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新词语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用语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1、来了老弟——是一位抖音上的烧烤摊大姐招呼熟客时的常用台词。

2、真香——是指一个人下定决心不去或去做一件事情,最后的行为却截然相反。主要用来表示某人预计的事情和最后的结果截然不同的一种心理状态,有打脸的意思。

3、红雪珍奶——吃货的世界你不懂系列词汇,可能来源于一杯草莓味的雪顶珍珠奶茶?多用来暗指深谙“生活处处是商机”这个道理的商业鬼才。

4、雨女无瓜——雨女无瓜是“与你无关”的谐音,是一种普通话不标准、带有方言腔的表达。这种表达看起来高冷神秘,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再加上表情包显得十分逗趣,通常用于回怼或调侃别人。

5、确认过眼神——确认过眼神,即从眼神里得到了证实,出自林俊杰《醉赤壁》里的一句歌词:“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今年走红网络的“确认过眼神”,仅表示“确认过”“甄别过”的意思,与“眼神”不一定有关。

6、有内味了——在北方口音中,常将“那”读成“内”,意思是有那种味道(感觉)了。一般用于表示前文出现过的事物是否地道、正宗。

7、我太难了——“我太难了”出自“快手”视频网站上的一个“土味视频”。视频配了一曲忧伤的音乐,主播眉头紧锁,眼神空洞,一边说着“我太难了,老铁,最近压力很大”。

8、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带有冷笑话意味,原意指看到不理解或者没办法解释的事情时的调侃,后来演变为调侃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比较中二,逗比。

9、不忘初心——不忘初心的意思就是,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心愿,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初心的种子,都应当寻找初心、牢记初心、保持初心,为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10、犬兔一豹——本义是指一只狗和一只兔子加起来都抵不过一只豹子,后引申为形容这个人是逻辑鬼才,非常厉害。

11、好嗨哟——好嗨哟这个词来自于一首歌,一首网络歌曲,随后,经过短视频达人改编并配合十分魔性的表演,引得许多人模仿,用于表达很高兴和兴奋的状态。

12、柠檬精——“柠檬精”最初用在他人身上,是用来嘲讽他人的,其含义与“嫉妒”类似。有时也用在自己身上,即用于自嘲,“我柠檬精了”就相当于“我羡慕了”。有时也说成“我柠檬了”,或“我酸了”。

13、断舍离——断舍离表达的是一种生活态度,意思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适、过时的东西统统断绝、舍弃,并切断对它们的眷恋,“断舍离”之后才能过简单清爽的生活。

14、大山鸡丝——鸡丝很常见,大山鸡丝一听上去就非常名贵稀有,本义是一道菜名,引申为不可多得的、稀缺的。

15、你品,你细品——表示的意思是”你体会一下,好好体会一下”或者“你想一下,你好好想一下。你感受感受,好好感受感受”。

16、纯马小雪——来源于一只叫“小雪”的纯种马,多用于形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按头分配外号。

17、奥利给——该词就是我们常说的“给力”的意思,也称给力噢,作为感叹词,可能包含了赞美、加油打气等多种感情色彩。

18、是个狼人——由“是个狠人”演变而来的,意思是“比狠人再狠‘一点’”。通常用来调侃某人做事不按常理出牌,却又能取得奇效,给人一种出乎意外的很厉害的感觉。

19、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出自于周杰伦的歌曲《听哈哈哈话》,被大家开始各种疯狂地玩梗,通常可以适用于各种话题之中,主要使用场景是在你不懂到底是什么意思的时候也可以直接来这么一句“小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问号”。

20、土豆牛——本义是指一只坐下来休息的牛像一个土豆,后又指土豆很棒,多用于形容一个人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

21、融梗——融梗,就是把别人精彩的创意融合进自己的作品中。近年来,因多部文艺作品涉嫌“抄袭”,网络上出现过好几次针对“融梗”定性的集体讨论。但到底是“合理借鉴”还是“违法抄袭”,二者的“边界”到底在哪,始终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22、巨婴——巨婴,本是指体形巨大的婴儿。近年来,人们用“巨婴”指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这类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没有道德约束,一旦出现超乎自己预期的情况,就会情绪失控,产生过激的非理性行为,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23、硬核——译自英语“hardcore”,原指一种力量感强、节奏激烈的说唱音乐风格。近年来,其含义进一步引申,人们常用“硬核”形容“很厉害”“很彪悍”“很刚硬”,如“硬核规定”“硬核妈妈”“硬核玩家”“硬核人生”等等。

精选争做中国好网民征文1000字

  互联网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迅猛的变化,它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大家搜集的精选争做中国好网民征文1000字,供大家参考。

  精选争做中国好网民征文1000字一

  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互联网正有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各种网络问题也相伴而生。国家网信办提出,培育“中国好网民”关键做到“四有”,其中之一就是有文明的网络素养。

  网络素养是人的基本素养中应具备的网络素质及道德规范,是自身素质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的体现。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是争做“中国好网民”的基础,网民的网络素养直接关乎构建“中国好网民”的成败得失。只有每个网民提高网络素养,自觉文明上网,中国好网民才会实至名归。

  当今时代,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但许多不文明现象在网络上却发展成了常态。网络是虚拟的,每个人面对的都是网络终端,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面对面接触。正因如此,很多网民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是绅士和淑女,待人接物有礼有节文质彬彬,但是当身处网络世界,却一改平时的风格,面对冰冷的机器“语出惊人”,行事“放荡不羁”尽显“风流本色”,将深藏于内心深处的阴暗面尽情释放。有些网民在网络上肆无忌惮的谩骂,进行人身攻击,不分是非,只求痛快。一些人甚至认为,网络就该这样胡作非为、乱七八糟,不胡说不好玩,不骂人不开腔。以至于有一个极其恶劣的现象出现:一些不断推陈出新的网络词汇极尽脏话之能事,不仅侮辱了博大精深的中文,也深深毒害了青少年。有人为了所谓的人气和粉丝,故意胡编乱造、断章取义,以讹传讹,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网络是个工具,用好了就是美好的,用不好就是肮脏的。作为现代人,要有驾驭网络的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先进条件,让生命之舟在网络这个自由海洋里乘风破浪,奔向理想的彼岸。而驾驭网络的双桨必须有一支是培养文明的网络素养。

  培养文明的网络素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对群众网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现实生活中的文明和虚拟世界的文明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现实的见义勇为事件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向人们倡导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网络关于食品安全的谣言会导致食品的滞销。因此要在现实生活中培育网民正确的价值观,爱国守法文明诚信,才能将现实的文明延伸到网络。第二,我们要学习网络道德规范,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要规范网络文明用语,网民在网络上进行评论和发言要文明礼貌,对不文明用语要及时进行处理,不断规范网民的网络用语,激发对美好的网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第三,要加强网络制度建设和技术措施的使用,法律通过法条引导网民进行文明的网络活动,倡导文明的网络行为,通过技术措施发现不文明行为从而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罚,让网民知道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的是不可以做的。第四,要培育网民控制自身情绪和心理疏导的能力,网络上的骂战比比皆是,我们不受“叫骂”“约架”的“蛊惑”,不是我们懦弱的表现,反而是我们表现了文明的网络素养,要有站在了文明制高点上的骄傲和自豪感,当建立了完善的网络文明惩治制度的时候举报就显得更有意义。

  网络文明关乎着我们每一个人,网络时代谁都不是局外人,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发展形势,面对日益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我们每个人既是受益者,也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提升文明素养,倡导网络文明,需要你我共同参与。

  精选争做中国好网民征文1000字二

  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的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中国成为网民数世界第一的国家。网民的逐渐增多,加上新媒体的不断增加,网络社会进入了“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时代,网络资源也变得泥沙俱下,信息质量良莠不齐。近年来,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络诈骗、负面舆情等问题层出不穷,对社会照成恶劣影响。如何保证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如何保护信息安全?如何运用和使用互联网?已成了一个迫在眉睫,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我们作为网络的使用者、信息的传播者、内容的消费者,要主动承担起净化网络空间的责任,自觉提升网络媒介素养,争做中国好网民。

  做中国好网民,要学法规、懂法规、守法规。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虽然《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治安管理条例》等关于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日渐完善,但是,网络言论传播者大多数都缺乏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再加上在网络中违法违规与在现实中相比成本较低,所以造成网络世界的繁杂混乱。学法懂法,需要大到《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小到一条规章、公约,都认真学习理解。遵法守法,需要以法律法规作为行为准绳,把自己的一言一行关进法律的笼子,让守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文明上网、依法用网。

  做中国好网民,要辨真假、明是非、识善恶。在网络大染缸中,五颜六色什么都有,信息需要靠自己去鉴别,如何练就“火眼金睛”、提高鉴别能力是关键。提高鉴别的能力,需要不断提升文化素养。不断更新知识,努力跟上时代潮流,活到老学到老,才能基本上保证不被“乱花”迷了眼。提高鉴别的能力,需要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网络众声喧哗,网民极易被煽动,往往照成“三人成虎”的恶性事件。对待问题,要“冷眼”看,做到不轻易抱团、不随便跟风。提高鉴别的能力,需要全面获取相关信息。要浏览各类主流网站、运用搜索引擎,拓宽信息来源渠道,确保信息获取数量,从大量信息中分析、挖掘真相。

  做中国好网民,要敢发声、会发声、善发声。敢发声,需要面对网络舆情,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不做沉默的大多数,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对真善美进行点赞,对假丑恶进行批驳,积极引导舆论走向,发“正义之声”。会发声,需要掌握网络知识,熟练应用微博、微信、贴吧等主流媒体,扩大传播面,发“传播之声”。善发声,需要贴近网民,以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清事实真相,发“流行之声”。

  做中国好网民,学法规、懂法规、守法规是前提,辨真假、明是非、识善恶是基础,敢发声、会发声、善发声是关键。在“大网络”环境下,要自律自觉、勇于担当,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共建美好精神家园。

  精选争做中国好网民征文1000字三

  “网络暴力”这个词是我最近上网接触最多的字眼,原因是一个叫做“乔任梁”的明星死亡消息爆出后,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乔任梁的好朋友们因为没有在他去世后用微博发声,受到了网民各种语言的谩骂和侮辱。明星是天生带着光环的,如果像明星这样的人都抵挡不住网络世界带来的暴力,那么我们普通人在网络语言的暴力下应该更加的惶恐和无助吧。

  所以,我想跟大家谈谈怎么样做一个好网民,怎么样不给身边的人和别人带来威胁和心理暴力。2015年袁珊珊作为TEDxNingbo“智造者”的`神秘嘉宾,登上全球最大演讲平台,演讲了一篇名叫《在网络暴力中捍卫自己》的自述文章,文章中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想先问问大家,有谁一年365天天天被未曾谋面的陌生人骂过?”,她从容地向观众分享了自己自2013年起,逐步遭受,并面对网络暴力的种种过程。

  2013年春天,一部收视冠军的电视剧将她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此后,袁姗姗以公益行动“爱的骂骂”做出回应。同年夏天,一句“滚出娱乐圈”直面对袁姗姗做出攻击,随之而来的,是袁姗姗自己心灵上的蜕变。她说,自己从那时开始重拾了小提琴和健身,并建议沉迷网络世界的年轻人可以每天挤出一点儿时间锻炼身体,她说:“当你有朝一日被他人欺负的时候,至少你可以像我一样身轻如燕,自如翻滚。”

  内心强大的人如袁珊珊可以在暴力世界里越挫越勇,内心怯懦和孤单的人就会像乔任梁一样患忧郁症而选择离开。是什么让网民如此的暴戾,不去更好地寻找真相,而仅仅是简单的发泄。我总结了几种原因:

  一是来源于压力。当今社会物质世界的斑驳陆离让人们更多的承担了心理压力,压力大了,自己的不满、情绪化的东西需要排解,“转移”就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发泄的方式和共识。网络上一个简单的新闻和事件无疑成为了大多数人的发泄口,而关注这些新闻的网民则成为了网络暴力的主要人群。

  二是来源于集体无意识就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一种既好也不好的行为意识,当你遇到意见一致的人群,你会格外的增强心理上的自信心,使得你做事情的勇气倍增;但是当遇到在网络世界的吐槽行为时,从众心理就会成为一种伤害别人的工具,你不去主动思考,不去用自己的知识摸清真相,你只愿意人云亦云的一起吐槽或是谩骂,毕竟你觉得这是一种主流。

  三是来源于教育。一个人教育程度的高低与自身语言的表达有很大的关系,表达的文明程度更彰显着文化层次的不同。从小我们就被教育什么是正确的,什么事是错误的,拥有自主思辨的能力是教育赋予我们的重要方式,没有更好的得到深层次的教育,才会用简单的暴力语言去表达情绪。

  四是网络语言规范的法律不健全。网民敢于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上面持续进行冷语言暴力,就是因为并没有合适的语言暴力法律的阻止,但是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又在表明一般的成文法律是不可能完全约束网民的行为和语言,真正需要出台的是更多的拒绝网络暴力的倡议书和网络暴力宣传片,从心理上给网民以警示作用。

  如何争做一个合格的好网民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呼吁:做一个不随波逐流的好网民,不以用冷暴力或是暴力性语言给别人的心理和家庭造成危害;做一个能明辨是非的好网民,遇到新闻事件和突发性事件,不人云亦云,不只顾发泄情绪,而要静观其变,保持一颗正能量的心态,不给事件的负面方向更多的推动力;做一个阳光积极的好网民,适时发声,以正面向上的方式给予网络语言暴力受害者更多的关心和温暖,不让事件越演越烈。

【精选争做中国好网民征文1000字】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络新词语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