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华为手机总是断流啊

小米和华为手机哪一个信号更好?小米和华为作为中国手机的知名品牌,总是被很多人拿来对比,到底哪一个好,同价位的手机,选小米还是华为,其实相对手机,小米一直主打的是性价比,总所周知,小米手机价格都是很亲民的,华为的近几年逐渐走上中高端,那说信号方面,这个也离不开通信领域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华为近几年为了打出国产机巨头的称号,花费了不少精力,信号也是他们主打的之一,对于华为的网络信号这一方面,是很优秀的,华为本质上的通信技术可以完美移植到自己的手机产品层面,而且包括关于通信的一些元器件,华为也是有自己的产品线的,这一点相比国产其他手机来说显然是有不错的优势。而对于小米手机来说,在这一层面所依赖的主要是来自于高通的一些技术知识,包括元器件的知识,高通的基带技术同样出色。

但是小米始终落后于华为一点,根本原因就在于即便是5g基带,目前华为的巴龙5000已经到了量产,就是说可以直接使用的一款成熟的基带产品,同时支持sa以及nsa模组,而高通的x55要到明年的第二季度,才有可能像厂商推广试用。而采用高通基带的小米产品,无疑在这一方面已经败下阵来。所谓术业有专攻,在这一层面华为可谓是专业级别的,而小米只不过是使用了成熟的产品链而已,所以结论很明显了。

信号的问题其实算是一个争议性比较大的话题,苹果信号时intel基带其实我们吐槽很正常,再加上基带不是集成的而是外挂的设计,但是安卓手机的信号以及基带是集成在处理器内部的,所以信号方面表现要更好,如果细分来说的话,华为信号会强一点,华为本身做通讯起家,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对于信号的优化,及后期的升级和加强。

说到信号,其实手机信号的影响的因素也有很多

一、基带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华为手机如果单纯来看基带的话,高通和华为相差不多,甚至高通的信号相比华为要更强,小米本身的工艺设计方面不算是很出色,笔者确实在使用小米手机的时候出现过断流的情况,所以基带虽然很强,但是我们还是要考虑平时的手机本身工艺和本身的时机情况来说的。

比如这次高通骁龙855处理器搭载的是X24基带,最高下载速度是2Gbps,而麒麟980处理器采用的是Cat21,最大的下载速度是1.4Gbps,其实高通是要更好的,但是信号好与不好和处理器和自己身的优化稳定也有关系。

运营商的影响其实也占据很大一部分,很多人说回老家尤其是春节,手机信号一直都不稳定,有时候还是无信号状态。不管是移动还是联通,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高配的手机一般币低配手机受信号影响的可能率大大降低,因为天线的原因,高配采用的处理器,天线等都是比较完善的,低配版的手机就会受到此类的影响,因为低配的手机各方面配置处于初级水平,所以很多时候都会出现信号不稳定,不好的情况。

总之影响手机信号的因素有很多,与华为本身做通讯也没有太大联系,因为基带芯片方面和高通相差不多,但是对于信号的优化,以及在手机工艺方面做的相对要更好,所以信号才会更加的稳定,当然还有天线和无线网络的优化加持,这些才是真正的加分项,而小米高通基带很强,但是论稳定性还是华为手机相对更好一些。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在这里了,手机数据如果不小心删除或者想恢复数据,建议使用卓师兄,技术成熟,有在线工程师在线辅导操作,傻瓜式操作,不用担心数据丢失的影响哦!数据恢复就找卓师兄!

滔滔大河,蜿蜒九曲,宛如一条金色的缎带汇入大海。在人们的印象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但在20世纪70年代后的将近30年里,黄河曾多次出现断流。

在1972年至1999年的27年间里黄河平均4年就要断流3次。1997年的时候更是出现了最为严重的一次断流,从入海口到河南,断流期长达226天不由得让人触目惊心,如此大的一条河流竟断流这么久,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也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她流淌的是华夏子孙的血脉,更是我们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象征。黄河全长5464公里,河道所经之地的流域面积约为752443平方公里,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有三个源头依次是位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喇山脉支脉查哈希拉山南麓扎曲的北源,各姿各雅山北麓卡日曲的南源,西源则在星宿海的流玛曲。自青藏高原一路而下经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最后在山东汇入渤海,黄河河道走势就像汉字里的“几”字。

巴颜喀喇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富饶青(黑)色的山,巴颜喀喇山向阳的缓坡上长满了一块块的草滩,就像是翠绿的绒毯铺盖着大地。黄河便来源于这草美水也美的地方,正是这样的水几千年来孕育着中华大地,可黄河真实的样貌却不是这样的,我们所看见的黄河字如其名一个字“黄”。

黄河的黄是因为它夹杂了大量的泥沙,这也是造成它断流原因的一部分,从青藏高原顺流而下还是青色的水,但当流经黄土高原时大量的泥沙流入河水中所以才变成了现在的颜色。

黄土高原上植被稀疏全是黄土,风化导致土壤土质松软呈沙状,遇到黄河潮涨潮落就会将两岸沿线的黄土带入河中,就这样反复吸收沙土黄河水才呈现出一直是黄色浑浊不清。

断流最早从1972年开始,1972年到1996年的25年间里共记载了19次断流,曾经在黄河最下游的利津水文站测得的径流量竟不足1m/S,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家用饮水机标准一桶水18.9L约合0.0189m,也就是说黄河断流期每秒的水量装不足53桶饮水机水桶。

可见黄河下游在断流期水源有多枯竭,对于黄河这么大的体量来讲形势非常地严峻,最严重的断流河段上延至了河南开封市长达683Km,占到了黄河下游(郑州市花园口以下)河道长度的80%以上。

黄河流域都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在农业方面用水的比重达到了全河流用水总量的90%以上,在当时沿岸各地引黄渠的每立方米水价仅为3.6厘钱,如此低廉的价格无法唤起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再加上粗放式农业所采用的原始灌溉方式造成很大的的浪费。

而黄河流域有500万公顷的水浇地,一些灌溉区每公顷地年均用水量达到了60立方米,然而实际有效利用的不到40%,水资源的浪费程度令人堪忧。

在黄河枯水期,沿岸各地区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修渠引水、储水、甚至是争水抢水,在种植季节常常发生上游拦坝堵水而下游无水灌溉的现象。

由管理混乱,水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的水荒矛盾日益突出,加剧了下游水资源匮乏的程度。

黄河中游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大量来自黄土高原的泥沙冲过三门峡,流经华北平原。下游平原地区河床开阔,水流缓慢无法带动泥沙导致泥沙淤积,河床就慢慢演变成了地上河。

没有支流的水源汇入,也没有地下水的补充,不断高隆的河床大量吸收河水渗透,越是干旱枯水时节情况越为严重。

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太阳辐射不断增强,紧接着地球气温不断升高因此蒸发加强,这就导致了本来缺水的黄河流域以及华北平原更加干旱。20世纪90年代中期恰好处于了太阳黑子活动的两个高峰期之间,对气候的影响就直接导致了我国季风减弱,并且表现在了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地区的较为突出,这使季风降水雨带大多都集中在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华北地区干旱严重(如1997年黄河断流最为严重)。

1950年建国初期开始黄河流域人口剧增,因此由人类生产生活规模的扩大而导致耗水量急剧上升。50年代黄河下游需要灌溉的农田达到140万公顷,90年代则上升到了500万公顷,工业生产用水数十倍地增长。

在50年代初期依靠黄河水源供水的地区年均耗水量为122亿立方米,90年代初则迅速达到了300亿立方米,随着用水量不断攀升但年均降水量却呈下降的态势。与50年代相比,90年代时下游耗水量的增加达到了供水容量的四倍之多,供应的远远满足不了需求量的增速,断流不可避免。

植被状况恶化对黄河断流的影响也很显著,史料记载黄土高原曾有着茂密的森林,自秦汉开始为了屯边而遭到大肆砍伐开垦,人为毁灭性的破坏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沙化严重。现今在治理之下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也还是跟不上全国平均水平,水土流失直接导致了土壤蓄水、保水性能变差。

泥沙淤积致使河道萎缩,河床累计越来越高成为地上悬河,使得排洪能力大大减弱,增加了决口泛滥的风险,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黄河下游主河槽呈现出“浅碟子状”,在平缓河道测得的流量由以前的每秒6000立方米降为不到3000立方米,遇到夏季汛期发大水,洪水就会轻而易举地越出河道。

洪水在滩区形成的多种危害加大了洪水冲堤的风险,下游沿岸的防洪堤根本挡不住,一旦决堤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只有把泥沙控制住,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好黄河,大规模种树把黄土高原山区劳作不易以及黄河沿岸的耕地腾出来,只有这些树形成一定规模才能护住土层,达到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最后还要合理调度利用黄河水资源,杜绝水资源的浪费和随意开渠引水,只有这样我们的母亲河才可以川流不息。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手机会断流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