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内各个功能空间尺度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生态文明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状态。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蕴藏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文化底蕴和实践经验,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实践指南。 

  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的生态文明思想。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发展和本土化,凝聚了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共识、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贡献,也是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实践探索和认识升华。 

  1.1传承了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肯定人与自然界的密切联系和有机统一,提出人为“天地生物之心”“仁,爱人以及物”“德至禽兽”“泽及草木”“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及“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等命题。《中庸》指出,“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有这些论述,构成儒家关于人与自然的主张。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通过敬畏自然、融于自然来完善自我。强调人以尊重自然为最高准则,且要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崇高境界。庄子把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境界称之为“物化”,要求实现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融合。中国佛教中的普度众生、参悟万物、慈悲为怀的思想,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涅槃经》中有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一切生命既是自身,又包含他物,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从善待万物角度出发,佛教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中国佛教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表现出慈悲为怀的情怀,并通过利他主义实现自身价值。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倡导文化、文明必须与生态良性互动的理念,提出要充分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理念,以及要树立生态观念、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制度安排、维护生态安全,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的实践模式,正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万物有灵”的思想精髓和生态智慧。 

  1.2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发展和本土化 

  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首先体现的是一种辨证自然观: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在不断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发展起来。其次,体现了生态与政治的内在关系:在由“自然—人—社会”所构成的社会有机体中,生态问题已经超越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界限,而成为一个与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紧密地联系起来的重大政治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用“新陈代谢”理论形象地说明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一方面,人从自然界获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的服务;另一方面,人要向自然界排放废弃物,影响自然结构、功能与演化。再次,暗含了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辨证关系,强调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还要注意尽量克服盲目性、自私性,坚持以人为本与尊重自然相统一,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后,生态权益观的彰显。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实现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价值诉求,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是人的各项权益的满足与实现。而“生态权益作为人权的重要内容,是直接影响人以及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带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权益,对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予以决定性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充分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发展,提出的“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就是民生福祉”等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自然观、生态政治观、绿色发展观、生态权益观的本土化和时代发展成果。 

  1.3凝聚了体现发展中国家诉求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共识 

  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自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成了一对难以回避的矛盾;传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十分昂贵的生态环境代价。早期发达国家普遍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过程。直到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并以1992、2002和2012年三次首脑峰会,相继发布《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为标志,通过不断的认识深化、行动推进、凝结共识,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得到了充分体现,形成了旨在推动国际社会环境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应当说,中国是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也是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倡导者、践行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一方面,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大量消耗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快速增长,导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突出。发达国家在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集中爆发。这种发展方式如不能改变,资源环境将难以支撑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显著提升,国际上对我国角色和担当充满期待。“在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和全球治理体系中,我国从积极参与进程走向主动引领进程、从与国际接轨走向开创新机制、从遵守规则走向维护和制定规则、从“引进来”走向“走出去”的重大调整”。 

  正是在这一重大转折的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具体体现。早在2013年,习近平就指出,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在2015年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1.4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实践探索和认识升华 

  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特点。历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升华的。毛泽东思想关于生态建设实践,从植树造林入手,强调发展林业、兴修水利、治理水患、保护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等工作,这也是当时形势发展的内在需要。新中国成立初,“一穷二白”的现实迫使我国要追求生产力发展,出现了局部环境污染问题。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以后,要求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开展环境保护工作。1981年,党中央在《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求“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是全国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二大提出控制人口增长、加强能源开发与节约能源消耗等要求。1983年,环境保护被确定为基本国策。江泽民同志在1992年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指出,“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良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出台,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1997年,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8年长江全流域洪水后,我国启动退耕还田还林还草(一退三还)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成为我国政策引导发展战略转型的标志性工程。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林业工作的决定》第一次出现“生态文明社会”表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十七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归纳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把“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被写入党章。 

  在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实践探索和认识升华基础上,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论,并多次、多场合强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高度,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之一。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基本内核,深入阐明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形成以公平分享为价值取向,以宜居环境为民生情怀,以山水林田湖草为系统思想,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责任担当,以目标责任为主要抓手,以生态文明制度为根本保障的生态文明体系。 

  2.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基本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论,深刻阐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对立统一。“绿水青山”本身具有价值,是“金山银山”;而价值又是不一样的,即“山”还是那座山,不同发展阶段的生态价值不同。 

  其一,绿水青山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我们必须保护绿水青山、守护绿水青山、留下绿水青山,因为没有绿水青山就不会有金山银山。总体上看,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表现在:木材等产品的产出价值;防风、减少水土流失、吸收二氧化碳等功能价值;竹笋、蘑菇、茶叶等产品的林下经济价值,以及庙宇等文化建筑的附加价值。这些价值,正是相关产业的发展基础和源泉。 

  其二,生态环境的价值是在不断变化的。在欠发达阶段,人们为生存而“砍柴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诉求由“生存”转向宜居的“生态环境”。“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强调了发展与保护的兼顾,强调了发展的后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等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要立足当前,着眼于长远;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其三,“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金山银山是发展、是财富、是GDP;核心是要采用集约、高效、循环、可持续的利用方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要素,以体现保护“绿水青山”就是做大“金山银山”、破坏“绿水青山”就是损耗“金山银山”的价值观和政绩观。从世界发展史看,一些国家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提出了通过环境标准优化发展的理念,以环境保护“倒逼”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本质要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精华,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和谐,包含多个层次: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的自我和谐等。人类生存和发展要取自于自然,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物质都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离开自然,人类就会有失去维持生命的物质资料的可能性。生态环境是关系我们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进入新时代,生态环境成为人们衡量幸福的重要指标。习近平同志指出:“以人为本,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不能在发展过程中破坏人自身生存的环境。如果人口资源环境出了严重的偏差,还有谁能够安居乐业,和谐社会又从何谈起?”在发展与环保出现冲突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坚持生态在一定程度的优先性;必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全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本质要求。 

  2.3公平分享是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杭州G20工商峰会上明确指出,“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生态环境就如同存储着绿色资本的银行,人们应当为未来存款,而不是将本息全部挥霍掉”。 

  公平,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空间公平和资源权益公平等。从可持续发展内涵可以引申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还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有资源和发展空间。我们没有权利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剥夺子孙后代满足他们需要的权利,更不能让子孙后代承担我们过度使用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恶果。我们也必须看到,发达国家优先利用了地球上的资源,这一长期以来形成的格局剥夺了应当由发展中国家公平利用的那一部分地球资源来促进自己经济增长的机会。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消除贫困是《千年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优先议题,目的是让后发国家也能得到公平的生存权、发展权。 

  发展,是公平分享成果的前提。没有发展,就没有财富积累,就没有成果用以分享;试图只“享有”而不“参与”和“尽力”,就会“坐吃山空”。因此,我们只有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的长期供养能力,才能使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具有生存和发展的公平机会,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中华文明的代代相传。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不仅提出了“绿水青山”是生产力的理论,是对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也饱含了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 

  2.4生态经济是发展之基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经济,既包含传统产业的生态化,也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化。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按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无农不稳”。因此,要以破解水、土地等资源约束为导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以解决地怎么种为导向,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满足人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发展放心农业、生产优质农产品,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促进工业绿色化。工业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游增加供应;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积极开展生态设计,推动轻量化、去毒物、碳减排;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严重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动生态产业化。大力生态经济,既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基础和技术支撑,也能拉动投资、消费需求并增加就业机会。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变一用为多用;发展绿色金融,把自然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按照社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方式,实现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保值增值,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2.5环境宜居是民生情怀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可以改善民生,还可以增进群众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炽热的民生情怀。 

  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宗旨在民生,根本也在民生。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诉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升级,他们关心的民生不再是“吃饱穿暖”,而有了更高层次上的需求,如对于生态环境质量的诉求,更加关注饮用水安全、雾霾天气等安全和环保议题。因此,“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生态公共产品,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让老百姓在分享发展红利的同时,更充分地享受绿色福利,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成为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既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人民群众生态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还是提高人民福祉,建设美丽中国、幸福中国的目的之所在。我们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在生态建设中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中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镇建设,建设并保护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湖还林还草、沿海防护林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防沙治沙工程,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健全灾害预警和防治系统,减轻各种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使人民安居乐业。 

  2.6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系统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观、全局观或整体观。2013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说明时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形象阐述了自然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内在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就容易顾此失彼,造成生态系统的失衡或破坏。因此,应遵循生态系统规律,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修复,对自然空间进行用途统一管制,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否则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在2017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7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时说道:“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深化了对生态系统复杂性的认识。 

  人类生存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和自然系统耦合的复合生态系统。每个系统既独立又开放,既有自身运行规律又受外界要素的影响与制约;只有当各个系统彼此适应,输入输出平衡时,复合生态系统才能达到平衡状态,才能稳定、持续地良性循环下去。维持自然循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我们要自觉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生态学原理,促进物质、能量和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使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恢复,自然和经济社会文化得到健康、持续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观为指导,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分类施策,实现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建立健全生态安全体系。应当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其中,生态安全格局,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土地带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两屏三带”,并应与国土、区域、城市尺度上生态安全格局一致。 

  2.7制度安排是根本保障 

  社会行为是制度安排的结果,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制度保障。只有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才能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立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自然资源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是影响我国生态治理成效的制度原因。必须坚持资源公有、物权法定和统一确权登记原则,以不动产登记为基础,依照规范内容和程序进行统一登记。试点先行,区分所有权与使用权,创新自然资源全民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的实现形式,适度扩大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出租、抵押、担保、入股等权能,以免自然资源资产流失和贬值;区分资源所有权和监管权,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的设立,体现了这一要求。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制度。科学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界限,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行为。完善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加强土地用途转用许可管理;完善矿产资源规划制度,强化矿产开发准入管理;严格节能评估审查、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实现水、矿产、能源等的按质量分级、梯级利用。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构建水、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资产和负债核算方法,建立实物量核算账户,并反映在核算期初、期末的存量水平以及核算期间的变化量,用于对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推动其守法、守纪、守规和尽责。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 

  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我国排污许可制存在定位不明确、企事业单位治污责任不落实、依证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必须规范有序发放排污许可证,制定管理名录,按行业、地区和时限等要素核发排污许可证,确定许可内容,逐步实现排污许可全覆盖,对固定污染源进行全过程管理和污染物协同控制;落实企业治污责任,强化发证后的监管和处罚。 

  健全排污总量控制制度。一是根据不同污染物排放现状和发展趋向,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以自然阈值为依据,适时调整排放指标,并纳入约束性指标。二是鼓励各地实施特征性污染物总量控制,并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三是推行行业总量控制。以污染源达标排放为底线,以骨干工程推进为抓手,推动协同治污减排,大幅削减存量,严格控制增量,有效降低环境压力。 

  构建生态补偿制度。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和共同富裕目标,制定以地方补偿为主、中央财政补贴的机制。鼓励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流域下游与上游地区,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形式建立补偿关系。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生态产品提供区域和个人得到合理补偿,激励行动者的积极性。 

  建立区域联防联动制度。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势和利益格局,按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协调和共享意识,结合自然地理特征、污染程度、城市空间分布及污染物输送规律,完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现修改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作机制,提升环境污染防治整体水平。 

  2.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责任担当 

  “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为广阔、更为长远的蓝图,是对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的宏大构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但能立足中国大地生根开花、解决国内问题,也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组成部分和实践指南,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首次在国际社会提出生态文明思想,从生态价值、生态文化、生态伦理等方面直面主题,把追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践行一个大国的责任和义务紧密联系在一起。2015年9月,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指出,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经提出,即受到国际瞩目。生态文明是中国话语、中国原创、中国表达,在世界范围内焕发出越来越强大的生机活力;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意识到要摒弃、改造和提升工业文明下的伦理价值认知、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及与之相应的体制机制。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认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益探索和具体实践,为其他国家应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类似挑战提供了借鉴。习近平主席多次在国际舞台表示,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多边合作机制,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并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由此可见,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本土化、可持续发展国际共识和历代国家领导人的认识升华,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来源。在理论升华与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系,其组成架构可以概括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为基本内核;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本质要求;以公平分享发展成果为根本价值取向;以宜居环境为民生情怀;以生态经济为发展基础;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为方法论;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责任担当;以构筑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为根本保障,最终实现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目标,详见表1。 

  3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强大的理论生命力不仅在于丰富的思想内涵,更在于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赋予生态文明建设以深刻内涵,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 

  3.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避免陷入误区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进入的新的文明发展阶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力求避免陷入若干误区。 

  一是误以为生态环境好就是生态文明。一些人只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忽视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把生态与文明的关系简单视为因果关系甚至对立关系,过分夸大了自然环境的作用,忽视物质资料的生产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决定力量,精神文明则是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不可或缺的前提。世界银行的有关研究表明,一个地区越贫困,群众越要“砍柴烧”,导致生态环境退化,结果是群众越贫困,即陷入“贫困—砍柴烧—生态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 

  二是误以为工业文明必然导致生态危机。一味强调生态文明的基础是生态学规律,工业文明的特征是“反生态”的。对“回不到过去”的怀旧情绪而“追求佛系人生”、对资源开发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担心,试图“回归田园生活”,宁愿不开发也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等等,均是打着生态文明的幌子对现代工业文明、对发展成果的全盘否定,显然不是生态文明的本质,也是不可取的。 

  三是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只是工程项目,企求“立竿见影”。一些地方以生态建设之名行开发破坏之实,花巨资在河流和湿地上建起了“三面光”的人工堤坝,破坏了动植物与水的联系;一些地方违背自然规律,用“大跃进”方式建设生态城市,大搞大树进城,指望“今天栽树、马上乘凉”;一些地方打着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名义,“一刀切”地关停企业,增大就业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 

  四是误以为“有了金山银山,也买不来绿水青山”就是“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同意语。一些人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对立起来;事实上,两者的意思不完全相同。其一,对经联合国评价认为“不适宜人生存的地方”,花“金山银山”去买“绿水青山”是得不偿失的。其二,塞罕坝、库布其的治沙实践证明:只要有投资、付出劳动,“荒漠变绿洲”是可以实现的。因此,在肯定“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同时,应当也必须承认,有了绿水青山才能换来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也可以用来建设绿水青山。 

  上述种种现象,均与生态文明建设原则和思路南辕北辙。我们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对立起来;既不能走进“经济发展必然破坏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必然影响经济发展”的误区,也不能忽视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懒政、庸政和不作为的挡箭牌。 

  “文明的一切进步”,或者换句话说就是“社会生产力(也可以说劳动本身的生产力)的任何增长”。生产力发展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最终动力,生态文明本质上仍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问题,即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良性状态。“生态文明要在弘扬工业文明先进生产力和开拓竞生活力的基础上扬弃其人与自然分离的发展观,将物质循环、信息反馈、能源低碳的生态文化和共生、再生、自生的生命活力重新植入人类发展进程中,实现区域发展的统筹及代际关系的公平”。 

  3.2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按照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以下六大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二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三是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四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加大执行力度,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是,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二是,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齐头并进,互相推动。 

  三是,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优先领域。坚决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居民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居民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景象。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四是,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抓好已出台改革举措的落地,及时制定新的改革方案。全力打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PPP)合作项目,加大重大项目科技攻关,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五是,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建设。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逐年减少,土地等资源要素供需形势变化,生态环境硬约束强化,“数量红利”正在消失,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必将由生产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转向科技创新、人力资本提升带来的“乘数效应”。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障碍,强化技术创新的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通讯信息技术,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加强节能、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3.3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建设美丽中国 

  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科学规划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 

  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城市是生产和生活集中地;城镇化是人的聚集过程、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消费品的升级过程。城里的人多了,满足市民吃饭需求要大量的农田长庄稼;满足生活需求要供电、供水;满足环境需求要处理处置废物;所有这些,构成了城市的“生态足迹”。应科学规划城镇布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推动城乡建设由规划变得快、功能分区乱、形象工程多、使用寿命短向规划适度超前、功能分区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物经久耐用转变。以人为本,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生产、生活、服务功能区,减少“睡城”和“潮汐式”交通拥堵。科学研究确定城镇开发边界和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建成区人口密度,完成“三个约一个亿人口”城镇化目标。尊重自然地形地貌形态,保护自然景观,保持特色风貌,传承历史文化,力求避免“千城一面”的情景。发展绿色建筑,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限制“形象工程”建筑,在不影响居民生活的前提下显著降低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发展综合交通体系,加强交通方式衔接,在大中城市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协调的道路体系,减少交通工具空驶率;推广新能源汽车,鼓励公众使用城铁(地铁)、公共汽车、共享单车等高效利用能源资源、少排放污染物、有益健康的出行方式,减少不必要出行。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杜绝大拆大建,“一张蓝图干到底”,不能或尽量不出现“领导一动规划重弄”的情景。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向农村延伸拓展,惠及广大农民,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要强化规划引导,因地制宜制定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尽可能将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形态加以集成。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广种-养-加、猪-果-沼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特色农产品,创造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协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保护设施要具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并不断提高建设、运行和管理水平。推广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模式;利用生态措施治理农村分散污水。引导农民在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植树种草。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建立起公共财政保障的基本制度框架,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进入农村,培育乡村振兴的“永久”带头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形成以工带农、以城带乡的协调发展格局。 

  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开发保护好我国300多万km2的海域,对拓展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意义重大。根据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编制海洋功能区划,控制海洋开发强度,切实改变无序、无度和任意开发海洋资源的情形。实施严格的围填海总量控制制度、自然岸线控制制度。积极发展海洋药物、重大海洋工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护治理和恢复海洋生态环境。建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海洋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长效机制,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海洋环境治理、海域海岛综合整治、生态保护和修复,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海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染攻坚战是新时代三大攻坚战之一。深入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落实重点防控因子、重点防控区域、重点防控时段、重点行业和领域,以污染型企业综合整治和达标排放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以散煤清洁化替代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以公路转铁路和柴油货车治理为重点,优化货物运输结构;以绿化和扬尘综合整治为重点,优化用地结构。深入实施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和规范化建设,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歼灭战。重点加强江河湖库和近岸海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整治农村环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净土保卫战。以重金属污染突出区域农用地以及拟开发为居住和商业等公共设施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推进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提高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和相关机构规范化运营水平,实施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监管。 

  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地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杜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短视行为。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沿海防护林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防沙治沙工程等。落实退耕还湿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推进基本草原划定和保护工作,加大退耕还牧还草力度。继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提高沙区、草原植被覆盖率。保护森林、湿地、草原,运用好自然修复能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行分级、统一管理,保护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原真性、完整性,对重要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实施强制性保护。加快水利工程建设,以水资源存量和供应能力确定发展规模。促进环境保护产业和循环经济的有机结合。如将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利用-污泥生产沼气等集成起来,将垃圾处理-餐厨垃圾资源化-河道清淤-生物质发电产业集聚起来,发展形成环保-能源产业集群。坚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携手合作、共建共治共享,实现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 

  3.4用系统完整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重在建章立制;当务之急是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法制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更是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制建设提供必要支撑,尤其是对各主体的行为形成刚性约束。要严格环境执法,开展跨区域综合执法,提高执法力度和效率。各级政府及相关环保部门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严厉打击和遏制环境违法行为。用最严格的法律制度护蓝增绿,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规范生态环境司法实践,充分考虑各地发展实际,既不可纵容污染行为,也不可搞一刀切关停企业。 

  建立健全责任体系。生态环境质量能否改善,关键在领导干部,在“一把手”。实践表明,一些重大生态环境事件背后,往往有一些地方环保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执行不严格问题;有领导干部不负责任、不作为问题,有执法监督作用发挥不到位、强制力不够问题。因此,各地各级党委政府要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奖惩并举,制定责任清单,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责任分解落实到位。 

  完善评价考核体系。要转变观念,不能再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评价考核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把生态环境质量优劣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并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条件。 

  建立环保督察制度。把环境问题突出、重大环境事件频发、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不力的地方作为重点督察对象,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督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情况,并将督查中发现的问题通报地方,形成反馈-改善机制,改变过去那种上下脱节的情形。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不能把一个地方环境搞得一塌糊涂,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官还照当,不负任何责任。 

  3.5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将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放在首位,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化引领作用的高度重视。 

  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实现生态文化产业化。文化具有熏陶、教化和激励等作用,生态文化是对生态环境人文关怀的生态商,是一种行为准则和价值理念,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思维方式上,表现为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在伦理道德上,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培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生态伦理意识。在审美趣味上,要养成懂得大自然的无比美丽的生态美学趣味。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以贴近生活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地球日、环境日、森林日、水日、海洋日及全国节能周等活动,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普及生态文化知识;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国民教育全过程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将生态文化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挖掘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资源,创造一批生态文化作品,设立一批生态教育基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文化的需求,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公众参与和行动。发挥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发挥环境NGO作用。不仅要认识到生态环境与公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树立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和权益意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更要承担责任、付出行动,爱护公共卫生,垃圾分类回收,不用“一次性”筷子、超薄塑料袋,循环使用布袋和包装物等;还要发挥监督作用,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崇尚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国家自十八大以来所倡导的“文化自信”“两山理论”“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等不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而是通过规划引领进入实践行动。此次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说明国家的政策重心已由原来的建设逐渐转向保护,并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2018年,武汉市委市政府响应国家政策方向的转变,提出打造“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的战略构想。为承担这一战略任务,彰显“历史之城”的独特魅力,助力武汉城市文化符号的构建,巩固和提升城市软实力,武昌古城必须紧抓重大历史机遇,挖掘并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建设成为“历史之城”的重要展示窗口和城市名片。

一、加强武昌古城保护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随着“长江文明之心”“长江主轴”“历史之城”等市级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武昌古城的发展形势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期,在国家战略中明确产业转型方向,在城市职能中找准功能方位,在近期建设重点中找准项目实施的起点,对于推进武昌古城的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一)对接国家战略,文化的保护利用迈向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新修改的党章都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四个自信”,表明党中央对文化的重视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此次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的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的整合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的重要讲话精神说明国家的政策重心已由原来的建设逐渐转向保护。其中,文化业既有社会公益属性又有经济产业属性,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资源开发和融合发展,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使得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成为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支柱。

(二)对接市级发展战略,武昌古城功能等级大跨越

为贯彻落实国家指示精神,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以长江为时间轴和空间轴,打造“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重塑武汉城市空间发展大格局的战略路径;2018年武汉“两会”提出,以长江、汉江交汇的南岸嘴为原点,以长江武汉段为蓝轴、龟蛇绵延山系为绿轴,打造“长江文明之心”,建设世界级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武汉市政府常务会议指出,2019年军运会的举办是中央重托、国家使命,要以筹办军运会为契机形成倒逼机制,展现武汉美丽形象。

建设“长江主轴”和“历史之城”,有利于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长江文明”,进一步推进国家文化创造和文化进步;军运会的举办是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大机遇。武昌古城既是“长江文明之心”和“历史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主轴右岸大道的核心区域,还有城市阳台的建设等多重市级战略叠加,为武昌古城发展迎来了绝佳的发展机遇。

(三)转型升级产业职能,武昌“首位之区”实力得彰显

在“三城战略”和“全域旅游空间优化计划”的指引下,武昌古城的地位愈显突出、作用更需发挥。武昌古城是武汉三镇中建城历史最久的,至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是武汉城市的根脉所在。

武昌古城既是“历史之城”的主体区域,也是武汉全域旅游的关键组成,更是江南片“历史之城”与“当代之城”串联的重要节点和展示窗口,应当高度重视、高标定位、高位统筹、高效推进,植入文化产业,催生加快旅游设施体系的建设,提升旅游功能的品质,打造为“历史之城”的启动区和展示区,与滨江文化商务区结合,融入区域产业格局,承接更高层次的产业职能。

(四)落实近期项目,武昌古城更新效率高增长

“长江主轴”作为武汉城市空间的脊梁,引导武汉的城市空间格局从“三镇格局”走向“中轴格局”,同时也涵盖了武昌古城整体的西侧沿江空间,在地理和交通区位方面,武昌古城属“长江主轴”的东南门户区位,景观和交通价值十分优越。

根据规划,武昌古城段被定位为“重点功能区”,将依托昙华林、户部巷、黄鹤楼等特色文化要素,对现有设施及空间进行创意化改造与再利用,打造滨水艺术文创体验空间,并计划1-2年推动昙华林核心区、斗级营片全面改造提升,2-4年结合轨道5号线建设,完成得胜桥千年古街改造,4-5年全面推进古城功能区建设,促进古城历史文化与主轴空间体系的交融。随着右岸大道、武昌中华路阳台、武昌江滩等建设项目的迅速推进,武昌古城沿江西侧的建设改造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将引领整个古城更新的全面推进。

二、深度挖掘武昌古城资源禀赋,明晰价值体系,找准古城整体定位

“一轴串三城”战略的提出,使得武昌古城联动汉口租界区、汉阳龟北片区以“历史之城”的名义登上“世界级”平台。“历史之城”界定的“两江三镇”的核心区域中,“长江主轴”战略的推进使得长江从空间和自然的分隔带转化为武汉人文演绎的舞台,而“三镇之争”如何在这座舞台上演绎出全新的时代意义成为“历史之城”的核心命题。作为唯一一个位于长江以南的历史片区,武昌古城占据着“历史之城”的半壁江山,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内生禀赋及独特性

1.片区历史最悠久。汉口租界区距今约500年历史,汉阳龟北片区距今约350年历史,武昌古城至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在“历史之城”三大片区中历史最为悠久,是武汉城市的根脉所在。

2.非物质文化最丰富。武昌古城在1800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过不同的历史时期,相比于以租借、商贸文化为主的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以宗教、工业文化为主的汉阳龟北片区,武昌在三大片区中拥有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类型,以红色革命文化、近现代教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主。

3.物质文化最名胜。古城内的黄鹤楼被视为武汉最广为人知的文化精神高地,是毫无争议的“武汉地标”;除此之外,古城内的户部巷、武昌起义纪念馆、瑞典教区也分别被公认为是武汉民俗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宗教文化的城市文化名片。

4.空间形态最完整。在空间形态方面,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主要以“街”这一线形要素为主,为“轴——廊”式空间结构;汉阳龟北片区主要以南岸嘴这一“点”展开,为“中心——圈层”空间结构;武昌古城城墙虽然已被拆除,但现状城市结构依然承袭了古城的独特肌理和优良的自然生态格局,空间形态最为完整。

1.经典城市意象的核心承载区

武汉素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龟蛇锁大江”的城市意象,武昌古城坐拥蛇山、黄鹤楼,并正对两江交汇处,在城市意象格局中拥有核心承载区的地位。

2.未来商务核心区的文化软核

“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位于一桥和二桥之间,以中山路为界,北部为新经济、新生态、新成就的滨江商务区,南部代表城市历史文化的武昌古城区,将以“文化+商务”的模式打造以高端商务为龙头,国际金融为主导,文化创意、信息咨询产业集群、国际社区、商业配套为支撑,人文生态发展为基底的武汉市商务核心区。

3.山城交融的山水园林城市体现地

古城北有螃蟹岬、凤凰山、花园山三山鼎立,中有城市轴线地位的蛇山,南有紫阳湖。这种格局一直得意保留和延续,是区域重要的空间组成要素。

4.继承中枢的传统风貌城市核心地

古城北有得胜桥街、南有首义中轴线,继承了千百年来武昌古城中轴线的空间格局,部分历史街区肌理保存较好。古城北区域内共有历史建筑63处,保留了许多武昌区传统里分建筑,包括西洋建筑、名人别墅等,还有老的街巷格局,具有难以名状的美。古城南区域已经建成,轴线南端紫阳湖拟启动景观提升工程。

5.昌盛市井的传统城市生活发生地

昙华林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武汉开埠以来的文化历程。这里逐步形成了10种不同文化类型,是武汉市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凝聚了浓厚的城市生活氛围。

6.中西交融的多元文化荟萃盛地

自武昌地区近代发展以来,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活动、抗日战争,这里都有过不可忘记的辉煌。同时涌现出大批的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在此办学教学,为武昌的近代教育奠定基础。

根据武昌古城自身资源禀赋,结合城市整体发展,考虑服务人群特点,建议武昌古城整体目标定位为:武汉“历史之城”核心承载区,武汉城市文化地标,实现“一揽江城之胜景,重现武汉之繁盛,彰显古城之特色,激扬武汉之精神”的建设目标。

要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留得下记忆、看得见山水、看得到乡愁”的要求,高品位、高质量建设一批文化项目,不只是停留在记忆的再现或者是过去的简单复活,而是用文化注入生命,依靠文化让这些地方在发展过程中重新焕发生机,演绎出新的生命。通过对武昌古城街区整体空间塑造,引入文化产业,吸引人流,建古色古香的城,住老街老巷的人,招有产有质的业,聚有名有品的客,打造文化丰富、产业互动、空间多样、受众多元的武汉地标式文化体验区,最终成就武昌古城为城市文化地标的地位。

三、武昌古城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从武昌古城现状历史文脉、用地功能、人口、产业、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空间景观及存量用地等方面入手,明确现状优势资源、基础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武昌古城东、北至中山路,南至津水路、巡司河路,西至临江大道,总面积约7.7平方公里。

1)人口分布及土地利用

武昌古城现状户籍人口约24.8万人,实际居住人口约22.9万人。武昌古城虽地处市中心,是《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旧城风貌区,但其发展一直受到旧城保护、黄鹤楼视线控制要求等限制,更新改造步伐缓慢。沿已形成的城市道路如武珞路、彭刘杨路、首义路两侧的建设情况良好,但仍有环境质量较差、房屋危旧的用地亟待改造。古城内总用地面积为768公顷,现状用地构成以居住、公共设施为主,占总用地的67.79%;在用地存量方面,武昌古城内有中南财大、音乐学院和美院等大专院校,以及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武船等大型单位,同时需对红楼、农讲所和毛泽东故居等优秀历史建筑予以保护,因此片区内更新改造空间紧张,可进行更新改造的存量用地为156.74公顷,主要集中在蛇山以北和临江地带,仅占总用地的20.41%

武昌古城内大部分建筑为5层以下的老建筑,68层的近期改造新建建筑分散于整个古城内,高层、小高层分布零散,整体的高度分区没有进行合理控制,古城整体风貌有一定破坏;蛇山以北、临江地区的建筑分布不规则,武珞路以南建筑肌理较规则排列,古城建筑形态疏密不均。

武昌古城内路网密度偏低,部分道路交通压力大,老城区内街巷密布,包含街巷的现状道路总长度为62.3公里,但可供车辆通行的道路总长度仅有37.4公里,路网密度仅为3.47公里/平方公里,远低5.4公里/平方公里的城市路网密度要求。因蛇山山体的阻隔,路网结构不尽合理,严重缺乏南北向贯穿性道路。同时古城内也存在着道路狭窄、人车混行、停车位缺乏、道路设施陈旧等问题。

(二)武昌古城特征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武昌古城内现状资源类型丰富,特色资源底蕴丰厚;同时资源地域分布聚集程度高,利于整体开发;旅游支撑体系薄弱,部分景点的可进入性较差。目前的现状资源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景观资源类型丰富,但整体空间格局破碎,古城意象信息模糊

1)景观资源类型丰富

武昌古城的景观资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以蛇山北昙华林地区等为主的特色风貌型,以黄鹤楼、长江大桥等为主的风景名胜型,以红楼、五大会址等为主的近现代风貌型。

2)山体——城垣——城壕鲜明格局不存

时代变迁中大量宝贵的历史信息逐渐丢失,自民国拆除武昌城垣以来,片区的历史格局就在逐渐消失,历史特征信息不断丢失;武胜门、东西濠、积玉桥均已毁只剩下地名,古城墙民国时被拆除,仅在螃蟹岬上留有遗址片段,需进一步加强提示;城门已不存,位置尚在,缺乏提示感知困难;螃蟹岬、凤凰山、花园山等重要山体被新建建筑压占包围,难以到达或被感知;城内外的众多历史湖泊水系被填平,井壑沟桥难寻踪迹。

3)山体本身被城市建设淹没,人文历史内涵挖掘不够

山体被城市建设部分侵占,山体山形、轮廓大多已不完整,在城市中可感知度普遍较低,大多可达性较差;重要的视线廊道受到部分建筑阻隔,影响山水格局的整体感知。得胜桥古城中轴骨架尚存、实无中轴统领地位,虽然以独特的风貌肌理保持了原有中轴走向及特点,但形态上并不连续,无原本贯穿南北之势;长街商业轴线解放路,轴线景观风貌较好,格局清晰,但缺乏传统城市轴线氛围感知。

2.历史文化资源底蕴丰厚,但历史建筑保护不力,古城传统风貌消失

1)历史文化资源底蕴丰厚

武昌古城内现状主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可分为物质遗存和非物质遗存两大类,其中物质遗存包括文物保护单位(25处)、优秀历史建筑(23处)和其他历史建筑,国家级历史建筑2处,省级历史建筑11处,市级历史建筑12处,主要集中在昙华林地区;非物质遗存则表现为流传至今的民俗文化,户部巷保持了武汉过早的风俗,大中华酒楼、显真照相馆等老字号已消失,有待保护和恢复。

2)传统风貌典型代表分布零散,缺乏整体风貌体现

各级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亟需加强保护,文物建筑周边环境亟待改善。古城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石瑛旧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花园山牧师公寓、万婴墓),未定级文物14处;文物本体保存尚可,但文物周边环境杂乱,私搭乱建普遍,各级文物的修缮及开放利用程度也不佳;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未得到充分保护。

3)古城内的历史建筑缺乏保护与再利用

街区内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质量较差。部分老建筑存在加建改建现象,一些私下改建的行为已对建筑价值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老建筑的展示利用不足,作为杂院或闲置的情况较多;老建筑分布分散,被新建建筑包围;多层小区、现代建筑以小地块形式不断侵蚀。

3.旅游资源名胜,但产业植入不足,古城缺乏活力与吸引力

按照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进行梳理,武昌古城内的旅游资源类型涵盖5主类、12亚类和22个基本类型,其中的遗址遗迹、建筑设施、人文活动等人文资源丰富,以历史文化类旅游为依托,较具开发价值,而水域风光和地文景观次之。“江、湖、山、楼、街”构成了武昌古城旅游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景观层级,尤以5A景区黄鹤楼公园与4A景区红楼为代表的资源更是武昌区唯我独有的“城市名片”,在全市旅游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垄断地位。

2)对外城市联系不足,古城自成封闭的空间和产业体系

现状西侧为武昌江滩,北侧为滨江商务区,周边景观和受众资源丰富,且随着长江主轴右岸大道、中华路阳台和滨江商务区绿地中心的建设,古城周边的城市环境正迅速升级。现状古城在空间上与武昌江滩缺乏空间联系,临江界面缺乏景观开敞度,呈现出“滨江不见江”的空间体验,导致古城自成封闭的景观体系,虽有地标性的景观优势,但人群的导入路径不足,内外景观缺乏呼应;在业态上,古城与滨江商务区缺少联动,尚未针对商务人士设置产业业态,导致古城只可进行走马观花式的游览,而不是可停驻可体验的“目的地”,对于商务人士缺乏吸引力,难以实现作为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的“文化软核”的目标定位。

3)内部场所设施和产业业态低端,缺乏空间活力和景观吸引力

古城内除两处文物作为展示功能外,其余均为沿街低端商业及自住功能,现有展示资源不能充分体现街区文化价值与内涵;现存大量民居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处于闲置及自住状态,展示及经营潜力较大;昙华林文化街区、美院等文化片区随着建筑风貌、空间环境的整治,初步形成文化旅游、创意休闲等新兴产业,但规模较小,业态较为单一;街区内服务于旅游的商业、问询处、银行、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不足;太平试馆北区与花园山景观和昙华林商业街功能联系不足,老字号铺面多搬迁至老街外;建筑立面缺乏整治,街巷环境较差,现代城市建设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传统空间格局;凤凰山——武胜门——螃蟹岬是古城的山水龙脉,武胜门——得胜桥——横街是老武汉文脉,但都没有好好打造。

4.绿化资源紧缺,且道路结构矛盾凸显,交通功能部分缺失

武昌古城范围内的绿化资源总量不足,现状公共绿地面积为75.07公顷,约占古城总面积的9.81%,人均公共绿地仅为3平方米/人,低于城市中心城区5平方米/人的标准;同时绿化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蛇山和紫阳湖等地段,这两处集中绿地总面积为42.34公顷,占现状绿地面积的一半以上,而其他绿地分布松散,人们的获得感不高。

2)道路结构矛盾凸显,交通功能部分缺失

武昌古城面临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道路交通不畅、压力大,南北车行交通缺失,得胜桥狭窄拥挤,停车设施不足;重点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吸引大量人口,造成片区人口、交通压力;由于高差原因,过江通道的立交出口均位于中山路上,形成了绕开古城的环线,但同时也增加了中山路的交通压力,地段的可达性变差;车行路网密度较低,大型片区可以到达,内部街巷可达性差;缺乏系统性的步行交通组织,人车混行交通堵塞;交通设施不足,公共交通支撑不够,停车设施严重不足。

四、国内外优秀案例经验借鉴

(一)福建三坊七巷——格局完整、文化挖掘深入

三坊七巷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仅存下来的一部分,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整个区域维持鱼骨状的传统格局,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坊巷纵横、石板铺地,古老的坊巷格局包含独特的闽文化,至今基本保留完整。建筑白墙瓦屋、风格统一、布局严谨,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福州市成立了市委书记为组长的“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利用领导小组”,并成立专业部门——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管委会和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全面统筹各项工作。三坊七巷保护修复过程中,采取政府主导、实体化操作、市场化运作等方式进行建设和管理模式。如今的三坊七巷以老福州的文化底蕴贯穿整个片区,结合历史名人故居,汇聚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展览、演示、收藏、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等功能,配套酒吧、餐饮等业态,已成为福州市城市标志。

(二)伦敦SOHO——区域联动、受众活力激发

伦敦SOHO区兴建于17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奠定了SOHO作为伦敦居民国籍和民族最多样化区域的地位,多国移民混居形成了富有活力和包容性的、快乐主义的氛围。伦敦白领报纸《星期中》曾如此描述伦敦SOHO区的功能作用:“大都市的、波西米亚式的、疯狂追赶时髦的——SOHO区是伦敦自身和外界分离的一道裂缝。”这种以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氛围到今天仍是SOHO的主要特征,不断吸引着艺术家、作家和思想家来到这里。

近代的SOHO区受紧邻的金融区Mayfair和伦敦大学区域的影响,大量金融人士和学生加入到时尚名流的聚会中,使得这片区域成为了金融白领下班后和学生课余时间的主要消遣场所。Mayfair作为伦敦世界金融中心的主体每年承载着大量金融商务往来,而伦敦大学作为英国首个公立大学一直是国际学生对外交流的窗口,SOHO区逐渐形成以文化为核心的,集酒店、餐饮、文化、创意于一体的“商务服务+文化配套”的全产业链,如今已经成为了伦敦总部经济中的文化软核,更是伦敦作为国际大都会的文化地标。

(三)西安古城保护——规划坚守、抓纲筑魂

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科教文组织1981年确定的“”,美国媒体评选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西安在古城保护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西安古城保护面临的问题是突出而尖锐的:一方面是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一方面是大规模的文物保护,怎样统筹兼顾、各得其所,城市的总体布局和用地规划是关键之所在。上世纪50年代西安的总体规划重视城市的历史沿革,在进行总体布局、功能分化时,把文物古迹当做重要的因素考虑,规划以名城为中心向四郊均衡发展,为后期古城的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西安古城保护方面,十分注重法定化,出台了《西安古城墙保护条例》等一系列的法规文件。

一是凸显传统格局。西安以旧城为核,有序地向四周拓展,形成“九宫格局”。同时,尊重历代古都的“中轴线”,运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规划手法,表现并强化轴线。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西安的路网结构发生了两次较大的调整:第一次在1958,恢复了明城全部路网为“井”字型格局,取消了50年代初期由苏联专家规划的两条通向市中心的放射路;第二次是在1980,规划拓宽唐长安城中轴线朱雀大街,同时沿唐长安城遗址规划了唐城东路、西路和南路。两次调整都保持了古城的传统格局,第一次调整保持了明城的严整格局,第二次调整了唐城的宏大规模,并在明城范围内完整地保存了传统布局的艺术特色,以高大建筑作为干道对景是我国传统的城市布局手法,使全城笼罩在特定的轮廓线中,使人们在有效的视距之内,往返都可以望见美丽的古建筑侧影。

二是突出古城要素。西安做了大量保护和展现古都要素的工作,包含“城、宫、寺、苑”等,今天当我们漫步西安,无不感到古城情趣盎然,这正是为体现古城要素运用多种规划手段、妥为保存的结果。西安城墙、钟楼、鼓楼是古城的精华,在规划中列为标志性古建筑,它们仿佛是古城的眉眼,眉眼不明则面目不清;西安钟楼是明城的中心制高点,规划将它组织在市中心广场作为构图中心,力求创造一个由中心古建筑和周边新建筑组成统一和谐的艺术群体,钟楼广场面积200米见方,保证了广场内欣赏钟楼的最佳视角;西安城墙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直到现在基本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积,是我国仅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城墙;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城墙保护、市政交通、绿化休息等各项要求,将城墙、环城林带、护城河、内外环城路组成“四位一体”的“绿色项链”,此规划方案有利于保护和利用,内外环城满足了城市发展交通的需要,构成了稳定的保护地带,同时为观赏提供了开敞、连续的视域条件。

三是赋予新的生命力。保护和利用的模式是由经济规律所决定的,近年旅游业的发展更加推动了保护与利用的进程,人们所创造的一些保护与利用的实际、实例,正被规划工作者所采用,并不断赋予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以新的生命力。1958年修建的兴庆公园,1980年完成的大慈恩寺旅游区规划和1981年完成的乐游塬青龙寺风景区的规划,以及西安鼓楼文物商店、西城楼历史博物馆、北院门传统商业街改造都是创新的典型实践。2004年西安城墙作为古城复兴计划的载体,正逐步成为西安历史文化的一个核心板块,体现“人文西安、古都西安”特色的一个重要品牌和西安通往世界的一张特色名片。

一是在空间营造方面,应强调整体空间格局的完整性,深入挖掘和保留各类结构性文化要素,打造特色城市意象。二是在旅游发展方面,应加强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针对多种受众配置功能业态,激发空间和产业活力。三是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应坚守规划底线,凸显传统格局,突出城市要素,创新活化利用历史文物,赋予古城生命活力。

五、加强武昌古城保护建设,凸显“历史之城”综合魅力的对策建议

(一)打造五要素,做活“人”文章

著名的“城市心理学家”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一书中曾对“城市感知”意向要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一个可读的城市,其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大要素’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作为千年古城,城墙这一“边界”要素的意义超出了历史遗迹本身的展示作用,更是武昌古城意象打造的重要环节。

目前古城的拆建因不同类型的项目需求,以“点”式和“面”式拆建为主,缺乏“线”式改造,导致古城的城市意象“五大要素”中“边界”要素最为缺乏,模糊的边界导致了古城的识别性较差,同时也容易导致古城被周边建设蚕食侵入的问题。建议在当前的项目建设计划中强化“武昌古城”的“边界”意象,结合古城的城墙、城门、城壕等标志性的意象元素在古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结合现状进行局部关键元素的复建,勾勒出武昌古城的边界感,增强古城的识别性。

得胜桥作为武昌古城千年轴线,与以青龙巷、粮道大巷、花园山巷为主的传统街巷共同构成了古城的骨架,形成了古城的传统肌理,延续了相对完整的街巷格局,为人的行为活动提供了空间,繁盛的传统市井生活延续至今。

建议结合轨道5号线建设,加快得胜桥沿线的改造建设,同时推动首义中轴线两侧功能的完善,延续南轴线的提升,强化古城的轴线,夯实古城骨架;通过将得胜桥的古城轴线向两侧进行延伸,与周边网状交织的街道一起作为完整的公共空间进行设计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古城的街巷网络架;保留得胜桥现有“短街、山径、窄巷”的肌理特点和主要街巷尺度,通过“微改造”的方式织补街巷的景观环境,传承现有以明清传统风貌为主、多元混杂的建筑风貌,整合建筑高度和色彩,允许不同年代的建筑共存,形成大大小小、进退有序而又不同主题的街道空间,塑造武汉传统民居特色集中展示轴,凸显繁荣的市井文化和“民街”的概念,使其成为贯通南北的重要线性开放空间和传统古城生活的体验地。同时通过政府主导轴线建设、社区自动更新改造、社会资金的主动注入等多种方式共同推进古城建设,增强古城的辨识度。

史料记载,武昌古城设九门,城墙长十六又三分之一里,东、南、北三面有濠堑,西面是天堑长江,整个城池“固若金汤”。而如今古城的标志不断被损毁,只留下大东门、起义门、汉阳门、武胜门、积玉桥、东西濠等地名,凝聚着古城营建思想和技艺的自然山体、城垣轮廓、传统轴线早已被逐渐淹没。

在建的轨道交通5号线的昙华林站在得胜桥路与中山路交叉口的南侧,即武胜门原址处,建议结合轨道站点的建设,进行武胜门城基的探测,对该段城基进行保护性利用,打造为历史遗迹景观。将轨道站点地下空间的整体建设与城基的景观化利用相结合,辅以文字简介和笔画、浮雕展示,形成古城门的历史文化主题站点,保留场所记忆,打造武昌古城的“地下”入口;在胭脂路等节点处结合城墙轮廓,建造带状公园,既合理利用了历史遗存信息,又强化了历史空间格局,还提供了城市休闲服务;对于类似城濠这类复建困难的节点,采用意向恢复的方式,运用现存的“积玉桥”等地名,融合其“城濠上运送铸造铜元材料的车辆至铜元局的必经之地”的历史信息,通过借用3D全息投影或者水幕投影等方式示意性的展示,强化节点意识。

中华路城市阳台是市级战略“长江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最能感受城市意象的绝佳观景平台。武昌区应抓住该机遇,加快推进中华路城市阳台建设,并推动周边区域的整治。

建议利用江滩与堤防之间的高差,融入观景视线、游玩体验、生态修复等设计理念,通过引入江边步道、景观平台、生态公园、景观小品、互动艺术装置、多功能观景坐阶等休闲娱乐公共活动空间,形成立体复合的交通与景观;整合原有的汉阳门、中华路等码头,提升乘坐、游玩、观景旅游体验,结合渡江文化节等活动策划,打造长江主轴重要的旅游景点,形成亲近长江、观赏城市的观景点;对黄鹤楼片区进行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增加蛇山绿植覆盖率,对黄鹤楼视线范围内的建、构筑物进行立面与屋顶的整治、高度控制、管线入地,对沿江城市天际线进行整合,对长江大桥、黄鹤楼、滨江沿线等带状、点状的标志进行亮化,在蛇山与龟山之间修建跨江索道,从白天、夜晚、山顶、水面、桥上、空中等多时段多维度展现“龟蛇锁大江”的城市意象。

历史上武昌古城砖砌城垣、辟城门9座,拥有“一纵两横”结构的方格网加自由式路网的街巷肌理,古城内部散布衙署、书院、府邸、商号、文庙、民宅等,构成了完整“城”的形态。如今的武昌古城用地以居住和公共设施为主,大量的街巷空间、建构筑物及自然山体被拆毁、空置、倒塌与侵占。一方面,新注入的功能与古城原有的历史文化被割裂,造成了“千街一面”的形态,缺乏特色与活力;另一方面,古城也缺乏承载现代需求的新空间,众多历史资源被闲置浪费,没有被合理活化利用。

现代的武昌古城承载了传统市井生活留存、红色文化发扬、艺术人文展现、历史文化再现、自然山水体现等复合功能。建议对已经消失的衙署文庙进行适当原址复建,或修建微缩版的武昌古城,将这些已消失的功能建筑重新展示,并赋予其新的旅游功能,从意向上强化历史上的古城功能。如斗级营片区作为传统市井生活区,延续其老社区的氛围,复建改造现有建筑,将曾经的照相馆、茶馆、剧场、澡堂、药房、木器厂一一呈现,形成休闲特色体验区;如五大会址这类红色历史文物,严格遵循文物保护的“真实性、可读性、可识别、可逆性”四大原则进行修缮,延续其原有历史,不含主观臆测成分,通过栽植当年的槐树、梧桐、银杏等绿植再现当年环境氛围;如经心书院等艺术人文展现展示空间,可进行适当的“微型化”更新改造,形成以国学讲堂为主的教育文化体验地,通过举办一些读书、国学等文化活动而获得社会效益;如石瑛故居、刘公公馆、卢春荣故宅、钱基博旧居、徐源泉公馆等历史名人故居,进行“修旧如旧”的改造,以名人故事串联起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同时可对这些故居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改造,形成精巧的广场或小花园,结合这些建筑精美细致外观和内部陈设,举办书画、摄影、雕刻等艺术小型展览展示活动。

武昌古城区域内有大量的常住人口和旅游人口,激活人口是培育古城活力的基础保障。建议在得胜桥、斗级营等市井生活氛围浓厚的居住集中区,保证原住民生活的延续性、保护古城内原有的市井生活氛围和社会网络、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打造“老街+老房+老人+老事”的模式;在三义村设立“记忆博物馆”,将传统生活方式、传统民俗、传统故事一一展现;在老社区成立“古城保护居民联合会”等组织,鼓励原住民从事传承古城文化的活动,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参加古城的开发、保护和宣传,为古城活力的复苏贡献力量。在旅游人口较多的昙华林、红巷等片区,根据人群特点及偏好,设置不同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业。如依托湖北美院打造突出绘画、涂鸦等艺术一条街,汇聚年轻人喜爱的酒吧、民宿、时尚餐饮等业态;依托经心书院打造国学、宗教、文学活动综合区,并附以茶道、冥想等静态空间等。

(二)打造年轻人喜爱的古城

武汉作为全球高校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主要的学生人口集聚在江南地区的大学城区域,年轻人群的文娱需求巨大,而大学城区域现状的文化娱乐场所以大型商业设施为主,针对年轻人的公共文化活动设施较少,远不能满足年轻受众的文化消费需求。近年来,由于主城区明显的文化和景观优势,武汉年轻人的文化消费目的地已开始由大学城区域向武汉主城区转移,武大的“樱花节和汉口江滩的斗鱼节每年吸引了数以十万计的年轻游客,已成为了武汉旅游的新名片,而作为曾经武汉文艺青年聚集地的武昌古城,其影响力和吸引力正在逐渐减小。古城应充分整合武汉的高校学生和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的年轻白领受众,更新经营业态,复合利用空间,加强网络宣传,打造“年轻人喜爱的古城

借鉴伦敦SOHO区的“城市磁场策划模式,整合“学生+白领的游客受众。利用古城内的教育优势,以翟雅阁的设计展览、秀场和武汉美院的学生艺术活动为引爆点,针对武汉的高校学生群体定期举办大型文娱活动,如草莓音乐节、游戏节、动漫节等,同时以校友效应吸引全国年轻游客,打造全国知名的武汉年轻人旅游品牌;针对滨江文化商务区的金融人士,保留昙华林的文化形态和内核,升级昙华林的商业服务环境,丰富服务内容,以满足更加高端的白领服务需求。

借鉴东南亚旅游城市普遍采用的商居民宿模式,加强经营业态的混合性和丰富性。摒弃大拆大建的房地产建设模式,利用“微改造”模式更新片区内临街建筑,设置为下商上旅的形式,在底层设置咖啡厅、特色餐饮和文化产品商店等,二层设置特色民宿,构建在一站式商务、旅游的小型集合体,不仅提升了空间使用效率,降低了空间使用成本,也保留原居民和原生态的街道氛围。

借鉴意大利西西里的古建筑“灰空间活化利用模式,在严格加强古建筑保护的同时,激活以古建筑和历史景观为背景的临近广场、门廊等空间的复合利用。摒弃古城内对空间的固化利用模式和对历史遗址的封闭式保护模式,对古城内的历史遗址在保护前提下进行以时尚性为导向的活化利用,如在名人雕像前设置广场,可举办街舞比赛和极限运动比赛等,对存量空间进行多样化的功能植入,不仅提高了空间使用效率,也将历史文化自然地融入到各类活动之中,增强了文化感染力。

借鉴重庆、西安等网红城市所采取网络城市营销手段,迎合年轻人的潮流趋势,契合年轻人群体的兴趣点。传统的城市营销已经无法迅速链接到年轻人群体,应加强在抖音、小红书、Instagramapp中的宣传;利用照片、短视频等互联网移动端的主流媒体工具,采取多样化、趣味化、流行化的内容优化手段,集成展示古城最具特色的历史景观点,营销文化产品中的爆款,打造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红古城

(三)营造古城慢行系统

1.构建内外多重环形路径

建议构建“1+2”的双重环形慢行路径,即依托复建的城墙和带状公园建设1个外环古城慢行道路,以及“紫阳公园——首义广场——蛇山”“昙华林——司门口——蛇山”的2个内环古城慢行道路。

建议紧靠城墙外围设置5-8米的外环古城慢行道路,供骑行、慢跑和平衡车使用,同时也为城墙的保护留出足够距离,避免建设和其他活动对墙体造成挤压损坏。在慢行道路外围采用种植行道树等手法将慢行道路和机动车道隔开,为慢行活动提供良好的视线景观;在不同路段采用不同颜色突出各自特征,如在首义路段使用红色代表该路段的红色文化、在得胜桥路段使用黄色代表市井文化等;将复建的城门作为与古城内部慢行道路的节点,在此配套设置自行车停车场等设施;沿江局部城墙采用斜坡和台地,将慢行道路引导至城墙顶部,形成更加立体的环古城慢行道路;通过举办环城自行车赛、环城夜跑等活动,将环城慢行道路作为“汉马”路段的一部分等方式,提高环古城慢行道路的知名度和公众参与度。在蛇山以南,通过首义广场将紫阳湖公园、首义公园和蛇山相连,形成古城南部以突出山水景观为主的环形慢行道路;在蛇山以北,打造环“昙华林——司门口——蛇山”的文化商业慢行道路,通过将昙华林路和粮道街形成林荫大道将慢行道路引至司门口,加强周边解放路时尚精品一条街、彭刘杨路风味美食一条街、大成路小吃民俗文化一条街的建设,进行沿街建筑立面的整治、街巷空间氛围的营造、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街道景观的塑造和街道家具的设置,为慢行活动的市民提供连续、舒适的环境。

2.打造特色空中巴士或廊道串联古城内外

目前科技发展迅猛,特别是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突破,未来科技发展对交通的组织形式会带来跨时代的影响。建议超前思维,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开拓创新研讨古城交通组织方式,解决山体的阻隔以及人车混行问题。建议结合古城的现状,结合轨道5号线,建立武昌古城空中巴士或者APM无人驾驶列车旅游线路,最大化串联景观资源。起点设置在起义门紫阳湖公园,穿越蛇山,跨京广铁路,与轨道5号线司门口站相对接,将大量进出古城人流进行疏散且不影响地面交通;在蛇山与螃蟹岬、花园山之间设置低空热气球飞行路线,开创空中观光线路,推动古城旅游立体发展。

3.打造3大特色游览路线

根据武昌古城现有的旅游资源点和街巷分布,建议打造蛇山片区“山水慢行”、昙华林片区“立体慢行”和农讲所片区“休闲慢行”3大特色游览路线。

在蛇山片区,保留恢复粤汉铁武昌南站至大东门段线路,与蛇山和中华路阳台相连,通过老式蒸汽火车体验武昌铁路文化;以中华路阳台码头为节点,结合两岸江滩公园和建筑景观,在长江大桥和二桥之间打造长江水上巴士特色体验;在黄鹤楼公园内,通过登山小火车将各个景区相连,在蛇山顶部与龟山之间架设过江索道,加强一江两岸之间的联系;在首义公园开辟健身步道,结合山体起伏,利用登山台阶将辛亥革命纪念碑、武昌起义军炮台、李书城旧居和龙华寺等建筑串联,并利用这些建筑的场地和浓密的植物为市民提供休息、远眺、太极和户外瑜伽的场所。在昙华林片区内,以螃蟹岬、凤凰山和花园山为制高点,在不同高程的建筑之间架设空中步行连廊,山底与山顶之间利用台阶、滑梯和单轨列车等方式相连,通过与地形结合形成多样化的立体交通体验。在农讲所片区,根据其相对平整开阔的地势开通有轨电车,增大步行空间,增设历史人物雕塑和文化商店,将红巷串联成一条革命历史的走廊。

建议将地铁5号线穿古城的昙华林站和司门口站出入口融入到建筑当中,将部分建筑底层架空,为步行活动释放更多空间;在石瑛故居处增加一处下沉广场作为昙华林的人行出入口,和昙华林地铁站通过地下廊道相联系,将部分人流通过地下步行空间引入到昙华林北部片区;中山路泛悦汇入口处增加一处共享单车停放处,游客通过地铁螃蟹岬站出口直接到达停车场,将昙华林路打造成林荫大道,将自行车和步行人员引入昙华林东部片区;跨铁路增加司门口天桥的慢行风雨连廊,通过连廊将人流导入到蛇山西部,通过蛇山的慢行道路与蛇山南部相连,并在首义广场设置共享单车中转站。

六、武昌古城保护建设的具体实施措施建议

(一)依规实施,继承古城格局,凸显古城要素。根据相关规划,逐步推进体现古城格局的工程建设,凸显城门、城墙、轴线、街巷要素。一是古城北垣可借鉴西安南城门的建设模式,结合武胜门城墙、城壕、城门遗址,依凭凤凰山、螃蟹岬,恢复古城山水营城的形态意象。二是古城南侧结合紫阳湖公园及老城厢地块建设,将现有起义门、炮台遗址公园有效衔接,形成南门古城意象。三是结合长江主轴右岸建设,将现有的防洪堤进行局部改造(200米左右),采用老城墙砖、浮雕或堤防改成城墙形制等多种方式,凸显城墙意象。四是建设古城轴线。推进得胜桥轴线改造,跨蛇山与首义轴线相对接,凸显古城轴线的延续与继承。五是推进特色片区、特色街巷的微改造。

(二)建设步行景观廊道,强化“龟蛇锁大江”城市意象,融合“历史之城”中央公园。在“历史之城”整体规划设计中,提出围绕南岸嘴建设联系武昌、汉口、汉阳的武汉中央大公园。建议结合城市东西山系,在武昌建设一条城市景观步行廊道,从长春观东侧公园起,串联长春观,跨武九铁路及小东门至蛇山,途径黄鹤楼、中华路城市阳台、长江大桥,成就“龟蛇锁大江”步行体验路线,形成城市经典景观名片。

(三)整合景观资源,打造大黄鹤楼景区。大黄鹤楼景区的整体打造,有利于整合现有零碎景观资源形成合力,有利于扩大武昌古城的影响力,有利于形成更大的品牌效应,有利于吸引人流更有效参与到古城经济活动中,激活古城活力。政府应尽快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加快推进申报景观相关工作及配套工程的实施。

(四)政府有效引导,引入社会力量,逐步推进武昌古城微改造实施建设。目前武昌古城已经有社会资源主动参与,对现有的老建筑进行改造,植入特色产业,推动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政府应主动做好引导工作,一是主动适当投入,依据规划拆除部分建筑,为居民提供交流的公共空间及公共厕所问题。二是制定片区“微改造”导则,引导社会力量有序改造提升。三是对古城的街巷进行整体梳理与引导,对于重点街巷政府统筹实施改造,对于一般街巷制定导则,引导街道、社区以及居民自发逐步实施改造,形成多条老街老巷。

(五)成立历史建筑活化基金会,推动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实行由政府牵头、证券公司发起、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设置以武昌古城内历史建筑研究、维护、活化等目的为主的专项基金。借鉴香港政府计划设立历史建筑活化基金方式,面向国内外企业、基金会、个人等公开或定向募集。同时制定鼓励政策,促进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活化历史资源。

(六)鼓励社区积极参与,形成“住老街老巷的人,聚有名有品的客”的地域人文气息。人文气息赋予一个区域独特魅力,古城保护应考虑如何营造具有地域特征的人文氛围。建议发挥社区力量,让古城居民人人都能讲好武昌古城故事;结合历史建筑推广故事讲堂;策划特色民间活动,营造独特的古城特色;提供政策支持,吸引适合古城的人群,沉淀独特的历史人文内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室内空间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