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想换一个4g手机,2022年能不能再用

处理器、屏幕、摄像头、机身材质等不同

处理器、屏幕、摄像头、机身材质等不同

摄像头:iPhone14Max是后置双摄镜头;14promax是后置三摄镜头,还有一颗激光雷达

机身材质:iPhone14Max机身边框是铝金属,后壳是玻璃材质;14promax边框是不锈钢,机身后面是磨砂材质

中国手机设计大赛设计监测分析组

《通信产业报》全媒体终端编辑组

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

二、评测(外观、屏幕、处理器、影像能力、通信能力、音效、生物识别、存储、电池、操作系统)

三、总结(总分榜、手机设计十大趋势)

2022年是5G终端市场全面渗透的一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5G普及率已经达到84%,为全球最高。与此同时,手机终端市场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厂商间的市场争夺也日趋激烈,无论是产品形态还是产品性能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2022年,全球疫情持续等因素导致宏观环境波动,叠加国内疫情反弹,致使消费持续疲弱,全球手机市场整体承压。在此背景下,国内手机厂商给出了各自对策,一些手机厂商凭借泛终端和多业态布局,展示了极强的经营韧性,一些手机厂商则在产品形态上大胆创新,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降低了整体的系统性风险。

从用户体验角度来看,随着手机品质的不断提高,耐用度持续增加,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依然保持下滑态势,多家调研机构明确,中国手机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已达到31个月。厂商只有通过不断发布新机,在芯片、影像和屏幕、快充等方面进行持续创新,以激发市场潜力。

数据显示,2022年1—7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累计1.24亿部,同比下降23.0%,其中5G手机出货量1.41亿部,同比下降17.7%,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9.3%。1—7月,智能手机上市新机型累计223款,同比下降6.7%。

如何在手机市场下行周期提振消费,重新爬坡,同时加大投入巩固智能手机竞争基本盘,已经成为各大手机厂商考虑的重点。在5G体验需求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智能手机的性能提升、场景体验提升仍然是各大厂商增强既有用户黏性、增加用户转化、夯实未来竞争力的基础,但在现有竞争环境下,创新再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些手机参数的提升,更需要厂商努力探索技术深水区甚至无人区。

整体来看,市场现存高端智能手机同质化程度较高,但厂商已经意识到手机不能仅仅限于影像、屏幕、续航、5G应用等方面的创新,产品在细分领域还需打出差异化,部分厂商已经开始涉足新的产品形态和针对细分市场更极致的产品体验,这也同时激发和解决了部分用户的换机和购机需求。

作为2022手机创新周暨第十届手机设计大赛专项研究,《2022年中国手机设计监测报告》特别甄选出目前手机市场上16款代表作品作为中国智能手机设计监测样本。此次被列为监测对象的16款机型,都是活跃在中国手机市场的旗舰产品,我们以“设计”元素为考量基准,在不考虑品牌溢价的大原则下,甄选出的16款旗舰机型,代表了当下中国智能手机设计最高水准和真实水平。

项目组对这16款手机在外观、屏幕、处理器、影像能力、通信能力、音效、生物识别、存储、电池、操作系统10个维度进行测评、比对。并通过具体测评,对2022年有代表性的中国手机进行设计排名,设计最优参数配置模型,并给出基本特征和主要趋势。

从2016年起,项目组已完成10期监测报告,并发布7本白皮书,监测代表机型超过100款。本次设计监测报告,旨在5G高速发展之年,为手机产业链设计创新提供更多思路,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方向。

《通信产业报》全媒体终端编辑组、第十届手机设计大赛手机设计监测分析项目组,结合目前手机业界技术配置分类、市场主流标准和专业模型,为手机设计确定了监测模型。项目组手机设计监测共设10大项监测类别解剖手机,这10大项分别是外观、屏幕、处理器、拍照能力、通信能力、音效、生物识别、存储、电池、操作系统。在每一大项下,又分别设若干子监测点,从更细致维度监测这16款手机。对每个维度,项目组给出评分(满分为10分)。综合10个维度得分,项目组给出最终16款机型的最后综合得分(满分为100分)。

当前,全面屏依然是5G手机的设计风潮,而随着屏幕技术的不断升级与成本的下探,折叠屏、屏下摄像真全面屏手机也正不断受到消费者青睐,成为手机市场的新兴力量。本期监测报告的外观设计部分,我们选择手机尺寸、形态、材质、配色四大维度,来定论本次监测的16款手机。

因为手机尺寸已经接近握持的极限,2022年手机整体尺寸保持较为稳定。从样本的16款机型来看,无论是折叠屏还是全面屏手机,长度在155mm~170mm间的手机占比超过90%,仅有联想拯救者Y90电竞手机一款机身长度达177mm,印证了当前手机尺寸设计已经迫近极限。

而经过了又一年的深度发展,轻薄化的处理对于5G手机已经不是挑战,但由于影像能力的突破和旗舰机的“堆料”现象,旗舰机型的重量仍没有较大改善。在监测的16款机型中,只有OPPO Find X5 Pro水蓝配色、真我GT2大师探索版、moto razr 2022三款手机重量低于200g。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内折折叠屏的出现,主屏与副屏的搭配让这类型的折叠屏的重量大幅提升。其中,以vivo X Fold最为代表,重量达到了311g,其次是荣耀Magic V,重量也达到了293g,虽小米MIX Fold 2通过技术创新,将内折折叠屏重量降至262g,但对很多用户来说,200g就像是一条及格线,低于这个重量的手机,携带和使用的时候就会更方便,而高于这个重量的产品,难免会被冠上“半斤”的名号。可见,在保障性能与散热的前提下,今后旗舰机在性能与轻薄化处理上,手机厂商还需通过材料的不断突破与整机的精细化设计为手机“减负”。

随着手机机身玻璃材质技术的成熟,纹路化玻璃后盖已经成为厂商的首选,相比金属材质,玻璃不会阻挡手机信号,因此后壳可以做得一体化,不需要金属机身要额外开天线条,并且玻璃材质还支持无线充电,深受用户的喜爱和推崇,在本次监测的16款样机中,多数选择该材料。不过,随着手机配色的不断花样翻新,手机厂商在一款手机上已不拘泥于一种材质选择。其中,日前发布的华为Mate 50 Pro就根据配色不同在后盖设计分别采用玻璃后盖或素皮。目前,作为出现最晚却发展最快的素皮后盖正在快速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因其温润的手感与不易沾染指纹的特性,让素皮后盖无论是手感还是观感都有极大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相对玻璃材质而言,手感更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更佳的陶瓷材质也正成为高端机的首选。以OPPO Find X5 Pro为例,其黑釉、白瓷两款配色均采用陶瓷后盖,陶瓷后盖不仅相比玻璃机身硬度更高,且有着晶莹剔透般的质感,备受消费者青睐。不过,由于陶瓷机身的产能较低且价格相对较高,在规模量产上与玻璃后盖还有较大差距。相信,随着工艺的持续提升,拥有更好质感的陶瓷材质也将不断占领更多高端市场。

中框材质的选择上,金属中框已成为旗舰级的标配,相对塑料中框,金属中框的质感更好,耐用性更强,以保持机身强度和对大屏的支撑。在本次监测的16款样机中,有14款搭配了金属中框,而其余两款vivo X Fold和三星Galaxy S22 Ultra更是搭载了铝合金框架,相对于传统的金属中框,铝合金框架在成本提升的同时,拥有更好的触感、金属光泽、耐磨与硬度,其中三星Galaxy S22 Ultra更是宣称搭载了装甲铝边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硬实力。

3G、4G时代,智能手机主要以直板为主,最创新的也不过是在“直板形态”上增加一些屏幕的变化,而随着5G时代的到来,单纯的直板手机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创新的追求。加之屏幕技术的升级,当下,折叠屏已经成为5G手机的重要创新点。

经过又一年发展,折叠屏整体的价格已经呈下探趋势,其中,moto razr 2022以5999元的起售价,再次刷新折叠屏的最低价格,作为一款竖折式折叠旗舰moto razr 2022,搭载全新第三代星轨转轴,大R角的水滴形态屏幕折叠带来非常平整的屏幕折痕表现,同时屏幕的支撑性、稳定性、耐折性均有大幅提升。

无疑,在折叠屏市场,内折式折叠屏仍是主流趋势,在今年发布的一众新机中,无论是vivo、荣耀或是小米,无一例外都选择了内折方案,作为折叠屏手机构成中的关键零件。铰链的好坏直接关乎到折叠屏手机的整体表现,在三款产品中,vivo X Fold搭载了航天级浮翼式铰链,仅铰链就包含174个零部件,并采用液态金属锆合金、FS53航空高强度钢等六重航天级材料,在平整度、强度、抗冲击等方面表现出色。

面对折叠屏普遍厚重的现状,小米MIX Fold 2搭载了自研的一体化微水滴转轴,通过更小的弯折半径,更薄的屏幕模组,定制的小型化旋转铰链以及一体化零焊接的碳纤维双翼浮板,将整个转轴组建的高度集成,并将零件数量降低到仅有87个,实现了相比以往更轻更薄的转轴设计。

而作为市面少有的外翻式折叠屏,华为mate xs2通过去掉主屏副屏设计,在保留了一块7.8英寸超大屏幕的同时,将整机重量控制在了255g,并且在将屏幕折叠后整机厚度控制在5.4毫米,为折叠屏的轻薄化处理树立了标杆。

可见,经过技术的不断推进与价格的不断下探,折叠屏已经逐渐进入更多消费者的视野,而今后随着折叠屏下探到更多子品牌,届时有关折痕、厚度等折叠屏的痛点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目前,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而手机配色颜值在选购手机的因素中占比也越来越重要,并且为了迎合当代年轻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手机在配色的采用上更为大胆。在监测的16款样本机型中,几乎都提供了多种色彩版本与材质供用户选择,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使用场景。

在16款样本机型中,虽都有黑色可选,但每款的质感却都有不同,如OPPO Find X5 Pro采用的黑釉配色将机身的光影质感大幅体现,三星Galaxy S22 Ultra的曜夜黑则是以磨砂质感带来更为神秘的感觉,vivo X Fold更是大胆取消了纯黑色改为梧桐灰,以整体黑灰色的搭配进一步提升了整机的商务感。

屏幕作为目前手机最重要的模块之一,是本次监测报告的重点项目。我们选择屏幕尺寸、分辨率、屏幕材质、屏幕设计、屏幕刷新率等五个维度,对2022年手机屏幕设计情况进行分析。

目前,智能手机屏幕仍以大尺寸为主流,本次监测的16款手机更是如此,屏幕尺寸均突破6.5英寸,而大尺寸折叠屏监测手机的加入,更是让16款监测手机的平均值达到了7.48英寸,其中直板形态屏幕最大的为联想拯救者Y90电竞手机,尺寸为6.92英寸,折叠屏中最大的则是vivo X Fold,达8.03英寸,而这或也是在兼顾使用与便携等条件下,屏幕尺寸的上限值。

全面屏时代,手机分辨率的突破则稍显缓慢,继去年2K屏逐渐进入消费者的视野,目前2K屏似乎已成为旗舰机的标配。其中,OPPO Find X5 Pro的屏幕分辨率仍为像素,与去年无异,可见,在屏幕尺寸迫近极限的同时,手机分辨率的进步也趋于平缓。

低耗电、高色彩、易延展的OLED屏幕已然成为主流,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旗舰级无不搭载OLED屏幕,但由于峰值亮度的不同,AMOLED也分E3、E4、E5等,在监测的16款机型中,小米12S Ultra、vivo X80 Pro、vivo X Fold均搭载了当下最为先进的E5材质AMOLED,而三星Galaxy S22 Ultra更是搭载了自家最为先进的Dynamic AMOLED 2X技术,而这些机器无疑在视觉呈现上更具优势。

众所周知,韩国企业在OLED产业链一直处于强话语权地位,随着需求的不断激增,中国厂商接连攻城拔寨表现抢眼,在三星占据绝对垄断地位的OLED市场撕开一道口子。目前我国整个屏幕产业链充满活力且成果喜人,涌现出京东方、维信诺、天马微电子等面板厂商,在中国手机供应链自主创新的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前,行业内有一半以上的售后案例集中在屏幕修复,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屏幕的硬度与防刮划性,在旗舰手机中,我们都能看到康宁大猩猩玻璃材质的身影。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康宁大猩猩玻璃也迎来了第七代进化,即康宁大猩猩Victus,首次同时提高抗跌性能和抗刮擦性能。而日前发布的华为Mate 50系列正面也创新的采用了昆仑玻璃,通过引入特定的金属氧化物,形成高强度纳米晶体,使得坚韧性大幅提升,抗跌落能力提升至10倍,获得业界首个瑞士SGS五星级耐摔抗跌权威认证。可见,随着屏幕玻璃的持续升级,未来消费者或许真的可以实现不贴手机膜也能实现手机的防摔防滑。

如今,全面屏已经成为智能手机屏幕的标配,而市面上的旗舰机仍以挖孔屏为主流,其中较为代表的则是小米12S Ultra、vivo X80 Pro、OPPO Find X5 Pro、荣耀Magic4 至臻版、华为Mate 50 Pro,他们通过中置挖孔、“胶囊”的设计在前置屏幕保留了前置摄像头与传感器,而联想拯救者Y90电竞手机通过采用升降式机械结构,弹出式前置镜头保障屏幕的整体性。无疑,前置摄像头的保留主要满足用户人脸识别与自拍的需求,然而,这些方案在部分购机者眼里仍显“差强人意”,随着屏下摄像技术的不断突破,屏下摄像头技术已成为各厂商竞争的焦点,以屏下摄像解决方案为代表的全面屏也被视为引发新一轮换机潮的关键。

虽然屏下摄像头带来了所谓真全面屏形态,但缺陷也影响着这项技术的推广。屏下摄像,有两大技术难题,一个是显示与透明的平衡,一个是屏下摄像拍照效果。像素密度越大显示效果就越好,但反过来对光线的遮挡也越强,透光性就会弱,而想要屏下拍照效果好,就需要更多的光线,高像素显示和拍摄需要的屏幕透明性,如同矛和盾一样,难以在一块屏幕上达到统一。

经过两年的商用探索,目前,红魔7S PRO、中兴Axon 40 Ultra在真全面屏打造上已经较为成熟,屏下摄像头通过将前置摄像头摆放在屏幕下方,在满足自拍的需求基础上,解决前置摄像头占据屏幕的问题,像素密度达到400PPI,保持与屏幕一致,而且采用的独立像素一驱一技术,优化了屏下区域与周边屏幕的过渡锯齿现象,再配上分布式透明走线的设计,让屏下区域的显示更为平滑自然,虽前置自拍效果仍显差强人意,但无缺憾的真全面屏体验也足以让一众消费者买单。

经过近两年高刷新率的持续比拼,目前,手机厂商对于极高刷新率的追求似乎已经减弱,更开始追求视觉体验与功耗的完美平衡。

综观入围的16款机型,120Hz的屏幕刷新率几乎成为标配,除努比亚Z40S Pro、联想拯救者Y90电竞手机将手机屏幕提升至144Hz与荣耀Magic V 最高90Hz的屏幕刷新率外,其余都已将最高刷新率定格在了120Hz,而120Hz这一技术档位,除在激烈的电竞场景下,几乎与144Hz表现无异,却能带来更好地功耗控制。

为了进一步降低高刷新率带来的能耗上涨,目前手机厂商都着力在LTPO(低温多晶氧化物)屏幕的研发与推动上,作为近两年屏幕材质和方案的首选,这个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根据使用场景自动适应刷新率,通过将刷新率最低降到1Hz的设计,来达到省电效果,LTPO技术发展至今已经进化三代,在此次的16款监测机型中,vivo X80 Pro与iQOO 10 Pro搭载了最新的LTPO3.0技术,进一步优化了自动适应刷新率,做到无感调整,最优续航。

作为大脑和神经中枢,处理器对智能终端性能的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监测的16款机型均采用了高通骁龙旗舰移动平台,其中有7款机型搭载了第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骁龙8+G1),有8款机型搭载了全新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骁龙8G1),另有1款机型搭载了骁龙888。显然,在高端旗舰机市场,高通骁龙仍是消费者的首选。

本次监测的16款机型中,有15款机型的处理器采用4nm制程工艺制造,另有1款采用的是5nm制程工艺。

其中,骁龙8+G1采用的是台积电4nm制程工艺,晶体管密度是178.4MTx/mm2;骁龙8G1采用的是三星4nm制程工艺,晶体管密度为145.8MTx/mm2;骁龙888采用的是三星5nm制程工艺,晶体管密度是126.5MTx/mm2。

从数量来看,骁龙8+G1每平方毫米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最多。因此,从制程工艺来看,骁龙8+G1的性能是三者中最强的处理器。

虽然三款处理器都采用了“1超大核+3大核+4小核”三丛集架构设计,但是细节上略有差异。

骁龙8+G1和骁龙8G1搭载的是ARMv9指令集的“X2超大核+A710大核+A510小核”,两者主要的差别在于三核的主频,骁龙8+G1的X2超大核主频为3.2GHz,A710大核主频为2.75GHz,A510小核的主频为2.0GHz。相对应的是,骁龙8G1三核主频分别是3.0GHz、2.5GHz、1.8GHz。

由于主频性能的差异,骁龙8+G1的CPU性能比骁龙8G1提升约10%,功耗降低约30%,因此可以将骁龙8+G1视作骁龙8G1的“增强版”。而骁龙8G1的CPU性能又比骁龙888提升约20%。

显然,从主频和能效对比来看,骁龙8+G1依然是三者中最强的处理器。

鉴于骁龙8G1和骁龙8+G1同属一代产品,两者的GPU为同型号的Adreno 730,但骁龙8G1的主频为818MHz,骁龙8+G1的主频详情高通并未公布,仅知略有升级。而骁龙888的GPU型号为Adreno 660,主频为840MHz。

据官方数据,骁龙8+G1的GPU性能比骁龙8G1提升约10%,功耗比骁龙8G1降低约30%。而骁龙8G1的GPU性能又比骁龙888提升约30%。

显然,从GPU性能角度来比较,骁龙8+G1依然独占鳌头。

综合各方数据,从性能来看,骁龙8+G1是三款处理器中最强悍的。因此从理论上来讲,搭载骁龙8+G1的数款机型性能处于第一梯队,而骁龙8G1机型处于第二梯队。

相比去年,智能手机在影像能力上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多家厂商推出了主打影像的专业相机企业联合调校款产品,市场对影像的关注达到空前高度,本次甄选的16款样机,在影像能力上保持了各个厂牌的特色,有着一些自己独特的卖点,下面会从手机的摄像头个数、CMOS类型、摄像头像素、摄像头光圈大小、变焦能力、防抖能力、AI拍照能力等7个维度来进行监测。

2022年手机摄像头数量并没有发生明显趋势变化,本次监测的16款样机中,有9款配备了3个后摄,有5款配备了4个后摄,有2款配备了2个后摄,4款手机中,新增的第4个后摄大部分为广角或者微距镜头,为了强化手机的影像卖点。3后摄+前置1摄配置依然是主流,监测的16部样机中只有4款配置了2个前摄,分别为广角前摄以及折叠屏手机内外屏独立配置前摄。

图像传感器(CMOS)方面,鉴于目前市场主流多后摄方案,且大部分厂商只公开了手机主摄的CMOS型号,所以我们这次只监测了16款样机的主摄品牌和型号。

在16款样机中,有8款样机搭载了索尼CMOS,有5款样机搭载了三星CMOS,有2款样机搭载了豪威CMOS,有1款样机主摄CMOS不明,主流品牌分布较为均匀,也与今年索尼CMOS市占率上升,三星CMOS市占率下降趋势相印证,其中,搭载索尼IMX766的样机有6款,搭载索尼IMX787的样机有1款,搭载索尼IMX989的样机有1款,经过半年多发展,索尼IMX766已经成为旗舰手机标配的主流CMOS。

像素值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成像质量的高低,但是否像素值越高越好,目前行业依然处在讨论阶段。此次监测的16款样机中,12款样机的主摄达到了5000万像素,5000万像素主摄已经成为主流,搭载6400万像素主摄的样机有4款,只有1款样机的主摄保留了1.08亿像素,主摄像素值向平衡性及合理化靠拢成为趋势。

在副摄像头方面,9款样机的副摄像素值在4800万以上,6款样机的副摄在2000万以下,且有5款样机的副摄均高于4800万像素,副摄像素值已经逐渐向主摄靠拢甚至平齐。

在外部环境一致的情况下,光圈大小决定了进光量的多少,从而直接决定成像质量,在夜景模式下的手机成像效果,十分依赖光圈大小。

本次监测的16款样机中,后置主摄光圈接近和达到f/1.8的多达9款,其余7款均配置了高于f/1.8的超大光圈,大光圈主摄已经成为市场主流。

在后置副摄像头方面,有10款样机的副摄光圈接近f/2.2,其余副摄光圈值在f/3.5- f/4.9之间,f/2.2及接近f/2.2的光圈大小副摄光圈尺寸的主流选择。

前置摄像头方面,有8款样机的光圈大小在f/2.2- f/2.5之间,该光圈尺寸是前摄较为主流的选择。

手机的可变焦段倍数设置虽然已经越来越普及,但高倍率变焦依然是判断手机影像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同时,手机多摄系统的引入,很大一个因素就是需要为后摄配置一个长焦镜头。

本次监测的16款样机中,16款均搭载了数字变焦,13款搭载了光学变焦,7款搭载了潜望式长焦,2款样机搭载了混合变焦,从监测结果看,在主流旗舰手机中,数字变焦已经完全普及,光学变焦则变成仅次于数字变焦的旗舰标配之一,潜望式长焦已变为高端机型的标志性配置之一。

从对潜望式长焦的测试结果来看,7款样机在最终的成像效果上都有着勉强可以接受的表现,但成像质量还远未达到长焦单反的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旗舰手机的视频能力已经成为考量手机影像能力的又一重要指标,在越来越多手机产品关于影像的发布会中,视频拍摄往往会被重点提及,本次监测的16款样机中,4K视频拍摄已经成为标配,部分样机则支持高达8K视频拍摄,在拍摄模式上,部分样机主打运动视频录制和视频夜拍录制,以适应更多生活场景需要,随着5G生态的逐渐成熟以及移动互联网生活模式的普及,视频能力将会成为下一个争夺手机影像统治力的制高点。

通信能力是智能手机最重要的基本能力,对手机通信质量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本次监测的16款机型通信部分的配置基本趋同,但仍有一些差异。

共性部分,16款机型均搭载了高通骁龙系列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基带),且有15款机型的基带为高通骁龙X70,另一款为高通骁龙X60。16款机型的天线设计均采用了4×4 MIMO技术,支持载波聚合。

差异方面主要体现在支持频率数和5G通信能力两方面。

在频率数方面,16款机型中有14款机型详细披露了详细的参数。在这14款机型中,支持的频数超过50个的有三款机型,分别为OPPO Find X5 Pro、iQOO 10 Pro和vivo X80 Pro。OPPO Find X5 Pro支持的频数最多,达54个。有8款机型支持的频数在40~50个之间。有3款机型支持的频数少于40个,分别为三星Galaxy S22 Ultra、华为Mate 50 Pro和华为 Mate Xs 2。从监测结果来看,支持40~50个频数的机型占大多数,为主流机型。

在5G通信能力方面,16款机型中,只有华为两款机型——华为Mate 50 Pro和华为 Mate Xs 2不支持5G网络。原因主要还是场外因素——美国对华为的打压,致使华为无法获得5G芯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华为Mate 50 Pro支持北斗短报文信息发送,可以在地面移动通信无法保障的情况下用于应急求助,是业界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

影音效果往往被相提并论,今年除去激烈的影像赛道竞争,各厂商也在音效上配置升级,与音响界标杆进行强强联手,推出调教联名款已经成为行业主流,如三星、华为等厂商则选择直接下场,推出自定义音效标准,引领行业音效潮流。

在通话音质上,本次监测的16款样机中大部分在听筒扬声器上的设计都较为类似,部分监测样机采用了降噪MIC,但实测区别不大,值得注意的是,荣耀送测的Magic 4 至臻版采用了“智慧隐私通话功能”,保证了听筒收音的私密性,原理是该机结合了双单元融合发声方案,不仅有听筒发声单元,还有屏幕发声单元,让通话时收音不会外扩,实测该机确实能有效降低听筒声音扩散,保护了用户隐私。

在外放方面,几乎所有样机都采用了立体声双扬声器设计,并全体支持业界音效认证,或者自家的音效认证标准,部分样机采用了专业音效调校或采用了大音腔设计,声音清晰体验较好。

在耳放方面, 16款样机中大部分支持高通Apt-X蓝牙音频解码方案,部分支持索尼的LDAC蓝牙音频解码方案,需要搭配相应解码方案的蓝牙耳机,可保证不错的使用体验。

随着无线蓝牙耳机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手机外放效果的关注度正在减弱,通过同音量、最高音量以及同试音音乐的音效横向对比,本次送测的样机中,音效表现较好的包括小米12S Ultra、OPPO Find X5 Pro、荣耀Magic4 至臻版、三星Galaxy S22 Ultra、红魔7S PRO、联想拯救者Y90电竞手机、小米MIX FOLD 2/荣耀Magic V等。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手机的音效竞争已经超出了手机产品本身的技术范畴,进入到了终端生态环境的竞争。

当前,手机采用的生物识别技术在指纹、面部、虹膜等哪类识别更好更安全的争论也慢慢散去,厂商在推出一款手机时通常采用两种生物识别技术,不仅满足了用户在多种场景的解锁体验,也最大限度地增加了手机的安全性。

在16款监测样机中,有12款机型采用了人脸识别与屏下指纹解锁模式,其余4款则是侧面指纹识别与人脸识别,而这四款也都是折叠屏手机,这也更多的是出于成本考量。由此可见,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屏下指纹已经成为手机厂商生物识别的选择重点。

同时,随着屏幕指纹识别技术的不断深入,3D超声波指纹识别正成为屏下指纹识别的下一个风口,相比光学识别,利用指纹表面皮肤和空气之间密度不同构建出一个3D图像,进而与已经存在终端上的信息进行对比,安全性更高,技术难度也更大,但识别率和解锁速度却能有明显提升,特别是在手湿、油腻等极端场景下识别难的局面。在16款监测手机中,三星Galaxy S22 Ultra、iQOO 10 Pro、vivo X Fold、vivo X80 Pro均搭载了超声波屏幕指纹识别,其中iQOO 10 Pro更是搭载了超声波3D广域屏幕指纹识别,能够录入大面积的指纹信息,只需要一次录入就能够保证识别性能,相比传统录入指纹实现了大幅提升。

手机RAM和ROM保持了容量增长的趋势,RAM(Random Access Memory)即手机运存,关系到手机开机、运行的速度和流畅度以及后台开启的app线程数,ROM(Read-Only Memory)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手机闪存,闪存越大可存储的照片、视频、可安装的app越多。

从16款监测样机数据看,有10款样机还保留了最低8GB的运存,全部样机都给到了12GB或者高于12GB的运存版本,其中荣耀Magic V直接标配了16GB运存, 从运存发展趋势来看,最低12GB运存有普及趋势。

在运存规格上,LPDDR5毫无疑问是2022年旗舰手机的唯一选择,具有市场的绝对统治力,目前17部样机已经全部使用LPDDR5运存,其中真我GT2大师探索版是全球首款采用LPDDR5X运存的手机,该运存有动态电压和频率缩放 (DVFS) 技术加持,耗电量降低了近20%。与此同时,LPDDR5X拥有比上一代快1倍多的速度,可让手机综合功耗降低30%。

OM一般指Flash memory,即是闪存,是指手机用以存储APP、视频、音频、图片、游戏等资源的空间,闪存越大、速度越快,所能存储和吞吐的资源越多越快。随着5G网络的普及,市场对手机闪存的存储量和存储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闪存指标已经成为监测手机存储能力的重要指标。

从本次监测的16款样本手机来看,高速大闪存已经是发展趋势,只有三部样机给出了最新128GB闪存可供选择,全部样机给到了256GB闪存的标配,15部样机给到了512GB闪存作为标配,5部样机给到了最高1T闪存可供选择,从分布上看,512GB闪存已经成为旗舰手机的标配。

本次监测的16款样机全部采用了UFS3.1标准的闪存,目前该标准已经是旗舰机市场绝对主流。

电池技术和快充技术依然是目前产业链企业臻待攻克的硬件瓶颈问题,高性能、大存储、5G手机在能耗上呈现高速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手机应用也需要消耗极高的电量,手机电池技术相对手机的性能发展趋势进化的较为平缓,已经成为制约手机发展的硬件瓶颈之一,在无法实现轻薄化手机配置大容量电池的情况下,快充和散热技术成为手机厂商目前持续努力的目标。

从本次监测的16款样机来看,快充技术已经成为目前手机充电技术的标配,无线快充和反向充电也呈现普及趋势。

电池容量的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在电池上任何微小的容量增加,都会带来手机厚度增加、手机发热,以及稳定性的问题。在电池容量上,本次监测的样机比起2021年主流旗舰手机并没有取得数值上的突破。

16款样本手机中,电池容量在5000mAh以上的有7款,电池容量在4500~5000mAh的有9款,电池容量在4500mAh以下的有1款。电池容量最高的是联想拯救者Y90电竞手机,电池容量高达5600mAh;电池容量最低的是moto razr 2022,为3500mAh。

在无法突破电池容量瓶颈的情况下,手机快充速度成为唯一突破口,随着快充团体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的出台,快充发展已进入平稳期,本次监测的全部手机样本均带有快充功能,其中还有部分手机配备了有线无线双快充以及反向充电功能。

V均支持60~80W有线快充,代表了目前市场快充的主流数值,此外,moto razr 2022、三星Galaxy S22 Ultra配置了低于50W的有线快充,在充电方面较为保守。

无线快充方面,因为相关规定的出台,8款手机样本都支持了最高50W 的无线快充极值,也有包括中兴Axon 40 Ultra、红魔7S PRO等9部样机为了避免手机的发热问题、实现手机轻薄体验,以及成本综合考量,选择取消了无线快充。

反向充电方面,小米12S Ultra、vivo X80 Pro等7款样机支持10W反向充电,能够在部分场景下解决关键时刻的续航问题。

在电池安全方面,技术进化相比去年并不大,在安全技术上,依然采用了双电芯设计,保证充放电安全,尤其像红魔7S PRO、iQOO 10 Pro等高性能游戏手机,均采用了该类设计。

高性能SOC在运算以及5G网络的使用中,导致手机迅速发热,虽然厂商已经通过动态刷新、智能降频以及系统优化来降低能耗,但依然无法完全解决手机的发热问题,不能及时散热就会造成手机的耗电加大并造成手机主频降低导致卡顿。

在散热方案上,行业主流采用的是石墨烯散热、金属边框散热、VC液冷材质散热散热、风扇散热等方式,大部分厂商会将若干种解决方案综合起来运用,以实现主动散热最优解。

VC液冷散热被称之为均温板 、均热板散热等, 是一种高效率传递热量的方式,VC均热板与热导管组合两者基本上原理与理论架构相同,不同处在于维度、制作工法等,热管散热技术较为成熟,价格相对较低,而VC均热板散热更快,不过造价比较高。本次监测的16款样机中,VC液冷散热几乎成为了厂商选择的主流配置, 且有多部样机采用了多散热方式立体组合的方案。

操作系统是智能手机各项能力的可视化界面,是智能手机与用户交互的媒介,因此操作系统流畅与否是影响用户体验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本次监测的16款机型中,有14款机型的系统底层是Android,2款机型的系统底层是HarmonyOS。

尽管从底层系统层面来看,Android是主流,但是由于各大手机厂商都基于Android深度优化、定制、开发自身的第三方操作系统,很少直接预载原版Android系统,因此对操作系统的流畅性监测主要基于这些第三方操作系统。

从监测的16款机型中,使用的第三方操作系统主要有11个。其中,商用时间较长的是小米MIUI、OPPO ColorOS、中兴MyOS、联想ZUI,vivo OriginOS、三星One UI等都经历了重新开发。而华为HarmonyOS则是华为在受美国打压之后,自主研发的独立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如果以系统开发时间、月活用户数量、用户评价等几个维度来监测,小米MIUI和OPPO ColorOS可以进入第一阵营。其中,小米MIUI首发于2010年8月,截至2022年6月底,其全球月活已达5.47亿户。OPPO ColorOS首发于2013年4月,目前月活已超过5亿户。

而华为HarmonyOS凭借自主研发、用户体量等方面的优势也能够跻身前列。HarmonyOS是华为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首发于2019年8月,截至2022年7月,搭载鸿蒙HarmonyOS 2的华为设备突破3亿台。

综合各方数据来看,小米MIUI、OPPO ColorOS、华为HarmonyOS是排名前三的手机操作系统。

总分榜出炉,最优设计定向

横向对比16款旗舰手机之后,不难发现主流手机厂商无论从产品形态选择方向上还是旗舰款手机的产品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在总结部分、评分之前,项目组结合国内外主流的第三方评测软件“安兔兔评测”综合跑分,对手机的核心处理能力(CPU)、图像处理能力(GPU)、内存性能(MEM)和用户体验(UX)进行逐项评估印证,并结合监测报告各个分项进行综合打分。

基于各分项评分,项目组给出代表当下中国手机设计主流机型的分数排序,我们并不是为某个厂商背书,只是从手机设计的专业角度直观地展现出手机当下的水平(它并不代表具体手机市场表现和消费行为)。

同时,项目组结合专家意见,根据每款手机设计的优势,给出最高水准的最优参数配置模型。

2022年手机设计十大趋势

项目组基于当前16款代表机型的10个大项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中国手机设计的主要特征和未来趋势。最终结果是项目组在经过机型调查分析和专家问卷的基础上,做出的对未来手机设计趋势的基本判断。

折叠屏创新扎堆“内卷”

过去两年,折叠屏手机一直处于高不可攀与类概念机的阶段,随着铰链和屏幕技术的革新,折叠屏已进入普及之年。在技术创新上,以内折式折叠屏、竖向折叠屏手机、外折式折叠屏的三种主流折叠屏形态的产品都已不断推陈出新。特别是在折痕处理、应用适配上逐渐完善。而在价格方面,最新的竖向折叠屏手机价格进入6千元市场,价格的下探让折叠屏可以辐射更多圈层,随着折叠屏逐步向低价位普及,未来或可以更多子系列产品线或子品牌看到他们的身影,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

LTPO技术下放中低端

随着屏显技术的不断突破,手机屏幕刷新率早将最初的“60Hz”标准提高为现在的“90Hz”和“120Hz”,游戏手机更将其提升至“144Hz”与“165Hz”,但与此同时,屏幕刷新率参数越高,与之相对的屏幕的耗电量也在急剧增加,为了平衡功耗与高刷体验键的关系,LTPO屏幕正在成为手机厂商的最佳之选,这种屏幕技术可以在显示图像、文本等低帧率内容时,自动降低屏幕刷新率,从而给电池减负。2022年以来,LTPO技术同步走进千元机市场,在高端市场,以E5发光材质为代表的LTPO 2.0正成为旗舰机的新标配,引领屏幕发展新风向。

4nm制程工艺主宰高端市场

技术能力成能效影响变量

无论是高通骁龙8G1、骁龙8G+1,还是联发科天玑9000和天玑9000+,制程工艺都升级到了4nm,而这些处理器芯片都是高端旗舰智能手机的首选,可以断定4nm制程工艺已经主宰了高端旗舰机市场。但是从市场表现来看,由台积电代工的联发科天玑9000和高通骁龙8+G1旗舰芯片拥有良好的市场口碑,而由三星代工的高通骁龙888和骁龙8G1因发热严重导致能效屡屡“翻车”。显然,在4nm成为旗舰芯片首选制程工艺和处理器内核设计架构相同的背景下,代工厂的技术和能力成为左右旗舰处理器能效的最大变量。

手机CMOS市场索尼势头超过三星,国产豪威CMOS也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手机像素方面,1亿像素主摄虽然存在但并没有成为行业主流,采用千万级像素主副摄互补依然是行业首选配置,在高倍率拍摄上,潜望式变焦已经成为高端旗舰的标配,同时,手机厂商为了进一步夯实影像能力差异化,纷纷在自研影像赛道布局,通过将“计算摄影”理念融入拍照,利于AI算法将海量的数据信号推算为更加准确的光信号,并且将现实中的自然场景真实地呈现出来,这也成为高端影像手机的重点能力体现。

随着5G网络逐步完善和运营商终端入网要求的变化,5G已经成为高端智能终端的“标配”,并且向中低端手机持续渗透。而为了提升手机终端的通信质量,更大程度上发挥5G通信“高速率”“低时延”的特点,4×4 MIMO天线设计也已经成为智能终端标配。不仅如此,随着华为Mate 50 Pro和苹果iPhone 14系列新产品的问世,卫星连接和通信能力开始在手机终端上新莺初啼,为其通信能力突破提供了想象空间。

在音效表现上,杜比认证+立体声双扬声器已经成为旗舰手机主流标配,部分厂商依然会寻求国际音频厂牌联名调教,但也有包括华为、三星等大厂选择自己下场设定音频标准。总体来看,音效在手机设计权重渐弱,但依然是手机用户体验的关键一环,目前主流旗舰手机都有着对应的无线蓝牙耳机生态,音效的竞争,已经成为终端生态的竞争。

3D超声波指纹识别进风口

随着全面屏手机和折叠屏手机新品的爆发式增长,手机生物识别已经不再成为产品的创新卖点,而是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所有旗舰产品的基础配置当中去,同时,3D超声波指纹识别正成为屏下指纹识别的下一个风口,相比光学识别,3D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辨识精度更高,安全级别更高。与直屏手机相比,折叠屏形态手机因为特殊的产品构造和成本控制,主流依然采用侧指纹解锁方案,而曾经因为技术难度和成本问题被有限配置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在包括折叠屏手机在内的主流旗舰手机上全面普及,几乎成为行业标配。

第五代存储和闪存3.1成主流

比起2021年主流的8+256存储配置,2022年主流旗舰手机呈现出运存和闪存双增长的趋势,12GB甚至16GB运存及256GB闪存变为行业主流配置,这与5G时代视频和游戏等应用的高数据传输有很大关系,在存储标准上, LPDDR5(第五代低功耗内存标准)和UFS3.1(通用闪存存储标准3.1版)依然是绝对主流,但代表着更高速率和更低能耗的LPDDR5X运存已悄然登场,有普及趋势。

在电池技术没有取得“进化性”突破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手机的厚度重量,电池容量的竞争已经基本告一段落,在主流旗舰手机市场,除了牺牲续航的轻薄型手机外,几乎所有手机都采用了介于4500mAh~5000mAh的大容量电池,在快充技术上,除了以高续航为卖点的游戏手机有较激进的快充功率外,日常使用型旗舰包括新形态的折叠屏手机都采用了较为保守的快充配置,随着《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逐渐推广,快充领域的“野生化”竞争将趋于稳定,标准也有望统一。

在智能终端市场,安卓操作系统始终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是第一大手机操作系统。尽管全球各大终端厂商都开发了自有操作系统,但是基本均是基于安卓深度定制的,属于安卓生态链中的一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苹果iOS系统开放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安卓生态将会持续稳健发展,继续巩固自身的市场定位。不过,随着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终端数量突破3亿台,华为鸿蒙在安卓、苹果“垄断”的操作系统市场上撕开了口子,取得了突破。未来,如何培育鸿蒙生态圈,吸引更多智能终端厂商加入,将成为鸿蒙不断成长的第一要务。(完)

鸣谢:感谢有关手机厂商为本次中国手机设计监测报告提供的支持,感谢手机设计大赛有关专家对本报告的智力支持。

先跟大家说声抱歉哈,因为之前一直有说到这些iphone、ipad、手表选购/使用指南,但因为最近工作比较忙,一直没来及好好静下心来给大家写很多很多有用的文章。今天叨叨主要来跟大家说说IPad的选购指南+购买建议。ipad这么多型号我应该怎么选择?分别有什么不一样呢?

喜欢绘画的小伙伴:ipad绘画真的很香,比拟数位板

喜欢打游戏的小伙伴:ipad mini打王者真香,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g和4g有什么区别需要换手机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