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子弹,胸膛,小男孩造几个句子或写一篇小短文?

《预言·序章》(完结,全文8190字)

我们的本性何其残酷,即便身陷地狱,圣火在前,我们依旧强食弱肉。我们若是在地狱中经过驯化,神的力量也难以救赎。

在这所学校里,一条人命=5个学分。

学分可以换取你想想要的一切。

杀戮规则统治下,一所学校,成长为城镇,最终成长为王国,直至又面临崩坏……


学校时期【12.2修】

很久很久以前,那时真相昭昭,这片区域还只是一所学校。

进入这所学校的人,依靠的是命数。

那些,在暮春之时,于盛放的槐花荫中,遇见了“死亡”的人,就会在槐花凋零时踏入这所学校。

“死亡”,或是丧葬的仪仗队,或是街角的车祸,或是正在与人谈论死去的人,又或者,在槐花荫下妄图自杀的人。

这些人到了入学的那天,都会遇见一位领路人,带着他们经过玄妙之境,到达这所学校。

这所学校原叫“槐乡学院”。

这所学校背靠绵绵大山,校舍简陋,木质的房子空空如也,连成排,纵横于山脉。

这里是槐乡学院。学校里,只有几个老前辈,没人知道他们为什么在这里,什么时候来的

这里没有老师,没有课程,只有一条规则——

“一条人命=5学分”。

因为没有老师,这句话就是教授内容的全部。

因为没有课程,这句话就是课业的全部要求。

去杀人,获得学分,然后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将是所能学到的全部。

槐乡学院内有一棵参天槐树。树干粗壮,枝叶密集。树干的中间,被挖成了一间屋子,那里有一张茶几,一把摇椅,一位婆婆,都是上了年纪的样子。这间小树屋,就是学生用学分兑换“商品”的地方。

第一笔生意是这样的——

“婆婆,这是5学分,我想变漂亮。”购买者是个姑娘,左脸颊有明显的褐色胎记,她为了遮丑,总是披头散发,显得尤其阴沉。

婆婆总是躺在摇椅上,满头白发,苍老的脸上几乎要看不出五官的轮廓。而她的声音却像少女般明媚:“可以。但是5学分,只能让你丑陋的胎记变小,不能完全消失。”

姑娘听到后,崩溃了一样,坐在地上大哭。

因为,于她而言,杀人是件痛苦的事。这是她第一次杀人,杀了一个男人。

那个男人一开始对他很好,曾用生命立下誓言,后来又背叛了她。

那个誓言,到最后原来还是只有她是认真的。

“我绝不负你,否则死无葬身之地。”他这样说。后来又轻易抛弃了她,甚至比说句话更轻易。

姑娘当时心想:我的爱人,你将忠诚视与生命等价,你付出的我也同等给予你。你的不忠,先是杀死了我,然后又杀死了你。是的,我死在杀死你之前。是的,是已经死去的我,将死亡同样给予了你。

我可能无法再次承受死亡。

于是,这个姑娘崩溃了。

婆婆只是个商人,她说出商人该说的话:“不要哭,等你的孩子生下来,你可以再来一趟。那个时候,你就有足够的能力去掉胎记了。”

这个姑娘终于抽抽噎噎地停止了哭声,却坐在地上,丢了魂一样沉默了很久。最终,她还是交出5学分,回去了。

她的胎记变小了,从三指宽变成一指宽。

老槐树更葱郁了,叶子在风中愉快地“唰啦唰啦”响。偶尔能听到摇椅吱呀吱呀的声音。


学校中后期(10.23更完)

在槐乡学院建立之后的一百年间,没有任何一位学生自愿毕业。

最初的那批学生,在这里结婚生子、组建家庭,100年间,已经繁衍了3代。

他们成为这个学院里的长老家族,因他们在这里的时间最长,获得的资源最多。他们的血脉得以传承,家族为他们的扩张提供了动力。因此,他们势力强盛。

百年间,这样的家族有5个。他们的家族成员都相貌不凡,体魄强健,腰缠万贯,世代的努力为他们积累了资本。

长老家族中都设有暗牢,他们将普通的“学生”打个半死,捕获进来。然后,等到新生儿长成,父辈们就会教他们杀人。这并不稀奇,凡是野兽,都会如此传承。

传说,五大长老家族时期,那些新入学的学生,有7成以上会在入学的3个月内被捕到暗牢里,成为献祭的羔羊。

这时,规则昭然自在,甚至更加详细。

“一条人命=5学分”,这句尚且粗浅的表述,逐渐演变为更细致的价目表,“人命”成为具有购买力的货币,基本单位为“黛”(death的简称),1黛=1命。

新的规则,一开始是这样的——

  • 更完美的基因,2黛起。
  • 享用不完的食物/华服,4黛。
  • 回到本来的世界,5黛/一天。
  • 前人积累的全部智慧,7黛。【个别领域的智慧成果,2-7黛不等。】
  • 武器,1-10黛不等。
  • 更好的运气/命运,12黛。
  • 他人的认同,20黛/人。【如果是想要得到两个人的认可,则需要付出40黛,以此类推。下同。】
  • 他人的记忆,30黛/人。
  • 他人的忠诚,40黛/人。

这无疑是一条通往地狱的道路,恶神是最奸邪的商人,引诱着贪婪的人前来交易。

尽管生存环境已经足够艰难,竞争一直存在,甚至愈演愈烈。但,于在其中仍有利可图的人而言,只要既得利益尚且能够堪堪维持,他们就会为了粉饰太平,不遗余力。

外界常言“智者永不入爱河”,显而易见,这些家族长老们为了后代,明智地牺牲了“婚姻”。

对长老们来说,自家好不容易培养的孩子,结果被“爱情”哄骗了,要去和一个基因平平、能力普通的无名小卒共度一生,这简直太荒唐了!

为了家族的长久繁荣,五大家族决定联姻,并因此规定——“族内子弟不得购买爱情条款”。

这期间发生的故事可太多啦——

比如,世家子弟爱上平民,平民被打死啦……又或者,平民勾引世家子弟,被打死啦。

比如,平民生下世家骨肉,孩子被抢走啦……又或者,平民拐骗世家后裔,被就地正法。

比如,世家公子追求爱情,欺侮妻子,被家法惩治……又或者,平民购买爱情条例,后又被世家的忠诚条例收买,最终自杀谢罪。

死亡不再遥远,真正成为了“生存”的对立面,生死之间几乎没有容错空间。

对所有人而言,活着就一条路——

那些世家子,好好听从家族的安排,繁衍后代,巩固家族势力,杀掉平民。

那些平民,逃避世家的屠杀。

故事发展到此,希望诸位仍然记得当初的“入学规则”——

那些,于盛放的槐花荫中,遇见了“死亡”的人,就会在槐花凋零时踏入这所学校。不拘性别,不论出身,无谓年龄。

这就意味着,最初入学的那批人,都不是纯白的。

他们自然携带着原本世界(就是我们所处的当下)的底色,他们是经过教化的,享受过当代科技和文明的,简单来说,是拥有我们当前生活常识和能力的。

当然,也包括这样的情况,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和她的母亲一起站在槐花荫下,随之,他们也会一起入学。这个看上去“纯白”的婴孩,要么难逃早夭的命运,要么被其他人抚养大,照样也会习得一些原本世界的常识。

这个世界的发展就是面临着这样的矛盾——守旧的人群,和新世界的规则。

很难想象,那些在原本世界中,家境富有,事事顺遂,性格温和,品质高尚的人,他们来到槐乡学院,看见杀戮时,是怎样的感受?若他们勉强能在这个世界养育后代,他们又会如何教导子女们在这里生存?

但据我们所了解到的,槐乡学院的变革来得尤其迅速。

学校前期,或许只是前20年的时间,这里的人几乎都是“散装”的,他们互不相识,没有羁绊。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每个人都在尝试认识新的伙伴,和其他人建立起各种联系。

不管是出于他们的常识思维,还是人的天性,人总是需要在一个集体中生存下去。人多一点,或许生活就会轻松一点。不仅是生存负担会变得相对轻松,更重要的,我们需要依靠他人来消解对这个新世界的恐惧,还有孤独。

后来,槐乡学院出现了“家庭”。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也意味着不同家庭之间的打交道。

再后来,家庭壮大变成家族。在竞争中,一些小的家庭,他们的生存状况变得尤其艰难。

接着,5个长老家族几乎垄断了这个世界资源。他们靠吞并其他的小家族,不断实现自我的扩张。到后来,为了生存,一些家族会主动依附于他们。

这之后,长老家族的统治维持了一段时间。五大长老家族彼此通婚,利益共享,互惠互利。

但,永世不变的真理(或者是诅咒)仍然统治着这片荒唐的地区。

那关系良好,交往密切的双方,总会面临更多的分歧和争执。自私的人总是更多地为自己考虑,任何已经存在的隔阂,都会在人的心里留下痕迹。于是伤痕积累,恨意累积,贪婪趁虚而入……

后人该如何评说这场战争的开始?

一位未出阁的世家贵女,怀了身孕,偷偷生下孩子。孩子从小被养在不见天日的地方。

后来母亲嫁人了,这世道还没有从不嫁人的女子。再后来,孩子长大了,杀了自己的亲生父亲,也就是他亲生母亲的亲哥哥。

后来,事情败漏,他的母亲被夫家挟持,声称“要么交出城池,要么杀掉你的女儿”。

后来,这个苦命的女人秘密死亡了。

于是——战争,开始了。

人们都说,一切不幸的开始都是因为一个不洁的女人。

但人们从没设想过,如果当初交出了城池,也不会真正换来和平。

因为,战场早就准备好了,只等着泼来的第一道鲜血。

世家的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牵一发而动全身,两家之间的矛盾之间变成整个世界的动荡。

战争持续不到半年,而旧有的秩序已经全部洗牌。

学院中的人半数死于这场战争。

原本的五大长老家族,自然只剩下唯一一家,他们建立了王国。

那张价目表上又多了一条新的价目——

  • 他人的忠诚,40黛/人。
  • 无上的权力,7563黛。

城镇时期(11.3更完)

(1)谎言与新生(10.25)

又是新的一年,槐花开了,槐花落了,在接引人的引领下(这些“接引人”只有影子的轮廓,像是死去的亡灵),一批新人络绎不绝地来到这片异土。

他们回望自己身后,那里竖着一座形似鸟居的牌楼,但远比鸟居华丽,也远比鸟居神秘。那上面写着——槐乡。文字浅淡,几乎融入牌匾的底色中,但仍是能叫人一眼看清楚,一旦细想,便觉得这座牌楼透着一股说不上来的诡异。

初到者问:“这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槐乡镇。”守在入口处,负责给初到者领路的居民如是说。他们,这些在入口处守候着的原居民,又被称为“好客者”

这一年,世家征伐刚结束,五大长老家族只剩下一家作为“掌权者”。

掌权者上台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槐乡学院”改为“槐乡”,将这片盘山而建的异世领域,建设为一个城镇。

一个有居民也有墓地的城镇,一个有日常也有杀戮的城镇。

一个崭新的地方,一个好似归宿的地方,一个……有信仰的地方,一个……故乡。

原本的交换规则被隐藏起来了。

掌权者说:“从今往后,任何人不许提起学分,也不能再用黛购买商品。”

那些不听话的居民,被杀死了。

因为价目表仍掌握在掌权者手中,他们利用这一条——他人的记忆,30黛/人——用背叛者的生命,作为交换,抹杀了顺从者的记忆。

这样,人们就不再为了贪欲而杀戮。贪欲被强权压制,居民变得乖顺。这位城镇创造了稀薄的和平。

掌权者做出决定,允许一些居民拥有“自然死亡”,所以这里有了墓地。

掌权者用自己的累世而来的财物,培养了自己的鹰犬,使他们成为居民中的上等人——教师、商人、地主、医生、神职人员。

这些人,以慈善家、先行者的身份,混入居民当中,教导居民进行劳作,教化他们的心灵。

于是这里有了新的耕地、果林,新的房屋、广场,新的街道、商铺……

最后,城镇需要有信仰——那棵参天的槐树被高强围起来,建设成巫祠。树干的中间,仍然保留着一间小屋子,那里不再有茶几和摇椅,婆婆也死掉了。这间小树屋,原本是兑换“商品”的地方,现在是居民们前来倾听教化,以及许愿的地方。

那些初到者们接着问:“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个地方?”

为了成为我们的家人。这是一片新生的乐土,神明和圣树让我们共享这片土地的丰足。”好客者答。

(2)怪谈与死亡(10.28)

你该知道——恶意,为了避光,成为一颗深埋入土壤种子,慢慢开出佯装善意的花朵。

只是,花朵含苞待放之时,恶意蓄谋已久,早已根深蒂固。

山脚下地城镇里,流传着一句善意的告诫——“月圆时刻,请勿独自上山。”

一开始,人们都听从,居民从不在夜里上山。

后来,有一人,他在月圆之夜独自上山了,因为他听闻山上有仙草,只在月圆时开。

第二天,他毫发无伤地来到集市上,贩售自己于夜里采集的花草——那花草养在水里,泛着泠泠月色冷光。

居民们围着这个采花的少年,观赏这不知名的花。

没有人知道这花的来历,于是镇子上的先知来了,他为居民解惑:“这是月光花,是神女的馈赠,养在身边可以让凡人身心舒畅,益寿延年。”

这时候,掌权者来了,他用一枚镶着湛蓝宝石的戒指,交换了一朵“月光花”。

自那以后,每逢月圆之夜,上山采摘“月光花”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成群结队地去,稀稀落落地回。大半的人没有好运气,没能活着下山。

先知说:“不可采摘月光花,那是对神女的冒犯。冒犯者会受到惩罚。”

可有命回来的人,对居民们说:“那月光花开得漫山遍野,取之不尽。”

再后来,掌权者发现月光花可以入药,也可以做成食物,那些身体孱弱的人服用了“月光花”,就会慢慢好起来。

于是,采摘月光花的人更多了。死的人,也更多了。

这些花,泠泠泛着月色冷光,漂亮极了。

先知告诉居民,这花叫“月光花”。

先知受告于掌权者,这花叫——殉道者

掌权者说:“这片土地由鲜血灌溉,这真相必须隐藏,以免引起居民的恐慌。那便要铺设好殉道之路,让他们光明正大地死在众人面前,这样的死亡,居民会认可它的意义,殉道者才会络绎不绝。”

那花不过是掌权者为居民购置的一场幻象。

其疗愈能力并非来自神女的馈赠,而是居民用生命从掌权者手中购置的好处,微不足道的好处。

(3)繁荣、屠戮与封锁(11.3)

一开始的时候,来到槐乡的都是现世之人,现世的一切规则——饮食习惯,问候方式,待人接物之道——都在制约着他们,作为准则,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但这些陈规陋习几乎完全被摒弃了,就在槐乡镇成为“安居之地”的时候。

它仿佛是和所有过往都无关的净土,像是童话之境,是《圣经》中记载的"应许之地"——

这里开着月光花,它无一处不彰显着神明赐予的奇迹——它有发光的花瓣,清甜的香味,又是最好的药材。甚至,这片土地为了这花抛弃了自己本来的名字,改名叫“月城”。

这里的屋舍明亮,街道整洁,居民不知何为“疾病”,何为“贫穷”,他们的集市总是热闹而繁华,只需要用很少的代价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这里的刑法严明,掌权者们治理有方。他们住在远离城区的城堡之中,从不干扰居民的生活。要是有人做了坏事,居民会聚在一起商讨,看此人时候值得原谅。若是人们选择原谅,那这个犯错的人就会被那些心胸宽广、不拘小节的人看管起来,在这一前提下进行自由活动;若是人们都觉得他罪大恶极,那犯错的人就会被处以死刑。

依山而建的一座小城,其中的建筑都是轻巧的,砖瓦屋檐大多是令人感到轻松的青绿色。屋舍的形制别致而可爱,像是一艘艘停泊在山上的航船。城中花草如茵,绿意盎然。居民也总是开心的、富足的、友善的、忙碌的。

若是初到者,定要惊呼一句:“这里是乌托邦吧!”

居民们听到了,总要皱一下眉头,因这个称呼让他们隐约想起现世,和月城比起来,那个过去过于混乱和污浊,于是他们会告诉初到者:“这里不是什么乌托邦,我们从未听过这个词。这里只是月城,请不要称呼错了。”

什么是月城?是甚至在言词上,都与过去完全割裂的地方。

月城终究繁荣了起来。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在此安居乐业,或者为了月光花而牺牲。

月城里的人越来越多,在人数到达巅峰的这一年,好客者照样去城门口接待初到者。

这些好客者,他们也是最后一批好客者,不再是普通的居民。

好客者说:“这里有月光花,摘到之后就可以回到原来真实的世界,吃下去之后就可以长生不老。”

初到者被这类言词说服了——这只是场逼真的游戏,任务是采摘月光花,采摘到了之后会有奖励。

到了夜间,当这些初到者正兴高采烈地采摘月光花的时候,居民从四面八方冒出来,冲着他们大喊:“他们在偷月光花!不可饶恕,杀了他们!”

于是初到者和居民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死伤无数。

战况惨烈之时,掌权者降临战场,带着伟大的神迹,赐予所有外来者死亡。

掌权者,以凌空御风的姿态,对居民说:“神谕有言,外来人会毁灭我们的家园,自今日此,不再允许外乡人入城。”

居民受到震撼,深深拜服,自发抵御外来者。

掌权者的现身,使他们成为神的代言人,被居民供奉起来。

为了他们的神明,月城不再是城,他们为自己的神明建立起此间最辽阔的王国。

那些锦衣玉食的人,住在遥远的城堡中,他们看上去都是如此的年轻貌美,可是最年长的那位已经有200多岁了。

这些人,在槐乡学院中经历过杀戮的人,在此间孤独又恣意地活了又一个百年。

今天,他们用古老的钥匙,打开陈旧的锁,推开沉重的大门,看着屋子正中间那张古老的价目表——

  • 更完美的基因,2黛起。
  • 享用不完的食物/华服,4黛。
  • 回到本来的世界,5黛/一天。
  • 前人积累的全部智慧,7黛。
  • 武器,1-10黛不等。
  • 更好的运气/命运,12黛。
  • 他人的认同,20黛/人。
  • 他人的记忆,30黛/人。
  • 他人的忠诚,40黛/人。
  • 他人的忠诚,40黛/人。
  • 无上的权力,7563黛。
  • 改写与制定规则,3689300黛。

王国时期:动乱发生之前(11.5)

“婆婆,你给我们讲讲以前的故事吧。”小孩子们说。

“亲爱的孩子们,要听故事就要到教堂里去。”婆婆这样回答。

“教堂里的故事太枯燥了,婆婆,只要给我们讲讲你年轻时候的事就好。”稍微大点的孩子还在继续坚持。

“年轻时候的事……”婆婆带着茫然的神色陷入回忆,接着又以更疑惑的神色返回现实,说,“孩子,我不知道你在问什么,我年轻时候的事和现在并没有什么不同啊。”

孩子们悻悻而归,他们嘀咕着——

“真是无聊,这么大的地方竟然没有一个新故事!”

“是啊,太奇怪了,人们连自己的生活经历都不愿意讲述!”

“不如我们想办法记录下来,以后我们就可以讲新故事了!”

“对对对,没错,我们把有趣的事情画下来,可以讲给别人听。”

“可是画在哪里呢?我们没有纸……而且,我们是不允许使用纸的,被我们沾染过的纸张都会自动销毁。”

“那画在地上试试看?”

这群孩子捡来了树枝,决定在地上作画,果不其然,当他们终于画完,地上的痕迹就完全消失了……

在城市的中心,有一座教堂。每当神圣的钟声响起,主教捧着神圣的书本来到众人面前,开始布道——

“众世界,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唯一清净地。”

“自万恶地狱到极乐天堂,期间八千世界层层而上,因为受到神的召唤,我们的先祖从更苦难的世界来到此处。”

“此处无饥寒,此处无伤病,此处无穷困,此处无奸恶,此处是最近极乐的富足之地。”

“生在此处,我们应心怀感激,一心向善……”

肃穆的教堂内,众人垂首听教,像是一片低着头的麦穗。

不知道是谁偷偷抬起了头,发出一声细小的惊呼。这一声惊呼惊动了周围的人,刷拉拉地,人们一个接着一个抬起了头。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大——

“是啊,你也注意到了吗?我还以为是我眼花了……”

“摸不到什么东西,但是就是在每个人的头顶上呢。”

主教停止了布道,抬眼向下看去。他愣住了,那一瞬间,他觉得教堂变成了祭场,场下站着的都是祭祀的羔羊。羊儿们对即将发生的一切毫不知情,他们交头接耳,轻声喧哗。现场知道真相的只有他……

主教抛下手中的书,失了神一样,慌慌张张走下神台,几近粗鲁地推开人群,走到教堂入口,一把推开沉重的大门,刺目的天光照进来,像是审判者降临时的圣光。

主教看向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群,终于确定了这样一个事实——

是的,所有人,所有人的头顶上都标着数字,数字“5”。

他望向城外的城堡,这个王国中的庞然大物。它依然巍然不动,可主教也已经预料到了它将会于风雨中飘摇。

以惩治你们的愚昧,在你们的视线之前安置一面镜子,你今日之恐惧,是对自我罪恶之恐惧;

以惩治你们的恐惧,在你们的安息处放纵恶魔的信使,你今日之反抗,是对命运之神之冒犯;

以惩治你们的反抗,在你们的先辈中选择先知,你今日之怀疑,是对自身信仰之怀疑;

以惩治你们的怀疑,在你们的族人中有一位审判者,他所判下的罪责,残酷亦是慈悲。

堕落吧,在深渊里忏悔;

忏悔吧,在黑暗中祷告;

祷告吧,在审判后安息。

真相终于还是被发现了——杀了人就会才有好处,杀了人自己头上的“命数”就会增加,“命数”增加了就会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些富足之地的居民,他们生来安乐,没有苦痛,这世上还有什么能让他们渴求的呢?

正是在这繁华的幕布之后隐藏的真实故事。

这次的杀戮甚至比以往任何时期的更加酷烈。

最开始,人们不杀就会被杀,杀戮似乎只是生存的一部分。

而现在,杀戮是愤怒的宣泄,是被愚弄者的暴烈反击,他们其中甚至有人自愿牺牲,只求一个真相。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孩子降生了,他是那样的怪异,有人认为他是希望,是变数,是转机……但也有人觉得他是怪物,是不祥之物,是噩兆……

因为,这个孩子的“命数”是0.

是一无所有,抑或一切的原点……


这个文写到这里算是告一段落。我把这篇文叫做《寓言·序章》,“序章”两个字是后来加上的,因为写到一半的时候发现,需要铺垫的背景太多了,主人公的故事或许来不及展开。

《寓言》要讲的就是一个极为荒谬的故事,我想在其中探究“杀戮”的因果。这个题目也很有意思,我也在极力想象——在“杀戮”作为法则的世界里,人会如何生存。写着写着就发现,想要写透这个话题真的不是很容易,我的能力还差得远。

《序章》部分的写法是从大处着笔,像是个不太注重细节的讲述者,按照粗糙的时间线,讲述一个“异世界”的发展史。所呈现的是一个大致的轮廓,和极个别的细节,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担待。

最后,真的很感谢大家的追更、点赞和留言,我写东西很少能坚持下来,这是我为数不多的、相对完整的文稿。它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可以更加精彩,但它至少能勉强“全须全尾”地呈现出来,这其中,大家的功劳功不可没。

就像难产的人一直有人在旁边喊加油吧,大概……(开个玩笑)

如果还有后续的话,我也会来告诉大家。(关键目前不知道去哪里写文,要是有后续的话发到哪里……我太迷糊了,好多事情还要好好想想才行……)

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吧!

总之,祝大家看文愉快,再见啦~

一、改正下列汉字的读音。

二、连一连,组成新字写下来。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负鼠的尾巴像拉杆。它们趴在妈妈背上,尾巴缠住妈妈的尾巴,不会摔下来。绵羊的尾巴很肥胖,是个营养仓库,它几天不吃东西也没关系。最有趣的是猴山上的猴子,尾巴是它的'第五只手'。猴子利用尾巴在树上窜来窜去,有时又用尾巴获取食物。

2.猴子尾巴的作用是什么?

3.你还知道什么动物尾巴的作用?试着写一个。

2.猴子利用尾巴在树上窜来窜去,有时又用尾巴获取食物。

示例:牛的尾巴,可以用来赶蝇子。

二、选择恰当的动词填空。

观察图片,图中有哪些景物?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你能联想到什么?试着写一写。

一、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划“√”。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个农户家庭。小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

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进取,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第二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昨天我虽然批评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2. 选择题。(选序号)

D.因为看木偶戏而旷课。

B.沈从文人小,比楠木树矮。

C.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的人。

D.沈从文因为人矮小,所以被称为“矮子”。

(3)读了沈从文的故事,你知道他有一个什么好习惯吗?(    )

3.这则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这则故事主要告诉我们:我们要认真学习,积极进取,犯了错误要知错就改。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

二、先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变成新字组词。

三、阅读短文《为国读书》,回答问题。

①清晨,我在院子里玩,碰到邻居家的老爷爷,爷爷问我:“长大当什么?”我说:“当大富翁。”爷爷又问:“为什么要当富翁?”我回答:“自己过得好,想要什么就可以买什么。”爸爸没说话,一吃早饭就带我去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②一下车,我看到正面墙上,镌刻着邓小平爷爷亲笔题写的馆名,门柱上镶嵌着江爷爷写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铜牌。走进广场,中间是一座名为“倒下的三十万人”的抽象雕塑,东南角放飞着一群和平鸽,广场北侧是一组遇难者头颅、手臂等组成的大型雕塑。

③陈列室旁边有个母亲的雕像,她的右手紧紧地握着拳头,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喷着烈火;嘴巴张着,好像在痛苦地呼唤着她的孩子。万人坑里埋着1937年12月中旬被日本鬼子杀害同胞的累累白骨,有的头颅上中了子弹,有的身上捅了刺刀,还有的肩膀上被钉了钉子……壁画上,日本鬼子的机枪疯狂地扫射着,一位妈妈死了,她的孩子爬在她身上哭喊:“妈妈,你快起来呀!”一件血迹斑斑、弹痕累累的破棉衣,好像还在流血呢……

④看了这些,爸爸说:“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会受制于人,你有什么感想?”我回答:“我明白了爸爸说的道理,我要为国读书,发奋学习,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等长大了,先当科学家,搞发明创造;再当富翁,把财富投入国防,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好日子。”爸爸夸我说得好。他说:“不管长大干什么,心中要有国家,不能光想着自己。”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6.从“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会受制于人”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陈列室旁边有个母亲的雕像,她的右手紧紧地握着拳头,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喷着烈火;嘴巴张着,好像在痛苦地呼唤着她的孩子。

4.爸爸带“我”去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6.示例: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创造价值,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繁荣昌盛。这样的话,就不会再受别的国家的欺负,同样也会得到尊重。

(  )毁  (  )烟  元(  )  口(  ) (  )然

(  )捐  (  )名  坟(  )  日(  ) 闭(  )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却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样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时间抓得更紧了。不管斗争多么激烈,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不足80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的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他在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什么两样。”

2.请用“  ”分别画出第2、3、4自然段的中心句。

3.本文为了体现出鲁迅珍惜时间,作者选取了哪几件典型事例来写?

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鲁迅的优秀品质。

5.读了短文,你一定会有很多感触吧!请用几句话结合自己利用时间的实际情况写一写。

懒惰 妨碍 允诺 平衡 叮嘱

崩塌 酬谢 浸泡 迟延 侵略

销 硝 宵 哨 悄  募 慕 墓 暮 幕

1.形容要求非常迫切。 日夜不停。

2. 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

鲁迅到了晚年,对时间抓得更紧了。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

3.(1)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

(2)带病坚持工作,逝世前不久还在写作。

(3)参加会议从不迟到。

4.示例:忘我工作、珍惜时间。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翻译)

(2)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翻译)

(3)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仿写拟人句)

(4)灯下读书。(扩写)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听说英国皇家学院公开张榜为大名鼎鼎的教授戴维选拔科研助手,年轻的书籍装订工人法拉第激动不已,赶快到选拔委员会报了名。但临近选拔考试的前一天,法拉第被意外通知取消他的考试资格,因为他是一名普通工人。

法拉第愣住了,他气愤地赶到委员会。委员们傲慢地嘲笑说:“没有办法,一个普通的装订工想到皇家学院来,除非你能得到戴维教授的同意!”

法拉第犹豫了。如果不能见到戴维教授,自己就没有机会参加选拔考试。若是一个

普通的装订工人想要拜见大名鼎鼎的皇家学院教授,他会理睬吗?

法拉第顾虑重重。但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他还是鼓足勇气站到戴维教授家的大门ロ。教授家的门紧闭着,法拉第在教授门前徘徊了很久。“笃笃笃笃”,教授家的大门终于被一颗胆怯的心叩响了。

院子里没有声响。当法拉第准备第二次叩门的时候,门却“吱呀”一声开了。一位

面色红润、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正端详法拉第,“门没有闩,请你进来。”老者微笑着对法拉第说。

“教授家的大门整天都不闩吗?”法拉第疑惑地问。

干嘛要闩呢  老者笑着说   当你把别人闩在门外时 也就把自己闩在屋里 我才不当这样的傻瓜呢 他就是戴维教授。他将法拉第带到屋里坐下,聆听了这个年轻人的叙说和要求后,写了一张纸条递给法拉第说:“年轻人,你带着这张纸条去,告诉委员会的那帮人说戴维老头同意了。”

经过激烈的选拔考试,书籍装订工法拉第出人意料地成了戴维教授的科研助手,走进了英国皇家学院那庄严而华美的大门。后来,法拉第成为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曾任英国皇家学院实验室主任,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把短文第7自然段开头加标点处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3.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⑴祖宗传下来的疆土,我们应当誓死保卫,一寸土地也不能让给别人。

⑵锺子期死后,伯牙把琴摔破,把琴弦也扯断了,从此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⑶示例:风儿轻唱着歌,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⑷示例: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1. “ ?”, “ , 。!”

2.戴维教授很出名,知道他的人很多。 戴维教授的头发和胡须都白了。 

3.当你将他人拒之于千里之外时,也封闭了自己的心灵(空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子弹打进了她的胸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