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块固态硬盘哪个最好种好?

千万别为了一时爽买了垃圾颗粒的固态。最后某天突然硬盘坏了的时候,哭都没眼泪。。固态一坏,那啥数据都不会有了。是真没了,和机械硬盘还有点不一样。。本人是第一批受害者。。。TLC颗粒,13年买的128G,17年坏,丢失了很多重要资料。。现在又出的QLC在我看来真的是商家唯利是图的印证,除非以T为单位,还要好几个T才能用吧。。
说明几件事:1.东西不是不备份,工作后不可能每天都去备份。
2.我发这个帖子只是给买固态的吧友一点建议,每个人都有自己关注的贴吧,我也有,固态吧我确实没关注,所以我是1寄,觉得我说的对的,查查资料,以上话仅作为参考。觉得我说的不对,就不要浪费您时间了,后退滑一下就行了。
3.我出发点确实是好的,请嘴巴不干净的,或者父母不在没有好好教做人的就不要评论了,我不会回复你的楼层,所有对我恶言者,我会在心里默默诅咒你全家的。


不要用自己的一块盘概括一切蟹蟹。
我唯一坏掉的一块盘就是东芝原厂mlc产品,结论mlc都是辣鸡?
5,6年的盘自己还当工作盘用那是你心大。


我是坚定的MLC党,就买过3块TLC,就剩下一块480G的还没有阵亡,2块120G的都阵亡了,然而8年前的120G INTEL依然如初。
TLC 基本都是靠RAM和SLC缓存来提高速度,一旦缓存命中失败,实际性能就大幅下降,有钱还是上970 PRO等高端的MLC固态,别说什么3D MLC,不懂那些,真是垃圾为什么卖的贵,起码MLC不需要放大写入来做SLC缓存。
当然,我说的是在意数据和在意寿命的,家用电脑轻量级的还是可以买TLC ,QLC,反正你100年也写不了100T,啥颗粒没关系。


1级出来教颗粒 你是颗粒坏还是主控坏 弄清楚了没?


谁都知道买970PRO好,主要的是每个消费者都不可能拿两千多买块固态硬盘。


重要数据放固态?你心真大,我固态只装软件和游戏,最坏就是换个盘重装系统,再下一遍游戏嘛


楼主的意思其实是要说不要买不好的固态,但他误以为不好的固态就是颗粒不好,所以评论的就不要揪住颗粒来争论了。最好有个维修固态硬盘的从业人员来说说固态故障率比较高的是哪些部件, 颗粒、主控、固件、电阻电容? 话说固态修吗?


别傻了,nand颗粒本身就不是适合用来当长期存储数据的介质的
ssd的出现是为了解决速度问题的
而qlc的出现是为了解决荷包与容量之间的平衡的问题
数据安全性还是得靠机械


我用坏过的盘是镁光M4,纯正MLC,而且只用了一年多,所以MLC是垃圾,完毕


就说个事实,我昨天晚上刚花99元买了数据恢复软件easyrecovery的注册码,恢复了一块机械硬盘14g的照片。原本存在固态硬盘上,要不是当时重装系统临时转移到机械硬盘过(可惜手贱删了),这些照片就彻底找不回来了。我老婆差点和我闹掰。
重要数据一定要多备份,对好机械硬盘备份一份。


能不能说下你坏的那块TLC是什么品牌和型号?


数据u盘备份+云盘备份。固态存重要数据干啥。白片黑片只要便宜用的飞起。


固态只能放系统软件等不重要的数据是常识呀,迷恋游戏玩爽速度的除外


怎么给硬盘分区SSD和机械盘

一块intel固态硬盘120G+一块机械盘320G的,又该怎么分区?多少?
  • ——★1、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很快,应该作为系统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固态硬盘的优势。 ——★2、固态硬盘的分区,应该和操作系统有关:XP系统占用资源较少,20G或30G足矣;Win 7系统占用的资源较多,可以分(一半)60G作C盘。 ——★3、系统盘并非越大越好,所以要合理分区。至于机械硬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分配,但盘符不宜过多。 ——★4、除了系统盘,余下的固态硬盘,应该安装资料类的数据,不宜存放频繁读取数据的资料,这样可以大幅延长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
  • 对于一块好还是两块好,这要经过测试来回答,可能影响到的因素很多(如主板、CPU、显卡和内存等)。至于区分,你只要给SSD的起个名称(如游戏盘、系统盘等)。

原标题:网友DIY触屏笔记本电脑

  近日人人网上一篇帖子走红,讲述一位技术宅用各种简单的电子元件DIY了一台触屏旋转笔记本电脑,该电脑具备品牌新款笔记本主打功能,全部DIY,成本两千块惊煞网友。扬子晚报记者采访得知,这位技术宅名叫赵飞,来自江苏徐州。

  固态硬盘、语音识别 网友DIY旋转平板电脑

  “终于终于,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买了一年的配件,终于把X60t的配件买齐了。”近日,人人网友赵飞在自己的空间里晒出了自己组装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全部过程。让网友惊讶的是,他不仅自己买来各种零部件,组装出了一台笔记本,而且这台笔记本的功能还十分强大。“触摸屏,旋转笔记本,固态硬盘,语音识别,样样都有,”而这些都是目前各大品牌新款笔记本的主打功能。

  赵飞在人人网上的一篇长帖中表示,这台电脑是自己两年前组装好的,不过近日才把当时组装的全部过程晒在网上。从框架底板到芯片硬盘等等电子部件开始,再装上各种排线和显示屏,电子部分和机械部分都设计得十分合理。从帖子中记者看到这台笔记本看起来倒是挺像一台普通的IBM笔记本,但是仔细看就能发现DIY的痕迹。显示屏和键盘的比例显得稍长,而在屏幕周边还能看到露出一些电子元件。而在一堆技术流程后,他还晒出了显示屏铰链的元件图片和电磁后板,表示这台电脑可以使用触屏功能和显示屏旋转。

  网友纷纷围观,大赞技术宅总是能给人带来惊喜。不少人也只能用“神人”来形容他,或者感慨一下技术宅的能量总能出乎意料。“连笔记本都可以自己造了,下一步可以造卫星了吧!”“两千块做出这么一台电脑,以后我们也不用买品牌机了,都来找你装电脑吧!”而对电脑略懂一些的网友便开始了各种讨教,希望赵飞能够贴上更详细的制作过程,并且讨论起了系统的兼容性问题。

  不忘学生时代梦想 毕业四年成功组装电脑

  记者联系上这位技术宅,说明来意,赵飞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组装笔记本的过程。今年27岁的他来自江苏徐州,已经从上海海关学院毕业四年了,大学学的专业是物流管理而并非大家猜想的计算机专业,而帖子中组装的笔记本在他看来算不上什么现在的最新科技,而是他两年前的作品。小赵告诉记者,虽然自己的专业并非计算机相关,但上大学的时候就喜欢琢磨计算机,自己还是学校计算机协会技术部部长,能够自己组装一台触屏笔记本电脑是他的梦想。可是空有技术还不行,组装电脑需要资金支持,穷学生哪有闲钱啊!梦想在学生时代没能变成现实。小赵毕业后进入了外贸行业,和计算机也不沾边,但是梦想一直都在,经济上也允许了,于是就琢磨着完成学生时代的梦想。

  小赵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的触屏电脑也很多,之所以要自己组装完全是为了完成学生时代的梦想。虽然没有做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但是自己的兴趣还在,在圈中他是绝对的技术员,不管是同事还是以前的同学,电脑方面遇到不懂问题都会向他请教。将自己的组装过程贴到网上也是为了和一些组装爱好者交流,并且也为一些维修电脑的人提供参考。

  成本两千元 不支持多点触控需改进

  赵飞告诉记者,这台电脑他一共花了大半年的时间组装出来的,在装配过程中最难的环节除了细密部件的装配,还要数是找各种配件的过程。“最难搞的是配件,很多配件根本买不到,那么大的屏幕找了好久才找到,主板连接硬盘的一个组件就没有买到,还是从其他电脑上拆下来自己拼装的,”小赵说。“配件基本上全部是网上买的,太不容易了,因为要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来,全部DIY,所以有些配件都要找好几个月。”在硬件方面,赵飞对自己的这台笔记本也相当得意“处理器是L7400的,1.5G,4MB缓存,”自己还加了3G内存,这可比什么pad什么小米强多了去了!但是遗憾的是,它不支持多点触控。他表示这个可以等以后资金多了再加以改进。

  赵飞还告诉记者,这台笔记本的成本在两千多元,“因为搜集配件的时间太长,没有精确计算,不算硬盘的话在2000块左右,硬盘大概600块。”这一价格比市面上同样配置的电脑便宜近一半。(记者 刘 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态硬盘哪个最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