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一个男网红他突然关注我了是什么意思?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24日讯(本报综合)上周末,自称“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的papi酱拿到了来自真格基金、罗辑思维、光源资本和星图资本联合投资的1200万人民币,估值3亿人民币。“网红经济”一时成为热议话题。

资料显示,papi酱微博粉丝在半年时间内已经增长至700多万,而微信公众号粉丝据称更达千万级别,优酷视频上的总播放量达到2595万,秒拍上的粉丝人数超过200万,Bilibili上的粉丝77万,美拍上的粉丝突破110万。随后罗辑思维公布了其与Papi酱的具体合作,即拍卖Papi酱视频贴片广告一次,并由罗辑思维全程策划监制服务。这些都让papi酱成为话题中心,甚至有人称其为“2016年第一网红”。

  “网红湘军”表示不服!

近日,湖南某媒体报道,这两年“网红经济”在长沙兴起,至少有100家大大小小的“包装”公司涌现。这些公司专门招聘年轻女生参与直播。浓妆、发嗲、唱歌、跳舞、玩游戏……每天工作4小时,月收入至少2000元,这让不少90后女生爱上“网络女主播”这个职业。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生小游吐槽,朋友圈里几个同学装扮风格大变,并且每天总有几个小时不见人影。不仅漂亮女生,一些男生甚至工作人士纷纷开启网络直播。

     3月22日中午11点半,戴着棒球帽、画着精致妆容、穿一件轻薄风衣的小柚子,步履匆匆地走进位于长沙湘江中路某商业大厦的公司,她要赶12点的直播。在其公司18个直播间里,有14个直播间紧闭的门内,传来聊天声、笑声、歌声。

     一间六七平方米的房间,一台电脑、一个高清摄像头、一个话筒,组成了网络女主播工作室。“一套设备1000元。”该公司经理阿力介绍。

     他说,目前公司有100多人,有40名做得不错也熟悉流程的女主播在家里工作,男主播不到10人。“我们这里24小时都有人上班,每名主播每天上满4小时,新人前两个月保底2000元。”阿力表示。

  公司有一名做得不错的女孩,今年才18岁,入行半年,一个月至少5万元收入。去年过年在家乡买了房子车子。

  大量年轻男女对做网红趋之若鹜,在他们眼中,这个行业活少钱多。papi酱的成功不是偶然,不妨细数一下“网红湘军”的诸多案例。

  有才派(其实他们颜值也不差)

  1.小苍(真名张翔玲,湖南长沙人,中国最著名电竞女选手、游戏解说,身价1200万)

  2.若风(真名禹景曦,1992年生,湖南邵东人,曾获LOL世界冠军,现入驻斗鱼TV,身价2000万)

  3.cool无状态(真名余家俊,1994年生,湖南益阳人,是公认的国内最为出色的电竞选手之一。转会费估值100万)

  有颜派(怎么感觉长得一样)

  4.沈梦辰(芒果TV主持人,在2013年《我是歌手》第一季突然爆红网络)

  5.李莎旻子(芒果TV主持人,无数届湖南校花网络评比都有她)

  6.分不清是谁(脸盲症患者已瞎,囧)

  网红凭什么红?怎么红 ?

  网络名人的走红皆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成为“网络红人”。因此,“网络红人”的产生不是自然的,而是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1.艺术才华成名他们主要是依靠自己的艺术才华获得广大网民的追捧。

  2.搞怪作秀成名他们通过在网络上发布视频或者图片的“自我展示”(包括自我暴露)而引起广大网名关注,哗众取宠,言论和行为“出位” 。

  3.意外成名他们主观并没有要刻意的炒作自己,而是自己不经意间的某一行为被网友通过照片或者视频传上网络,他们因为与其身份不符的“前卫” 而具有一两个闪光点,从而被某些眼观独到的网民所发现并传诸网络,大众在猎奇心理的驱动下给予关注。

  4.网络推手成名这一类型的网络红人是通过精心策划,他们背后往往有一个团队。

  有人吐槽,网红做啥都能红,吃饭睡觉打豆豆,甚至打个嗝都有若干条评论和弹幕回复。走红有一万种方式,你真的想不到,网红怎么红。

  1.直播抓鱼(25万人在线观看)

  2.直播给狗洗澡(这也能直播赚钱)

  3.直播和明星打游戏(那个戴口罩的男人,真是周杰伦!)

  网红并不是洪水猛兽,应评估网红经济可能性

  互联网时代,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对于网红现象也应辩证地看待。网红的出现当然离不开人们对于草根互联网文化的强烈需求,这让他们能够在网络世界中找到娱乐话题。

  专家认为,透过“papi酱”现象,可以看出,网红经济已初具规模,形成了“造红”产业。“鼓山文化”就是一家网红公司,目前已经签约了200多个段子手。与电商相关的网红孵化器已成了“大生意”。如杭州的缇苏电商,就拥有“VC阮”等知名网红,还拥有多家服装厂资源。网红孵化器“PICK”就是从朋友圈筛选意见领袖、培养成网红,帮设计师电商分类导流。

  业内人士认为,papi酱的走红,指明了“网红经济”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首先,短视频崛起,将在网红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助理教授林宸表示,短视频的地位将日益突出,脸谱(Facebook)接连收购几家短视频公司,如今短视频广告已占其广告一半,预计国内也将迎来短视频的爆发。其次,原创成为网红经济新势力。林宸表示,随着市场的成熟,仅凭“网红脸”刷淘宝店的模式将受到挑战。未来网红经济将日益细分化、差异化,类似papi酱这样的优质原创内容将越来越多。第三,网红将从个体团队转为公司化运营。第四,网红将推动热门IP(版权)变现。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网红本身就是热门IP资产,具有商业变现价值。

  但对于自媒体化的网红而言,持续发展和商业变现也将会是挡在面前的两座大山。有业内人士评论指出,网红如何满足用户不断提高的期望值,是否能够持续性产出好的内容,而且满足甚至超出用户的期望值,将会是巨大的挑战。尤其对于视频来说,拍一个短视频容易,但要围绕主题持续生产就困难很多。因此,策划能力、配套的制作能力都很重要。另外,网红商业化价值在于对用户的精准把握。比如papi酱的视频内容涉及男女关系、恋爱宝典、追逐社会热点话题、甚至影评吐槽等等,这让它获取用户的门槛很低,因为内容谁都可以看,同时也让他的用户不够精准。

  无论从粉丝规模还是从内容深度的布局上来看,谋求持续发展和商业变现,网红经济仍然任重道远。

只要不是一些太性感的话,还行吧,毕竟有的女生也喜欢把男的网图也这样

回复【早安】送你一张专属祝福卡片

在文末评论区留言,抽送价值68元的签名书

真正厉害的男人,具备这个特质 来自有书 00:00 11:01

两年前,河森堡开始走红。

一段37分钟的人类史学演讲,让他用性感的大脑,当然还有出色的颜值,瞬间圈粉无数。

男粉丝叫他“河少”,女粉丝喊他“男神”。

不出意外,走红后的河森堡接下来需要面对的,就是大型扒皮现场:

  • 他是国家博物馆讲解员,博物馆最珍贵的“宝物”;

  • 他是行走的百科全书,一张嘴能追溯上千万年历史;

  • 他被马未都称赞“能跨越如此高度,后生可畏。”

一个人恒久的魅力源自何处?河森堡可能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回答。

当你越了解他,越走进他口中的千万年历史,你就越理解什么是“始于颜值,忠于才华”

△ 国博讲解员河森堡做客有书

28岁的男青年袁硕给自己起了一个网名:河森堡。

那时的他是一名标准的素人,发出一条微博只有13条留言。可是,短短两三年时间,网友河森堡就收获了380万粉丝的喜爱。

马未都评价他时,用了“后生可畏”一词。

蔡康永赞誉他,一张嘴就能追溯千万年历史。

就连《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都爆料,称河森堡是儿子微博上唯一关注的科普博主。

河森堡做客窦文涛的节目时,这样介绍自己名字的来历:

他从小就崇拜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海森堡的知识就如同汪洋大海一样,而自己的知识则是涓涓细流。

“我这一生都不可能取得他那种水平的成就,所以就把自己降了一格,大海之下为江河,他是海森堡,我就是河森堡了。”

河森堡甚至还开玩笑说,自己的儿子、孙子、重孙子以后可以分别叫沟森堡、瓶森堡和勺森堡。

2017年三月份,一段《进击的智人》演讲突然火了起来。

主讲人正是河森堡,一个国家博物馆讲解员。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不是北京猿人?这个问题愣是让他讲成一档美食节目——论如何完美地吃掉北京猿人头盖骨。

地狱是什么样子?就像光绪年间的山西一样。

纣王可能不是死在苏妲己之手,而是因为常年用青铜器喝酒喝的,因为青铜器中的铅和酒接触后,产生了醋酸铅,导致了中毒……

河森堡喜欢把枯燥的历史,加一点血和肉,施上魔法变成有趣的段子,让更多人鼓着掌,走进那扇历史大门。

有人说,听他讲历史,你能收获大量有趣的背景和细节。

当然走红之后,河森堡也免不了受到一些质疑:

你一个普通人,又不是历史学家,凭什么来讲历史?

如果你再多了解一点他的经历,就能明白:厚积薄发,是水到渠成的充分必要条件。

2011年,河森堡从首师大计算机专业毕业。

他没有选择成为一名高薪程序员,而是去应聘了国家博物馆的讲解员岗位——收入低、没编制。

在国博,他主要负责讲讲展览,写写讲解词,偶尔还要做一些礼仪、接待工作。

河森堡讲过一个自己的尴尬经历。

一个混得很好的朋友。请他在豪华餐厅吃饭,席间,朋友伸出五个手指,和他炫耀自己媳妇被人挖跳槽,起薪就要这个数。

人家当然指的是上万元,可是当时月薪只有2500的河森堡双目圆睁:

空气凝重,河森堡描述当时的尴尬:

脚在鞋子里已经握成了拳头。工资约等于空气那么少,而他当时在博物馆的存在感,也堪比空气。

河森堡曾经见义勇为,受害人为了表达感谢,就给馆领导的办公室寄去了表扬信和锦旗。

他去拿锦旗时,馆领导对他大加赞赏。

但是尴尬的是,馆长并不知道他是谁,还以为河森堡刚参加工作。

而此时,河森堡已经在国家博物馆工作了整整五年。

如果你对一份职业足够热爱与尊重,那么一切外在因素都不能称之为阻碍。

比起薪酬配不上职业该有的体面外,其实更让他头疼的是:

是什么加重了大众对讲解员的误解和不尊重?

  • 往展览柜上面擤鼻涕的观众;

  • 在洗手间脱光了洗头的观众;

  • 对讲解员大喊服务员、导游的种种轻视;

直到有一次,河森堡去某地一个博物馆,请了一个解说员后,才发现,人们的歧视和误解不无道理:

同行指着门口的石头问他,你看这像不像个吉字?他说,怎么了?同行大喊一声:开门大吉啊!

一会儿,同行又指着像人字的砖:你在这上面走,那说明你是人上人啊!

1个小时的参观,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内容。

如果普通听众的水平是1~2分,专家是10分,那么解说员应该是5~6分,充分向专家靠拢。

在一个低分的解说员面前,又如何能够苛求参观者的素养呢?

解说员专业化水平越来越低的背后,反映出民众对严肃知识的距离感在不断增加。

而怎么打破其中枯燥无味的界限?怎么能拉近这个距离?

歌德说,想要得到喜欢的东西,应该先学会喜欢你已经有的东西。

河森堡决定不再热衷于宏大叙事,而是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一个个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上。

“拒绝套话,拒绝注水,从热爱出发,真正加进去自己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如何有趣地讲述出这个陈列背后的知识点,成了给自己加戏的重点。”

只有2000多元工资的时候,河森堡就花1000多元购买资料,上网搜集资料,听专家讲座。

一天天下来,他从第一次解说时,只有一对情侣跟随的尴尬,一直到成为国博大受欢迎的解说员。

有人说,人生之路太艰难,只要走得坚定而自洽,就是值得的。

因为河森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历史和过去。

焦虑是我们人的通病,成名后的河森堡也一样。

正如他的新书《进击的智人》所说的那样,匮乏,依然在困扰现代人类。

他自己也在被种种匮乏所困扰:

车牌号匮乏,所以只能骑着心爱的小摩托上下班;

金钱匮乏,距离财富自由还有很远距离,也为知识匮乏所苦恼。

他会练格斗来排解压力;骑着摩托被堵在半路,想要去理论被人认出后,战斗力减了8成的“认怂”。

有人问,作为素人,河森堡为什么能被这么多人喜爱?

工作没有进展时,同样的茫然和无助;受到质疑时,迫切地想要证明;遇到瓶颈时,不计回报地投入和精进。

把工作当事业来做,用博学的才华撩拨挑剔的观众。妙语连珠之外,暗藏对所从事行业足够的热爱与专注。

正如河森堡的新书《进击的智人》里说到:

所谓进击,是一边与匮乏搏斗,一边前行。

这既是世界历史的走向,也是河森堡的成长过程,更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他说,一路进击,好日子终会来的。

特别会讲故事的博物学者

国家博物馆讲解员河森堡

留言区挑选6位幸运书友,免费送你签名书哦 !

作者:二禾,有书原创作者。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关注公众号:有书。本文原创首发于有书,转载请联系有书君微信号:youshu92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生说你网红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