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幸福路属于哪个区上的体育公园开园了吗

10月22日,中国小康网刊发

北辰:深耕旅游产业 推进乡村振兴

秋风徐来,鸭鹅嬉水,远湖微翠。

“秋高气爽,坐在游船上吹着微风,虽然过了荷花盛开的季节,但远远望去水面上波光粼粼,点缀着一片片翠绿,漂亮的黑天鹅和野鸭在水里嬉戏,多么美的一幅画面啊!”在北辰区西堤头镇赵庄子村曙光水镇乘游船徜徉圆梦湖的游客刘女士感慨到。

近几年,很多市民发现家门口水清岸绿、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的美好画面越来越多。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外环绿带,共同构筑了津城生态格局与大美城市形态。北辰区近年来立足“大都市近郊区”区位特点和资源禀赋,在“绿水青山”理念下,乡村旅游成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了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录,北辰区青光镇韩家墅村跻身天津市五个入选乡村之一,这是继西堤头镇赵庄子村之后,北辰区第二个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的乡村,反映出全区乡村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

曙光水镇:走出乡村旅游幸福路

56座风光岛屿、300多亩花海、1500多亩荷花池……望不到边际的宽阔湖面在秋日暖阳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画舫穿梭,荡开悠悠碧波,水鸟珍禽悠然嬉戏觅食,演艺广场、栈道廊桥、萌宠乐园、特色岛屿,各式生态景观因湖而建、依水造景,旖旎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就是已成为网红打卡地的北辰区西堤头镇赵庄子村曙光水镇,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再度迎来大量游客。

占地20000亩,坐落于北辰区永定新河与龙凤河交汇处,曙光水镇景区打造了“一湖、二线、五十六岛”的生态景观,为游客提供水路、陆路两条观光线路。景区绿化覆盖率高达85%,动植物品类丰富多样,拥有观赏乔灌木百余种,百年牡丹、樱花、芍药、荷花、莲花等观赏性陆生水生植物百余种,观赏水禽30余种,萌宠动物30余种,其中水生花卉1500余亩,陆生花卉500余亩,所到之处尽繁花。

自2020年7月开园以来,曙光水镇走出一条乡村旅游“幸福路”。

从景区北门进入后,可直接选择坐游船,到圆梦湖上的小岛游玩。下船走一段路就到了小朋友们的最爱——萌宠乐园。里面散养着各种适合小朋友近距离观赏小动物,包括鸡、鸭、狗、梅花鹿、山羊、羊驼、孔雀等,小朋友还可以骑上小矮马在草地上“驰骋”。“这两年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放假选择了市内休闲游,没想到离家这么近就有这么好的‘遛娃胜地’。”家住北辰区马庄的刘女士说。

“我从河北区开车过来半个小时,挺方便,天气好的周末我都会带着家人来转转,因为孩子可以和小动物们亲近,还可以坐船游湖,在水上栈道散步赏景,心旷神怡。”自驾前来游玩的万先生兴致勃勃地说。

“景区分为水路和陆路两条游览路线,每条路线都是一步一景,野趣横生。游客不仅能沉浸在水天一色的原生态自然风光中,还能近距离接触孔雀、羊驼、浣熊等萌宠,和鸟禽互动,感受亲近自然的乐趣。”赵庄子村党总支组织委员赵国维介绍,“在这里,游客可以从日常琐事中抽离出来,尽情享受悠然惬意的休闲时光。”

除此之外,曙光马戏团、卡丁车、真人CS、松鼠跑道、骆驼骑行与合影、鹦鹉剧场、海狮剧场、美人鱼剧场、粉红沙滩和帐篷营地等都让人兴致盎然。今年新增的侏罗纪恐龙乐园,更是家长和孩子亲密互动的好地方。

从一个十几年前负债累累、村容脏乱差的“贫困村”,到如今高楼林立、街道整洁的“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赵庄子村“两委”班子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思路,立足区位特点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闯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幸福路。

“保护好生态、发展生态游,这条路我们走对了,还要坚持走下去,让‘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带着乡亲们一起圆小康梦、圆乡村振兴梦。”赵庄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绍军信心满满地说。

墅外桃园:走出绿水青山生态路

过去,一提起北辰区青光镇韩家墅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在韩家墅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韩家墅工业区、韩家墅集成板材集散中心、韩家墅苗木种植基地……现在,再提韩家墅,又多了个称谓:北辰区第二个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的乡村。

近年来,韩家墅村依托村域内生态资源优势,下大力量修复生态环境,结合政府“四清一绿”“全域清洁化”“双创”工作部署,先后清理改造村域河道10.5公里,同时进行村容改造,依河建成凤河公园,两岸绿柳成荫,环境清幽。

现在韩家墅村年产值超过两亿元,其实,之前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曾因汽车配套产业成为北辰区第一个产值“亿元村”,又因产业失误成为“赤字村”,韩家墅村经历了发展的大起大落后,在2004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东山再起,成了富裕村的典型。

经济上去了,环境更不能输。韩家墅村党委副书记刘振刚说:“从2013年至今,村集体通过集中流转村内闲散地、弃荒地,大力培育苗木产业,已建成5000亩、津西北最大的苗木种植基地。依托苗木基地建成李滩带状公园,绿树成行、绿荫遍地,是津郊一处绿色的‘天然氧吧’。”现在的韩家墅村实现了“有河就有水、有水就有鱼,有地就有绿、有绿就有景”的美丽景象。

村民马惠英说:“我从小生长在韩家墅村,最近几年变化挺大的。过去村里的街道又脏又乱,现在花花草草的,路面都挺干净,每天有保洁员做卫生。村里还建了小公园,大伙晚上没事去遛遛弯、跳跳广场舞,搞的文化活动也挺好的。”

2020年,韩家墅村又投资280万元,提升改造位于在津霸桥旁的新果园,建成“墅外桃源”文旅休闲度假区。自2020年8月开业以来,园区游客接待量达到40万人,发展固定采摘会员1500个,实现营业收入500万元,助力40名青年创业圆梦,解决30个就业岗位。如今的韩家墅村产业因乡村旅游而更兴旺、村庄因乡村旅游而更美丽、村民因乡村旅游而更富有,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红红火火。

市民小周说:“墅外桃源带给我好多惊喜。烧烤是这里最大亮点,可以和朋友、家人来这里小聚,也可以和同事来团建,烧烤需要的一切都能租到。更妙的是,这里可以自带烧烤设备。想像一下,弄一个户外燃气灶,再拿上小锅,准备好食材,支上户外帐篷,简直就是真正的露营了!”她的同伴也说,这里还是“一站式遛娃”的好地方,环境好,儿童娱乐设施齐全,卡通雕塑孩子们非常喜欢。还有户外沙坑和淘气堡,以及喂小动物,孩子们玩,大人们可以在边上小聚。小周的母亲说,“我们老年人最喜欢采摘,这里采摘价格合适,品种也多。最有意思的是还可以认养田地,一两千元可以认养一小块地。”

此外,墅外桃源还有能举办户外主题婚礼的草坪,承接各种团建、会议、节庆活动,满足游客的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各项需求。

刘振刚说:“将来示范镇整体还迁完以后,还会有3000多亩地的土地,我们想结合墅外桃源这个试点,以点带面把我们村整体的文旅项目做起来。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一个构想,将来包括高新产业、村庄文化、老农村的体验,将这些结合起来入手,把村子整体打造起来。在我们现有的基础上会把它做的更大更强,让老百姓幸福指数每年,每天在提升。”

小五堡:走出林旅融合小康路

双口镇也是北辰区乡村旅游名镇。赵圈村、郝堡村、徐堡村三个村还入选了“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双口镇积极借助造林绿化工程被纳入北辰区20项民心工程这一发展契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林业经济、特色农产品种植与旅游相融合,大力发展林果经济、林下经济、林旅经济和田园综合体。同时将郝堡村、徐堡村、前堡村、后堡村、赵圈村五个相邻村庄“组团”发展,打造“小五堡”乡村旅游样板示范村,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以前在采访郝堡村和后堡村时,听得最多的就是“双口镇的‘小五堡‘”,而一提到“小五堡”,马上就会想到“水果之乡”。徐堡的马牙枣、郝堡的雪花梨和火龙果、赵圈的鲜桃……这些都是天津人耳熟能详的特色水果。“小五堡”的水果一直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其中郝堡村的雪花梨是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优质农产品,个大、皮薄、汁多、无渣,糖分高。每年水果成熟时,除了装满卡车货运到农产品批发市场外,还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

近几年,双口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结合自身优势,瞄准林业种植,通过“林业+旅游”“林业+田园综合体”“林业+林下经济”等模式,提升农村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森林经济,促进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郝堡村离市区不远,平均车程一个小时左右,却有着市区里看不到的风景。虽没有大山大河的壮阔,但郝堡村的风景小而精。有农家、有果园、有森林、还有水面。区位好、又有发展近郊乡村游的基础,郝堡村成了很多都市人追求“归园田居”的好去处。郝堡村在村里连心湖边新开辟出12块土地打造迷你农场,种植各种蔬菜,为日后来民宿的游客提供蔬菜采摘。在每片菜畦旁边,还建有供游人烧烤、野炊的木质休闲凉亭。

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亮点”的原则,后堡村主打徽派建筑风格,打造传统徽派戏台、徽派风情古街等街景设施;郝堡村主打现代化民宿,并围绕民宿区改造甜品店、咖啡店等时尚元素;徐堡以林业旅游为主线,重点开展特色采摘节、民俗文化节等活动。此外,双口镇还先后打造了徐堡千亩百枣园、郝堡百亩梨园、赵圈百亩桃园、前堡村火龙果基地等特色采摘园。通过培育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乡村旅游样板村,双口镇带领群众走上一条绿色致富小康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关键。徐堡村在做好传统果树种植的同时,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探索产业振兴新模式,引进鸵鸟特种养殖。

在津保高速公路北侧、徐堡村碑以西的经济林内,一群群近两米高的鸵鸟往来奔跑,这里是北辰区宝玉养殖中心所在地。非洲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鸟类,属于“节粮型”草食动物,有生长快、繁殖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和适应力强等诸多优点,鸵鸟全身都是宝,不仅肉可以食用,而且鸵鸟皮的韧性程度是牛皮的6倍,是高档皮具的原材料。营养学家称鸵鸟蛋营养价值为“软黄金”,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食补首选。鸵鸟作为特种养殖亮点可以发展旅游经济,前景广阔。

宝玉养殖中心经理张玉宝介绍,“中心现在有种鸟近500只,主要以下蛋孵化为主,近两个月,客户已预定1000多只。同时,我们也养肉鸟,预计明年将达到1000只种鸟,占地面积约100余亩。”

下一步,双口镇将持续扩大养殖规模,通过“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农户领养小鸵鸟,养殖成鸟后,交公司统一收购,从而达到公司、集体、农户三方共赢,为更多村民摸索出一条鸵鸟养殖的致富路。徐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培军说:“下一步,我们将依托鸵鸟养殖基地发展乡村旅游,游客除了观赏,还可以喂鸵鸟、买鸵鸟蛋,有更多好玩的旅游体验,助力乡村振兴。”继鸵鸟养殖成功后,村里又引进了梅花鹿,通过特种养殖为村里下一步发展备足后劲。

据悉,未来北辰区文旅局将按照国家文旅部、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的要求,加强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支持,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同时继续深度培育北辰区乡村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撰文、摄影、摄像:吉宝刚、王巍

部分视频提供:北辰区融媒体中心

联合报道:北辰区委网信办

在西安城西,沿着沣惠渠有一条28公里长的沣惠绿道;在城南,沿着潏河河道,不仅有长安公园、樊川公园等,未来还将有7座公园;在幸福中路,已能看到一片对外展示的绿地,这里下层是电影院顶部是成片的绿植,而明年整个幸福林带将对外展示……

突如其来的疫情,并没有阻挡西安园林绿化建设的步伐。在城市环境提升上,今年春季城市绿化建设任务超额完成,生活在一座公园城市,真的可以畅快呼吸。

“绿道建成后,我们晚饭后都会来这健步走。”7月9日,家住雷家寨安置小区的王先生说,小区人经常约着来沣惠绿道健步走。

沣惠绿道洨河段离三星厂区很近,依托蜿蜒曲折的洨河河道,绿道两侧遍布休闲设施和健身设施,每到周末这里市民云集。

华商报记者从西安高新区了解到,沣惠绿道今年4月20日正式开放,分为鱼化段、会议中心段、国际社区段、洨河公园段、仪祉湖段。项目总投资12亿元,全长28公里,融合了休息区、设施带、人行道、自行车道、绿化带等多个功能带,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旅游休闲运动体验。

沣惠绿道依托“关中八惠”之一的沣惠渠而建,既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城市品质提升的标志。通过亮化,沣惠绿道要打造成西安第一条滨河夜光绿道,形成全线夜光特色走廊。未来沣惠绿道将作为交通廊道、绿色廊道、风情廊道、文化廊道、民生廊道及发展廊道。

除了沣惠绿道,今年以来,西安高新区还在十四运涉及场馆和酒店周边进行立体绿化和鲜花大道的布置工作,陕西省体育训练中心东侧花墙、丈八宾馆沿线花墙花柱、唐延南路人行天桥花桥、丈八东路鲜花大道、河池寨出入口等,深受广大市民的好评。

沿着潏河河道建起城南“绿肺”

7月10日一早,清晨的长安公园还有些闷热,公园旁的篮球场地,打球的年轻人激情满满。“天气预报说有大雨,我们趁早上来打篮球。”市民小刘说,自从有了公园旁这块场地,他们经常开车来,“人不多,公园设有生态停车场,还能悠然看南山”。

市民小邵的父母家在长安区,“今年长安公园开园,绿化好公园也很大,感觉很舒服。”小邵说,孩子上幼儿园,非常需要有个能休闲玩乐的地方,公园里有个亲水平台,人和鱼能亲密接触,6月底园内的阳光沙滩区域开放,孩子更是整天嚷着要来。小邵和老公一合计,决定在公园旁的楼盘购房,“住得离父母更近了,还守着一大片绿地心情舒畅”。

据了解,今年4月开放的长安公园是财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省市水土保持示范项目,是长安“全域治水碧水兴城”以及“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板块,是古长安八水之一潏河生态景观廊道的核心节点。整座公园沿着潏河河道建起城南“绿肺”,以潏河河道景观为主题,打造了集自然河道、山地风景和水景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

另外,除了今年已经开放的长安公园、樊川公园、长安中央公园等,长安区公园建设仍在持续推进,11公里、7个公园全覆盖的潏河生态修复工程,将于2022年底建成。在公园建设的同时,长安区全域治水工程全面提速,实施河综合治理工程,实现四库联调、清水进城。

7月1日,幸福林带工程举行对外展示一周年倒计时启动仪式。仪式上,幸福林带电影院上方的地面绿化已经完成,绿地、花丛、灌木……顺着景观路一路上行,绿意盎然凉风习习,顶部观景台则有两块大约300平方米的镜面水景,站在观景台即可俯瞰正在进行的林带工程和两边的城市建筑。

中建幸福林带投资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刘磊介绍,电影院屋顶由于覆土层较薄,绿化主要以小的乔木、灌木和花草为主。电影院位于地下一层,层高10多米,共有8个电影放映厅,可同时容纳1750人。除了电影院上方绿化,林带工程试验段的绿化也已完成,地下空间已经全部装修好,达到对外展示标准。

7月9日,华商报记者再次来到幸福林带,为了保证市民通行,有天桥穿行工地可以穿过林带,工地建设方把行人穿过的走廊隔离开,可保证市民安全出行。“期盼幸福林带能早日建完,住在这附近的人就幸福了。”在十五街坊居住的张女士说,她经常从这一段走,看到有一段做好了绿化,希望这一工程早日投用。

华商报记者从西安市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管理委员会得知,幸福林带位于幸福路、万寿路之间,北起华清路,南至新兴南路,长5.85公里,占地面积1134亩。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林带工程,地面绿化率达85%,地下则综合了商业、公共配套、地铁、停车等各项设施。幸福林带是西安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国内城市主城区极为稀缺的绿色廊道。建成后的林带将被赋予城市绿肺、重塑功能、立体联通三个内涵。幸福林带是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缓解污染、改善环境的天然氧吧和城东生态屏障;林带集园林景观、商业服务、轨道交通、综合管廊和市政道路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兑现城市价值;从三个层面与周边互联互通,空中通过生态廊桥、地面通过65个出入口、地下通过文化连廊,林带与整个区域融会贯通。

今年复工复产以来,幸福林带景观绿化于2020年4月启动绿化施工,总量47.14万平方米,已启动11个区域4万平方米绿化施工,完成总量的10%。10月—12月将完成90%,2021年春季景观绿化完成施工。另外,市政道路于2020年4月启动建设,总量12.43公里,已完成东西向道路5条,南北向幸福路和万寿路正在分段进行施工。地下空间已完成59.51万平方米,占总量70.85万平方米的84%。综合管廊已完成8.48公里,占总量12.45公里的68%。地铁站厅已完成8.42万平方米,占总量10.54万平方米的80%。整体工程将于2021年7月正式展示运营。

全市绿化建设项目建设顺利

今年以来,围绕西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双提升、双胜利”目标,以及《西安市办好第十四届全运会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项目工作方案》中明确的绿化提升工程项目,西安统筹兼顾、真抓实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克服人员、物资方面困难,着力推进全市春季园林绿化项目建设进展。整体看,目前全市绿化建设项目建设进展较为顺利,为迎十四运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在7月4日召开的西安市“三中心”建设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张水利从八个方面介绍了市政设施和城市环境提升等工作推进情况,张水利首先介绍的就是今年春季城市绿化建设任务超额完成。

2020年增绿任务总量指标为“新增城市绿地600万平方米,栽植乔木不少于30万株;开工建设城市公园3至4座,建成1至2座;新建提升口袋公园和绿地广场100个;新建城市绿道不少于100公里”。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城市绿地682.38万平方米(含西咸新区309.25万平方米),占年度任务的113.73%;栽植乔木287277株(含西咸新区92726株),占年度任务的95.76%;开工建设城市公园7座(含西咸新区2座),占年度任务的175%;新建提升口袋公园和绿地广场72个(含西咸新区10个),占年度任务的72%;新建区级和社区级绿道177.38公里(含西咸新区94.34公里),占年度任务的177%,均超计划完成月度任务。

今年春季,全市(不含西咸新区)计划启动的225个全运会园林绿化建设项目已全部启动。其中已完工的项目96个,占项目总数的42.67%,正在施工的项目101个(形象进度10%以内的10个、10%-30%的17个、30%-60%的28个、60%-80%的21个、80%以上25个),占项目总数的44.89%;其余20个项目正在进行方案和图纸设计,占项目总数的8.89%;8个项目正在进行施工招投标,占项目总数的3.55%;已进场施工和完工项目占比为87.6%。

秋冬季园林绿化建设已启动准备

据了解,疫情以来,为贯彻落实西安市委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精神,西安市城管局着力推进全市春季绿化建设项目复(开)工,抓紧推进建设进展,确保实现“园林绿化建设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的目标。

为了将疫情对项目建设工期的影响降到最低,2月28日,西安市城管局采取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了2020年全市城管系统春季植绿动员会。6月3日,召开了2020年全运会相关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为确保年度园林绿化建设任务顺利完成,采取网上督导与实地督导相结合的方式不间断对区县、开发区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了督导。为确保年度城市增绿任务圆满完成,对2020年西安市城区园林绿化建设任务指标进行了区分,编制了《2020年西安市城区园林绿化建设任务指标分配表》。

为保持势头、强化措施、攻坚克难,以更大力度、更强举措,更快节奏推进迎十四运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坚持一手抓春季启动项目收尾和养护,一手抓秋冬季启动项目准备工作。按照6月底前完成方案设计,8月底前完成计划下达和招投标,9月底前完成地下管网建设和土地平整的时间节点,抓紧推进秋冬季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确保10月份气温适宜后能立即进入现场栽植。

同时,依据市城管委办公室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明确全运会景观保障责任完善并确认绿化建设项目的通知》,进一步调整完善今年秋冬季和明年春季的园林绿化全运会建设项目计划,确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运会园林绿化景观保障任务明确、责任清晰、项目落实。

西安市城管部门将积极协调十四运指挥部办公室加强全市同区域各建设项目时序的协调,确保植绿工作与其他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协调有关部门负责的新建道路、线网落地、大型3P项目、地铁建设、市政基础改造等建设项目,务必于2020年12月前完成,给配套绿化建设留出一个完整的栽植季,保证植绿项目有时间实施。 华商报记者 李婧/文 邓小卫/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乌鲁木齐29个公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