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打台球,怎么练打台球?

——谨以此文向傅文政先生致意

最近,有许多球友问我:运杆时,能够做到小臂前送和后摆时,保持直线状态,但就是在出杆时,皮头接触主球的瞬间,手腕就会“外拐”,将球杆“引向”击球线一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也有一些台球爱好者读了我写的《打台球怎么才能出杆直》一文后,问我:“臂向”的问题解决了,但“腕向”的问题怎么解决?

还有一位好友问我:为什么打半台范围内的球,出杆很直,球能进袋,但是到了远台进攻,进球率会降低很多,而且发现手腕也有“拐”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

通过上述问题的描述,归纳出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怎么解决“腕向”的问题?

10年国庆节期间,去西安打比赛,偶遇台湾著名台球大师傅文政先生,有幸得到先生的指导;11年夏天,去西安参加丁俊晖见面会,期间再次邂逅先生。也许是我的至诚至真感动了先生,先生将他积数十年心血而著述的《台球》一书借我学习;今年夏天,也就是阔别五年之后,再次打问到先生的下落,并加入到了他的台球技术群,更细致地得到了先生的教诲。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之所以在这里插入这段与本文不相干的文字叙述,是因为,我所接受的台球理论,一方面是自己近三十年的台球探索、积累所得,而大多数是受傅先生台球理论的启迪。我万不敢“居功自傲”,更不敢自诩天资聪慧。望读者见谅。

从化繁为简的角度理解台球,它应该是这样子的:

1、一颗球在运动的过程中,撞击到另外一颗球,并把此球撞进袋口,而它,则因相撞发生变化:能量损耗,方向偏离。我们把主动撞击的这颗球称为“主球”,被动受撞的那颗球称为“目标球”;

2、主球和目标球相撞,要想让目标球进袋,有且只有一个撞击点,我们把这个撞击点称作“进球点”

3、主球的受力大小和击打点不同,主球的运动姿态是不同的,大致分为:滚动、滑动、旋转三种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主观需求,有时候,这三种运动姿态不是单一形式出现的,而是滚动+旋转、滑动+旋转等复合形式出现的;

4、让主球以不同的运动姿态撞击目标球,在确保目标球进袋的前提下,运动姿态越单一,成功率越高,运动姿态越贴近物理运动规律,成功率越高。

本届上海斯诺克大师赛,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丁俊晖击球失误率最多的杆法是——低杆搓球。究其原因,是因为丁在上一杆击打失误,造成主球叫位角度过大,在本次击打过程中,既要考虑控制主球,又要确保目标球进袋,只能选择低杆搓球。

关于低杆搓球这一杆法,庞卫国老师的定义非常准确、贴切:手腕发小力,杆速根据距离决定,一般偏慢,用球杆的皮头将主球“弹”出去。

主球的运动姿态是:首先是逆向旋转,然后受台尼的摩擦,以及自身能量的损耗,渐变为顺向旋转,在碰撞到目标球后,主动旋转的趋势几乎消失,而是以滚动的姿态行进少许距离后停止。见下图:

可以看出,主球的运动姿态包含了:逆向旋转,滑动(滑动的姿态是存在的,只是过程太短,表现太细微,不易察觉而已),顺向旋转,滚动(滚动是在碰撞之后发生的,这里可以不作讨论)。

也就是说:低杆搓球是以旋转+滑动+旋转的复合姿态完成撞击的。它存在两个方面的风险:一个是主球在反复调整姿态的过程中,很难有效撞击到目标球上的进球点;另一方面,随着自身能量的损耗,在撞击目标球后,目标球获得的能量极其稀少,加之受台尼摩擦的影响,目标球的运动姿态极其不稳定,会“失准”!

5、主球以最高效的运动姿态去撞击目标球,是确保目标球进袋唯一的明智选择!

从化简为繁的角度理解台球,它应该是这样的:

1、目标球是因为主球的有效撞击进袋的;

2、主球的运动姿态是球杆实施击打得来的;

3、唯一接触球杆的身体部位是手掌;

4、手掌产生力量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手掌的肌肉组织群,一个是来自于小臂;

5、小臂的摆动是大臂带动引导的;

6、大臂的发力基础来自于腰;

7、腰部发力是大腿传送上来的;

8、大腿的发力是从小腿传送来的;

9、小腿的发力是从脚掌来的……

这么一段看似“废话”的推论,只想告诉大家一件事:习惯了“站位瞄准”的我们应该懂得,站位是发力的关键,而不是为了瞄准!

上述的九大因素是构成我们完整的发力体系。在台球运动中,充分调动我们的发力体系,是确保我们成功一击的核心保障,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新认识我们的发力体系。

二、透视我们的发力体系

1、在台球击打过程中,支撑我们身体重量的有三个部位(特殊情况下,单脚支撑击球的,不在本讨论话题中):双脚和左手。

a、双脚的站立角度不同,会导致我们身体的重心不同。我所了解的有两种:一个是在右侧腰部,一个是在左侧胸部。需要提醒的是:以身体的重心线作为瞄准的参考依据,不失为一次大胆的尝试!

b、很久很久以前,我对右腿直立站位产生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认识,那就是把重心偏右,错误的理解为:是把身体重量的绝大部分交给右腿来承担!

也就是说,以这样的姿势击球是非常痛苦的。我们的身体,会在本能的驱使下,不自觉地选择逃避:首先是身体的上半身就像“麻袋”一样压迫着自己的右腿,时间长了,“重心”会进一步下降,甚至会偏移到一侧,导致击球时,球杆没有一个足够运行的空间,出杆自然会“歪”;

其次,左臂会“绷劲”。左臂一旦“绷劲”,整个身体也会“绷劲”,那么右手无论是运杆,还是送杆都是困难的;

再次,由于身体下压,“重心”下降,会压迫我们的前胸,导致呼吸困难,进而会发现视线模糊,很难看到目标球的位置和角度,更不用说是能够看到目标球上的进球点——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长台打不准的原因之一!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利用我们的左脚呢?

c、左腿虽然是弯曲的,但它依然是支撑身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左腿用力支撑,可以减轻右腿和左臂的负担,可以让手架轻松的前后左右移动,也可以让整个身体放松下来,这样以来,右臂就会有足够的灵活度保证一系列的打击动作得以实施。

在我看来,双脚有力地“抓住”地面,双腿主动承担身体的重量,并且分配均匀,那么,我们身体的上半身就可以如凌空翱翔的老鹰,我们的双臂则是挥动有力的翅膀!

2、事实上,在台球的打击过程中,我们一味地强调小臂和手腕的作用,反而忽视了腰部的存在。也许只有大力冲球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腰部的扭动,把力量极限化地施加于球杆之上。

也许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对抗,我们的腰部又酸又疼,才会第一时间提醒我们:是应该休息一下了。

其实,腰部是连接身体下肢和上肢的纽带,一套完整的发力体系,离不开腰部的上传下达。

腰部的作用有下面几个方面:

a、它起着平衡身体和协调身体的作用。当你双脚跨立,双手背后,慢慢弯腰俯身的时候,左右移动腰部,哪个点可以让你的整个身体感觉到最协调、最稳定的时候,这个点就是你的重心点。通过重心点可以找到你击球的合适角度。

还有一个方法:双脚跨立,右手持杆,杆头搭在左手手架点上,俯身到球台上,以腰部为轴,从身体的左侧往右侧移动(类似于画扇面),边移动边试杆,总有一个点的位置,你会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非常协调。你反复长运杆或者短运杆,都会感觉到非常舒适,那么,这个点,就是你的重心点。从这个点的位置水平往前方送杆,会感觉到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引导你的力量作用在球杆上,这条线我把它称作是重心线。

假如你打了一段时间的台球后,不得不站起身整理自己的裤子时,你的重心线极有可能“歪”了。

b、我们在打台球的时候,会深刻的体会到:当皮头触及主球的时候,主球的反作用力会通过球杆反馈回来,而且,给主球施加的力越大,主球的反作用力就会越强。

如果你的手腕和掌心感觉到了这个反作用力,那说明你是用手腕发力的;如果你的小臂感觉到了这个反作用力,那说明你是用小臂发力的;

如果主球的反作用力通过球杆、手腕、小臂、大臂的传导,最终反馈到你的腰部——重心线上,这是我梦寐以求的!

c、假如,你能稳定住自己的重心线,也就意味着你能稳住自己的身体;假如,你能稳住自己的身体在做一系列的活动而丝毫没有感觉到呼吸困难时,也就意味着你的发力体系是完整的、健全的,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你有一个强而有力、久而不衰的腰!

3、曾经有那么一瞬间,我不会打球了。

我很小心地俯身,很认真地运杆,很仔细地盯着目标球,可是——我不会动了!

我不知道怎么才能够把球杆从身后送出去!?

直到有一天,我的老师傅文政先生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大臂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力量,调整球杆水平。

肱二头肌在收缩的时候,非常不容易感觉和分辨这个力量,只能够感觉到手肘向头部靠近,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这个力量非常的不明显。打台球的人,不容易利用这个部位,所以才会造成发力不完整的原因。因此,练习肱二头肌的动作,就是打通台球技术的任督二脉。

利用肱二头肌来启动发力,就可以为后面的动作部位提供非常大的分解重组能力。

4、大臂和小臂,是给球杆施加力量的重要动作部位,它的方向感非常明显,且不容易发生偏离。

在《打台球怎么才能出杆直》一文中,我着重阐述了小臂的作用,这里不再赘述。

a、我们的身体姿势做任何的调整,都是以“臂向”为基准,都是为了臂向服务的;

b、虽然小臂的发力比手腕突出,但是,它的提速能力远逊于手腕。

5、就像前面谈到的那样,手腕的发力程度是有限的,但是它的提速是最快的。我的一个朋友打球,几乎是拿手腕打球的,随便一个甩腕,就可以打出很强烈的杆法来。

但是,由于手腕的灵活性太强,几乎没有稳定的方向感,所以,很难被控制,这就导致了我们对主球的打点往往很难做到精准。

包括我在内的有些球友,曾经选择单纯的放弃手腕的作用。一种情况是固定手腕,只是通过小臂的作用对球杆施力,但是由于杆速不够,导致有些球打不出来;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放弃手腕的作用,通过球杆的自重实施打击。尽管这样打,照样可以打出很有说服力的球,但是它失去了我们追求台球的精神内涵。

三、如何有效的使用我们的手腕?

根据傅文政老师的研究,他在“分段发力”练习中,特意设计了两个科目,即:满弓练习和满把练习。

满弓练习的动作要领是:持杆手的小臂尽可能回拉到最后方,手腕完全向后翻转,见下图:

然后,在大臂的牵引下,小臂往前送杆,在球杆皮头接触主球之前,维持手腕翻转状态,见下图:

球杆皮头接触主球时,也就是小臂从后方摆动到垂直位置时,在小臂的引导下,手腕顺势前翻。为了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即使主球脱离球杆皮头撞击,小臂依然向前延伸,这个过程,也就是手腕完成前翻的过程,见下图:

个人心得:在刚开始的练习过程中,我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主球的打点极难控制,也就是本文标题谈到的,“腕向”问题很难把握。具体来说,球杆皮头在挤压主球时,手架点位置的肌肉会明显地感觉到球杆旋转,或者说是“拧杆了”。这就说明,我在这一次击打过程中“转腕”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手腕从后向前翻转过程中,会出现“扬杆”的现象,亦即球杆脱离手架点。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作“甩腕”

针对这两种情况,傅文政老师一个字就把问题迎刃而解了,那就是:慢!

a、当我们的整个击打过程慢下来后,我们就会有充足的时间感知自己的每一个动作细节,以及球杆在不同时间段和身体部位的对应关系;

b、球杆慢慢的回拉,可以让身体对这次击打准备的更充分。

在整个动作处于慢的状态下,我把球杆换做架杆,架杆前段的十字头平放在桌面上。在运杆、送杆过程中,我的手腕去完成后翻、前翻的动作。

如果在手腕动作的某一个节点,十字头的一侧要离开桌面,就说明这个节点手腕的动作是不对的,那就需要调整腕向,直到十字头依然能够在桌面上流畅滑动为止。

需要用心记忆的是:在确保架杆的十字头在桌面滑动时,手腕在不同节点动作时接触球杆的肌肉部位。这样以来,你就会清楚地感知到手腕作用球杆的接触点,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能构成属于你自己的、正确的“腕向”!

这项工作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记忆、归类、整理。即使你今天做到了,也许明天就会忘记,因此,需要反复的练习,多次的记忆,直到巩固为止。

手腕的前后方向明确后,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手腕从后翻转成前翻时,出现“扬杆”现象。因为,这个动作一旦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对主球的“瞄低打高”。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通过手肘点的调整,来弥补手腕转腕时造成的球杆无法水平出杆的情况。

这里需要做一个说明:我在这里谈到的“扬杆”现象是手腕翻腕造成的,不是球杆击打完主球后,由于主球对球杆的反作用力影响而造成的“扬杆”现象。

满弓练习的意义在于:根据自身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舒展自己的击球动作,利用手腕的“牵引”来实施球杆对主球的击打。在这一击打过程中,你会很清晰地感受到:

a、双脚站立的位置是否会支持你身体上身的动作;

b、身体重心的角度是否会引导你的臂向、腕向;

c、腕向会在多大程度上帮助球杆水平向前作用。

正如前面谈到的那样,满弓练习的意义是为了最大程度地舒展自己的击球动作,而不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的,因此,在我们能够熟练掌握这种完整发力的方法后,就需要进一步修正动作,以达到高效应用之目的。见下图:

我们在发力击打时,利用虎口握杆的方式,可以给主球强烈的旋转,但方向性不容易受控;利用整个手掌握杆,可以提高出杆的稳定性,但腕力受限制,很难打出强烈的旋转球,因此,利用中指扣住球杆的方式击球,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就能够使用腕力。见下图: 这样的好处是:不需要刻意翻腕,只需要改变球杆在手掌内部的位置即可。 上图左示意:球杆从最后方开始出杆,是前掌握杆,在小臂趋于垂直、球杆快要接触主球时,依然维持此状态;在球杆皮头接触到主球,并开始给主球挤压施力的时候,前掌握杆变成后掌握杆,一直到击球结束。

上图右示意:这是球杆回拉时候握杆的状态,不再赘述。

我们在看比赛的时候,习惯了通过自己的眼睛来描述大师们的握杆动作,并以此分类,比如:罗尼.奥沙利文是什么样,史蒂夫.亨得利是什么样,而马克.艾伦又是什么样。事实上,这样粗糙的分类没有丝毫意义,因为,即使他们的握杆方式有所区别,但发力的特点却是殊途同归。

毕竟,这些大师们手里的“功夫”是我们的眼睛看不到的。

我们唯一能够观察到的是,通过他们打出去的球——结果,来反推他们打球时的发力方式——细节。

个人心得:刚开始进行满把练习时,很不得要领,拿上球杆趴在球台上,却不知道从何做起?尤其是“前掌变后掌”,总是顾此失彼,心里非常迷茫。

直到有一天在家里打扫卫生,我拿着拖把拖地,忽然想起满把练习的动作要领,于是特别留意手上的动作:由于拖把是有重量的,所以要把拖把拽回来,就需要用手腕用力(后掌握),然后大臂牵引小臂,才能把拖把“拽”回来(变成前掌握);当要把拖把推出去,就需要大臂牵引小臂用力(前掌握),当手肘略平后,手掌顺势把拖把“推”出去(前掌握自然变成后掌握)。

我反复记忆拖地时手掌在拖把上的位置转换,尤其是注意这个过程中的具体细节,然后回到球房,手拿球杆重复拖地时的感觉,居然成功了!!

友情提示:用拖把拖地,特别能纠正你“腕向”的偏差,而且还能为家庭尽一份绵力,何乐而不为呢?

四、究竟是打不准,还是瞄不准?

就在本文编辑快要结稿时,一位朋友在我以往文章的评论中提问:练习时(推主球吃底库反弹回来碰球杆),如何保证出杆方向和主球的前进方向是垂直于底库的?假设出杆方向和主球前进的方向是一条线,如何区分是瞄偏了,还是出杆偏了?

有鉴于此,我把这个问题,综合文章开头第三个问题并在一起,增加一个单元特别阐述。


这是一组慢镜头视频截图:在彩球后方紧贴摆放一颗“测试球”,并且和主球连线正对袋口中心点。

击打者以中杆左塞瞄准整颗测试球对主球击打,通过截图发现,主球是以左旋转的运动姿态碰撞测试球。两球碰撞后,目标球受力后沿着进球线方向运动,而测试球和主球发生齿轮效应,主球滑向左侧,而测试球被挤到右侧。

这个实验说明:即使你瞄准的是测试球的整颗球,但由于对主球的击打,并没有打在主球的中心点上,所以主球产生了旋转。

假如你能让球杆很准确的打在主球的中心点位置,那么就会是另外一种情况:主球和测试球碰撞后,依然会停留在进球线上。

在现实中,对主球的打点,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肉眼观察,是应该能够看清楚的,因为,主球脱离球杆撞击后,是否有旋转,一目了然。除非,你的视觉误差真的很糟糕。

如果是这样,不妨以这个球型去校正你的视觉误差吧。

如果你解决了测试题一的问题,那么,第二个问题就变得容易了。

你先预设一个主球垂直底库的击球线,然后采用中杆去击打主球,如果主球吃底库反弹回来后,停留在你球杆的右侧,说明你预设的击球线偏右了,那么,你可以向左微调试击,直到主球吃底库反弹回来后,能够碰到你的球杆皮头为止。

建议你在这个练习中,先给主球摆放的位置标记一个点,确保每次击打前,主球都能摆放在同一个点上。然后,在底库帮上摆放一个巧克粉之类的东西,作为你瞄准的参照物。


见上图所示:a、b分别代表主球摆放的位置,1、2位置的两颗黑球为测试球,两球间距为仅能让主球刚好通过(几乎相贴)。

友情提示:初次练习,可能失误率比较高,为了避免失误造成的重新摆放球型导致的时间浪费,建议将此球型摆放成对准底袋练习的角度。

根据球型的难易程度,特作如下划分:

a——1:初级练习;b——1:中级练习;b——2:高级练习

a、满弓练习和满把练习两个科目中,均可通过此球型检验瞄准能力和击球的精准度。

b、发力:先小力,稳定熟练后,逐渐加力,直至自身发力极限化。

c、此项练习的目的,不仅仅是挖掘自身潜能的极致,更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的发力范围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确保精准、稳定。这对后面的练习至关重要。

在没有尝试练习测试题三的内容之前,我们不清楚打不准的原因何在,在没有理解本文论述的发力体系之前,我们的准度仍旧停留在“手感”的困扰中。

现在,我把前面谈到的问题从新梳理一遍,着重讨论打不准的原因到底何在?

这是我们常见的直线球远台练习球型。假如,把主球的位置挪近点,摆放在与目标球30CM的位置上,我们可以轻松的打进袋,但是,摆成如图所示的远台后,为什么会打不准呢?

原因一:预力不够充分。

所谓的预力,就是在俯身击球前,根据球型的位置、角度、距离,以及预定主球与目标球碰撞后的分离角、主球需要走多少距离而设定了杆法之后,还要设定足够的打击力度。

之所以要预力,就是保证主球对目标球的有效撞击。所谓有效撞击,就是主球在设定的角度下,以同样设定好的力度去撞击目标球,才能够保证撞击到目标球上的进球点。

这个结论看似对直线球没有影响,但在角度球的击打过程中却影响甚远。有经验的球手会发现,同样角度的球型,力量大的时候,会在预设的进球点基础上再瞄厚点,力量偏小的时候,再瞄薄点,就是这个原因。而现今的台球理论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把这种现象称作投掷效应

如图所示,由近到远对目标球进行依次击打。

要求:无论是哪个距离的击打,目标球进袋时的球速是固定的。

目的:培养自己在任何条件下完成击打时,对主球的预力。

原因二:为什么要控力?

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朋友,每次去球房练球,都会直接上手练习五分点直线球。似乎这样的练习,是正常练球必不可少的热身运动。但是,在刚开始的几杆练习,总是不能打出很好的状态,要么球不进,要么球进了,主球却带旋转了。我们忽略了问题的根源,却习惯回头检查自己的摆臂动作,或者是站起身来,反复调整自己的站位,等等。

事实上,练球之前的第一个热身运动不是五分点直线球,而是先对自己击球时的力量进行热身。

本单元测试题二、三内容,就是很好的力量热身练习。我们在打了四五杆直线球后,依然不能进入状态,何不把十五颗球当作主球,全部推进底袋,从中熟悉我们的力量呢?

假如我们已经对推主球进袋的力量熟悉了以后,再以同样的力量进行五分点直线球练习,我敢保证,你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说的理由是:我们盲目的控杆,是想稳定我们的击球姿势作祟,我们刻意的控力,是渴望确保进球率,但是,即使目标球进袋了,但我们还是没有通过热身运动激发我们的练球状态,这样的追求有用吗?

同样道理,假如我们熟练掌握了满弓练习和满把练习带来的对力量的自信心,我们就没必要在以后的练球中纠结是控杆呢,还是控力。

原因三:你的力量有多大?

本单元测试题三的结尾,我说得很清楚,你要通过长期的练习,扩大你的控力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击球,是你成功的保障,但是超出这个范围的球型,你就应该考虑自己是否值得去冒这个险了?

即使是经常挂在我们嘴边那些顶级大师们,他们在长台进攻时,也要谨慎考虑是否值得。即使选择拼,成功率也不过85%左右。所以说,量力而行,才是确保你进步的精神基础。

原因四:每一杆击打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你给主球施加的运动姿态。

这句话的意思是,主球与目标球发生碰撞,要想让目标球受力稳定,就必须让主球的施力亦稳定。我个人认为,两颗球的碰撞,其运动姿态越简单,越贴近物理运动规律,那么它们碰撞后的效果越容易被我们判断。

1、实验证明:无论主球以什么样的运动姿态去撞击目标球,但目标球的运动姿态是单一的,即:滚动。

2、无论主球以什么样的运动姿态去撞击目标球,目标球的有效受力点(即进球点)是唯一的。

3、主球与目标球发生碰撞后,能够改变目标球的运动姿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球速,一个是瞬间偏移(也叫投掷效应)。假如你给主球超强的旋转,那么,与目标球撞击后,目标球的运动姿态就会发生轻微的变量,这种轻微变量会在台尼摩擦系数、两颗球的光滑程度等因素下放大,最终会改变目标球的预定线路——进球线。

4、主球的运动姿态越复杂,在撞击目标球之前的运动轨迹会越复杂,结果是无法精准撞击到目标球的进球点。

综上所述,主球的运动姿态多样性,是为了在撞击后体现自己的运动姿态——走位,而不是为了改变目标球的运动姿态——进球,但是,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对主球施加不同的杆法和力度,主球的运动姿态就会呈现多样性,它极有可能让主球无法精准撞击到目标球的进球点,也有可能改变目标球的运动姿态,因此,在没有足够掌控主球与目标球的相撞变量的能力下,最保守的办法是,让主球的运动姿态简单些。



我尝试以相机镜头模仿眼睛拍下了这三张照片,可以发现:

照片一:当眼睛聚焦目标球时,目标球是清晰的,但主球相对模糊,这时候去击球,我们无法看到自己的球杆;

照片二:当视线投影整个球台时,主球和目标球都可以看清楚,这时候,我们的眼睛余光还可以照顾到球杆;

照片三:当眼睛聚焦主球时,我们也可以看清楚球杆的位置,但目标球是模糊的。

这就给我们一个困惑:我们怎么瞄准,才能确保把目标球打进袋?

图左是我们的传统瞄准法,两条虚线好比我们的双眼视线。我们瞄准目标球进行击打,其实就是把视线聚焦在目标球的进球点上。但是,如果是图形一显示的远台进攻,我们究竟有多高的专注度可以支撑我们能够清晰地锁定进球点?

由于距离太远,我们看到的目标球已经“缩小成一个点”,而目标球上的进球点似乎已经“消失”,这时候,我只能通过主球后方的击球点位置,去瞄准目标球的“全球”,这样去击打,一切就变得轻松了。

傅文正老师在击球要领中总结了“三过”,即:杆过、力过、心过。我在实际击球时,结合这三原则进行瞄准击打,效果显著。

如图所示,这是一个30°的角度球,

如果用第一颗主球去击打目标球,会感觉到它是一个 角度“非常小的球”,我们可以很轻松的把目标球打进袋;当随着距离的变化,我们依次以不同位置的主球对目标球击打,会发现角度变得“越来越大”,假如距离延伸到半台位置,会感觉到是在打一颗“切球”。

——这就是同一角度不同距离对我们的视觉产生的错觉!

这个球型说明了几个问题:

a、同一角度的球,随着距离的增加,杆法和力度需要调整,而且,这个调整必须在自己可控的技术能力范围;

b、随着距离的增加,我们无法精确的锁定目标球的进球点,唯一能够看清楚的是,主球、目标球、袋口这三点构成的角度关系;

c、那么传统意义的瞄准方法显得力不从心,我们不妨改变一种方法去瞄准。

本文部分理论、图片获得职业球手辉哥、老虎、展哥的支持,在此表示真诚感谢!

特别鸣谢傅文正老师的无私奉献,才使得本文的编撰过程累并快乐着!

愿我们的友谊长存,生活更美好!

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才能打好台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