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什么意思呀?

破案1101起查缴财物6.9亿元!江苏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战果显著

破案1101起查缴财物6.9亿元!江苏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战果显著

变奏是乐曲结构原则,是指运用各种手法将主题等音乐素材加以变化重复。是将一个音乐材料在保留某些特征的情况下进行变化,仍可使人听出原型,同时又有新鲜感。

变奏是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以原旋律为基础围绕着做一些变形,使乐曲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听起来和演奏起来更多变,有利于乐曲更好地表现其感情。变奏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一段相同的旋律能通过不同的方法变幻出很多形式的变奏曲。

比较简单的变奏是在基本保持主题的旋律轮廓、节奏型甚至和声的基础上添加一些小小的装饰。稍微复杂些的变奏则会将旋律、节奏、调式调性、织体、和声都做较大幅度的改变,甚至是只选取原材料的某个因素加以发展,以至于几乎听不出它们和原型的联系。音乐作品中的“展开”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变奏。

变奏曲中变奏的数量没有限制,可以从两三个一直到几十个。此外,它可以在前后分别加上引子和结尾。如果变奏数目比较多,它们还会形成组,常见的情况是形成三组。

音乐作品的编号用来表示作曲家作品的顺序,以便准确地指定同一作曲家的不同作品。

作品编号大体出自三类人之手:1、作曲家本人;2、出版商;3、音乐学家。一般认为最早为自己作品编号的是意大利作曲家班基耶里。欧洲18世纪初期,作曲家一般不为自己的作品编号,这时多由出版商从方便的角度为作品编号。

最常见的编号为OP(拉丁语OPUS的缩写,意思是“作品”)。如:OP.1 表示某位作曲家的第一号作品。有时一部作品中包含数首乐曲,就标为OP.1,NO1、OP.1,NO.2等等(NO为number的缩写)。作曲家逝世后 出版的作品称为“遗作”,以OP.POST或OP.POSTH标记。

由于不同的出版商会编制出不同的编号,但op标记也有问题,例如很多作曲家的作品由不同出版商出版,那时 不同出版商有不同的op序号;因此会出现某作品在一个出版商标号为op3,在另一出版商标号为op8,甚至有第三个出版商那里编号为op6,这样容易造成混乱。许多专门研究前人音乐作品的学者为研究的方便和准确,往往对某一作曲家的作品重新整理和编号。这些编号常用提出新编号的学者名字的代表字母作标记。

近两百年来,学者为研究作曲家的作品,列出他们所有作品进行研究甚为重要。 由于op记号有时会造成混乱,或者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新的作品,或是一些作品未正式出版而没有op记号,这时对所有作品进行重新编号便成为这些学者的又一项工作。由此就产生如BWV、D等编号,这些编号往往是提出新作品编号的学者名字的代表字母。如:

斯卡拉蒂的作品编号分别由意大利钢琴家Alessandro Longo()、美国古钢琴演奏家柯克帕特里克(Ralph Kirkpatrick,1911-)和意大利音乐家佩斯特利(Giorggio Pastelli,1938-)编成,用三人姓氏的第一个字母L.K.P.为标记。斯卡拉蒂奏鸣曲集大多以隆哥的编号为准,近年来后起之秀的柯克帕特里克编号渐占优势,佩斯泰利的编号也有势均力敌之概。

海顿(1732一1809)作品种类繁多,但有op.编号的只限于68首弦乐四重奏和少数协奏曲,其他作品经后人的整理,编号很不统一,如他的大量交响曲、在布赖特科夫与黑泰尔公司出版的《海顿作品全集》中收有104部,以创作年代先后为序,而在比利时音乐目录学家阿尔弗雷德·沃特昆纳(1867一1939)的编目中则有149部之多。现今指称海顿的交响曲,常用104部的编次,其中晚年创作的12部《伦敦交响曲》位于第93至104;但这12部交响曲的编号,又与总编号不相·致,是按第97一93一94一98一95一96—104—103—102—99—101一100的次序排列的。如果认为第93交响曲是12部《伦敦交响曲》中的第一部,第104交响曲是其中的最后一部,就犯“想当然”的错误了。

莫扎特的作品编号由Kochel Verzeichnis编成,用K.或K.V.为标记。奥地利自然科学家路德维奇·冯克舍尔(1800一1877)用科学方法整理莫扎特的作品,编成《莫扎特全部音乐作品编年主题目录》,1862年出版于莱比锡。现在克舍尔编号(记作KV)已成为举世通用的莫扎特作品编号。1876一1886年、布赖特科夫与黑泰尔公司以克舍尔的《莫扎特全部音乐作品编年毛题日录》为依据,重新出版犷比较有系统的《莫扎特作品全集》。

但克舍尔考订莫扎特作品的创作年代,有时是全凭悬揣臆测作出判断的,实际上并无确实可靠的依据;有时甚至也把别人的作品误认为是莫扎特的作品,如KV17第二交响曲(降B大调)和KVl8第三交响曲(降E大调),后经查明都是莫扎特手抄别人的作品。

克舍尔死于1877年。他的《莫扎特全部音乐作品编年主题目录》,1905年经德国音乐编辑P.瓦尔德尔塞(1831一1906)修订再版,1937年经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堂弟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1880一1952)再一次修订出版第三版,1947年又出第二版补编,1958年改出第四版,1963年增订一为第五版,1964年又经瑞士音乐学家F.基格林(1921一)、奥地利音乐学家A.魏因曼(1901一)和德国音乐学家G.西韦尔斯(1915一)的大力修订,出)饭了第六版。原书经过五次修订,逐步臻于完善。

贝多芬是最早有系统地为自己作品编号的作曲家。现今所见到的重要作品的编号均出自贝多芬本人。但也有遗漏,由后人补编。如贝多芬的20首钢琴变奏曲除0pp.34,35和120外,都没有编号:80多首歌曲除opp32,46,45,52,75,82、83.88,94,98,100和128外,也没有编号;这些作品现今常用德国音乐学家G.L.金斯基(1882一1951)《贝多芬作品的主题编目))(1955)中“无作品号码”的编号.标号为WoO=Werl

舒伯特的作品编号由奥地利音乐学家Otto Erich Deutsch()重编,用D为标记。

舒柏特作品的编号比贝名芬更不完全。他的650余首歌曲有原始编号的只有250多首。他的8部交响曲全无原始编号。其中《未完成交响曲))(B小调)作于1822年,《大交响曲》(C大调)作于有生之年的最后几年;但因前者是舒伯特死后才发现的遗作,故被称为《第八交响曲》,而后者则被称为《第七交响曲》。也有人为后者正名,称之为《第九交响曲》的(把《第七交响曲》的称号让位于未完成的E大调交响曲)。现今称舒柏特的作品,已通用奥地利目录学家O.E.多伊奇(1883一1967)的编号,标号为D一Deutsch。多伊奇在《舒伯特作品主题目录》中所列的作品近1000号、1810年所作的四首钢琴幻想曲为D1,而舒伯特的原始编号则以1815年所作的叙事歌曲《魔王》为op.l。

肖邦(1810一1849)有原始编号的作品共74号(0p.74为17首独唱歌曲),包括大部分重要作品,只有少数次要的作品没有op.编号。英国音乐学家M.J.E.布朗(1906一1975)在《肖邦作品编年索引》()中把他的全部作品按创作年代的先后编次,共有166号,纠正了某些原始编号的编年次序,如肖邦的两部钢琴协奏曲原来是按初次演出的时间编次的,如果按创作的时间编次,第一协奏曲(op.11)实较第二协奏曲(op21)后出;因此布朗的编号就把第二协奏曲编为no.43,把第一协奏曲编为no.53。

原始编号最为混乱的作品,莫过于德沃夏克(1841一1904)的九部交响曲,德沃夏克的大部分主要作品有115个Op编号。后来捷克音乐学家奥塔卡·寿雷克(1883一1956)把他的全部作品进行系统编号,共有138号,《自新大陆交响曲》列为S117(原编号op.95)。

布鲁克纳(1824一1896)和马勒(1860一1911)都像瓦格纳一样,生平没有为自己的作品编号。布鲁克纳在第一交响曲(C小调)_之前,还有一部d小调交响曲,原拟废弃不用,因而未编,后来发觉尚有一此可取之处,遂称之为《第零(O)交响曲》这足自古以来五花八门的作品编号中最为奇特的一例,只有美国现代作曲家董·吉利斯(1912一1978)的《玩笑交响曲》可以和它女媲美,这部作品为《第五又二分之一交响曲》,连作品的编号也不放过开玩笑的机会。

马勒也有九部交响曲,但他因鉴于贝多芬、舒伯特、布鲁克纳和德沃夏克都写了九部交响曲后死去,认为第九是个不吉利的数,因此没有把最后一部交响作品《大地之歌》列入交响曲的编次`可是马勒死后留下两部未完成的交响曲稿本,后来分别由奥地利音乐学家E.拉茨(1898一1973)和英国音乐学家D.库克(1919一1976)整理成总谱,并付之演出,因此马勒身后不仅出现了他的《第九交响曲》,还冒出部《第十交响曲》来。

下面是一些作曲家作品常用的记号:

资料来源:钱仁康 《五花八门的作品编号》 《音乐爱好者》2000,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jm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