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消极积极的思维方式式?

  消极思维模式会使我们的情绪走向消极化,其实你知道我们应该如何打破消极思维模式吗?

  第一步:把消极思想图像化

  把脑海中的小声音转换成相关的图像。比如,如果你想的是“我是个傻瓜”,那就想象自己戴着顶小丑帽,穿得非常可笑,像个傻瓜般跳来跳去。想象你被许多人围观,你一边大叫“我是个傻瓜”,大家一边对你指指戳戳。场景越夸张越好。想象明亮的颜色,生动的形象,以及快速的动作。甚至可以想象一些关于性的场面,只要你觉得有助记忆。在脑中一遍遍演练,直到你每次一有这种消极念头,脑中就会自动出现这个愚蠢的场景。

  如果你觉得把它图像化很难,也可以用上述办法把它听觉化。把消极思想转换成声音,比如你哼唱的旋律。用声音取代图像,完成上述过程。无论哪种方式都会生效。我只是比较喜欢图像化而已。

  第二步:选择一种替代想法

  现在,决定用哪种想法来替代那个消极想法。如果你一直在想:“我是个傻瓜”,也许你会用“我是个天才”来替代。选一种能破除原有消极想法造成的影响的新想法。

  第三步:把积极思想图像化

  现在重复第一步的过程,用积极思想建立一个新的思维场景。就“我是个天才”这个例子而言,你可能会想象自己傲视群雄,像超人那样双手叉腰站着。想象你头顶上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灯泡。灯泡亮了,光芒如此眩目,你看见自己正在大喊:“我是个天——才——!”再次不断演练这个场景,直到想到这句话时就会自动出现这个场景。

  第四步:在心里把两幅图像相关联

  现在,在心里把第一步和第三步想好的场景关联起来。这种技巧常用在诸如连锁记忆和定位记忆之类的记忆法中。你要把第一个场景变成第二个。神经语言程式学的闪变模式会让你直接从第一场景切换到第二场景,但我建议你想办法从第一场景发展到第二场景。简单的切换效果不是很好,也很难持久,因此你可以假想自己是个电影导演,现在已经有了开头和结局,因此必须设计出中间的过程。但你的电影只有几秒钟,所以你要想个办法让剧情尽可能快地发展。

  比如,第一场景中的.围观者之一可能会朝那个愚蠢的你扔一个灯泡。愚蠢的你抓住了灯泡,把它拧在那个人的头顶上,他疼得缩了回去。灯泡立即变得巨大,并发出眩目的光芒,让围观者都睁不开眼睛。你扯下自己的可笑的衣服,露出里面华丽的白袍。你像超人般昂首挺胸,自信满满地喊道:“我是个天——才——!”围观者刷刷下跪,朝你顶礼膜拜。同样,场景越夸张越好。夸张能让你更容易地记住,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就喜欢记不寻常的事物。

  一旦你把整个场景都想好了,就再快速地演练几遍。不断重复整个场景,直到你可以在两秒之内把它从头到尾想完,1秒之内就更好了。它必须迅速闪现,比你在现实世界里看到的要快得多。

  现在,你得测试一下这种思维转换,看是否生效。这很像是HTML的转向——当你输入旧的网址,它会转换成新的网址。当原来的消极念头涌现出来,头脑就会自动把它变成积极场景。消极的念头一闪,你就应该能迅速想起积极的念头。如果你前面的步骤没做错,那积极的念头你想抑制都抑制不了。消极想法是你的头脑自动运行整个模式的源头。所以,无论何时,只要你突然想到“我是个傻瓜”,在你反应过来之前,这个念头就会变成“我是个天才”。

  如果你以前从未练习过图像化,那完成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分钟或更久。熟能生巧。一旦习惯了,全过程只需几秒就能搞定。别因为一开始速度太慢而觉得气馁。这是一种可习得的技巧,跟其它任何技巧一样,在第一次用时也难免笨手笨脚。

  我建议你用不同类型的场景来试验。你很可能会发觉,有些类型比其它类型更有效。把注意力放在关联和解除关联方面。当你关联一个场景时,你要想象自己是通过眼睛看到的(也就是第一人称视角)。当你解除关联时,你要想象看到自己身在场景之中(也就是第三人称视角)。通常,当我用两种场景来解除关联时,能获得最佳结果。你的结果可能更多样。你从解除关联到关联,或是反过来,你可能都得做一些心理成像的工作。但只要练习就能学会。

  在90年代早期,我建立过大量的心理条件反射。每当我发觉一种消极想法,就会把它挑出来改道。几天之内,就把许多消极思维模式统统改造了。很快,我的头脑甚至连产生消极的想法或情绪都变得很难。所有的事情都被改成了积极的。我想,那可能是我刚出校门就对自己创业如此自信的部分原因吧——我用建立心理条件反射的方法,把自我怀疑的想法统统改成了更自信的模式。在大学里我也经常使用它,而且我能肯定,正是这种办法,让我能比一般人更快地毕业(作者只用了三个学期就读完了大学)。我仍要面对许多现实世界的挑战,但至少用不着同时还得跟自我怀疑做斗争。

  这种建立心理条件反射的方法让我能够更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内在思想。现在,它已经如此内化,我想都不用想,它就会自动生效。我的潜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接管了它,因此无论何时当我冒出诸如“我做不到”之类的想法时,它就会自动变成“我该怎么做?”这是实实在在的——当你练习的次数够多,潜意识就会接管它。记忆学家也写过相似的报告,说明经过练习,诸如定位记忆和连锁记忆这样的技巧就会成为潜意识的习惯,就像骑自行车一样。

【如何打破消极思维模式】相关文章:

     如果说你觉得自己有些消极,脾气不是很好,或者是看问题总是很悲观,那么你就需要了解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样。因为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将决定着他的行为方式!

     很多事情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正是因为有了对比,才体现出了某些事物好,而另一些事物不好。我们都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那么也就是说,你认为它好,它就是好的;你认为它不好,它当然就好。

 小张是一位正在考研的学生,虽然已经进入假期,但是她的学习一点也没有松懈,每天都在家忙碌的复习。然而她最近却因为一件事而非常苦恼,那就是她家对面的一户人家。这一户家里养了狗,而且是四五只,每当有人经过他家院落的时候,就会先由一只狗开始叫,继而其他几只狗都跟着狂叫。本来小张学习压力挺大,再每天都会听着这样烦不胜数的狗叫,使她的心情一下子烦躁起来。想去和这户人说吧,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总不能让不让人家的狗叫吧?

      因此,这几天她的学习效率已经有所下降,心情也开始不好,不知道该如何改善。

      那么,既然是说思维方式,就需要做假设。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而改变自己的心情和烦躁呢?

      我在“21天改变自己”的课程中也专门讲了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及如何提高一个人的情商。其实这样事情也可以用这两个方面的知识来做分析,通过改变心态的思维方式,而调整自己的心情。而且,事物本身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通过她和我的沟通交流,我们深入了解了她的情况,她每天要学习近十个小时,可以说是非常累的,本来就累,再听到这些“噪声”,当然一下子就会烦躁起来。

      然后我问她,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需要休息,她说每学习一段就需要休息几分钟,要不然学习效率就会下降。

      我又问:“您的休息是有规律性的,还是怎么样的?”

     我们发现,当感觉到累了才去休息,其实感到累的时候,大脑已经很疲惫,开始影响工作效率,而有规律性的休息,反而会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学生的一节课都是45分钟,这样可以让学习大脑保持高度注意。

      “那些狗是不停的叫,还是会隔一段时间遇到情况才会叫?”我问她。

      她思考了一下,我知道她这时正在根据自己的记忆来思考近段时间自己意识到的狗叫情况,回答我说:“也不是一直叫,会隔一段时间叫一次。”

       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导致她学习效率下降的,其实并非是因为狗叫,当一个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是会把周边的声音忽略的。而真正使她烦躁的,是她的心态。学习时间长了以后大脑会疲倦,而在疲倦的情况下就容易分神,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这个时候会听到狗叫声,使自己更加烦躁。

      如果把这些狗叫声,当成是该休息的铃声,那是不是就不会把它当成是“噪音”了呢?每当听到这个“铃声”,便让自己休息一会儿,因为有了休息,学习的效率也会得到提高。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而把原本烦人的噪声,转变为了对自己有益的铃声。

      虽然事情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可是因为我们看待这件事情的角度发生了变化,而这件事情就真的不一样了。【原本是从正面来看这件事,只是认为这个声音是狗叫声,后来从侧面来看,看狗叫声当成了铃声!】

     每个人都有心情烦的时候,因为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出现那些不如意的事情时,是否能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也许你的情绪就会产生变化,情商也会提高。心态变了,一切都变了!

一、如何彻底治愈精神病

  精神病的治疗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并不是说只靠一种方法就可治愈的。目前对于精神病的治疗并没有什么仙丹妙药,广告所说的一些只要几疗程就可痊愈的药物,也不可全信。对于精神病的治疗专家指出,关键在于坚持、病人的配合。

  一,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精神病的治疗重点,由于精神病的发病原因大多数是由于外界的一些刺激和压力,所以我们治疗精神病的患者应从心理入手,可以帮助患者真正打开心结,缓解治疗病情。精神病就是典型的心理疾病,所以心理治疗是治疗精神病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环节。

  二,饮食治疗。我们应该都了解,无论是什么疾病,饮食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神病在中医属于癫狂之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调。病理过程中痰迷心窍,瘀血阻脑及痰瘀互结等,皆不断促使病情加重。这是治疗精神病的常见有效方法里最基本的一种辅助治疗法。

  三,药物治疗。专家为说,药物对精神病的治疗是病人治疗的必要阶段,一般来说,精神病的治疗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我们应该在听取医生治疗建议的同时,要通过服用药物来进行巩固治疗。精神病的治疗方法分为急性期治疗、慢性期治疗等多种精神病的治疗方法。

  情感变得冷漠起来,对亲人漠不关心,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脾气开始变得暴躁起来,经常会为一些小事而乱发脾气;会莫名其妙的大笑或嚎哭。

  原本活泼开朗、热情好客的人,突然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生活懒散,不守纪律。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了往日的激情。

  神经病的患者,则会出现行为举止变诡异的情况,并且喜欢发呆或者是独来独往。同时神经病前期的时候则会导致患者很难与别人交流。

  对任何事都敏感起来,把周围的一切都附加在自己身上。以为别人都在议论他;不吃、不喝,认为有人想要加害于他;有时甚至会出现幻视、幻觉的症状。

  逐渐或突然变得入睡困难、即使入睡也易惊醒或睡眠不深,彻夜失眠多梦或睡眠过多。这是神经病的前期症状之一。

  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易疲劳如感到没有精神、自感脑子迟钝、注意不集中或不持久、记忆差、好遗忘,丢三拉四,思考及工作效率下降和体力易疲劳,经过休息或*不能恢复。

三、精神病原因都有哪些

  一、社会因素:现在生活在这个激烈竞争的年代,人与人相处中出现的一些不适症状,都会导致精神强迫症的出现,如学习紧张、同学关系、同事关系以及其它社会关系不和谐等,都可能使人长期处于那种焦虑和不安的状态,最后诱发精神病等相关疾病的出现。

  二、消极的思维方式:一些消极的思维方式,很多人都会存在,但是对于一些长期遇到挫折,并且处于这种矛盾中的人群,应该积极去处理,避免以消极情绪对待,做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去排解这种心理消极的表现,或者去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只有迅速从这种消极的状态中走出来,才能避免精神病的发生。

  三、导致精神病的原因还包括心理因素:从哲学来说,客观世界是充满矛盾的,处于世界中的人,不管是谁也不能免于受到矛盾的影响,健康心理的人不是没有出现心理冲突和矛盾,而是敢于正视,想方法解决,在矛盾的化解中前进。所以,不能一直让自己处于这种矛盾和焦虑状态中。

  导致精神病的原因都有哪些?相信通过以上介绍之后,大家现在知道了精神病的诱发因素了吧。我们只有清楚精神病的原因才可以从生活当中更好的做好精神病的防治,因此大家一定不要忽视对精神病的诱发因素进行了解才好。

四、精神病会有什么危害

  被害妄想:这是所有精神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病人采取忍耐、逃避的态度,少数病人也会“先下手为强”,对他的“假想敌”主动攻击。对此,最重要的是弄清病人的妄想对象,即:病人认为是谁要害他。如果病人的妄想对象是某个家里人,则应尽量让这位家属远离病人,至少不要让他与病人单独在一起。

  抑郁情绪:精神病病人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厌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自杀成功的病人,是在疾病的恢复期实施自杀行为的。病人在精神病症状消除以后,因自己的病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不能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婚姻等现实问题,感到走投无路,因此选择了轻生。对此,家属一定要防患于未然,要尽早发现病人的心理困扰,及时疏导。

  极度兴奋:病人的精神症状表现为严重的思维紊乱、言语杂乱无章、行为缺乏目的性,这类病人也可能出现自伤或伤人毁物。由于病人的兴奋躁动是持续性的,家属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般比较容易防范。家属要保管好家里的刀、剪、火、煤气等危险物品,但最根本的办法,是使用大剂量的、具有强烈镇静作用的药物来控制病人的兴奋。

  药源性焦虑: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之一是可能引起病人莫名的焦躁不安、手足无措,并伴有心慌、出汗、恐惧等。这些表现多是发作性的,多数发生在下午到傍晚时分,也有的病人在打长效针以后的2到3天内出现上述表现。这种时间上的规律性,有助于家属判断病人的焦虑情绪是否由于药物所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积极的思维方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