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表上会体现花呗账单的具体消费来源吗?

蚂蚁花呗怎么显示逾期或征信暂不可用

再1-10号后期期间你没还款,就会显示有逾期的状态!而后会有催款电话给你打来,会给你说你什么时间还款、然后说你再不还款限制几天后就会上征信!

支付宝花呗使用情况会出现在个人征信报告中吗

蚂蚁花呗是蚁微贷提供给消费者月买、下月还”的网购服务。

1.确认收货的下月再还款。

2.免费使用消费额度购物(若使用花呗分期购,买家需按商家设定的费率,承担指定费用)

3.还款方便,支持支付宝自动还款

也就是说在确认收下月按时还款,蚂蚁花呗不会收任何利息及费用,支持余额、余额宝、银行卡到期自动还款。

如果按时操作花呗还款,是不会对个人征信造成负面影响的。

同意花呗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报送授权书以后。花呗记录会进入征信吗。具体会怎么显示?

花呗的记录是会进入征信的,但是只要你按时还款的话,是没有问题的。

花呗使用会不会上征信记录啊 比如花呗的每一笔消费在征信上会显示吗?

请放心使用,只要你及时还款没有逾期,如果有逾期,及时还上,是不会的。

花呗现在上征信吗?怎么回事啊?

1、如果纯粹是使用“”、呗”等,是不会在央行的征信记录里的。

2、但是如果严重逾期,那这个逾期记录很可能会上报到央行征信系统。

蚂蚁花呗是由蚂蚁微贷提供给消费者“这月买、下月还”的网购服务。产品特点:

1、确认收货的下月再dao还款。

2、免费使用消费额度购物(若使用花呗分期购,买家需按商家设定的费率,承担指定费用)

3、还款方便,支持支付宝自动还款

4、也就是说在确认收货的下月按时还款,蚂蚁花呗不会收任何利息及费用,支持余额、余额宝、银行卡到期自动还款。

5、如果按时操作花呗还款,是不会对个人征信造成负面影响的。

互联网公司的贷款产品对于征信查询规定不一:

1、蚂蚁借呗由于对接的是阿里小贷的借款,因此借钱和还钱都要查询征信报告。

2、京东客服人员介绍,使用京东白条要分情况,如果是在京东商城购买商品,那么是不查征信的;但使用白条装修、买房,属于向小贷公司借款,是要查询个人征信的。

3、腾讯公关人员表示,“微粒贷”是微众银行的信贷产品,通过它借钱与在银行借钱一样,都是要录入央行征信系统的。

参考资料:人民网-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网络借贷也可能影响信用

花呗借呗上证信吗 在征信报告中能看出来吗?

上征信,在征信报告看出来。

互联网公司的贷款对于征信查询不一。比如,蚂蚁工作人员表示,蚂蚁花呗对应的征信机构是芝麻信用,不是央行征信,所以不会影响个人征信查询次数。而蚂蚁借呗由于对接的是阿里小贷的借款,因此借钱和还钱都要查询征信报告。

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这里指的5年起点是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而不是从不良行为发生之日起。也就是说,有笔贷款出现逾期,只有等归还欠款,再过5年才能删除,而不是从逾期开始满5年就可以自动消除。

当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信息有误时,有两条处理途径:即携带有效身份证件的原件、复印件和个人信用报告,到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交异议申请;或者直接联系办理银行业务的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和办理业务的银行将会在接收异议申请后,立即进行核查,更正错误信息,并会在20日内予以回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银行提醒:征信查询次数影响贷款申请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目前3种方式可查个人信用报告

本文来自 微信公众号“新锐视角看金融”,作者:天风非银团队。

蚂蚁集团:起步于2004年成立的支付宝,多年来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不断深耕布局,从支付工具起步,逐步构建全数字金融服务体系。

战略之一:构建数字支付体系,打造数字金融科技平台

数字支付:支付宝作为引流入口,构建丰富场景生态

受市场饱和监管政策限制,第三方支付市场增速放缓;大额非消费性付款市场、中小商户支付市场仍具较大发展潜力,未来预计行业保持平稳发展。蚂蚁以支付宝为核心,发挥支付的连接职能与流量优势,拓展数字金融“点线面”布局,构建一站式综合数字金融体系。

盈利来源:收入=商业交易规模*交易服务费率+金融交易及个人交易规模*手续费率+商家服务费。To B端线上+线下多场景覆盖,加速商家数字化转型。To C端支付宝持续优化支付功能,并添加社交元素不断提高用户粘性;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个月期间,通过公司平台完成的总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18万亿元。

竞争格局: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和财付通占绝对优势,呈双寡头竞争格局,合计市场份额超过90%。支付宝植根于阿里系电商平台,活跃规模扩张增速高于行业水平。财付通受益于腾讯系社交平台,具有社交支付的高频优势,日均交易笔数远超支付宝。

微贷科技平台:促进消费信贷,服务普惠金融

“To C + To B”双向开展融资业务:收入=消费信贷及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利率*技术服务费率。蚂蚁是我国最大的线上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者信贷科技服务商,To C端通过花呗、借呗满足用户消费信贷需求,利用ABS降低资金成本,To B端网商银行深入服务“小微+三农”用户。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微贷科技平台促成的消费信贷余额为1.73万亿元,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为4217亿元,为约5亿用户、超过2000万小微经营者提供消费信贷服务。

理财科技平台:建设开放理财平台,大力发展基金销售

以余额宝、余利宝为主体的多元理财产品匹配平台:收入=资产管理规模*技术服务费率。to c端以余额宝为重点开发各类普惠理财产品,to b端以余利宝为主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并通过子公司天弘基金、蚂蚁基金销售来加强资产管理业务,大力拓展基金销售渠道,促进“大理财”业务规模增长。作为中国最大的线上理财平台,截至2020年6月30日,通过公司平台所管理的资产总金额达到4.10万亿元;公司与约170家资产管理公司合作,为用户提供了6000多种产品。

保险科技平台:多业务协同赋能,助力创新保险产品

借助平台流量优势,大力促进保险业务发展:收入=金融机构合作伙伴收取的保费*技术服务费率+相互宝项目参与用户支付的分摊金额*技术服务费率。公司保险科技业务主要包括相互宝和蚂蚁保险两大模块。1)相互宝:用户规模是网络互助平台主要赢利点,管理费收入=用户规模×赔付率×案均赔付金额×固定费率,目前相互宝累计互助金规模达到89亿元。2)蚂蚁保险:为保险消费者和保险机构提供购买和销售的网络中介平台,采取保险超市模式,公司平台促成的保费及分摊金额达518亿元。3)众安在线:持股众安,布局互联网保险公司运营。

数据征信:芝麻信用构建商业社会基础设施

芝麻信用覆盖征信市场长尾用户,渗透金融与生活场景,大力补充传统征信。两大发展主线:1)作为蚂蚁集团生态圈的底层平台支持支付、信贷、风控等业务;2)作为技术输出的内容之一,打造“征信+”模式为产业赋能,建设商业信用社会的基础设施。

战略之二:布局海外投资,建设全球支付网

积极拓展海外布局,构建全球数字支付体系。目前全球已有56个国家及地区商户可受理支付宝线下支付业务,开拓了10个本地电子钱包市场(“9+1”布局)。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个月期间,通过公司平台处理的国际总支付交易规模达6219亿元。

战略之三:铺设科技输出,赋能产业发展

蚂蚁集团正处于从Fintech向Techfin的转型期,具备“BASIC”的科技核心,主要业务聚焦科技产品及解决方案输出,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数字金融、区块链、监管科技三大领域为主的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1)数字金融: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助力新金融转型升级。其主要依托与阿里云强强联手孵化的金融分布式架构SOFAStack、移动开发平台mPaaS、分布式关系数据库OceanBase等产品。2)区块链:正式升级为蚂蚁链,日“上链量”超1亿次。3)监管科技:建立智能监管科技系统。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风险、业务开拓不及预期、跨境业务风险、技术基础设施风险

1. 蚂蚁集团:依托阿里背景,打造核心竞争力

蚂蚁集团起步于2004年成立的支付宝,十多年来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不断深耕布局,现已构建数字支付体系及“微贷科技、理财科技、保险科技”三大平台。脱胎于阿里巴巴集团,从2011年起独立运营,2014年6月公司法律主体浙江阿里更名为“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12月变更设立为股份公司,更名为“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7月更名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强化公司“科技”定位,并启动在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同步发行上市计划。

1.1. 发展历程:从支付工具到数字金融科技平台

起步于支付工具,打造数字支付体系()

1)2004年,在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初期,为解决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在线上交易中的信任问题,支付宝应运而生;

2)截至2009年4月,六大国有银行以及15家全国性银行全部与支付宝达成了网上支付产品的合作;

3)2009年6月,推出移动端支付宝APP,开启了移动支付时代;

发展数字金融服务,建设阿里系金融版图()

4)2010年阿里小贷成立,拉开了网络小贷序幕;

5)年期间陆续推出余额宝、招财宝、蚂蚁花呗、蚂蚁借呗等产品,参与创办中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入股天弘基金、蚂蚁基金销售等公司,将业务扩展至微贷、理财及保险板块;

6)2014年公司更名为“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并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33%入股协议;

7)2017年蚂蚁聚宝宣布升级为蚂蚁财富,并推出财富号,为公司的资管合作伙伴提供了一个经济、高效的营销渠道;

加快全球化布局,强化金融科技平台(2017至今)

8)2017年10月,公司在第一次ATEC大会上对外公开了BASIC五大技术开放战略, 同时以此为基础延伸出风控、信用和连接三大能力,金融科技的布局开始实现全方位覆盖;

9)积极布局海外投资,在菲律宾、韩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形成本地电子钱包合作伙伴;

10)2018年推出蚂蚁链BaaS平台,将科技与业务深度结合;

11)2019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通过其境内间接全资子公司杭州阿里巴巴取得了蚂蚁集团33%股份;

12)2020年公司更名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在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进行上市融资。

1.2. 融资历程:融资助力业务发展,“A+H”同步发行上市

1)2015年6-8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众付股权投资管理等12家投资者参与蚂蚁融资,对价总额约192亿元,投后估值约2600亿元。

2)2016年5月,置付投资、中国人寿等16家投资者参与蚂蚁融资,对价总额291亿元,投后估值约3900亿元。

3)2018年5-6月,蚂蚁国际引入了GIC、Khazanah Nasional Berhad等45家境外投资者,向境外投资者合计发行了18.39亿股不具有表决权的C类股份,对价总额约为103亿美元。此次融资不仅解决了蚂蚁集团亟需的业务资金问题,还有助于蚂蚁集团吸收国外知名投资者的经营投资经验,为其开展全球化业务打下坚实基础。

4)2018年7月,蚂蚁集团再次进行了境内融资,参与此次境内融资的投资者(不含杭州君瀚)为取得蚂蚁集团直接或间接的股份所支付的对价总额约218亿元,投后估值达9600亿元。

5)2020年7月,蚂蚁集团宣布启动在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以进一步支持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做大内需,加强全球合作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及支持公司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本次A股、H股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300.39亿股,发行的新股数量合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

1.3. 股权结构:以阿里系背景作支撑,为长期稳定合作奠定基础

公司控股股东为杭州君瀚及杭州君澳,实际控制人为马云。截至2020年8月25日,杭州君瀚及杭州君澳分别持有公司29.86%及20.66%的股份,两者合计50.52%。杭州云铂为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的普通合伙人和执行事务合伙人,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同受杭州云铂控制。马云先生能够实际支配杭州云铂股东会与行使蚂蚁集团股东权利相关事项的表决结果,间接控制50.52%的股份,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1.4. 公司经营状况:业绩表现持续向好,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规模逐年增长,营收复合增速快。蚂蚁集团资产规模庞大,截至2020H末,总资产和归母净资产已分别达到3158.98亿元、2082.63亿元。营业收入总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年及2020H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53.96亿元、857.22亿元、1206.18亿元和725.28亿元,年CAGR为35.81%。

2018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仅6.67亿元,同比下降90.40%,主要系公司当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市场投入,以扩大用户规模和活跃度。2019年公司持续受益于2018年的战略投入,用户规模在较大的基础上保持稳健增长,归母净利润大幅回升至169.57亿元。

数字金融科技平台营收占比持续增长,取代数字支付成第一大业务。按产品及服务类别分,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创新业务及其他。随着公司拓展业务结构,持续巩固与金融机构合作,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收入占比持续增长,从2017年的44.33%升至2020H的63.39%,增加了19.05pct。2019年三大业务收入分别占比43.03%、56.20%、0.77%,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收入占比首超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

微贷收入是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主要收入来源,H收入占比均超50%。数字金融平台涵盖“微贷科技、理财科技、保险科技”三大平台,2020H三者收入分别为285.86亿元、112.83亿元、61.04亿元,占比62.2%、24.5%、13.3%。从H趋势来看,保险平台收入占比逐步提升。

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收入主要与用户活跃度及交易规模有关,主要收入=商业交易规模*交易服务费率+金融交易及个人交易规模*手续费率+商家服务费。2019年,公司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收入519.05亿元,同比增长17.00%,受益于线上及线下使用数字支付服务的用户数量和商家数量持续增长,用户活跃度及交易规模进一步提升,以及跨境支付交易业务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20H末,支付宝月度活跃用户已达7.11亿,完成的总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18万亿元。

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收入主要来自技术服务费,收入增长受益于平台促成金融机构合作伙伴的业务规模扩张:

微贷科技平台:收入=消费信贷及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利率*技术服务费率

2020H公司微贷科技平台收入同比增长59.48%至285.86亿元,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单个用户、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提高和信贷用户数量增长。截至2020H末,微贷科技平台促成的信贷余额为21536亿元,同比增长54.52%。

理财科技平台:收入=资产管理规模*技术服务费率

2020H公司理财科技平台收入同比增长56.25%至112.83亿元,截至2020H末平台促成的资产管理规模40986亿元,同比增长35.88%,驱动因素主要为“大理财”业务规模的增长,其次是余额宝规模的增长。其中,“大理财”的业务规模增长主要来自于用户数量增长以及单个用户平均余额水平提高,余额宝的业务规模增长主要来自于用户数量增长。

保险科技平台:收入=金融机构合作伙伴收取的保费*技术服务费率+相互宝项目参与用户支付的分摊金额*技术服务费率

2020H公司保险科技平台收入同比增长47.26%至61.04亿元,保费及分摊金额增长至286亿元,主要来自于寿险和健康险产品规模的快速增长。保费及分摊金额增速98.61%高于保险科技平台收入,主要系第三方合作伙伴保险机构的保费贡献提高。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普惠生态系统搭建基础。公司覆盖人工智能、 风险管理、安全、区块链等多项核心技术,持续加大技术及研发投入力度,年及2020H公司研发费用率高达7.32%、8.05%、8.79%、7.89%,处于较高水平。本次IPO募集资金也将重点投向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产品和技术创新,为长期战略发展夯实技术基础。

1.5.1. 一体化生态系统网络效应显著,降低获客成本

支付宝依托流量优势,结合多元业务产生协同效应,提升用户粘性。在蚂蚁的生态系统中,支付宝联通支付、金融、生活服务布局多元业态,提高了用户活跃度,积淀优质客户洞察,从而吸引更多合作伙伴接入端口,降低了平均获客成本,产生明显的网络效应。截至2020年6月末支付宝平台月度活跃用户已达7.11亿,月度活跃商家超8000万,为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线上支付服务,促成了庞大的交易规模,截至2020年6月,平台的内地总支付交易规模达118万亿元。

1.5.2. 受益于阿里协同效应,广覆盖信息优势积累沉淀

阿里电商平台引流客户资源,与支付宝系统相辅相成。淘宝和天猫作为阿里巴巴旗下最主要的电商平台,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年合计GMV从6630亿元增长至65890亿元。支付宝“植根于淘宝”,长足发展受益于阿里电商平台的资源引流,阿里电商的发展依靠高质量的数字支付和数字金融服务,两者相辅相成。淘宝APP和支付宝钱包APP活跃用户数增长趋势基本保持一致,截至2020年6月末分别达到7.83亿人、7.45亿人。

依托阿里多元化业务生态,积淀客户洞察反哺金融服务。阿里巴巴集团业务覆盖广泛,集团依托阿里业态可优化数字支付服务并连接其他服务,完善自身场景布局。同时,集团可从阿里融合线上线下的应用场景中获得大量客户洞察,连同自身技术服务为金融机构合作伙伴提供产品服务的底层支持。

借鉴阿里股权激励制度,维持长远发展。与阿里巴巴集团类似,蚂蚁集团制定多项股权激励计划,公司的员工、顾问和董事授予限制性股份单位或期权以获得公司的普通股。此外,阿里巴巴集团向蚂蚁集团及其子公司的部分员工授予了对应股份的限制性股份单位及期权,有效地吸引、激励和保留员工,利于维持集团长远发展。

阿里研发支出逐年增长,为蚂蚁集团巩固技术优势提供坚强后盾。2020年,阿里研发支出高达60.8亿美元,同比增长9.35%,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8.45%,这一比例自2012年以来均超过8%。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是阿里构筑技术护城河的保障,也为蚂蚁集团提供了技术后盾。

1.5.3. 技术优势构筑护城河

领先技术基础设施能力积累,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集团依托蚂蚁阿里云的领先技术能力积累,完善技术基础设施,得以保障大规模的高性能处理能力和高质量、差异化的用户服务,2019年双十一期间公司峰值支付交易处理速度达到每秒45.9万笔。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在人工智能、风险管理、安全等领域的开发力度,持续迭代更新技术能力,集团的技术人员约占员工总数的 64%。

高质量客户洞察+自有算法打造智能商业决策体系。基于阿里商业系统的多元场景,公司获得了高质量且差异化的客户洞察,并通过成熟、实时的自有算法建设智能商业决策体系,将支付资损率水平维持在业内最低之列。

“BASIC”技术提供基础支撑。蚂蚁集团以BASIC的五项技术作为底层技术支持,延伸三大能力,支撑多元业务场景。

1.5.4. 深厚行业积累优势,与金融机构合作共赢

深耕数字金融服务市场,创新迭代发展。蚂蚁集团在数字金融领域有深厚的经验积累,在数字支付网络安全、网络信贷分析与贷后监控、线上理财产品设计与风险管理、互联网保险产品的设计、核保和理赔等都具备领先专业知识,并不断推陈出新引领普惠金融发展,铸就了市场领先地位。

技术+平台助力金融机构业务,互利合作提升用户粘性。集团为金融机构提供科技服务支持与支付宝平台入口,帮助金融机构触达客户、控制风险,同时利用合作伙伴的产品优势与服务设计完善了自身金融体系,提高用户粘性。公司已在信贷领域、理财领域、保险领域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数字支付、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已与超过2000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

蚂蚁集团战略之一:构建数字支付体系,打造数字金融科技平台

2. 数字支付:支付入口引流,完善场景生态

2.1. 市场情况:行业规模持续增长,监管下风险收益并存

2.1.1. 行业规模:第三方支付产业近年增速放缓,预计未来保持稳健增速

根据人民银行定义,第三方支付运营机构是指办理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网络支付业务的非银行机构,其中移动支付占据主要支付份额( 2019年占 90%的总市场规模)。我国第三方支付起源于支付宝,后衍生出财付通、壹钱包等第三方支付机构。

第三方支付前期大幅增长,移动支付驱动效应显著。年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由9万亿元增长至250万亿元,CAGR高达73%,其中移动支付的高速发展驱动第三方支付实现大幅增长,年移动支付市场规模由1万亿元增长至226万亿元,CAGR达146.8%,并在2014年总额实现同比+392%,带动总体支付金额实现+168%的高速增长。

受限于市场饱和与监管政策,第三方支付增速放缓。近年来第三方支付规模增速放缓,2019年第三方支付与移动支付规模增速分别降至20%、19%,预计未来总额增长率将保持平稳。增速放缓原因:1)市场渗透趋于饱和。从消费市场渗透率来看,2019年第三季度移动支付在手机用户的渗透率(3个月内使用的比例)为96.9%,市场渗透率趋于饱和,且2019年手机上网用户增速维持在+1%左右,限制第三方支付规模扩张;从商户渗透率来看,支付宝、财付通覆盖超过8000万、5000万商家,远超过私营企业数与联网POS数,市场渗透趋于饱和。2)支付上限受监管限制。监管下第三方支付无法进行大笔金额交易,如支付宝的用户余额支付额度上限为20万元,且银行设置的支付宝单日交易额度一般低于5万元。

第三方支付仍具发展空间,预计未来保持平稳发展:1)年第三方支付在非现金支付市场中的占比从1%提升至7%,而2019年全国非现金支付业务金额达3779万亿元。第三方支付预计能继续从银行卡和非现金支付处获得市场份额,大额非消费性付款(信用转账等)或将成为潜在市场;2)目前第三方支付费率较低,未来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将助推产业规模保持增长。第三方支付费用率低于传统银行卡,如工商银行线下转账1-5万费率为0.03%-0.15%,而支付宝可对个人业务无线端提供2万元的免费额度,超出后的费率为0.1%;

3)中小商户支付市场有较大发展潜力,第三方支付积极抢占份额。个体工商户是我国主要的市场主体,发展快速,2019年全国约有8261万户,年CAGR达11.68%,商户面临数字化转型需求,支付市场空间较大,第三方支付为其推出免收取手续费和提现费的“收钱码”服务与增值服务,广泛覆盖商户积累流量,抢占中小商户市场份额;

4) 数字金融支付市场预计有蓬勃的发展空间。数字金融支付指主要通过电子钱包在线上购买理财及保险产品、偿还贷款等,受益于线上理财、信贷等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 年金融支付交易规模 CAGR 为 15.52%, 2019 年规模达 37 万亿元, 预计在 年的 CAGR 达 25.0%。

2.1.2. 行业监管:谨慎中带有包容,合规为产业发展首要之中

行业监管政策灵活、开放、协调,态势谨慎与包容兼容。监管部门自2011年持续关注第三方移动支付产业,不断扩大监管覆盖领域控制防范风险,同时注重监管政策的协调与灵活性,保证支付产业市场的合理活力。一方面以备付金监管为监管重点,2020年央行强化集中备付金监管,同时重启备付金付息,减小支付机构压力,一方面注重引导行业合规健康发展,2019年9月央行正式启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打通支付壁垒,2020年1月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刷脸支付自律规范,防范支付风险。

监管之下支付业务风险收益并存,公司依托产业政策支持红利。监管政策近年重点关注备付金留存、刷脸支付技术、条码交易等涉及数据安全、资金安全层面,支付宝作为支付机构巨头已在其它金融领域铺设业务,可灵活应对政策调整业务布局,总体受影响不大,持续推动合规化建设。且国家近年扶持数字支付业务发展,支付宝业务受益于产业政策正向效应。

2.2. 商业模式:优化数字支付功能,积累丰富用户洞察

2.2.1. 提供数字支付服务,支持多种交易方式

蚂蚁集团为消费者提供数字支付服务,推出全面数字钱包解决方案。作为中国最大的数字支付服务商,公司依托支付宝平台支持各类线上线下支付场景,涵盖多种数字支付功能,在消费者和商家之前搭建桥梁。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个月期间,公司的平台处理的总支付交易规模达118万亿元。

用户可自由选取资金来源,支持多种收款方式。针对大部分支付场景,用户可从电子钱包账户余额、借记卡和信用卡账户、余额宝及花呗这五类资金来源中任选一种进行支付,使用快捷高效,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商家主要有四种收款方式,包括:1)通过支付码或者收钱码;2)支付宝APP内支付;3)网页支付;4)配备公司物联网技术的智能POS机终端。

数字支付广覆盖场景生态,加深用户行为洞察。蚂蚁集团不断扩展支付平台商家规模、延伸数字生活服务,将支付宝从最初仅植根于淘宝的支付工具,打造成现已覆盖购物娱乐、出行交通、教育医疗、本地生活等为一体的强大场景生态。公司数字支付业务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日常生活便利,反过来也提升了支付宝的用户活跃度,促进了平台交易量的增长。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个月期间,公司的用户中超过60%通过支付宝APP获得生活服务。

加强全场景渗透广度和深度,构建社交属性,增强用户黏度。与微信支付相比,支付宝社交属性较弱,对此支付宝积极探索支付业务的多元应用场景,以适应用户多样化需求,提高用户粘性。通过引入亲情账户、生活服务号、蚂蚁森林、红包补贴等功能,增加社交元素,将优质存量客户导流至生活服务,向全场景支付服务体系转型。

2.2.2. 助力数字商家服务,打造闭环产业链

通过支付宝APP、庞大的中心化流量及卓越的客户洞察,公司使商家能够触达并获取更多的客户,同时提升消费者活跃度。通过多样的营销工具及策略,对商家提供助力,包括小程序、会员计划及帮助组织营销活动等。从具体作用方式上来看,支付宝通过发挥连接与赋能功能,凭C端理解助推B端数字化服务升级,打造闭环产业链:

1)开放loT平台,提供商户定制“支付+”方案解决产业痛点,加速商户数字化升级转型。支付宝以支付业务为基础,打造loT开放平台,为不同行业商户提供定制方案解决方案和数字化升级服务,满足商户在基础支付服务以外的获客、物流、用户管理、融资等需求。

2)提供丰富的经营工具,赋能商户提升差异化竞争力。支付宝为商户提供集成刷脸支付、智能设备、小程序一体的全套自运营工具,同时开放中心化频道流量和特色差异化能力,助力B端提升自身竞争力、增加商户收益。

3)以支付为支点,打造多元场景闭环产业链。支付宝立足B端企业需求,以支付和场景为基础,与征信、信贷等机构合作,连接多个业务场景,打通商户上下游链条,赋能供应管理系统。依托丰富客户数据,不断完善风控模型和产品服务流程,打造闭环产业链、提升运营效率。

2.2.3. 发展战略:以支付宝为核心,拓展数字金融“点线面”布局

支付宝APP服务超过10亿用户和超过8000万商家,基于广泛的用户覆盖,公司向金融机构合作伙伴提供数字金融技术支持、客户触达及风险管理方案,助力其提供消费信贷、小微经营者信贷、理财及保险服务。数字支付是蚂蚁集团最核心、最基础的业务,构成蚂蚁集团数字金融“点线面”布局的支点:

1)“点”:支付宝是中国互联网支付和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的领先者;

2)“线”:作为重要流量入口,支付宝起到数据沉淀和业务引流的作用,深度挖掘长尾用户、积极拓展应用场景;

3)“面”:支付宝端口积累的海量行为数据为蚂蚁集团各业务提供底层建设支持,有助于搭建数字支付及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形成多元化数字金融体系。

发挥支付的连接职能与流量优势,打造互联网金融自循环结构基础,构建一站式综合数字金融体系。支付宝积累的流量与行为数据利于互联网金融定位、分类、服务客户,开展精准营销与风险控制,同时有助于加深用户理解、以吸引新的用户群,形成金融自循环结构。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平台促成的消费信贷余额为1.73万亿元、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为0.42万亿元,与约170家资产管理公司、90家保险机构合作开展业务。

2.3. 盈利模式:“个人+商家”双向开展业务,开拓商业服务费增量

蚂蚁集团通过支付宝平台,向广大消费者和小微经营者提供综合数字支付服务。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个月期间,通过公司平台完成的总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18万亿元,国际总支付交易规模达到6,219亿元。2020年1-6月公司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实现收入260.11亿元,同比增长13.12%;此外2020年上半年公司开始全面推广商家服务并获取一定收入。根据阿里巴巴2020财政年度报告披露,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12个月期间,阿里集团在中国零售市场约70%的GMV通过支付宝的支付处理和担保交易服务结算;阿里旗下电商平台淘宝和天猫GMV合计达到6.59万亿元,阿里集团向蚂蚁集团及其关联方共支付87.23亿元服务费,费率约为0.13%。从近几年测算的支付处理和担保交易服务费率来看,基本都维持在0.13%-0.16%之间。

从收入模式来看,数字支付服务主要来自:1)在国内商业交易场景里按照交易规模的一定百分比向商家和交易平台收取的交易服务费;2)就跨境商业交易收取交易服务费;3)就金融交易及个人交易收取费用;4)从商家服务取得一定收入,公司预期商家服务收入未来会继续增长。

2.3.1. 国内商业交易服务费

目前支付宝的支付业务布局广泛,已涵盖网上购物、零售超市、餐饮、医疗健康、交通出行、生活娱乐、校园服务等多个场景。针对网上购物,支付宝为商家提供线上第三方支付服务,同时积极拓展线下支付业务,加速商家线下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根据接入方式的不同,可将线上第三方支付分为电脑网站支付、手机网站支付、APP支付三种,服务费率在0.6%-1.2%之间;而线下支付主要有当面付和收钱码两种支付方式。随着科技不断改进,支付宝还推出了“刷脸付”等刷脸鉴权技术产品,但不额外单独收取费用,其费率按签约的支付产品(如当面付)进行收取。

2.3.2. 跨境商业交易服务费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出境旅游人数显著增加,境外旅游消费规模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蚂蚁集团积极开展全球化布局,通过与收单机构、本地电子钱包、银行和ISV合作,在全球范围内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全球收、全球付、全球汇”服务,并收取一定交易服务费。截至2020年3月,全球已有56个国家及地区商户可受理支付宝线下支付业务,12个月期间蚂蚁集团及其全球九个本地电子钱包合作伙伴所服务的全球年度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约13亿。

消费者:公司帮助支付宝用户在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在线购买商品和服务,同时提供便利的跨境服务、支持线下支付。

商家:公司为全球数以百万计的线上及线下商家提供便捷的一体化支付解决方案和数字营销工具。在线上,公司为包括全球速卖通及Lazada在内的阿里巴巴国际零售市场提供数字支付服务。在线下,海外商家可通过支付宝APP,在游客出游前后向其推荐商品或服务,提升客户参与度。

国际合作伙伴:公司已与亚洲、欧洲及非洲的本地电子钱包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分享公司领先的支付技术及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同时与收单机构、银行及其他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合作,以拓展公司海外业务的覆盖度。

2.3.3. 金融交易及个人交易手续费

对个人用户而言,支付宝里的绝大部分服务都是免费的,比如手机转账到支付宝账户、红包支付、网络购物支付、扫码支付、水电燃气费等生活缴费、交通罚款缴纳等。除了电脑端转账到支付宝账户收费外,其他收费项目也仅限于将资金转到“银行卡”的3类交易:转账到银行卡、提现到银行卡、信用卡还款。在收费标准上,手续费率均为0.1%,同时给予了部分业务一定的免费额度。

蚂蚁集团通过多样的营销工具及策略对商家提供助力,如小程序、会员计划及帮助组织营销活动等,使商家能够触达并获取更多的客户、提升消费者活跃度。公司通过提供商家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与商家达成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预期商家服务收入未来会继续增长。

小程序及会员计划:将商家与数亿活跃使用支付宝小程序的用户相连接。例如,2018年,星巴克在支付宝APP内上线小程序并开启会员计划,大量支付宝用户注册成为星巴克会员并通过小程序下单,提升了消费者触达。

组织营销活动:使线下商家精准触达更多客户群体,获得增量收入。2020年7月,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一同推出“717生活狂欢节”,帮助商家发放电子消费券,举办了面向中国线下大小商家的全国性营销活动,最终共有约700万商家参与了这次活动。

信用服务产品——芝麻分:在获得用户授权的前提下,公司的合作商家可以通过查询消费者的芝麻分来评估用户信用度。

客户备付金指支付机构为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而实际收到的预收待付货币资金,根据监管规定,支付机构应将其交存至专用存款账户。目前,第三方支付备付金相关政策有所调整,从不计息改成三年内央行按0.35%年利率按季结息,其中10%用作行业保障金。截至2020年7月末,非金融机构备付金存款(即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款)达1.59万亿元,环比增长1.41%,实现了自2020年3月以来的连续四次环比增长。按目前第三方支付整体备付金规模来计算,其中90%都属于微信和支付宝两大头部机构。

2.4. 市场竞争:支付宝财付通双寡头,行业竞争格局基本稳定

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和财付通占绝对优势。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近年来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大幅增长,2019年达到204.87万亿元,同比增速19.98%,而传统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规模在2018年后有所下滑。

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支付宝、财付通、京东支付、银联支付、快钱等。从2019年第四季度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份额来看,支付宝份额为29.22%,市场排名第一,其次为银联商务,占比27.18%,而腾讯金融依托财付通平台获得13.37%的市场份额,其他多种互联网支付方式瓜分市场。从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份额来看,支付宝和腾讯金融两大巨头合计市场份额超过90%,呈“双寡头”市场竞争格局,其中支付宝占比54.93%,腾讯金融占比38.98%。第三方支付中两家头部机构各具优势,支付宝通过消费场景向用户渗透,进而推广线上金融产品,提升客户使用频率和黏性,而腾讯金融借助微信社交优势,转换用户流量,提高支付交易规模。

支付宝活跃规模扩张增速高于行业水平,具备较大发展潜力。支付宝在移动支付竞争领域处于绝对优势,而互联网支付领域市场集中度较低,各大机构割据,但支付宝仍具有较大的相对竞争优势。同时支付宝也保持较高的活跃规模增长水平,月活跃规模增速高于行业水平,但随着移动互联网增速逐步放缓,业内流量获取与竞争也日趋激烈。

得益于社交支付的高频优势,财付通日均交易笔数远超支付宝。2019年,支付宝日均交易笔数6.296亿笔,财付通达到15.090亿笔,约为支付宝日均交易笔数的2.4倍,主要系财付通依托微信平台的社交优势。相较于通联支付等其他支付平台,支付宝和财付通在交易笔数上具有绝对优势,数量级差距悬殊。

支付宝植根于阿里系电商平台,财付通受益于腾讯系社交平台。对比两大支付巨头支付宝和财付通业务情况,支付宝的市场份额大于财付通,但财付通依托微信、QQ等腾讯系社交平台,在交易笔数上遥遥领先,具有便捷性这一明显优势。在场景布局上,由于支付宝植根于阿里系电商平台,背靠淘宝和天猫两大电商巨头,在线上第三方支付业务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这是财付通目前无法跨越的优势。

在费率方面,支付宝对于商家支付业务根据不同支付方式来进行划分,而财付通根据商户类目进行划分,并对教育、医疗、公共事业等行业有所优惠;对于个人业务手续费,两者费率差异不大,但支付宝的转账提现免费额度相对更高。

3. 数字金融科技平台

蚂蚁集团拥有中国领先的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主要包括“微贷科技、理财科技、保险科技”三大平台,致力于满足客户全方位的信贷、理财及保险需求,以持续为客户提供服务并提升客户生命周期价值。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个月期间,在公司平台上使用过一种或多种数字金融服务的用户达7.29亿。以2015年加入支付宝的用户为例,这些用户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个月期间的年度数字金融服务规模较2015年上涨了10倍以上。

3.1. 微贷科技平台:促进消费信贷,服务普惠金融

蚂蚁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线上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者信贷科技服务商,以满足长尾市场消费者及小微经营者的信贷需求为目标,服务包括创新产品的开发、客户触达、智能商业决策与动态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经与约100家银行合作伙伴合作,旗下的花呗和借呗已成为居民广泛使用的消费信贷产品。截至 2020 年 6月末,公司的微贷科技平台促成的消费信贷余额为 17320 亿元,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为 4217亿元,为约 5 亿用户、超过 2000 万小微经营者提供消费信贷服务。公司平台促成的贷款主要由金融机构合作伙伴独立发放,截至 2020 年6 月 30 日, 公司平台促成的信贷余额中,由金融机构合作伙伴进行实际放款或已证券化的比例合计约为 98%。

3.1.1.1. To C端:花呗借呗推动消费信贷浪潮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较高增速,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16万亿元,年名义同比增速始终维持在8%以上,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同比增速也保持6%以上。

消费信贷市场预计保持较快增长。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刺激消费,居民消费理念发生转变,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也快速发展。我国消费信贷主要包含信用卡、分期及其他无担保的信用产品(不含个人经营贷款、汽车贷款及房贷),市场规模预计从 2019 年的 13 万亿元增长至 2025 年的 24 万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1.4%;受益于数据技术广泛应用,在线消费信贷行业也有较大发展空间,其规模在 2019 年达6万亿元,预计在 2025 年达19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4%。

在消费品零售业务以及电商平台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应运而生。2014年12月蚂蚁花呗上线,花呗是中国第一批为普通消费者的日常消费所提供的数字化无抵押循环消费信贷产品,公司基于客户洞察和信用评估模型进行信用额度的评估,符合条件的支付宝用户在购买商品时即可使用其花呗信用额度。截至 2020 年 6 月 30日止 12 个月期间,花呗日利率可低至约万分之二,大部分贷款的日利率为万分之四左右或以下,花呗用户的平均余额约为 2000 元。

相比蚂蚁花呗,蚂蚁借呗开通门槛更高,使用场景丰富。借呗是一个数字化无抵押的短期消费信贷产品,供公司平台上积淀了一定信用记录的花呗用户进行较大额消费时使用。借呗还款期限最长为12个月,支持随借随还,按日计息。一般而言,借呗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前还款,并通常无罚息。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止 12 个月期间,借呗日利率可低至约万分之二,大部分贷款的日利率为万分之四左右或以下。

蚂蚁花呗应用场景广阔,现已形成“线上+线下”场景布局,在阿里巴巴旗下平台、其他线上平台、线下超市及便利店等均有所覆盖。

3.1.1.2. To B端:网商银行促进企业融资,探索互联网普惠金融

小微企业对我国经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而其信贷需求未被全部满足,市场空间较大,预计年均复合增速达到两位数。2019年单笔金额低于50万元的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为6万亿元,预计在2025年达到26万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27.2%;单笔金额低于50 万的在线小微经营者信贷在 2019 年余额规模达到 2 万亿元,预计在2025年达到16万亿元。

蚂蚁集团入股并主导成立了国内首批民营银行之一的浙江网商银行。网商银行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纯互联网运营,于2015年6月25日正式开业。基于金融云计算平台,网商银行拥有处理高并发金融交易、海量大数据和弹性扩容的能力,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优势,给更多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提供金融服务。

网商银行始终坚守“普惠金融、服务小微、服务三农”的发展定位,向通常无法在传统金融渠道获得经营性贷款的小微客户发放“金额小、期限短”的纯信用小额贷款及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为农户提供无抵押、免担保的纯信用贷款,支持农户生产经营。

网商银行主要贷款产品包括网商贷、旺农贷、组合贷等,网商贷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创业者,分为阿里信用贷、网商贷(国际站专享)、淘宝/天猫信用贷、速卖通四种;旺农贷是服务于广大乡镇农村地区用户的纯信用互联网贷款产品,分为种养殖贷款和(极速)经营性贷款,在申请贷款时,需要通过村淘合伙人提出申请。截至2019年末,网商银行历史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和小微经营者客户2087万户,同比去年增长70%,成为全球服务小微最多的银行,户均余额3.1万元。

3.1.2. 盈利模式:消费金融收入来源多样,网商银行净息差排名领先

微贷科技平台上公司按照金融机构等合作伙伴相应获得利息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收取技术服务费,收入与公司平台促成的消费信贷及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相关。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平台促成信贷余额为21536亿元,2020 年 1-6 月,平台收入同比增长 59.48%至 285.86 亿元。

3.1.2.1. 消费金融市场呈三足鼎立竞争格局

消费信贷产品可从场景、资金、风控三个维度来看。场景主要负责挖掘潜在客户、起到引流的作用。资金是决定消费信贷产品规模的重要因素。风控系统通过对客户进行筛选、有效降低风险。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基本呈三足鼎立竞争格局,银行系、电商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消费信贷产品在场景、资金、风控方面各有优势,不断争夺抢占市场。

由于银行资金实力强劲、成本较低,长期以来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以银行消费信贷产品为主,主要包括信用卡、消费贷款等。银行信用卡业务为消费金融主力军,截至2020年3月,我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49亿张,环比增长0.40%,人均持卡量已达到0.53张,2019年信用卡期末信贷总额为17.37万亿元。国有大行的信用卡规模占据优势,截至2019年底工行、建行、中行、农行、交行、招行六家各自的累计发卡量过亿。

银行可以通过其原有客户资源为消费金融业务引流,但门槛相对较高。关于风控,银行主要依托央行征信系统、自身客户信用记录等,同时也与一些征信机构达成合作,但其对长尾客户的信用数据仍比较缺乏。

电商系消费金融主要依托自有电商平台,为长尾用户提供分期购物及小额消费贷款服务,其广泛的消费场景是明显区别于银行系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竞争优势。基于电商平台的用户消费、交易、浏览数据,构建出强大的大数据征信系统,与央行征信数据相互补充,能够有效控制违约风险。在资金方面,虽然不具备银行系强劲的资金实力和低成本,但电商系可以通过发行ABS来补充资金来源。

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是目前最主要的两种电商系消费信贷产品,两者在商业模式、审核授信等多个方面都大致相同。对比来看,京东白条在分期手续费率和白条账单逾期费率上都明显低于蚂蚁花呗,用户使用京东白条所需支付的费用更低。但从新增客户引流上来看,2019年末支付宝钱包APP活跃用户数达到6.96亿人,远大于京东金融活跃用户数,先发优势明显,同时可提供更多的用户信用数据来完善蚂蚁集团的征信系统。在场景方面,京东白条的使用局限于京东商城、京东金融以及少部分外部商家,而蚂蚁花呗依托阿里集团旗下淘宝、天猫电商平台、其他第三方合作平台以及线下消费支付,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布局,核心竞争力突出。

我国消费金融公司起步较晚,2009年开始才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四地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与商业银行相比,专业消费金融公司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等独特优势;但由于不能吸收公众存款,消费金融公司资金成本较大。在获客方面,消费金融公司不具备银行系或电商系的客户资源,场景化布局上较电商系尚有较大差距。

截至2019年末,我国共有2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正式开业,其中大部分都有商业银行股东背景。在地域分布上,大多数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从2019H1末总资产数据来看,仅有8家消费金融公司超过100亿元,其中捷信消费金融公司达到1070亿元,但绝大多数消费金融公司体量较小,行业内分化明显。

3.1.2.2. 蚂蚁花呗/借呗:资金去向高收益,资金来源控成本

公司平台促成的消费信贷余额大部分来自公司的银行合作伙伴,此外公司通过旗下小贷公司蚂蚁小微和蚂蚁小贷来发放一小部分贷款。2019年,蚂蚁小贷实现营业收入30.53亿元,净利润15.79亿元;蚂蚁商诚小贷实现营业总收入24.4亿元,净利润11.97亿元。从收入结构来看,2019年蚂蚁小贷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达到73.37%,蚂蚁商诚小贷利息收入占比63.48%。

蚂蚁花呗支持多种还款方式

蚂蚁花呗还款服务主要分为分期还款服务和最低还款服务两大类,分期还款是指对于账单或交易金额进行分期;最低还款提供给用户仅还款最低账单金额的服务,用户在最后还款日仅需还清最低还款额,剩余款项从还款日的次日开始计息,日利率0.05%,并记入下月账单。根据分期使用节点的不同,可将分期还款服务进一步分为:

将当月新增的提示待还的账单金额,进行全部或者部分金额的分期偿还,根据分期期数支付相应的分期手续费。账单分期后,从下个月开始,需在后续的每个最后还款日前(含)按时归还相应本金和手续费,直到该笔账单分期完全还清为止。

对已入账但未出账的花呗账单金额,可以办理交易分期(需剔除账单中已办理花呗分期、退款和提前还款的部分),根据分期期数支付相应的分期手续费。办理交易分期后,从下一个还款日开始,每月按时归还相应本金和手续费,直到该笔交易分期完全还清为止。

在使用花呗消费交易时,可在交易页面上选择一定的期数对交易资金进行分期还款,根据分期期数支付相应的分期手续费。每笔分期待还资金将计入相应的账单中,需在每月出账后根据提示归还相应本金和手续费。

从计价上来说,对于分期还款服务,不同分期期数对应不同手续费率,折算为年化利率后基本在13.5%-16.0%之间。对于最低还款服务,日利率0.05%,折算为年化利率后为18.25%。若未按时还款,将按0.05%的逾期费率收取一定逾期罚息,即“逾期费用=逾期金额*0.05%*逾期天数”。

资产证券化降低互联网企业资金成本

发行花呗ABS、借呗ABS是补充蚂蚁集团资金来源的重要方式,不仅能够拓展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还有助于公司服务更多用户、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消费金融体验。2016年8月,蚂蚁花呗消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项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成为了上交所首单互联网消费金融ABS,这一事件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截至2020年7月24日,原始权益人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共发行536只资产支持证券,累计发行规模达到4181亿元;原始权益人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共发行377只资产支持证券,累计发行规模2641.41亿元。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微贷科技平台促成的信贷余额中,由公司的金融机构合作伙伴进行实际放款或已实现资产证券化的比例合计约为98%。

从2020年花呗ABS、借呗ABS发行情况来看,发行期限普遍较短,均在1-3年范围内,当期票面利率大部分维持在3.3%-3.85%之间,有效控制了资金成本。其中,以蚂蚁小贷为原始权益人的花呗ABS共发行27只,发行规模达到150亿元;以蚂蚁商诚小贷为原始权益人的借呗ABS仅发行3只,发行规模为10亿元。

风控技术控制信贷资产质量

蚂蚁集团不以提供自有资金且承担信用风险作为微贷科技平台业务的主要开展方式。然而公司拥有较强的风险分析和管理、贷后监测能力,平台促成的贷款的资产质量较高,由合作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资产质量良好。公司平台促成的消费信贷在年的历史批次 M1+逾期率皆小于 0.5%。

3.1.2.3. 网商银行:净息差行业领先,深入服务“小微+三农”用户

网商银行坚守差异化的小微发展定位,通过持续加强业务创新,各项业务快速稳健发展。截至2019年末,网商银行总资产1395.53亿元,净资产105.18亿元,年末资本充足率16.4%,生息资产1371.52亿元,占总资产的98.28%。网商银行信用风险状况总体可控,2019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31%。从收入结构来看,2019年利息净收入为51.97亿元,同比增长12.42%,占营业收入的78.41%。

2019年网商银行净息差为4.51%,与微众银行及其他上市银行相比排名第一。网商银行主要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资产收益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网商银行信贷产品来看,以网商贷和旺农贷为例,网商贷日利率一般在0.016%-0.0475%左右,无提前还款手续费,而旺农贷日利率一般在0.016%-0.047%左右,将收取提前还款金额1%的手续费。若逾期还款,网商贷和旺农贷都将按照“逾期账单金额(逾期本金加利息)*利率*1.5*逾期天数(不计算当天)”收取罚息。

网商银行独立执行信贷风险评估,并基于集团的客户洞察和技术能力,开发了一套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有效控制了小微经营者的信贷资产质量, 年其历史批次 M1+逾期率皆小于 0.7%。

3.2. 理财科技平台:建设开放理财平台,大力发展基金销售

3.2.1. 财富管理行情:线上理财需求旺盛,供给端标准化提高

3.2.1.1. 居民可投资资产快速增长,各类理财需求旺盛

近年来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呈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至2025年间,中国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额预计以7.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到 2025 年将达到 67 万亿元;其中,我国居民可投资收入从2017年的136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60万亿元,并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287万亿元。此外,2019年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中现金及存款投资占比达58%,远高于美国的12%,我国理财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居民理财活跃用户增速快且理财选择多样化,细分领域增长潜力大。根据questmobile统计,截至2019年9月我国综合理财业务总活跃用户数达4919万人,同比上升6%,人均打开理财APP数量为2个,市场交易活跃。在投资结构方面,共计61%的投资者将资金投资于定期投资、定期存款、股票类资产、货币市场基金及其他共同基金,占比分别为29%、16%、11%、3%及2%;据奥纬咨询研究,上述五类理财产品的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征信报告显示花呗消费记录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