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孩子读书能在本土地上的学校读书吗

摘 要:安徽省合肥市杏林小学位于合肥北门城乡结合部,是农民工子弟定点学校。多数学生家庭几乎没有读书氛围,学生几乎没有课外阅读意识。学校转变教师观念,再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然后家校联手为学生打造阅读小环境,创设阅读氛围。

安徽省合肥市杏林小学位于合肥北门城乡结合部,是农民工子弟定点学校。全校80%的学生来自小商贩、农村进城务工家庭,失地农民家庭,真正来自原城市居民家庭所占比例不到10%,多数学生家庭几乎没有读书氛围,学生几乎没有课外阅读意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一部分教师甚至也认为学生阅读课外书是浪费时间,在18%的学生身上居然出现了一本作文书就是全部的课外阅读的现象。

创设阅读氛围:至乐无如读书。

学校首先组织教师学习何炳章教育文选中《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方略的建议》等理论文章,转变教师观念,再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然后家校联手为学生打造阅读小环境,创设阅读氛围。家里因地制宜,布置学生的小书房,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的课外阅读推广工作,经常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等地方,提倡亲子共读。学校每个班设有图书角,每个学生捐一本图书,再从学校图书馆每个月人均借一本图书,这样学生捐一本就可以看上百本,确保书源充足。学校还以课前诵、每周一节阅读指导课、师生共读等多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结合课堂教学,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从一篇课文的学习,掌握一类文章的阅读方法;精读一个故事,可以带动整本书的阅读;围绕一个问题,阅读大量相关资料……立足语文教学、阅读教学,从课堂出发,走向书山文海。

开展多样活动,提供阅读交流平台。学校每年坚持“一诵”、“两节”“三评”“四查”。“一诵”:早读和课间诵读经典;“两节”:一次读书节、一次语文学科节;“三评选”:   “书香家庭”评选、 “书香少年”评选、“每生每天阅读示范班”评选;“四查”:一查教师的阅读计划、阅读课教学设计,二查学生的“笔墨为凭“,三查阅读课落实情况,四查是指学生寒暑假阅读情况调查反馈。另外结合上级部门的相关活动学校还不定期开展讲故事比赛、经典诵读比赛等。

摸着石头过河之一:看、学、思、行。

学校领导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校实验工作的进展,俗话说:“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一个学校校长的思想、观念、意识的表露对实验教师的导向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实验伊始,学校领导率先力行,自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争做实验研究的先知者和引路人。有关课外阅读指导的报告、课例带头听、带头看,有关实验研究的资料带头学,并认真思考、研究,在制定我校实验方案、实验计划时,总是把学习教育理论放在首位。由于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学生课外阅读几乎是一片空白,而课外阅读是能让每个学生终生受益的课题, 2008年初校领导决定:课外阅读实验由一个班推广到全校。学校把何主任文选中《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方略的建议》印发给全体语文老师,带着大家学习,然后尝试着开展课外阅读实验。为了尽可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学校在2008年4月,做了专题讲座——《让书香伴孩子成长》。后来,又多次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做宣传,让家长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了解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等。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则有意识地结合班会及课堂教学对学生讲名人读书的故事,把课外阅读地重要性慢慢渗透到学生地心中,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有益的课外书读得多了,头脑自然就会聪慧起来,心灵也自然就会充实起来。

摸着石头过河之二:写、查、展、评。

2009年9月,在全校推广阅读笔记,以便于教师检查落实学生每天在家阅读。阅读笔记的推广自始至终都有来自家长教师的阻力,但学校没有动摇,徐特立曾说:“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全抄不如摘抄。”摘抄过程就是在思考琢磨。一方面利用各种机会和多种途径对家长和老师做引导,一方面又实际解决家长老师和孩子们的困难。比如针对读书笔记加大学生负担的问题,教导处出台了各年级作业布置的具体要求,把读书笔记作为家庭作业之一。针对部分教师的畏难情绪,教导处还帮助设计读书笔记摘录表,并细致地从笔记本的选择、项目的设置、难易程度的把握,不同年级段目标和要求等多方面给予指导,并要求教师做好“读书笔记”的动员,让学生在家里完成读书笔记,教师加强检查和反馈。学校每学年还就课外阅读记录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学期和学生座谈,了解学生对阅读记录的认识和建议,采取跟进式指导。

:检查落实是推行“每生每天在家”阅读的根本保证,采取滚动式检查,分三层落实:

1、学生每天自评,家长每天签字,小组成员之间互评,保证学生是阅读后的记录。

2、教师开始每天批阅,等学生养成习惯后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并及时进行反馈;有的老师每天批阅一组,每天反馈,及时表扬优秀的,鼓励进步的,个别辅导不到位的,效果非常好;

3、学校层面,每月进行抽查。抽查结果在全校会议上作出反馈,发现亮点班级,亮点做法及时表扬,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找出解决方法。期中、期末结合教学检查全面检查。

:以展促评,以展聚心,让教师、学生、家长拧成一股绳。每学期利用教学研究月举办教师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展示,每学年读书节举办学生读书作品展,如:读书卡片、手抄报、亲子读书秀展示,童话剧、经典诵读展示,每学期的读书笔记展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展示学生读书成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每生每天在家阅读的习惯。

:面向学生、家长及班级分别开展“书香少年”、“书香家庭”、“每生每天在家阅读示范班”评选,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评选,每学年一次,从未间断。“书香家庭”   赠送由校长亲笔题词的图书,尤其是“每生每天在家阅读示范班”评选,最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每学年各班自主申报,学校评审组认真审核,凡是符合标准的班级,不限名额,全部挂牌,教师奖励,目前,已经评到五星级示范班。

摸着石头过河之三:以师读促生读。

只有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地学生,因此学校在推进学生课外阅读常态化的同时,还借助省级课题《构建教师读书文化的实践研究》这个东风,为推动教师的阅读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杏小五本书工程,为所有教师的阅读提供了书籍上的保障。单就校长赠书这一项,近三年就已经为老师们赠送了六个批次十几种读物。

二是开设专题研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每学期一个主题,如阅读指导课、绘本阅读课、阅读与表达等,为此,还曾邀请小语编辑部的朱文君老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学青来我校指导并上示范课、聘请合肥学院的江芳教授、教研室的张莉主任和杨立新主任等专家前来做讲座,还聘请杨主任和兄弟校专家为我们的专题研讨评比课做评委把脉诊断等。

三是搭建展示平台,让教师分享阅读的收获。除了杏小博客群、QQ群、论坛等网上交流之外,还有一个月一次的读书俱乐部活动,不定期的教师讲坛、校长论坛等都为老师们提供了阅读分享交流的机会,2012年一年教师论坛上就有十几位教师分享了她们的阅读感悟。去年暑期校本研修时教师读书秀活动,有朗诵,有访谈,有表演,还有讲述等,一个比一个精彩,更是把阅读分享活动推向高潮。

四是经费大力支持,为教师的成长铺路搭桥。除了为教师们赠送图书笔记本、订阅报刊杂志、购买教师读书档案袋外,还积极为教师们报送参评论文课例,本学期我们还将组建杏小名师发展团队,这个团队以教师读书为主要活动内容,每个团队四五人,学校每年将给每个团队5000元的活动经费。这笔经费由团队发起人自主安排,可以买书,可以做外出参观学习,可以用作读书交流活动的支出。

摸着石头过河之四:倡导个性阅读。

一代大儒曾国藩曾说到:读书就是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因此在学生已经有了较好的阅读习惯、学校的课外阅读已经纳入常态化管理、教师有了一定的指导经验之后,我们开始倡导个性化阅读。

一是阅读指导的的个性化。为了关注每一个学生,从个案研究入手,进行阅读后进生的跟踪调查研究,加强个别指导的力度,确保做到“每生每天在家阅读”。

二是读书笔记个性化。学生在熟练掌握读书笔记的基本形式之后,允许变式,摘录、批注、剪贴、写画结合等,不拘一格。鼓励做个性化、有特色的笔记。

三是阅读内容个性化。每学期在完成教师推荐的两本经典书籍作为保底量之外,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主题阅读、不同作家作品的对比阅读等。

深耕细作阶段:让阅读成为“悦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基本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之后,我们一方面坚持“一诵、两节、三评、四查”,另一方面继续完善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开展特色阅读活动。

2018年,学校的图书室被评为安徽省“最美书屋“,是因为学校为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爱读书乐读书,添置大量学生爱阅读的图书,人均达到30多册。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每个星期每个班级至少在阅览室上一次阅读课,平时学生也可自由借阅图书。图书室门口还设置有小小的阅读书吧,学生可随时翻阅。

2015年,学校提出了“办成一所人人爱阅读的学校“办学目标,并用金色的大字书写在学校东侧的外墙上最醒目的地方,让每一个师生都牢牢记在心中。校园文化建设处处透露出“悦读“的理念:在低年级区域有有趣的绘本的介绍,在中年级区域有他们参加各种阅读活动的剪影,在高年级区域有他们阅读思考成果的展示……

2018、2019连续两年寒假,学校语文组的老师都在一把手校长的带领下设计了富有特色“年味作业”,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积累、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阅读,在快乐中阅读。我们还开展了“徽文化““民族特色节日”等项目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合作学习,走进生活,多种形式提炼表达自己的阅读所得。

为了保证学生阅读健康有益的图书,并鼓励学生带着积累、带着思考去阅读,今年我们还为学生精心设计了“阅读手册”,赠与每一个杏林学子,手册的首页有写给学生的信,唤醒他们心中阅读的种子,之后有给每个年级段的学生推荐了二十本必读书目和三十本选读书目,内页有学生阅读、积累、思考的记录。图文并茂的手册是学生阅读成长最好的见证。

盘点阅读收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收获一:学生的阅读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

根据今年上半年的最新统计:

1.除去一年级刚进校学生,二-六年级在校学生1099人,基本能够做到每天坚持在家阅读的学生达到   1026,占学生总数93.44 %。

2.二——六年级20个班级中,基本能够做到100%在家阅读的去年底是8个班,占班级总数的40%;达到95%的是9个班,占45%;90%的是3个班,占15%。

3.3-6年级,16年藏书量约68484册,17年增加约12083册,平均增加9.7册;18年增加约9652册,平均增加7.8册。

4.今年开学作寒假各班阅读阅读情况调查,最多的孩子读了41本, 最少的读了1本,全校人均读书3.5册。从书目调查来看,今年名列榜首的书基本上都是比较经典的图书。说明学生的阅读从数量、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

收获二: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动机的方法,如:

1、片段引诱法,教师导读一本书中最精彩地章节,引起学生探个究竟地愿望,从而找来这本书读;

2、榜样激励法,以名人爱读书地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地兴趣,通过“书香少年”、“书香家庭”、“每生每天阅读示范班”的评选,树立身边地典型激励学生;

3、活动激发法,读书卡片、手抄报、亲子读书秀展示,读书节课本剧、经典诵读展示,校园图书市场展示,通过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展示学生读书成果;

4、氛围熏陶法,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家庭小书房的建设,以及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全班共读等,营造读书的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影响。

收获三: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地提高。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于对图书的喜爱,由于阅读量地明显提升,由于阅读面地增广,学生地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有了明显地提升,尤其是习作兴趣与习作能力提升更为明显,学生在各级各类作文比赛中频频获奖,还有的作文见诸于报刊杂志。学校还编辑出版了学生作文集和教师文集各三集,每年各班级还编辑有自己的文集。

收获四:构建了阅读评价激励机制

学校构建了一系列的阅读评价激励机制,完善读书管理体系,推进书香校园文化的建设:

1、“每生每天在家”阅读工作八条要求。

2、书香少年、书香家庭、“每生每天”阅读示范班评选条例。

3、杏小名师发展团队读书制度。

“爱读书的孩子是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校通过课外阅读实验不但引导学生们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而且促使孩子思考从求学到做人做事的方法和道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对于爱读书的孩子,读书本身就是一种娱乐,他的生活会因此会更加充实,心理会更加健康。这样的孩子不会走邪路,更容易成才。

唯进步,不止步。合肥市杏林小学的书香校园建设,依然在路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土地补偿新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