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玩音介怎么做?

家里有准小学生一枚,这个寒假哪里也去不了,所以给娃准备了一大推书。
这些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趣,又能学知识。而且其中很多内容,也都可以和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相结合起来。

关于科学——物理化学齐步走


寒假里面,因为天气很冷,可能很多小朋友都要呆在家里。 但是这个年纪的小朋友怎么会老老实实呢,肯定想找点有趣的东西玩, 小实验绝对是个最能满足孩子好奇心和动手欲望的活动。 这套书可以给小朋友提供超多的小实验的方案,而且还会给把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仔细的讲给小朋友。

这套书每本一个主题,包括光、电、水、声音、 矿物质、 月象、微观世界等共十个主题,涉及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生物等多个学科。


这些实验所需要的材料也都是生活中非常常见易得的,比如各种金属餐具或玻璃杯进行关于传声和音阶的实验,


纸巾和水杯就可以进行好几个关于水的虹吸效应的实验,把一张纸巾放在水杯里,水可以爬升多高?把纸巾折叠起来,一边放进水杯中,它能把水吸到外面吗?什么情况下可以什么情况下不可以?决定纸巾能不能把水吸引出来的因素是什么?

马上要过年了,小朋友人间不是也会好奇为什么阴历阳历不一样,他们分别是怎么来的?跟着书中里的介绍一起观察一下月亮吧。什么都不用准备,带着眼睛就可以了。


十本书,绝对够小朋友玩一个寒假不带重样的。

关于英语——国际大奖漫画学英语


放寒假啦,小朋友们一定想要好好放松一下,把课本全部收起来,特别是双减之后,连作业都减的差不多了。但是,家长们往往又希望孩子不要把学习落下来,特别是外语这种要经常用才能学得好的学科


《国际大奖漫画学英语》就是这样一套,即可以让小朋友轻松放松,又可以让他们在轻松享受中复习英语的一套书。
这套书叫《国际大奖漫画英语》,是因为这套书拿了包括苏斯博士金奖在内的18个奖项, 真 拿奖拿到手软

这套书一共两级,第一级7册,每册包含200-300个高频词汇。适合低年级小朋友。

第二级10册,每册300-700常用词汇。适合高年级小朋友。


每一本薄薄的小书,都是一个有趣的漫画故事。小朋友可以一边看漫画,一边复习英语知识。 看漫画学英语有什么好处呢?除了不会枯燥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有时候小朋友遇到没见过的词,通过漫画中的情节,人物的表情,就可以猜出来。

这种自然习得的方式,小朋友会印象更深刻。 当然,即使猜不出也没关系,因为每一册书的最后都会给出中文的翻译。


我家小朋友特别喜欢这套绘本,因为它真的很有趣,看起来没有学习的压力;而我也特别喜欢这套绘本,是因为它不仅非常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而且都是非常新且原汁原味的美语表达方法。

从这里学习到的用法,出国的时候是真的可以用的上的,而不是只用来应付考试的。


这套书还配了点读资源,即使英语没那么好的家长也不用担心,点读笔不只是给了正确发音,简直就是把纸书变面了有声动画。


关于数学——超级数学课


和前面两套书一样,这套虽然也是跟学科相关,但是却是以特别能吸引小朋友的故事,抽丝剥茧地向他们讲术那些有趣的数学原理。 是学习,但毫无压力,一点也不枯橾。
这套书的作者李在励老师,是北师大实验小学一线数学老师及班主任,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了解孩子们的心理。
很多时候,我们在说,北京牛校和五线城市菜小最大的差别,可能就是老师。从这本书,你就可以看出中国最顶尖的老师是如何教学的了。
这套书一共十本,用十个轻松幽默的故事,向小朋友讲述了鸡兔同笼,剩余定理,植树问题,行程问题,抽屉原理,等差数列,勾股定理,斐波那契数列,七桥问题,圆周共十个数学学习中最重要基础理论。

当小朋友看到这套书的时候,并不会认为这不是一套数学书,而是认为这是一套故事书。
书中又是如何向小朋友展示这些数学理知识的呢?
拿我们最熟悉的鸡免同笼这本来看。
小怪兽学园到农场参观,两个小怪兽阿麦和
偷偷离开了队伍,结果两个小淘气不小心闯了祸,弄坏了小免子和小鸡的围栏,幸好校长多多博士及时赶到。

不过多多博士没有发火,而是给两个小淘气出了个问题,让他猜猜自己尾巴里围头几只小鸡,几只小兔子。 当然,多多博士给了他们提示,这些小动物一共有14只脚,和5只头。
那么,这道题应该怎么思考呢?
画个表格,把每种情况都算一算(穷举法)。

或者换种思路,先全画成两条腿的小鸡,再看看还剩几条腿。

再换种思路,想像一下,让所有小动物都抬起两条腿,那么还剩下几条腿?剩下的腿的数量可以算出小兔子的数量。 小鸡一屁股坐在地上,看得娃哈哈大笑。

或者想像一下,把所有小动物的腿,都两只绑在一起,那么腿比头多的数量,就是小兔子的数量是不是?

小怪兽们天马行空的假设和想像,让这道题有了好多种解法。这本书教给孩子的,不是一道题,而是一种发散思维的解题思路。 而全部内容,没有照本宣科的说教,全都融入在幽默风趣的故事当中。
同样,等差数列,被设计成一列装满小动物的火车,而等差数列之和的计算,可以想像两列一样的火车,首尾相返地停在一起,挨在一起的两个车厢小动物数量加在一起,都是一样的。

七桥问题,在桌子上摆上几块饼干,就可以让小朋友试试看。

圆周问题,吃披萨的时候可以跟小朋友演示一下。

听起来好深奥的斐波那契数列,拿树枝打个比方,一下子就清晰了起来。

说起来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雏菊花的花瓣数量,松果和向日葵的左旋和右旋数量,都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字。大字然真的好神奇!

有人说判断一个老师是否优秀,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能不能把那些很深奥的知识,转变成简单,有趣的方式,传达给孩子们。 我想,评价一本童书,也是这样的。
调动孩子的兴趣,吸引孩子的关注,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地教给孩子,是一个老师,和一套好书的共同特点。

在假期里面,给孩子选这样一套轻松有趣,又能引导小朋友思考,学习有趣知识的书,是不是再适合不过了?


关于阅读与写作——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故事


读故事,总是小朋友们喜欢的事。但是,世面上的故事书那么多,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又有什么不同呢?


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特别是哪是刚刚翻看了目录的时候,觉得它好像跟其他童话也没什么不同。 张着大嘴吃甜甜圈的《狼叔叔》是不是就像小红帽里的大灰狼一样?《勇敢的小乔瓦尼》是不是就是一个普通人战胜在怪物的故事?


但仔细读过才发现并不一样。


《狼叔叔》与小女孩一家本来是相安无事的,小女孩的妈妈向狼叔叔借锅子做奶油馅饼,并答应儿狼叔叔把锅还给他的时候,会送给他满满一锅奶油馅饼,一个圆面包和一瓶葡萄酒。谁知妈妈让小女孩给狼叔叔送去的时候,所有东西都被小女孩偷吃得精光,还拿泥巴,石头,池塘水骗了狼叔叔。 最后,愤怒的狼叔叔把小女孩吃掉了。 这里的狼叔叔并不是像小红帽里的大灰狼一样,遇到谁就会吃谁,而只是吃掉了那个不守信用的,喜欢偷吃零食的小女孩。

《勇敢的小乔瓦尼》是个大团圆的结局吗?英雄战胜怪物的传统故事? 直到读完最后一句,我一直这么以为。 小乔瓦尼住进了一栋谁都不敢住的城堡,夜里遇到掉下来的巨人手脚都没有吓到他,他最终战胜了怪物,还得到了怪物的宝藏。 也许大部份故事会以小乔瓦尼舒舒服服的生活在这个城堡里,然而,在这里,小乔瓦尼却在回头看到自己的影子时被吓死了。 意大利式的反转结局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总是会踏上未知的旅程,充满了新奇、挑战,或者危险和麻烦,有巨人、恶龙的神秘异境往往也有鲜花或宝藏,就像现实生活中一样,机会总是与危险在一起的。 他们有人能化险为夷,但有的人也许就没这么幸运啦。
阅读完这些故事之后,不妨照着导读手册上的问题想一想

  • 他们为什么要踏上这个旅程?
  • 他们去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 他们在那里遇到了什么样的挑战?
  • 有没有人帮助了他们?是怎样帮助他们的?
  • 他们最后成功解决了问题吗?
  • 故事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呢?

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不妨顺着些问题,把刚刚读过的故事给爸爸妈妈复述一遍,相信我,小朋友也许不能逐句背诵式的讲下来,但是他们一定可以把自己喜欢且印象深刻的故事讲的绘声绘色。

然后还可以鼓励小朋友按照这些问题,尝试编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
也许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写作并不容易,但是,当他们读了这么多童话之后,发挥他们天马形空的想像力,按照上面问题的要点,编一个故事并不会那么困难。

关于艺术——为什么艺术作品中的有些人没穿衣服


除了语数外,理化生,再给小朋友选一本有趣的艺术启蒙书吧。

《为什么艺术作品中有些人没有穿衣服?》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个问题?

这一本书并没有按照时间或者艺术流派平铺直叙地给小朋友讲艺术史,而是将小朋友看艺术作品时脑子里最常冒出的那些问题分析给小朋友听。 用一个个问题,串起人类艺术发展的过程,从石器时代的岩画,古埃及的壁画,到古罗马的雕塑,再到文艺复兴,浪漫主义,抽象主义,后现代主义;认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提香、委拉斯开兹、卢梭、米莱、梵高、毕加索、蒙得里安、杜尚、安迪 沃霍尔。

在他们的作品中,其实孩子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艺术本身,还有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和艺术与生活的联系。
那件不穿衣服的大卫雕塑,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如何成为了大卫王? 那幅宋徽宗临摹的《捣练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捣练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 那个给乔治华盛顿画了那幅用在1美元上肖象的画家,竟然故意没画完以留下这幅作品。 那些由点点组成的画,远看的时候为什么消失了?

这样轻松有趣又涨知识的书,太适合给假期里的孩子了,是不是?

寒假就要过年啦,一定要给小朋友挑一本和“年”有关的绘本。
关于“年”和“年兽”的书可不少,但是大部份都是年俗传说。 原本我以为,这本《年兽国》也是这样的,但没想到,这竟然更像是一本科普书。
过年放鞭炮、贴春联,是因为年兽害怕红色和巨大声响吗? 那么,年兽到底是种什么动物?他们为什么要来人间捣乱呢?

原来 ,年兽可不只是一个人噢!他们有一整个国家。 他们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小岛上。
小年兽妈妈像海龟妈妈一样,把小年兽的蛋产在沙滩上,不过和海龟妈妈生完蛋就走不同,小年兽的爸爸妈妈会守着蛋直到他破壳而出。 刚出生的小年兽还有“抓周”仪式,这预示着他们兴趣所在,你还记得你抓周时抓到了什么吗?快去问问爸爸妈妈吧。

和小朋友们一样,小年兽也要上学堂,学习好多的知识

小年兽们用的计时碑是根据太阳投影计时的。我们人类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工具?(日晷)
他们没有纸,所以把字都刻在石头上。人类在纸发明之前,是如何写字的?(兽骨?青铜器?泥板?竹简?)
小年兽们也要学习天文地理,所以,他们也有浑仪,还有地动仪。 人类有没有类似的工具?

年兽与人类的交集是如何出现的呢?

原来,很久很久有以前,有一个探险的勇士,带着地图与罗盘,误入了人间,发现人间有一种叫做火的东西,可以驱赶黑暗,带来光明与温暖。这位勇士偷偷从人间带回了火种,火种被年兽小心翼翼地保存。 但是,由于年兽国的小岛上都是沙子石头,非常缺少能让火种燃烧的燃料,唯一可供火种延续的燃料,就是鲛人的油脂。

每隔一段时间,火种就会变得越来越弱,每当这个时候,年兽国又要派出勇士来到人间取火种。 而来到人间的通道,只有北斗七星指向北边的时候,才会出现。 每年这个时候年兽来到人间,虽然每次到来的地点不同,却发现人间总是热热闹闹的。 原来这一天就是人间的除夕。

不过,虽然小年兽们并不伤人,但是它们长像奇怪,还是会吓到人们。于是,人们总是要贴红放炮吓唬年兽。 看来,不能交流,真是误会多多。

小年兽们不仅了从人间取到了火种,还跟人类学会了使用货币,学会医术。让年兽国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了呢。

现在,小年兽已经很久很久没来过了,这是什么呢?
是不是他们像人类一样学会了生火? 是不是他们找到了新的燃料?就像人类发明了电力一样!
和小朋友一起开动脑筋想一想吧!

关于兴趣——如何成为恐龙搜寻者


除了爸爸妈妈为小朋友们全面发展精挑细选的绘本,小朋友一定也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方面吧?

有的小朋友喜欢观鸟,有的小朋友喜欢养小动物,有的小朋友喜欢昆虫,我家小朋友最喜欢的是恐龙,所以,我特地挑了这本关于恐龙的书,一本和以前看过的所有恐龙书都不一样的恐龙科普。

《如何成为恐龙搜寻者》是由Lonely Planet为小朋友出品的。 喜欢旅行的朋友一定对Lonely Planet不陌生,这是一个专门做旅行攻略的出版公司。 而这一本书,则是一本给小朋友们全世界挖恐龙指南。 不能出行,就跟着书本云游吧!

所以,这里关于恐龙的科普,不是根据恐龙的种类,或者发现年代讲给小朋友的,而是根据他们发现的地点,以及这一带恐龙化石发掘的故事。欧洲、美国、澳洲、非洲大陆、印度 、中国、俄罗斯、南美洲,甚至连极地也有恐龙的遗迹。

这些大陆虽然有一些相距甚远,但是,各个大陆上恐龙们的亲缘关系,让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恐龙生活的年代,这些大陆有些还是连在一起的呢。
在这本书中,小朋友可以穿越时空,跟着化石猎人、古生物学家、探险家一起,重现那些化石被发现的故事。

他们如何被发现?在几乎没有路的时代,这些庞然大物如何被运回研究?那些在恐龙化石挖掘上你争我赶的古生物学家,他们是如何找到这些化石的?他们的收藏最后又去了哪里?哪些被收藏在了博物馆?而哪些又毁于战火?

这些不断被发现的庞然大物是如何命名的?以发现地命名?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但是,你知道吗?它甚至可以以赞助商的品牌命名,以发现者最喜欢的乐队的名字命名。


世界上有哪些收藏着恐龙化石博物馆非常值得一去?那里又有什么别处没有的恐龙?这些恐龙有哪些特别之处? 甚至哪里可以参与一次真正的恐龙化石挖掘?

总之,这是一本完全与众不同的恐龙科普绘本,有超多你在其他恐龙科普书无法了解的,关于恐龙化石挖掘、研究、收藏的历史与故事。

读完这篇推荐,有没有发现,这里的推荐都特别涨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每一本也都特别有趣。一个寒假读下来,孩子不会觉得累,不会有任何学习的压力,又把语数外、史地生全都学了一个遍。

让孩子通过轻松阅读的方式,主动学习,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吧!


我是绘本阅读推荐人,亲子玩学家,博物馆达人

如果你想 了解更多关于高质量陪玩,亲子博物馆参观,绘本阅读,或者孩子成长,亲子关系那些事,欢迎添加我mi-aomi-ao,希望遇到志同道和的爸爸妈妈,一起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在闭展前,赶去西岸美术馆看了康定斯基的特展。

特别幸运,遇到了一位肚子里有货,又特别会讲的志愿者做导览。 从康定斯基的艺术,到康定斯基的人生,这个展真的是非常全方位的让我们了解了他。

康定斯基的很多作品,都有音乐的影子。 因为在他看来,绘画不应该是描述物体本身的样子,而是通过艺术家的创作,让观众可以从画中感受到它。 他的艺术思想的发展,受到了理查德·瓦格纳和勋伯格的很多影响,所以,在看画时,导览的志愿者还拿小音箱帮大家播放了对应的音乐。

说说展品本身,这个展不只有画家本人的作品,还有他的收藏,他的收藏中有中国陶瓷画稿,有日本的剪纸,还有浮世绘大师葛野北斋的作品。

康定斯基收藏的葛野北斋的浮世绘 《百人一首母乳绘说:渔女》

而他本人的作品,也经历了几个阶段。

康定斯基三十岁时前往德国学习绘画,他在这里学习了蛋彩画,也研习了版画。

在这一时期,他的画很“印像派”, 但也是他的绘画最为具像的时期了。

这一组作品突尼斯的风景写生,是他用调色刀完成的。

比如《歌》这一幅画中,身着俄罗斯传统服饰的船夫,在东正教图案装饰的维京船上挥桨出海。

穆瑙是德国的一个小镇,康定斯基离开慕尼黑之后,和弗兰茨·马尔克在这里创办了蓝骑士社团,这个团体并没有明确的纲领,只是一个由艺术家们组成的松散组织。他们一起展出自己的作品,又把这些作品集结成册,也就是《蓝骑士年鉴》。

在德国小镇穆瑙时期,他的画作开始愈发抽像。

这幅《即兴III》的内容,是欧洲绘画中一个著名的主题,就是圣骑士与龙。

这时,你还可以看出绿色的马,披红斗篷的骑士,背景黄色的城堡。

而接下来这幅《印像V:公园》,你还能看出画中有几个人吗?

在这幅画中,绿色是中提琴的声音,蓝色的大提琴,更深的蓝代表管风琴,黄色是喇叭的声音。 能体会到这幅画中的音乐吗?

再往后面,这幅《有红色印迹的画》就是他和勋伯格写信交流后而创作的作品。 勋伯格创立了无调性音乐,在无调性音乐中,十二个音阶没有轻重主次,都有均等的表现机会。 因为勋伯格认为,古典的作曲方式,限制了每个音阶的均等表达机会。 康定斯基非常认根勋伯格的理念,于绘画也是如此,古典的绘画,为了表现所见的物,而阶制了色彩的表现。

在这幅画中,画家不再描绘固态的有机世界,而是探索色彩间的冲击关系。

1914年一战暴发,康定斯基回到俄罗斯。

这幅《to the voice》 是他在给恋人妮娜打完电话之后所画的,表现的是自己听到恋人声音之后的感受。

1917年,康定斯基与恋人妮娜结婚,这一组画,是他在莫斯卡西南700公里的阿赫特尔卡乡村,陪妮娜避暑安胎度假时所画的。 具象的内容重回画面。

画中是怀孕的妮娜和她的妹妹。

1922年,康定斯基又回到德国,在包豪斯任教。

在这一时期,他开始为包豪斯学校编写教材《点线面》,而他的作品,也出现了更多的公整的几何形状。

他这本《点线面》的教材中,还出现了灵隐寺的屋檐,和上海龙华塔的速写。

这本书,到现在还有卖。

这个布满整个房间的画,是康定斯基为1922年的一个“无评委艺术展”而创作的。作品由他画出底稿,由他在包豪斯的学生放大到巨幅画布上,装裱好之后送往柏林展出。不过,展出之后,只有底稿被保留了。底稿被他的遗孀妮娜捐给了篷皮杜美术馆,1977年篷皮杜艺术中心落成时,这一组作品曾经被专业的画师按照底稿复原。 而这次,是这组作品第三次再现于视。 西岸美术馆特地按照当年的样子,搭建了这个展厅。

据说,其灵感来源由俄国农民民居, 在这组画中,我们依稀可见《歌》那幅作品中维京船的样子。

而组画的另一部份,则展示着如太空,细胞,等现代科学的样子。

这一时期被定义为康定斯基艺术创作的成熟时期,但成熟则意味着不再有什么变化了。但是我想,艺术家一生的创作风格,都是跟他的生活,环境,以及他见到的事物,感兴趣的东西相关的,是变化的。 即使是在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也体现出了诸多不同的样子。

这幅画的名字是Composition IX,被翻译成了作曲,但是,我想相比于作曲,它更像一幅“结构组合”,这也符合原义。

这一时期,电子显微镜已经发明,很多艺术家沉迷于自然科学,沉迷于显微镜下的微观结构。

几个月前西岸美术馆的“时间的形态”展中,在著名的雕塑作品《沉睡的缪斯》上面,还有一组电子显微镜下的照片,其中有昆虫的翅膀,虾尾的彩色细胞,水蛭……他们是造物主的艺术。

所以,在这幅画中,你也能看到,胚胎,细胞,海螺等生物的形态。

而在这一时期,康定斯基与米罗交往甚密,所以,你在这幅画上好像也看到了米罗的影子, 这些飘摇的线条。

下面这幅是米罗的《沐浴者》

这幅《有序堆积》是画家送给妻子的复活节礼物,画面上的圆点会不会让人想起俄国的法贝热彩蛋?画面的形状像一个心脏,画中我们还可以认出有梯子,有琴,好像还有个毛毛虫。

在巴黎,康定斯基在1934年参观了橘园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周、秦、汉代青铜器展”,所以这次的展览,西岸美术馆还特地从上博借了三件青铜器来。

不知道他后来的作品是否有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但是可以感受到,他后来的创作,有着很多古文明的影子。

展览中除了他的作品,还有一些他的私人物品,比如,他用过的调色板,他的颜料盒,他的画笔和烟斗。 以及他创作的视频。可以说,这是一个可以深度了解画家作品和本人的艺术大展。


昨天,偶然想起看展的同时,还有康定斯斯的人生年表,就和老公聊了起来。

1986年出生的康定斯基,母亲是俄罗斯贵族后裔,大学学习的是法律和经济,毕业后第一次前往巴黎旅行,在“法国艺术展”上面看到了莫奈的《干草堆》,激发了他对艺术的热情。

30时,他决定前往德国学习绘画,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和的朋友,比如弗兰茨·马尔克,但不幸的是,不久后一战暴发,他一个俄国人自然在德国呆不下去了,于是立刻回国了;他幸运的在亲戚那里继承了一大笔遗产,但不幸的是他的朋友弗兰茨·马尔克在战争中牺牲,他非常悲伤;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年轻的爱人妮娜,还在一起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但不幸的是,“十月革命”开始了,他的财产都被充公了。

但好在他是位艺术家,他被任命为莫斯科美院教授,并被委任协助组建俄罗斯博物馆,但是他的抽象艺术在苏联并不被认可。于是,他在1921年找了个机会,离开故土,再次前往德国。 在德国,他去了魏玛的包豪斯学校任教,并加入了德国籍,但平静的生活没多久,希特勒上台,包豪斯学校先是迁年德绍,后来被迫关闭。

康定斯基又去了巴黎,而他在包豪斯时期的很多创作无法带走,只能留在德国。这些作品中后来被放到纳粹举办的“颓废艺术展”中展出,纳粹希望借这个展览,让人们去批评这些先锋艺术家。展览结束后,这些作品中,一部份被纳粹卖给外国,另一部份没有人买的则销毁了。

说回康定斯基,他在巴黎居住时,二战爆发了,有人邀请他去没有战争的美国教学,但是,他觉得战争可能并不会持续太久,所以拒绝了,结果,他没能撑到二战结束。 二战于1945年结束,而康定斯基则在1944年末长眠于巴黎。

说完一这切,坐在一边像听故事一样听的津津有味的娃叫到,“妈妈,再给我讲一集。”

一个人的人生结束了,哪里还会有下一集呢?

他们的孩子不到三岁就夭折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做陪玩接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