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听人说“国漫崛起”,中国动漫还有未来吗画行业真的崛起了吗?

动画犹如报刊、书籍,不仅是人类获得娱乐休闲的媒介,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因此,它的品类犹如书籍的品类,书籍有犹如白开水的世俗小说和蕴含丰富文化内核的经典名著、哲学巨著。

我们知道,凡是能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都是经典名著或哲学巨著,对于市面上品类繁多的世俗小说经过历史的洗涤流传下来的寥寥无几。这些经典名著或哲学巨著为什么能流传下来呢,就是因为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核。

《荷马史诗》蕴含了规模宏大的神话传说,《西游记》蕴含了奇幻诡异的魔幻元素,而《红楼梦》则将中国女性的传统美描绘的入木三分……

动画与书籍一样也是人类通过视觉来获得休闲或学习的载体,它也有优劣之分,而经典动画必须也要像经典名著一样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核。

获得86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的《冰雪奇缘》改编自童话大王安徒生的《白雪王后》。

《安徒生童话》爱憎分明,热情歌颂劳动人民,赞美他们的善良和纯洁的优秀品质,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王公贵族们的愚蠢,无能,贪婪,和残暴。真善美的典范,同时充满童趣,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冰雪奇缘》讲述小国阿伦黛尔因一个魔咒永远地被冰天雪地覆盖,为了寻回夏天,安娜公主和山民克里斯托夫以及他的驯鹿搭档组队出发,展开一段拯救王国的历险。

有全球知名的大IP作背书,同时影片还融合了美国特色歌舞表演。《冰雪奇缘》获得高口碑便不言而喻。

同样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的《千与千寻》也富含丰富的文化内核。

影片讲述了10岁的少女千寻与父母一起从都市搬家到乡下。没想到在搬家的途中,一家人发生了意外。他们进入了汤屋老板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在那里不劳动的人将会被变成动物。千寻的爸爸妈妈因贪吃变成了猪,千寻为了救爸爸妈妈经历了很多磨难,期间她遇见了白龙,一个既聪明又冷酷的少年,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千寻最后救出了爸爸妈妈,拯救了白龙。 

片中的奇幻世界,奇异奇观,正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体现,日本崇尚神明,神祇遍布各地,因而诞生出很多神话传说,为日本的动画以及文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料。宫崎骏对此深挖,构建了一个奇幻丰富的异端世界,为我们开启了另一扇真善美的大门。

同样备受好评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则取材于中国的名著——神话小说《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是部奇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被多次改编成影视剧,尤其是哪吒的部分,更是被改编成《哪吒闹海》《哪吒传奇》《我是哪吒》等众多影视作品,已成为中国的一个大IP。

《哪吒之魔童降世》由《封神演义》入手,结合当今人们的思想观念,讲述了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将混元珠提炼成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为人,助周伐纣时可堪大用;而魔丸则会诞出魔王,为祸人间。元始天尊启动了天劫咒语,3年后天雷将会降临,摧毁魔丸。太乙受命将灵珠托生于陈塘关李靖家的儿子哪吒身上。然而阴差阳错,灵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本应是灵珠英雄的哪吒却成了混世大魔王,这调皮捣蛋顽劣不堪的哪吒却徒有一颗做英雄的心。面对众人对哪吒的误解和即将来临的天雷的降临,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长故事。

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将影片的主题推向了极致,使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深受鼓舞,激起了他们“逆天改命”的热潮。

而另一部获得第15届布达佩斯国际动画电影节最佳动画长片的《大鱼海棠》取材于中国哲学巨著《庄子·逍遥游》里的名句。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庄子》是道家经典,其无为的思想在几千年里影响了无数仁人志士,“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形成了一种出世的传统观念。

《大鱼海棠》讲述了在天空与人类世界的大海相连的海洋深处,生活着掌管着人类世界万物运行规律的“其他人”。居住在“神之围楼”里的女孩“椿”,十六岁生日那天变作一条海豚到人间巡礼,被大海中的一张网困住,一个人类男孩因为救她而落入深海死去。为了报恩,她需要在自己的世界里帮助男孩的灵魂——一条拇指那么大的小鱼,成长为比鲸更巨大的鱼并回归大海。历经种种困难与阻碍,男孩死后终于获得重生,但这一过程却不断地违背“神”的世界规律而引发种种灾难,椿在另一男孩“湫”的帮助下战胜重重磨难和男孩回到了人类世界。

所以对于这部影片若除去庄子的思想,它就是一条鱼成人的故事。可见,文化内核的重要性。

对于这一点,中国的早期动画片是非常重视的,老一辈的动画艺术家们从传统文化入手,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

《大闹天宫》里的京剧脸谱人物,以及京剧口味的人物语言,动作。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取材于《西游记》的故事蓝本,孙悟空这一经典人物的影响力。

《宝莲灯》取材于中国著名神话《沉香救母》的故事。

《骄傲的将军》灵感来自于中国的成语“骄兵必败”,同时人物造型上也出现了京剧的元素。

因此在众多脱颖而出的经典动画片中,文化内核已成为影响影片质量的重要因素。影片脱离了文化内核,即使人物设计的再形象,动画制作的再精美,也摆脱不了“华而不实”的命运。而中国是富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神话故事、英雄传奇、成语典故汗牛充栋,只要把它们一一发掘,加上现代的制作技术,便能制作出众多经典的高水准的动漫作品。

(本文为中国动漫产业网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42岁的资深动漫迷吴先生,发现自己的兴趣正从“日漫”转向“国漫”。7月5日,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CG EXPO 2018)公众板块正式亮相上海世博展览馆,吴先生带着两个还在读小学的儿子直奔现场。“以前我们看《圣斗士星矢》《聪明的一休》,全是日漫;但现在我看的动漫和孩子一样,每周在追的《斗破苍穹》《斗罗大陆》全是国产原创动漫作品。”

国漫崛起正成为有目共睹的趋势。本届CCG展会面积5.5万平方米,350余家海内外展商参展,展出内容中国漫占比高达70%,众多原创国漫作品人气旺盛。

买买买!动漫游戏爱好者成为文化消费主力群体。

从靠近会场的中华艺术宫地铁站开始,“二次元”之风席卷了整片区域。动漫迷们在站内换装、化妆,个个有备而来。

腾讯视频展区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队。现场搭建了一条“国漫时光廊”,依照顺序展出《铁扇公主》《哪吒闹海》《黑猫警长》等历年来的经典国漫作品,动漫迷们纷纷合影留念。展区另一边则是《斗破苍穹》《星辰变》等IP之作的海报与主要角色的人形立牌。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发展为动漫改编输送了大量资源,集聚起一批女性动漫粉丝。将于7月9日上线的国漫《魔道祖师》未播先热,作品改编自“墨香铜臭”的同名小说,不少原著粉奔着CCG现场的周边纪念品而来,试图先睹为快。“我在微博上看了《魔道祖师》的预告片,感觉很喜欢,一定会去看。”刚高考完的小刘收获颇丰,购买了镜子、发夹等“魔道”周边,“我是原著小说的真爱粉,很期待小说被动漫化”。

“IP”的吸引力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因素是,国漫在画质及内容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来自河北的“00后”动漫迷杨博伦专程赶到上海参加展会,他是《凹凸世界》《刺客五六七》《一人之下》等原创国漫的粉丝,“现在的国漫不像以前那么低幼化,人设、剧情都更合理了,也更有本土的文化味道了”。等待进入《全职高手》展区的大二学生林素说,自己对漫改、书改作品很有信心,不论是《全职高手》还是其他作品,国漫的表现都令粉丝感到“满足”。去年,《全职高手》动画第一季上线,全网播放量突破11亿,“叶修”成为众多女粉丝心目中的新晋“男神”。在林素周围,喜好动漫的同学越来越多了,“男生喜欢比较热血的作品,女生对唯美的同人作品感兴趣”。

在CCG展会现场,“00后”“10后”占绝大多数,如吴先生这般的“亲子档”也不在少数。“动漫能给孩子的童年带来快乐。”他说,随着动漫技术的进步以及动漫人才的年轻化,国产动漫的3D视觉效果愈加逼真,“继续发展下去,国漫有朝一日会赶上日漫,重新形成自己的文化风格。”

上海城市动漫和海派连环画中心推出红色连环画2.0版,以红色光荣AR体验APP形式,配合百本红色出版物,形成线上线下的红色文化产品。

国产原创动漫游戏作品崛起的态势在整个行业内已越来越热。近日发布的《动漫会展调研报告 (2017年度)》显示,期待在会展中看到中国原创动漫作品的观众比例已经达到了将近70%。值得一提的是,一线城市受访者甚至会因“国漫”内容在会展中占比较小而表现出不满,并向会展主办方提出“日漫太多,中国元素太少” 等指向性需求。 

“国漫”热度不减,传统出版机构也纷纷涉足动漫领域,用动漫形式讲述传统文化故事。26集国产动画《中华治水故事》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联合动画公司、专业院校共同制作,围绕大禹治水、都江堰等治水故事、治水工程、治水人物,以生动活泼的小故事呈现我国水利文化,获得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三届动漫奖。展会现场,T恤、玩偶等动画衍生品吸引了不少孩子。“让小朋友了解治水故事,是水利行业出版人的责任。”出版社相关负责人淡智慧介绍,首次“试水”动漫成果颇丰,去年9月动画在央视少儿频道首播,目前已向英国、印度输出影视版权,“动漫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用动漫讲故事,不仅有意思、好看,还能传递知识,弘扬传统文化”。

原创国漫重视取材于生活。绘梦动画在展厅内打造了一栋双层的石库门房子,里面还藏着米粉店、时装店。这是即将登陆全国艺联专线的国产长篇动画《肆式青春》的剧中场景。动画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取景北京、湖南、上海、广州,通过衣食住行四种生活方式表达当代人的“青春”。“我们希望用新海诚式的画风展现中国的美景。”绘梦动画副总经理董志凌说,绘梦近九成的作品都是原创国漫,“我们不怕动漫一开始没人看,怕的是观众看了觉得不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国漫需要有好的故事、好的画面、好的表述。”

如今,去动漫会展逛逛已经成为16岁以上青少年的主要交际方式之一。去年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普通观众总计18.3万,公众板块活动现场交易额达2.5亿元,预计今年不遑多让。《动漫会展调研报告 (2017年度)》表明,年轻观众乐意为印刷品、手办模型、服饰、生活用品等动漫周边“买单”,并且,大量受访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动漫主题旅行”抱有浓厚兴趣。这折射出国内动漫游戏爱好者消费力的提升和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增强国漫号召力,打造具有标识度的国漫品牌依旧大有可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前景的行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