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如何点了之后不会有反应,类似于看视频的上锁,只有解锁点击才会有反应?

出门带门禁卡、银行卡、身份证……这些东西真的是很麻烦,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把它们都装下?有!只要一部手机,出门不带包,各种证件,各种卡通通装进手机。

首先要你的手机支持NFC功能,我们以华为手机为例,其他手机也类似,从顶部下拉菜单有一个双N标志的手机即是支持NFC功能的手机,示例图如下。

华为手机NFC复制门禁卡方法

打开华为钱包,登录你的华为账号,进入主页,找到“门钥匙”功能,根据提示选择添加,并准备好门卡进行模拟。

打开门钥匙,点击添加,再点击模拟。

将门卡靠近手机NFC识别区域;识别成功后,点击添加,输入华为账号密码即可;编辑卡片信息并确认;写入卡片成功。

公交卡、银行卡也是一样的添加,银行卡还可以拍照添加,这里出于安全无法截屏,根据提示完成添加即可。

添加身份证添加和门禁卡类似,通过NFC来读取数据。

把这些卡片都添加到手机里后出门只带一部手机就可以了,再也不用担心忘带钥匙和证件了。随手还能碰一碰刷卡。

1、使用门钥匙需要网络连接?

华为钱包添加和删除门钥匙时需要联网,但刷卡时无需联网。

2、添加门钥匙时为什么读卡没反应?

a .实体门禁卡和手机感应区没对准,移动实体门禁卡找寻下感应区进行读卡;

b.你的门禁卡不是13.56Mhz的频率,手机无法读取

3、添加门钥匙数量是否有限制?

当前同一部手机最多可添加5张门钥匙,同一张实体门禁卡最多支持10部手机同时模拟。

4、为何会存在门禁卡模拟成功,但是刷卡失败的问题?

因为门禁卡读卡器识别门钥匙的标准不同,部分门钥匙虽然可以成功模拟,但是无法开门,若多次刷卡失败,建议使用原实体门禁卡。

5、为何会存在门钥匙模拟成功,入闸可刷,出闸不可刷的情况?

因为入闸和出闸使用不同标准的设备,此种情况建议使用原实体门禁卡。

小米手机NFC复制门禁卡方法:

1、打开小米手机内置【小米钱包】APP,看到已经模拟添加的卡片以及添加按钮。

  2、点击右下角的添加按钮,根据提示复制添加一张门禁卡到手机后方即可。

  3、选择实体门禁卡模拟,点击“开始检测”,把门禁卡放到手机背面NFC功能区域附近,不要拿开,手机这时会检测并复制门禁卡内的信息到手机里。

  4、检测成功以后就可以开始模拟了,点击开始按钮,同意领取协议,实名认证,

  5、之后输入小米账号密码,通过验证,手机就开始把nfc卡片信息复制到手机里了。

  上述就是关于小米10nfc怎么复制门禁卡的内容介绍了。

VIVO手机NFC复制门禁卡方法:

若同时存在公交卡和门禁卡两张卡片时,刷卡前需调起门禁卡。

1,在vivo钱包设置选项中打开双击电源键快捷开启按钮。

2, 刷卡前双击电源键即可唤醒。

3,选择需要使用的门禁卡。

4,将手机刷卡感应区靠近门禁读卡识别区域即可开锁。

备注:目前暂时支持模拟两张门禁卡。

1,目前仅支持频率为13.56MHz的未加密门钥匙。

2,暂不支持带有门卡功能的银行卡或带有储蓄消费、公交消费等类型的门禁卡。

3,因为读卡器识别标准不同,部分门禁卡虽能模拟成功,但可能无法开门。

4,门禁卡模拟是vivo钱包提供的一种门卡模拟功能,使用支持近场通信技术(NFC)的vivo手机,可将实体门禁卡模拟到手机中,实现手机刷门禁卡服务。

1、在手机上打开【钱包APP】,并打开右上角的“+”号。

2、点击【扫描或添加卡】。

3、选择一种卡片类型。(目前iphone只支持上海交通卡和北京一卡通)

5、在自家小区的门禁刷卡器上刷一下iphone,这样门禁卡的管理后台/中控就会显示出你手机里这张虚拟公交卡的NFC序列号,然后找到物业管理员,将序列号添加到门禁卡权限。

提示:设置门禁卡功能前最好是先去物业问一下能否支持你的iphone,由于门禁系统不一样,所以也不是所有的门禁都支持iphone解锁的。

领略新天地关注小马讲科技

如果觉得好,请点击“在看”让更多的人看到

不久前很多用户找小编了解关于“遥控钥匙有电,按车没反应”的相关信息,接下来小编就收集了相关知识提供大家:

相信很多车主用久了汽车遥控钥匙,都发觉遥控器逐渐开始不够灵敏,原以为是电池没电了,但是更换电池后还是老样子,那么汽车钥匙遥控器有电但失灵是什么情况,该怎么恢复呢?今天一起来了解下。

二、如果在机场或者无线电发射台附近导致按了钥匙车没反应,可以将车辆远离这些地方。由于受到无线电的强力干扰,遥控钥匙的信号无法被车辆成功接受,这时就要将车辆移动至较远的地方,然后再尝试钥匙的功能。

正常能够顺利使用的情况下,按了遥控钥匙,基于钥匙本身是不具有任何动作提示的,只有一个极小又暗的提示灯闪烁,闪烁时间与按按键时间一样长,按了按键车没有回应动作和指示灯闪烁,遥控钥匙指示灯是否闪烁也不得而知,说明整个系统没有反应可能是因为钥匙本身,也可能是车辆发生故障引起的没反应。

车主可以用万能表测一下主机电压,如果电压超过或小于正常值,就可能是遥控主机存在问题,遥控器主机的问题不容易维修,建议更换一套新的遥控器总成。3、遥控距离过远或受信号干扰 如果车辆距离电动车遥控器过远,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有可能中断,无法有效传达。

如果钥匙有电,但是遥控功能失灵,那么使用时间久了,由于密封性的问题,内部多多少少都会遇到受潮或者脏污氧化等因素,按键就会逐渐变得不灵敏。这种情况需要把钥匙外壳拆开,取下电池后,然后用吸附了酒精的棉签去擦拭钥匙内部电路板上的按键底座,清洗干净后装回测试是否正常。

现代的汽车钥匙,即便仍然是机械钥匙点火但也会带有遥控上锁开锁的功能;高级一点的车钥匙则可以一键启动或者感应开锁;而某些更加高级的甚至可以遥控启动。但不知道车主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车钥匙有电怎么按都没反应。

电池没电会有哪些征兆 1、遥控距离变短。比如之前10米都能感应解锁的,现在一定要站在车门旁才能解锁。2、间断性失灵。今天能开,明天又不能开了。有时候按一下就解锁了,而有的时候又要按几下才有反应。

1、小米的流量果然不是吹的,现在是10.10号,还不到预售时间已经有很多人关注和宣传了。

2、注意下小米智能锁1个有意思的变化:

年初识智能锁,用的是“mijia”生态的模式;

2019年底到2021年上半年,用的是“MI”模式;

2021下半年品牌升级,所以看到新款智能锁X用的是“xiaomi”模式;

3、看了下已有的回答的一些感慨:

(1)有的人就是小米请来的Water army,还没开售见到实物就是一顿吹,把宣传文案重复了一遍;

(2)有的是TCL的“拥护者”,在小米智能锁X话题下,二话不说就宣传起了TCL的智能锁,TCL智能锁这两年确实在市场开始投入和发力了,生产在中山号称锁界富士康的某申那里。

(3)还有的是坚定的带货种草达人,管你呢,上几个链接再说。

真正能够客观看待小米智能锁X的产品的还是相对比较少的,谢邀,表达下个人看法。

二、小米人脸识别智能锁的诞生,据说也是历尽坎坷。

1、都2021年了,小米才拿出人脸识别锁当个宝,什么原因?

其他答主其实也提到了,人脸识别智能锁在2021年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2019至今,无论是凯迪仕,德施曼这些C端品牌,还是亚太天能,零匙这种B端品牌,早已经推出3D人脸识别智能锁,甚至销量和应用已经比较可观了。

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在品牌商中比较多见,而双目识别的人脸识别在中山,永康等地早就泛滥了,已经价格竞争到红海了,不是什么新鲜技术。

备受瞩目的小米,在智能锁销量上2020年可以说是C端线上的冠军,但是人脸识别锁迟迟未推出,其实是有原因的。

大多数厂商的人脸识别智能锁研发,是自主研发结构和智能锁PCBA,专业的人脸识别模组解决方案商配套模组,这样成熟度,稳定性和开发周期,开发难度都很乐观。

小米这款智能锁X不出意料应该是“绿米联创”代开发,绿米在的时候就开始研发人脸识别智能锁,但是绿米想一步到位,不采用人脸模组,找3D结构光厂家提供硬件,算法厂家提供算法,自主选择MCU平台开发集成度较高的方案。

可想而知,这种开发的周期,难度,投入和不确定性是很大的,因此大家会看到无论是绿米,还是小米人脸智能锁发布时间滞后于同行比较多;

2、小米宣传的“自主研发人脸模组”,是个双刃剑。

赞同企业搞科技创新,但是不建议什么内容都要亲力亲为,或者可以分步骤进行,一步到位中间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自研人脸模组,究竟效果如何,未见到实物不好做评判。

但是客观的讲,个人对这个模组的性能和稳定性暂时持观望态度,就说智能锁本身的研发来说,实现功能很简单,但是要做到稳定可靠耐久性好,实际上还是一门比较大的学问,这个用智能锁的用户冷暖自知。

即使投入资源和时间,毕竟不是专业做图像识别和处理的,难免会躺坑的,必须要经历一个客观的迭代和测试验证才能趋于稳定成熟。

如果换做本人,会选择先用行业内成熟的人脸模组出产品,同步研发自己的模组和产品,持续迭代,这么做是对消费者负责,对企业自身负责,是比较稳妥的做法。当然小米目前这这种模式,在行业内还是首家,创新和技术开发的勇气和精神值得肯定,期待这个产品的实际效果。

二、XIAOMI智能锁X从宣传海报看,几个点值得关注。

1、自研人脸识别模组,不采用成熟的集成算法的模组,行业首家,实际效果待市场检验;

2、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锁,同样配置了AMOLED,难道不只是为了人机交互,还有其他内容运营,拭目以待。

3、人脸识别锁,指纹开锁还是保留了看着是做了隐藏设计,这个怎么理解,作为开锁补充,还是说留了一条后路?(行业共同的现象)

4、电池6000mAh,那不是续航很牛?其实不见得,有人脸识别,还有抓拍,全自动锁体,还有AMOLED这样的配置,电池容量大了,但是耗电的部件也是多了的。

5、外观,沿用了小米智能锁推拉款和小米全自动款及Pro的整体风格,还是简洁直男型,不像鹿客S30那种的线条感。

6、苹果Homekit和小米双生态,这个也见怪不怪了,小米好几款智能锁都是这么干的。

三、小米系列智能锁,持续关注和测评。

小米作为在智能锁品牌里面,C端冠军级别的存在, 也会持续关注和分享,学习和测评小米产品,欢迎交流探讨。

小米智能锁X发售后,第一时间做详细测评内容,欢迎关注。


四、小米智能门锁X追更()。

暂时没有拿到小米智能门锁X的实体样锁,所以没有具体的实物测评暂时,近期会更新欢迎关注!

1、佩服小米的品牌运作和公关。

到今天知乎上这个小米智能门锁X的话题发布也就不到1周时间,流量和关注及参与话题的人非常庞大,里面的参与者有大概的几类。

第一类:小米品牌运作的KOL。

此部分人群早前就拿到了内测样机,以视频和文章测评的形式发布小米智能门锁X的内容,有不少大V关注人数和流量非常大,但是遗憾的是并不是智能锁垂直的专业人员,谁实话评测内容流于形式光捧场了,没有提出实际意义的购买和选型意见出来。

第二类,其他智能锁品牌或利益相关者。

大部分上来就是简单粗暴推广 告的,不多说了,对于消费者没有什么价值。

第三类,数码相关的用户群体。

有数码爱好者,有米粉,有智能锁潜在需求用户,从不同的维度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这个角度反而能真实反映消费者角度对于这个产品的担心顾虑或者真实诉求。

其他类别,比例不算大,不做分析。

2、客观角度说说这个智能门锁X的风险和不足处。(仅代表个人观点)

关于小米智能门锁X的功能介绍和优点,相信这个话题下面80%的回答都表达的够清楚了,没必要继续捧了, 从风险提示的角度表达下个人观点,希望能对真正意义上的潜在智能锁需求终端用户选型和甄别上提供一定的参考。

第一,性价比有点不合小米的气质。

小米从2019年开始总共发布了9款智能锁,前面每一款从市场定价来看都是爆品,让2C的线上以及线下的品牌非常难受但是又没啥好办法。

但是这次人脸识别锁的发布,市场定价在3299元,通过活动到手也要差不多接近3000元,说实话,性价比很差,不符合小米的风格。

内行的来讲,定价之所以不接地气不是市场策略问题,二是产品成本偏高导致的,这款锁由绿米联创代开发的,成本确实很高相比同行主流产品,原因有几点:

上面内容也提到过,绿米2019年就开始在研发这个产品,但是选择的方向确实是一条投入很大难度很高的路线。不适用成熟的主流人脸模组方案,二是要找算法厂家,模组生产厂家,CPU芯片厂家多个单位一起组织来搞,所以可想而知研发投入的情况。

使用锌合金材质(2021年上涨到了2.4万/吨),小米其他智能锁都是铝合金(1.6万/吨大概);

所谓的“自主研发人脸模组”,算法,芯片,模组加工,测试封装等下来,要比采用成熟主流厂家人脸模组高出一大截;

电池成本高:两块6000mAh的锂电池,由珠海嘉德生产供货,这两块电池成本估计在100元/个,除非用非主流电芯材料会便宜一点;

增加了AMOLED,看着炫酷实际上没有意义,目前的3D人脸识别技术录入不需要屏幕对照,系统自动校正交互已经成熟了,增加了成本;

全自动电子锁体成本也高,注意看下锁芯位置跟鹿客那款是类似的,也在偏上方的位置,是定制开发的。

其他的小点就不逐一罗列了。

第二,“自研人脸识别模组”,还是那句话“双刃剑”。

小米宣传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自研人脸模组,实际上是绿米费了很大劲这么弄出来的。

项目开始之初,不选用专业人脸识别公司的方案,据说是自己选型用安霸的主控芯片平台,的卢提供算法配套支持,水晶光电负责模组生产。这种创新精神和勇气一定要点赞,但是确实投入大,产品要成熟稳定需要一定时间和体量的验证和迭代。

因此在这个智能门锁X上面的人脸识别模组来说, 点赞创新和开发模式,谨慎看待这个人脸识别的稳定性和成熟度,拭目以待,共同学习下。

第三,金融级BCTC认证,很棒,但是这个也不算是稀罕事。

不了解BCTC认证的大家可能会不明觉厉,实际上在目前人脸识别的相关行业,已经有很大一波上游方案商或者终端品牌商能做到BCTC支付级增强级的认证了。

附个清单,是BCTC官方通过支付增强级认证的名单:

第四,隐藏式指纹设计,说的好听,谁用谁知道。

智能锁隐藏式指纹设计,其实华而不实,说是为了美观也好,或者是保护指纹传感器不被刮伤也好,最后其实影响到的还是用户体验,谁用谁知道。

指纹识别天然存在的问题,对于老人指纹变浅,小孩指纹多变,手指干湿影响,天气干燥,低温,按压力度和角度,接触面积等,综合的因素都会影响到识别速度和体验。

你再把指纹传感器放到把手后方,可想更没有那么容易摸得准和体验好了,类别几年前安卓手机由于苹果Home指纹键专利的原因,把指纹识别都放在手机背面,现在看市面上还有多少这样的产品,明显违背了用户习惯和客观逻辑。

类似的指纹隐藏设计的,也有一些成熟的产品,感兴趣的可以去评论区看看,这种指纹识别的体验和评价。因此在指纹设计上, 认为此款产品存在遗憾的地方,非常能理解人脸识别款,想把指纹隐藏起来不要喧宾夺主,但是真实的用户体验更重要。

第五,高端产品,但是“夹手”的共性问题仍然无解。

这个“夹手”体验问题是推拉款智能锁目前的共性问题,就不做过多的说明了,相关问题讨论可以供参考下:

第六,高端产品,但是技术标准其实并不高端。

目前小米这个人脸识别智能门锁X定位已经很高端了,就像不少网友说的各种硬件配置都堆叠在一起了,但是懂行的朋友不难发现,这个产品的技术标准其实并不是国家行业标准里面的严格级别2,其实指标是比较低的。

耐盐雾测试只有48小时,高低温环境只是10℃到55℃,大家看看行业标准GA374-2019里面的环境要求标准就清楚了。


附:小米全系列智能锁专题评测内容,供参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上类似迅雷的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