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前面是七七的密码?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由此爆发。事变时,驻守平津地区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官兵奋起抵抗,给予日寇沉重打击,佟麟阁、赵登禹两位将军先后殉国。如今,研究、介绍第29军的各种资料早已汗牛充栋,人们对这支部队也是耳熟能详。

但在文献史料中有一个很难解释的问题,那就是“七七事变”时,第29军的总兵力达到了10万余人,可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个军顶多就是3到5万人。特别是在当时国军良莠不齐、一个军只有1、2万人更是屡见不鲜的情况下,第29军是怎么发展到10万人的?它为何会如此“庞大”?

今天我们不妨对此探析一下。

上图_早期西北军基层官兵旧照片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下第29军是怎么成立的。众所周知,第29军的前身是冯玉祥的西北军,但它却不能算“纯粹”的西北军。1930年中原大战后,战败的西北军树倒猢狲散,其中的一支残兵约5、6万人在宋哲元、张自忠、刘汝明、童玉振、孙良诚、秦德纯、赵登禹、张维藩等人的带领下退入山西。这部分人不想屈膝降蒋,也没有实力自立门户,于是便寻求当时掌控华北的张学良的庇护。

张学良倒也爽快,毕竟这虽是败军,却也是善战之师,其间还有不少名将,于是欣然接纳,将其改编为东北边防军第3军,宋哲元任军长,秦德纯、刘汝明任副军长,冯治安任第37师师长,张自忠任第38师师长。同年6月,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29军自此成军。

上图_张学良(1901年-2001年),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

注意,此时的第29军只有两个师的编制。要知道张学良虽然煊赫一时,但也不得不听命于蒋介石。由于蒋对西北军素无好感,于是只给了东北边防军第3军2个师8个团的编制,加上军直属部队,人员定额仅2.5万。

因此,宋哲元等不得不对手下弟兄进行裁撤,留下精壮,老弱病残则给遣散费后打发回家。所谓“浓缩的都是精华”,缩编后的第29军因官兵素质较高,故而战斗力非常强悍,这也是其在长城抗战中战绩出色的重要原因。

上图_宋哲元(1885-1940),字明轩,山东省武定府乐陵县(今山东省乐陵市)人

这个时候已经是1930年下半年,要知道第二年就爆发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为此焦头烂额,哪还有心思去管第29军这个非己出的"过继子"?所以第29军虽然建军,但张学良却撒手不管,宋哲元等第29军的头脑们只好自谋发展。

不过,或许正是得益于此,第29军始终没有被东北军等其余武装在内部安插进“外人”,宋哲元、张自忠、刘汝明、童玉振、孙良诚、秦德纯、赵登禹、张维藩八人一直牢牢掌控该军,并形成了牢固的领导核心。由于这几人本就是西北军中的铁兄弟,所以第29军上下抱成一团、极难瓦解,这就为其的不断扩编奠定了基础。

第29军的第一次“壮大”始于1932年。由于宋哲元明确提出“不打内战,枪口对外”的口号,得到麾下诸将的一致拥护,蒋介石数次调第29军南下剿共,都被宋哲元以各种理由婉拒。由此,第29军和宋哲元在国内上下获得了极好的名声。而“九一八”后,张汉卿为挽回一些面子,便强烈推荐宋哲元主政察哈尔,得到允准。

察哈尔虽然地狭人稀,但好歹是块地盘。于是,宋哲元带领第29来到察哈尔便招兵买马,不久后得到了暂编第2师的番号,由刘汝明任师长。

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第29军在喜峰口、罗文峪等战役中英勇作战,尤其是其“大刀队”多次夜袭日军,打得日军心惊胆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士气。由此一来,第29军声名更盛,还得到广大爱国群众大量的捐款捐物,腰包也鼓了起来。

不久后,宋哲元等人的老长官冯玉祥组织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失败,宋哲元将同盟军大批骨干连同武器装备吸纳进第29军中,增编了第132师。同时,暂编第2师更名为第143师,第37、38师两支老部队也由2个旅扩编到3个旅,第29军得到了又一次扩充。

上图_《何梅协定》签订后的报刊报道

1935年,国民政府在日本的压力下签订《何梅协定》,中央军、东北军撤出平津及河北北部。宋哲元便以“确保察省治安,防范匪(指投靠日伪的叛徒)患”为名,率军进占成为“真空”地区的平津和河北北部。平津相比察哈尔无疑富庶得多,得到了充足人力、物力、财力的第29军开始了又一轮扩军行动。

到“七七事变”前,第29军发展至下辖第37师(辖109、110、111旅),第38师(辖112、113、114旅),第132师(辖第1、2旅),第143师(辖第1、2旅),独立第25旅,独立第26旅,独立第27旅,独立第28旅,独立第29旅,独立第39旅,独立第40旅,此外军直属部队还包括骑兵第9师、骑兵第13旅、特务旅等,总人数超过10万。

虽然第29军兵员很多,甚至超过了当时许多路军、集团军的规模,但第29军始终都只有一个军的番号。有些资料上因其兵力太大而称其为“第29路军”,是错误的。第29军从来就只有军的番号,不曾有过路军的番号。

上图_七七事变:卢沟桥中国军队机枪阵地

“七七事变”发生后,虽然第29军官兵不畏强敌、浴血奋战,但是在连损佟麟阁、赵登禹两员大将后,宋哲元于7月29日凌晨率部撤走。

8月,蒋来电示意宋哲元前往南京。由于担心蒋将自己作为丢失平津的替罪羊法办,宋哲元不敢前去,派秦德纯代为晋见。但很快,秦德纯带回了意外的好消息:蒋介石并没有责怪的意思,还将第29军扩编为第1集团军,以宋哲元为总司令,第37师、132师编为第77军,以冯治安为军长;第38师扩编为第59军,军长由宋哲元兼任(后由张自忠担任),第143师扩编为第68军,以刘汝明为军长。

从此,第29军的番号和这支部队再无关系,之后抗战中出现的第29军,已经是一支完全不同的部队了。

上图_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

不过,老29军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终结。刘汝明的第68军和张自忠的第59军参加了徐州会战,尤其是第59军战功卓著,堪称抗日铁军。后来,国民政府军委会组建第33集团军,张自忠任司令,冯治安副之,下辖第59、77军及曹福林的第55军。再后来,张自忠于枣宜会战中殉国,冯治安接任司令。枣宜会战后第33集团军元气大伤,又由于是杂牌部队得不到补充,三年后常德会战时其已沦为二流部队。

抗战结束以后,第33集团军整编为第33军,1947年又改为第三绥靖区,冯为司令,仍下辖第59军、77军。1948年11月,第三绥靖区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率第59军全部和第77军大部共两万多人在贾汪、台儿庄宣布起义,加入人民军队的行列。此举不仅正式拉开了淮海战役的帷幕,也宣告老29军的历史走向终结。有意思的是,老29军在台儿庄大捷中打出了最后的辉煌,却又在台儿庄完成蜕变、弃暗投明,这真可谓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作者:林森校正/编辑:莉莉丝

【1】任学军《档案解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历史面貌》

【2】孙树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士兵》

【3】郭东风《民国军史中的以讹传讹》

【4】石辰《拼将热血报中华——忆抗日爱国将领何基沣将军》

【5】尹家衡《我所知道的冯治安将军》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走向富足的30本:从头开始了解财富,一起提升财富认知

  • 你知道通货膨胀下,如何让手里的钱保值?你知道如何获得被动收入吗?你清楚自己每个月的花销吗?你的财富计划能够保证未来的你,你的小孩和父母过上优渥的生活吗?
  • 如果你无法给出令自己满意的答案那么,在财商提高这件事情上你每周花多长时间学习呢?
  • 课程可以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打造富人思维、了解投资理财、获得认知升级。
  • 180天良心课时,陪你从头开始了解财富
  • 150张清晰思维导图,助你更好掌握所学内容
  • 30本经典财富管理书籍,好内容成就更多收获
  • 300个知识点助你融会贯通,拒绝杂乱不成体系
  • 150节音频陪伴,媛姐陪你一起提升财富认知
  • 还未对财富形成认知的学生族
  • 想多方面提高财商的职场人士
  • 想搭建家庭良性财富系统的妈妈
  • 想了解财富不甘平庸的每一个你
  • 课程包括音频和pdf文档
走向富足的30本财商提升书单:从头开始了解财富,一起提升财富认知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单个教程无需登录、可以直接购买;全站资源终身会员免费下载!

文章版权声明 1、本网站名称:七七创业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个数字密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