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索福瑞盒子安装联系方式来宾机顶盒CSM,收视率调查是真的吗?

  融媒时代跨媒体传播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媒介市场格局,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电脑、手机、PAD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跨屏收看视频,电视时移收视、网络终端收视已经成为观众在电视直播外收看各类节目的新选择。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传统的收视率调查方法亟需因时而变,无论电视台、广告公司还是广告主都迫切需要一个能够进行跨屏幕、多维度评估的有效收视调查体系,以便更清楚地了解受众,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

  一、从电视产业到视频产业

  电视依旧主导大众传播,不管在中国还是欧洲、美国,电视依然是受众使用最多的传播媒介。CSM媒介研究2013年基础研究数据显示,电视渗透趋近饱和,12.8亿的电视观众规模相比十年前增长量超过1亿;每百户家庭拥有的电视机数量达到138台,近三分之一的家庭拥有1台以上的电视机。CSM媒介研究收视调查数据显示,人均每日电视收视量也多年处于不到3个小时的水平;其中也存在结构性的变化,每日观众到达率有所下降,同时忠实观众的收视量有所增加,这也是全球性的变化趋势。

  在广告市场,电视广告面临挑战。由于电视向视频的拓展,广告部门注意到跨屏投放的重要性。因此在电视广告投放之外形成新的分配渠道,我们一般称之为数字视频。根据研究公司ZO Forecast对中国情况的预估,目前广告总花费中,电视广告仍占据39%的比例,数字视频广告的份额将近四分之一。再看美国的情况,美国观众每天看电视时间比中国观众更高,从2010年到2014年始终稳定在大约4个半小时;同期每个成年观众使用数字媒体时间明显增加,从2010年的平均6分钟增长到2014年的55分钟,这个时间从哪儿挤出来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受众可能是将部分原来睡觉、听广播或者读书的时间,现在用于观看手机视频。数字媒体的增长并没有明显分流观众的电视收视时间,更多挤压的是读报纸、听广播的时间,平面媒体的广告市场份额不断衰减。

  在新的媒体形式影响下,主要传播媒介面临融合的问题。融合就涉及到以谁为主的问题,涉及到内容做强、还是终端做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市场利益竞争的问题。广电主管部门就曾经提出,互联网不能随便发布内容,不能直播电视。

  美国2014年互联网广告份额预估在17.6%,而中国的互联网广告份额已经达到24%。这也可形成一个判断,美国比中国多一个半小时多的收视量压缩了互联网广告的份额;另外一方面,中国互联网媒体的广告价值可能存在被高估的泡沫成分。我们没有一个能够和电视比较的用于测量互联网的方法,这也正是CSM媒介研究想做的跨屏调查体系,我们想用监测数据更好地帮助企业进行广告跨屏投放,实现电视与其他屏媒之间广告预算的正确分配。

  电视和视频媒体之间还存在一些分隔关系,看电视是看电视的,看视频是看视频的,电视和视频观众有部分重叠,但是这个部分并不占主体。电视依然主导观众收视时间的分配,电视播出也引导着跨平台传播。

  如何从视频媒体传播中获得电视该有的回报,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版权保护机制,二是收入分帐机制。这两方面的问题目前困扰着电视台和互联网之间的合作关系。湖南台将所有的视频节目独家授权给芒果TV就是一个变化,希望借助传统电视优势做强芒果TV。这样的做法在欧美国家也并不少见。

  从电视产业延伸到视频产业涉及到价值之争、利益之争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其中也包括调查体系的发展问题。数据调查如何测量不同平台、不同终端、不同渠道的受众是一个重要问题。从TAM到VAM的升级将更准确全面地反映一档节目的总体价值,总体价值的评估将更有助于完成广告预算的分配及版权收益的分配。

  现在国际范围内存在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案,电视机解决电视机的,IPAD解决IPAD的,手机解决手机的。比如说用RPD(回路数据)解决机顶盒、互动电视测量,用虚拟测量仪解决电脑测量,用加码、cookie解决智能移动终端测量。在不同的数据测量分别完成之后,通过采用适当的统计模型,最后形成融合的调查数据。在这个融合过程中,涉及到以下三个层面的融合:
向终端融合:在电视机主宰视频传播的时代,收视率只基于家户的电视机来统计,简单而清晰。现在,电视机屏、电脑屏、PAD屏、手机屏,都可以成为视频传播的终端界面。终端的多元化需要多屏收视联合监测,综合统计跨屏收视率、多终端收视率。跨终端的测量不只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还涉及到口径、受众的基数及结构等问题,这也是向终端融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全世界范围比较认可、实行较好的解决方案依然是各做各的,最后融合在一起。

  向渠道融合:由终端屏的前端盒子出发考察多终端收视率必然是跨平台的收视率调查。向渠道融合在国内面临三网之间利益对立的问题,三网之间还没有形成公共的平台。不同的终端接入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渠道提供的内容不尽相同,每一种盒子都是一套视频服务解决方案,是一种平台与应用的系统叠加。这种状况是在渠道融合中需要解决的很重要的问题。

  向内容融合:传统的收视率调查只关注电视台制作和播出的节目,扩展了的收视率调查需要从视频节目来源思考收视率调查。Video测量的转向涵盖多来源内容的传播状况,包括视频网站、社会独立制片机构、用户自制视频内容等。向内容融合中需要对内容进行识别,一种方法是对内容加码,另外一种则用声音识别的方法对内容记录。

  上述三方面所涉及的跨屏、跨终端问题,渠道传输的复杂性问题,内容识别和版权保护问题都是融合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这都需要一个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来处理不同终端、平台、内容的衔接,以连接起完整的价值链。

  融合的向度取决于价值的流向。到底谁产生价值?在产业链中没有上游就无所谓下游,所以内容生产仍然是价值高地。如果内容生产是充分竞争的,渠道就有可能成为价值高地,因为渠道和平台对内容的选择和整合决定了内容的出路。如果内容生产是充分竞争的,而且渠道又是多元的、可选择的,终端也可以成为价值高地,因为终端可以决定接入的渠道,并以入口之优势打通整个电视产业。在新的电视价值链中,终端强势和渠道平台化对内容生产形成强有力的制约。虽然内容仍然为王,但是不能离开渠道和终端的拱卫。不同环节的变化,就决定了受众调查体系向各个方面融合的难度,这是值得业界思考的问题。

  三、收视率调查体系的扩展

  包括收视率在内的数据调查体系最终不仅能还原整个观众的全媒介使用行为,同时也能描绘他们的消费行为。我们作为消费者不仅在使用不同的媒体,同时也进行购物等消费行为。这些行为共同形成了生活的信息流、资金流,还有商品的物流。这些流动涉及到个人如何看电视、如何使用社交媒体、如何买东西、如何使用线下媒体。这些不同来源的数据放在一起会实现融合“金矿”,这种“金矿”能告诉企业使用什么样的广告位、用什么样的媒体到达最重要的消费者,企业所花的钱能够最终回流到企业的产品。

  美国的消费数据比较齐全,美国跨平台整合的研究就包含了消费数据。从不同机构获得消费数据,同时获得各运营商的数据,基于不同的家庭地址、结构变量进行匹配,匹配之后就能了解广告怎么配置,在什么载体上、送达什么人。所谓的数据变化也好,消费者选择也好,取决于受众媒介主权和消费者的消费主权。

  CSM媒介研究也正在朝这方面努力,也联合了央视市场研究(CTR)在做相关研究,包括最近推出的新浪微博电视指数,以及CSM和CTR共同推出的消费融合研究。新浪微博电视指数是基于社交电视而推出的指数产品体系,该指数与收视数据的结合为电视媒体全面、深入地分析节目的社交化传播效果提供定量的数据支持。消费融合研究将收视率和消费者数据融合,为消费者画像、广告评估提供了多维分析工具,有助于全方位透视媒介消费行为、商品消费行为以及营销策略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关联。一个立体大数据行为的再现,完全可以让收视调查具有更广阔的视野。

  关于收视率调查体系的融合发展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首先是突进式变局。电视目前还是最强的一个媒体,电视人还不到妄自菲薄的时候,但是广告变局传导的压力非常大。这个压力是因为我们为新媒体的广告价值留了足够大的空间,但没有数据调查体系能够证明这个空间是不是给大了。所以CSM媒介研究将帮助电视台,通过数据调查解决困扰。第二是渐进式完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美的一揽子跨屏测量解决方案。CSM媒介研究正在通过解决不同终端、不同屏幕并最终把他们融合在统一的解决方案中,寻找到对电视及其他传播途径更有利的方法。这也正是从混合到融合的渐进式发展路径。第三是进程中的策略思考。从消费变化的角度反观营销和广告,再调整媒介策略。这需要重新思考收视研究数据的作用。

  CSM媒介研究相信,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电视收视调查需要在传统收视率基础上描绘出一个全媒介图景,逐渐向终端融合、向渠道融合、向内容融合,实现跨屏幕多终端的数据融合是必由之路。

CSM携手珠江数码探索回路数据应用应用,珠江,数码,CSM,珠江数码,珠江新城,珠江钢琴,珠江夜游,珠江台,珠江宽频

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福瑞盒子安装联系方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