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有伊人 总吠小生心什么意思?

(外扮郑府尹引末郑元和、张千上,云)几年政绩远相闻,采得民谣报使君。雨后有人耕绿野,月明无犬吠黄昏。老夫姓郑名公弼,荥阳人也,自登进士,久著政声,官授洛阳府尹。所生一子,叫做郑元和,今年二十一岁了,从幼儿教他读书,颇颇有些学问,来年春榜动,选场开,须着元和孩儿取应去,博的一举及第,也与老夫增多少光彩。张千,你可收拾琴剑书箱,伏侍大相公去走一遭。(张千云)理会得。(郑府尹云)孩儿,如今是夏间天道,你有甚气概诗,做一首来,与我听咱。(末云)父亲,你孩儿诗有了。(诗云)万丈龙门则一跳,青霄有路终须到。去时荷叶小如钱,回来必定莲花落。(郑府尹云)前面两句尽有些气概,后面两句也还不见怎的。孩儿,自来功名之事,前程万里,全要各人自去努力。若但因循懒惰,一年春尽一年春,有甚么程期在那里!孩儿,此一去只愿你着志者。(末云)父亲放心,则今日孩儿拜辞了父亲,便索长行也。(做拜别科,唱)

【仙吕】【赏花时】赴选皇都将俺学业酬,正是男儿得志秋。题金榜,占鳌头,这万言策须当应口,直着那状元名喧满凤凰楼。(同张千下)

(郑府尹云)孩儿去了也。我眼观旌捷旗,耳听好消息。(下)

(净同外旦上,云)自家赵大户的便是。人见我有些钱钞,与我起个表德,唤做赵牛筋。这歌者是刘桃花,与我作伴。今日是春间天道,我去那曲江池上,安排小酌,请我这姨姨李亚仙同赏春景。大姐,你自家请一请去。(外旦云)我知道。(唤云)亚仙姐姐,赵官人在曲江池上请姐姐赏春哩。(正旦云扮李亚仙引梅香上,云)妾身姓李,小字亚仙,是教坊乐籍。有个结义的妹子,是刘桃花,今日在曲江池上,安排席面,请我赏玩。时遇三月三日,果然是好景致也呵!(唱)

【仙吕】【点绛唇】朝来个雨过效原,早荡出晴光一片。东风软,万卉争妍,山色青螺浅。

【混江龙】东君堪羡,买春光满地撒榆钱。你看那王孙蹴鞠,仕女秋千,画屧踏残红杏雨,绛裙拂散绿杨烟。我逐朝席上,每日尊前,可临郊外,乍到城边。据此景好着人无意相留恋。(带云)若依的我呵,(唱)则合这好花休谢,明月常圆。

(相见科)(正旦云)妹夫,我有何德能,着你置酒张筵?(净云)姨姨,无甚么孝顺,只宰的一个小小羔儿,请姨姨在曲江池上,开怀畅饮数杯,有何不可!(正旦云)妹夫,你看些新鲜果品去。(净云)我知道,我看果品去也。(下)(正旦云)妹子,我想你除了我呵,便是个第一第二的行首,你与那村厮两个作伴,与他说甚么的是?(外旦云)姐姐,我瞎汉跳渠,则是看前面便了。(正旦云)这的怕不是那!(唱)

【油葫芦】则你那痨病损的身躯难过遣,可怎生添上喘?央及杀粉骷髅也吐不出野狐涎,折倒的额颅破便似间道皮腰线,折倒的胸脯瘦便似减骨芭蕉扇。(带云)妹子,(唱)如今那统镘的郎汉又村,谒浆的又蹇,他来到谢家庄,几曾见桃花面?酩子坦揣与些柳青钱。

(云)(妹子)咱看花去来。(做行科,云)妹子,你看,那庄家每也赏寒食哩!(唱)

【天下乐】兀的不三月清明艳丽天,(带云)妹子,(唱)咱和你翩也波翩。绕着这古墓前,你看那香车宝马迭万千。行行里玩一会景致,行行里听一会管弦,(带云)妹子,你觑波,(唱)早离了酒席儿偌近远。(末做骑马同张千上,云)自家郑元和,离了父亲,来到都下,举场未开。时遇春天明媚,引着张千,且去那曲江池上赏玩一遭。可早来到也,你看好景致。(诗云)家家无火桃喷火,处处无烟柳吐烟。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张千,你见这两个妇人么?那一个分外生的娇娇媚媚,可可喜喜,添之太长,减之太短,不施脂粉天然态,纵有丹青画不成,是好女子也呵!(做坠鞭科,张千拾云)相公,坠了鞭子也。(末云)真个是风风流流,可可喜喜。(又坠鞭,张千拾云)相公,又坠了鞭子也。(末云)我知道。好女子,好女子。(又坠鞭,张千拾云)相公,又坠了鞭子也。(末云)我知道。(正旦云)我看那生裹帽穿衫,撒丝系带,好个俊人物也!(唱)

【那吒令】谁家个少年,一时间撞见;一时间撞见,两下里顾恋;两下里顾恋,三番家坠鞭。(带云)妹子也,他还是个子弟,是个雏儿。(唱)他管初逢着路柳丝,他管乍见着墙花片,多应被花柳牵缠。

【鹊踏枝】墙花也甚芳鲜,路柳也不飞绵。忙杀游蜂,恨杀啼鹃,没乱杀鸣珂巷亚仙,兜的又引起顽涎。

(末云)张千,这壁看了,可到那壁看去来。(正旦唱)

【寄生草】他将那花阴串,我将这柳径穿。少年人乍识春风面,春风面半掩桃花扇,桃花扇轻拂垂杨线,垂杨线怎系锦鸳鸯,锦鸳鸯不锁黄金殿。(云)梅香,你去请赵官儿来。(净上,云)姨姨,叫我做甚么?(正旦云)妹夫,那里有个野味儿,请他来同席,惟做甚么?(净云)在那里?(做见科)呀,我道是谁,元来是郑舍。(末云)赵牛筋,我问你咱。那两个女子,谁氏之家?(净云)那一个生的好些的,是上厅行首李亚仙;这一个是他妹子刘桃花,就是敝表。我姨姨着我来请你哩,你过去同吃几杯儿酒。(末云)怎好搅扰。(净云)姨姨,我请将来了也。(末做见科)(正旦云)敢问足下仙乡何处,甚姓何名?(末云)小生姓郑,表德元和,荥阳人氏,因为应试到此。敢问小娘子高姓?(旦云)妾身不幸,落在平康,唤做李亚仙的便是。(末云)久闻芳名,今得一睹,实乃小生有缘也。(旦云)梅香,将酒来。(递酒科,云)解元,请满饮此杯。(净云)姨姨,这酒是我买的,我也吃一钟儿。(旦云)呀,可忘了妹夫也。(末云)俺两个曾结义兄弟哩。(正旦云)这等,那个是仁兄?(末云)我是仁兄。(正旦云)你是仁兄沙!(唱)

【醉中天】莫不是冲倒临川县?(净去)我是爱弟。(正旦云)你是爱弟沙,(唱)莫不是买断了丽春园?(净云)姨姨,俺和刘大姐两口儿,不似牵牛郎织女那!(正旦唱)你真个是牵牛上碧天,枉踏踏这清虚殿。我只问曲江里水比那天台较远?今日和刘郎相见,(云)妹子,我索谢你,(外旦云)姐姐谢我做甚么?(正旦唱)不因你个小名儿沙,你怎肯误入桃源。(末云)牛筋,你过去,说我要在亚仙姐姐家使一把钞,可容许么?(净云)姨姨,恰才元和秀才要来姨姨家使把钞,姨姨心下如何?(正旦云)妹夫,你说了就是。则俺母亲有些利害,不当稳便。(唱)

【金盏儿】他见兔儿叵寸鹰颤,口店羊骨不嫌膻。常则是肉吊窗放下遮他面,动不动便抓钱。只怕你脑门边着痛箭,胳膊上惹空拳,那其间羞归明月渡,懒上载花船。

(末云)那里有这般利害的?只是多与他些钱钞便了。(正旦唱)

【青哥儿】俺娘呵外相儿卜分十分慈善,就地里百般百般机变。那怕你堆积黄金到北斗边,他自有锦套儿腾掀,甜唾儿粘连,俏泛儿勾牵,假意儿熬煎,辘轴儿盘旋,钢钻儿钻研,不消得迫欢买笑几多年早下翻了你个穷原宪。

(末云)料得小生决不到此,只要姐姐许小生做一程伴,便当倾囊相赠,有何虑哉!(正旦唱)

【赚煞】往常我回雪态舞按柳腰肢,遏云声歌尽桃花扇,从今后席上尊前腼腆。(末云)就将小生的马,送大姐回去。请上马。(做递鞭科)(正旦唱)更做道如今颠倒颠,落的女娘每倒接了丝鞭。(末云)小生多备些钱,送与妈妈,必然容允。(正旦唱)咱既然结姻缘,又何须置酒张筵?虽然那爱钞的虔婆他可也难恕免。争奈我心坚石穿,准备着从良弃贱,我则索你个正腔钱,省了你那买闲钱。(下)(末梅香张千随下)(净云)你看,郑舍随着姨姨去了也,我和你明日将些酒礼,与他作贺去来。(净、外旦同下)

(郑府尹上,云)老夫郑公弼。自从遣我元和孩儿上朝取应,不觉又是两年光景。功名成否,自有个大数,这也不望他了。只是一去许久,怎么书信也不捎一封儿来?使老夫好生牵挂。正是:虽然千尺线,两地系人心。(张千上,云)可早来到也。老爷,张千叩头。(郑府尹云)我正在此想念。张千,我元和孩儿好么?(张千云)好教老爷得知。大相公来到京师,不曾进取功名,共一个行首李亚仙作伴,使的钱钞一些没了,被老鸨赶将出来,与人家送殡唱挽歌,十分狼狈,连小的也没处讨饭吃。一径的来报知老爷,可支些俸钱,去取了大相公回来。(郑府尹做怒科,云)嗨,谁想元和孩儿在都下没了钱,与人家送殡唱挽歌,兀的不辱没杀老夫也!张千,将马来,老夫亲自到那里看那厮去。(下)(正旦引梅香上,云)想这虔婆,好是不中,见元和无了钱物,就赶将出去。我想的有人家虔婆利害,也不似俺娘这般忒狠毒也呵!(唱)

【南吕】【一枝花】俺娘眼上带一对乖,心内隐着十分狠;脸上生那歹斗毛,手内有那握刀纹。狠的来世上绝伦,下死手,无分寸。眼又尖,手又紧。他拳起处又早着昏,那郎君呵,不带伤必然内损。

【梁州第七】俺娘呵,则是个吃人脑的风流太岁,剥人皮的娘子丧门。油头粉面敲人棍,笑里刀剐皮割肉,绵里针剔髓挑筋。娘使尽虚心冷气,女着些带耍连真,总饶你便通天彻地的郎君,也不彀三朝五日遭瘟。则俺那爱钱娘扮出个凶神,卖笑女伴了些死人,有情郎便是那冤魂。俺娘钱亲钞紧,女心里憎恶娘亲近,娘爱的女不顺。娘爱的郎君个个村,女爱的却无银。

(卜儿上,云)自从我将郑元和撚了出去,我这女儿为他呵,在家茶不茶,饭不饭,又不肯觅钱。如今郑元和无了钱,与人家送殡唱挽歌讨饭吃。今日有一家出殡,料得他必然在那里唱歌,我如今叫女儿出来,在看街楼上看出殡去。他若是见了元和这等穷身泼命,俺那女儿也死心塌地与我觅钱。孩儿那里?(正旦见科)(卜儿云)孩儿,我和你到看街楼上散闷去。今日有个大人家出殡,摆设明器,好生齐整,我和你看一看波。(正旦云)我本懒的去,争奈我这虔婆絮聒杀人,无计奈何,须索跟他走一遭。好波,我跟奶奶去看看。(做走科)(末、净唱挽歌上)

【商调】【尚京马】也则俺一时间错被鬼昏迷,是赡表子平生落得的。那有见识的哥哥每知了就里,似这等切切悲悲,从今后有金银,多攒下些买粮食。(正旦云)这虔婆则道我见元和穷身泼命,必然不睬他。他不说呵便罢,他若说呵,着他吃我几嘴好的。(卜儿云)孩儿,你看那无钱的子弟,在那里迎丧送殡哩!(正旦唱)

【隔尾】你道是无钱的子弟那里迎丧殡,(云)你兀自戏说哩,(唱)这须是你爱钱的虔婆送了人。(卜儿云)这亡化的,不知是婆娘,是汉子?(正旦唱)那亡化的婆娘不须你问。(卜儿云)不知他偌大年纪了?(正旦唱)多管是未及到五旬。(卜儿云)为甚的无个亲眷那?(正旦唱)你道为甚的无个六亲。(卜儿云)不知害甚么病死了那?(正旦唱)想则为那苦克瞒心钞儿上紧。(卜儿云)兀的不就是那郑元和?是谁家死了人,要郑元和在那里啼哭?(正旦唱)

【牧羊关】常言道街死巷不乐。(卜儿云)你只看他穿着那一套衣服。(正旦唱)可显他身贫志不贫。(卜儿云)他紧靠定那棺函儿哩。(正旦云)谁不道他是郑府尹的孩儿!(唱)他正是倚官挟势的郎君。(卜儿云)他与人摇铃儿哩!(正旦唱)他摇铃子当世当权。(卜儿云)他与人家唱挽歌儿哩!(正旦唱)唱挽歌也是他一遭一运。(卜儿云)他举着神楼儿哩!(正旦唱)他面前称大汉,只待背后立高门。送殡呵须是仵作风流种,唱挽呵也则歌吟诗赋人。(虚下)

(郑府尹引张千上,云)张千,那厮在那里?(张千云)则这杏花园里便是。(做见净科)(郑府尹云)兀那厮甚么人?(张千云)则这个便是帮着相公使钱的赵牛筋。(郑府尹云)张千,与我打这厮去!(做见末科)(郑府尹云)张千,打这小畜生!(张千云)他是大相公,小的则是个泥鞋窄袜的公人,怎么敢打?(郑府尹做怒科,云)你不敢打,取板子过来,待我自家打。(做打科,云)辱子!(张千云)休说褥子,破席头也没一块。(做打死科)(郑府尹云)元和!(张千做摸鼻子科,云)哎呀!死也死了,怎么元和?(郑府尹云)张千,我既打死这辱子,你将他尸骸丢在千人坑里,我先回去也。(诗云)本为求名遣入都,岂知做出恁卑污。这等辱门败户羞人甚,倒也不若无儿一世孤。(下)(净上,报科,云)李家姨姨,郑老相公在杏花园里打死郑舍了也。(旦慌去看科,云)呀,元和!你真个打死了那!(唱)

【骂玉郎】打的你浑身鲜血糊涂尽。我这里观了容貌,他那里减了精神。就着这车辙里雨水天生近,用手去满满的掬,口儿中款款噙,面皮上轻轻噀。

【感皇恩】你死的来不着家坟,撇的我那里终身?(做叫科,云)元和,请起波,请起波。(唱)谁着你恋莺花,轻性命,丧风尘。(末做醒科,云)哎呀!醒便醒了,怎么捱的这等疼那。(正旦唱)他道是元和醒也,这的便子弟还魂。(正末做惊复倒科)(正旦云)元和,是我在此。(正末做起科,云)姐姐,你不怕旁人耻笑,妈儿嗔怒,俺家爷爷怪恨那?(正旦唱)我也怎怕的旁人笑,劣母嗔,你爹恨!

【采茶歌】我怕你死在逡巡,抛在荆榛,又则怕傍人夺了你个俊郎君。(末云)你妈儿利害哩!(正旦云)俺娘便利害呵,(唱)我也则是一度愁来一度忍。(末云)俺家爹爹打的我苦也!(正旦唱)你爹打呵,谁教你唱一年春尽一年春!

(卜儿上,云)要我直赶到这里,你这贱人还不快家去?快家去!(正旦云)俺娘拄着这条瘦亭亭拄杖,也不是条拄杖那,(唱)

【黄钟煞】则是个闷番子弟粗桑棍。(云)系着这条舞旋旋的裙儿,也不是裙儿,(唱)则是个缠杀郎君湿布袍。接郎君分外勤,赶郎君何太狠!常言道娘慈悲,女孝顺;你不仁,我生忿。到家里决撒喷,你看我寻个自尽,觅个自刎,官司知,决然问。问一番,拷一顿。官人行,怎亲近。令史每,无投奔。我着你哭啼啼带着锁,披着枷,恁时分,(云)走到衙门前,古堆邦坐的。有人问,妈妈你为甚么来,送了这孤寒的老身?妈妈道,这都是那生忿的小贱人送了我也!(唱)我直着你梦撒了撩丁,倒折了本。(卜儿拖正旦下)(末云)那虔婆好狠也,李亚仙好忍也,我郑元和好苦也,适才亚仙在此,尽有顾盼小生之意,争奈被他虔婆逼勒去了,单留小生一个,又是打伤的人,那里讨碗饭吃?(叹科,诗云)可堪老鸨太无恩,撇下孤贫半死身。仔细思量无活计,不如仍还去唱"一年春尽一年春。"(下)

(正旦引梅香上,云)想俺这虔婆好是不中,见元和有些钞物,都坑了他的,赶将出去。如今暮冬天道,纷纷扬扬下着这般大雪,元和,知他在那里忍冷也呵!(唱)

【中吕】【粉蝶儿】月馆风亭,则为这虔婆上梁不正,这些时消疏了燕燕莺莺。风月所得清白,雨云乡无粘带,烟花寨耳根清净。人问道亚仙的今世今生,则俺那郑元和可甚么了身达命。

(云)梅香,你与我寻郑姐夫去。(梅香云)冷化化的那里寻去?(正旦云)这妮子好不晓事!(唱)

【醉春风】咱这里温水浸琼花,尚兀自冰澌生玉鼎。似这等扬风搅雪没休时,他倒大来冷,冷。你去那出殡处跟寻,起丧处访问,下棺处打听。(梅香云)我去寻便了。(末、净上,梅见科,云)俺姐姐正望你哩,咱家去来。(末做见科,云)姐姐,好大雪,兀的不冻杀我也!(正旦云)梅香,将酒来,与他两个吃。(末、净做寒吃酒科)(正旦云)赵牛筋,你且在这里,若那虔婆来时,你咳嗽为号。(净云)我知道。(正旦云)元和,好冷也。(唱)

【十二月】遍乾坤冬寒暮景,寰宇内糁玉筛琼。长街上阴风凛冽,头直上冷气严凝。(带云)好凄凉人也。(唱)又不曾亏负了萧娘的性命,虽同姓你又不同名。

【尧民歌】你本是郑元和也上酷寒亭,俺娘那茅茨火熬煎杀纸汤瓶。促的那锦鸳鸯苦死欲撏翎,打的那比目鱼切鹓尚嫌腥。他便天生、天生爱钞精。(末云)别人家不似这般利害那!(正旦唱)争甚虔婆每一个个传槽病!

(卜儿上,云)梅香,开门来。(梅香云)姐姐,奶奶来了,怎生是好那!(净做连嗽科)(正旦唱)

【满庭芳】哎,怎不教你元和猛惊,那里是虔婆到也,分明是子弟灾星。这一场唱叫无干净,死去波好好先生。(卜儿做见科,云)呀,那叫化头,你又来怎的?(净再做咳嗽科)(卜儿云)这个是赵牛筋,我家须不是卑田院,怎么将这叫化的都收拾我家来了?(正旦唱)罢波,你实拿住风月所和奸罪名,检着这乐章集依法施行,常拚着枷稍上长钉钉,你只问临川县令,可不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卜儿云)你看他穷身泼命,他又无钱,你则管留他在家里做甚么?(正旦云)娘也,勾了你的也!(唱)

【耍孩儿】虽不曾把黄金堆到北斗杓儿柄,也做的过家私叠等,只为你虚心假意会劳承,赚的他囊橐如冰。(带云)他有钱呵,(唱)一家儿簇捧做胸前肉;(带云)他没钱呵,(唱)半合儿憎嫌做眼内钉,早把倒宅计安排定。只为些蝇头微利,蹬脱子我锦片前程。(卜儿云)你看这等锦绣帏翡翠屏,是留得叫化子睡的?(正旦唱)

【三煞】卖弄甚锦绣帏翡翠屏,则他这瓦罐儿早打破在你姻脂井。他便能飞也飞不出千重网,便会跳也跳不过万丈坑,郑元和亲身证。(卜儿云)你这小贱人,还不赶他出去?要讨打哩!(正旦唱)你就将他赶离后院,少不的我也哭倒长城。

(净做咳嗽科)(小儿云)兀那赵牛筋,你当初有钱在刘桃花家使,须不曾我家使,你不到刘家去叫化,却到我家来,好不识进退。(净云)这郑舍也是我总承你家的,不知亚仙姨姨吃了我几席酒,今日便分一杯儿与我吃,也是个舍钱的。奶奶,怎么这等做得山?(卜儿打赵下)(又打末)(正旦遮住科,唱)

【二煞】我和他埋时一处埋,生时一处生。任凭你恶叉白赖寻争竞,常拚个同归青冢抛金缕,更休想重上红楼理玉筝。非是我夸清正,只为他星前月下,亲曾设海誓山盟。

(卜儿云)好波,你个谢天香!(正旦唱)

【尾煞】我比那谢天香名字真,(卜儿云)他可做的柳耆卿么?(正旦云)你嗓磕他怎的?(唱)他比那柳耆卿也不斤两轻。(卜儿云)这都是我大秤称过的。(正旦唱)折莫娘将定盘星生扭做国三硬。(卜儿云)我这门户人家,穿的吃的,那件不要钱使?你不与我觅钱,你待怎么?(正旦云)我想元和将着许多钱钞都用尽在我家,致得今日狼狈。欺天负人,瞒心昧己,神明也不保佑。如今奶奶年已六十岁了,情愿将亚仙身边所有,计算还你,勾过二十年衣食之用,赎我亚仙之身,与元和另寻房屋居住,教他用心温习经书,待到来年选场,必称其志。(卜儿云)说那里话?你正青春年少,伴着这个一千年一万世不能勾发迹的穷乞儿,我怎么肯?你只去卖笑求食,做你那本等行业便了。(正旦云)奶奶,你不依我,你听者。(唱)你待要我卖笑求食,直将我来慢慢的等。(拥末下)(卜儿云)你看这小贱人,竟自拥着郑元和去了。天呵,这叫化头身子月音月音臜臜希臭的,你还想和他作伴?(诗云)公然不想觅铜钱,只恋无端恶少年。多敢爱他歌唱好,双双携手入卑田。(下)

(郑府尹引张千上,云)自从杏园里打了孩儿一顿,至今不知下落。早间有人报道,新县令来见,与我老夫同姓。张千,门首觑者,若县令来时,报复我知道。(张千云)理会的。(末扮冠带引祗从上,诗云)独对千言日未晡,为官洛邑见飞凫。当时不得佳人力,险作穷途一饿夫。小官郑元和便是。多亏李亚仙留我在家,劝我苦志攻书,遂得一举成名。今授洛阳县令,适间上过任了。如今参见本府府尹去。(张千做报见科)(郑府尹云)你不是我孩儿郑元和么?(末云)怎这等要便宜?我那里是你孩儿!左右,将马来,我自去也。(下)(郑府尹云)分明是郑元和一般模样,他倒说不是。这也有甚么难见处?张千,取他递的脚色来我看。(张千云)脚色在此。(做看科)(郑府尹笑云)可知是我孩儿郑元和。(张千云)我也道这县官与大相公好生厮像。(郑府尹云)他道我在杏园里打了他一顿,父子恩情都已绝了,故此不肯厮认。我看他脚色上写道妻李氏,想就是那妓女了。(张千云)那行道叫做李亚仙,正是李氏。(郑府尹云)我想起来,元和孩儿醒转之后,必定是那李亚仙收留回去,劝他读书,成其功名,是一个贤惠的了。我如今去见那媳妇儿,着他劝元和认我,又何难哉!张千,将马来,随我到新县官私宅走一遭去。(下)(末同正旦引祗从、梅香上,云)夫人,小官已为朽木死灰,若非你拯救吹嘘,安能到此?(正旦云)元和,谁想有今日也呵!(唱)

【双调】【新水令】散春风和气满鸣珂,燕莺恰便似耳边吹过。往常我尊前歌婉转,席上舞婆娑,这妙舞清歌,都参透,总识破。

(末云)夫人,咱今日夫妻完美,须念往昔艰难,咱待舍些钞贫人,大乞儿一贯,小乞儿五百文。(正旦云)相公,你主的是。(唱)

【沉醉东风】俺也番家心中揣摩,莫不是梦里南柯。当日要一文钱没处求,今日享千钟粟还嫌薄。知他来命福如何?你则待普度慈悲念佛啰,权做个收因种果。

(净上,云)打听得新任县令舍钱,我去讨些钱使,叫化碗饭吃。(做见科)(正旦云)我道是谁,元来是赵牛筋。(唱)

【雁儿落】俺如今有过活,你兀自难存坐。哎,你个卑田院老教头,(云)你认的我么?(净云)奶奶你是谁?(正旦唱)我便是鸣珂巷陪钱货。

(净云)元来是李家姨姨。(正旦唱)

【得胜令】你可认的那旧家计郑元和?(末见科,云)夫人,他是谁那?(正旦唱)他是你同伴的老哥哥。不争你那地塌下摇铃子,对着这衙厅上教演他唱挽歌。这般样村呵,你道是不快俺风尘过,休波倚仗着门前桃李多。

(末云)赵牛筋是我同受贫穷的人,左右,取五千钱来与他去。(净跪叫云)兀的不是舍钱的老爷奶奶呵!(下)(卜儿上,云)叫化咱,叫化咱。(正旦云)那门外又是甚么人闹炒?我试看咱。(做见科,唱)

【川拨棹】阶垓下闹镬铎,闹火火,为甚么?则见他发似丝窝,眼似胶锅,口似番河。(带云)我道是谁?(唱)原来是搅肚蛆肠的老虔婆,将瓦罐都打破。(左右打科)(卜儿云)你打破了我的瓦罐哩。(正旦唱)

【七弟兄】你敢是恨我、怨我,甚存活。想你来迎新送旧多胡做,到今日穷身泼命怎收科?舒着那手掌儿道乞化钱一个。

(云)前日我算过二十年用度与你,怎生便这般穷了来?(卜儿云)则被一把天火烧了我家缘家计,因此上折倒的穷了。(正旦唱)

【梅花酒】元来是那场火,使不着你偻儸,显不着你悲合,早则了了也那婆婆。那火倏的来,忽的着,烧地眠,炙地卧,眼睁睁,怎奈何?为巴钱毒计多。被天公生折磨。

(末云)想起他赶我出门的时节,本等不该认了,但是许夫人赎身一件,也还有母子情分。如今另置一所小宅,每季给他衣食之费,养赡终身便了。(卜儿云)前日与了我二十年用度,被一场火烧的光光荡荡,倘或又是火发,也不可保。女儿,我想来,你也尚青春年少,只是仍旧与我觅钱才好。(左右喝科,下)(郑府尹上,云)早来到私宅门首。张千,你入去报与夫人知道,说老夫来了也。(张千报科,云)禀夫人得知,有老相公在于门首。(正旦慌接跪科,云)早知老相公到来,只合远接,接待不及,勿令见罪。(唱)

【收】呀,草堂中忽地贵人过,急的我忙接待敢蹉跎?(郑府尹云)媳妇儿,我当初在杏园里打上孩儿一顿,也只要他成人。今日孩儿得了官,就不肯认我。媳妇儿,你与我问他这个是何道理?(正旦唱)你父子们有甚不相和,倒着俺定夺?管教你一家完美笑呵呵。

(云)相公,你为何不肯认老相公那?(末云)吾闻父子之亲,出自天性。子虽不孝,为父者未尝失其顾复之恩;父虽不慈,为子者岂敢废其晨昏之礼?是以虎狼至恶,不食其子,亦性然也。我元和当挽歌送殡之时,被父亲打死,这本自取其辱,有何仇恨?但已失手,岂无悔心?也该着人照觑,希图再活;纵然死了,也该备些衣棺,埋葬骸骨,岂可委之荒野,任凭暴露,全无一点休戚相关之意?(叹科)嗨,何其忍也!我想元和此身,岂不是父亲生的?然父亲杀之矣。从今以后,皆托天地之蔽佑,仗夫人之余生,与父亲有何干属?而欲相认乎?恩已断矣!义已绝矣,请夫人勿复再言。(正旦云)相公,你当初在杏园吃打时节,妾本欲以死为谢,然而偷生至今者,为相公功名未就耳。今幸得一举登科,荣宗耀祖,妾亦叨享花诰为夫人县君,而使天下皆称郑元和有背父之名,犯逆天之罪,无不归咎于妾,使妾更何颜面可立人间?不若就厌衣的裙刀,寻个自尽处罢!(唱)

【鸳鸯煞】从今后把并头花蕊甘生锉,同心搂带拚教割。这的是万古纲常,众口评跋。畅道罪逆滔天,何时解脱?(做对末拜科,云)相公,妾今日怎么爱惜得一死?人都道郑元和死为辱子,也只由的李亚仙;生为逆子,也只由的李亚仙。(唱)都为我泼贱烟花,把你个名儿污。不由不奔井投河,便封我到一品夫人,也荣耀不的我。

(末慌夺刀科,云)夫人,怎么这等性急?我看夫人面上,认我父亲罢。(郑府尹云)你看这厮波。(末同正旦拜科)(郑府尹云)且喜孩儿认了我也,又得了一个贤惠的媳妇儿,便当杀羊置酒,做个庆贺的筵席。(词云)亲莫亲父子周全,爱莫爱夫妇团圆。郑元和风流学士,李亚仙绝代婵娟。曲池前偶逢情赏,杏园后益显心坚。早遂了跳龙门桂枝高折,空余下莲花落乐府流传。

题目所在试卷参考答案: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7.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

(1)译文: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树枝藤条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译文: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分)  

8.用课文原文填空。(任选两句填写,共2分) (1)①采菊东篱下②直挂云帆济沧海③云归而岩穴暝

(2)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洲。...

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9--13题。(12分)

9.说明了我国目前面临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国家正在采用新的空气监测标准。 (3 分 )

10.列数字、作比较;准确地说明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3分)

11.表明除了这里说到的来源外,还有其他来源。(2分)

12.一是减少污染源,二是学会保护自己。

1. 这首诗描写的是离群独飞、因思念同伴倍感孤独凄苦,但仍然热烈执着的大雁形象。

2. “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共12分)

4.(1)像这样一些人,简直是连所谓账本都割裂弃废掉了,哪里还知道什么叫做尊重六经呢!(3分)

  译出“若”“ 是”“ 毁”“ 贬”各给0.5分,整体给1分。

(2)我既推辞不掉,便为他写了这篇记。(3分)

  译出“辞”“ 则”“ 为”“之”各给0.5分,整体给1分。

5. 作者的看法是: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

    个人的看法主要包括两点,一是继承,不能因为经典典籍离我们今天的生活好像比较远就束之高阁;而是扬弃,不是全盘接受,而是针对我们现在的生活需要,有选择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名著阅读及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 (4分)

7.水浒传    倒拔垂杨柳

(二)阅读《阳光的真谛》,完成后面的试题。(18分)

8.阳光是无私无畏,所到之处能驱散一切黑暗,带给人们光明希望,阳光的真谛是指亲情之爱有如温暖的阳光,让花香浓郁,生活明丽,日子香醇。(4分)

9.景物描写,交代是新春第一天,渲染了温和、温暖的气氛,烘托出“我”内心的舒坦平静。(4分)

10. (1) 表明了作者对于温暖亲情的珍惜和自己不能随时陪伴父母的遗憾。作者认为春节才能回到家中陪伴父、感受这份温暖是远远不够的,春节的时间是从一年的岁月中漏出来的。

(2分) (2) 表达了作者重视亲情的程度。没有理由的背后是经受和放弃了很多诱惑和利益。(2分)

11.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阳光、沟渠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的慈爱和沟渠之水的激情和活力。表达了“我”对阳光沟渠的喜爱之情。(2分)

12. 朴实的、实实在在的生活也是很美好的。我们往往会忽视身边的美好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正是我们内心最深处的守候。(4分)

四、语言运用(12分)

13.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唐]孟郊;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满文军《懂你》(4分)

14. 称呼(1分),自我介绍(1分),优美的语言(1分),过渡(1分)

15. 为母亲准备一顿特别的早餐;送妈妈一大束粉红的康乃馨,小小的卡片上,写的是“祝我的妈妈永远年轻漂亮”;亲手制作一些形状奇特的贺卡,贴在家里母亲经常光顾的地方;她希望我能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那么,就在这一天,下定决心用行动告诉她,我能在这些方面,从此不让亲爱的妈妈再操心。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C.如佩环鸣:发出的声音

    D.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A.心之似与游者相

    B.潭中鱼百许头不久居

    C.其境过清先帝不臣卑鄙

    D.乃记之去。  思而不学

    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

    B.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C.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佩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头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D.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了“坻”“屿”“嵁”“岩”四字刻画;写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清”二字加以揭示。

    4.将文言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解释

    C.如佩环鸣:发出的声音
    D.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A.心之似与游者相
    B.潭中鱼百许头不久居
    C.其境过清先帝不臣卑鄙
    D.乃记之去。  思而不学

    【小题3】下面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理解

    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
    B.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C.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佩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头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D.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了“坻”“屿”“嵁”“岩”四字刻画;写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清”二字加以揭示。

    【小题4】将文言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科目: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中阶段统一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六)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C.如佩环鸣:发出的声音
    D.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A.心之似与游者相
    B.潭中鱼百许头不久居
    C.其境过清先帝不臣卑鄙
    D.乃记之去。  思而不学

    【小题3】下面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理解

    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
    B.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C.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佩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头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D.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了“坻”“屿”“嵁”“岩”四字刻画;写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清”二字加以揭示。

    【小题4】将文言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科目:简单 来源: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阶段统一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六)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C.如佩环鸣:发出的声音

    D.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A.心之似与游者相

    B.潭中鱼百许头不久居

    C.其境过清先帝不臣卑鄙

    D.乃记之去。  思而不学

    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

    B.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C.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佩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头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D.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了“坻”“屿”“嵁”“岩”四字刻画;写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清”二字加以揭示。

    4.将文言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科目:3 来源:设计必修五语文粤教版 粤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森林城市”莫斯科,用绿色,用幽深的林阴,用高高矗立的尖顶塔楼,让我们看到一幅巨大而又优美的俄罗斯风情油画。可我始终相信,俄罗斯还有一处更加美丽宁静的地方。那就是图拉市郊野的列夫·托尔斯泰山庄,那里有一个高低起伏的山地和一片密密的森林。

      沿着两行绿叶招展的阔叶林带与挺拔的白桦林带拱成的林阴小路,我们一直走进了密密的森林中。一百多年以前,托尔斯泰也是这样走着的吧?每天,他从那飘散着书香的斗室中走出来,走进了这片森林,然后又平静地回到他的书房。在我的感觉里,《战争与和平》中和谐与明朗的色调,《安娜·卡列尼娜》中关于“迷路”的思考,都是这片森林带给他的。他一生活了八十二年,而六十年的岁月是在这片森林中度过的。可以说,森林就是托尔斯泰人生的一段历史,有文字记载与无文字记载的历史。

      越走森林越深,树株也越密。在这绿色生命交响的大欢喜中,我们走进了一个墓地。墓地周围连一块石碑都没有,只有高高挺立的大树。前几天,我们刚刚瞻仰过莫斯科名人公墓,我们看见了果戈理、马雅可夫斯基、乌兰洛娃等的墓地,除了花岗岩大理石砌石以外,还有代表他们生前神采的雕像。我获得了庄重,却没有体会到神圣。在这个集中了政治、文化、艺术、军事代表人物的公墓里,有些人的功过是非留给了历史,时间的评判拉长了,我的心灵通道没有找到神圣这样的感受而显得更为复杂。只有在托尔斯泰的墓地前,我才真正体会到神圣两个字的千斤重量。没有任何标志,却使我联想起他伟大的一生。生前,托翁曾经对他的女儿们说:他死了,就把他埋葬在与她们一起寻找“魔杖”的地方。这是他的遗嘱,也是他的遗憾!少时,他哥哥尼古拉曾经给他讲过一个故事:在这片森林里,丢失着一根“魔杖”,谁要是找到了它,谁就会得到幸福,同时也会给别人带来幸福……这个故事,可以说影响了他一生。在这片森林中,他写作,他思考,他办学,他散财,他像农民一样伺弄苹果园,甚至想到改革土地制度……他找呀,找呀,不知寻找了多少遍,就是没有找到。他俯视着自己的内心,感觉自己处于“可怕的特殊环境”却找不到出路,陷入矛盾苦闷之中,不知“该怎么办”。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为钱财活着,有些人为名利或是官位活着,也有些人为灵魂活着,而托尔斯泰就是“为灵魂活着”的一个人。

      虚伪的人没有灵魂,而灵魂是用来思想的。生前,他找不到那根“魔杖”。死后,他还是要继续寻找——这也许是托翁不入“名人公墓”而宁愿埋葬在这片森林的唯一解释。托尔斯泰宁愿自由地思想并痛苦着而希望别人幸福。所以,他还要孤独地留在那片森林里。起风的时候,森林呼啸万顷绿涛,如歌一般,我们听见的也许是他心灵的又一次颤响……我默默地注视着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墓地,却为一个不朽的灵魂所缠裹,就像他身边的树,感动着他的关怀与温热,在偏僻与寂寞中无畏地茁长,只是我作为一个匆匆的踏访者,却始终无法成为它们当中的一棵树,或是树上的一只鸟,跟随它们一起在风中摇曳,于枝头鸣唱。

    第三段中作者说“他死了,就把他埋葬在与她们一起寻找‘魔杖’的地方。这是他的遗嘱,也是他的遗憾”,根据文意,这里的“魔杖”“遗憾”分别指什么?

    文中作者两次写到“名人公墓”,各有什么作用?请根据文意概括作答。

    本文以“托尔斯泰的森林”为题,并在文中反复地描写森林,这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分条概括作答。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这篇散文抒写了参观托尔斯泰山庄的感想,文中既有形象的描写,也有简要的叙述、深刻的议论和真挚的抒情,全文感情真挚深沉,文笔隽永。

    “可我始终相信,俄罗斯还有一处更加美丽宁静的地方”,作者之所以说“更加”是因为托尔斯泰山庄的树林更密,林阴小道更美,也更加安静。

    本文运用了借景抒情、对比映衬等表现手法,表现了托尔斯泰崇高的精神境界,也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景仰和崇拜。

    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的森林主要突显一个“静”字,以此烘托了托尔斯泰墓地的静穆和神圣,表现了参观者平静和敬畏的心情。

    文中多次提到“魔杖”的故事,是为了突出表现托尔斯泰的一生是痛苦的一生、矛盾的一生,是最终没有找到幸福的一生。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D.乃记之去。     思而不学

    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

    B.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C.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佩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头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D.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了“坻”“屿”“嵁”“岩”四字刻画;写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清”二字加以揭示。
    7.将第Ⅰ卷文言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科目:中档 来源:四川省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璟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

    ,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①滃然:水盛大的样子。  ②周师破李璟兵:后周出兵由赵匡胤指挥,进攻南唐,在滁州的清流关大败之。南唐主李璟割地求和。  ③铲削消磨:削平削灭。  ④涵煦:滋润化育。  ⑤刻露:清晰地显露出来。
    B.高以望清流之关/升:登上
    D.遂以名其亭焉/书: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问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
    B.而故老皆无在者,天下之平久矣/失强援,不能独完
    C.为本其山川/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日与滁人仰而望山/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散文,融记叙、议论、抒情和描写于一体,以“乐”开篇,以“乐”终结,“乐”贯串始终,景怡人,情动人,理启人。
    B.文中除记述建丰乐亭的经过及与滁人共游之乐外,还描绘了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变迁,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之意。
    C.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援引史实,通过写景、议论、记叙,达到突出颂扬赵宋王朝统一天下的功德的写作目的。
    D.作者欧阳修时为滁州刺史,是朝廷命官,他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将滁州治理得井然有序,与百姓相处和谐,关系融洽,于是他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3)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

  • 科目:中档 来源:上海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

      (1)从牡丹大家族中数以千计的国色天香,我认识了洛阳。一座风流妩媚之城。历千年兵燹、百回战劫而不毁灭的那些锦绣之根,现在更是春笋般茁起,轰轰烈烈地撒娇吐艳。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吸引了万国衣冠。
      (2)从“风回铁马响云间”的齐云塔;从花龙透雕、古柏森森的白马寺;从造像十万余尊的龙门石窟,我认识了一个坐在莲花座上的洛阳。这洞天佛地之城,有多少花宫梵寺。三千世界的高僧驻锡于此,意将辚辚的战车旋成常转的法轮,把咽下的黄河涛声吐成伽蓝的暮鼓晨钟。
      (3)从邙山大冢认识帝王将相之城;从升仙太子碑认识出神入化之城。侠骨剑气之城,倚在关林仪门前的铁狮子肩上;兽形怪物之城,幽禁在王城公园内的西汉壁画墓中。盘桓几日,洛阳如历史的万花筒,让我目不暇接。喜欢清静的我,来此竟不得做猿鹤之梦。为了要在这文化沃野的中州找到我的情结,找到一个儒雅淡泊的洛阳,因此我来香山。
      (4)香山在洛阳城南十几公里,隔着清清伊河,与西山的龙门石窟比肩而立。与西山相比,这里的游客少得多了,及顶上到琵琶峰的,则少之又少。
      (5)琵琶峰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墓地。沿琵琶峰以下的香山一角,围墙圈禁,僻为白园。
      (6)香山本是龙门东山,因地产香葛,故名。北魏朝廷在西山大凿窟龛的时候,东山也随着建起一座规模巨大的香山寺。临山起屋,依山凿佛。一时间,东山五色渥彩,胜景辉煌。洛阳城中的钟鸣鼎食之家,那年月,莫不争当香山寺的施主。

    。到了唐初,香山寺已钟磬寥寥,残破不堪。武则天执政后,采纳武三思建议,重修香山寺。东山又一度天花乱坠,香火旺盛。再过一个世纪多,等白居易来到洛阳接任河南尹,香山寺又因风流云散,年久失修而门可罗雀。对这一块鱼龙寂寞的山水,白居易可谓是一见钟情。他拿出为老友元镇写墓志铭所得的六七十万金,开始他三修香山寺的壮举。至此,东山的游踪才少了一些显赫的王气,多了一些飘逸的灵气。香山寺第三次的佛界,为诗人而开!
      (8)佛界里的尘心,是白居易的;尘心里的佛界,是诗人永恒的理想。自号香山居士的白居易,从凝滞着忧怨琵琶声的浔阳古渡;从落红委地,香消玉殒的马嵬坡前;从卖炭翁蹒跚而去的泥泞的官道;从新丰折臂翁四壁萧然的破屋,他寻寻觅觅,才终于找到这座香山。这位鸡肤老人,从此隐居于此,遗嘱葬于此,灵魄永栖于此。
      (9)自古的中国,通邑大都,繁华市井莫不属于王侯,属于将相,属于公卿大贵,属于风流巨贾。而深山老林,远浦孤村则为头陀、为道人、为哲人、为诗人而生。城市的精气塑铸一尊又一尊铜驼,山川的灵气涵养一颗又一颗真诚的心。
      (10)如今,在王气氤氲的九都故都,在这香山,那颗真诚的心,越过迢递时空,烟尘四合的历史,贴近我的胸腔。两颗心在同一种节律中搏动起来,他的和我的。我想,所有的诗人,不仅仅是诗人,应该说所有的中国的仁人智士,来这里,心都会跳动在一起。因为他们从古到今,从今天到未来,都有着一脉相继的真诚。
      (11)白诗人,我想你不会哀叹,说你的墓园比起洛阳城下的关陵过于寒酸。如果说关将军的陵丘算是死后一抔土,你的陵墓当然只能说是一撮微尘了。一支狼毫比起一把青龙偃月的大刀,在中国重门深禁的历史中,毕竟分量太轻太轻。我想你也不会生气,说你园中的牡丹太少,而且,对着你墓冢盛开的牡丹,也没有珍奇的品种。谁叫你当年那么忧伤地写着“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呢?深色花是大富贵,大富贵从来与诗人无缘。
      (12)站在这里,和四月的艳阳一道,和自魏晋就堆在那里的乱云,自唐自宋就一直纤瘦却还不至于衰竭的伊河的水声一道,对着你的墓碑肃立。远处嵩峰的烟雾,如青绡一袭,束着故国河山,也束着我的怅望千秋的思绪。我不是天涯沦落人,但同你一样,天不赐我操刀之手,却掷我一支忧患之笔。我们同是化民间疾苦为笔底波澜的饶舌者。只是我不能像你一样归隐,我的心尚热,我的血不会冷。
      (13)白诗人,是谁把你的陵园修葺成一张琵琶的形状?嘈嘈的大弦在哪里?切切的细弦在哪里?无声的肃立中,我想听铁骑突兀,我想听珠玉相撞,我想突然听到裂帛一样的心音。我终于失望,攥出汗来的手心里,只有寂寞孵出。走了的白诗人,你是不肯回来的。你只把一大把没有写尽的忧患留给我,留给我们这些后来者,只把这春雨秋风的白园留给洛阳。
      (14)走出白园,回望琵琶峰,不知怎的,我觉得它更像一方古砚。聚五岳的松烟为墨,磨黄河的浪,在那古砚里,研出民族的浓汁来。我想,蘸这样的浓汁写出的诗篇,必定可以惊天地,泣鬼神。
    1.文章第(7)段中划线句“烽镝洞穿了富贵之梦”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白居易对香山一见钟情,隐居于此、遗嘱葬于此的原因是什么?
    3. 文章第(11)段提及白园牡丹的作用是什么?
    A.第(2)段中罗列了洛阳的佛教名胜古迹,是作者为下文介绍香山寺做好铺垫。
    B.第(3)段中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是为了凸显洛阳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C.从作者介绍来看,白居易的重修香山寺是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D.文中多处用第二人称,消除了作者与诗人的时空阻隔,使文章显得亲切熟悉。
    E.文末作者质问是谁把白园修葺成琵琶状?表达了对后人不理解白居易的遗憾。
    F.本文通过对历史先贤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诗性禅意的体悟,可谓古意盎然。
    5.根据文章内容,为白园写一段介绍性文字(不超过80字)。
    6.有人评价说熊召政的散文中交织着儒家的忧患意识和乐观心态,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 科目:中档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不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魔鬼在但丁《地狱篇》第二十七出中自称:“敝魔生平最好讲理。”可见地狱之设,正为此辈;人生在世,言动专求合理,大可不必。当然,所谓正道公理压根儿也是偏见。依照生理学常识,人心位置,并不正中,有点偏侧,并且时髦得很,偏倾于左。古人称偏僻之道为“左道”,颇有科学根据。不过,话虽如此说,有许多意见还不失禅宗洞山《五位颂》所谓“偏中正”,例如学术理论之类。只有人生边上的随笔、热恋时的情书等等,那才是老老实实、痛痛快快的一偏之见。世界太广漠了,我们圆睁两眼,平视正视,视野还是褊狭得可怜,

    狗注视着肉骨头时,何尝顾到旁边还有狗呢

    ?至于通常所谓偏见,只好比打靶的瞄准,用一只眼来看。但是,也有人以为这倒是瞄中事物红心的看法。譬如说,柏拉图为人类下定义云:“人者,无羽毛之两足动物也。”可谓客观极了!偏激二字,本来相连;我们别有所激,见解当然会另有所偏。假使我们说:“人类是不拘日夜,不问寒暑,发出声音的动物。”那又何妨?
      禽啭于春,蛩啼于秋,蚊作雷于夏,夜则虫醒而鸟睡,风雨并不天天有,无来人犬不吠,不下蛋鸡不报。唯有人用语言,用动作,用机械,随时随地做出声音。这就是所谓“人籁”!断送了睡眠,震断了思想,培养了神经衰弱。
      这个世界毕竟是人类主宰管领的。人的声音胜过一切。

    人籁是寂静的致命伤,天籁是能和寂静溶为一片的

    。风声涛声之于寂静,正如风之于空气,涛之于海水,是一是二。每日东方乍白,我们梦已回而困未醒,会听到无数禽声,向早晨打招呼。那时夜未全消,寂静还逗留着,来庇荫未找清的睡梦。数不清的麻雀的鸣噪,琐碎得像要啄破了这个寂静;鸟鹊的声音清利像把剪刀,老鹳鸟的声音滞涩而有刺像把锯子,都一声两声地向寂静来试锋口。但是寂静似乎太厚实了,又似乎太流动了,太富于弹性了,给禽鸟啼破的浮面,立刻就填满。雄鸡引吭悠扬的报晓,也并未在寂静上划下一道声迹。慢慢地,我们忘了鸟啭是在破坏寂静;似乎寂静已将鸟语吸收消化,变成一种有声音的寂静。此时只要有邻家小儿的啼哭,楼上睡人的咳嗽,或墙外早行者的脚步声,寂静就像宿雾见了朝阳,破裂分散得干净。人籁已起,人事复始,你休想更有安顿。在更阑身倦,或苦思冥想时,忽闻人籁嘈杂,最博爱的人道主义者,也许有时杀心顿起,恨不能灭口以博耳根清净。禽兽风涛等一切天籁能和寂静相安相得,善于体物的古诗人早已悟到。《诗经》:“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下文就说明“有闻无声”;可见马嘶而无人喊,不会产生喧闹。《颜氏家训》也指出王籍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就是“有闻无声的”感觉;虫鸟鸣噪,反添静境。我们常把“鸦鸣雀噪”来比人声喧哗,还是对人类存三分回护的曲笔。常将一群妇女的说笑声比于“莺啼燕语”,那简直是对于禽类的侮辱了。
      人籁还有可怕的一点。车马虽喧,跟你在一条水平线上,只在你周围闹。唯有人会对准了你头脑,在你顶上闹——譬如说,你住楼下,有人住楼上。不讲别的,只是脚步声一项,已够教你感到像《红楼梦》里的赵姨娘,有人在踹你的头。
      闹与热,静与冷,都有连带关系;所以在阴惨的地狱里,太阳也给人以寂寥之感。人声喧杂,冷屋也会变成热锅,使人通身烦躁。那时候,你忘掉了你自己也是会闹的动物,你也曾踹过楼下人的头,也曾嚷嚷以致隔壁的人不能思想和睡眠,你更顾不得旁人在说你偏见太深,你又添了一种偏见,又在人生边上注了一笔。
    1.第一段在整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1)狗注视着肉骨头时,何尝顾到旁边还有狗呢?
    (2)人籁是寂静的致命伤,天籁是能和寂静溶为一片的。
    3.结合文章内容,如何理解标题“一个偏见”?
    A.文章开头不入主题,而是宕开一笔写“偏见”,尾段卒章显志,大开大阖,收放自如,不愧是大手笔。
    B.第三段中运用衬托手法,用“天籁”反衬“人籁”,突出人声之“害”。
    C.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人不论是私人居住,还是在公众场合,都不吝制造“噪音”的现象,今天我们读来还是觉得颇有会心之处。
    D.最后一段,作者在滔滔不绝批评“人声”的同时,不忘反观自己,表现了钱钟书和鲁迅一样,都具有“解剖自己,自我批评”的崇高美德。
    E.文章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足见一位大学者的学识修养,“有真学问方有真经纶”,本文就是一个证明。

吴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民群众创造的戏曲艺术,跟随社会的演进而成长和衍变,在中国乃至世界戏剧中有它的地位和价值。在这一组吴江戏曲史话中,作者将介绍标志吴江古代的歌舞百戏的文物----梅堰龙南遗址出土的五音铜铙,以盛名于明代戏曲创作的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有喜爱度曲,更精于声律考订的徐大椿(即清代著名的医学家徐灵胎);由陈去病创办、柳亚子主编的我国最早创办的戏剧专刊《二十世纪大舞台》;乡村广泛传唱的同里宣卷、莘塔堂名;国内罕见的全堂木刻《西厢记》、盛泽十三只古戏台、震泽十六处木刻《船戏》;被誉为“江南水乡一枝梅”的吴江县锡剧团和著名演员姚梅凤;著名昆曲艺术家蔡正仁的学艺趣事等等,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芦墟旧有“四分田地六分水”、“出门摆渡,抬头见桥”之说,闻名的汾湖依傍在它的西侧。清末民初时期,这里的戏曲演出活动十分活跃。据七八十岁的农村老年人回忆,那时他们十有八九都着迷过京戏。而这些京戏大部分是在“高升台”上表演的。

“高升台”是一只戏曲流动舞台,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

为何取名“高升台”呢?芦墟当时有个船厂老板叫陆高升,不仅会造民船、枪船,还特别喜爱看京戏。一次他到外地看戏受了气,便决定一定要自己造一只戏台,请个最好的戏班子,演它个七日七夜,让周围百姓和他一起看个够。他不惜工本,精心设计,巧妙构思,耗米八百石,仿照芦墟泗洲寺的正殿,在船厂里造起了一个富丽堂皇的戏台,取名“高升台”。这个名字一是图个吉利,二为自己扬名。为了适应江南水乡的特点,“高升台”建成一个能拆能搭的活动舞台。整台拆卸后,可以按编号分别装入一只特制的台船内,每到一处新的演出场地,舱面上的台柱、台板恰好先搭,底舱的台脊最后一个上顶,七八个人仅花二三个小时就可以搭成一个方方正正的舞台,任凭风狂雨猛它仍纹丝不动,此台全部竹木结构,前台宽7.5米,深6.15米;后台宽11.8米,深4.3米。左右设耳台,全部构件俱用活络榫头,拆装方便。装成后,飞檐戗角,龙鱼吻脊,中央为葫芦结顶,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其设计之巧妙,计算之准确,搭卸之方便,令人惊叹。船厂老板陆高升是“高升台”的当然台主。这台除供自己娱乐外,还经常租给戏班子到外地演出,每场台租约五六石米。流动在嘉兴、海盐、青浦、太仓、昆山等水网地区。孙伯龄的“田记大舞台”是它的老主顾,为乐队演奏需要,左右耳台还是孙伯龄花三石米请人加装的。可惜陆高升活了36岁就病故了,以后由他的儿子接管。

解放后,“高升台”仍在江浙沪一带流动,直到1962年毁坏,现尚存“踏子”“翘角”等残件。1986年,查访到当时修建过“高升台”的老木匠钱杏初师傅及当地的老戏迷、搭台工,据他们回忆,经多方关心和资助,才复原制成15∶1的“高升台”模型,有关专家鉴定它确是一件十分珍贵的戏曲文物。模型现存苏州市中国昆曲博物馆,并参加过“上海国际舞美节”、“西班牙国际舞美节”的展出,模型照片刊登在《中国戏曲志》上。

二、“传”字前辈在芦墟

王传淞、周传瑛、沈传芷、包传锋等“传”字辈艺人,自1928年起组建《苏州仙霓昆剧社》,在江浙沪水网地区演出昆剧。因演出《十五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艺苑一枝兰”而救活一个剧种的“传”字辈诸位老艺人,曾三次到芦墟演出却鲜为人知。

1936年冬天,王传淞等五六位传字辈艺人初次进芦墟镇演昆剧《西厢记》、《贩马记》、《长生殿》、《陈妙常》,进的是芦江大戏院。当时,芦墟的观众初看昆剧,对昆剧的唱腔、说白不习惯,情节不熟悉,生意十分清淡。与对河“怡凤大戏院”演京戏的火爆场面相比,一个盈一个亏,场方为了照顾剧团不按惯例四六分成,而采用包场,后因每场观众不满百人而亏本,只安排演出四天,就离开了芦墟。

1950年,“传”字辈已和苏剧名艺人诸葛亮班子合并为“国凤苏昆剧团”,男女演员同台演出。5月份“传”字辈第二次到芦墟演出。尽管“怡凤大戏院”仅是个芦菲棚顶、木条长凳的简陋剧场,但这次“传”字辈仍进不了“怡凤大戏院”。原想打道回府,芦墟“又一村”书场的场东李大钟情于昆剧,他热情挽留王传淞到书场演出。因书场仅能容纳百余人,只能靠每天演两场增加收入,即使日夜两场也维持不了十多人的温饱,有时还得去湖边荡角捉小鱼摸螺蛳度日,这段时间是演出淡季,下一个码头无着落,场东李大并不嫌弃他们,前后共留他们三十多天,临行还设便宴为他们送别。

1952年,“传”字辈剧团状况大有好转,行头道具焕然一新,艺术质量渐趋成熟,名气也广传于苏嘉湖一带。王传淞、周传瑛、沈传芷、包传锋等五六个“传”字辈艺人为报答“又一村”书场场东李大和芦墟观众的患难相助,联袂来到芦墟,还特邀诸葛亮、张燕等苏剧名艺人同台演出。这次剧团进了“怡凤大戏院”,观众踊跃,好戏连台,芦墟镇上刮了好大一阵“昆剧风”,除了上演昆剧传统剧目外,末场的压台戏正是昆剧的精品《十五贯》。“传”字辈三进芦墟成为芦墟这块风水宝地的福份。沈传芷老人在收蔡正仁为嫡传弟子时,曾说起三次到芦墟的故事,深情地说:“我和吴江的缘份非浅啊!”

杨家后天井里种仔一棵梅,

就是标标致致一个五小妹。

徐阿天看见一个姑娘跑出来,

当是六月里格朵荷花透水开,

小青年两眼发直喜开怀。

(选自长篇叙事吴歌《五姑娘》选段)

吴江芦墟一带的民间说唱文学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追溯到魏晋南北朝,吴声歌曲曾风靡一时,开一代诗风。明代的山歌、桂枝儿,堪称一绝。从宋、元话本,到明、清的说唱文学,亦曾独领风骚。而吴歌独树一帜千载传诵,一曲“月儿弯弯照九洲”自南宋流传至今,脍炙人口。冯梦龙根据口头传唱民间文学改编的《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道尽人间人情冷暖,遍及千家万户,其中不少篇幅述及吴江的人和事,均为经典佳作。

芦墟山歌是吴歌中的重要一支,与常熟白茆山歌齐名。吴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有独特传承民俗和吴地方言。由于传统吴文化的熏陶,劳动人民聪颖而富有非凡的口头创作能力,长期口头流传的吴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吴歌,民间称之为“唱山歌”,是口头传唱文学。自古以来流传四句头、八句头山歌。到明清时代出现长短句、叠句、衬词,如散文诗一般,且善用谐音、双关,更为含蓄、潇洒明丽、琅琅上口。清代道光年间江苏巡抚丁日昌禁书,许多吴歌包括长篇叙事诗被打成“淫词小调”而被长期禁锢,几乎失传。1979年12月芦墟挖掘到《五姑娘》那样情节生动、人物刻划入微、比兴手法高明的优秀民间叙事吴歌。《五姑娘》长达二千多行,打破了汉族没有长篇民间叙事诗的说法。是我国篇幅最长的吴歌。美学家王朝闻访问了芦墟女歌手陆阿妹,并题词“卓越的发现,伟大的诗篇”,赵景深先生欣然命笔:“吴侬珠语传渔乡,村叟留歌韵味长,莫道汉家无巨著,悠悠一曲《五姑娘》。”随后,相继搜集整理出了《赵圣关》、《鲍六姐》、《卖盐商》等一批长篇叙事芦墟山歌,着实令中外专家惊叹不已,连呼这是“重大的突破、惊人的奇迹。”

芦墟山歌中的情歌,缠绵悱恻,语言凝炼,妙处令人拍手叫绝,富有艺术魅力,因此常被人误认为吴歌只有情歌。其实不然,吴歌伴随农家整年的男耕女织,从莳秧到车水,从收割到牵砻,田野里飘荡着“远听好象鹦哥叫,近听恰似凤凰鸣”的山歌。特别是盛夏农忙季节,田地主人雇用专门唱山歌的班子打短工,白天在田头唱歌,以激励劳作,祈望丰收。晚上在廊下唱歌,酒筵款待,以歌答谢。摇橹扭绷时,互相对唱,称为船歌;摇扇乘凉时,自问自答盘歌称为生活歌。而每年四时八节的迎神赛会及“接华陀”、“抬猛将”等民俗活动中,赛歌活动十分火爆,培育出大批民间山歌手,如芦墟的陆阿妹、赵永明、莘塔的蒋连生。由于一代代歌手的传唱,使吴歌绵延不断,成为民间说唱文艺花园中的一棵奇葩。

芦墟是著名的歌乡,芦墟山歌的曲调不同于其他山歌。调式多样、悠扬动听,最具特色的是因音色高亢响亮而被誉为“响山歌”的曲调。著名女山歌手陆阿妹是“吴歌女王”;蒋连生有“山歌老虎”之称;男歌手赵永明被人赞誉为“知了”,他的山歌犹如高挂枝头的知了,唱遍汾湖四周,三白荡两岸,如《做天难做四月天》:

震泽镇的深宅大院楼堂馆所内布满了精美的木刻,而有戏文木刻的宅院竟有十六处之多,这在江浙一带实为罕见。

震泽镇的戏文木刻艺术已有很长的历史,明朝早有发现,到了清代中后期和民国初期发展尤迅,散布面积很广。如师俭堂从南面的船码头、大厅,一直到北端的花厅,其横梁、檐下、裙板窗格到处是带有演戏色彩的木刻。震泽镇的戏文木刻尤其大量集中在大户人家、官宦宅第的堂楼内。

震泽的戏文木刻一是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明朝盛世,国泰民安,这一时期的木刻带有祭祀酬神的色彩,如“梁山好汉”、“金龙四大王”、“状元游街”等,大都在神庙、公所的大殿纱帽圈顶、廊檐上。清朝乾隆及以后时期里,木刻显现富丽堂皇、艳俏华贵的气势,木刻外还特意扉金,虽历经几百年沧桑仍是金碧辉煌,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整堂木刻,多镌刻在官宦宅第的厅堂四周。

二是富有浓郁的水乡气息。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十六处宅院四面回廊、天井过道的出檐橼子上,分布着尺寸大小不一、风格迥然不同的各种“船戏”——“船头”上雕刻着双双对对谈情说爱的公子美人,仿佛在共赏江南美景、在诉说人间真情……

三是具有独特的雕刻技艺。震泽镇的戏文木刻既汲取了苏州香山帮的善于抒情写意以景传情的风格,又揉进了浙江湖州派长于刻画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的以情带景的特色,更发挥其吴江当地木匠精雕、镌刻的高超技术。如花山头九号大门上方横梁上的长条戏文木刻《三国志》,长240厘米,宽38厘米,刻有“空城计”、“长板坡”、“华容道”、“斩蔡阳”几折折子戏的场面,叫人看了仿佛既领略了三国时期的历史画卷,又像观赏了一出连台本戏,银盔铁甲,铁马横枪,厮杀在昏天黑地间。张宅内的一堂《西厢记》共六幅,以景为主,用精雕镌刻的手法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完全融化在花草树木、亭台楼阁之中。刻得玲珑剔透,连手握的宝剑、书桌上的蜡烛、倒挂的柳条都是立体镌空的。分布在书香门第门楼两侧的拉杆、花窗上的木刻内容均是喜庆宴客、渔樵耕读等人间生活实景,雕刻手法大都用艺术夸张的手法,重人轻物,重实避虚,故意把人刻得粗膀大脚,浓眉大眼。由于几经战乱和破坏,许多艺术精品被砍被毁,但就仅存的273幅戏文木刻,已令人拍案叫绝,而留给人们却是更多的深思。

震泽镇蔡家出了一对学戏的堂兄弟叫蔡正仁和蔡正鹤,一个学昆一个学京,后来都成了名。一个任上海昆剧院院长,一个曾任上海青年京剧团团长、上海图书馆党委书记、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蔡正仁能京能昆,戏路极广,擅演冠生戏,也能演中生、穷生、雉尾生。八十年代,昆剧泰斗俞振飞看了蔡正仁的演出,赠诗一首:

这首诗既是对他表演艺术的高度评价,又充分肯定了蔡正仁是昆剧小生中“承先启后”的代表人物,还对蔡正仁虚心好学,先后拜师于郑传鉴、沈传芷、周传璜、朱传茗、华传浩和俞振飞等老师的“转益多师”精神的赞许。如今,蔡正仁正肩负重任,将昆剧艺术这朵兰花浇灌得更加鲜艳。

蔡正仁出生在震泽镇。他的父亲是个戏迷,有戏必看,不仅在本镇看,还到南浔、嘉兴、上海去看。家中一架留声机,放的全是京片子。童年的蔡正仁不仅跟着父亲看戏、哼曲,而且放学后,常常领了一班小朋友在客堂里串戏演出。生旦净末丑、文武行当样样学着做。但他特别喜爱扮老生。没有“须口”,就用零用钱买回几株生玉米,剥下“胡须”绕在铅丝上,还染上红的、黑的做成好几副“须须”,扮演关公、张飞,居然唱成了“三国志”。

这样的“蹩脚戏”,蔡正仁还要收“票”。“票”是他自己印的,他瞒着父亲私刻了一枚“公章”——“儿童剧团”,叫来看戏的小朋友带张香烟壳子,盖上这个“公章”,就可以凭票入场看戏。

1952年,蔡正仁十二岁,小学毕业。他填了志愿参加了初中升学考试。但他心底里却埋藏着一颗执著追求戏曲艺术的种子。他又瞒着父亲给上海的娘舅写了一封信。过了几天,上海回信来了,信中夹着一张刊登“华东戏曲学校”招生简章的《解放日报》。他父亲并不生气,因为他了解儿子的脾气,更懂得一个戏迷的痴心。老蔡将蔡正仁叫到面前把这事挑明了说:“这次只招两班昆剧,考生据说有两三千。你想去考就去试试,考不取就顺便在娘舅家玩几天!”

十二岁的蔡正仁独自乘了小火轮经嘉兴转坐火车到上海,报考昆曲演员训练班。凭着蔡正仁的嗓音、貌相和朴实无华却又颇具功底的即兴表演,居然被录取了。老蔡回忆这段往事时意味深长地说:“老大(指蔡正仁)是个老实头,当时我若不同意他考戏校,他绝不会顶嘴,可他心底里要埋怨我一生一世。这孩子十二岁就离开父母,最少叫父母操心,最孝顺父母师长,也最有出息!”去年沈传芷老人去世,蔡正仁痛哭流涕,肝肠欲断。追悼会结束回沪途中遇车祸,他说:“为沈老师送终,即使车毁人亡,我也死而无怨,可惜我不能替代沈老!”难怪沈传芷老人生前最得宠的学生是蔡正仁。

《盛湖竹枝词》里曾有一首题名《会馆多》的词曰:

又有一首《小满戏》词云:

这两首词里反映了盛泽镇自明朝嘉靖以来,由于丝绸业的发达,跟随“罗绮走中原”,外省外地在盛泽修建了许多同乡会馆和公所,而在这些会馆、公所里大多建造了富丽堂皇的戏台或打唱台,商务活动余暇时间,各会馆、公所都竞相聘请京、昆剧戏班子来演出,昆剧堂名则安排在打唱台上演唱。东唱西演,互相竞争,越唱越火红,原先每逢神诞、喜庆、生日、佳节才演,后来,商界开店、鞋帽店涨价、大户人家为儿女取名也都要请个戏班子来做戏。于是戏台也越造越多,自清朝中后期至民国初期,盛泽这样一个小集镇竟然有十四只戏台和打唱台。蚕花殿、济东会馆、东庙、西庙等是重要的演戏场所,丝绸公所则由昆剧打唱台而吸引众多昆剧票友光顾。其中大部分戏台是砖木结构,而唯有济东会馆是由石顶、石柱、石台、石栏构成的北派戏台,江南一带极为少见。因为戏台多,演戏的时间也多,老百姓一年四季有戏看。据《盛湖志》“风俗卷”记载:

正月少年锣鼓戏;二月春台戏;

三月神赛会;四月小满戏;

五月关帝降神戏;六月雷祖诞生戏;

七月观音会;八月酬神戏;

九月两总管金神诞;十月神赛会;

十一月送施主;十二月叫火烛。

由于演戏班子频繁同演对台戏,当地市民中的票房活动也十分活跃,昆曲“怡然社”、京剧“舜湖逸社”、“艺苑”等相继成立,大街两边常常“兴音绕梁”、“曲度春秋”。随之而起的还有专为老爷、戏班子制作衣帽的“神袍社”,租借灯光、布景的作坊,专搞舞台美术的人家应运而生,不计其数。

丝绸业的发达,带来了经济的繁华,商贾云集,致使会馆公所迅速增多,古戏台成批建造,促使戏曲活动十分活跃。茅盾主编的《中国的一日》里有一篇专记《盛泽的“小满戏”》的文章,有一段精彩的记录:“……平常很冷清的胡桃街,今天大不相同了。丝业会馆里(又称蚕花殿)容下了几万的看客……咚咚锵的锣鼓声,布满了整个戏场,在几个红袍绿袍的出场和进场中,不知受了多少玩客的怪声叫好……在这样拥挤的人群中,几个警察已失去了他们维持秩序的效力……”

明清盛泽蓬勃的戏曲活动,培育了一批“戏迷”、“知音”,于是当地市民中自拉自唱自演的票房活动也随之十分活跃,先后成立了“怡然社”(昆曲)、“舜湖逸社”、“艺苑”(京剧)等几十个票房组织。其中以“舜湖逸社”成立时间最早,活动范围最广,经历时间最长。

“舜湖逸社”是成立于1932年的京剧票房,由京剧爱好者王荣生发起,汇集孔乙也、施寿观、柳闲生、王传生、唐鹤祥、宋兆祥等人,雅称“七星聚会”。“舜湖逸社”京剧票房,地点在盛泽镇史家花园内。“舜湖”是盛泽的别称,“逸社”取其一天劳累以后追求“安逸”的意思。1933年,陈炳荣等五人发起成立“艺苑”京剧票房,活动地点在西荡口的梅舫内。1935年,“舜湖逸社”与“艺苑”两票房,携手合作,仍取名“舜湖逸社”,负责人为王荣生。期间,其它昆、京票房相继成立,每日午后、晚上,演唱不绝。为何盛泽地区的票房活动如此繁荣,票友人数如此众多?究其原因是丝绸业的发达,留住了大批的商人以及会做丝、绸、领、染、炼、轴行业的职工,这帮人士一过下午两点就“洗手不干”,空闲下来便看戏、唱戏,一茬又一茬的票友不断涌现,票房的成立也是水到渠成了。

“舜湖逸社”在抗日战争期间,因民众四出逃难而中断四年,随后又恢复演唱。1949年全国解放后,划归盛泽镇工商联管理,更名为“京剧研究组”。1958年移交文化站领导,又改名为“业余京剧团”。1964年由手工业俱乐部领导,再次更改为“手工业俱乐部京剧团”。“文革”期间,排演样板戏,未曾停演。1976年后,正常活动暂停,但仍参加文艺会演、慰问演出。1986年,正式恢复演唱并重新打出“舜湖逸社”的牌子,多次参加吴江县的艺术节、京剧大汇串、“乐府传声”等大型演出活动,并逐渐培养了一批行当齐全的中青年演员,拿手好戏有《空城计》、《四郎探母》等。

数十年的票房活动中,最难以忘记的还是1949年为救济水灾的灾民举行的义演和1951年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到平望镇义演三日三夜,将票房收入800元全部捐献给志愿军。

票房和票友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群众文化的自发组织,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对今天的文化还有许多启迪。

八、七都洪福木偶昆剧团

全国各地木偶剧团很多,但以演唱京剧、花鼓戏、梆子戏和其它地方剧种见多,唯有演唱昆曲的木偶剧团罕见。在七都镇孙堡村,有一个距今已有百年以上的木偶昆曲团。原先这是一个姚家创建的《公记保和堂》私人班子,现健在的有姚五宝老人今年已有八十四岁。据《南林丛刊正集》记载:“清道光年间,手技杂戏(即木偶戏)演剧无虚日”即指此剧团的演出活动。1955年文艺团体登记时正式更名为“吴江县洪福木偶昆曲团”。建国后,这个剧团在江浙沪一带演出十分活跃,曾到过南京的夫子庙、沈家巷戏校;杭州的凤凰山、行宫、后桥山、中山公园;上海的五角场、杨树浦;还到过无锡、嘉兴、松江、常熟。主要活动地区是吴江县和浙江南浔、湖州一带城乡。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于1962年停止演出,现存有小丑木偶头像、公章、团徽。

演出的剧目主要是昆剧传统剧目:《长生殿》、《蝴蝶梦》、《邯郸梦》、《游龙船》、《白兔记》等,还改编移植现代昆剧《白毛女》、《除四害》等,演出剧目原有500多出,以后逐渐减少,传到姚五宝手里近200出。

这是一个提线木偶班子。木偶自重七八斤,一个木偶一个扮相,木偶上的提线有多有少,最多的达16根(如法聪和尚、王道士)。一般的木偶嘴巴会动,小丑、花旦的木偶头,连眼皮、头颈都会动。人物形象生动逼真。据查,木偶头系吴兴马腰老艺人陈志勇等人制作。

尤其扣人心弦的是这个剧团在木偶表演上的一些特技和绝技。如《洛阳桥》的五色灯彩(指龙、蛇、虾、鹤等各种灯彩);《水漫金山》中的“水漫”、“斗法”,还有“腾云驾雾”、“一捧烟”、“射箭、中箭”、“蜡签点火”,“鸟飞”、“点烟吸烟”、“电闪雷鸣”、“水底景致”等等。福建省泉州木偶剧团曾在南京夫子庙登门请教“中箭”、“破缸”等特技。

1959年,江苏省戏曲学校聘请姚老等几位老人为12名木偶班子学员培训提线木偶技法。1962年5月,刘少奇主席到南京视察工作时,江苏省戏曲学校为刘主席安排专场文艺演出,昆剧木偶《水漫金山》也在其中。其后因几位艺人陆续回乡务农,演出活动随之也停止了。但木偶唱昆曲,至今省内属罕见,而该团在乡间演出的影响一直留在当地百姓的心中。

近代诗人、辛亥革命的风云人物、南社创始人之一的陈去病,提倡戏剧改革,积极鼓动革命党人和梨园艺人结合起来,编演“新剧”。他把戏剧看作是“感发民情”振奋士气,对广大群众普及革命思想的有力工具。

他于1904年10月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戏剧专刊《二十世纪大舞台》。他在其“招股启并简章”中明确办此刊物是为了在“时局论胥,民智未迪,而下等社会犹如狮睡之难醒”之时,效法东西方文明开通之士,将戏剧改革布告通国,从而普及一般社会民众。他是该刊物的主要撰稿人,他用“佩忍”、“垂虹亭长”等字号写了大量的戏剧文章,如《论戏剧之有益》、《南唐伶工杨花飞别传》、《舞台掌故》、《轩渠志》、《观汪笑侬桃花扇新剧》、《观缕金箱新剧》、《观玫瑰花新剧》等。特别是他放弃了惯用的精深文笔,用白话文写了《告女优》,文中赞美西方和日本女艺人“人人都有一颗爱国心,不论在自己国中,或在外邦谋生,总是爱恋眷自己的国家”。他强烈要求上海女艺人以之为榜样,争演“新剧”,以便“激动这人心”。为了身体力行,他新排时事社剧《今谷香》,宣扬爱国主义。

由于陈去病的积极倡导,上海“新剧”顿显活跃。除汪笑侬外,孙菊仙、时慧宝等一批戏剧名家纷纷投入排演“新剧”,剧目有《缕金箱》、《长乐志》、《玫瑰花》等,给当时的戏剧舞台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

更显陈去病天大勇气的是他在刊物上敢于登载《安乐窝》一剧。剧中慈禧太后是个女丑,戏中为慈禧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今日幸颐园,明日幸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忆兆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下联为“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四万里封圻日蹙,欣逢圣寿祝疆无。”当时,西太后还执掌朝政,正喜庆七十寿辰,发表这样的剧本和对联,陈去病是不怕丢脑袋的勇士。

陈去病认为“新剧”的作用要高出“革命军”千万倍,他指出戏剧不受文化水平的限制,易为下层群众接受和理解,可使许多平民百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于是,他用通俗体写了《吴三桂借清兵曲》曲中云:

七月里海棠开来遍地红,那大明又出仔个郑成功。提军百万真雄壮,杀得那满州兵大败转江东。

八月里桂花开来朵朵黄,那张煌言就此入长江。提兵直到金山上,还望着朱太祖个皇坟哭一场。

九月里菊花开来各样娇,那合天下都要重复个大明朝。头上换顶乌纱帽,身上还穿件大红袍。

陈去病提倡“新剧”的认识,来自于他能放下诗人文人的架子,真诚结识了以京剧名演员汪笑侬为代表的一批艺人,艺术实践使他认识到戏剧是一种有力的宣传工具,待人们观剧后“慨然奋发,励以达救国之目的”。

同里镇的闻名不仅因它拥有一“园”(退思园),二“堂”(嘉荫堂、崇本堂),三“桥”(长庆桥、吉利桥、太平桥)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宜人景色,也不单因它田高土肥物产丰茂被喻为“富土”而彪炳天下,还有它特定的文化氛围,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声伎歌舞;冠绝一时”的从事戏剧、曲艺创作、演出和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和艺人。《珍珠塔》的故事便出在同里镇。

同里镇确有个陈御史,陈御史有个独养女儿陈翠娥,陈翠娥看中表弟方卿,并以珍珠宝塔作为嫁妆,两人之间有一段“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缠绵爱情。同里镇上还有陈御史的旧宅,陈翠娥的小姐楼,有陈家牌楼、九松亭,还有人见到过陈翠娥的妆奁簿(指记载陈翠娥陪嫁物品的簿子)。至于方卿的祖籍在河南,据说是将同里湖南岸误传而成的。

沈璟的后代沈自序根据陈御史的家史整理加工写成看本叫《一种情》,这是《珍珠塔》的最早戏曲剧本。只是剧中陈翠娥的母亲没有那么势利,方卿也未曾去“羞姑”。因此,情节也没那么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后来,弹词名家马如飞先生将其改编为弹词书目,并以陈翠娥小姐出嫁时妆奁箱中的珍珠宝塔命名为《珍珠塔》。在改编中,马老几次上门求教同里名人王晋绅充实修改,其后又经马如飞老先生的高足著名弹词艺人魏征卿、沈异庵、薛小卿的精雕细琢,更具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弹词《珍珠塔》才显得如此的引人入胜,入情入理,成为百听不厌的传世佳作,传遍江南一带的城市乡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珍珠塔》定稿后第一次公演,马如飞先生有意安排在同里陈御史旧宅(即同知衙门)的茶厅演出。

民国中期,戏剧界的有识之士依据弹词脚本移植改编成锡剧、越剧、黄梅戏等诸剧种的演出本,《珍珠塔》从此正式搬上了戏剧舞台。建国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下,经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珍珠塔》又被搬上了银幕。

同里特有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戏剧人才。从古到今,明代有创作“清音阁四种”的戏曲家顾大典,清末民初有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的陈去病,现代有创作《名优之死》的刘汝澧,制作水墨动画片《燕子》而获国际金奖的钱家骏,执导《柳毅传书》的蔡振亚,还有众多的从事评弹、越剧、锡剧的兄弟班、姐妹班、全家班,建国前后一个同里镇有近百名演员“入海”13个专业剧团。因此,《珍珠塔》的故事在同里传唱了几代也在情理之中了。

十一、柳亚子与《二十世纪大舞台》

据查,名曰“大舞台”的,既有演戏的剧团班社,如演京剧的国风大舞台,又有专供演戏的剧场、戏院,如上海的人民大舞台,还有刊登传奇、班本、论文的戏剧专刊,如黎里柳亚子先生主编的《二十世纪大舞台》。

柳亚子(1887—1958)诗人、戏曲活动家。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更名人权、弃疾,字亚子。吴江人,出身文学世家,自幼得力于母教。

《二十世纪大舞台》是戏剧专刊,于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九月由陈去病在上海创办的,柳亚子任主编,陈伯平、秋瑾为责任编辑。它是光复会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白话刊物,也是我国最早的戏剧专业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为半月刊,12开本,前后共出版4期。主要刊登传奇、京剧的剧本、论文及有关戏剧的诗词、舞台掌故、梨园杂志等。栏目分图画、论著、传记、传奇、班本(剧本)、小说、丛谭、诙谐、文苑、歌谣、批评、记事等。四期《二十世纪大舞台》由同里芦花荡印刷厂承印,至今上海图书馆·徐家汇分馆藏书楼存有原件。

柳亚子在《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中阐明该刊的宗旨时说:“鼓吹‘梨园革命’,为参加新剧运动之始。”他提倡戏剧改革,编演新剧。希望通过戏剧容易被广大民众接受理解的观点,去感发民情,振奋士气,传播革命思想,使人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柳亚子先生在发刊词中写下了令人发聩的警句:“今所组织,实于全国社会思想之根据地,崛起异军,拔赵帜而树汉帜。他日民智大开,河山还我,建独立之阁,捶自由之钟,以演光复旧物,推倒虏朝之壮剧、快剧。”柳亚子先生还多次邀请京剧演员冯春航、陆子美到黎里恳谈戏曲主张和表演经验,并编辑专集《春航集》和《子美集》。由于《二十世纪大舞台》的出版发行,上海以及苏南一带的新戏演出顿显活跃,受到当时革命党人的赞赏。梁启超在香港的《中国日报》撰文评价说:“真正从理论上对戏剧的社会教育作用作了全面论述,创办杂志,并和艺人发生密切联系,切实推进其改革的,不能不首推陈、柳二人。”此后,陈独秀等人跟着推波助澜,戏剧的地位逐渐为革命派和新兴文化人士所重视了。

柳亚子先生不仅爱听也爱唱京剧,他还利用空闲时间为推出新剧的报刊题词,做他认为能鼓吹“梨园革命”的一切事情。

十二、马如飞说书到同里

马如飞是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的评弹艺人。他依据同里珍珠塔的民间传说,加工整理了弹词《珍珠塔》。整个故事围绕方卿与姑母的矛盾展开,其间又贯串了方卿与陈翠娥的爱情故事,主副两条线索从“初见姑”起,紧接“赠塔”、“审塔”、“哭塔”,围绕珍珠塔波澜迭起,引人入胜。特别是马如飞的“陈翠娥下十八级扶梯可唱几天”的“马调”自成一派,独树一帜。

这天,马如飞到同里镇小街上散步,只见一爿茶馆店门口挂着一块红字招牌:今请名家日夜弹唱《果报录》(《果报录》即《珍珠塔》)。他被“名家”两字吸引了。马如飞平时待人诚恳,为人谦虚,尤其对有真才实学的人,更是不耻讨教。他就花钱买了一张书票,拣一个不显眼的墙角落坐下来听书。台上这位“名家”四十开外,油光头发,毛哔叽长衫,端坐书坛,只见他一会儿放下茶杯,清清嗓子;一会儿拨弄三弦,哼唱几声。马如飞不听则罢,一听浑身竖起鸡皮疙瘩,真是三分本色,七分做作,嗓音平平,噱头滥放。到大落回时(场间休息)竟大言不惭自夸是当今说书数第一,没有第二个人能罩住他。马如飞再也坐不下去,悄然走出门外……

第二天,就在“名家”斜对面的一爿小茶馆门口挂出一块书牌,上书:“龙飞快日夜弹唱《珍珠塔》。”原来马如飞对那些目空一切、自吹自擂的狂妄之辈深恶痛绝,有意要教训教训他。所以连夜选定这家不营书业的小茶馆。他对老板说:“赚着钞票归你拿,做蚀本生意我愿意倒赔帐。”老板一听天下竟有这样的好事,一口答应下来,连夜用几只台子捆绑一起搭起个临时书台。开始一两天听客不知道“龙飞快”是哪一流的说书先生,生意清淡。哪知三场书下来,一传十,十传百,听客把这爿小茶馆挤得水泄不通,忙得老板笑口常开,斜对面的“名家”生意就此一落千丈。“名家”赶忙派人打听,才知“龙飞快”原来是当世弹词名家马如飞,因为自己的失言、狂妄,才使马先生有此所为。这位“名家”只好邀请同里地方上的名人雅士和茶馆书场老板一起上门拜访马先生,当面赔礼道歉,马如飞先生只是淡淡地一笑了之。其实,马先生一贯主张艺人们要团结自强。他制定了《道训》、《道规》勉励艺人们奋发上进学无止境。如《道训》中“早起莫迟,恐使声音哑涩;夜眠休晏,须防精气衰疲;幼而不肯用功夫,老亦终难成事业”等等。这些谆谆教导,对于今天的文艺工作者仍然是醒世之言。

倪征日奥,吴江黎里镇人。因他是新中国第一位国际大法官而闻名中外法律界。在黎里,倪征日奥与同住一条街的柳亚子素有交往,两人一样对戏曲情有独钟,不过柳亚子喜爱京剧,而倪征日奥爱好昆曲。他的案头除法学专著外,就是俞振飞的昆曲艺术专集和昆剧曲目。1984年他的侄女到北京看望他,正逢他将赴海牙国际法庭上任,整日忙得不亦乐乎,书房里的打字机声每晚响到深夜。由于昼夜操劳,牙齿发炎,可他情愿放弃去医院治病的时间,坚持要陪侄辈们看昆曲。按倪老的地位、职务和年龄完全可以派辆公车送他去剧场,可他从不因私事而动用公车,宁可让侄儿搀着挤公共汽车去看昆曲,而且一看就是几个晚上。

1986年他回北京度假,恰逢上海昆剧团在京公演。倪老接连看了好几场昆剧。俞振飞及蔡正仁等著名昆剧演员事后还专程登门拜访了倪老,请倪老就昆剧表演提些看法。因为倪老不但爱看昆剧,也会唱昆曲,唱得很投入很入门,连南北两地的昆剧行家都熟知他。

目前,他年事已高,回国安度晚年。九六年,笔者有幸在黎里与他会面,询问他的业余生活时,他仍说:“我爱听昆曲,更爱看《长生殿》、《十五贯》。”说完便唱了一段《长生殿·埋玉》中的:

(望)成都只在天一涯。

十四、吴侬软语数“宣卷”

今朝伲来亮亮喉咙唱宣卷,

这是金家坝方家浜宣卷老艺人徐小龙唱宣卷的开场赋。

宣卷是流行在苏南水乡的民间说唱,以金家坝、屯村、同里的宣卷班社最负盛名,建国前,金家坝村村有宣卷班子。传说宣卷自唐朝就有了,那时是以一种变文(即佛经的通俗化)用说唱形式来宣唱佛经的宝卷,故称宣卷。当时以“因果报应”的故事为主,采用“红鱼青磬、一唱众和”的形式,在寺院庵观里宣唱。因此,宣卷的乐调、乐器(如木鱼、磬子)带有佛教音乐的痕迹。这种宣卷,称为“木鱼宣卷”。以后宣卷走出寺院传入民间,内容上揉进了民间传说、神话,说唱形式上掺入了地方小调的精华。到了清末民初,吴江金家坝、屯村、同里、八坼一带的宣卷艺人吸收了地方戏曲的特点,开始用丝弦伴奏,改“一人唱众人和”为“多人说唱众人伴奏”的说唱形式,使宣卷更贴近生活接近民众,这种宣卷叫作“丝弦宣卷”。1920年左右,吴江“鸿运社”的艺人因卷本缺乏,大胆借用弹词、越剧的新本,宣卷的故事更趋曲折动人,传唱地域遍及江浙沪一带,苏嘉湖金三角尤甚。有些艺人还因时因地加唱“说唱新闻”,于是,宣卷逐渐越出宗教范围,成为一种民间的说唱形式。

宣卷,分为“木鱼宣卷”和“丝弦宣卷”。“木鱼宣卷”由3人说唱:一人拿磬子兼说唱,一人拿大木鱼兼和唱,另一人敲小木鱼不唱;“丝弦宣卷”由6—8人说唱:一人敲角鱼(有的用响木)兼主唱,一人敲磬子(有的用响铃)兼和唱(或称和调),其余4—6人拉丝弦不唱,所用乐器有主二胡、副二胡、三弦、扬琴、琵琶等。

宣卷一般在空场、堂屋和翻轩内说唱。中间放只扬台(八仙桌亦可),艺人围坐扬台三面,听众围住扬台有坐有站。宣卷说唱一年四季都流行,一般逢结婚、做寿、满月、造房上梁、集合(即运输装船)和节日(如农历四月十五洗季日;六月十五抬青笛;九月十五合档日)都要请个宣卷班子来宣唱。一场宣卷分日夜两个半场,每半场要唱三个钟头,每唱完一个钟头中间要小“乐惠”(又称小落回)。请班子的场东,除请吃晚饭和半夜顿外,付200—300元报酬。

宣卷不同于评弹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一本宣卷一定要当天唱完。听众热烈挽留还可以加唱半小时,但不另加报酬。宣卷也有评弹开篇一类的“赋”,根据场东的爱好,可唱“官船”、“厅堂”、“花园”、“书房”、“公堂”、“监牢”、“轿子”、“床”等一套赋。生、旦、净、丑、文、武轮番上场时各有一套自报家门的“瓜口”。宣卷本子有几百本,传流书目有《白鹤图》、《双金花》、《双月燕》、《龙凤锁》、《丝罗带》等。宣卷演唱的曲调香糯甜脆,逶迤柔软,是正宗的吴侬软语。主要曲调有《丝弦调》、《言午调》、《弥陀调》、《请佛调》等。说白有的用苏白,如许维钧先生的书派宣卷;有的用本地方言,如徐小龙先生的家派宣卷。说唱文字通俗易懂,十分讨俏。

在《苏州市民族民间器乐集成》一书中,有许多条目是关于庙港金玉堂的。这是因为庙港金玉堂的昆曲堂名有四个特色:开创时间早,活动范围广,收藏的剧目、器乐曲数量多,传人金茂根的演奏技巧绝。

金玉堂是庙港金家扇村的昆曲堂名。开创约有二百多年,传承六代以上。据现在的班主金阿顺回忆,其太公金明山也当过领班,由于组建久远,故积累的演唱剧目(多数为手抄本)有160多出,常演唱的有《文探》、《十面埋伏》、《焚灵》、《借扇》、《芦花荡》等;器乐曲有130多首,常吹奏的有《将军令》、《花三六》、《三洋浦》、《普天乐》、《金鞭》、《埋玉》、《定私》、《乱啼风》、《画眉》、《端正好》等,这些脚本原装入两只箱笼,代代相传,每逢黄梅一过,到老郎堂(即戏剧的祖师爷)祭祀祷告,还开箱通气,奉为传家宝。可惜未曾逃过“文革”的劫难,全部被付之一炬。目前根据金玉堂末代传人金茂根的回忆,整理记录下手抄本5本,已得到妥善保管。

早期金玉堂以婚嫁、寿庆等喜事演唱为主,自置班子船一只、戏箱2只。演唱范围东至黎里、同里,南抵嘉兴、盛泽,西达浙江南浔,北至吴县杨湾,方圆百里,遍布足迹。解放后继续活动,“文革”被迫停业,1987年恢复。

庙港昆曲堂名演唱技巧的精湛、演唱影响的广泛来自班主制定的一套严格班规,该堂每年搭班两次(即四月十五日、十一月十五日两天),平时不得随意改动,不论亲戚朋友进来搭班,都要遵守班规。

金玉堂的末代传人金茂根回忆当时学艺的艰辛时说:“严师才能出高徒。”尽管他天资聪颖,记忆力强,又专心学艺但还是被他阿叔打断了好几把戒尺。通过几十年的艺术实践,吹拉打唱件件俱精。他熟练使用的乐器有唢呐、笛、笙、二胡、三弦以及锣鼓等十多种,就是九音锣他也得心应手。尤其擅长唢呐,他一口气可以吹72拍音符,被苏州唢呐专家顾再欣先生称为一绝。他是堂名班中的主要乐手,凭他超人的记忆力还积累了一批堂名曲目和剧目。其中《水龙吟》、《普天乐》、《一枝花》、《迎新客》、《朝天子》、《将军令》等十多个乐曲,多年来反复演奏,技艺娴熟,已形成其独有的气度与韵味。部分录音带和曲谱入选省、市民族乐曲集成卷。金茂根前后累计唱过100多个折子,如《长生殿》、《琵琶记》、《白蛇传》、《金钗记》、《三国》等传统折子,更是他的拿手好戏,方圆百里享有盛誉。

十六、姚梅凤与“樊梨花”

著名锡剧演员、原吴江县锡剧团团长姚梅凤擅演《三请樊梨花》剧中的樊梨花。几十年来,她与“樊梨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请樊梨花》是锡剧传统剧目。剧情写唐樊江关守将樊洪、樊虎父子降敌,唐二路招讨薛丁山率兵前来讨伐,洪女樊梨花出关迎战,心生爱慕,三擒三纵,并劝兄归唐。樊虎欲杀梨花,不料误伤其父致死,梨花遂献关归唐,与薛完婚。洞房之夜,两人忽生争执,梨花负气回关。番将杨凡来犯,丁山二次相请梨花被拒,经程咬金撮合,终在第三次请回樊梨花共战番将。

《三请樊梨花》原为幕表戏,共十本(其中“三擒三放”三本,“三休”三本,“三请”四本)。姚梅凤1941年开始在苏州小荒场演唱,1942—1949年在全明戏院演出,前后八年演出《三请樊梨花》1000多场。1956—1966年,姚梅凤在挖掘、整理传统剧目《三请樊梨花》的同时,多次加工整理,浓缩精练为三本戏,其中“三擒三放”、“三休”、“三请”各一本。期间十年,她又演《三请樊梨花》1200多场。1978年她把自己“禁闭”在同里一个月重新整理《三请樊梨花》,本着精益求精、重点突出的原则,突出主线,突出“三请”,又将原剧从三本集中成一本。她先将情节缩短为告御状——三请一段,又把剧中人物从原来二十多个精简为樊(梨花)、薛(丁山)、程(咬金)、皇(帝)四个主角,这一改,带来了爆满的连锁效应,同年6月1日苏州人民剧场恢复上演《三请樊梨花》连满10天,胥江大戏院又连满12天。从此,姚梅凤演《三请樊梨花》饮誉省内外。据统计,从1941年到1985年,《三请樊梨花》共演出3000多场,观众达240万人次。

姚梅凤在《三请樊梨花》中的主要艺术成就是她演活了樊梨花。她不生搬硬套传统陈式,既发挥了偏重唱的传统,又注意了身段舞姿,文武兼备,唱做俱全。她在唱腔中吸收了[武林调]、淮剧[连环句]衍变为长短不一句式自由的[大陆连环板],设计了七十二个“为你冤家薛丁山”的唱段,叫人看了着迷听了过瘾。现选摘八句以飨读者:

不提丁山倒也罢,一提冤家气难还,

为你冤家薛丁山,三擒三放婚姻配,

为你冤家薛丁山,三军阵前假作败,

为你冤家薛丁山,婉言劝父来献关,

为你冤家薛丁山,兄妹相争把脸翻,

为你冤家薛丁山,(我把)刺兄杀父罪名担,

为你冤家薛丁山,不用花花轿子抬,

为你冤家薛丁山,自己跑到你唐营来,

为你冤家薛丁山,前堂做新娘、后堂摆灵台,

更为可贵的是,她将自己的艺术实践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三代“樊梨花”。《三请樊梨花》成了吴江锡剧团的保留剧目。

清末民初,达官贵人请一戏班子到厅堂里演唱昆曲助兴,称为唱堂会。但一般平民百姓请不起这些昆戏大班,只能邀请几位艺人轻从便装到桌边清唱,叫作堂唱。这些业余堂唱只唱不做的班社就是“堂名”。

据不完全统计,旧时吴江县境内有近三十只堂名,唱堂名的艺人有三百多人。其中较有名的是被誉为“堂名村”的莘塔枫西村的堂名。仅三四十户人家的枫西村有四只堂名,其中一只还是三代祖传的家庭堂名——“大春堂”。该堂坐唱活动范围广,名气响;加之枫西村的男女老少都会听会唱堂名,连年过七旬的小脚老太和足不出户的嫂子都会哼几句昆曲,村上艺人许志海还办了一个堂名少年班,收七八个徒弟,每期2—3个月,教唱昆曲,学敲大、小锣,吹笛、箫,结业后选送到堂名班社里唱。

“大春堂”主持人吴其荣,是从他祖父、父亲继承过来的。创建团班时间较早,全盛于三四十年代。班内唱堂名的有族弟吴梦华(擅吹唢呐)、胞妹凌春妹(唱大面兼敲小锣)以及几位亲戚,故而称为家庭堂名。名气特别响的是凌春妹,她七岁起就跟班唱堂名。她聪明好学,更有一副响亮的嗓音,先作老生后改唱大面(花脸),女花脸就此唱出名。“大春堂”由此响遍苏嘉湖一带。

一副堂名班子要七八个人,其中有大小锣、宝鼓、大小钹、胡琴、笛箫(或唢呐)、月琴等全副乐器。故唱堂名的人,有的会唱几个角色,有的要拿得起几样乐器。像凌春妹主唱大面,也能唱花旦,还兼敲小锣。

“大春堂”有一只堂名船,船内装着两只箱子(一只装唱堂名的“扬台”,一只装乐器)和七八个人的衣食住宿等生活用品。每年农历六月半农闲时节,摇船到青浦、昆山、嘉善、吴江等地唱堂名。浙江嘉善还有“庆号”请堂名的风俗。所谓“庆号”是指同村结拜兄弟年满十八岁长大成人后要取大号。

“大春堂”有一只“扬台”,是唱堂名的专用工具,四面用镌空的花板围起来,花板上刻着“貂蝉与吕布”等戏文,两边挂十五盏油灯,扬台中间搁一长桌,唱堂名的人坐在长桌的左右,乐器有的放台上,有的插入孔内,有的挂在花板下。扬台下部正前方刻着“大春堂”三字,左右还题着一副“大春堂”的堂联:“歌罢一声无俗态”“曲终三日有余音”。

堂名唱一天只要付一石米。所谓唱一天,要白天四出,夜场三出,一共要唱七出戏。每出戏半小时到一小时不等。唱堂名一般是“三六”或“将军令”闹开场,接着是“风调雨顺”、“龙凤呈祥”唱过场,接下来大面戏“包公”,老生花旦戏“四郎探母”唱主场,临收场一定要加唱滩簧戏“卖红菱”、“拔兰花”、“庵堂相会”送人一个喜欢。这时围观的村民还可以点唱一段戏。

这种唱堂名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五十年代初,如今七八十岁的农民回味起听堂名还津津乐道。

清代八坼徐氏祖孙三代,都喜爱度曲著戏。他们是徐釚(词曲家)、徐大椿(戏曲音乐家)、徐爔(戏曲作家),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徐大椿。

徐大椿,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他是清代乾隆年间的名医,著有《伤寒类方》等大量医学著作。他又精工文辞、通晓音律,袁枚称他“聪强过人,凡九宫音律,以至舞刀夺槊,勾卒赢越之法,靡不定究”。他还善作道情,著有《洄溪道情》三十余首,他所作的戏曲音乐论著《乐府传声》可谓是经典传世之作,编入《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书中以简洁文笔,把昆剧词曲唱法中主要环节,包括字音、发声及口形、乐曲感情处理等,在技巧、方法、知识、渊源上,分门别类,进行阐述,有的还编成口诀(如“出声口诀”“辨五音口诀”等),是一部系统研究戏曲演唱的著述,与魏良辅的《曲律》、沈宠绥的《度曲须知》一起被当今艺术院校、戏曲研究所奉为金科玉律的三部巨著。其中有一段关于戏曲渊源的论述可谓画龙点睛之笔:“汉魏之乐府,唐不能歌而歌诗;唐之诗,宋不歌而歌词;宋之词,元不能歌而歌曲。然歌曲之声,固即歌词歌诗歌乐府之声也。”至今在八坼凌益村徐灵胎墓地牌坊额上刻有“名世鸿懦”,四根石柱上分别刻墓联两副,其一为徐灵胎自撰:“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其二是“魄返九原,满腹经纶埋地下;书传四海,万年利济在人间”。就是对徐大椿在医学、声律考证方面卓著成就的评价。

徐大椿的戏曲音乐成就很是受其父徐釚的“词曲之学,夙有家传”之影响。徐釚本人工诗词古文,善画山水,入“慎交社”后喜作词度曲。辑有《词苑丛谈》十二卷,又作《菊花乐府》被当时昆山度曲名家叶方蔼誉为“釚之乐府,锦丽幽深,耐人寻味”,某年朝鲜贡使来中国见《菊花乐府》用金饼购去。

徐大椿之子徐爔,继承父业,除精医理外,亦知音律,还著述甚富。最有代表的是他用自己的经历、感受,写他“心有所触、有所感、有所言”,言还不足以表达他的心,于是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写下了他的《写心杂剧》。后来,徐爔又将他与李秋蓉恋爱之事写成另一杂剧《镜光缘》。剧中他将自己的姓名去掉偏旁为余羲。剧名《镜光缘》是因为徐入一尼庵中,见李在镜前梳头,徐说“此镜中花也”,李答“或是镜中缘耳”。徐、李从此相爱至深不能分割,全剧十六折,取名《镜光缘》。

八坼徐氏三代在清代戏曲创作、研究、音乐考证的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亚于他们在医学上的业绩。

“阳光普照,三十载大地万物艳;

春风送暖,五百里水乡一枝梅。”

被文化部授予“全国红旗剧团”、《江苏戏剧》杂志载文誉为“水乡一枝梅”的吴江县锡剧团,立足本县,坚持三十年送戏下乡,摇着一条农船,走遍吴江二十三个乡镇的五百多个村庄,为广大人民群众送去了精神享受。

吴江县锡剧团的前身是苏州友好联谊锡剧团。1952年10月团长姚梅凤率团下乡落户到吴江,由吴江县人民政府接收,改名为“吴江县锡剧团”。从此开始了“小小农船送戏忙”的充满激情而又饱尝艰辛的专业艺术生涯。

1960年该团事迹被收进新闻记录片《万紫千红》。姚梅凤出席省群英会。演出剧目以《刘胡兰》、《白毛女》、《社长的女儿》、《金红梅》,《南海长城》等现代戏为主。创作现代戏《大年夜》、《试金石》、《几粒谷》,其中《大年夜》1969年参加江苏省、华东区会演获大奖。《三请樊梨花》、《顾鼎臣》、《孟丽君》等一批传统剧目,经反复加工整理成为该团的保留剧目,姚梅凤创作的《樊梨花》中七十二个“为你冤家薛丁山”这一(大陆连环板)唱段被收入江苏省戏曲学校教材。她与张雅乐合演的《君臣游苑》被中国唱片社灌制成唱片向国内外发行。1966年“文革”开始被迫停演。1970年恢复演出活动,并以小分队的形式下乡深入到田头、场边做露天戏。1977年至1978年移植《小刀会》、《十五贯》,1978年新编《魏征拜相》。

该团1960年受文化部嘉奖,为当时全国八个“红旗剧团”之一。团长姚梅凤出席江苏省和全国群英会,1981年又出席全国农村文化工作先进工作者会议。1982年剧团获省先进集体称号。

剧团之所以被文化部代部长周巍峙评价为“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是该团“坚持为本县农民服务;坚持演好戏,不演坏戏;坚持勤俭节约”的三坚持办团宗旨。三十年内,该团创作剧目34个,其中现代戏占80%;得奖剧目16个,近百人次;加入各类戏剧协会的全国级1人,省级7人,苏州市10人。团长姚梅凤更是以身作则,带头垂范。她给自己立下几条规矩:乘船不抢好位子,住宿不要单人间,角色不挑精与肥,舞台要拣朝风搭(让观众背风看戏)。因此,“水乡一枝梅”也是对团长姚梅凤的最好评价。

此诗说的是明朝分湖西岸北厍叶家埭(即今北厍叶周村)疏香阁有一户姓叶的人家,出了四个才女。她们个个聪慧好学,家传词曲,均工诗文,亦精曲律。她们的诗文剧作合集成《午梦堂十集》,她们的诗篇被编入《中国历代才女诗歌鉴赏辞典》一书中。她们就是母亲沈宜修,长女叶纨纨,次女叶小纨,小女叶小鸾。至今在北厍叶周村还有她们的故居和墓地。在故居的天井里有一棵红蕊腊梅,据说是叶小鸾所栽。腊梅直径1米,至今根深叶茂,在寒风中红蕊挺立枝头。《午梦堂十集》中最精彩的要数沈宜修所作的《梅花百首绝句》和叶小纨所作的杂剧《鸳鸯梦》。母女四人被誉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门奇才”,沈宜修的梅花绝句堪称“中国一绝”,叶小纨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位戏曲女作家。

柳亚子先生十分钦佩这母女四人的文才,曾亲自到叶氏墓地上种下一棵梅,刻下一座碑,写下一篇序。序中称“汪洋千顷、烟波一角的分湖”孕育了“数百年风雅辈出、风流耀东南”的叶氏才女,盛赞她们的“诗文莫盛于风,风莫醇于周,诗乐而不淫,不流,非后世女子所能及”。她们舞文弄墨;吟诗哼曲,她们写《水》、《雨》、《月》、《蝶》,更写花草。《午梦堂十集》中涉及花草的诗文有梅(一百首)、茉莉花(二十首)以及松、柳、竹、梧桐、桃花、玉兰、海棠、芍药、萱草、蔷薇等。首首是精妙无比的佳作。她们尤好作“梦”,因此诗作中写梦的颇多,合集也取了个《午梦堂》。

但毕竟文如其人,即使母女四人同写《蟹》,细细品味其“蟹味”也不尽相同。摘几句让读者品味一下:

“八月湖边紫蟹肥,豆花棚底露痕微”——母沈宜修作

(注:用“色、香、味”表达作者自由自在的闲适心情。)

“家家煮蟹沽村酒,遇得丰年乐有余”——长女叶纨纨作

(注:“乐”是全词之纲、之眼,表达作者无比快乐。)

“新篘白酒芦墟好,小簖分来紫蟹肥”——次女叶小纨作

(注:劳动所获的一幅丰收图,充满了生活情趣。)

“小艇无风来去稳,满湖明月捉鱼蟹”——小女叶小鸾作

(注:白日辛苦还不能解困,趁月明无风去捕鱼捉蟹,表达作者自小就忧国忧民的情怀。)

可怜的是她们命运多舛,年仅十七岁的小女叶小鸾,与昆山张立平喜结良缘,在行百年好合大礼之前却突然夭亡。一家人痛哭七天七夜,大姐叶纨纨伤妹过度,不过二月而卒。叶小纨眼含热泪,一挥而就写成了杂剧《鸳鸯梦》,在悲痛之中,给妹妹小鸾完了一个理想的浪漫的梦。此剧作的成就使叶小纨被誉为中国第一位女剧作家。

二十一、乐舞百戏在梅堰

吴江的戏曲文物古迹历史悠久,分布面广,种类繁多。其中有碑文、戏曲刊印本和手稿、戏文砖雕木刻、古戏台、脸谱洋片等等。最为珍贵的要数梅堰龙北村的据字圩出土的古代独特的乐器:骨哨、铜钩鑃和铜鼓。

1962年龙北村据字圩在兴修农田水利时,发掘到一批出土文物,据考证是远在5000年前的良渚文物,其中有数枚骨哨(今藏江苏省南京博物院)。由此证实在梅堰一带早在5000年之前,就有乐舞百戏的雏型了。可以想象那时的劳动人民虽生活十分简单艰苦,白天狩猎耕作归来,围着熊熊的火堆,和着骨哨的一声声尖叫手舞足蹈,兴奋不已。

1978年又在龙北村据字圩村民陈杏宝等五人挖掘黑泥炭至1.2米处,发现地下一组五枚置放呈梅花形的青铜器——铜钩鑃。这是春秋时期的乐器,距今有2000多年。

商末,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让位季历而“奔荆蛮”后,从此建吴国,带来了发达的中原文化。由于他们的开放开发,国力日显强盛,之后又在历次的政、战交往中,不断汲取各国文化,使吴文化得以迅速发展。据史书记载,吴君寿梦令其子季札出使各国,在鲁国欢乐时即席发表的宏论,已显示其极高的歌舞艺术修养。战国时,吴被越灭,越后又被楚灭。而楚人敬鬼尚巫,祭祀活动十分活跃,给吴地的乐舞也带来了深刻影响。《吴都赋》中提到“荆艳楚舞,吴愉越吟”。将“吴愉”(即吴地的乐舞)与“楚舞”、“越吟”相并列。最明显的是楚舞中的长袖舞,逐渐流传到吴江。我市文物陈列室里珍藏的铜钩鑃,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大小从5840克依次排列到1210克不等。形状像编钟,可又有不同。编钟是悬挂敲击发声,而铜钩鑃口朝天插在架子上棒打出音。编钟用在宫廷的舞宴上,而铜钩则是一般人家迎宾欢庆做场面。而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击鼓起舞,边鼓边舞、粗犷奔放,铿锵有力的“翘袖折腰之舞”更是楚国流行的乐舞,恰巧又在我市出土的“诸葛大铜鼓”得到了确实的据证。

诸葛大铜鼓,口径52.9厘米,鼓面中间饰有十二芒太阳纹,腰部四周是如意云纹,曲弧柔和、纹饰精美。击打时,声音洪亮足以响彻几里之遥。

由此证明,春秋战国以及以后的一段长时期里,吴江就有“优倡侏儒百戏于前”的歌舞表演,早已是发达的礼乐之邦了。

梅堰出土的骨哨、铜钩鑃、铜鼓三件宝,大大将我们吴江的戏曲史推前至良渚文化的5000年前,这足以令我们鲈乡儿女引发为豪。下面一副对联将数千年的戏曲史概而括之:

当年见舞韶,箾视夏商周过之叹为观止;

此日行新曲,本有风雅颂遗忘与之代兴。

二十二、黎里女婿杨振雄

蜚声书坛数十年的评弹艺术家杨振雄先生擅长弹词《武松》,被评弹界誉为“南杨北王”(即南方评弹杨振雄,北方评话王少堂)。可在杨先生书坛生涯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他的妻子、弹词女作家沈月箴女士却鲜为人知。

沈月箴出生于黎里镇的一家书香门第,喜爱文艺,擅写诗词。十七岁加入中共地下党,先在上海,后回家乡开展地下斗争。曾镇定自若过关闯卡传送情报;又曾孤身勇闯伪县政府筹借活动经费;还曾化名出国新加坡从事印刷工作;更曾与柳亚子、李亚农一起战斗,被柳亚子赞誉为能文能武,智勇双全的“吴江花木兰”。李亚农以诗相赠:“绰约风姿锦绣才,当年秋瑾似重来。征人何幸沙场里,得见奇葩烂漫开。”

沈月箴不仅是位革命战士,还是一位弹词女作家。她从小喜欢文学戏剧,更喜爱苏州评弹。1948年她白天在上海一爿药铺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晚上跟着表嫂到新西林书场听杨振雄弹唱《长生殿》。她一连听了数月,感到杨振雄的说书,文学修养较高,又受昆曲艺术的熏陶,既高雅又艺术,不同凡响。他俩相识后,一起探讨、研究评弹艺术,沈月箴提出帮助杨振雄重新整理《长生殿》,杨十分欣喜。在艺术交往中,他俩相爱并成伴侣。

从此,沈月箴帮助杨振雄重新编演《武松》。她将原脚本中一般丑角的武大郎改写为令人同情的劳动人民,使人听了“武松别兄”一回都为之一洒同情之泪。她改写《武松打虎》一回时把握武松三种不同环境中的三种不同状态:出场时,是大病初愈的“病武松”;喝醉酒后,是“醉武松”;遇虎酒醒后,则是“勇武松”。下面一段是沈月箴描绘武松上景阳岗喝醉酒后的唱词:“星儿俏,月儿皎,良夜迢迢;透瓶香,出门倒,心底火烧;挺胸膛,提棍棒,怕什么虎豹”……生动再现了武松的醉态和刚毅豪迈的秉性。

沈月箴除了与杨振雄合作编写《武松》、《长生殿》、《西厢记》等长篇弹词外,还一起编写了中篇评弹《王佐断臂》、《蝴蝶梦》,短篇弹词《强渡临津江》,还专为杨振雄创作了很多弹词开篇。她从不在亲朋好友面前谈论自己地下斗争的经历,更不愿夸耀自己评弹创作的成就,一生干的都是默默无闻的工作。直到1980年底她病危时,弥留之际才勉强答应杨振雄的请求,共同署名将《〈西厢记〉渊源》一文交《大世界》发表,可她却未能见到文章发表而先一步离开了人间。

因此,杨振雄先生的艺术成就应该有黎里沈月箴女士的一半。因为杨振雄先生曾多次称自己“道道地地是吴江的女婿”。

旧时横扇有迎神赛会演村台戏的习俗。一年有数次:猛将会、松花会、关王会、观音会,太平神会、五方贤圣会等,名目繁多,盛景空前。村台戏大都在庙前白场上做戏,故又叫庙会。虽庙会的名称各别,但都寄托百姓对丰衣足食、太平盛世的期望。如每年春天油菜收起,插秧之前,在“猛将庙”前搭个戏台,演一天或三天戏。此会奉“猛将”为神,是春祈之意,故又称“春台戏”。据说猛将是南宋抗金名将刘锜,他能驱蝗逐疫,曾受到“天曹猛将”的敕封,百姓奉刘锜为“猛将神”。

每逢做村台戏,横扇沿太湖一带三十六剋,七十二条港的百姓或撑篙摇船,或结队赶路前往做戏的庙宇所在地。这一天,先是出台阁,据记载“优伶伎乐,粉墨绮缟,角抵鱼龙之属缤纷陆离,靡不毕陈”。意思是,大锣开道,金鼓前导,抬神(如刘猛将)游市,台阁扮戏。《忆江南》诗云:“吴江好,节序届清明。群庙旌旗坛里盛,十乡台阁半塘迎,看戏遍乡村。”“台阁”是以戏文造型的民间娱乐形式。此风俗由来已久,早在南宋就有“以木床铁檠为仙佛鬼神之类,驾空飞动,谓之‘台阁’”的记载。台阁,下面是台座,形如轿座,四围裙板镂花或彩绘。台上选两个儿童扮作戏曲人物,一上一下,或左或右。有的作“金鸡独立”之势,站在另一小孩的肩上,有的踮在伞顶、刀背、袖口、纸扇之上,游街过市时虽不演不唱,但凌虚驾空,惊险无比,令观众目瞪口呆拍手称绝。其实台座里安有铁件,置有座椅,将扮演戏文的孩子缚坐其上,两足下垂,外罩宽大的戏服遮住双脚,凌空之势宛然而生。挑选台阁的儿童要求十分高,非酷似剧中人物不可,然后扮相的冠履服饰装束即使“化匹锦,数十金”也不惜,经过一丝不苟的精心打扮达到“百口叫绝”的效果,比较常见的台阁是《三国志》、《西游记》。

十乡八里迎神台阁游市完毕,成千上万的乡民蜂拥而动,聚集到做庙会某处神庙前的白场上看戏。戏台有临时搭的,也有永久性造的。白场四周搭满白布篷,卖酒、卖茶、卖糖果杂物的都来赶庙会。这时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农民终年辛劳,这么一种文化娱乐自然是十分向往的。请戏班做戏的这笔戏钱,取自农家,按自田、租田的多少来分派,还要杀鸡炊黍,邀亲友来吃戏饭,所费不赀。

村台戏以前演的是昆剧,尽管农民文盲多,但听惯、看惯也就心领神会津津乐道。后来来了徽班,两戏合演,称为“十文十武”(文指昆武指徽),到了清末,昆剧被挤掉,徽剧转为京戏。到解放前后,京戏几乎占据了村台戏的舞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喜爱京剧的武戏。俗语说:“锣鼓响,脚底痒,七十二个跟斗闹开场。”就是当时农民看武戏的盛况。

二十四、戏曲大家“吴江派”

在洋洋数千年的中国戏曲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被称之为“吴江派”的一支重要流派。

吴江派形成于明代初期,鼎盛于明代中叶,绵延至清代中叶,上下沿革五代之久。吴江派的领衔人物沈璟是吴江松陵镇人。在长期的研究中,沈璟的戏曲创作意图和讲求音律的探索,逐步得到一大批著名戏曲家(如顾大典、吕天成、叶宪祖、汪廷讷及卜世臣)的支持,在明代形成了一个拥有昆剧创作和理论研究实力的戏曲流派,故称之为吴江派。

当时,与“吴江派”相对立的,是以创作《牡丹亭》一剧而闻名天下的汤显祖的临川派。用今天的眼光来评论,纯粹是学术之中的百家争鸣。其实,吴江派的追求音律和临川派的讲求情节,是戏剧创作中两大不可缺少的要素,只是他们双方都片面强调了一个方面。沈璟认为:写剧作,度曲律,一定要守法,字字句句都要“合律依腔”,宁可让人不欣赏,也不能使演员唱起来挠喉拗口。汤显祖则认为:戏剧崇尚情趣,要讲究情节的曲折动人,宁可演员曲牙舌唱不顺口,也要叫人感叹涕下,于是,一场戏曲创作和研究的纷争,各成壁垒,众说纷纭了几代。

沈璟及其家庭十二人,都爱好戏曲,创作传奇,研究声律。他们创作的传奇杂剧共二十七种,撰述有关戏曲声律研究及戏曲理论共九种,从沈嘉谋起到沈永瑞止,共绵延一族五代之久。

沈氏宗族十二人中,可分三种类型。首屈一指的是大戏曲家沈璟及他的族侄、大戏曲家沈自晋。沈璟,不仅创作了《属玉堂传奇》十七本。其中《义侠记》一本,即是《水浒传》里的《武松》。还精心研摩词曲,著有《南九宫十三调曲谱》,此为曲家法则,至今还是戏曲学校的重要教材。沈自晋,创作《翠屏山》、《望湖亭》均是昆剧传统名剧,他还著有《续词隐九宫谱》,对沈璟的曲律研究作了补充和修正。第二类是剧作家,他们有沈自昌(著有《紫牡丹记》)、叶小纨(著杂剧《鸳鸯梦》)、沈自征(著《渔阳三弄》)、沈永令(著《桃花寨》)。第三类是声律家、理论家。他们是沈自籍(著有《啸阮集》)、沈自继(辑《南词新谱》)、沈自南(著《艺林汇考》《乐府题笺》)、沈世懋(有戏曲著作,并与金圣叹结为亲家)和沈永瑞(著有《玉带城》)。

这样一个戏曲流派——吴江派,这样一个戏曲大家——沈璟一族十二人,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和功绩,是令鲈乡儿女引以为自豪的。

青云又叫天亮浜,是因为它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天亮浜里出了个“剧团不大、名气不小”的“天亮大舞台”,因为这个戏班子不唱京、不唱昆,三转九回头会唱本滩、锡剧、越剧三种戏,铜、青、桃、震、南(浔)、湖(州)一带称它是“一团三唱”的“怪味”小剧团。

天亮浜原是沈庄漾边的一个小村庄,村里有家大户叫沈万山(是否同昆山沈万山,无法考证)。他叫匠人塑了条金龙,龙头高高昂在大门口,龙尾摆入沈庄漾。村里的小孩不懂事往龙嘴里撒尿拉屎,臭气冲天。沈万山要女佣人阿妹天天往龙嘴里冲水,阿妹的儿子养了条心爱的狗叫阿汪,阿汪常用舌头舔净龙齿缝里的粪渣。日复一日,平安无事。一天傍晚,阿妹的儿子无意用猪血涂红龙的双眼,半夜狂风大作,阿汪狂吠不止,暴跳如雷,挣断了绳索,撞开沈万山的卧房,叼了他的聚宝盆一直向东跑。沈万山不顾风狂雨猛,在阿妹一家搀扶下往狗叫的方向奔去。人疲狗乏,当沈万山追到阿汪时,东方天刚发白,回头一看,昨夜一阵龙卷风将沈万山的住宅全部卷上了天。据说是涂红了眼的龙活了,但为了报答沈万山的恩德,它驱使阿汪衔走聚宝盆,而救下沈万山一家人的性命。从此,这个村改名为“天亮浜”。

“天亮大舞台”创建于1945年,初起由部分马灯班成员在田间劳作时撮合在一起演唱而成。陆金发(老生)任团长,王锡庆(小生)任副团长,主要演员有潘良珍、倪和生等。杭州曲艺团、杭州市越剧团、常州市锡剧团的许多名演员先后到团当过老师和演员。成立初有20多人,1962年时全团达41人。该团先唱湖州本滩印湖滩(1945—1955年),后唱锡剧(1956—1958年),当时称武林戏,最后又改唱越剧(1959—1962年)。1966年文革初,戏衣戏箱被烧毁而停演。一个剧团从演20年共演唱三个剧种,确实少见,被观众喻为“怪味”剧团。

就是这个小剧团,演过《双金花》、《香蝴蝶》、《合同记》、《百花台》、《孟丽君》、《贩马记》、《卖香担》等近百本戏。六十年代还到吴江献演过《南方怒涛》、《打败美国佬》并获了奖。

天亮大舞台还因唱功做功俱佳而走红湖州、嘉兴、杭州一带城乡。有一次,桃源、乌桥都要请他们去做戏,一个村抢戏衣,另一村拿戏箱,衣破箱碎,反而一连三天没演出。还有一次,潘良珍唱“探寒窑”,演到王宝钏讨饭时,台下观众从四面八方往台上丢大麻饼、甘蔗、铜板。人人都流泪,个个松“腰包”,有的妇女干脆坐在地上号啕大哭。

场面最激动的是1950年在嘉兴三泰戏院演出。连演22天,还欲罢不能,场内人山人海,只好请解放军驻嘉兴部队出来维持秩序。剧团的青年演员演出完毕,高兴得在地铺上翻跟斗豁虎跳,一条新买的席子到离开嘉兴时只剩几根麻筋了。

戏味特“怪”的,还算几段马灯唱词和马灯曲调。该团虽已解散,但几段录音段子仍保存下来:《十二花名戏文灯》、《十盏灯》、《范蠡送西施》、《十二生肖古人灯》、《八仙灯》等等。

二十六、平望义演三昼夜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1951年10月19日由平望镇工商联和盛泽镇工商联联合发起的“‘为前方志愿军义演’京剧演唱会”假座平望剧场轰轰烈烈举行。

这次义演活动其规模、场面、观众、影响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义演六场,三日三夜,场场爆满,气氛热烈。这不单是因为这次义演演出的剧目多(六场共演三十出戏),参演的阵容强(有盛泽、平望两地所有的著名票友),灯光行头好(苏州京剧团无偿送来几箱子服装、灯光),更重要的是台上台下,演员观众共同出自一颗对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爱心。六场近万张戏票早被抢购一空,剧场里面的过道、门口乃至舞台左右侧立满了观众。剧场内外一片沸腾。门口的《捐献箱》捐献者络绎不绝。

那天,盛泽、平望两地的京剧票友自己乘车、自付饭钱、自带乐器,全力演好这六场戏。剧目有《追韩信》、《四郎探母》、《空城计》等。演职员有王荣生,孔乙也、金锡涛、陈杏生、王正霖、陈书林、张寿昌、朱玲等40余人。三昼夜义演收入当众全部捐献给“抗总·平望分会”的代表。

当时,收受捐款的代表与平望工商联反复商量购买什么物品最恰当。有人说朝鲜天寒地冻,滴水成冰,还是买棉被;有人说志愿军卧冰雪、睡露天,啃面包、咽冰雪,还是买火炉。突然有人提议买“平望辣油辣酱”。大家一听拍手称妙,这是一份既珍贵又温暖的礼品。

二十七、坛丘“乐人浜”

吴江乡村称“浜”的村庄很多,有因形状得名的“葫芦浜”,有因传说取名的“天亮浜”……但坛丘有个叫做“乐人浜”的村,却因有吹奏艺人而得名。何谓“乐人”,即旧时从事吹吹打打的民间艺人,他们只吹打,不演唱,替人家吹打的是音乐,给人家送来的是快乐,由此得名“乐人”。

“乐人浜”即现在的坛丘镇坛丘村十五组,当年浜里有一个姓王的家族,十多户人家里,会吹打的竟有八户之多。这八户中有四代搞吹打,有一家人堂房叔伯共吹打的。几十年的吹打生涯,“乐人浜”的名字也自然俗成。

这种吹打班子仅四个人,只吹打曲牌不演唱戏文,是旧时流传在民间的吹打班社。它不同于“堂名”,又有别于“宣卷”。吹打器具有锣(包括大锣、小锣和钹)鼓、唢呐、曲笛。他们打的是锣鼓经,吹的是昆曲的曲牌和昆剧的唱段。锣鼓经大致分三类:唱腔伴奏锣鼓、念白语气锣鼓和身段表演锣鼓;昆曲的曲牌为联套体,保留数以千计,可分为北曲、南曲和时剧杂曲三类。“乐人浜”的吹奏以南曲为主,而南曲形式结构较为严谨,曲有定板,字有定位,字少调缓,声情重于词情,死板活吹,衬不过三。必须依一定规律吹打,却又从中作多种变化,吹打的曲牌分舞乐、宴乐、喜乐、哀乐、洋乐和神乐几种。因此,从事这项吹打的艺人,特别是号称“第一把手”的“曲笛手”,必须披星戴月,日夜吹打,才能磨练出过硬的吃饭本领。绰号“小乐人”的王铁成老人回忆当时学艺的艰辛,真所谓:“笙三月,笛半年,要学锣鼓功夫缠”、“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唢呐吹断腰”。

旧社会即使付出了如此艰辛的劳动,换来的报酬却仍是十分微薄。比如有人家结婚办喜事,请“乐人浜”的班子来吹打贺喜。做喜事那天,班子四个人吃过早饭就挑着担子赶到主人家。晴天在场上,雨天在廊下,摆张半人桌,拉开场子吹打。先是开场锣鼓“小开门”,接着众人入席吃酒,吹“三仙坐”、“天官赐福”,结亲拜堂吹打“龙凤呈祥”,送入洞房以一曲“天下同”圆场。那时,曲尽人散,已是月亮高悬的深夜。四人一天劳累,分得一担米的红包,还要分一份给“介绍人”。后辈从事吹打的人越来越少。建国前后,也就逐渐偃锣息鼓了。但“乐人浜”的名称流传至今,“乐人浜”里的老人仍会合着收音机里昆曲的节拍摇头晃脑,津津乐道。

二十八、桃源“六知了”

旧时有“唱对台”的习俗,就是两副打唱班子在同一块场地上,东西两边各放上一张桌子,同时演唱同一剧种的戏目,比赛实力,招徕观众。有人形象地将此比作唱“对台戏”。这种习俗有相互促进技艺提高的作用。

这种民间的打唱活动,最早见于唐《云溪友议·艳阳词》里“善弄陆参早,歌声彻云”的记载。明朝渐趋兴旺,《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三回曾描写一班昆曲弟子搬演《玉环记》的情状。清道光以后,苏州一带的打唱班子如雨后春笋般蔓延开来,盛极一时,遂有“花雅争胜”之势。演唱形式也经历了初期的打唱(又称摆地摊)、简妆对唱和化妆同场几个阶段。一部分班子从专业的家班向专业的剧团过渡,从农村向城市过渡,从露天场向剧场过渡。

乌镇古戏台前白场上,唱对台的一方是乌镇地界上颇有名气的“衣帽帮”凤鸣堂(指专业从事打唱京戏的班子);另一方是桃源三民浜上六个十八九岁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子“落田帮”共和堂(指纯粹是赤脚农民出身的业余班子)。两副班子在这里“唱对台”,是因为乌镇有名望的京剧票房班主沈永法先生要收徒弟,特地摆此场面。哪班唱得好,得到他的赏识,就当场拜师收徒。据说沈永法老先生从小师从周信芳,是麒派的嫡传弟子。《凤鸣堂》高挂的水牌上写“坐唱《追韩信》”,共和堂唱的是《四郎探母》。还未开场,场上的观众大都涌向《追韩信》。因为内行的人都懂行话:“做煞萧何,唱煞四郎”。今天要比唱功,唱杨四郎必须要有良好的嗓音、十足的中气、浑厚的底蕴、扎实的功力;否则高不上,低不就,一开口就唱砸了,桃源乡下的“落田帮”居然唱四郎,肯定吃亏了。锣鼓响起,观众东来西往,人头涌动。谁知“杨四郎”的一段西皮慢板犹如高挂枝头的知了,把满场的观众镇住了:

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

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

我好比虎离山势孤力单,

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

我好比浅水龙被困沙滩……

桃源三民浜的共和堂就以一出《四郎探母》赢得了沈老的青睐,称赞这六个小伙子个个是响彻云霄的“知了”,心甘情愿收他们为徒弟。从此,被誉为“桃源六知了”的“落田帮”用他们高亢的喉咙,唱红了乌镇桃源一带城镇乡村。名气响了,请的多了,但他们坚持“三不唱”的班规:①不为东洋人(即日本侵略者)唱;②不为死人(即封建迷信)唱;③不唱黄滩戏(即带黄色的戏)。

有人说他们架子大,有人拉住他们的行李不准下船,硬要加唱《借黄糠》,他们回答:“宁肯不要铺盖、不要钱,‘三不唱’规矩不能破。”这就是桃花源里“六知了”的人品。他们中现健在的还有吴品荣(75岁,主唱老生)、钱文生(74岁,主唱花旦)、钱三宝(73岁,主唱小生)、吴留荣、阿炳等五人。

二十九、欢天喜地闹年节

年节文化,指农历小年夜到正月半的节日文化。菀坪的年节文化特别热闹、特别有情趣。这是因为菀坪是一个多民族的欢乐大家庭,一到过年,来自全国16个省180个县9个民族(白、侗、彝、壮、苗、回、布依、土家和汉族)的人们敲锣打鼓、调狮舞龙、戏文弄墨、唱歌跳舞,真可谓“丰富多采,欢乐开怀”!

临近春节,菀坪的村村户户遍地敲锣鼓,满野响鞭炮。“生旦净末丑,狮子老虎狗”纷纷登场亮相。菀坪人会唱昆、京、锡、扬、淮、越、黄梅、淮海、梆子、柳琴、山歌、海州童子等十多种戏。最拿手的依次是黄梅戏、京剧和淮剧,最好听的是带河南腔的越剧《红楼梦》里一段“金玉良缘”。菀坪人会玩的民间文娱活动有舞龙灯、调狮子、打莲湘、扭秧歌、荡旱船、踩高跷、串马灯、送春联等十余种。

菀坪人喜欢在舞龙前说上一段龙灯的民间传说故事,叫人听了个个迷上舞龙灯;菀坪人调狮子也非要调出个子丑寅卯来,一调就是两日两夜,真可谓:“父老闲来消昼夜,儿童归去话黄昏”。玩狮子分大家狮子、小家狮子和客家狮子。锣鼓一响,“一台锣鼓半台戏”满村满庄的人涌向稻麦场;台子一搭,“大千天地一高台”两大两小的狮子沿着台子向上爬。最有本事的狮子要爬三只半台子高(即三只八仙桌叠起来,上面再放一条长凳),随着锣鼓的轻重缓急,表演翻滚、张口、舞腿、直立等各种动作。更够味的要数人家造新房上大梁。大梁正中悬挂一只红袋,里面装着长生果、彩果和万年青。锣鼓起,狮子顺着叠起的台子一只一只往上爬,爬上顶桌立起来,用口衔住红袋。满堂的锣鼓和喝彩比喝了半斤红高粱还够劲。

菀坪人在欢天喜地的锣鼓中送走了旧岁,在吉祥如意的歌舞里迎来了新年。

有四百余年历史,为江南人民喜闻乐见的苏州评弹,是被誉为“吴中一奇葩”的说唱艺术。这朵艺术之花在陈云同志的“出人,出书,走正路”的指引下,同样在吴江这块沃土上根深叶茂花艳丽。

吴江不仅哺育成长了一批著名评弹艺术家、演员,还产生了一批书目。近六七十年中,《中国苏州评弹词典》榜上有名、国家级的吴江籍著名评弹艺术家有:

刘天韵(曾任上海评弹团团长,说唱《描金凤》、《双金锭》,著名唱段《林冲踏雪》风靡全国,成为经典名段。);庞学卿(《珍珠塔》、《雷雨》);庞学庭(《落金扇》、《王十朋》、《四进士》代表作《厾穷》);金月庵、金凤娟(兄妹档《玉蜻蜓》、《白蛇传》);周剑萍,(《十美图》、《顾鼎臣》);刘韵若(刘天韵之侄女,说唱《描金凤》、《双金锭》,著名唱段《七律·送瘟神》家喻户晓)。

吴江还组建了评弹团,创作演出了一批长篇传统、中短篇现代书目;自己培养了许多青年评弹演员。更为可贵的是几十年坚持上山下乡、深入基层,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呈现一派“琵琶三弦铮铮鏦鏦,书场书台万紫千红,台上台下兴会淋漓,场里场外人群涌动”的兴旺景象。

吴江市评弹团的前身是1959年5月组建的“吴江县评弹团筹办小组”由十多位失散在社会上的个体评弹艺人登记组建。后由吴江县文教局接管,于1961年5月正式建立吴江县评弹团。当时的团长、团委有李天峰、戚加萍、周雪艳等。评弹演员有张如庭、李荫、凌文燕、张梅英、吴伟丽、高云霞、石红英等。这批艺人由于受尽旧社会的凌辱,深感新社会的甘甜,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使他们满怀朴素的阶级感情,不怕苦,不怕累,自带行李和演出用具,串村走乡,常年累月在农村巡回演出。为此,《新华日报》刊登《充分发挥评弹艺术的战斗作用》,《人民日报》也发表过《新琵琶行》的文章和李天峰同志在农村演出的照片,专题报道了吴江县评弹团和李天峰同志等为人民演出的先进事迹。文章赞扬这是一种“一根扁担挑百斤,风尘仆仆付艰辛,自编自演说新书,上山下乡为人民”的崇高精神。

吴江县评弹团在艺术上博采众长,流派纷呈。有苍劲明朗的张调、委婉动听的俞调、质朴豪爽的沈薛调,还有丽调、琴调、侯调、小杨调等等,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几十年中弹唱的书目有长篇传统《林子文》、《十美图》、《文武香球》、《贩马记》、《双珠凤》;创作改编了《玉玺印》、《真假太子》、《日月钗》、《明珠案》、《三试华子良》、《冰湖救亲人》、《九枚硬币》等。

评弹团在建团数十年中还培养了五批二十多位青年演员。如今这批演员中有的在其他岗位上是生产尖子,更是业余文艺骨干。留在团内的已渐趋成熟,成长为团内的支柱。陈松青、王智雄等分别在江苏省首届曲艺节、华东两省一市书会中获奖,先后三次进京演出,还先后到日本、法国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陈云同志的夫人于若木,原中宣部部长王忍之,广电部部长孙家正都亲自聆听了他们的演唱,并题词、签名、合影留念。

吴江这块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孕育了大量著名的文艺人才,这是历史留给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痴人犹戽夜塘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