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时可以听最自己熟悉的音乐吗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我们最关注的话题。什么才是健康的食品?生活中如何预防身体的疾病?这都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中青年阶段养成哪些健康习惯,能对晚年大脑功能带来影响?近日,美国《读者文摘》网站对此详细介绍。

玩游戏。下棋和打牌都能锻炼大脑前额叶,这个区域负责处理、执行的功能。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发现,经常玩拼图和棋盘游戏的老人,其负责认知功能的大脑容量大于不玩这些游戏的同龄人。

冥想。每天进行12分钟冥想能增加大脑血流量,延缓细胞衰老。

保护心脏。美国迈阿密大学研究发现,越注意保护心脏,认知能力下降就越少。强健的心血管系统能向大脑输送更多营养。

有氧锻炼。对大脑健康最有益。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参加有氧运动的老人大脑容量比只做简单伸展的人大得多。

常深思。大脑依赖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才能工作,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这些连接断开了。批判性的思考分析(如参加读书俱乐部和写读书笔记)能加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听音乐。听音乐或演奏乐器可激活运动皮层、听觉皮层、情感中枢和边缘系统。

学画画。哪怕是随手涂鸦,也需进行空间计算,并把注意力集中在细节上,有助于保护老人免受认知损害。

睡好觉。经常睡眠不足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睡眠期间,大脑会清除压力产生的一些毒素。

保持好心态。凡事都看积极的一面,压力和应激激素也与老年痴呆症有关。保持好心态很重要。

结识新朋友,留住老朋友。积极参加社交活动、维持友谊,可防止认知功能衰退。社交活动会调动人体一些最复杂的认知功能。

跳跳舞。跳舞是把运动与音乐结合起来的最佳方式,能活跃老人大脑。 

久坐伤大脑 没事儿走两步

久坐不动VS记忆力退化

这项研究探究了久坐与大脑的关系,研究人员询问了年龄在45岁-75岁之间的健康人士——每天都坐多久,然后扫描他们的大脑。

虽然测试并没有评估记忆功能本身,但是却发现那些久坐数小时的人,内侧颞叶更薄,而这个区域是关乎大脑中学习与记忆的重要部分。它们分布在太阳穴后面两侧,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变小。然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警告说,这种变薄可能是中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的前兆。

每天坐15个小时的人,无论是一直坐着还是中途起来走走,平均而言,他们的内侧颞叶要比坐5个小时或更少的人小10%。

久坐不动VS阿尔兹海默症

记忆问题只是痴呆症的一种症状,然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志上的这项研究首次表明,坐着的时间越长,大脑区域越薄。而这会大大增加患阿尔兹海默症的概率。

这项研究同样关注了大脑内侧颞叶,发现那些生活方式更活跃的人的内侧颞叶更健康。而运动是保持内侧颞叶健康的一个关键部分,它可以促进大脑发生氧气作用,快走两步或者简单的运动之后,身体都会比久坐时的呼吸更深。

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从而促进血管健康和生长新的脑细胞。而新的脑细胞是记忆和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同理,运动也是保持心脏健康的关键因素,保持大脑健康所需的含氧气的血管对心脏健康也至关重要。这就是经常锻炼的人患冠心病和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低的原因。 

上下班路上,坐公交的人常会选择闭目养神、听音乐或者刷朋友圈等方式消磨时间。英国伦敦神经科学家里伦·雅各布森博士认为,上下班时间其实是锻炼大脑的绝佳机会,并总结出“上下班途中提升脑力的五种方法”。

1.写日记。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作为语言学习的一部分,写作与智商之间存在重要关联。写日记不仅可梳理一天的工作和生活,而且有益提升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性使用语言的能力。日记内容可包罗万象,开心或不开心的大小事件、最欣慰或感触最深的事情以及与他人互动情况等。

2.学习新技能。上下班的点滴时间可以用来学习一门外语或者别的新技能。研究发现,学习新语言或其他新技能有助于强化大脑神经通路,增强学习能力,既能使未来技能提升更容易,又可以降低大脑早衰风险。

3.练习观察能力。多项研究发现,沉思冥想有益练习专注力。事实上,练习冥想不见得一定在静谧海滩或安静房间里沉思打坐。在上下班的路上看看窗外风景,留心身边细节,也能提高观察能力,提升大脑注意力。这项练习还有益减轻工作日压力和焦虑,让身心更加放松。

4.培养休闲爱好。织毛衣或者十字绣等业余爱好看似动作机械,实则有益放松身心。有节奏的重复动作既可以增强肌肉记忆又可以平静情绪,让大脑得到调节,让心理更加放松。

5.用手机玩玩益智游戏。上班族在通勤途中漫不经心地浏览社交媒体,远不如玩玩手机益智游戏。这些游戏可训练大脑计算或空间记忆等能力。既是休闲娱乐,又可锻炼大脑。

藜麦当主食更易于大脑健康

藜麦和其他常见主食相比,钙和蛋白质含量更高,而且蛋白质比较优质,同时还特含一种对大脑健康有益处的赖氨酸,虽然它在严格意义上不属于谷类,但也可以作为主食之一。

它是含优质完全蛋白质(大多数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的植物性食物。藜麦中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6%(最高可达22%),而牛肉的蛋白质含量是 20%,大米的蛋白质含量只有藜麦的四分之一,可以说它是蛋白质堪比肉类的主食。当然,氨基酸含量比例也很不错,且易于被人体吸收。

藜麦很好煮,做法是:中午用一碗大米,一把藜麦,加上适量的水,电饭煲一煮就成了藜麦饭。也可单独把藜麦煮熟,然后加入到各种沙拉里,简单。无论以上哪种方式,每天都值得吃一些。而且,全家老小都适合吃,尤其是老人、小孩、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肥胖人群等。 

关于在站桩治病的交流过程中,针对网友的一些医案,就一些主要的问题,进行汇总,交流,请大家批评指正。

1、 站桩能治什么病?

站桩唯心病不能治,其他诸病皆治,诸病皆除,周身调理,无所不包;现在过去未来之病皆可治愈,皆能拔除,通八脉、修十二经,愈生死大穴,通九窍,柔软身心,修复脏器,何虑不治!因此,站桩不修心,犹如扔黄金!

只有当心的方向变了,那么,生命的方向就会发生改变,因果的路径就会改弦易辙。

2、 站桩治病需要运用意念吗?能否运用意念?

在站桩治病的过程中,以及站桩修行的过程中, 关于意念的运用具有严格的要求,当你无法分清何为意、何为念、何为思维、何为心时,绝对不可以使用意念,连想都不要想。

为什么?因为,你无法分清何为意、何为念、何为思维、何为心时,是不能使用意念的,思维意念皆为业障,他们根本就不是你,所以,很多运用意念走火入魔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要慎之又慎。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运用意念,只有当你思维停止、念头清晰、细微,逐渐可以离舍念头;意识溶于心,你才具备运用意的能力,此时,只要微微起意,即可意到心到,周遍全身。否则,你运用的意念,就不是你!这是大忌,更是修行的大是大非问题。所以,当你没有意融于心,心融于空时,绝对不可以使用意念,否则容易被业障利用,而入魔。

3、 什么人不能站桩,老年人能站桩吗?

只要能够站立,只要能够行走,就具备了站桩的条件,如果不能站立和行走可以练坐桩和卧桩。但是,这个效果比较慢,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建议站静桩,由5分钟开始慢慢加量,不要进行尾椎划圈以及脚趾抓地的练习,只要静静的站,就可以,可以站养生桩,也就是站静桩。我担心老年人经过大半生的疾患沉淀,如果排病反应剧烈,老年人实在承受不住,反而会吓着他们,因此,建议站静桩,就是如此简单。

4、 站桩需要入静吗?如何停止念头?如何让念头停下来?

站桩治病不需要入静,为什么?因为对于根器好的人,只要一入静,很快进入修行的状态,根本体会不到身体的存在,感觉不到周身的排病反应,也就无法体会病灶的反馈,你如何治病呢。只有在站桩的过程中不断的刺激病灶,消融病灶,才能加快康复。因此, 站桩治病不需要入静,而站桩修行是可以入静的,但是入静后,进入一定的境界,想要真正的进入禅修、入禅、进入甚深禅定,站桩仅仅是筑基功而已。

不管站桩治病还是站桩修行,都不需要刻意的停止念头,否则,你会进入死空、顽空的魔障之地,这是骇人听闻 的恐怖之地,千万不要刻意停止念头。站桩的时候随顺一切念头,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只要想一些高兴、快乐的、愉快的事情就可以,屏蔽负面念头、思维和意识,告诉这些念头,他们不是你。

闭着眼睛站桩,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念头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细微,越来越稀少,接下来,慢慢的你的思维就会停止(离舍),下一步就是意融于心了。所以站桩不要睁着眼睛站桩,睁着眼睛站桩,会被外在任何境相所带动,念念相续、念念不停、思维叠嶂,于站桩无益。

站桩和站桩治病是没有任何危险的,所以,你可以放心的站桩!但是,站桩后的排病反应,生活中的排病反应期间,尤其是心脑血管危重患者,是有危险的,因为动脉狭窄,气血复苏、心脏和大脑供血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在排病反应期间,应该注意生活护理,减少社会活动,静养为宜;其次,就是散点化瘀期间,这个时候虽然度过危险的排病反应过程,但是,此时,会出现化瘀过程中,散点淤血活动迹象,所以,如果感觉到不适,应该静养为宜,减少外出。

6、 如何正确处理站桩初始阶段的排病反应?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年龄不同,所反应的疾患不同,疾病潜伏时期的不同,因此,站桩过程中所出现的排病反应也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站桩的初始阶段,病情加重了,不断的加重,并且还出现了,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疾病。

比如: 休息严重失眠、饮食不断下降、体重不断降低、病灶反应强烈,甚至明显感觉的某个脏器的波动、大便异常、小便失禁、头重脚轻、心悸失常、肝痛肾胀、哮喘干咳、口舌爆火等等症状,感觉很恐怖、你可能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你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以为自己得了癌症、以为是不是自己的末日到了。

其实,此时,千万不要主观臆想,所有发生的这些症状和现象,是站桩过程中正常的排病反应,道家称为“大死大活”的过程,新病旧病未来病一起给你翻出来,通过周身调理,而达到阴阳平衡的过程,也是必然出现的过程。

所以,此时应该理性分析,出现的这些问题,而不要心生恐惧。为了加速度过排病反应、安全度过排病反应,对于一些重症患者、危重患者,必须运用中医中药协助调理、虽然西药副作用极大,但是,此时不能拒绝西药,运用中西药度过这个阶段,就是胜利,当你度过排病反应,会发现你的生活每天都有喜讯,这个喜讯,就是身体各项指标不断好转的信息!

7、 度过排病反应,身体就康复了吗?

2010年9-10月份,当我度过排病反应期后,我也认为自己应该彻底康复了,其实不然,排病反应仅仅把体内最危险的病灶,做了一定的修复,对周身脏器疾病的根源进行了协调处理,但是,还没有彻底康复, 度过排病反应,彻底康复和对疾病根源斩草除根的过程,才刚刚开始;所以,在这里仍然必须站下去,对于一般患者而言,此时上班工作、外出旅游等等,一如常人。

此时,基本上可以彻底摆脱西药的控制,根据站桩的进度,建议中药还是再服用一段时间,因为,站桩加上中药调理,犹如锦上添花,会加速彻底康复,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所以,你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状况,来进行辅助治疗,但是,慢慢的,当所有的药物都停止了,只有站桩可以治病了,并且,你只要有耐心、有毅力,只要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要不得过且过,站桩将彻底治愈、根除一切顽疾,指日可待。

8、 有些姿势出现了错位怎么办?

在站桩的初期,大概一至两年左右的时间,站桩的过程中你会感觉到,左右手、左右脚不平衡,身姿歪斜、身体颤抖、手脚颤动等等现象,睁开眼睛一看,现实情况完好如初,可以闭上眼睛一站,就会感觉到诸多不平衡想象,这是阴阳不平衡所致,不用担心,不要在意这些,不要把他当成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一个过程,等体内阴阳平衡,脏器协调了,这些现象自然而然就会消失。

9、 站桩出现幻觉怎么办?出现了奇异现象怎么办?

当站桩的过程中出现任何幻觉、任何奇异现象,都不要在意,犹如过眼烟云,视若无物,就会很快过去,如果再出现这种情况,也是这样处理,慢慢的就不会发生了;再者,如印堂松果体发胀、头部有游离游走之物等等现象,更不要在意,也不要注意,继续站桩;当有意识、有内音告诉你如何如何等等,也不要在意。我看到过其他的站桩者,做着怪异的动作、跳舞、呼三喝六等等,任何一个站桩者千万不要被这些意识带动,告诉他们,你不是我,我在站桩,继续如此下去,就是胜利。

因为,人类的眼睛所看非常有限,很多空间你是看不到的,圣者言“信仰的缺失蒙蔽束缚了你的思想,心灵染杂却带动一切业尘”,所以就会有干扰,有些人确实会如此,所以,千万不要理会这些问题。这是大忌,切记、切记。

松果体( 位于间脑脑前丘和丘脑之间)依托人脑百会穴之下,双眉之间,印堂之后深处,与印堂对应,西医言松果体,道家言天眼,佛家言识海的这么一处地方。修行有成者能视人身之气,人有五脏六腑,各属五行,开窍于五官,气华于面,能望其表而知其里,气机交感,因此能望其色而断其病。

10、 站桩是否对膝盖有损伤?

站桩不但不会对膝盖有损伤,如果膝盖受伤了,反而有修复膝盖的能力,我曾经因为练习打坐而过度损伤膝盖,结果因为站桩的缘故,反而迅速的痊愈了,非常快,超乎我的想象。

11、 边看电视边站桩 是不是影响效果啊?如果听音乐呢?

不建议如此,如果这样势必影响站桩治病的效果,如果站桩养生,或是仅仅实验一下,也就无所谓了。但是,如果真正的站桩治病,闭上眼睛站桩,是最佳的方式。对于初学者听音乐、尤其是听禅乐站桩,确实不错,如果听一些经典禅乐站桩也可以。但是,无听无看站桩将是上上之选。

12、 站桩很孤独、寂寞怎么办?

站桩无论是治病还是修行,本来就是一个寂寞、孤寂、孤独的过程,只因人们心生浮躁、无有定性,当浮躁成为一种惯性时,你是很难站下去的,因为这颗心不同意,心浮躁了,人必然成为浮躁的奴隶,只要你认识心性的本来面目,站桩就会如鱼得水。

站桩治病就要多看看《康复日记》、《站桩绽放生命奇迹》、《站桩治病》系列、《救命之方》系列,因为他们是治病的工具,多看,多读,你就有信心了。

13、 站桩治病是不是和站桩的量成正比?

是的,这是定律,站桩没有量,只是空花样。所以站桩必须多站,这是站桩的定律,站桩治病每日不得少于两次,早晚各一次最佳,每次不少于一小时。如果每日站桩2-3小时左右或以上,则为最佳。

如果每日站桩一次,每次站桩4小时,是否和每次站桩2次,合计4小时,有什么区别,每日站桩两次是上上之选,因为这样可以给与脏腑充分修复、调理的时间,它们也需要休息,在站桩高强度气血运行之下,虽然对身体没有副作用,但是治病的效果,不如站桩两次康复得快。因此,站桩应该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过犹而不及。

14、 站桩有什么注意事项?

1、饭后一小时内,不可以站桩;

2、站桩后半小时内,不要排大小便,特殊情况下不得低于一刻钟;

3、站桩后半小时内不要洗澡(建议一个小时则为最佳);

4、站桩半小时后,方可进餐;

5、深夜或夜间不要在野外站桩;

6、雷电天气不要站桩;

7、不要在窗口迎风或是风口站桩;

8、饮酒后和醉酒后不宜站桩;

9、在情绪极度激烈时,如大悲、大喜、暴怒.等情况下,不要站桩;

10、站桩前后不要喝冷水、吃冷饮;

11、站桩后不可立即饮水;

12、着宽松的衣服站桩,衣领口要松开;

13、练站桩,最好要做到定时、定点;

14、练功时应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过犹不及。

15、 站桩是否需要收功?

站桩不需要任何收功,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收式,因为那些东西太华而不实,对于“站桩不收功,到头一场空”的言论,是害人的言论,千万不要拿着身体去实验,否则你将付出多倍的努力去修复。

16、 腿疼、腰疼,站不下去怎么办?

站不下去的不是你,千万要记住;站不下去的是你的心,你的心实在坚持不住了,它浮躁习惯了,浮躁自然了,所以,当你的心需要停止的时候,它就耐不住寂寞了,千万要认识这颗心。“心为何物”——心为生死之门,这个时候,你要认真的去分析、去认识这颗心,为什么有时候他不愿意站,而站了却又不愿意收功,为什么,这颗心,在站桩的这个过程中变化这么大,你一定要看清楚他,他不是你。

站桩初期腿疼、腰疼、身累、身乏、脚胀、脚疼、腿胀等等状况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所以,必须适应,因此,继续站下去就是硬道理,要么傻站、要么继续站,没有捷径。

17、 站桩是气功吗?

站桩不是气功,如果你把站桩列入气功的范畴,就是对于我们祖先最大的侮辱,因为气功是外道们为了追求神通、异能而发明的一种功能,而站桩是这个民族古老文化中的沧海一粟,是佛道行者的筑基之功,是禅修之前一个必要必经的路径。

站桩——是我们的祖先从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修行筑基之法,涵盖佛道诸法门,只是秘而不宣而已,也可以称之为秘法,所以在以往的典籍之中鲜有少见,而修行秘籍中也少有阐述,仅仅口口相传。站桩也是道医的一种重要的组成部分。站桩所引发的的每一个症状,都是在实践、实证国医的伟大,站桩所引发的的症状只有中医才能给予最合理、最信服的诠释。现在的道医和中医,都源之于古代的国医,感叹我们的祖先所开创的灿烂文化,如此璀璨。

站桩治病看似简单,其实简单之中却体现了大小世界、内外环境、阴阳平衡的宇宙哲理,所以大道至简。何谓筑基,筑基是修炼的入门的基础。犹如盖高楼大厦,先要打好地基,这是首要的任务,筑基坚牢,才能建设高楼大厦,因此谓之“筑基”。筑基先要坚固自身充实本元,才能具备足够的保障。

18、 站桩需要战略眼界

在站桩的排病反应乃至初始阶段,每个人出现的身体排异,均不一样,有长有短,有恶劣又温和,有各种各样的痛苦历程,比如病灶恶性反应、胀痛、硬胀、昏沉、嗜睡、无力、怕冷、气衰、休息恶性循环、饭量下降等等这些都是呈周期性循环,时有时无,有的周期长有的周期短,但是,只要坚持站下去,所有的这些问题,均会烟消云散,缓慢的自行消失。

记得在2010年三伏天炎热的夏季,晚上休息时,我要盖棉被,当时身体已经衰弱到不及80岁的老人,生死就在一念间,仍然过来了,所以,站桩要有信心。

疾病的过程犹如温水煮青蛙,均在不知不觉中缓慢的发展,有的人宁愿被温水烹煮,也不愿意承受站桩暂时的痛处,这是极为可悲的事实,没有方法。因此,对于健康,要有终局判断的勇气,你要敢于判断5年后乃至10年后,你的身体会变成什么样,然后,站在5年后的未来看今天,很多事情该怎么走,你会一目了然。

站在未来看今天,拉开距离看当下。这就是战略眼界的本质,对于站桩,此道理一样适用,站在生命终结的角度,去审视人生,即会清晰生命存在核心的意义。

19、 我坚持站桩很久了,为什么没有治病的效果?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经常看到有人给我留言,或者和我交流,“已经站桩很多年了,但是就是没有治病的效果”。最早接触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感到很愕然,但是,经过案例比对,事实确实如此,根源在于站桩,却站成了“死桩”。

《黄帝内经 灵枢》讲“粗守形,上守神”,对桩意进行的准确定位,同时意拳宗师王芗斋老前辈言: “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仅仅寥寥几字,对站桩练功的实证,进行了非常精确的说明。所以,一定要充分理解何为“粗守形”。何为“不求形骸似”,只有理解正确了,才能找到站桩治病的方法。因此,千万不要站“死桩”。所以,站桩要动静结合,只要保持站桩的“重心不变,神不外泄,动静相宜”,就是对于“粗守形,上守神”正确实践,更是对于“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的正确实证。

所以,一定要在“粗守形、上守神、站重心、动相宜”的前提下,以病灶为核心的“动”,就是在治病,并且,随着站桩功力的不断增强,你会发现周身之气,会不断地向病灶聚集,犹如周身之体重,全部挂到了病灶之上,病灶显得重而又重。因此,在不同的治病阶段,不同的脏器治病,同一脏器的不同位置,站桩治病“动静”有别,所以一定要“ 得其法,明其理,变则通,通则用,用则顺,顺则生”的原理站桩,只有这样才能治病,才是通往康复的通途。

20、 站桩无师、站桩为师!

站桩是已故意拳宗师、武术家王芗斋老前辈发扬光大,站桩治病自古而有,正如《黄帝内经》言:“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雍肌肉,卫气散解,此为自伤”。

在近代,站桩治病自姚宗勋、于永年、孙长有等各位前辈就已经开始实践,他们治愈了各种疑难绝症;正如《黄帝内经》言“ 上古有真人,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因此,站桩治病自古而有,非新奇之事,只是人们健忘,这些先贤们为传播站桩做出卓越的贡献。

在站桩的过程中,必须以站桩为师,因为每个人的根器、体悟均不相同,所以必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无论得出何种结论,方向都是一致的,正向积极的,都在奉献,积极传播这些民族文化的隗宝。

其实,因为站桩我得以重生,不是我诞生了奇迹,因为站桩自古而有,只是我们在一直向西看,忘记了我们民族既有的古老文化,站桩不单单可以治病,不仅仅可以治疗冠心病,不仅仅治疗五脏六腑之病,还可以救命。

:炼神还虚的初期、中期、后期和炼虚合道的初期、中期、后期这六个阶段在打坐时身体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问得非常好。我们首先来说这个身体的变化吧,炼神还虚的初期就是刚刚大开顶,修炼者往往觉得安静下来头顶会有重压感,甚至有时候走路都会觉得天空对你的头顶有一种吸引力或者是一种重压感。每次打坐,只要头上这个重压感一出现,你就会觉得有良好的功态,不过,那个时候的功态大多数有一点点轻微的昏沉。那炼神还虚的中期,头顶的重压感还是会存在,相对身体会更加通透一点。炼神还虚的后期——当然,古人没有这样划分,这是我自己帮你们划出来的——炼神还虚的后期,严格来说那就是炼虚合道的初期,那炼虚合道的初期,我们以什么来界定啊?是以虚空境界,也就是修炼者闭着眼睛会觉得面前有一个宽广的感觉,也就是初步能够感受到“有物混成”的存在,只不过相对来说比较平面,左右比较宽广,这个时候头上的重压感可能会慢慢减弱了。到了炼虚合道的中期,那就是虚空境界的深层次,也就是有一点点虚空粉碎,你觉得眼前的境界没那么宽广,也就是左右这种开阔度没那么大,而是狭隘一点。到了炼虚合道的高层次,那就是虚空粉碎,你就会觉得这个人长宽高好像很抽象,有时候想一下好像也有长宽高,有时候好像觉得头顶和脚底的距离很近,功夫高深的人是觉得重合的。我以前跟大家说,我在广场散步的时候,听到他们在那里放着音乐跳舞,我有时候不知不觉好像走到音乐里边去了,觉得我的人很抽象,像一个微尘,甚至连微尘的感觉都是很抽象的。到了这个虚空粉碎的时候,你们的头脑就很清醒,当然,偶尔也会昏沉,但是绝大多数很清醒,整天精神很饱满,思维非常敏捷,观察力也很敏锐。那么,身上还有没有一些不舒服的反应?有时候还有的,包括我现在,有时候也会觉得身体这里有点不舒服,那里有点不舒服,但很奇怪,身体又是很通透的,但是还有点不舒服,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什么叫“空不异色,色不异空”,或者是“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么,到了复归无极之后,你们会知道你们大脑的智慧会大部分开发起来,一方面精神很饱满,另一方面记忆力会比较好,第三,观察能力也非常好,第四,感而遂通的现象也非常明显,有些事情你一眼就会知道是怎么回事,会有很大的变化的,请大家精进吧。

上文根据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讲课录音整理,未经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本人校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坐冥想音乐2小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