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拼多多平台怎么购物?

  2020中国十大购物网站排名

  淘宝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购物平台,也是被中国人使用最多的购物app,是中国科技十大巨头阿里巴巴旗下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在淘宝网上买不到的,就连葫芦娃的六娃都有人贩卖,并且还有人买,虽然只是一个玩笑,但也证明了淘宝网的强大。

  2018年8月8日,阿里巴巴淘宝透露将进军MR(混合现实)购物领域,即将在2018年造物节上推出产品——淘宝买啊。2019年12月12日,《汇桔网·2019胡润品牌榜》发布,淘宝以3000亿元品牌价值排名第四。

  京东以物流配送服务快而闻名,许多人买一些大件喜欢在京东上面买,几乎是隔天就能将物品送到收货人的手上,现在京东的功能也是非常的强大,还开通了京东白条,和花呗的形式差不多。

  苏宁易购也是非常热门的购物网站,许多人喜欢在苏宁易购上面买一些大型家具或者是家电,虽然苏宁易购也有着自己的配送物流服务,但是和京东和淘宝比起来,还是要逊色很多,物流比较慢。

  截至2019年,全场景苏宁易购线下网络覆盖全国,拥有苏宁广场、苏宁易购广场、家乐福社区中心、苏宁百货,苏宁小店、苏宁零售云,苏宁极物、苏宁红孩子、苏宁体育、苏宁影城、苏宁汽车超市等“一大两小多专”各类创新互联网门店13000多家。

  天猫是从淘宝网旗下单独被打造出来的一个线上购物平台,虽然都是在线上贩卖交易商品,和淘宝不同的是,天猫的规模要高端一点,它可以为消费者们直接将海外原装进口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上。

  拼多多是一个非常便宜的线上购物网站,许多网友都在调侃,拼多多三亿的用户,有两亿都是被拉来砍一刀的,虽然真实情况也是如此,但是拼多多还是凭此在购物网站中站稳了脚跟。

  2020年8月19日,拼多多(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多项工商变更,拼多多联合创始人孙沁退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及经理,均由拼多多高级副总裁朱健

一年一度的双11,今天达到了高潮。

早在10月1日,天猫双11 就开始了预热;薇娅、李佳琦更是早早就开始为双11 直播做推广。

细看下来,今年的“参赛选手”好像比往年都要丰富:

除了淘宝、京东这种传统电商平台,还有近几年异军突起的拼多多,甚至还有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平台…

3.2万人连续12年参加“双11”

每个人的购物车都装着独家回忆

今年是第十三届天猫“双11”,仅2020年就有近8亿消费者参与。那么过去12年,有多少人从2009年开始,一届不落地参加了“双11”呢?

10月21日,天猫发言人官方微博公布了答案:3.2万人拿到“大满贯”。为了“回报”这份长情,天猫宣布将送他们一份定制礼物:全球限量的玫瑰花。


每年“双11”结束,不少人调侃称“简历里又可以加一行,参加过千亿项目”。据悉,这个梗将被官方用在了定制礼物上,刻着“连续12年参加千亿项目留念”。网友称,一家擅长发优惠券的公司,送了一个没有使用时效的实物,也有点浪漫。

不过大家最好奇的是“我是不是3.2万人之一”?官方介绍称,淘宝上搜索“双十一惊喜宝箱”,即可知道自己参与了几届。根据活动页面显示,不同参与年份的消费者也将获得相应的礼品。

仅上午2小时内,超过183万人次涌入淘宝,搜索确认“自己到底参加了多少届双11?”

“送玫瑰花,这是在向最初的光棍节致敬?”“连续买了12年,这得是啥家庭啊?”调侃之余,“双11”也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


来自四川成都的陈鹏,就是“双11”的“大满贯”选手。2009年,他还是名大四学生,用有限的生活费为自己买了保暖内衣。2016年,他结婚有了小家,和妻子一块儿精挑细选,在“双11”买齐了所有家具、家电。如今,他成了一名高校老师,今年“双11”期间,他已计划好入手长焦相机、古建筑模型,犒赏下认真生活的自己。

3.2万人,是3.2万个购物车回忆:有大学时代,在学校唯一不断电的晚上,和室友定闹铃抢红包时的紧张;有毕业后用第一笔工资,为家里的每一个人添置礼物时的自豪;有独自在异国求学时,收到男友花20倍运费寄来的小零食时的甜蜜……

这是天猫首次向连续参与12年“双11”的消费者“表白”,“过去12年,如果没有这批‘天使投资人’的陪伴和支持,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双11”。我们想郑重道一声感谢,也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同行。”

2021年电商双11大乱斗,来了

截至2021年11月10日,我们熟悉的头部电商/社交赛道选手,几乎全部都开始了自己的双11动作。

作为“双11”发源地,淘宝今年也早早地就为大促做好了预热。

在10月1日,手淘就上线了“天猫双 11 种草机”这一新功能。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就会相应推荐博主们在此关键词下发布的种草内容,其中还附带有商品链接。


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别人的种草内容,或者邀请好友访问“种草机”来获得抽奖机会,奖品价值 49999 元,共100份。


第一波预售付定金于 10 月20日20点开始,于10 月31日结束;在 11月1日至11月3日期间付尾款。

第二波预售付定金于11月4日开始,于11月10日结束;在11月11日付尾款。

另外,淘宝头部播李佳琦和薇娅都提前为“双 11 ”做足了预告和攻略,甚至比淘宝预售开启的时间还提前了4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淘宝预售活动中除了大家习以为常的打折、跨店满减,还出现了新玩法:部分商家推出了五花八门的“回购”活动。

以伊丽莎白雅顿官网旗舰店为例,在加入店铺会员之后,就可以参与多种“回购”。

譬如,花50元购买一个新品试用装,会回赠“700-50”的回购券;在11月11日之前花费满700元就能抵扣掉50元,相当于之前买的新品试用装白送。


再譬如,只需花费 0.01 元,就能在“双11”期间获得消费满650元加赠限量赠品(价值172 元)。


往年低调的拼多多,今年不再“佛系”。

去年,拼多多的“双11”在11月7日才开始,和其他平台举办长达一个月的“双11”活动不同,拼多多的整个活动时间只有五天,玩法也比较简单,以给用户发红包和优惠券秒杀为主。

去年双11 结束后,官方也并没有公布具体的成交额数据。

然而在今年,拼多多也提前加入了双11的“混战”,在10月20日就开始了“11.11大促”:


相比去年,今年的拼多多双11变得更“花哨”了。除了延续了它的一贯特色“低价秒杀”以外,还添加了一些新玩法。

譬如,拼多多推出了类似于淘宝的“回购满减”的活动:10月20 日至 11月14日期间,单个自然日内消费满100元,就可以获得15元的优惠券。


抖音的“双11好物节”10月27日开启,在活动时间上比淘宝、拼多多等平台稍迟一些。

在9月27日,抖音“双11好物节”已经开始启动招商,针对商家和达人推出了了五花八门的玩法来给予扶持。


例如,在短视频话题挑战赛中,商家和达人在#抖音双11好物节话题下发布种草视频,并附上商品链接,即可参与挑战赛,前1000名可以获得官方发放的流量券(信息来源:抖音电商营销观察)。

截至目前,该话题下已经有了2.0 亿的播放量。


目前,今年有“百亿补贴”“抖音商城满 99-15 元”等补贴玩法,以及常规的“双11 活动内送券”活动。

快手也推出了“ 116 品质购物节活动”,内容不仅有「平台现金补贴」(类似百亿补贴),还有各种「商家直播」:

据@亿邦动力 报道,快手电商产品负责人曾表示,相比去年,今年快手官方将提供 3 倍的流量扶持、 3 倍的商家激励基金:

快手推出了“ 116超级主播挑战计划”、“ 116BigDay 挑战计划”、“主播排位赛”。 不仅头部主播可以获得流量扶持,新主播或者中小优质主播都可以得到奖励如主会场资源位、平台专属商家激励基金等等。

在活动页面里,能看到正在直播或准备开播的商家。点击商家的头像,在下面会显示商家推荐的商品及价格。


小红书商城上线了“ 11.11 狂欢购”的活动。玩法包括“跨店满 300元减 50元”、“比价打擂台”和带货直播等等。


在“比价大擂台”模块,能看到各种打折的商品以及已经被抢购的数量。和淘宝、京东的预售不同,这些商品现在就可以全款下单,直接发货。

“爆款推荐官”,则是小红书的“老本行”好物推荐——页面内or那个是小红书博主们推荐的种草商品。


除此之外,小红书里还可以通过下单、抽奖等方式获得购物津贴。


今年“双11”,京东在「即时配送」上玩出了新花样。

10 月12日,京东上线了“小时购”业务。用户在“附近”板块下单,线下的零售门店即时配送;10月18日,京东再次上线“ 11.11京东小时购”,玩法以优惠券、品类满减、单品打折为主。

在玩法上,京东和淘宝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再以伊丽莎白雅顿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为例,用户在成为店铺会员后也可以享受多个特权,包括回购、加赠礼品等等。


纵观各家平台目前已经公开的双11 玩法,不难发现,虽然玩法越来越花哨,但是很多平台的价格仿佛并不是那么优惠。

当双11 不再是“全年最低价”的代名词,平台们还有什么好“玩”的?

淘宝:利用双11 大波流量,帮品牌沉淀站内私域

今年的双11,阿里还是铆足了劲。但随着近年来双11 GMV 增速逐渐放缓,唱衰这个「国内第一电商节」的声音不绝于耳。


前几天,一篇《李佳琦杀死了双十一》在业内刷屏,在文章里,作者发表了这样的观点:

虽然现在离双十一还有一段日子,但我仍然想大胆预测一下:今年的双十一,将是一个分水岭——从2009年诞生,在2021正式走入拐点,走向落寞。

确实,2009 年诞生的双11,今年已经 12 岁了。和它初诞生时相比,现在的电商大环境可谓今非昔比:

首先是,618、双12、818 等各种电商大促,稀释了双11 的独特性。

其次,拼多多抢先推出的拼单团购模式,再加上各大平台纷纷推出“百亿补贴”模式,更是让“低价”贯穿到了平时生活的每一天。

最后,随着直播电商的发展,在直播间里 7 折、5 折买到产品,已经不再是新鲜事。

阿里当然也明白。早在 2016 年,阿里就试图开始淡化 GMV 这一数字:

从 2016 年 Q3 财报开始,阿里就再也没有披露过季度总GMV……马云还特意强调,“双十一不再是一个销售数字,希望能够通过双十一推动全中国各个行业的进步”。

事实上,今年的双11 早就动作“变味”了 —— 从之前更侧重服务用户,让用户们“买得开心”;到更侧重服务商家,为商家储备“私域流量”,也就是会员。

在双 11 启动 2 个月前,天猫已经有了“小动作”,上线了一波有关会员运营的能力:

9月,在店铺首页、商品详情页等位置,上线了“品牌会员”权益展示模块; 10月,上线付费会员体系,商家可以自行招募付费会员,进行用户分层运营; 上线“品牌会员”数据看板、首单礼金、购物金、会员加赠等十几个运营工具; ……

今年双十一推出的新玩法「会员回购」,也侧重于帮品牌积累会员:加入品牌方会员即可获得大额优惠券。

阿里选择在双十一这个流量、曝光度都够高的“电商界春晚”,做帮品牌积累会员池这件事,足以显示其想帮品牌建立“站内私域”的野心。

事实上,在传统电商红利已经消失的情况下,在电商平台“做私域”确实很有必要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天猫 618 有大量品牌商家超过 50% 的成交来自会员。

拼多多:往年“独善其身”,今年“摩拳擦掌”

拼多多作为“电商新贵”,在往年的双11 中表现得却低调:不公开交易数据、不提前预售、活动只搞 5 天。玩法也很直接:在百亿补贴上打 9 折,直接发优惠券。

在全电商平台都“下血本”的竞争环境下,为何拼多多会反其道而行之?

首先,拼多多将价格优势放在平时,不打突击战。

拼多多的拼单团购玩法叠加百亿补贴,使得这些商品在平台上的价格几乎成为“全网最低”,不少用户并不需要等到双11 大促期间,才进行购买。

而拼多多方面也曾经公开表示,不搞双11,怕影响用户体验。

其次,拼多多活动周期短,总体数据对比不佳。

去年,拼多多在双11 前 5 天才正式开启,在成交数据上,自然比不得淘宝天猫等其他平台 1 个月的数据。选择不公开,自然也有不想拿出来做对比的考量。

另外,还有一个潜在功能上的原因:拼多多并没有“购物车”这个功能。

购物车方便把所有商品整合打包,因此有了满减、跨店铺促销等各种复杂的计算优惠方法。而用户在拼多多上,只能点收藏,再一键下单。

一是把百亿补贴或者折扣直接发放到单个商品,二是在总价的基础上满减,给人一种感觉,就是“简单粗暴”,并不如其他平台一样在运营上玩出了花。

但是今年,一向低调的拼多多,选择了淘宝在同一天开启了双11 大促,和去年相比着实高调起来。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拼多多这次百亿补贴+双11 大促,在选品上非常讲究,打出了“好牌子,好实惠”的 Slogan, 补贴最多的都是官方旗舰店品牌货。

拼多多这样做的目的不言而喻 —— 早年间,拼多多的品控深受不少用户诟病,因此推出了百亿补贴;

在双11 这个全网购物欲最爆棚的时候,对品牌的全年最大力度补贴,让更多人在比价的过程中发现“拼多多价格最优惠”,从而尝试下单购买;如果这次体验不错,那么用户“拼多多也能买到正品大牌货”心智自然会沉淀下来。

不得不说,低价策略虽简单粗暴,但确实有用。有用户这样向运营社描述自己对拼多多百亿补贴的观感:


强势入局双11 背后,隐藏了拼多多全面开战的“野心”。

抖音、快手:双11更强调直播

抖音、快手分别作为「兴趣电商」和「直播电商」的代表,并没有像淘宝和拼多多一样,选择在双11 期间,在品牌会员、商品价格上做出扶持和补贴,主要是加大了对带货博主和直播间的流量扶持。

抖音的双11 好物节,分别在“短视频”种草和“直播”拔草环节上加大扶持,明显想在站内商业生态下完成闭环。

而快手电商则更关注于「直播」这一大方向,在直播生态下,又分别在“主播、品牌、服务商“三个赛道进行扶持:

拿出 3 倍流量扶持、3 倍商家奖励基金、6 倍消费者购物福利以及千万服务商激励。

不难发现,在目前上线双11 的平台中,快手是最强调“直播带货”重要性的一家,想必和快手早前提出的“要搭建‘直播+货架’的立体生意模式”有关。

曾热衷跨店凑满减的小莹决心在今年“双11”回归刚需。“有时候再凑10元就能减30元,真的很划算。但经常是一着急就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开始随便乱凑。买回家之后基本用不上,最后都浪费了,今年一定要理性购物,不能再贪便宜了。”小莹说。

艾媒咨询发布的今年“双11”购物节相关调研显示,国内77%的网民会为“双11”购物活动而选择凑单。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23%的网民拒绝凑单。同时,从促销活动的偏好来看,70.2%的网民认为直接打折更好。可以看出,对于消费者而言,直接实惠更具吸引力。在采访中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许多消费者开始从刚需出发,消费渐趋理性。

“前年我囤了不少消毒液和洗衣液,去年又买了四大箱抽纸和许多洗发水,愣是到现在都没用完。我今年‘双11’的宗旨就是缺什么买什么,绝对不多买。”曾在去年“双11”期间疯狂购物的琳琳告诉记者,因囤积了大量日用品,自己的生活也产生了不小的麻烦。

“今年初我经历了从一楼到六楼的搬家,我的个人物品不多,唯独这些日用品很沉,最后还是花钱请人给我搬上楼的。买这些东西省出来的一点儿钱全都在这次搬家中花费出去了。而且囤的这些东西都堆在屋里,造成的空间拥挤感已经远远超过了省钱带来的快感。”琳琳说道。

记者发现,在跨店满减的优惠诱惑下,不少尾款人先是沉浸在“买买买”的快乐中,又在收货后马不停蹄地或退款、或转卖,为冲动消费埋单。记者在名为“拼组/双11/我跟你拼了”的豆瓣小组上看到,目前已有不少网友发帖转卖自己在第一轮“双11”活动中买到的商品。

“家电、家具等刚需大件可以在‘双11’期间买,其他可买可不买的就不买了,没必要为了买而买。”一位正在社交平台转卖化妆品的网友对记者表示。

对于消费者日趋刚需消费的原因,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认为,“双11”已经迈入第13年,用户已经趋向理性。再加上如今电商促销颇为频繁,可以说是月月有,无非是力度大小的差异。当促销对用户来说已经成为常态,他们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在选择上也自然更为理性。

从走过12年的“双11”

看我国消费市场蓬勃生机

在国内市场强大需求驱动下,12年前催生出的“双11”一直以来都是商家的大促狂欢,也是让消费者享受快乐购物的节日。

不知不觉中,“618购物节”、“1212购物节”、上海“五五购物节”、北京“六六购物节”……各种购物促销节日也纷纷诞生。

容纳众多购物狂欢节的中国市场,依然呈现巨大潜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61133亿元,同比增长23.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0263亿元,增长18.7%。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常态下,网络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是其中重要一环。

消费热潮的背后,是对行业发展的冷静思考。从小红书搜索数据来看,今年“双11”预售开始到现在,新消费国货品牌比往年更加亮眼,“国货”相关的搜索量同比增长约50%。有专家表示,当下正是诞生消费品牌的好时代,中国强大的供应链和20多年积攒的产品人才,通过本地化的营销思路和洞察,能够快速产出符合中国当代年轻人需求的海量优质品牌。

国内的市场活力同样吸引着国际上的竞争者。正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进博会上,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商汇聚于此,更有众多的首发新品亮相其间。不少展商在搭建展台时一并将直播间也搬进来,只为能乘上“双11”的东风,实现从展品到商品的“一秒变身”。

“不论市场需求如何火热,要实现商业的信心提升和内需的拉动,关键还是看企业和平台经营者能否制定简单的优惠措施,商家能否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陈音江说,“各方都应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为消费者提供真正的消费实惠。”

半岛新闻客户端综合整理,素材来源:中国商报、经济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等

拼多多与其他购物App有很大不同:没有购物车。

用过拼多多的用户都知道,拼多多商品界面下方只有「单独购买」和「发起拼团」两栏,没有其他电商平台的「加入购物车」选项。不仅如此,在选择购买后,还不会跳转到「确认订单」界面,而是直接进入到支付页面。

购物车应该是所有电商平台的标配,从日常所接触到的传统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来看,购物车不但是一个必须功能,而且存在感极强——消费者很难适应一个没有购物车的App。

而从下沉市场起家的拼多多,却没有购物车功能,为什么?

弱化用户“挑选对比”场景

想要弄明白为什么拼多多没有购物车,必须先想清楚为什么要有购物车。

最开始的电商网站都是有购物车的,比如电商巨头亚马逊,以及1999年就创建的当当、卓越。这些网站,本身是B2C网站,相当于一个“在线大超市”。作为“超市”,最大的想法就是如何让用户在这里购买更多东西,而因购物车的存在,就是为了替他们达到这一目的。

但购物车也有很大的问题,就是导致用户决策时间变长,很多用户会把想买的东西放进购物车,但可能长时间都不会下单,这会导致电商网站库存增加。

所以,拼多多的逻辑很明了,它不设置购物车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减少用户决策时间,快速促成购买行为。

另外,从购物模式上看,拼多多主打团购和社交购物,主要购物场景是多个好友或购物者共同购买同一件商品,期望用户即时购物;而购物车解决是同一用户购买多种不同种商品的场景,期望用户多浏览,一起下单。

也就是说,拼多多的核心逻辑是拼团,发起拼团或参与其他拼主的拼团,即拼即买的路径下购物车显得赘余,失去了原有的场景价值。

拼多多主营是“拼”,而不是单独原价购买,“拼”就导致一个商品需要多个人去拼团,而拼团本身具有时效性,需要立马决定到底拼不拼,时机不等人,拼不成就退款,拼成了就少花点钱。

大部分用户来拼多多买东西,更在意的是商品价格,所以拼多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挑选比对”的场景,而通过各类限时促销方式强化价格优势,催促用户尽量即时决策,进入拼购。因此,购物车并不适合出现在拼购场景之中,而这一切背后,是拼多多对用户群体需求的精准洞察。

拼多多不设置购物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购物车功能和拼团玩法冲突。

众所周知,拼多多走的是“薄利多销”路线,它最大的特色就是“拼团”。

用户拼团购买的价格比单独购买低不少,用户为了享受更低的价格,愿意将链接分享出去,来提高自己的拼团成功率,靠着拼团这个玩法,拼多多以惊人的速度在微信生态内获取了海量用户。

如果拼多多加入“购物车”环节,相当于在消费者购买决策路径中增加了一个冷静期,这将会降低拼团低价所带来的消费刺激,从而导致拼团率下降。

用户拼团的时候,自然是以某一个商品为对象,无论是对用户,还是对拼多多平台,单品导向的拼团成功率最高,用户和平台双赢。

假设单次拼团可以包含多个商品,那么这个单子里每增加一个商品,拼团的成功率就会降低一些,我们来推演一下里面的逻辑:

单品拼团:拼团成功率等于该单品命中被分享者需求的概率,这个概率值必然小于或等于1,并且大于等于0。如果分享给1个人,就拼团成功了,则成功率为100%;如果分享了2个人才拼团成功,则成功率为50%,以此类推。

多品拼团:拼团成功率等于每个商品成功率的乘积,每多乘一个0到1之间的数,概率值就会降低一些,因此多品拼团里的商品越多,用户拼团成功率就越低。

所以,我们看到的拼多多,只有单品拼团。而在单品拼团场景里,用户直接拼团,和加入购物车再拼团,转化效果没有区别——最后下单的都只有一个商品而已。而加购物车不仅不会增加GMV,也不能让用户买更多件,反而会给他们增加不必要的操作成本。

所以,拼多多不太需要购物车功能,有了购物车反而多此一举。

降低购买难度优化购物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不增加购物车功能,也和拼多多的用户属性有关。

众所周知,拼多多是典型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它早期的主力用户有很多是之前没接触过主流电商的中老年用户,这是淘宝、京东长久以来所忽视的人群。他们来自“五环外”,普遍年龄较大,没有网购习惯,也不太喜欢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可能连最基本的App操作也不熟悉。

那么,针对这一类型用户,优化购买体验极为重要,而优化购物体验,就要从简化流程开始,去掉理解成本高的步骤。在产品链路设计上,尽量简单粗暴,因为链路每增加一个环节都有可能给用户带来困扰,从而导致用户流失。

下沉市场的用户平时去购物,并不是在大型超市里推着购物车买,基本上的购物场景都集中在小卖部或者小型超市等,购物车会增加他们的认知成本。

假使拼多多设置了“购物车”,也就是说,用户在选定商品后,还需要返回购物车页面,然后完成商品结算,这对于他们来讲,存在一定的操作成本。

这个成本对于早已习惯网购的我们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对于他们来讲,这个链路会带来一定的思维负担,从而致使在“购物车——结算”这一环节上产生大量的订单流失。

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对于拼多多来说,初期打开局面很重要的是减少认知成本、降低识别噪音。

无论是直截了当的页面设计,还是没有购物车的产品结构,足够简单才能足够快,周转率高起来之后成交量才会提升,这也是拼多多区别于淘宝、京东的明显特点。

底层思维,决定平台的意识形态。

拼多多是典型的单品运营思维,没有购物车,和淘宝、京东这种传统电商平台的购物车对比,追求单个SKU的销售、评价、运营更加精细化,目标是单品爆款。

正因精细化的单品战略,拼多多的店铺里的SKU相比于淘宝京东会更少一些;同类目的拼多多商家单品数量要远低于淘宝,这也直接造成了对购物车的依赖不强。

拼多多在商品选择上更偏向于低价策略,而这种低价并非一种干预或引导,而是用户点击、购买、浏览的结果。

拼多多更像是线上版本的Costco,算法技术相当于买手,不断收集用户需求,推荐更合适的产品。

要知道拼多多2018年的订单总量就已经超过京东,原因正是极致单品思维下高速的周转。

拼多多作为电商后进者,在链路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走向,更贴近本质与性价比。

推出的百亿补贴也大多是和品牌的授权商合作,不玩噱头,直接降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拼多多的枯燥是朴实无华的。

巧妙代替“购物车”功能

虽然没有购物车功能,但拼多多和淘宝、京东一样,都有“收藏”功能。实际上,仔细研究会发现,拼多多的“收藏”功能,和淘宝、京东的“收藏”功能有所不同。

淘宝京东的收藏页面,只用作商品展示,用户可以将喜欢的商品收藏起来,但收藏页面仅供大家浏览,并不能进行购买结算。但从实际使用场景看,很少有用户会真正使用“收藏”功能,大部分用户收藏商品的方式就是将商品添加购物车。也就是说,“购物车”和“收藏”在产品功能上是重合的。

正因为如此,在很多人眼里,淘宝京东的收藏是一个“鸡肋”功能,所以,很多人认为,淘宝京东应该将“购物车”和“收藏”合并,在这一点上,拼多多可以说是优化了电商App的功能设置。

拼多多的收藏页面,不仅可以用作展示,还可以直接购买。

不过,没了购物车,拼多多最被人诟病的一点是“单买单结”,购买多个商品不方便。然而,拼多多的收藏夹有“一键结算”功能,相当于承担着购物车最基础的“合并结算”功能。

从logo的设计上也能看出端倪,淘宝和京东的收藏夹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符,而拼多多收藏夹logo外形是购物袋,内里是小心心,魔鬼真的藏在细节里。

因此,拼多多看似没有购物车,实际上已经把购物车功能合并到收藏功能里了。

从以上分析来看,拼多多不设置购物车的益处多多。

值得思考的是,在后期发展中,拼多多是否会添加购物车功能?

可以预见的是,在拼团玩法获客红利消失之前,拼多多不会引入购物车功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类似拼多多的电商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