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错误的骑行姿势?求百度大神

骑鸟一个月了,说说心得。首先纠正两个误区:
1. 鸟车前叉是4连杆前叉。这个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可以看下图:

因为鸟车前轮处的两根杆子是不可转动的,因为鸟车前轮处的两杆是不可转动的,所以本质上鸟车的前叉结构可以等价为:

由图可知,鸟车前叉和后叉本质上是一样的,并不是什么四连杆叉。想知道什么叫四连杆叉的同学可以去参考下DAHON的JP8,那才是真正的4连杆叉

并且根据鸟车前后叉构造有两个推论:
1. 鸟车弹簧在工作过程中除了轴向压缩外必然会产生垂直地面方向的向下弯曲。这个可以去参考张老师在HZBIKE上发的换鸟车弹簧的帖子。他的弹簧更换的时候已经是弯曲的了,至于为什么向下弯曲,是因为鸟车前叉弹簧两端的方向是固定死的而不是转点,所以在工作时除了强迫压缩之外显然还会产生一个扭力强迫弯曲

2. 鸟车前后避震的转点到弹簧(避震胶)两端的距离是相等的,或者至少是相近的。测量证实了我的推论,鸟车前叉转点到弹簧两端的距离大约都是是31CM,后叉到避震胶两端大约都是34mm。这个的原因和推论1是一样的。后叉还好,如果前叉两个距离相差太大弹簧是没法工作的。

但是我不明白的是鸟车的气压避震两端为什么只有一边是转点?疑惑啊

大行的车玩完了,下次搞鸟玩, 上20"rolf轮组,  改个轻鸟

对了,先搞一对改20"的V刹,改鸟20"就容易了. 冒似上20"rolf不行前轴长度不同.

第二个问题是鸟车的互换性。 的确,鸟车采用的都是大车配件貌似很好改,但是鸟车精巧甚至可以说是精密的折叠方式决定了鸟车的互换性是很差的,改动上面每一个部件都必须三四而后行。比如说:

1. 后拨防跳链器:这个东西在鸟车折叠的时候起到一个撑开链条的作用。虽然它在骑行时在1和8两个档位会刮链条,但是如果拆了它,你的鸟车在折叠的时候链条处于一个松弛的状态导致曲柄也会处于一个松弛的状态,提车走的时候脚踏就会“叭嗒,叭嗒”。。。。而且这个时候脚踏是会蹭到后叉的,我没掌握折叠要领时后叉就蹭掉了一块 所以这玩意不好随便拆

2. 后拨: 由于走线的问题SRAM的后拨无法装上。想抗日的同学又要多费一番功夫了。而且换后拨后必须重新研究折叠时的档位。。。否则会发生第一点最后说的情况

3. 中轴:鸟车的中轴是最讨厌的 传说原配是118.。。。太平洋官网上面有个家伙说用118垫几个垫片就OK,隆猫在满世界的找12X的ISIS。。。。天,虽然东西标准件但是规格让人恶心啊

4. 牙盘:鸟车的牙盘护盘和齿盘是连在一起的,而且一般改车都会选原配相近或者比原配大的齿盘。这样的TT齿盘很好找,但是鸟车在没有护盘的情况下非常容易掉链,特别是在档位不合适的时候折叠必然会掉链,因为链条是松的。

5.后花鼓: 24H的山地花鼓在国内非常的难找。。。。。一般极高档的像KING和WOODMAN这样的会有备货,可是如果我有1K6我会考虑直接上ALEX。。。。

6.前花鼓:到这还没完。当你一对花鼓买回来,你还必须考虑一下是否牺牲折叠的代价把前花鼓还上去。鸟车的窄体花鼓,折叠的时候刚好可以把后拨“嵌”在前轮里面,如果你换前花鼓,这个好处就没了,自己考虑吧

7.前拨: 除了BD1之外其他版本的BIRDY都是没有前波孔的。不要紧,可以用前波挂钩。但是一系列问题就来了:首先后拨的走线孔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前波的问题,经常折叠会把线头弄坏;其次还是中轴长度的问题,搞不好的话会有三种结果等着你选一:要么擦车架,要么擦大盘,要么擦前拨

8,改20寸:经雪雪提醒还有20寸的问题没有讲,改20寸要么用PAUL刹车要么用国产的刹车转接片,但是会引起手感的改变。具体可以去CHINAbike看张老师的帖子,写得很详细。

补充一下鸟车后花鼓的问题,ALVIO鸟是用36孔的花鼓配28孔的圈。LX鸟是用28孔的后花鼓配合24孔的圈。相当的诡异。

ROLF轮组前轮在鸟车上使用的问题:14孔的前花鼓难搞,28孔的多呀。不过重编那个14孔的前轮难度很高,主要还是调圈的问题。

您老这次猜错了 鸟车我很满意

落星,新款的ALIVIO是24孔花鼓配24孔圈  而且前花鼓是窄体花鼓

ROLF轮组前轮在鸟车上使用的问题:14孔的前花鼓难搞,28孔的多呀。不过重编那个14孔的前轮难度很高,主要还是调圈的问题。

花鼓、钢丝这些东西都不是问题 主要是没编过 可能编1、2次也就熟了觉得没什么

好了 开始第三部分了 鸟车使用注意事项补充

1. 关于折叠档位问题。其实这个隆猫帖子里面讲过:最好自己试试,尤其是改过变速的。可是很多人参照太平洋网站上的最小飞数起第三档就认为是第五或者第六档了。其实最常见的Birdy Alivio是用的第八档,配合防跳链器是可以基本绷紧链条达到完全折叠的。链条没绷紧会怎么样?有以下后果:a. 展开后档位不对;b. 折叠时疑似掉链(有护盘情况下),展开后也需要注意理一下才能弄好,没护盘的直接掉链;c. 折叠时曲柄松动,会打到后叉给你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号

前叉折叠问题。有人(比如说我)看到太平洋官方的折叠姿势,觉得像是在打太极一样折前叉不雅,或许会换个别的什么姿势去尝试。经过我的试验,太平洋官方的那个折叠方法:把车架提起来然后去旋转前叉的方法是最省力最不容易弄脏身上别的什么地方的。。。大家也可以试验一下,反正我的结论是这样。我曾经没那么大动作的姿势,结果是:让人看笑话,折个车子像练武术一样,还折不好

3.  快拆位置问题。按照官方的前快拆在右后快拆在左,就不会影响折叠。

4. 前刹车走线的问题。前刹车走线一定要拿出来,手感差别不是一点两点。这个很多人也说过了,我就再重复一下凑字数

5. MKS。鸟车换上MKS后折叠后提着走会更爽利,因为左边脚踏的位置不会再咯到脚了。能换的就换吧

6.  尾灯。鸟车坐杆上有一个原配的塑料件用来装尾灯那是相当的好(原来用来干什么的忘了),记得一定不要扔掉!

其他事情么众老鸟都讲过了我就不多说了 等我自己有心得了再讲

总的来说鸟车优点有: 大梁不折叠,折叠处正好是避震器的地方;折叠扣设计得很好,除了那个塑料片外无论是头管,坐杆,前叉都很不错(尤其赞赏鸟车的坐管夹!比DAHON照抄大车的坐杆夹的做法明智一百倍!)。这两个优点就足够爽了,总是是一辆既好折叠又好骑的车

1. XT短臂后拨不能上34T的齿片对不对?

2. 什么叫刹车手感好?越松越好?

3. 擦车子有啥秘方没?为啥我总擦不太干净?

4. 有什么外置腕组是像KING和HOPE一样上下互换的?我只要好看就行 那个KING血贵啊  

1.如果你前面单盘就可以用短臂的山地后拨配34T飞
2.就是捏起来舒服,不同的人对舒服的定义不一样,有人喜欢松软,有人喜欢硬朗,不管松软还是硬朗,响应迅速不拖泥带水是必须的。
3.尽量少弄脏吧,哈哈

就怕仿KING只是仿了个涂装,待会买回来装上去还是个倒的

不倒~有批仿KING是FSA代工的~跟真的KING几乎一样,连重量的误差都在20g以内
而且仔细找下的话很多腕组都是上下不分的,不止这2家

不倒~有批仿KING是FSA代工的~跟真的KING几乎一样,连重量的误差都在20g以内 [表情]
而且仔细找下的话很多腕组都是上下不分的,不止这2家

那我去弄个红得够亮的仿KING  谢谢落星

昨天世纪公园玩了和尚的鸟车,完了,彻底中毒了
比我想象中的要轻,和尚真有米...似乎换了ti头管

下一步我计划出掉山地车,弄个九月鹰飞那种灰鸟,反正我山地车只跑长途,有点大材小用...

birdy的前后叉开裆是标准的么?看和尚用的woodenman的碳纤花毂
如果用山地飞轮,我喜欢11-32t的,牙盘应该用多少齿的合适,平路90踏频有40的最高速度就行

主要是齿比我完全没概念,怕爬坡上不去...

鸟车用56T牙盘基本就和P8一致的,所以牙盘并不需要换小,当然换大了会不错 比如落星的KCNC  齿比这个问题和张老师讨论过,配一般的山地飞基本上就够用了 貌似算下来是56/34*18=29.6

Sram后波的话如果你不觉得他们几位后波走线怪异的话完全可以用的,经九月鹰飞证实一点问题没有。

另外改鸟车的要点还是很多的,具体参考前面

23号的鸟车分析还是蛮透辟的!
鸟车的避震前叉,确实并不是四连杆,只是其外形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四连杆”这个术语而已。独特的设计完全是为了折叠的需要,在避震过程中,它将来自地面的垂直方向颠动转换为前后方向缩放摆动,所以实际泄力情况不会太严重,同时,这种构造的避震在动作时,几乎完全不会产生车首下沉的“点头”现象、不影响到操控,这是其优点。但是由于行程很短,不要真的当它是个完全意义上的避震,把它看作为一个连接前叉折叠部与车架之间的缓冲保护器就可以了。
后避震的意义,与前者相仿。
更重要之处,对于折叠车来说,这样的连接处理方式既兼顾了折叠的需求,且使得原本许多折叠车在叠合关节处的“刚性连接”变成了“柔性连接”。老子云:“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刚性连接”的折叠接合方式,在承受强力冲击时,接合处的材料变形是难免的、早晚而已,而采用“柔性连接”则可消除这种隐患,可以为车架提供更好的耐冲击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这是Birdy在折叠设计上的过人之处。

鸟车用56T牙盘基本就和P8一致的,所以牙盘并不需要换小,当然换大了会不错 比如落星的KCNC  齿比这个问题和张老师讨论过,配一般的山地飞基本上就够用了 貌似算下来是56/34*18=29.6
Sram后波的话如果你不觉得他们几位后波走线怪异的话完全可以用的,经九月鹰飞证实一点问题没有。

对于鸟车的后轴升级,目前有一个不错的选择:久玉四培林24孔山地型花鼓,重量约297克,标准山地车轴的135开档,价格不贵,简直就象是特意为鸟车设计的。在我的鸟车用了一个多月,感觉相当不错。

  • 首先,本人手腕细,腕围16cm,腕宽5cm,Fenix 2 带我手上,大小我觉得刚合适,形象有气质,酷炫,质量可真是够分量,沉甸甸的,象丰收的果实,N多功能,眼花缭乱,但是我只是用来跑步而已。手表带上,立马来到广场,启动手表,时间立马同步,地图查找,有世界地图,可以查到在中国哪个市,当然是英文显示,然后准备跑步,原来担心心率带会不适,完全没有必要,不累赘,不难受,过段时间就忘记它的存在。Fenix 2 启动,最低版本,好像是2.9版——年代久远,记不住,搜星飞快,担心的搜星问题没有出现困扰,然后开始跑步,然后停下一阵子会自动停止跑步追踪,跑到现在,版本升级到4.0,搜星的问题终于令人烦恼,同一地点,时快时慢,最慢时竟然跑完回家都没有搜到,都过去了40分钟,不同的版本,搜星速度不一样,同一个版本,搜星也有前有后,最糟糕的是,速度都比我的sony L36h慢,专业GPS手表,比手机慢,所以说,带手机的同学不买手表也没什么损失,毕竟专业到关注步频等等的人不多。但是手机的漂移情况实在严重,距离有时候差距有1000多米,搞得我很兴奋,以为自己踩了风火轮,可以找孙悟空比划比划,实际就是个健康跑的层次。有了Fenix 2 以后,距离基本上很稳定了,但是,对,但是,漂移也是偶然有,虽然次数比手机少,发生几率低,也是有,偶尔还很离谱,啧啧啧,下面这个是让人凌乱的地图,不仅仅漂移到天南地北,距离也是可长可短,实际距离10k,地图显示是11k:但大多数情况下这才是我的水平:其次,带着这么个锤子跑步,它总是刷它的存在感,时刻令你勿忘,勒住你的手腕,你系太紧,难受,松一点,晃荡晃荡,卡着尺骨茎突的位置,久了就痛,咋办?反过来带怎么样?还是不行,思前想后,来个护腕,没错,解决了,不勒不晃,时间长了习惯了,也可以忘记它的存在。"

  • 实际配对很方便。手机上原本有佳明Connect App的话,点更多-佳明设备-添加设备,然后手表长摁左边的向上键,进入设置-手机-配对手机就行了。绿豆芽与手表的连接也很简单,ANT+配对。绿豆芽没有开关,晃动几下就算自动打开了。在手机上设置-传感器及配件-添加配件即可。配对成功后就能看到绿豆芽,晃动开启后会显示已连接:另外需要到佳明Connect app,同步完成后,手表才会有实时告知跑步功率的功能。这一切搞定,把绿豆芽别在腰间,出门跑步一些数据就开始收集了。PS:有点挺好玩,在跑完步后,手表会提示训练已完毕,不要忘记取下传感器——绿豆芽实在太小确实很容易忽略,随手和脱下的衣服扔进洗衣机是常事。所以千万记得跑完要拿下来。实际测试及数据的简单分析前面已经提过功率的概念,绕着世纪公园跑步的时候心想:以前就算不是什么GTR/大黄牛、好歹也是加R高尔夫,现在长久没跑应该沦落成POLO差不多。之前了解职业骑行运动员的功率可以达到400w(瓦特),看其他评测有在220左右。现实是残酷的,实际评测下来看数据功率,别说POLO了,摩拜单车都不如啊……选择其中一次在世纪公园的12公里作数据分析(当天微风,湿度较大,27℃)。用的龟速(真的龟速),7分50的配速,然而平均心率达到了159——可见不跑步后有氧能力是多么糟糕(以前也很糟糕,159的心率配速大概在6分左右);步频174,较比较推荐的步频180要略慢一些;垂直步幅比9.1%,垂直幅度6.7cm、触地时间231毫秒——这三项可以粗略理解成跑姿尚可——这些都是通过绿豆芽得到的数据。这里不展开,简单说下,垂直步幅比、垂直幅度、触底时间越低,往往也意味着跑步更具经济性,或者说跑姿问题不大——但数据毕竟是冷冰冰,还需要结合使用者的具体情况来分析。比如高个子、速度快的跑者,前两项数据就会先天高一些。另外我这配速过慢,如果以5、6分的配速跑,显示也会更“凄惨”一些。另外这次最想得知的跑步功率,平均188w:这个数字当然很符合现在跑渣状态的我。功率与配速的叠加对比。可以看到几乎是和配速共同变化的:功率与心率的叠加对比。心率在保持一定范围的时候,功率实际上是有明显的衰减的(越跑到后面功率有越低的趋势)——在同等心率时没有办法输入同样的力气。当然功率更大的用处在于,在长期多次稳定训练后的对比,看功率的提升(或减弱)。另外如果一直跑完全相同的路,用同样的配速、不同的跑姿去完成,在得到的两条功率曲线里,输出功率更低的那条曲线就代表了你用更少的力气(却能维持相同的速度),那个跑姿就是你最经济的跑步方式——当然个人的建议是,尽量养成科学的跑姿为前提(比如比较重要的关键跑姿-落下-拉起),而后微调摆臂之类的动作,来得到自己最经济的跑步姿态。另外对于越野跑者来说,心率相同但功率忽然下降,一般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你在该下降路段的通过能力不行。比如下坡能力弱,或者面对多弯道技术动作太拖沓。这种情况就提示你需要多掌握一些技术动作了。最后要提的一点,心率和功率都是非常好的数据——前者很直观的表现出身体当下的状态。心率的话不展开说了大家都比较了解。那功率就更直观直接的体现你是否真的维持在某一运动强度上,以及该运动强度下自己是怎样的感受。如果你想保持某个真正稳定输出的运动状态,功率要比心率数据更公正一些。于我而言当下处于恢复跑步的阶段,分析这些数据当下价值并不大。但手表+绿豆芽的组合得到的数据已经非常非常详实了,逐一去分析或者对比,确实可以得到很多信息。也能帮助训练中的一些改进。远胜过一些所谓跑步教练的“指导”——当然前提是你得能一直坚持跑下去。最后最后要提醒一下——645的数据线和235数据线不通用。虽然它们看起来几乎是一样的,235的线头有GARMIN字样,645则是一个三角。用235的给645充电,会显示不兼容:用645自己的线则没有这个问题:所以如果刚好有这两块表,出门的时候记得别带错线了。后续有时间再测评一下645以及小米蓝牙耳机搭配后的音乐功能,以及会提一下充电时间/待机时间…等等。多谢阅读。"

  • 2xx系列在Garmin的跑步表产品线中属于中端产品,低端有1x系列(如FR15),高端有6xx系列(如FR620)。再往上就是铁三的9xx(如FR920XT)和户外全能型的fenix等型号了。所以从功能上来看220必然不及之前评测过的620更不必说fenix3了,其面向的是对跑步运动有基本需求,但又不满足于低端1x的用户。225内置GPS芯片、加速度计和光学心率计,同时也支持ANT+协议的心率带或计步器,可以下载训练计划,支持自动计圈和自动暂停功能。日常使用可进行步数和睡眠监测,还有久坐提醒功能。GPS模式续航约10小时,手表模式续航约6周。图1:主界面只有一个跑步模式,下面的汉字“菜单”表示这块是中文版。这几天用下来感觉虽然有个别地方还有错字,但中文化已经十分彻底了,完成度很高。图2:可自定义的跑步数据页面最多有两页,每页三行数据。此外还有时间、心率和心率图示三个固定页面可选择性开启。图3:心率图示页面现在显示的内容为比较专业的说法,比如“无氧区”、“乳酸阈值区”等等,在正式版中会改为更加易懂的叫法:“运动热身”,“脂肪燃烧”,“心肺强化”,“肌力强化”,“无氧警示”。从图中可以看到竟然还把“阈值”写成了“阀值”……等正式版的时候就看不到这个错别字了~图4:除了光学心率之外225相比220还增加了日常计步功能,只要在设置中开启即可。  三.Garmin

  • 这里不得不提fenix3HR版强大的光电心率了。之前用过小米手环二代和乐心光电版手环,光电心率监测简直就是鸡肋功能,没事拿来玩玩,喝完酒测测静态心率还成,真正运动时想看个瞬时心率,哪怕检测出来至少也得等5秒吧,更何况有20%的概率检测失败,再加上明显检测错误的数据,用一次就不想用第二次了。再回头说说fenix3的光电心率,只要切换到心率页面瞬间能查看到当前心率,而且数据是即时刷新的,用了几天下来相对小米乐心等的错误数据几乎没有,至少40和190这种匪夷所思的心率从未出现过,当然论数据精确度那还必须得上心率带哦。fenix3的自动心率监测频率还是很高的,特别是当有一些剧烈动作时,都会开始心率监测,甚至每次摘戴手表时,心率监测都会开启一会。HR版后背确实有些凸起,但佩戴时并感觉不到,只是心率监测这块的材质目测比较容易留下污渍和划痕,每次摘下手表光电心率处都特别多污渍,而且很不好擦除。  day页面可以查看当日活动状态,按右侧start键可查看更多活动信息。fenix3采用的半反射式显示屏越阳光明媚显示越通透有味,强光下的质感和可视性都非常好,这样的设计也是有道理的,没有常亮背光续航时间更长,毕竟多数运动还是在白天展开的。想用fenix3在朋友面前装逼,就一定别开启手表的背光。背光开启后显示效果简直和几十块的电子表一模一样。楼主手腕16cm,也特别喜欢戴大表,戴上还是很和谐的。女生或是苗条的男生驾驭起来确实有点难度。再来简单看看佳明官方app connect的使用情况。app的界面设计风格和交互逻辑很安卓,体量相对较大,学习成本也比同类app高出不少,此外不支持滑动手势操作,对于大屏用户迟早有天会因点左上角的返回键而碎屏的。但最影响体验的是注册和绑定过程,操作界面和逻辑简直像回到了上世纪。然后就是进入app后的数据同步速度确实慢,而且进入某些具体数据页面时又需要同步一次。好在最近更新了一个版本,同步速度提升了不少。用户可自定义首页快照中显示的类目,可以将完全不会用的活动删除以简化app层级。可具体查看每天每周的强度训练数据,下方的柱状图能看到一周的运动情况。可查看每天具体步数数据,能生成近30天的柱状图。为了体验fenix3的睡眠监测,开始两天戴如此大表睡觉确实影响睡眠,好在近两天也习惯了。但不得不说fenix3的睡眠监测不及乐心手环精度高。白天睡觉不会被记录,11点睡了一小时看场英超接着睡,第二天查看数据发现入睡时间将近3点。而乐心手环白天在公交车上咪半个小时都会被记录下来,晚间睡眠监测更是非常精确。必须得吐槽一下佳明的服务器,进入应用商店简直回到了拨号上网时代,明明一分钟能完成的操作愣是要等10分钟载入才能开始操作!暴脾气的可以用应用商店来练练定力!fenix3和苹果健康的联动也是特蛋疼的地方,别的数据都能顺利导入,唯独步数数据同步常出问题。每天好像只在凌晨同步一次,有时一觉醒来也没同步。使用一周还没摸透规律。好在一旦成功同步后不会像小米乐心一样出现重复计数的情况。要想和微信运动同步,必须关注Garmin爱运动公众号并登陆账号绑定设备。数据同步速度同样感人。数据延迟至少15分钟以上。再试试Garmin主打的运动功能。手表到手后没跑一次步。仅踢了场野球。踢球前特意百度了下Garmin是否可下载安装足球模式,结果当然是没有啦。于是只能选择Hiking徒步模式凑合着记录一下。户外gps搜星大概10秒以内,活动过程中可手动暂停并恢复,数据的准确率还是蛮高的,只是这上升102米是几个意思?!Garmin国内默认使用高德地图,但依然会出现gps漂移现象,好在右下角有个gps校正按钮,开启校准后定位很准确了。一场球下来耗电5%还是可以接受的。此外忽略楼主全场覆盖型的跑位,哥就是足坛稀缺的b b型中场 。至于其他运动模式全没尝试过。等下几周运动后再补充吧!接下来是装逼时间,既然顺便测试下7plus的拍照性能,相机也掏出来了,Fenix3也归位了,就顺便来个EDC记录一下吧,GR和x100是楼主使用率最高的相机,皆已是战斗成色了,大家凑合着看吧。fenix3的表盘都快赶上x100的镜头直径了!中间那支是双十二张大妈安利的铜师傅签字笔,做工质感没话说,19.8包邮,真应该多囤几支。接下来塞满一包包,海淘filson262,背了小一年颜色已经淡了好多。口粮是手卷v草和L草斗丝,现在办公室女性太多,基本抽不成斗了。右下角的飞宇g4pro简直是视频利器,刚买完大疆也出了款夹手机的稳定器。毕竟大疆家大业大,品控和售后一定好于飞宇。 HR港行蓝宝石版的优缺点吧:优点:1、应该能算是续航最好的全功能智能腕表了吧,若不是每天一个半马的运动达人,一周一充问题不大。2、能提供包括室内户外超过12项运动类型的监测,数据专业、类目详细。至于数据准确度,只能依靠专业人士来验证了。3、颜值超高,尤其是真机上手的质感和做工比渲染图好太多,这点和苹果产品比较像。4、gps搜星速度快,开启gps耗电相对Apple watch不太明显。5、兼容蓝牙+ANT+设备,支持楼主之前入手的迪卡侬蓝牙心率带,连接不复杂且稳定。如购买普通版不需要购买Garmin原厂心率带,其他支持蓝牙+ANT+的心率带都可使用。缺点:1、佳明官网和app连接速度太考验耐心,app交互相对复杂上手难度相对较大。2、机身内存竟以kb为单位,虽说应用和表盘文件都不大,但至少也给个128M吧!预计装50个表盘就装满了。3、非触控屏,一旦进入深层级的设置菜单操作起来极为不便,好在日常调用各项运动功能倒是影响不大。4、开启背光显示效果太渣,瞬间降低屏幕品质,夜间查看时间还是尽量借助其他光源吧。5、金属表盘的图层可能不太耐磕碰。6、与苹果健康同步步数数据常出问题。7、最后不得不说,一个中文字库值1000大洋,抢钱啊!写到现在曼城vs阿森纳都完赛了!也该歇歇睡了。各位看官用碎银子砸砸楼主吧,说不定在值友幸运屋里金币抽奖抽中了,再写个开箱玩玩! "

  • 对于每一个跑者而言,运动手表的GPS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GPS可以帮助定位,记录跑步轨迹,以及跑步的距离,配速等,这些数据都是拿着手机跑步的时候没有办法精准记录的。佳明Forerunner 245运动手表就做到了这一点,它支持GPS,GLONASS,GALILEO三星定位,搜星速度非常的快。戴着它出去跑几圈回来发现我的跑步轨迹,速度,距离都记录的非常地准确,而且数据简单易懂。在开启了精准GPS的模式下,手表的电量也十分耐用,我每次出去跑步的时间在2个小时左右,Forerunner 245运动手表的电量仅消耗了8%,平时不出去跑步的时候开启的是智能模式,两种模式轮流使用电量可以用四五天呢,这个续航能力非常赞了。运动手表佳明Forerunner 245之进阶运动分析+多元训练方式自从使用Forerunner 245以来,我的跑步训练不再是一头雾水了,它会为我打造出最适合我的训练计划和恢复计划,让我也更加清楚自己的训练状态和体能变化。之前我做了很多的训练,但是效果一直不明显,现在有了Forerunner 245它可以评估我最近的训练,告诉我现在做的训练对我的体能提升有没有帮助。还会帮我计算出我的恢复时间,让我的训练事半功倍。Forerunner 245运动手表不仅有跑步训练,还有骑行、泳池游泳、室内划船机等十几种运动方式,可以满足我的任何运动需求。我还可以自己根据情况制定训练计划,将计划下载到我的手表,和手表上的教练一起训练。通过佳明的教练功能,我只需选择好目标和喜欢的教练就可以开启计划,而且计划会被自动同步到腕表中,方便随时查看训练的日程。佳明运动手表品牌的外观也是很赞的。Forerunner 245的屏幕采用的是美国康宁大猩猩玻璃,非常的坚硬,根本不用担心手表一摔就坏。显示屏是半透半反式的设计,我在外面跑步的时候就算太阳直接照在上面也是看的非常清楚的。之前在跑步的时候如果有出汗,黏糊糊的非常不舒服,Forerunner 245运动手表采用的是运动型的硅胶设计,透气性非常好,出汗也没有一点粘腻感,戴在手上非常的舒服。佳明Forerunner 245运动手表不管是在外观设计上还是功能上都是满足了我作为一个跑步爱好者的需求,可以帮助记录下我所有的跑步数据,每次从数据上看到自己的进步都非常的开心,跑起步来也更加有了积极性。

  • 接着来看一下操作,Forerunner 245跑步手表的操作方式对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左三右二式的五键操作是佳明智能手表的标配,如果没戴过佳明手表的朋友也不用担心,这个操作非常简单,特别容易上手。 跑步是我平时最主要的运动方式,当初购买Forerunner 235的时候,不仅是因为它的外观吸引我,还看中了这款跑步手表的各种强大功能。虽然我比较颜控,但是许多跑者会更加重视跑步手表的功能,那么最后就来说说Forerunner 245在跑步功能上有哪些提升。和Forerunner235比较起来,Forerunner 245提供的跑步数据更精确、更详细。搭配上心率带或者绿豆芽,可以测出步频、步幅、触地平衡时间、垂直振幅和垂直步幅比等数据,我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跑步姿势,以便正确地调整跑姿。Forerunner 245的GPS定位系统由两颗卫星增加到了三颗卫星,定位速度快了很多。GPS续航更是从235的9小时增加到了22小时,即使我拿去参加马拉松也完全没有问题。Forerunner 235里原有的心率、活动记录、卡路里消耗等主要功能在Forerunner 245中依然一应俱全。戴着这样一款跑步手表,每天的跑步成果都会得到记录,长时间坚持跑下去,回头看到这些记录可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Forerunner 245还新加入了脉搏血氧浓度这个新功能,可以实时查看我的血氧浓度和睡眠监测,这样我就又掌握一项重要的生理指标,控制好自己的运动程度才能避免缺氧等对身体健康不利的影响。这款Forerunner 245跑步手表不仅颜值高,操作简单,功能也非常强大。戴着这样一款功能强大、数据详实且高颜值的跑步伙伴出门跑步,无论是形象还是气质都能加分,我更加愿意每天出门跑步了。

  •   这次我入手的是国行英文带心率带版Garmin Fenix 2,从图片可以看出纸盒已经凸起!  里面也没有缓冲的填塞物,好在没有损坏。  盒子正面(表+心率带)  包装类似于俄罗斯套娃。  取出所有部件如下:主机,USB数据线,电源适配器,英文快速入门手册(保修、质检。。。),但却没有换表带的螺丝刀!  外观同上代基本一致,表盘:48mm-50mm,功能设置键由红变为黑。 右上位置的按键加设一圈红色按键圈,突出重要性。  表盖为内嵌式合金表盖,并作了抗氧化涂层处理,整体净重仅90g,扩大了佩戴用户群(受到部分女性喜爱)。  后壳标注50m防水  表带可更换,偏软且透气,相信只要不是夏天,不会轻易捂汗。  插座MIC。连接部分为扣卡式。USB的充电设计已经在生活中普及。刚开机,87% remain。  整体金属磨砂质感的黑色,背光类似军级警示红色背光,夜间开启亮度适中,不扎眼。(酷毙了,纯爷们最爱)   Fenix 2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时。整体界面简洁、大气、易上手(更多产品特征、参数规格参考链接)。  再开心率带,包装盒印了高大上的德文,不过盒底还是MIC 。  3此处被秒杀 )。另外,这一代新增高度和海平面气压显示,总计5个数据常量显示,Temp温度、Barometer气压计、Altimeter高度计、Compass指南针,非常适合骑行和户外爱好者们。搜星、配对手机、同步数据  心率和数据这块目前先通过跑步向大家展示(本人不怎么游泳)。一般而言,经验丰富的跑步运动员倾向于垂直摆动更低,触地时间更短。在设置的踏频下,更短的触地时间通常还与更高的垂直摆动相关联;更高的踏频和更快的步速均与更短的触地时间相关联。一名顶级的跑步运动员的触地时间通常少于 200 毫秒,而经验丰富的跑步运动员的触地时间也会达到300 FR620的相同,所以也应该支持620的所有动力学特性)可以测得步幅、步频,从而对跑者的跑姿建立一个初步的数据样本,供跑者参考并提升跑步空间。  和心率带首次配对需进入Settings>Sensors>Heart Rate,还未配对过的话,Status为Off,我们可以先设置HR Zones(根据个人情况设置不同激烈程度下的心率,总共六个数据对应六个不同等级,从max到zone1(最轻量的运动级别)),设置完毕后进入Status与HRM配对,第一次配对花了将近两分钟才找到。佩戴好心率带,进入Run模式准备实测,显示先连接心率带,然后搜星,  我从家里出来,在楼梯间整个搜星过程一直没有什么大的进展,让我很担心是质量问题,当我来到室外平地时,突然一下子搜星完成了(传说中的秒搜)。网络大神是这么解释的:Garmin的一切数据都是根据GPS卫星型号进行定位、评估和计测。GPS非军用信号,在进入大气层后,都会转变为长/中/短波信号进行服务。也就是说Garmin的信号需要折射、反射才能提供服务,爬得越高或走得越低,不见得信号就强,往往这些地方信号都极易丢失。这也是为什么在高楼间或高密度绿化覆盖的地方,Garmin搜星困难的原因所在。GPS信号收发跟环境有关,与雾气等自然气候无关。   每次跑完之后会提示Save>Done,数据便保存至表内。数据的上传环节也很方便,首先在此处注册用户,关联自己的设备。手机中安装Garmin Connect Mobile (链接)。打开手机软件,蓝牙与手机配对(表内Sync功能)后,开始同步。问题出现了,安卓手机wifi状态下,开蓝牙和Fenix 2配对后,手表显示Connected,但手机wifi会掉线,并且搜寻不到先前那个使用的wifi;  而关闭蓝牙之后,掉线的wifi又可以搜寻到并连接。(连第一个CMCC) 不清楚是不是固件问题。然后我改用流量接入网络,配对手表之后,表上会出现Sync in progress>Sync Mobile中的数据传至服务器。之后便可以在此处查看上传的详细数据。 另外,蓝牙连接后有时会出现自动断开情况,但会自动重新连接。几次尝试、蓝牙配对、同步之后,耗电很多,一下子从100%降至87%。 PC端安装CommunicatorPlugin和GarminExpress。本人更推荐几次活动之后再将数据通过PC端的Garmin Express统一上传,一键同步,更高效稳定,并可以设置同步后给手表内存储器清理空间 。心率、数据  摆上一张跑去超市的数据统计,网页没有之前很多跑友说的打不开的情况,可能当时正在调整网络。如下,中文界面友好,速度也很流畅,网页自动选择百度地图,路线也没有之前跑友说的那种漂移五条街的情况。   我是穿着羽绒服跑了1.38km,所以是很慢的慢跑,结果跑完之后手表竟然温柔的提示我休息9小时,完全无解。   地图右上角有当时的天气信息,之后与墨迹天气比对,数据接近。  出门前表上温度(之前一直戴手上,温度变化范围26~28度)。  回来后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温度,很明显,表能够显示的温度是根据表所接触的物体温度改变,因此不能拿来当作温度计使用。 之后如果想导出记录的路线,可以在此处点击右上角齿轮,可导出三种格式的文件。  本人试了下GPX文件,听说可以在线查看,就是下图看起来高大上的这位  结果。。。 接收功能(噱头)  接收来电、短信、微信消息提醒(不能直接回复)是这块表夺人眼球的另一项新特征。很多跑友已经使用中文版配合ios系统成功使用此功能,但在安卓端还是暴露出不少问题。譬如我现在用的是Nexus4,系统为安卓4.4.4,蓝牙配对之后,只有来电会震动提醒,联网时微信、QQ消息一概不提醒。  这项功能我个人并不建议使用,毕竟蓝牙长时间开启之后耗电之迅速,只能呵呵,各位看官就别把他想的too smart。总结  帅气的外观,功能的多样性以及跌的一塌糊涂的价格,相信会是不少跑友会选择这块表的首要因素,网页端较之以往改善颇多,数据采集很全面,win8瓷砖风加上扁平化图表的设计深得我君喜爱;但是,手机端同步,尤其是对安卓系统的支持明显很薄弱;蓝牙挤掉wifi也不清楚是安卓问题还是手表固件问题;蓝牙耗电太厉害;温度、气压计等功能较鸡肋。  这块表还有很大的潜能可以挖掘,更多的模式等着我去探索,而且随着固件的更新,很多小问题可以得到解决(相信Garmin的态度)。今天的开箱简评仅仅为大家很粗略的介绍,真的是九牛一毛,希望观望很久的或者是想入性价比较高的运动腕表的,别等,就是这块了!  最后附上中文说明书一份。"

  • 总结一下吧:确实带了心率表后压着心率跑,不怎么累,一口气跑个7、8公里不费劲,同样不好的就是,像我一样道行较浅的小白,速度简直不忍直视,被各种大爷大妈鄙视。所以说要耐得住寂寞功能确实很强大,起码测心率不用带“胸罩”,好多功能基本都用不到。飞耐时3HR的定位就是一款全功能的运动手表,感觉用在我这种人身上真的是暴殄天物。中文版确实用起来比较方便,高出英文版1000+的价格,值不值主要还是看个人,其实如果英语水平好的话,然后对信息提醒功能无所谓的话,完全可以入手英文版。反正我是手也剁了,后不后悔随它去吧!数据准不准确这个真的不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发言权。不过感觉跑步距离有点偏差,基本上起止点是同一个地方,两天的数据会差0.5公里,而且我感觉自己刚开始跑的速度都差不多,但是前几次和后几次的配速竟然查了1分钟。算了让数据见鬼去吧,我要的是减肥。暂时想到这么多,其实买回来之后也没怎么研究过,就单纯的使用跑步的功能,按照MAF大法,跑了应该有10次,再加上之前胡乱跑的两三个月,确实是感觉瘦了一点,具体几斤的话,一直没有自信去称,怕打击跑步的积极性,还是那句随他去吧,喜欢就好!

  • 晚上沿运河跑了一圈,各种数据见下图。 路线(2km左右) 两圈下来,各项数据描述如下: Fenix2的心率带太牛了,所有数据一根带子全部记录,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忘带footpod了。

  • 外包装回家拍的充电器,提供几个转换插头全家福 特写  HRM心率带  香港路边自拍  我的手腕  特写  特写  手  手 最近工作忙,还没有深入研究。里面菜单太多了,英文太烂,很多功能都不懂。希望大神能建一个QQ群,一起研究。感觉我的手腕勉强hold得住这款表。不过厚度很厚,开车和工作时,不小心就会磕到手表。下周末再去爬一次火龙A测试下爬山徒步的效果。希望那位大神能够翻译下菜单,变成全中文的。我找到了一份跑步圣经的网友翻译的菜单,不过不是很齐全,仅仅是菜单翻译,没有深入的每一个菜单具体设置方式、效果等等。下面写下使用报告。1、跑步测评选择了run模式之后,首先对心率带进行配对,基本上跟心率带配对时间只需要3-5秒之间。接着是GPS搜星,感觉还是很慢。在跑步运动场,一般搜星时间在20秒左右,没见过有些人说的秒定。在街道,两侧都有较为低矮建筑物、农民房,居然搜了1分多钟。网上找到一份操作方法可以提高搜星能力的,但是我没试。大家可以试下:开机状态长按lock至少25秒以上,直到一条直线出现并消失呈现关机状态;然后松手,同时按住 下+lock,会出现英文提示是否消除用户信息,选Yes。重新开机时请到户外空旷地操作,根据提示设置完个人信息后,进入tools-satellies进行搜星,保持15分钟以上,最好监视手表精度能达到5米以下,然后按返回。以后的精度及搜星速度会大大提高,以上来自官网论坛用户反馈。定位之后,按start键,就进入跑步记录模式。下面是些轨迹图、以及connect的记录数据。          今天跑步发现一个bug。在gps记录过程中,gps突然连不上,然后手表上显示的日期变成2019年4月7日。请看下图。但是在安卓的connect里面,显示的时间是正确的。不知何解。 基本上,在整个跑步过程中,对运动轨迹记录还是很准确的,心率带带着适应几次很舒服。可以自己设定记录圈数,我设定的是每1公里记录一次。2、发现安卓版connect一个bug。如果你安装了googlemap,connect会自动引用googlemap的数据。googlemap下查看运动轨迹,会偏移的,而且没办法调整。如下图: 实际上正确的轨迹应该是下面这个,百度地图的:因此,建议大家卸载googlemap。安装高德地图或者百度地图,可以匹配,然后位置显示就正确了。关于日常跑步的电池续航能力,55分钟,大概掉电8%左右。3、爬白云山测评。3.1终于到周末了。出发前特意导入了一条白云山爬山的轨迹。导入轨迹需要在basecamp里面导入。简单说下方法,A,将手表和电脑连接;B,打开basecamp,basecamp会自动关联fenix2,显示有fenix2内部储存器;C,选择文件,导入我的收藏,选择需要导入的轨迹。之后就看到导入的轨迹名称,点击右键,选择目的地为fenix2,点击确定就可以了。由于是英文机器,命名必须是英文或者数字,中文命名的话会显示**。   3.2开始出发,早上7点起床,坐地铁去万达广场,看了9点半的变形金刚4,下午2点左右到广外。从广外旁边的小马路进山。由于本人很多户外爬山都是5个人以内,找别人的轨迹去爬,于是想试试轨迹跟踪的功能,选择了tracks-go,中间粗线是导入的轨迹,粗线有一个三角形,就是我所在位置,位置信息吻合。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如果地图比例尺过大,位置稍微有偏移,会跟实际距离相差很远。如果按照默认设置,很难看得清所在位置是否还在导入的轨迹上。而且,在跟踪规程中,我没有找到如何随时缩放地图的方法。因此我用最笨的,先去view map,将地图比例尺缩小,图片上是缩小到1.2km,实际上,去到800m更好,更加清晰。地图方位取向orientation,我选择的是track up,即按行进方向,事实上我不适应这种显示方式,在爬山过程中,地图跟随方向不断调整。建议按照 north up,按北方这种模式。   到了门口,买票,5元钱。上到黄婆洞水库  海拔显示71米。 好多人钓鱼。   爬到195米。 欣赏下美景。   刚刚在黄婆洞水库是71米,几下就到了195米海拔,下图,远处的水库就是黄婆洞水库。 到了摩星岭。海拔显示为338. 开始爬天梯。 爬了一半。351米。哈  到顶了。显示377米。白云山石碑显示的海拔是382米。手表显示是378米。有些差距,不过还可以接受。由于山上只有山顶才有标注海拔,其他地方没有标注,因此没办法对比。   下图显示。离北京1900km,指向北。 看看手表的罗盘准不准确,指北。还算可以吧。山顶不知什么时候搞了这个咚咚,看到有些情侣带了把锁,锁上许愿。居然还有带自行车锁的。。。。    sonyRX100全景扫描。开始下山。 下面是此次行程的统计数据     下面这个图片,可以明显看到,百度地图导入,还是有偏移。在ipadair里面,高德地图,比百度地图准确一些。另外,导出kml轨迹,在googleearth里面看,比高德地图更加准确一些。关于电量,本次行程2.5小时,出发的时候电量大约95%,下山停止记录时候电量是68%,还是很耗电的。传说中的50小时,估计要在及其苛刻的环境下才能测试出来。但,这次估计跟我设置的地图显示方式有关系,在行走过程中方向变动地图也不断变动,一定程度上会耗掉;以及跟gps记录轨迹频率有关。GPS记录轨迹的间隔时间,我还没找到如何设置。希望大神看到能告诉我如何设置。我找到的都是按米来设置的"

求山地车正确骑行姿势,我最近骑车手臂痛啊手臂手是不是应该弯曲的?座位应该多高?我的是美利达勇士500,16寸的车子。身高178CM小弟这周日要去山区里骑个两百公里左右;时速大概16KM/... 求山地车正确骑行姿势,我最近骑车手臂痛啊
手臂手是不是应该弯曲的?座位应该多高?
我的是美利达勇士500,16寸的车子。身高178CM
小弟这周日要去山区里骑个两百公里左右;时速大概16KM/H。要花多久?


· TA获得超过2.1万个赞

首先先调整最简单的坐垫角度。坐垫的角度大致上要保持水平,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坐垫的垫面大多是弧面,用目视可能不太准确,所以可以先拿一把长尺放在坐垫上,再用眼睛目测抓水平,这样就容易多了。
不过坐垫得角度绝不是死板板的。比如说,有些人骑完车后常常会抱怨胯下痛,这或许是坐垫前端的压力过大所致,这是可以将坐垫的鼻端稍稍向 下调整一点,这样做可以减轻对胯下部位的压力,特别是在上坡的时候。相反地,有些人不是很长骑上坡,反而喜爱冲下破的乐趣,而冲下坡时因为要控制重心的关 系,骑乘者常常会在坐垫与坐垫后方移来移去的,这时最好将坐垫鼻端稍微往上仰个几度,同时将坐管高度放低,这样做有助于下坡时身体在坐垫上的灵活度。

再来就是设定坐垫的高度了。坐垫的高度是单车设定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与膝盖伤害与踏踩出力息息相关。坐垫太高的话膝盖容易受伤,而且重 心太高也容易产生意外;太低的话脚踏踩不出力量,长期用不正确的姿势踩踏也会对膝盖与腿部产生不好的影响。唯有正确的坐垫高度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踩踏效 率、并拥有最正确健康又不伤害身体的踩踏姿势,而且不但不会萝卜腿,而且还能修饰腿型喔!
膝关节是单车运动时使用最频繁的身体部位,但也是最脆弱、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当我们的腿每踩踏一圈,膝关节就会活动一次,这样频繁的动 作,如果施力的方法、方向或位置不正确的话,很容易就会让膝关节受伤、甚至一辈子都不能骑车(很多膝关节的伤害是很难康复会来的),所以一定要小心才行!
设定坐垫高度常常听一些专家说什么要(胯下长*0.885)如何如何量测的?其实你不打算当一个选手的话,真的不需要将一件简单的事情搞得那样 复杂。初学者只要先将“脚跟”放在踏板上,然后踩几下,慢慢地调整坐垫高度,等到踏到最低点时膝盖正好打直,这时候的坐垫高度就已经八九不离 十了!依照这样的标准坐垫高度,再将“脚掌”放回原来的标准踩踏位置,如此一来,膝盖在踩踏的最低点时自然就会有一点点弯曲,这样的伸展姿势 既可以兼顾踩踏事的出力,也不会让膝关节再踩踏时受伤。当然,如果新手一下子无法习惯这样的高骑乘位置,也可以将这个“标准坐垫高度”再降低一、两公分、 甚至三、四公分,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设定坐垫高度时最忌讳将坐垫拉得太高(路上有很多中学生喜欢耍酷,刻意将坐垫拉得很高很高,假装自己脚很长的样子),这样的坐垫高度在 踩踏时会让膝盖打直,是很危险的动作!像单车运动这样需要双腿频繁地作踩踏回转的动作,这时如果还让膝盖打直,不仅会让踩踏有“顿点”发生, 影响踩踏的连续性,而且打直时的膝盖也很伤膝关节及腿部韧带。虽然拉高坐垫后会有一种将踩踏力量“直直打出”的错觉,好像要这种姿势才能踏出去,但其实不 然,不管是肌肉还是膝关节都很容易在这时(膝盖打直)磨损受伤。所以一点要记住!骑车踩踏是切忌不能让膝盖打直。
坐垫高度也不能太低,一般初学者由于不习惯高重心的骑车姿势,所以往往会将高度下拉,而且拉得太多,这样“蹲骑”的姿势会让腿部的力量 伸展不开来,虽然骑车时安心了些(因为重心低、而且脚掌可以踏到地面的缘故),但舒展不开的大腿、小腿、与膝盖不止会让你骑不快,长时间下来 也容易造成肌肉与关节的磨损。
因此,我们在这里建议,还是先将自己的“标准坐垫高度”找出来,之后可以稍微降低几公分,慢慢习惯重心的变化,然后再一点一点地(半公分或一公分)向上调整,一直到找到那个既可以让你安心自信、又可以兼顾踩踏出力、并且能避免身体受伤的好位置

坐垫的前后位置其实也与膝关节大有关系,但常常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节。一般车友或车店往往以“好看不好看?”或“酷不酷?”等外观因素来决定坐垫的前后位置,这样是很不对的。坐垫的前后位置,与坐垫高度同样影响膝关节甚巨,所以设定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才对。
坐垫前后位置的设定其实相当简单:先在坐垫上坐好,将脚掌放在踏板上正确的位置,然后踩个几下,接着将踏板摆成水平,这是前脚 的“膝盖下点”所垂下的垂直线要刚好通过踏板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踏板轴),这样就完成了。如果垂线没有通过踏板的中心位置,就要依次调整坐垫 的位置。坐垫位置就太过前面,太后面,坐垫位置太过前面或后面会影响到腿部的踩踏出力,与膝盖的磨耗也息息相关,所以不可不小 心。
这个位置当然也不是死的,而是有一点弹性:如果位置再后面一点点,可以让大腿的出力更好更直接,适合喜欢“大脚踩踏”方式的高出力型猛 男;如果位置再前面一点点则可以染膝盖与小腿的回转更顺畅,适合喜欢“她会转速”的朋友(踩踏出力小一些、但踩踏速度快一些)。但不管是向前向后,移动的 位置都不可超过标准位置2.5公分以上,超过的话很容易就会伤及膝盖与肌肉。
一般车友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将坐垫放在过于后面的位置,这样做好像能燃车子看起来更俊更酷,踩踏是好像也比较容易有那种扎实的踩踏感,但这样硬操的结果,长期下来其实对膝盖时会有所损伤的。

骑车前一定要先学会停下车,也就是煞车。这是安全骑乘的第一步。煞车把手的角度当然也就扮演关键性的角色。
煞车把手一般可以先设定在35-45度之间,让骑乘时,手背与前臂可以打平为准。如果手背与前臂间的角度上弯或下弯太多,都表示把手的角度不对,得重新调整。
正确的煞车把手角度可以让手臂手掌的肌肉能最舒服,而且能最快速地施力与反应。记住,让车子停下来,也就是煞车,是骑乘单车安全的第一步。一点要将煞车把手放在最好最对最自然的位置,这样遇到意外时才能让危险发生的机会降到最低。

煞车把手的角度对了还不够,手指是否能正确地控制手把也是关键。现在的自行车零件多以欧美人的体型作标准,因此对东方人来说。尺寸上往往 大了一号,让人“指长莫基”。还好,经过多年的演化,现在的煞车把手大多都是有很宽广的调整空间了。所以只要请店家老板将煞车手把的位置依照你的手掌大 小、手指长度作调整,基本上食指与中指的第二节要可以稳稳地放在煞车把手上才算及格,这样真正遇到危险时,刹车的反应时间与力道才够快够有 力。
尤其是手掌小的女性朋友一定要特别注意这点!千万不要拿你小小的手掌手指去屈就那个设计给西方大男人用得大大的把手,其实只要一丁点的调整,就能够让车子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安全是绝对不能偷懒的哦

所以,当你将坐垫的角度、高度、与前后位置、还有龙头的高度长度、以及把手的宽度都照以上的方法设定对后,骑乘的姿势便会像图G1
这样,膝盖与腿部能真正使出气力并不容易受到运动伤害;上半身则是略成一个“弓”状,可以自然吸收路面的冲击与震动;而前手臂微张微弯,也 稍微负载着上半身的重量,手指则是很自然地放在煞车手把上,可以快速轻易地停下车来。这样一来就可以完成单车的设定了!准备开始骑车啰!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431个赞

你的身高对于你的车架来说高了点,你应该骑17寸的车架
1、双手臂是略微弯曲的,这时因为你需要缓冲震动,不能把力量都压在肩膀上,双手握把的位置应该和肩膀宽度基本一致;
2、座包应该是略微向前倾斜,而不是向很多休闲车一样的是平的或者后仰的,这样可以避免过度压迫你的前列腺,而且骑行时,座包是拿来靠而不是拿来坐的,这个要记住,你应该有大部分身体体重是由大腿支撑的;
3、坐管高度调节:以脚踩踏到底部时,膝盖基本能够打直但略有弯曲。原则是不至于膝盖要打直到骑行时需要扭来扭去的蹬踏就行。
4、蹬踏部位:前脚掌,这样有利于你利用小腿发力,而且你以后上自锁脚踏的时候也是这个部位,可以先练起来
5、骑行时注意踏频,最好保持比较恒定的踏频(比如90/分钟),尽量不要使用最大档,比较合适的档位是前拨放在中间,后拨在第二、三档,比如一部3*8的山地,合适的巡航档位应该是2*7左右,这样保持90的踏频时大概的巡航速度应该是30出头点。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最好的达到健腿形的作用和减脂的效果也最好(即小力量、大频率、高心率、长时间)。同时这样你能够保持大腿平衡地用力,也有利于坐姿。
6、腰背部应该基本是直的略往上弯曲,保持弹性。你蹬踏发力的顺序应该是由腰臀开始的,腰臀要注意适度紧张以带动大腿进而带动小腿。
山区骑行时间的控制主要还是看你的体力、力量等个人因素。200KM山路如果都是较大坡度的上坡,可能你很难保持16KM/H的巡航,甚至不少人需要在这些路段下车推行,所以这个时间很难给出一个判断。正常来说,公路车高手一天可以走400KM左右的山路(有上有下的),而山地车我见过一天骑最远的好像没有超过300KM。在身边见过的人里面,山路一天能够走200KM的不多,所以我估计你也得要花一天(8:00到9:00出发,21:00后回来)

和手臂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可能是你的座调的不是很合适,骑行的时候看你的腿能不能伸直了,如果能伸直了就行。
看了楼下的一堆结论,我表示淡定,你真能鹦鹉学舌般的去那样骑行么?准确的讲,你的架子太小了,你应该骑18以上的架子。已经16的了,尽量把座位抬高,骑行的时候将腿伸展开。这样的手臂就是最佳的了。

美利达16寸的架子对你来说是可以的,但是把立不能太短,坐杆要后飘,因为180以上的人就可以用18的架子了。还有你的坐包是否前后位置不正确,一般曲柄水平的时候小腿是垂直于地面的,坐垫高度当踩踏到底的时候腿几乎能伸直(脚后跟踩踏)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走路姿势可以改变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