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是谁写的什么时候写的?

  《清平乐·雨晴烟晚》描写的是暮春世界,描写的景物有“双燕”、“垂柳源”、“落花”等,写的是一个少妇在暮春时节的一个黄昏,思念亲人并等待他归来的情景。

  《清平乐·雨晴烟晚》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雨后初晴,夕阳残照,烟霭空濛一片,暮色中但见新池绿水盈盈,一片春意盎然。成对的燕子飞回柳树低垂的庭院,小小的阁楼里画帘高高卷起。

  黄昏时独自倚着朱栏,不知不觉已看到西南天空挂着一弯如眉的新月。夜风卷起台阶上的落花,微微拂过罗衣,只感到春寒袭人。

  冯延巳,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代表作有《长命女·春日宴》、《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谒金门·风乍起》等。

  李白傲视王侯,为何会写下拍马屁的《清平乐》?是否过分肉麻了?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常识问题,而且是过了时的常识。提问者对李白的了解还局限在教科书的一亩三分地里面。李白从来不是一个傲视王侯的人,他就是一个积极功名者,想尽一切办法在仕途中显达。但是他对功业的追求倒不能用私欲来衡量,他是出于那样一个人人都想报效国家、服务天子与万民,为天下生灵请命的有血性的知识分子时代。李白的时代正是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这段中国历史上最繁华、最灿烂的时代,物华天宝,万国来朝。用当下的话来说,当时的天朝状态是一个积极、昂扬、上进的社会形态,每一个年轻人都志气高昂、砥砺前行,用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契合时代的高歌。在一个社会发展良性推进的时代,自信心会让每一个热血的文人焕发出经天纬地的愿望,社会上太多的成就和辉煌会成为个后进者追逐的目标,让他们为了王侯功业奋力向前。

  李白学的也是圣人之道,努力求功名是儒家本色。但是由于出生微末,不能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只能在出蜀后自报国姓,并将山中读书美化成求道,不断干谒名人,希望进身为国家和朝廷服务,完成自己经国致世的愿望。可惜恃才傲物,性格决定命运,时运也不济,理想未达即去世了。而耗尽心思才得以进入唐王朝政权中心,也不过打了两年闲工,即被“赐金放还”,也就是劝退了。这很明显就是个不适合混官场的结局。他写《清平乐》也就是在这纪念陪侍期间。吹捧就是他的工作,何来肉麻之有?不要相信那些主角意识代入的野史,好像高洁文人动不动就蔑视功名,不屑高官厚禄。为了实现深深植于血脉的天下为公的儒家理想,古代中国的文人唯有走上仕途。李白的诗文彪炳千秋,光耀万年,可当官就是不行。多读读李白的诗,读一读诗史,读一读唐王朝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了解一下当世文风和文人士子的生存坏境。你就会发现李白写的其他干谒诗更加肉麻,而这在当时,就是普遍现象。别在沉迷在教参书塑造的诗仙形象里面了,那样对真正读懂诗仙的诗毫无帮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平乐是诗还是词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