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剧舞剧院女高音王燕结婚了吗?

有思念,红花就会开满山;只要红花开满山,人就没有走远。

      红花谢了,那片红还在霞光里染;就算红花谢了,那腔血还在丹心里含。

 9月11日晚,抒情悠长的合唱和雷鸣般的掌声相伴,由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26位师生参演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在长沙市梅溪湖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精彩亮相,总导演黄定山给与了高度赞扬。

该剧由长沙市歌舞剧院主创,邀请解放军总政歌剧团原团长、著名导演黄定山担任总导演,著名编剧任卫新、著名作曲家杜鸣分别担任编剧和作曲,著名指挥家王燕担任指挥。同时,特邀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湘籍女高音歌唱家刘一祯、湘籍女中音歌唱家张卓、男中音歌唱家杨小勇等倾力加盟担纲主演。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26位师生担任合唱和群众演员。

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是湖南唯一一部参演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的歌剧,演出得到了专家、领导和现场观众们的一致好评。主创和全体演职人员谢幕长达8分钟,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场。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常务副局长李小军在演出结束后表示:剧目总导演和指挥对湖南信息学院的合唱表演非常满意,并表示党的二十大以后将会去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

中华舞蹈在文化史上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舞蹈艺术工作者,把舞蹈艺术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连在一起,创作了大量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的作品,或展现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魅力,或传承红色基因,或反映火热的现实生活,肩负起用进步的舞蹈艺术鼓舞人心、教化人民的历史责任,迎来我国舞蹈艺术蓬勃发展时期。

回望70年,据不完全统计创作问世1100余部舞剧作品,其中,总有那些让几代观众或当下观众念念不忘的优秀舞剧作品,小编梳理如下:

1、中国第一部民族舞剧《宝莲灯》

演出单位:中国歌剧舞剧院

主演:赵青、沈迪才、付兆先、陈云富、方伯年、孙天路、邵关林

《宝莲灯》取材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劈山救母》,剧中三圣母的长袖、刘彦昌的水袖、沉香的剑、霹雳大仙的拂尘、二郎神及哮天犬的身法技艺均在戏曲舞蹈基础上加以发展创新富有想象力。

《宝莲灯》是北京舞蹈学校第一届编导班的进修生在查普林教师与著名京剧艺术家李少春指导下的毕业实习作品。1959年,《宝莲灯》被拍摄成彩色艺术影片,受到广泛好评。

演出单位:上海歌剧舞剧院

编导:张拓、白水、李仲林、舒巧、李群

主演:舒巧、陈健民、叶英章、李仲林

《小刀会》着重表现小刀会反抗外国侵略势力和封建主义的革命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全剧以“起义”“胜利”“抗议”“夜袭”“求援”“突围”“前进”等场次展现了“小刀会”起义的历史风貌。以中国传统舞蹈为基础,吸收了民间舞蹈、武术技巧等因素,在舞剧形式上有所创新。

《小刀会》曾在朝鲜和东欧一些国家演出,获得好评。剧中《弓舞》荣获第七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舞蹈比赛金质奖章。

演出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战士歌舞团

作曲:彦克、郑秋枫、汪声裕

主演:廖俊祥、王珊、于学成、林春华、陶洪英、毕永钦、张春满

《五朵红云》取材于海南黎族传说:“五指山上有五朵红云,红云落下来,苦尽幸福到。”描绘了海南岛黎族人民从1943年到1944年的斗争史诗。全剧积极、鲜明的主题思想,严谨的故事结构,运用了适合于舞剧表现的艺术手法等,使得这部舞剧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朵红云》曾获全军第二届文艺会演优秀舞剧奖。1962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为舞剧艺术片。1963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舞台演出本,并先后由空军政治部歌舞团、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等演出。

4.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演出单位:中央芭蕾舞团

编导:李承祥、蒋祖慧、王希贤

作曲:吴祖强、杜鸣心、戴宏威、施万春、王燕樵

主演:白淑湘、薛菁华、冯英、李宁、朱妍、张剑等

《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海南岛。以中国革命历史为背景依托,舞剧讲述了从恶霸南霸天府中逃出来的丫鬟琼花,在红军党代表洪常青的帮助下,从一名苦大仇深的农村姑娘,逐渐转变成一名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的娘子军战士的过程。

《红色娘子军》是我国芭蕾按照"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进行改革的首次尝试。该剧开拓性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的表现手法结合,创造出了民族芭蕾的世纪精品,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傲人的里程碑,成就了中西文化在芭蕾艺术领域完美融合的世界奇迹。在音乐创作上,《娘子军连歌》《万泉河水清又清》等音乐几十年来经久不衰,深入人心。

现为中央芭蕾舞团的经典保留剧目。

5. 芭蕾舞剧《白毛女》

演出单位:上海芭蕾舞团

编导:胡蓉蓉、傅艾棣、程代辉、林泱泱

编曲、配器:严金萱、张鸿翔、陈本洪

主演:蔡国英、顾峡美、凌桂明、王国俊、陈才喜、董锡麟等

《白毛女》是1964年上海舞蹈学校的师生勇于创新,共同探索芭蕾民族化,根据同名歌剧集体创作改编的成果。它保留了原作中喜儿、杨白劳、黄世仁、王大春等基本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成功地浓缩了情节,大量运用中国民间舞蹈、古典舞蹈的动作,使之与芭蕾舞艺术相结合,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白毛女》的辉煌造就了石钟琴、茅惠芳、凌桂明等芭蕾表演艺术家,是芭蕾舞和民族舞结合的典范,引起了全国轰动,至今已有50多个春秋。

现为上海芭蕾舞团的经典保留剧目。

6. 舞剧《丝路花雨》

演出单位:甘肃省歌舞剧院

编导:刘少雄、张强、朱江、许琪、晏建中

作曲:韩中才、呼廷、焦凯

主演:贺燕云、张丽、仲明华、吴鸿玉、李为民、吴鸿玉、张稷、贾士铭

《丝路花雨》以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博采各地民间歌舞之长,描写了老画工神笔张和歌伎英娘父女俩的悲欢离合,颂扬了中国和西域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曾被誉为“中国舞剧之最” “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东方的《天鹅湖》”。曾获得“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看几回”“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等赞誉。

近年来,《丝路花雨》以其极高的上座率再次证明了经典的无穷魅力,显示了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2017年5月,改版后的《丝路花雨》在敦煌大剧院常态化演出。

7.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

演出单位:广西南宁市艺术剧院

编剧:冯双白(执笔)、梅帅元、李云林、丁伟

编导:杨云涛、王玫、李紫君、秦克烈

作曲:刘钢宝、李果成、刘可欣

主演:朱蕾、杨云涛、王亚男

《妈勒访天边》取材壮族传说,以超越自我、战胜人性中的弱点为艺术表现的大主题,在传统故事里做深入挖掘,成为一部当代人心灵历程的诘问史。剧中有机融入八桂广泛流传的斗鸡舞、绣球舞、蜂鼓舞、板鞋舞、芦笙舞、铜鼓舞和抢花炮舞,并注入现代舞的因素,一环紧扣一环的舞蹈情节让人耳目一新。服装包括壮族、苗族、侗族、瑶族、汉族等几百套之多;音乐多次出现壮乐四声部,亲切清新;还有歌圩、铜鼓、芦笙、绣球、花山壁画、红棉榕树等多种壮族元素。

《妈勒访天边》表现的坚忍不拔、追求光明的奋斗精神,是古老的也是永远年轻的。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荷花奖”金奖等多个重大奖项,是壮族舞台艺术创作史上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

8. 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

导演、编剧、编舞、主演:杨丽萍

《云南映象》是中国首部大型原生态歌舞集,用原生、古朴的民族歌舞与新锐的艺术构思去展示了一种崭新的舞台艺术创作风格,舞蹈编排将云南原始乡村歌舞的精髓和民族舞蹈语汇进行了整合重构,用全新的艺术构思表现少数民族的勤劳、朴素。全剧有“混沌初开”“太阳”“土地”“家园”“火祭”“朝圣”“雀之灵”七场歌舞,序幕在60面大鼓的敲击声中拉开,60只“孔雀”齐舞作为尾声,洋溢着对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热爱。

《云南映象》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荷花奖”等称号。

9. 舞剧《沙湾往事》

演出单位:广东歌舞剧院

《沙湾往事》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沙湾古镇为背景,以“何氏三杰”等众多广东音乐人为创作原型,以广东音乐人创作传世名曲《赛龙夺锦》的故事为主线,用当代舞蹈艺术元素演绎传奇故事的发展,并用设计巧妙、优美生动的舞段诠释经典音乐的深刻内涵,新颖的叙事方式、动人的故事、深厚的意蕴让观众感受到广东音乐的优美精彩和独特气质。

《沙湾往事》展示了广东音乐人传承发展民族音乐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讴歌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气概。荣获第十五届文华大奖。

10. 芭蕾舞剧《八女投江》

演出单位:辽宁芭蕾舞团

编剧:王勇、陈惠芬、阮晓星(执笔)

《八女投江》讲述的是抗日战场上“八女投江”的悲壮故事。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在转移途中,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主动冲上前吸引敌人火力。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她们宁死不屈,砸毁枪支后毅然投进滚滚的乌斯浑河壮烈殉国。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年仅13岁。

《八女投江》用芭蕾演绎八女投江革命故事,悲壮而唯美,给观众以惊喜和震撼。荣获第十五届文华大奖、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11. 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

演出单位:内蒙古艺术学院

《草原英雄小姐妹》以龙梅和玉荣真实的英雄事迹为蓝本,将蒙古族的舞蹈艺术与民族音乐艺术及蒙古族服装、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到了舞剧的编创当中,用当代视角与多重时空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以蒙太奇的手法生动地演绎了当代少年与60年代英雄姐妹心灵的碰撞与交融。其中戏中戏设置的精巧构思、别具一格的舞蹈风格、极具感染力的音乐和舞美设计,都对观众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效果。

《草原英雄小姐妹》以独特艺术魅力,歌颂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传承着永恒的英雄精神,有着激发时代共鸣、倡导责任担当的广泛的社会现实意义。荣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和第十一届“荷花奖”。

编舞:张珅、柳雯、丛帅帅

青藏高原,巍巍雄山,茫茫雪域。千百年来,汉藏人民只能依靠人背畜驮,跋涉于这片天地之间,这是人类最艰难的苦旅。直到被誉为人类铁路建设史上最大奇迹的青藏铁路的建成,才彻底改写了这一历史。从此,高原不再闭塞,人民安居乐业,雪域处处欢歌。

《天路》依托于这一宏伟历史背景,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末铁道兵筑路人和藏区人民在铁路修建过程中的动人故事,体现了希望与信仰、生命与死亡、家园与梦想、爱与力量,歌颂了时代精神。《天路》荣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

13.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永不消逝的电波》作为中国首部“谍战”题材舞剧,改编自抗日战争和解放时期的共产党上海地下电台的发报员李白的真实故事。以李白潜伏在沦陷区冒着生命危险向延安根据地发电报的传奇故事,来激励当代人向革命先烈致敬,演绎白色恐怖下共产党人的坚定毅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原创,融入青春色彩、红色记忆、浪漫情怀等元素。荣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

原标题:《70年,我们的中国舞剧》

2021年12月24日-25日,中央歌剧院“世界歌剧经典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3场。本场演出上半场是中国原创歌剧选段,曲目选自歌剧《长征》《玛纳斯》《道路》《萧红》《江姐》,下半场是西洋歌剧选段,曲目选自歌剧《托斯卡》《诺尔玛》《浮士德》《水仙女》《唐璜》《弄臣》《卡门》《拉美摩尔的露琪亚》《费加罗的婚礼》。此次演员阵容庞大,包括女高音歌唱家么红、尤红斐、周晓琳、李晶晶、郭橙橙、秦侃如、王晔、陈颖芳、张金鸽,女中音歌唱家牛莎莎、杨金霞、王璐璐、金久湝、李楠,男高音歌唱家李爽、刘怡然、李想、徐森、韩钧宇、王凯、王冲,男中音歌唱家耿哲、於敬人、王艺清、赵一峦、金川、宋沣润、陈野、赵梓岐。世界歌剧经典音乐会是中央歌剧院自2007年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设立的品牌音乐会,演出也汇集了许多优秀歌唱家,他们在音乐会上演唱各自最拿手的经典歌剧咏叹调,使音乐会精彩纷呈、高潮迭起。10余年来,在年末上演的这一品牌音乐会,受到了广大乐迷朋友的追捧。

1月4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亮相第七届湖南艺术节,在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成功演出。该剧讲述了1934年11月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另一半则带向长征路上的故事。该剧阐述了“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揭示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连、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的深刻道理。歌剧《半条红军被》由著名导演艺术家,戏剧教育家,国家一级导演黄定山担任总导演,著名编剧任卫新、著名作曲家杜鸣分别担任编剧和作曲,国家一级指挥王燕担任指挥。由著名歌唱家王宏伟、刘一祯、张卓、杨小勇等担纲主演。据悉,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荣获文旅部年度“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百年百部”。2021年更是作为湖南省首部歌剧参加“第四届中国歌剧节”展演,并荣获“第四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实现了湖南历史性突破。

1月8日是周恩来同志逝世46周年纪念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的歌剧《周恩来》全国巡演启动仪式在周恩来同志家乡淮安举行。歌剧《周恩来》由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演艺集团出品,是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入选剧目,荣获2019紫金文化艺术节“特别奖”,入选第四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该剧由作曲家唐建平作曲,剧作家冯柏铭、冯必烈编剧,导演邢时苗执导,江苏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程晔执棒,男高音歌唱家毋攀饰演周恩来总理,女高音歌唱家张家毓饰演周恩来之妻邓颖超,优秀青年演員仝濛、臧妍分别饰演李德、女秘书。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江苏省演艺集团舞美公司承担演出任务。歌剧《周恩来》2019年10月29日在延安首演后,历经三年多的反复打磨与排演,在剧本、唱段、演绎各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此次演出之后,歌剧《周恩来》将在今年陆续前往北京、天津、绍兴等周恩来同志生前工作或学习过的地方演出,继续以文艺的形式讲述一代伟人的崇高品质。

2021年12月23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型原创民族歌剧《桂梅赞》在丽江首演。该剧讲述了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杰出校友张桂梅老师波澜壮阔的办学故事,以及诠释了张桂梅立德树人、化育人心的崇高精神和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信仰。该剧由王飞担任作曲及导演,蔡晓龄担任编剧及作词,国家一级演员何佳等参演。全剧分为四幕:第一幕《大山的呼唤》;第二幕《家访》;第三幕《艰难办学》;第四幕《女高 女高》。由《寻晓华》《父母心》《信仰》等25首歌曲组成,表现形式为序曲、间奏曲、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等。一首首起承转合的曲调串联起了张桂梅艰难办学的故事,这些乐曲或娓娓道来动人心魄,或抑扬顿挫气壮山河。全剧艺术形式丰富,演员演绎入木三分,场景设置生动形象,让观众身临其境地聆听了这段感人至深的办学故事。《桂梅赞》的出现,填补了丽江原创民族歌剧的空白。

“上海文化广场2021制作巡演季”的压轴大戏——音乐剧《粉丝来信》中文版,在“2021年末演出季”以本土化改编的全新面貌上演,在新年伊始为沪上观众奉上一幅诗意深刻的文学图景。作为文化广场自主制作出品的第六部音乐剧作品,音乐剧《粉丝来信》不仅延续了音乐与戏剧交融的高贵气质,更着眼于20世纪40年代上海的时代背景与海派文化语境,深刻聚焦人性在亲密关系中的转移与异化,兼顾创作表达与审美融合,在文化广场主剧场的舞台上开启它的本土新生。为呈现亚洲剧场人气之作的中国品质以及文化广场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文版之后的第二部大剧场作品的制作水准,《粉丝来信》中文版特邀请编剧王凌云担任剧本改编,导演高瑞嘉领衔指导,刘艾、颜嘉瑄任编舞、音乐总监,并集结徐均朔、刘岩、于晓璘、张博俊、施哲明、崔恩尔、郭耀嵘等一众活跃在当下音乐剧舞台上、实力与人气并存的演员构成创作团队。音乐剧《粉丝来信》韩文原版自2016年首演以来,便受到观众、媒体及专业人士的广泛好评,被誉为“改写了韩国原创音乐剧历史的作品”。此次中文版制作在原版的基础上对时代环境、人物角色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本土化的调整与改编,以适配中国观众对汉化作品的接受度与期待值。而在信仰格局与个人精神中寻找平衡及充分的表达方式与表演空间,合理构筑庞大且可信的特殊历史时空,正是导演高瑞嘉和编剧王凌云不断思考和打磨的关键所在。1月13日-16日,《粉丝来信》于上海文化广场完成首站6场演出,其后将前往北京、南京、深圳等地开启首轮全国巡演之旅,持续输出贴合时代背景与当下音乐剧市场的表达,传递文本深处的精神共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莫扎特歌剧女高音咏叹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