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合格的艺人应具备哪些素质?

  中图分类号:J1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改革的潮流,文艺团体大都存在一个问题,观众越来越少,戏越来越不好演,观众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文艺团体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危机”,我认为文艺团体应该适应时代、社会、企业发展的潮流,赞美讴歌奇人奇事、推出感人肺腑触动内心深处心弦的精品,来改变这种危机的现状。
  一、 抓剧本和音乐
  文艺团体的发展,就应该为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和企业,不断出新戏,让编剧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让剧情和音乐时刻触动观众的喜怒哀乐,台上台下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使文艺团体重振雄风,否则老调重弹翻来覆去,不管你的戏剧质量怎么高,长年不出新作品,不能经常接受观众欣赏的洗涤,这个团体生存的活力就会越来越小。常言论“一个好演员,能立一台戏,一个好剧目,能救一个团”,我感觉这句话有道理,十堰市豫剧的《丑嫂》,省豫剧三团的《村官李天成》,郑州市豫剧院的《老子、儿子、弦子》等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热捧,同时也给他们的团体注入了活力,由此看来只要有新戏、好戏,观众还是有的,文艺团体还是很有出路的,郑煤文工团2010年上演了《岁岁桃花》在各矿巡回演出,受到了各矿干群的欢迎,在集团公司管理上层中也引起了好的反响。
  有了好的本子,还要有好作曲。优美的旋律,能使人赏心悦目,为剧情的发展增光添彩,神韵十足。老调重弹,只能被时代发展的潮流所淘汰,《香魂女》、《村官李天成》、《老子、儿子、弦子》成功的重要的色彩,就是它的音乐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演员爱唱,观众爱听爱看,郑煤文工团这次排演《岁岁桃花》,该剧音乐大胆创新,音乐演奏分主旋、副旋、主唱、配器四声部,改进了过去的大齐奏。好的作曲、美妙的旋律,能调动观众与剧情的发展相互呼应,释放着喜怒哀乐、情怀。有了鲜明个性的旋律,让观众享有更多好听的唱段,才能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推新人就是培养年轻演员,推出一批观众不太熟悉的生面孔,把他们培养成优秀人才,就当前来看,有些团体总把眼睛盯在老演员身上,靠挖潜力来维持演出,有的团体大胆使用青少年演员,把有一定基础,具有较高素质青少年演员往上推,自古就有“英雄出少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教诲,此举乃是文艺团体强团兴业之本。
  作为文艺团体主管的干部,就应该懂得尊重艺术的规律,对艺术的历史现状和将来,应有清醒的认识,既要有识别人才的“慧眼”,又要有爱惜人才的“善心”,还应该有培养人才的“苦心”和“耐心”----实践证明对人才的不用、重用其结果大不一样。因此我们就应该根据其特长委以重任,给他们创造艺术展示才华的机遇,这样对文艺团体振兴有益而无弊。
  三、合理安排演员角色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当一个演员的形象、性格与剧中人物接近时,他稍一发挥就能把人物演活,就能产生好的效果,反之当其形象、性格条件与剧中人物差距甚远,无论你怎样用功,怎样刻苦,其结果大多是事倍功半。有些团体每排一台新戏,一场晚会,哪怕是一个小品、角色分配,都是论资排辈、先来后到,把主要角色老放在一俩个人身上,完全不顾人物性格是否合适,行当是否对口,这样做使艺术感染大打折扣,违背了艺术发展的规律。
  作为演员都具有唱、念、做、打一技之长,每一个演员都有生、旦、净、末、丑行当之分,尽管有些演员什么都能演,但演起来不可能行行精通,面面俱到,要不还有“红花还需绿叶配”之说吗?在艺术圈早有名训“宁学一门精,不做百事通”,每个演员在自己的行当里付出了千辛万苦,多少“行家”、“大家”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使他们的艺术成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像梅兰芳老先生的行当是旦角,他怎么不演须生和花脸,像马连良须生泰斗,为什么他不演旦角。跨行当演出,无论你怎样努力,都会有不到位的地方,所以用人要根据每个演员的特长、行当分派角色、量体裁衣、大胆重用新人;为他们创造和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尤其是在今天我们文艺团体面临“危机”之际,就应该大力支持青少年演员上台演出,找准市场,不断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为一体,不断开创新的文化艺术精品。
  四、 演员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素质
  作为一名优秀合格的戏曲演员,应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但文化素质尤为重要。
  在旧戏班里,艺人大多出身贫苦,为生活所迫才走上唱戏这条人人看不起的道路。没有学上,没有书读,更谈不上有文化。演出中的唱词念白全靠师傅口传身教、死记硬背。那个年代,他们中间虽有不少成功者,但更多的人则由于诸多条件的制约,尤其是知识文化方面的限制终身无成。当今时代,是文艺工作者大展宏图的新历史时期,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作为从事表演职业的一份子,仅凭旧的传统和老的观念,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开阔视野,提升文化知识和理论水平,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涵养才能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以满足当今观众的审美情趣。
  戏曲演员对于文化理论水平与职业的关系上,目前还存在着一个大的误区,认识不到学习文化理论知识直接关系着戏曲事业的成败。由于戏曲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大部分演员年纪很小便参加了工作。读的书十分有限,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基本功训练和学戏演戏上,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近年来,戏曲学校毕业生成为各文化团体人才补充的主要来源。然而,戏校短暂的三、四年学期内,尽管有文化课项目,也仅是高中级别,且不能真正达到较高知识水平。毕业参加工作后,客观上学习条件有限,主观上又不再努力,文化素质的提高无从谈起。即便少数人在一个时期内有所坚持,也由于常年流动的学习条件的局限而放弃。俗语说的好,学习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思进取,便意味着生存危机,最终会被时代所淘汰。一个演员文化素质的高低同舞台表演有密切的关系,演员对台词、唱词的理解全靠文化知识来完成。剧本是剧作家多年生活的积累,每一字每一句无不透漏着剧作家的辛勤汗水和心血。剧本所包含的深层意境绝非是一个演员轻易便可吃透和理解准确的,演员作为剧本最直观最主要的诠释,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深刻地领会剧本含义,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事件的现实意义,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了解剧本的中心思想 ,才能将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传达给观众。如果演员的文化水平有限,在台词的理解上不准确,就很难正确体现人物的潜在意识,在表演过程中也始终不能与人物相融合,使人物的刻画显得浅、白、直,最终不被观众认可。另外,历史剧中,许多事件,人物都是真实的,如果演员历史知识、文化知识匮乏,造成错字,不仅成为观众的笑柄,同时也是对观众不负责任。因此,演员必须在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丰富的阅历、开阔的视野和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成功人士无不是底蕴深厚,厚积薄发,多方面素质良好的人。
  如今经济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文艺团体要生存,就要求改革、求发展,创造出适应社会、适应时代、适应观众的好剧目;文艺团体有了新的高素质的演员梯队,观众就乐意看,团体就有了发展前景的动力。所以抓新剧目、出精品、培养新人,是文艺团体谋求发展的生命之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演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