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装充电线快充模式没玩充一个多小时才充满怎么个事?

刚买了一个充电器,一开始跟原装的没有什么区别,显示的是正在超级快充,但是过一会就变成正在充电一会就变成了正在超级快充,我感觉充的不是很快,一百二十九买的,买了之后给我发了一个网站,我进去查看,它的充电器一套才五十九元我现在不知道怎么办了

电池电量可以维持一整天,

电池的续航能力就没有那么持久了。

究竟哪些错误充电的习惯

如何正确充电才能使电池更耐用呢?

社长这就带你去了解一下!

每次充电都要充到100%?

有的人让手机时时刻刻都保持“满电”状态,以维持足够安全感的电量。但让电池长期处于满电量或高电量状态,会加速电池的老化,使电池变得不那么耐用。所以,在手机充满电后应该及时拔掉充电器,避免长时间处于高电量状态,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大部分人的习惯都是晚上睡前给手机充电,但总不能为保护电池,半夜起床拔掉充电器吧?一些手机厂商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为了减缓电池老化,一些手机在夜晚充电时,先是给手机快充到80%的电量,然后转为涓流充电方式进行“慢充”,再根据每个用户早上醒来的习惯在起床前的两个小时把手机电池电量从80%充到100%。这种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电池处于满电的时间,从而让电池更耐用。

充电时先插手机or充电器?

如果你用的是抗电涌排插(电涌是指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电压,也称瞬间脉冲电压。它是电路中出现的一种短暂电流,持续百万分之一秒的一种剧烈的波动。平时我们的电器接触排插时出现的火花,这就是电涌,而电涌对设备的破坏性相当强!),那么,你的手机充电先插电源还是先插手机都没有什么影响。

如果你用的是普通排插,就要看你的充电器是原装还是非原装的

用原装充电器时,先插电源还是手机基本上没有影响。用非原装的充电器充电,先插手机,再插电源的话,就会产生比较大的电压脉冲,可能会给手机带来危害

所以,在给手机充电时,不论是什么排插或充电器,最好是先插电源,这样都没有产生脉冲电压,相对来说更加安全

充电后先拔手机or充电器?

手机充满电后,记得先拔掉手机

因为在拔充电器的瞬间,充电器容易产生反向瞬间电流,此时如果先不拔手机,也可能损伤手机哦!

如何尽量延长手机电池寿命?

充电时温度尽量保持在16℃-22℃之间,当手机等设备长时间处在35℃以上的环境中时,电池可能发生永久损坏,不能再为设备长时间供电。不过目前大部分智能手机在充电过程中,如果电池温度超出建议的温度,在电量达到 80%之后就会限制充电。同样,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存放电池也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而在非常寒冷的环境下使用手机时,虽然手机电池使用时间也会降低,但是暂时的。当电池温度返回正常范围后,其性能也会随之恢复正常。

如果含有锂离子电池的电子设备长期不使用,电池在存放前电量的百分比也是很关键的。长时间不使用电子设备时,不要完全充电或完全放电,设备充电量应保持在50%左右

在电池电量完全耗尽的状态下存放设备,电池可能会陷入深度放电状态,从而使得电池无法再充电。相反,如果长时期存放充满电的设备,电池容量也会发生部分损失,从而缩短电池使用时间。

很多智能手机都推出的低电量模式:在手机电量较低时,轻松延长电池使用时间

低电量模式一般会调低屏幕亮度,优化设备性能,并尽可能地减少系统动画。

来源:科普中国、CCTV生活圈

在手机充电上,最让你深入人心的广告是什么?也许就是当初沈义人创造的那句"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简单几个字就命中了很多人的痛点,也让OPPO核心卖点被很多人给记住。其实不光OPPO,几乎每个手机品牌都在充电上发力,希望解决这个最大的短板,而现在最引人注意的一件事,大概就是诸多品牌都冲上了100W快充功率,似乎手机充电顷刻间就能完成了。但越来越快的充电,实际体验是什么样呢?

看看目前最高的125W快充规格,和18W这个手机行业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快充相比,功率已经足足提升了7倍。那两者的充电时间是不是也对应的缩短了7倍呢?其实也是也不是。这个回答并不矛盾,因为决定充电时间的并不仅仅是功率一件事,我们现在就借助几张图简单分析一下,手机充电真的变快很多吗?又是怎么实现的。

首先看看OPPO新推出的125W快充究竟有多快?5分钟充电41%,20分钟完全充满。这也就意味着也许我们只是吃个早饭或者洗漱的时间,手机就能变成完全满血的状态。如果真能做到这样,那手机电量不足对我们生活几乎没啥影响了。当然,这大前提是随时都能以这样速度充电。虽然离此还有些遥远,但至少在现在手机耗电越来越凶猛的时候,这样强大的快充还是能给我们一些安慰。

而回顾一下初代快充,只有18W功率的时候,一个3000mAh电池容量的手机,充满电需要足足90分钟。但实际上手机品牌也有对应的宣传方法,比如可以强调30分钟充满57%,似乎也可以用上大半天乃至整个白天了,对于很多用户带来的体验是颠覆性的。要知道没有快充的时代,手机充电速度基本是线性的,即便57%可能都要比这再多花上20分钟。

由此不难看出,在快充规格提升的一段时间里,使用体验绝对是颠覆性的。而当18W升级到33W快充的时候,用户得到的更是可感知的快。比如上图中,手机充满电只需要不到70分钟,比18W速度快了很多。不仅如此,实际上这款手机电池容量也比前者大了接近50%,如果只充3000mAh,用50分钟就够了。

在这里补充说一下,这些图上都没标注是什么手机,因为这里只讨论规格,不针对品牌。

而当充电规格提升到44W的时候,虽然时间也在缩短,但似乎不像之前那么明显了。比如上图用50分钟充电到92%,实际上充满的话还是要将近60分钟。从33W提升到44W,数字上的提升很明显,但如果两者只有几分钟差距,那你还愿意为更高规格的快充买单吗?这个问题也许很值得各位认真考虑一下。

而到50W的时候,同样的情况又出现了,它比44W快充只缩短了几分钟而已,实际上和33W快充相比,也并没有显得快很多,这几款手机的电池容量都差不多,上下浮动小于5%,完全可以作为横向比较的参考。所以不难看出,当使用50W快充的时候,虽然确实更快,但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吸引人了。毕竟等50分钟和等65分钟,这种时间差异不会让人觉得很迫切。

但同样是50W快充,有的品牌却能做到只用35分钟就能把电池充满,这就又在使用体验上拉开差距了。这主要是因为该手机使用了双电芯技术,在实现50W快充的同时,两个电芯同时充电,这种双路充电的方式速度确实比单路更快,所以带来的改变比纯粹拉升功率要明显得多。当然,它的电池比前面的小了足足1000mAh,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而此时又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照比今天发布的125W快充曲线不难发现,这个充电速度比125W慢了多少?大概只慢了10分钟,这是在充电功率翻倍还有富余的前提下。可见即便是双路快充技术,在某个节点似乎也很难再给使用体验带来多少改善了。

所以相对于我们实际的使用手机和充电而言,更高规格的快充,也许并不会带来太多使用体验的提升。如果手机不能在很短时间充满,如果我们接受等待的话,长时间等待和时间稍微短一点的等待,体验差距也更没有数字上显现出来的那么大。但对于手机品牌而言,冲击更高规格意味着在电池管理技术、电芯可靠性、温控、手机设计等多方面升级,在技术储备上的价值是难以用金钱或者体验来衡量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开启快速充电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