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代表什么

今天是贝多芬诞辰纪念日。

贝多芬拥有惊世的音乐才华,一生创作了无数震撼人心的不朽乐章,并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但你知道吗?就是这样一位世界级音乐家,从20多岁起,就饱受耳疾的折磨,到了晚年更是双耳严重失聪。

不过,残酷的命运并未让贝多芬放弃音乐,甚至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创作出了经典之作《第九交响曲》。

在那个还没有先进助听设备的年代,据说失去听力后的贝多芬是利用一根木棍来感知声音的。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一根木棍,他把木棍的一头顶在钢琴的顶板上,另一头用牙齿咬住。

这是什么原理呢?那得先从声音的传导方式说起。

人耳听到声音,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空气传导: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

另一种是骨传导:声波→颅骨振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

平时我们捂住耳朵还是能听到声音,就是因为捂耳只能阻断声音从外耳道进入的空气传导路径,无法阻断声音的骨传导路径。

其实,利用的就是骨传导的方式来听到声音。

钢琴发出的声音,通过钢琴顶板,传导至与之相连的木棒,通过木棒传导至牙齿,再由牙齿带动颞骨传至贝多芬的内耳,这样他能听到声音啦!

由此,我们也可以判断出贝多芬的听损性质属于传导性听力损失,也就是说由于外耳道或中耳疾病,导致声音的空气传导路径受阻而听不到声音。但骨传导路径通畅,且内耳以及听觉中枢功能尚好,所以可以靠木棍继续进行钢琴创作。

可惜贝多芬的时代,助听器技术尚未成熟,假如生活在现代,各种先进的骨导式助听器将更好地帮他解决听力问题,他也许就能为世人留下更多殿堂级作品。

并不是,一般只有纯粹因外耳病变,包括耳廓缺失、外耳道闭锁引起的传导性听力损失,且骨导值小于等于50-55分贝,才适用于骨导式助听器(小木棍原理)。

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听力损失,尤其是老年性耳聋,大都属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也就是外耳道和中耳是完好的,病变发生在内耳。这种听力损失需要通过佩戴气导式助听器听见声音。

我们常见的助听器也大多都是气导式助听器,如耳内式、耳背式助听器。气导式助听器无论从适用人群,还是从效果、外观、价格等各方面来说,更适合老人的听力损失。

希望所有听力损失的人都可以选配到适合自己的助听设备,让听力问题不再成为困扰。

我是听力师张艳艳,在听力康复指导和助听器验配领域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助听器知识,哪里有靠谱的听力机构和验配师,都欢迎在留言区或者私信问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贝多芬的交响乐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