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云老师身上我们学到哪些创业精神?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儿菜长到一定阶段,会从叶腋处长出许多嫩芽苞儿,一个个翠绿的嫩芽苞儿环抱着粗根,如同无数孩子把母亲围在中间,儿菜因此得名。

    小时候,我细身条,脸色白中带黄,幺婶见我就咋呼:“崽儿,你瘦得怕人哟!”我妈一把将我藏在身后轻声说:“她不爱吃菜,怎么长得好嘛!”我妈生怕幺婶因为我太瘦而说出不吉祥的话来。

    有一回去外婆家,我偷听到另一个版本的对话。外婆说:“大妹,你管管玲儿。昨晚家里来了一大桌客人,玲儿只顾狠命吃她面前的那盘儿菜,好吃的人将来婆家嫌弃。”

    我妈听说女儿贪吃,无比羞窘,默不作声。第二天,我妈从后山掰回两个儿菜,洗净切开。切开的儿菜有着洁白的心、翠色的边。我妈将猪油、碎红椒煎香后,再倒进儿菜片,锅里开了花:红的、绿的、白……那天,我自然又是狼吞虎咽。

    “崽儿习惯吃浓香浓辣,以后不会过寡淡日子……”我爸敲着碗沿说,“以后不准放辣子。”我妈早已习惯唯命是从,家里的菜肴变得如斋饭,不辣、不咸、无肉,寡淡!

念中学后我住了校,身体一天天变得壮实。每次出门,我妈都偷偷塞给我一个玻璃罐,她说:“别让你爸看见,他吵人。”我把罐子藏进书包,紧捂着去了学校。上世纪八十年代住校是一件有趣的事儿。偌大一幢木楼,地上一人铺一张草席,就是一个人的窝儿。那时候正是长身体容易饿的年龄,夜里自习后,大家变着法儿找吃的,或是家里炒的玉米粒儿,或是大红番茄……最奢侈的是刘富贵带的兔肉,是她爷爷上山打的野兔。她的床与我的挨着,熄灯后我俩打着电筒在被窝偷偷嚼兔肉,细碎细碎的声音生怕招来老师。那夜,我掏出我妈塞给我的玻璃罐,揭开盖子,一股辣子和姜蒜的香味弥散开来,我夹起一条浸泡在辣子里的儿菜丝儿,放进富贵嘴里说:“我妈偷偷给我泡的。”

    富贵嚼了嚼,啧啧着嘴,用手扇扇嘴说:“够辣,够脆,再给我夹根儿。”富贵说完,仰着脖子、嘟着嘴等待儿菜丝儿,还顺势反手从枕下掏出十元钱说:“这罐香辣儿菜丝儿值姐一周饭钱。”看着她的馋样儿,我故意把儿菜丝儿晃着不让她吃,我们像亲姊妹一样闹腾着。

    第二天,富贵拉着我说:“玲儿,我枕下的钱不见了,我家穷你是知道的。”富贵失魂落魄,谁能忍受只吃白米饭过上一周?我把香辣儿菜丝儿拿出来,她略有迟疑,接过玻璃罐儿走了。

    我以为她会感激我,那可是我妈给我的开胃菜,她却躲着我独享儿菜丝儿。从那以后,我俩再无夜嚼兔肉的快乐,一直到毕业。偶尔,我主动向她示好,她却斜着身子扭头走过。深深的失落感令我许久尝不出香辣儿菜丝儿的鲜美来,但终因有香辣儿菜丝儿相伴,我渐渐白胖起来。

    如今,我已上班许久,富贵偶尔会闯进我的回忆。我爸老了,多病,前阵去菜地后浑身起疹子,我带我爸去镇医院看大夫,竟然遇见多年未见的她——富贵。她那极具韵致的身姿晃在白大褂里,我发现,富贵竟然那么美!

    富贵是我爸的主治医生,她耐心细致地给我爸擦药。我爸出院后,我发现钱包落在医院了,赶紧回去取,碰巧听见富贵说:“我与玲儿扯平了!这次她爸患皮疹,我多开了几支美肤膏。读书时,她做了错事。虽然那时大家都穷,情有可原,但不惩惩她,我心绪难平。”她们哈哈笑起来,我躲着,直到她们离开,我才进去取走钱包。

    又到了吃儿菜的季节,从医院出来,我带我爸去了我家。我切开儿菜,儿菜有着洁白的心、翠绿的边,特别好看。我爸在边上说:“炒时兑点辣椒圈儿,趁你妈没来。”我笑了笑,切碎了红椒说:“吃浓香浓辣,不会过寡淡日子。”

    “不是我不让吃辣子,是你妈生你后患了炎症,吃辣就犯病,咱爷俩吃辣,那不是折磨你妈呀?”

    听完,我从碗柜里拿出一瓶老妈做的香辣儿菜丝儿说:“尝尝吧,我妈做的,我一直有吃。”“你俩?”

    “富贵心结解了。”我爸沉吟了会儿又说,“你得感谢她,她怀疑你,但没告诉老师,也没在同学间乱传!”

    我听着,用力铲着锅里的儿菜,锅里又开了花:红的、绿的、洁白的……

(选自《小说月刊》,2019年4月)

去年今日(2018年9月10日),马云宣布将在一年后正式退休。就在教师节,也是马云五十五岁生日的今天,马云正式卸任其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职务。

马云毕业于杭州师大,曾教书六年,之后创办全球最大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集团”,从教育走向创业,马云曾分享在阿里巴巴初期,他要员工将执行长CEO之中的执行E(executive),改为教育E(education)。因为当老师的经验,让他知道老师总希望学生能比他更好、更强。在企业经营,他也希望员工做的比自己好、超越马云。

以下是亲子天下在2018年以及2015年分别采访马云的报导精华摘录:

文:黄敦晴、张益勤、宾静荪 整理:吳碧芳

不当马主席,打造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生态系,培养下一个马云

2018年9月,马云宣布阿里巴巴接班计划的同时,中国大陆杭州市规画局官网正公告马云与阿里巴巴合伙人共同成立的“云谷”学校计划。不当马主席的马老师,正在打造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生态系,培养下一个马云……

在2018年9月刚开学的教室中,小一新鲜人没有正襟危坐的紧绷感。因为教室里种了几棵大树,墙上挂了热气球的照片,窗户是彩色的,地上还有个帐篷。

这些被称做“小谷粒”的孩子,正是马云和阿里巴巴合伙人斥资12.8亿人民币,成立的云谷学校的小一新生。

云谷学校从2017年开始招收小学1年级和7年级的学生。

叫做“云谷”,除了地理上这是杭州戮力发展的地区“云谷板块”,马云还希望孩子们有凌“云”之志,又能虚怀若“谷”。

因为校舍还没有兴建完成,目前学生在别的地方借教室上课,连着2年都只招收1年级和7年级的新生,让孩子顺着学制一路升上较高的年级。待完成后,接近2/3个台北大安森林公园面积的校区,将成为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制学校,容纳138个班级,让3000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教师出身的马云,不是第一次办教育

在中国大陆的教师节、9月10日当天,他宣布了明年(2019年9月10日)卸任阿里巴巴董事主席,“大家知道我是闲不住的人,除了继续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和为合伙人组织做努力和贡献外,我想回归教育,做我热爱的事情会让我无比兴奋和幸福。”

马云在1995年创业之前,曾经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也就是现在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担任英文老师,长达6年多的时间。

他曾在公开场合谈到,很怀念当老师的日子。

在阿里巴巴内部,大家称他马老师,同事间互称同学,甚至像金庸的武侠小说主角们,有“花名”,俨然就像个学校,互动就像私塾。

事实上,他在2005年就回到母校杭州师范大学担任客座教授,2008年跟杭州师范大学合作成立“阿里巴巴商学院”,其后无论是淘宝大学、湖畔大学、全球速卖通大学、阿里巴巴外贸学院、1688商学院……,每一个大学都整合实务与最新潮流,强调培养新时代的人才。

2014年,他成立了基金会,还把教育的种子撒向乡村学校,奖励偏乡校长与老师,甚至引介海外交流。

透过云谷学校,他的影响力往下扎根,彷佛也在教育界打造了“阿里系”生态,从幼儿园到大学栽培新一代的人才,很可能就从这里诞生出几个新马云!

云谷学校跟其他的学校有什么不同,马云将怎么打造这个学校呢?

他自称“谷主”指出,云谷学校希望做一所创新型和探索型的学校,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做一些努力和尝试,培养出能面对未来的孩子。

他希望每个孩子都成为活生生的人,有正能量、对未来有信心,乐观面对挑战与挫折,且能解决问题与创新;希望老师懂得激发孩子的兴趣与热情,建立孩子的自信。

这个理想,得从制度着手。

首先,云谷引进了华人教育圈较少见的导师制、学院制和走班制。

云谷的师生比是1:5,希望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位专属的导师,叫做big buddy(大哥哥大姐姐)。就像是国外大学的mentor(导师)、或是美国中学的advisory(顾问)体制,根据孩子的学业、情绪、态度与兴趣,给予学生在不同年龄量身订做的协助。

例如,协助低年级学生的生活、沟通技能,中学生的成长困惑等,也跟家长保持联系,成为家庭与学校的桥梁。

学院制则像英国的牛津大学,每个学生隶属某个学院,让学生不受限于班级,在所属学院这个社群中,能跟更多人共处与学习。

例如,云谷在第一届7年级的学生,就分属3个学院,学生自己取名为:旸谷、栖云(栖云)、含溪。

走班制也打破班级的限制,就像国外影集里的孩子们,每一科都在不同的教室上课,同学也不一定相同。

因为云谷在每一科,都按学生的学习状况分为云班跟谷班,所以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课表,除了因材施教,也让上课更动态、同学可以学习跟不同的人共学。

上课的学科,也跟着调整,充满试验性。云谷把各科目重组成5个领域:双语言、人文与社会、数学科学与技术、体育与生活、艺术,鼓励孩子跨领域思考,跟生活更贴切的学习。

但要落实,得在课堂上翻转传统的教育方法。

以数学科学与技术为例,基本上是承袭来自国外STEM(科学、科技、工程、数学)领域综合教学的观念。

在同学的作业中,老师每天出数学习题,例如蒸1个包子要3分钟,蒸5个要几分钟;孩子则要用画图的方式来呈现题目的情境,并且解题。

有的孩子5个包子一起蒸,有的孩子画着因为蒸笼太小放不下,所以要分批蒸。在过程中,同时训练了孩子的计算、逻辑、以及沟通表达的能力。

到了中学,也不是传统的老师讲课、学生抄笔记。

在云谷7年级的一堂科学课程中,学生席地而坐。

老师先用问答的方式复习上一周学到的植物分类,接着用图片和问答教大家动物的分类。介绍完后,老师让学生分组,脑力激荡讨论,如何根据动物的分类来对植物进行分类,学生在此时就要自己思考,提出各种点子。老师藉此就可以确定,孩子是不是真的理解课程,也可以训练孩子独立思考,并且举一反三。

即使是传统的人文与艺术,例如介绍文物和参观博物馆,也不是静态的听讲、或事后教心得报告。

学生在参观完了之后,老师会带领学生思考,如果明天就要上战场,如何给自己选一件铠甲?如果回到先秦时代,要拿什么货币去市场买东西?如果明朝贵妇要去喝下午茶,会带什么样的首饰?在在都需要学生对历史与社会情境的充分理解与深入观察。

这样的教育理念,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马云明白指出,云谷是为了用于“解决外籍人士和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就学问题”,没有高考指挥棒和升学率,估计很难考取重点初中,也很难考重点高中。

但是他希望云谷的孩子升入高中以后,经过3年的学习和累积,在选择大学的时候不是为了升学、就业去选择大学,而是遵循自己的内心、按照自身的兴趣和专长,放眼世界去挑选大学。

云谷1年的学费是96,000元人民币,在大陆私校中并不便宜,但比云谷更贵、一年要15万-20万人民币以上的学校也所在多有。

云谷小学部招生“户口学区不限”,中学部也仅要求“应届优秀小学毕业生”,并且同时招募父母有政府部门“人才引进证明”、以及外籍和港澳台的学生。

但学生除了通过书面资料审查,也要面谈,确定孩子是否合适。2017年开始招生的云谷,2018年预定招的3班1年级、2班7年级,共108人,全部额满。

云谷还要花几年的时间,才能兴建完成,招满所有的班级与学生。但是从马云跟阿里巴巴办大学的经验,不难想象他的教育企图心、执行力,以及可能的成就。

以志在培养数字时代人才与创业者的阿里巴巴商学院为例,课程可以自主规划。

阿里巴巴的高阶主管跟马云都在学校授课或演讲,学生拥有第一流的市场洞见。学生在学校就要修创业课,练习在网络上卖东西,也包括自己找供应链等管理,运用阿里巴巴生态系提供的资源,例如金流、物流。

在学校的“创业园”就像育成中心,提供学生有大型桌面与座位的计算机教室,学生就在里面经营自己的电子商场,跟访客侃侃而谈商品与运筹计划,已经开始赚钱。

没有自己创业的,也已经练好加入数字时代的职场力。

阿里巴巴商学院近3年平均就业率98%以上,5年来近5成的毕业生加入阿里系、腾讯、百度、美团、网易等企业。

马云持续增加对阿里巴巴商学院的捐赠,也在各国际场合夸赞这是他所知道最好的大学,并且引进跟中国大陆政府、企业、国外学府的合作,获得不少国际肯定,更被视为杭州发展电子商务的一大功臣。

也是在杭州,2015年,马云跟柳传志、冯仑、钱颖一、蔡洪滨、邵晓锋等9名企业家和知名学者,共同发起、创办了湖畔大学,瞄准创业3年以上的创业者,希望让企业能够活得更长。

有了一样坐落在杭州重点发展地区的云谷学校,马老师在最爱的领域、教育的布局,完整包办了从幼儿延伸到了高等教育与在职菁英教育,不仅可能培育更多的马云,影响力也远远超过杭州、阿里巴巴、中国大陆,更不限年龄,无远弗届!

将教书精神用于创业,期待员工做更好

马云在2015年6月5日获颁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名誉博士,台师大教育学院院长许添明表示,马云不但创造了崭新的消费模式,也经常鼓励年轻创业者发挥创意、潜力,期待马云获得教育学名誉博士之后,能持续替年轻人铺路。

马云毕业于杭州师大,曾教书六年,之后创办阿里巴巴王国。当时校长张国思认为,马云将一个教师的精神用到创业,“希望下一代比他更好”,不但鼓励年轻人创业,也“希望员工超越他,希望员工做得比他更好”,符合师大对教师的要求:“热情”和“志工”两项特质,因此颁予教育学名誉博士。

获颁名誉博士,马云也期待未来可以参与台师大的发展与建设。

马云也以自身为例,说明老师的无私。他谈到,中学时他自学英文,受到老师的鼓舞,“我的英文老师告诉我,我有一天英文会讲得比他好”。这句话影响马云一辈子,让他不但对自己更有信心,也认为“老师不是知识最多的宝库,而是平台”,目的是在用尽一切方法成就学生。马云也将名誉博士视为荣誉与责任,未来会为教育做更多的贡献。

欣赏年轻人,用三十年后的眼光思考人才

从教育走向创业,马云提到一开始也有不适应。

他分享在阿里巴巴初期,他要员工将执行长CEO之中的执行E(executive),改为教育E(education)。

马云指出,因为当老师的经验,让他知道老师总希望学生能比他更好、更强。在企业经营,他也希望员工做的比自己好、超越马云。

这些想法让他获得许多年轻人的支持,因此也呼吁大家一起“欣赏年轻人,期待、希望、相信年轻人能超越我们”。在阿里巴巴的组织文化就是如此,五年级(出生在六〇年代)都退到二线,六年级担任主管,并大力培植七、八年级的年轻员工。

对台湾的大学教育,马云以“朝气蓬勃”、“有礼貌”形容,但是他也提醒台湾教育,要把眼光放远,思考“三十年后是一个怎么样的社会?商业组织长什么样子?”从全球的角度思考人才培育。“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马云以狄更斯的名言鼓励年轻人把握时机,在社会上努力证明自己。

未来人才能合作、相信别人好我才好

马云认为,过去的经济型态是彼此竞争,但孩子面对的未来将是面对贫穷、疾病、天然灾害等“共同敌人”,未来的人才必须要有全球化的眼光、能与他人合作、怀抱利他主义,相信“别人好我才好”。马云表示,“未来属于不抱怨、不怕失败、愿意改变自己、不断学习的人。”

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马云期待孩子能“快乐、健康、有自己的观点”。华人父母常要孩子有出息,但“我现在很有出息,却忙得见不到父母,”他难得开玩笑的表示。因此他不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大事,但一定要对于未来怀抱希望。

★版权所有,转载请加注作者及出处,出处为亲子天下微信公众号(微信号:cn-parentin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家的创业精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