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药材通网站商品可以随意定价吗发布了药材商品么?

关于印发利川市2022年重点主导产业链提升

利乡村振兴指办〔2022〕4号


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市直相关单位:

《利川市2022年粮食产业链提升实施方案》《利川市2022年茶叶产业链提升实施方案》《利川市2022年生猪产业链提升实施方案》《利川市蔬菜(大宗蔬菜、莼菜、山药)产业链提升实施方案》《利川市2022年中药材产业链提升实施方案》已经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利川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办公室利川市农业农村局

利川市发展和改革局利川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利川市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利川市卫生健康局

利川市2022年粮食产业链提升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利川市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方案》和《利川市2022年重点主导产业链提升工作方案》精神,加快推进我市粮食产业发展升级,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按照市场主导、农民主体的发展理念,遵循产业和市场规律,激活农民内生动力,推动粮食产业实现更高水平的良性发展。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加强粮食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壮大粮食龙头企业,强化农业风险防范,积极提升粮食品牌建设,提升粮食初加工装备水平,着力畅通粮食销售渠道,全面提升粮食产业生产经营质量和效益。

(一)加强粮油基地建设。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农田水利工程,大力改善粮食生产基础条件,2022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7.23万亩,在全市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成区落实粮食生产基地59万亩。以八月香米业为引领,带动各类粮食经营主体发展优质粮食基地,形成连片种植带。引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土地流转、托管服务、代耕代种等方式,减少撂荒地,扩大粮食生产基地面积。2022年完成州下达粮食生产面积117万亩,建成1个连片千亩以上马铃薯商品化基地。〔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汪营镇、南坪乡、柏杨坝镇、凉雾乡、谋道镇、团堡镇、元堡乡、沙溪乡、文斗镇、忠路镇、建南镇〕

(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围绕重点龙头企业,吸引带动一批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动发展,扩大订单生产,开展技术升级、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保障高质量原粮供应和产能合作,提高重点龙头企业市场主导能力。支持具有突出贡献的龙头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022年培育产值过5000万元粮食企业1家,新进规粮食企业1家。〔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科经局、市发改局、市市场监管局〕

(三)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引导各乡镇(街道、开发区)(以下简称“乡镇”)加强农业保险政策宣传,组织种粮农民和粮食经营主体积极参与2022年粮食类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强粮食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恩施银保监分局利川监管组、人保利川支公司,各乡镇〕

(四)推进特色品牌建设。强化粮食生产过程监管,增强品质品牌意识。引导粮食产业龙头企业和粮食基地开展品牌创建和绿色、有机认证,提高产品商品率和附加值。立足我市产粮大县优势,配合做大做强“恩施土豆”地标品牌,积极打造“利川大米”优势品牌。通过展会展销方式持续提高利川粮食产业品牌知名度,促进粮食商品增值。〔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经局〕

(五)提升加工装备水平。引导粮食企业新建或升级改造一批粮食加工生产线,促进加工水平提高。结合“十四五”粮食烘干能力提升行动,引导种粮主体购入粮食烘干设备,新增一批烘干房建设,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和先建后补政策。建设低温保鲜库等仓储设施,引导农户科学储粮,推广绿色仓储、适度加工等节粮减损措施。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加快马铃薯鲜食、即食产品的成果转化和商品化生产。依法依规做好粮食加工环节市场监管。〔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市场监管局〕

(六)畅通市场销售渠道。积极推进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建设,推进市级粮食储备应急保障中心项目建设,增加储备仓容,完善应急保障功能,提升应急保障能力。鼓励连锁(超市、酒店、社区)配送等经营方式,减少流通环节,积极构建集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新型供应链。鼓励粮食产业龙头企业和粮食生产基地等参与超市采买对接。引导粮食企业用好用活“832平台”,粮食产品应上尽上,加大消费帮扶,拓展线上渠道。积极组织粮食企业参加各种展览展销活动,拓宽销售渠道,帮助企业拿到更多订单。〔牵头单位:市科经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供销联社、市农业农村局〕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粮食产业链链长为组长,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局、市科经局、市供销联社、市市场监管局、恩施银保监分局利川监管组等市直部门和各乡镇为成员单位的利川市2022年粮食产业链提升工作领导小组,把发展粮食产业摆在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位置,统筹推进2022年粮食生产各项工作任务。

(二)优化调整指标。按照上级正式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落实市人民政府下达粮食生产任务通知要求,市人民政府对《中共利川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利川市2022年重点主导产业链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利农组〔2022〕3号)中粮食生产相关任务指标进行优化调整。

(三)压实工作责任。不定期对各乡镇粮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坚决杜绝被动式、应付式的发展,确保粮食产业发展各项工作抓紧抓实。各乡镇要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班,确保有机构、有人员抓粮食产业发展工作。工作专班要细化方案、落实举措、加强调度,切实解决粮食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分解落实辖区内粮食生产任务,建立到村到组到户三级粮食生产台账;要组织农技人员加强技术指导,确保产量只增不减。

附件:1.利川市粮食产业链专家团队名单

2.利川市粮食产业链工作专班

利川市粮食产业链专家团队名单

联系电话: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利川市粮食产业链工作专班

链 长:谢世鸿 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链长办公室主任:李伯韬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链长办公室成员:文弟武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谭 奎 市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主任

向明艳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张 旎 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股负责人

陈 固 市土肥站负责人

联 络 员:文弟武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利川市2022年茶叶产业链提升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利川市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方案》和《利川市2022年重点主导产业链提升工作方案》精神,推进我市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大品牌、大企业、大市场”发展思路,突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突出培育领军龙头企业,突出科技创新,完善茶叶生产、加工和经营体系,促进茶叶产业转型升级。

(一)巩固提升茶叶基地。2022年实现巩固茶园面积27.37万亩,投产茶园面积达到22.8万亩。一是围绕“一红一绿”,巩固提升毛坝镇楠木村国宾茶园、忠路镇杨家坡生态茶园管理水平,从而带动产茶乡镇巩固茶园基地。在毛坝镇建设以“利川红1号”为主的地方良种母本园200亩,建设高标准育苗基地500亩以上,在忠路镇建设野生古茶树保护区。二是实施老茶园和劣质低效茶园的改造。对产业带内茶叶品质不好、经济效益不高的茶园进行改造,2022年改造劣质低效茶园面积不低于5000亩。三是优化布局茶叶品种。主要推广冷后浑(利川红1号)、槠叶齐、中茶108、乌牛早、龙井43号、安吉白茶、黄金芽、鄂茶1号、鄂茶10号等优良品种。四是推广茶叶基地全域绿色化。在示范带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逐步实现茶叶原料基地全域绿色化,部分基地向有机转化。五是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湖北省促进茶产业条例》有关内容的宣传贯彻落实,严格投入品源头管控,建立从茶园栽培、加工、包装、贮运、营销全过程可追溯体系,提高质量安全水平。〔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市茶叶局、毛坝镇、忠路镇、谋道镇、柏杨坝镇、文斗镇、沙溪乡〕

(二)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一是集中力量打造“利川红”区域公共品牌,借力新媒体,登陆央视、主销区省级卫视等主流媒体,冠名重大体育赛事,利用机场、高铁、公汽和城市标志物及高速主干道等,全方位加强广告宣传,提高“利川红”区域公共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强化品牌保护使用。制定区域公用品牌产品质量标准,强化品牌使用管理,开展“一红一绿”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牵头单位:湖北利川红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责任单位:市融媒体中心、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茶叶局〕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一是做大做强领军标杆型龙头企业,2022年着力将湖北利川红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培育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新进规企业,将九龙茶业培育为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茶叶领军企业,持续巩固星斗山公司亿元企业培育成果,培强临江、春露2家茶叶龙头企业。二是通过招商引智引资,招引1家茶叶精深加工企业,开发现代茶饮、抹茶等高附加值终端产品。〔牵头单位:市科经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统计局、市发改局、市招商服务中心、市茶叶局、湖北利川红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四)推进加工提档升级。2022年实现新建改造升级茶叶初、精、深加工生产线41条,茶叶加工产值达15亿以上元。深度剖析市场需求,以清洁化、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为方向,加快茶叶加工装备更新升级。〔牵头单位:市茶叶局;责任单位:市科经局、湖北利川红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五)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武陵山土家族、红色老区等文化资源,巴文化、肉连响、龙船调、采茶小调等非遗物质文化资源,打造谋道镇大兴片区“茶旅康养”示范区、柏杨坝镇友好村“茶旅观光、研学”示范点、毛坝镇星斗山红茶谷,组织旅行社开展茶旅融合乡村旅游活动。〔牵头单位: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局、谋道镇、毛坝镇、柏杨坝镇〕

(六)畅通市场销售渠道。引导茶叶企业用好用活“832”平台,打通“线上线下”两条销售网络;组织优质茶企对接省直帮扶单位及武汉经济开发区,加大消费帮扶力度。〔牵头单位:市供销联社;责任单位:市茶叶局〕

(七)积极争取产业项目。围绕产业链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做好行业发展动态、形势分析研判。统筹各类资源,加强与省州相关部门对接,积极向上争取茶产业链中省项目和奖补资金。〔牵头单位:市发改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由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担任链长,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任链长办公室主任,相关单位和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链长制”,加强对产业链建设工作的全面指导,协调解决产业链建设的突出问题,保障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政策支持。统筹引导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像产业链汇聚。在技术改造、招商引资、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支持政策重点向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倾斜。

(三)强化督办落实。采取“月碰头、季调度、半年小结、全年总结”方式,围绕产业链重点任务、重点项目,督办事项完成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附件:1.利川市茶叶产业链专家团队人员名单

2.利川市茶叶产业链“链长制”成员名单

利川市茶叶产业链专家团队人员名单

倪德江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张 强 恩施州农科院副院长

胡兴明 恩施州农业农村局经作科副科长

胡家雄 湖北利川红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邱建红 湖北省荆楚工匠、首席制茶师

王启茂 利川金利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陈凤国 利川市毛坝镇人民政府退休干部

胡正印 利川市茶叶局干部

廖 伟 利川星斗山红茶有限责任公司制茶师

利川市茶叶产业链“链长制”成员名单

链 长: 刘 勇 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分管副市长:佘 军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主 任:龚友明 市发改局局长

副 主 任:杨 波 市发改局副局长

文弟武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成 员:王启美 市林业局副局长

何 斌 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卓 勇 市科经局副局长

王智会 市文旅局文旅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刘洪浩 市融媒体中心总编辑

成思军 市财政局副局长

贺林邦 市统计局副局长

向江杰 市供销联社副主任

王洪钦 市招商服务中心副主任

吴兴福 沙溪乡党委副书记

伍江明 文斗镇党委副书记

罗 洋 忠路镇党委组织委员

孙永宽 谋道镇人大副主席

刘艳敏 柏杨坝镇人大副主席

胡家雄 湖北利川红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胡正雄 市茶产业协会秘书长

卓万凯 利川星斗山红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王启茂 利川金利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谢文英 湖北嘉润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

茶叶产业链办公室设在利川红茶叶集团有限公司,由龚友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产业链日常工作。

利川市2022年生猪产业链提升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鄂办发〔2021〕10号)和《省农业产业化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重点农业产业链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农产联办发〔2021〕1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生猪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乡村振兴,结合我市生猪产业链建设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

全市生猪出栏80万头,生猪产、加、销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25亿元,其中加工产值超2亿元。

(一)推行生猪你五化标准化养殖。2022培植5000头以上现代化规模猪场5个,全市年出栏生猪300头以上的“五化”标准养殖场达到300户,标准化养殖率达到40%以上。培育1户种养结合的种养循环企业。

(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配齐动物实验室人员编制,改善实验室条件。增加乡镇畜牧兽医服务力量,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建立科学、高效、环保、绿色的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

(三)完善屠宰和流通体系。新建2个A类屠宰企业,年屠宰生猪15万头以上,建立顺畅的生猪流通体系。

(四)壮大龙头企业实力。培育5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州级龙头企业,扶持土家牧业做强“土家山”特色腌腊制品品牌。

(一)出台全产业链发展扶持政策

2022年12月底前明确系统性扶持生猪全产业链发展的政策,确保扶持项目和资金额度并拨付资金到位。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方式,重点用于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屠宰企业整合和技术改造、创建生猪全产业链示范区、科技创新、品牌宣传、冷链物流建设等方面。

(二)加强五化标准化养殖技术指导

1.品种良种化。因地制宜,选用长白猪、大约克、杜洛克、恩施黑猪、太湖猪等良种猪,推行优质高效的内三元或外三元杂交模式,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2.养殖设施化。完善养殖环境调控、精准饲喂、动物疫病监测等设施,实行可视化监管,提高生产效率。

3.生产规范化。新建养殖场要确保场址选择与布局、圈舍和附属设施建设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规范化标准的要求;生产过程中要规范化组织生产,健全养殖档案,确保畜产品安全可追溯。

4.防疫制度化。建立完善严格的消毒免疫、无害化处理、疫情报告、检疫申报等防疫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度,消除重大动物疫情隐患。

5.粪污处理环保化。完善储粪池、干粪场等设施设备,做到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按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就近消纳、综合利用”为主线,对粪污进行“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资源化”处理和利用,严守养殖环保底线。

(三)加大加工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

1.加快屠宰行业提挡升级。对全市5个落后的乡镇屠宰点进行妥善分类处置,切实理顺屠宰秩序。完善“点对点”调运制度。扩大现有屠宰场产能,提高生猪屠宰比重。推行生猪产品分部位分级销售,倡导生猪产品安全健康消费,逐步提高冷鲜肉品消费比重。鼓励畜禽养殖企业、屠宰加工企业开展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提高肉品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

2.加快冷链物流建设。加快推进屠宰企业、物流企业、农贸市场冷链体系建设,推进“运猪”向“运肉”转变,实现“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

农业农村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协调解决生猪产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及难点;发改部门要支持生猪养殖项目建设,落实好养殖业用电用水优惠政策,做好市场监测预警;财政部门要加大对生猪产业发展中各项资金支持;自然资源部门要做好生猪养殖用地审批及备案;林业部门要做好使用林地审批;生态环境部门要搞好养殖环保服务;招商部门要加大生猪养殖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协调各部门对引进的养殖项目做好服务工作,让项目引得来、能落地、有效益;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相关企业和交易市场的监督检查,维护市场秩序;人行利川市支行、银保监等部门和金融机构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编制和人力资源部门要充分保障生猪产业发展中有机构做事、有人做事;宣传部门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

利川市蔬菜(大宗蔬菜、莼菜、山药)

为贯彻落实《湖北省蔬菜产业链实施方案》《利川市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方案》和《利川市2022年重点主导产业链提升工作方案》精神,结合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突出全产业链发展理念,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全产业链发展,着眼我市大宗蔬菜、莼菜、山药产业链的短板弱项,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加强大宗蔬菜、莼菜、山药产业链强链补链建设。

力争到2025年,全市大宗蔬菜、莼菜、山药产业链综合产值超过12亿元,其中,大宗蔬菜产业链综合产值超过8亿元,莼菜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亿元,山药产业综合产值超过3亿元。基本形成“链条完整、结构合理、布局优化、主体集群、合作共享”的格局,产业链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以大宗蔬菜产业链发展为方向,按照相对集中、联系紧密、科学合理、功能完善的布局原则,打造功能互补、区域协同、合作共赢的利川大宗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大南泰农业、石板岭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培育,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创新能力、生产基础设施和销售渠道等优势,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

依据“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打造功能互补、区域协同、合作共赢的利川莼菜优势特色产业链。重点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引进扶持一批域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睡芙生态农业等龙头企业,推动莼菜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莼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农民增收。

以团堡镇为重点,建设山药生产基地,培育壮大汇川农业(恩施龙船水乡现代农业)等龙头企业,提升加工能力,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和创新平台,开发多元化山药加工产品,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重点任务、时间表和工作举措

1.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工程

时间表:2022年,建立大宗蔬菜重点企业名录库,将名录库中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到2025年,培育2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1亿元以上;大宗蔬菜产业链细分领域领军企业4家,年销售收入达2亿元以上。

工作举措:(1)提升大宗蔬菜商品化处理能力,提高净化烘干、分等分级、包装运输等设施设备生产能力。引导龙头企业建设一流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生产线,开发系列化、多元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2)支持我市重点龙头企业进行科技创新,重点培育高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3)培育成长一批大宗蔬菜生产加工企业,壮大大宗蔬菜产业链细分领域领军企业规模。〔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经局,相关乡镇〕

2.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工程

时间表:2022年,全面摸排现有大宗蔬菜基地情况,建立管理台账,区分不同类型,加快推进大宗蔬菜产业基地的改造提升。到2025年,建成生产规模0.2万亩以上的大宗蔬菜规模化种植基地5个,核心示范基地10个,物联网控制大棚种植基地1个。

工作举措:(1)出台基地建设支持政策。强化政策支持,在大宗蔬菜产品优势生产区,建成一批规模化种植基地、核心示范基地、物联网控制大棚种植基地。(2)制定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在基地示范推广机械化、标准化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新型高效栽培设施与栽培管理技术,辐射带动其他区域,提升大宗蔬菜品质。(3)改造提升现有种植基地配套设施装备水平。购置配套智能化设备,安装数字化生产、储存控制系统,完善基地冷链、仓储、烘干等相关配套设施。〔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科经局,相关乡镇〕

3.产业深加工水平提升工程

时间表:2022年,着力于通过招商引进大宗蔬菜产品深加工企业,组织企业自发或联合开展大宗蔬菜产品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到2025年,规模深加工企业发展2户以上,确保到2025年,年加工产值实现1亿元以上;大宗蔬菜产业链细分领域领军企业4家,年销售收入达2亿元以上。

工作举措:(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组织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研发一批营养健康、风味独特、方便快捷、市场亲和力强的大宗蔬菜加工新产品。(2)有序启动一批大宗蔬菜食品加工投资项目。建设利川大宗蔬菜加工投资项目库,按市场需求每年启动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滚动建设。〔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局、市科经局、市招商服务中心,相关乡镇〕

4.现代化市场流通体系构建工程

时间表:2022年,初步搭建大宗蔬菜市场流通网络体系。到2025年,建成较为高效完善的大宗蔬菜市场流通网络体系;搭建产业链数据共享资源库。

工作举措:(1)拓展国内市场。拓展大宗蔬菜产品市场渠道。支持龙头企业借力供销E家、832平台、天猫、淘宝、盒马、京东、长江严选等线上平台走向全国,建立以武汉为核心、辐射国内主要城市群的销售网络,对接社群团购、商超、餐饮、自播带货等平台,提升我市大宗蔬菜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大超市、机关、企业、学校、中央厨房等单位的直采力度,建立从地头到市场到餐桌集中统配物流体系。(2)建设大宗蔬菜产品交易市场,完善交易设施和配套服务,充分发挥农村电商优势,打造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努力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3)建设产业链数据共享资源库,构建市场流通网络体系。提高仓储保鲜能力,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预冷设施、通风库、冷藏库、气调库等设施。〔责任单位:市科经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局、市供销联社、市财政局、市智慧城市中心,相关乡镇〕

时间表:2022年,着力于引导大宗蔬菜产业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和绿色、无害、有机认证,提高品牌知名度。到2025年,培育国家级大宗蔬菜区域公用品牌2个。

工作举措:(1)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母子品牌结构,支持提升产品品牌影响力。(2)开展立体式品牌传播。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型信息传播手段开展品牌宣传,举办或借力各类会展进行产品展示展销,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经局、市供销联社、市融媒体中心、市市场监管局,相关乡镇〕

1.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工程

时间表:2022年,建立莼菜产业重点企业名录库,将名录库中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到2025年,培育龙头企业2家,年销售收入达1亿元以上;莼菜产业链细分领域领军企业2家,年销售收入达0.4亿元以上。

工作举措:(1)培育壮大一批。引导睡芙生态农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建立研发和创新平台,推进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改造和引进应用,推动农产品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延伸,使之发展为市场潜力大、融合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领军龙头企业。(2)招商引资一批。重点引进莼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现代服务业,支持企业创建标准化、规模化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推动资源循环利用。(3)培育成长一批莼菜生产加工企业。〔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经局、市招商服务中心,相关乡镇〕

2.冷链物流综合产业园建设工程

时间表:2022年,初步规划冷链物流综合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到2025年,在凉雾等莼菜优势主产区构建“产品+冷链设施+服务”的网络综合服务平台;建造冷链物流综合产业园;进一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工作举措:(1)建设完善产地冷链物流园,开展莼菜保鲜冷藏初加工,推进产地整理分级包装、冷库保鲜贮藏和冷链物流运输。(2)鼓励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第三方冷链物流、农产品流通企业及生产基地,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节能环保、高效适用的冷冻、冷藏和保鲜合库,加强产地预冷库、冷链运输设备及冷链产品加工基地建设。(3)构建“产品+冷链设施+服务”的网络平台,建设区域性、专业性冷链物流仓库、公共信息服务和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造莼菜冷链物流综合产业园。〔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科经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相关乡镇〕

时间表:2022年,支持莼菜企业合力打造利川莼菜品牌,组织参加国内大型展览展销推介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到2025年,培育省级区域公用品牌2个。

工作举措:(1)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母子品牌结构,支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2)支持莼菜产业集群合力打造利川莼菜品牌,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型信息传播手段开展品牌宣传,举办或借力会展活动等进行品牌展示展销。(3)构建莼菜产业立体销售体系。支持龙头企业借力供销E家、832平台、天猫、淘宝、盒马、京东、长江严选等线上平台走向全国,建立以武汉、重庆为核心、辐射国内主要城市群的销售网络,对接社群团购、商超、餐饮、直播带货等平台,提升莼菜产品市场占有率。〔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经局、市供销联社、市融媒体中心、市市场监管局、市智慧城市中心,相关乡镇〕

1.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工程

时间表:2022年,建立山药产业重点企业名录库,将名录库中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到2025年,培育2家细分领域领军企业、2家行业成长型企业。

工作举措:(1)提升山药精深加工能力,引导龙头企业建设一流精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多元化山药加工产品。(2)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研发和创新平台,支持龙头企业推进山药加工技术研究、改造,推进山药产品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延伸。(3)培育一批山药生产加工的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经局,相关乡镇〕

2.加工冷链物流产业园建设工程

时间表:2022年,初步规划加工冷链物流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到2025年,建设完善冷链物流配套基础设施,建成山药加工冷链物流产业园。

工作举措:(1)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研发一批营养健康、风味独特、方便快捷的山药加工新产品。(2)加快配套基地和辅料产业建设,延长和补强产业链。(3)鼓励山药生产加工企业、第三方冷链物流、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节能环保、高效适用的冷藏保鲜仓库,完善山药加工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科经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相关乡镇〕

(一)组织保障。大宗蔬菜、莼菜、山药产业链由副市长朱定攀任链长,市科经局、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任副链长。工作专班设在市科经局,由市科经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供销联社等相关业务股室人员组成,集聚社会力量,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全力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科技水平和质量效益。

(二)工作机制。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组、技术指导组、招商引资组、金融服务组等工作组。探索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多方联动、合作共建模式。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发挥龙头企业创新产品、开拓市场、品牌营销优势,发挥农民合作社生产组织、农资采购、技术指导等优势,发挥家庭农场、农户家庭经营生产优势,鼓励推广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培育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产业化联合体,让农民分享产业发展红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产业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形成差异化竞争、功能互补的良好格局。

(三)商贸流通服务。积极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扩大大宗蔬菜、莼菜和山药等特色农产品销量。支持大宗蔬菜、莼菜、山药产业链企业参加消博会、食博会、农博会、电博会等展会;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批发市场、商超、邮政快递、电商平台、中央厨房等企业开展运营合作,促进线上网络销售。围绕推进发展大宗蔬菜、莼菜、山药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盯产业领域行业领军企业,强化央企对接合作,着力招引一批链主式头部企业,精准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配套企业。

(四)技术服务。积极发挥湖北高校资源优势,加强技术服务。邀请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民族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恩施农科院等科研院校专家在大宗蔬菜、莼菜、山药产业发展规划、品种选择、品牌定位、种植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指导培训。建立首席专家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人才、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以产业链为纽带,推进全程科技服务和支撑。实施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农技教育培训,逐步建立起政府指导和市场引导相结合、公益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科技技能培训体系。

(五)金融支持。整合涉农财政资金支持蔬菜产业链建设,积极协调推动将大宗蔬菜、莼菜、山药产业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优惠信贷支持范围,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贷流程,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大宗蔬菜贷”“冷藏保鲜建设贷”等信贷产品。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担尽担”,给予贴息支持。引导市场主体和农民自愿参加政策性保险,提高抗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创造条件培育企业做大做强。

附件:1.利川市大宗蔬菜、莼菜、山药产业链专家团队

2.利川市大宗蔬菜、莼菜、山药产业链工作专班

利川市大宗蔬菜、莼菜、山药产业链专家团队

联系电话:市科经局办公室

利川市大宗蔬菜、莼菜、山药产业链工作专班

链 长:朱定攀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副 链 长:罗德志 市科经局局长

李伯韬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综合协调组:何昌青 市科经局贸促股股长

张 旎 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股负责人

谭 维 市科经局贸促股工作人员

技术指导组:姚明华 省农科院研究员

王 飞 省农科院高级农艺师

尹延旭 省农科院高级农艺师

柳文录 州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皮秀权 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何文远 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招商引资组:张琴旋 市招商服务中心投资二组负责人

金融服务组:梅子昆 市金融办工作人员

联 络 员:谭 维 市科经局贸促股工作人员

利川市2022年中药材产业链提升实施方案

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的通知》(鄂政发〔2020〕26号)和《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利川市农业重点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利办发〔2021〕5号)和《利川市2022年重点主导产业链提升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市中药材产业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全市中药材产业链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体方针,统筹推进“大旅游、大交通、大产业、大项目”建设,坚持“大品牌、大企业、大市场”发展思路,打造“利川黄连”“利川大黄”品牌,培育龙头企业,突出科技创新,规范中药材种植生产和加工体系,促进中药材产业提档升级,高标准打造“华中药库”中药材产业链。

聚力中药材产业链建设,全年巩固并科学拓展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3.5万亩;重点培育“利川黄连”和“利川大黄”优势品种,建设“利川黄连”和“利川大黄”的种植、加工标准体系,完成“利川黄连”“利川大黄”种质资源圃建设;建立中药材产业链专家库,创新培训方式,推广中药材种植生产技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力争签约8个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培育过亿元企业1家、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和新进规企业1家,促进中药材产业链产值增长。

(一)加强中药材基地建管

1.实施产业基础普查。对我市中药材种植加工的市场主体、种植种类和规模进行普查,摸清生物医药产业基本情况。完成林下中药材种植资源的普查工作,摸清我市适用于林下种植的中药材品种和发展空间,为林下发展中药材提供数据支撑。〔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相关乡镇〕

2.强化中药材基地建设。开展种质资源建设和良种选育改造;建设“利川黄连”和“利川大黄”种质资源圃,在建南镇、元堡乡建设“利川黄连”和“利川大黄”良种繁育和种苗培育基地200亩,在元堡、汪营、建南、忠路等乡镇开展中药材绿色种植,建设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带动黄精、鱼腥草、虎杖等优势中药材发展,并给予政策奖补和支持,2022年新增中药材基地0.2万亩,“利川黄连”面积稳定在11.5万亩,“利川大黄”种植面积稳定在6万亩,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3.5万亩。〔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乡镇〕

3.开展中药材产业链溯源建设。以利川黄连、利川大黄优势品种为试点,确定试点企业,开展溯源建设,从中药材的种子繁育、种苗培育,药材的种植生产,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实施全程追踪管理,保障中药材产品质量。〔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培育市场主体。落实财政支持政策、人才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等要素支持,培育壮大中药材产业市场主体,推进中药材加工清洁化及技改建设,强化加工装备的升级改造。2022年底,力争香连药业年产值过亿元,恩施诚实通、勤隆中药材等企业年产值稳步增长;培育利川市勤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楚盛堂、恒大、丽豪等3家企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企业;培育丽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为新进规企业。〔责任单位:市科经局〕

(三)积极开展招商引资

1.推动项目签约落地。在生物技术、现代中药、中药大健康产品、医疗器械等生产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力争引进一家生物医药项目落地,完成招商签约项目8个或签约总金额17亿元的目标;〔责任单位:市招商服务中心、市卫健局〕

2.建立产业项目库。立足于我市中药材产业资源优势,会同农业、发改和财政谋划一批产业项目,做好项目的立项储备和入库管理工作,力争产业项目进入省储备名单获得上级资金扶持,力争获取1-2个B类省级项目,推动我市生物医药第一、二、三产业链的发展;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健博会、展销会等推介利川特色优势资源。〔责任单位:市卫健局〕

1.开展标准体系建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联合恩施诚实通、利川箭竹溪黄连、利川勤隆中药材等合作社,根据湖北省地方标准《马蹄大黄生产技术规程》(DB42/T )、《黄连林下种植规程》(DB42/T )、《黄连初加工技术规程》(DB42/T 944-2014),结合实际,开展“利川黄连”“利川大黄”的生产加工标准体系建设并加以推广,推动道地药材的品牌建设。〔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2.开展“利川大黄”原产地建设。开展优质大黄原产地建设,以利川市中药材协会为责任单位,联合市场主体,向中国中药材协会申报,在汪营镇石庙子开展优质大黄原产地建设项目,获得大黄原产地品牌认证。〔责任单位:利川市中药材协会,相关乡镇〕

3.加强品牌创建。立足黄连、大黄的产区优势,加大注册商标申请力度和驰名商标申报力度,力争将利川黄连申报为湖北省“十大楚药”,推动中药材生产基地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认证,巩固“利川大黄”国家农产品标志认证成果,加快推进“利川黄连”认证。〔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五)加快交易物流体系建设。力促在汪营镇选址建设中药材交易集散中心项目启动,用于服务全州及重庆周边地区;交易以中药材为主,其衍生产品为辅,如:种子、药肥、农药、包装袋等。〔责任单位:市科经局,相关乡镇〕

(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1.建立中药材产业链专家库。将我市种植大户、龙头企业、资深专家、技术骨干、产业管理等行业人才纳入其中,为中药材种植、产品研发提供技术支撑和产业指导。〔责任单位:市卫健局〕

2.开展中药材种植生产技术培训。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相关乡镇组织药农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培训,创新培训方式,针对性开展培训,提升培训效益,促进药农种植技术水平。〔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乡镇〕

(一)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利川市农业重点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利办发〔2021〕5号)和《利川市2022年重点主导产业链提升工作方案》有关要求,组建利川市中药材产业链提升工作专班(附件2),协调市直有关部门解决产业发展问题,有序推进补短板、强弱项、延链条各项措施。

(二)建立产业发展运行机制

1.建立产业发展网络体系。完善各乡镇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分管领导、联络人员的产业发展网络体系。

2.巩固和加强中药材协会的建设,充分发挥协会的职责职能,利用协会建立联营机制,打造中药材产业集团。

(三)强化要素支持。落实国家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票抵扣、增值税抵扣等税收支持政策。落实人才支持政策,加大柔性引才用才力度。落实金融支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对龙头企业发放中长期贷款和循环贷款,加快新型“政银担”合作,按要求做好政策性保险和特色产业保险;落实好2022年农业产业奖补政策,激励发展。

附件:1.利川市中药材产业链专家团队名单

2.利川市中药材产业链工作专班

利川市中药材产业链专家团队名单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药学院

省农科院生物农药研究中心

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市箭竹溪黄连专业合作社

市勤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恩施诚实通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市卫健局办公室

利川市中药材产业链工作专班

链 长:周爱华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链长办公室主任:刘 刚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链长办公室副主任:詹艳芬 市卫健局党组书记

链长办公室成员:熊厚煌 市卫健局一级主任科员

文弟武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陈 南 市亚行办专职副主任

卓 勇 市科经局副局长

王洪钦 市招商服务中心副主任

成思军 市财政局副局长

张 焱 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联 络 员:蒋亚兰 市政府办公室行政股副股长

欧显开 市卫健局中医药股工作人员

近日,黄岩区中药材农合联举办“黄岩区中药材产业农合联保险业务培训会”,为广大药农宣传推介政策性中药材保险政策。此政策的主要特点:一是政策性中药材保险保费低,政府对参保农户进行保费补贴,区财政补贴80%,农户自负比例20%;二是保险责任范围大,包含了病虫害、自然灾害等因素。保险药材品种多,包含了黄蜀葵、铁皮石斛等13种中药材;三是政策性中药材保险是由政府推动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真正惠及广大农户的一个险种。

此次培训活动共组织中药材农合联会员33家,由人保财险黄岩公司业务人员为农户讲解培训,帮助更多的农业生产主体能获得政策性中药材保险保障,降低经营风险。下阶段,保险品种类别将进一步铺开,保护黄岩区药农种植积极性,巩固中药材种植面积,为助力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黄岩区社)

出版物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经营备案号:新出发闽备字第18001号 |福建省网络食品销售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备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1533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品可以随意定价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