…但是这段历史一定是软粉很熟悉的了。Windows Phone首发的时候,我入手了台诺基亚的Lumia 800。

先不说这个和主流操作系统极度差异化的UI设计,这个暗色主题是真的很优秀。

来,聊聊暗色主题。Lumia 800作为WP的首发机型,使用的是AMOLED屏幕。这个带来了什么结果呢?就是屏幕的边界感几乎没有了。当年还没有全面屏,手机边框还可以停航母,但是这样的UI设计的确让边界感变得很低了,看起来屏幕内容和机身更加整体。

另外,它的动效也更流畅了,虽然没有容器,但是依然可以通过酷炫的动效、视差滚动等极度有创意的方式来区分界面层级,真的是…(默默竖起大拇指)

可惜,这些视觉效果极佳的界面,可能还是比较浪费空间吧,后期在Windows Phone 10中也没有保留下来,也随着Windows Phone的淡出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那个时候,还是白色UI的天下,无论是Windows,iPod优雅的All-white设计,大家都在忙着给界面做上实体的质感,这样的设计必然是过于超前的。超前一步是先锋,超前两步是先烈…微软在深色模式上的执着,就这样成为了历史的先烈,一直没有进入主流的视野。

但是这样超前的设计理念,一直保留到了今天,并且后继有人了。

很神奇的是,对于深色模式,iOS和Android给出的规范确实是不同的方向的。我想当年早早的做了深色/黑夜模式的厂商,也没想到今天竟然会发展成这样吧。

深色模式是如何进入我们的视野的?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2年中,曾经出现过2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去年WWDC,苹果第一次发布了iOS13的测试版,并且最大的特性就是支持了深色模式。第二个高峰就是随着iOS 13随着iPhone 11系列正式发布,大量的App开始为深色模式适配。

1. 深色模式到底有啥好的?

为啥要做深色模式?大概就4点:

专注内容:深色和浅色在空间关系的感知上,的确是有很大差距的。可以说,之所以深色UI带来最体验上的差别,就是让屏幕看起来更无界,更专注于内容。基于这样的需求,有些产品天生需要更多的专注力,一开始就是黑的。例如视频播放器,开发工具,游戏平台,股票平台之类的产品。

另外,苹果应该还是非常希望弱化跑马边框和刘海的存在感的。在浅色模式下,会加剧跑马边框和刘海的存在感,但是在深色模式下,界面UI就会立马和机身融为一体。这也是为何苹果也十分乐意拥抱深色模式的原因。

体验刷新:目前有很多手机系统或者App提供了换肤的功能。但是这个换肤大多都带有很强的个性和主题性,每个主题能命中的用户其实并不是很多。相比之下,直接把整个系统变黑,新鲜感满满,接受度也很高。

降低界面刺激:在OLED的屏幕下,深色UI会使得像素点完全不发光,只保留有内容的成分,大大降低了屏幕的亮度,也降低了对眼睛的刺激。很多车用的界面一直是深色UI,就是为了防止夜间屏幕亮度对于驾驶员过于刺激了。

持久续航:最后,这个仅仅是在OLED屏幕上,深色模式的确能降低每个像素的发光量,从而达到节约功耗,提升续航的效果。

2. 太难了…一上深色模式马上就被骂

深色模式虽然好处多多,iOS 13正式上线也1年时间了,但是刚开始这段时间的好多App,每上线了深色模式,却被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

我认为由于不同的用户对于深色模式的预期不一样。有些用户的预期是一个低对比度的黑夜模式,有些用户只是想换个主题而已。导致设计师两边不讨好,有些产品的深色模式也是被骂的改了又改。

3. 暗黑模式 or 黑夜模式?

随着iOS和Android系统级支持,正式把深色模式带进了寻常百姓家。不同的产品大面积的开始适配深色模式。

现在的深色模式。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是近年来第一次深色GUI进入了主流视线,而今天的各种容器变得更加多变,层级更加丰富。iOS使用不同的灰色和动效来表达界面层级,而Android主要通过阴影来表达,所以底色不能做成纯黑,不然阴影就体现不出来了。

所以这个真的是不同人的期待都是不一样的。

众所周知,微云为用户提供了非常强大的照片和文件的备份功能,用户有非常大的机会在夜间或者系统的深色模式下,查看文件和各种媒体。

所以,不管是仅仅刷个深色主题,还是降低视觉刺激,这两边的用户需求都是合理的,其实并不冲突。因此在真正设计深色模式的。深色模式并不是简单的把整个界面反色了那么简单,还是要考虑到所有用户的需求,在设计启动前期就定义了适配原则。

  • 操作系统内体验一致:参照iOS其他原生App体验建立设计原则,
  • App内体验一致:从控件层面入手刷新体验。
  • 降低边框存在感:纯黑底色,充分发挥OLED屏幕的无边界的感受,
  • 降低异形屏对内容容器边框的破坏:降低iPhone刘海存在感。
  • 采用纯黑大标题底色,上划时渐变出深色毛玻璃效果,并且降低标题栏的透明度
  • 适用非纯白字色,防止页面对比度过高导致夜间对眼睛的刺激太强
  • 重新审视分割线的运用,对于分割容器用的分割线做了重新设计,改用色块来分割

项目落地时,像微云这样的大型项目,有着几百个页面,直接一个一个页面刷一定会出一些问题,所以需要从抽象到具体,逐渐落地成型。

4. 色板更新,注意Check对比度

在更新色板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对比度。

对比度这个东西,在黑暗模式下变得尤其为妙。如果品牌主色是一个相对比较深的颜色,即使可能饱和度比较高,在深色模式下依然会导致对比度不足。

如何Check对比度是否符合要求呢?这里推荐一个网站可以参考:

当你输入两个色值后,会有个对比度的数值出来。推荐值是7:1是比较推荐的对比度,大于4.5:1是可用,但是基于视觉柔和的原则,3:1算是一个最小极限值。但是如果大面积的对比度过高,也不适用我们视觉柔和的原则。

5. 刷组件,输出范例页面,此时开发可以并行开发

由于在深色模式下,为了使界面看起来更浑然一体,各个容器之间的层级差异,深色模式加强了深色毛玻璃的运用。毛玻璃盖在内容上会展示出迷人的背景模糊效果。在一级界面中的导航栏都采用了这样的设计。

定义各个容器的高度,并将各个高度的容器赋予统一的底色。

在定义了大规则后,就可以输出给开发正式动工了。

6. 梳理所需的模块,并输出所有的一级页面

由于不是所有的规则都是统一的,因此还是需要同步的输出很多典型的页面。这个输出页面量大概是50+多个。但是由于在前期刷了组件,因此在这步并不太需要单独去考虑单个界面,大概拼凑一下组件,遇到问题单独处理就OK。

7. 通过持续的交付体验,补充需要的资源

由于深色模式涉及的页面众多,状况也比较多。有些比较深的页面,可能没有走查到,因此可以建立一份腾讯文档,日常体验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可以在文档中记录,并且由开发哥实时更新优化情况。

深色模式中,为了深色模式的落地,开发哥给了非常大的支持。我们采访了腾讯高级工程师Gemi,聊聊开发视角的深色模式的适配。

Q1:深色模式的适配中,希望得到设计师的输出顺序是怎么样的?

A1:在这个项目中,首先希望还是能得到一些最大的规则性的东西,例如导航栏是怎么变的,哪些控件是怎么变的,颜色都是怎么变的。这样我们可以先开始工作。这样可以完成大部分的页面,等设计师给出了然后再去对照一个个页面,再对一些特殊情况做特殊处理。

Q2:开发层面,有什么前期的好习惯,会更加有利于后期做深色模式的适配呢?

A2:首先,希望在设计上尽量使用统一的规范。因为在前期设计师给到适配规范的时候,开始刷界面是比较快的,但是会发现有很多界面覆盖不到。这是由于前期设计用了太复杂的逻辑,或者做了特殊逻辑。这种情况就需要个页面单独处理,这个过程比较费时。

另外,因为微云在前期用了很多iOS的原生控件,这类控件在适配的时候可以直接适配,不需要做其他额外的工作。使用原生控件的好处就是,苹果会替你思考很多问题,节约很多后期的工作量。如果前期有定义色板,并且这个规则比较科学的话,那仅仅靠修改色板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Q3:为了使开发者快速兼容深色模式,苹果有做什么方便开发者的事情?

A3:我感受到的最直观的2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图片资源的支持了深色模式。Xcode支持在原有的图片资源基础上,附加一个深色模式的图片资源,就好像2倍图和3倍图,只要直接把深色模式图片的资源拖入就行,并没有额外的工作量。

第二件事情是颜色。比如说白色,你可以指定这个白色在深色模式下直接变成黑色。如果产品体量不大可以考虑这个快速适配的能力,不过这个功能在比较复杂的产品中不太好用,因为白色可能在深色模式下对应着不同的黑,这个时候还是色板最稳妥。

  • 第一章:聊了聊深色模式的历史;
  • 第二章:讨论了今天不同的用户对深色模式不同的期待,以及世界上OS大厂的站队;
  • 第三章:介绍了微云App在10月份的更新,适配深色模式的心路历程;
  • 第四章:谈了一下开发视角的深色模式适配。

在苹果等操作系统大厂的推动下,加上业界对深色模式一通操作和讨论之后,众多App兼容了深色模式。本文从深色模式的历史,规范,设计以及实现的角度浅浅的聊了一下深色模式,也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腾讯ISU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腾讯视频看着看着就黑屏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