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和戊戌变法的区别报刊有上海的什么天津的什么政治团体有什么?

2021 近代史题库及答案(最新版)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B

2、戊戌变法的性质是()。B

A.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B.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 封建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

D. 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

3、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统治中国的主要是()。B

4、1853 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的社会改革

5、 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C

A.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

D. 中国革命运动的性质

6、 维新派代表了哪一个阶级的利益和要求()o B

7、 近代中国社会最革命的阶级是()。A

8> 1939年 9 月 1 日,德军入侵(),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占世 界

总人口 4/5 的 60 多个国家卷入了这场战争。法西斯侵略者给世界 人

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A

9、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D

10、19 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租借胶州湾的国

11、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开始的。D

12>1911 年 4 月在广州发生的起义所以被称为"黄花岗起义"是因为 ()。

A. 起义是在黄花岗发动的

B. 起义军去进攻设在黄花岗的清军要塞

C. 起义中牺牲的烈士后被葬在黄花岗

D. 起义是在黄花岗失败的

13、近代中国向西方列强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o C

14、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o D

15、湘军最早的创建者是()o D

16、太平天国之所以是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最主要因为()。C

A. 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

B. 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C. 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D. 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

17、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性质是()。B

A.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B. 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8、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是()。B

19、1915 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一条”的主要目的是()。B

C. 夺取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D. 抵制美国在中国的扩张

20、在 1919 年至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 社

21、袁世凯暗杀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后,孙中山发动了 () o B

D. 中华革命党的起义

22、19 世纪下半期,沙俄通过()割占中国 15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

A.《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暧璋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B.《暧璋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

C.《天津条约》、《南京条约》、《暧理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D.《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

23、《资政新篇》较之《天朝田亩制度》更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主要

A. 更加鲜明地提出不许外邦人干涉中国内政

B. 明确提出要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C. 主张学习西方,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 促使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发生

24、孙中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o B

25、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

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的著作是()o A

26、1905 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实际主持会内日常工作

的执行部庶务是 O o B

27、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o A

28、规定割让香港岛的是()。A

29、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C

C. 延续清政府的统治

30、从中国攫取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

31、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B

B.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D.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32、提出“驱除秘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政治纲领的

33、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A.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B.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C. 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

D. 革命派与洋务派的论战

34、1911 年,清政府成立“皇族内阁”的直接后果是()。B

B. 丧失了立宪派的支持

D. 建立了民族资产阶级政权

35、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传播民主思想的主要舆论阵地是

36、为了让对方支持他复辟帝制,袁世凯与哪个国家签定严重丧权辱

国的“二■■一条”()。D

37、1841 年组织编写《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38、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39、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与美国订立的条约是()。

' 1898 年把我国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 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有弹劾权

D. 实行总统制,总统有行政、立法、司法权

E. 国民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选举与被

2、鸦片战争后新产生的阶级有()o ABE

3、下列不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共和成果而斗争有()o DE

4、在 这三十年中,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实际作出了三个选

A.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B.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5、下面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有()o ABCD

A. 其斗争锋芒指向外国侵略势力

B. 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

C. 将清政府的卖国投降面目暴露于国人面前

D. 打击了封建统治势力

E. 阻止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过程

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ACDE

A. 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C. 促使了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

D. 给中国人带来了一次思想的解放

E. 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

7、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ABCD

A.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 领导阶层的内部分裂

C. 清政府的全力镇压

D. 外国列强支持清政府

E.八旗兵、绿营兵的镇压

A. 确定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B. 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C. 具有空想性质,不可能实现

D. 它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一一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E. 是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9、维新派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纸有()o ABE

10、20 世纪初,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主要人物有()o ABE

1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破坏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活动有()。

A. 强迫议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B. 解散议会、遣散议员

C. 炮制《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代替议会制

D. 修改《总统选举法》

1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BCDE

C. 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D. 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13、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o ABCD

A. 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一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

B. 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尽劫难、屡遭侵略而不亡

C. 它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D.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过程,

是中华民族逐步觉醒的过程

E. 将清政府的卖国投降面目暴露于国人面前 14、魏源编纂的《海国

图志》的主要内容有()o ABD

A. 综述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

B. 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 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

D. 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E. 吸纳某些西方政治经济学说

16、关于《资政新篇》的评价,正确的有()。ABCDE

A.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

B. 主张与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但严禁鸦片输入

C. 未涉及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

D. 缺乏实现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

E. 战争环境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

17、西方列强通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

了 中国的()。ABCD

18、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的内容包括了()。AB

19、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的方式有()。ABCD

C. 向清政府进行政治贷款

D. 争夺中国铁路的投资权,投资中国矿山

20、下列对太平夭国评价正确的是()。ABCD

A. 是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

B. 代表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水平

C.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 提出了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E.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

21、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表现为()o ABC

A. 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有效

B. 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C. 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财产

D. 主体是资产阶级革命派

E. 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有热度再更新,需要文档请留言点赞

李提摩太与李鸿章李提摩太全家1887年在山西。李提摩太通过《万国公报》也是最早把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等等欧洲思潮及人物介绍给中国的人。图像来源:BEIJING UNIVERSITY MUSEUM


李提摩太(1845年10月10日-1919年4月17日),原名提摩太·理查德(Timothy Richard),字菩岳 ,英国传教士。

中国基督教宣教史早年有“戴德生路线”和“李提摩太路线”之争。笼统而言,前者集中传讲“福音内容”,后者则看重在慈惠和文化层面上传扬基督精神。这两条路线,以两位早期来华著名宣教士为主导,曾在中国教会历史上引起过颇长期的争论,而又以前者较为中国教会所认同。进入21世纪,时而势易,看来这两条路线可以并行不悖,同样彰显神的荣耀。由于戴德生较为中国信徒所熟悉和接纳,认识李提摩太的人就不多了。其实,在中国教育文化史上,李提摩太占下了重要席位;在中西文化沟通上,穿针引线,功劳不可忽视。他终身以传教、服务为念,留下佳美脚踪,亦值得后世人学效。

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曾经是中国最著名的西方人。他蓄着胡须的遗照仍然在中国的博物馆里展出,他的雕像今天仍站立在他曾共同创办的山西大学校园里,即使是中国**党,也表彰他是第一个用中文提到马**和恩**的人。如今,在他去世百年后,他几乎在英国被人遗忘,但他的工作成就仍在现代中国留下印记。

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脑海里的传教士形象是殖民时代里的漫画形象。我们担心将“白人救世主”置于帝国主义受害者之上。但有一些传教士,如李提摩太这样的人物,曾在中国的政治变革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李提摩太牧师(Timothy Richard, ),1845年10月10日出生于英国南威尔斯省卡马尔登郡(Camarthenshire)的乡村。父亲是个铁匠,兼营一个小农场,是一位事主敬虔的忠厚长者和浸信会执事。母亲个性温柔良善,是个娴静淑女。

李提摩太自幼受到父母的基督化教育熏陶,养成富有爱心,乐于助人,品格良善,正人君子的性格。在威尔士福音大奋兴期间,14岁的他在一次奋兴布道大会上受感决志信主。李提摩太先后就读于斯旺西师范学校(Swansea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和哈佛福韦斯特神学院(Haverfordwest Theological College),在神学院攻读期间成绩斐然,尤以希伯来文一科考列榜首,荣获校方特别奖赏。尚未毕业,国内知名教会即来信聘请,然而他已经立下决心要到中国传福音,唯有婉言辞谢。他认为中国是非基督教国家中最为文明的国家之一,如果为基督得到中国,就会带动其他国家归主。

1869年春,李提摩太神学毕业后,即向英国浸礼会差会部申请去中国宣教,获准后于同年11月被封立为牧师,随即告别亲人,11月17日在利物浦登上英国蓝烟囱轮船公司的“阿基里斯”号(Achilles)轮船前往中国。当时年仅24岁,是一位干劲十足的小伙子。


经历差不多三个月悠长旅程,李提摩太终在1870年2月12日抵达上海;稍事休息再转船前赴山东烟台。当时英国浸礼会在烟台有一个宣教站,曾先后有八个宣教士在那里工作。但当李提摩太到达时,只剩下一个宣教士坚守在那里,而且在接待李提摩太之后不到四个月也因病去世了,只留下李提摩太孤身一人。

但烟台乃他日后在中国传扬主耶稣福音的基地。嗣后,他亦游行布道于东三省、华北及山西一带。在中国事奉长达45年,心无二用,贯彻始终,谨守岗位。

这些区域以前甚少外国人出现,看见他们黄发、碧眼、勾鼻都感到十分怪异,心自然产生戒备。抵达村镇投宿,往往引起一阵骚动。客店主人总是心怀惧怕,不敢接纳。因此每次都要花费一番唇舌始能解决两餐一宿,其不便之处非亲历其境者难以明白。

除传福音外,亦兴办出版事业,发行报纸杂志,且著书立说,将西欧学术思想介绍给中国士大夫。创设高等学府,作育英才,引进西方文明,沟通中西文化,又协助赈济旱涝祸害,让千千万万灾民重获生机。

由于抵达中国未几,不谙当地语言,进行起来困难重重,需要雇请本地人随行协助。苏格兰一差会亦差派李烈宣教士加入帮忙。李提摩太不畏艰难,一面学习中文,一面在中国助手的帮助下开始宣教。像早期来华宣教士一样,李提摩太在烟台挨家挨户地去散发或销售福音书册,所收效果甚微,而且接受福音的人又大多是些贫穷人。

两位宣教士冒着种种不便,更以自己的生命作赌注,锲而不舍地作工。向乡民派发书籍和《劝世文》,工作十分辛劳,可惜收效不彰。后来改变计划,拟在烟台租用房屋开办礼拜堂,以逸待劳俾能收事半功倍之效。然而在洽租时却遭到当地人士强烈反对,向拟出租房产的业主百般辱骂,并在其住宅大门涂抹粪便以示抗议。最后迫得英国领事馆出头向政府交涉,始能勉强达成愿望。自从有自己的礼拜堂后,所招来信众多属知识低下、生活贫困之辈,只希望从宣教士身上得些利益。

因此,在实践中,李提摩太的宣教理念渐渐改变,认为传福音应从上流社会和知识界人士入手,遂引发日后办报兴学的动机。他开始试图接触上层社会的人,因为他觉得“他们有良好的土壤可以撒种”,而且得了上层人士之后,就比较容易得到其他人。从那时起,李提摩就开始刻苦学习中国儒家典籍和儒者礼仪,探究中国儒释道思想体系,并利用各种机会,与地方官吏和士绅接触。

为他立传的苏慧廉(William E· Soothill)如此写道:“李提摩太在内地传道已经好几年,悟到布道方法,从官绅入手,自上而下,威力及人,或更容易。比如水自上下流,较比使水上流,所以决定要先引领上层人士信教”。1874年,李提摩太迁往山东青州府,开始租屋布道。此时他改穿中国儒生的长衫,脑后梳着一条假长辫;同时亦施医送药,以便于接近百姓。

年,中国北方十多个省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旱灾,并由旱灾引起特大饥荒。据统计,有一千五百万到两千万的人因飢饿而死,相当于当时整个欧洲人口总和。那时眼目所及,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树皮全部剥光,牲畜全部杀光、吃光,以至于家家户户再无粒米,锅底朝天。大批饥民向东北和南方各省逃荒,到处卖儿卖女以换取粮食,有的地方甚至发生人吃人的现象,真是饿殍载道,哀鸿遍野,一幅人间地狱之惨象。

1876年春山东省大旱,农作物歉收,人心惶惶。在李提摩太宣教的青州,灾情尤为严重。据李提摩太1877年2月间写给英国浸礼会差会部的报告称:“去年夏天广大群众的呼声是雨、雨,而现在则是求生了。玉米都已吃光,他们现在吃的是玉米瓤、番薯叶茎、榆树皮、荞麦杆和草籽。……许多人在吃屋顶上已经腐烂的高粱秸,干枯的(高粱)叶子一般是用作燃料的,然而他们都在吃那种干叶,千万人在吃它,另有千万人因吃不到它而死去。他们在卖衣、卖孩子……。”据李提摩太估计,青州府农村的死亡率高达90%。

面对青州府严重灾情,李提摩太首先在当地十一个城镇张贴大幅黄纸告示,劝导百姓不要到庙里去向那些泥塑木雕的偶像求雨,而是要向上帝求告,吸引众多百姓到教会来求教,李提摩太也藉机把福音传给他们,将《劝世真言》张贴街头,劝人悔改归向真神,使相当一部分人信主归入教会。这使他意识到“拯救人民的灵魂固然要紧,但也要拯救人民的肉体;不仅拯救于将来,亦需拯救于现在,还要解放他们比女子缠足更为残缺的思想”。灾区百姓的悲惨境遇深深震撼了李提摩太,更加坚定了他拯救百姓“肉体”的决心。

李提摩太向山东巡抚丁宝桢报告他所目睹的灾情和所做的赈灾工作,并请求政府加速救灾,以免大批灾民死亡。在李提摩太的呼吁下,烟台的外国侨民先后多次捐助款项,汇给李提摩太,由他转送给青州地方官,或直接发放给灾民。同时,李提摩还通过在上海的英文报纸《北华捷报》和《申报》,刊载他所写的山东灾情报告,向上海和南方沿海城市的外国侨民呼吁捐款赈灾,得到了他们的响应。由西方传教士和商人组成的山东赈灾委员会宣告成立,首次募集了三千两银子,汇给李提摩太。1877年秋天,该委员会又陆续从上海和国外募集到三万余两银子,汇给李提摩太。李提摩太就使用这些源源而来的捐款,逐步在山东扩大了赈灾的范围。他在山东的赈灾工作直持续到同年11月份,据他报告说,至少救助了七万灾民。救灾之同时他手持“祈求真神”的大木牌,不失时机地向灾民传福音,一年之内就使二千多民众信主加入教会。

山西省所遭逢的旱灾更为厉害,连续两年涓滴全无,以致饿殍遍野,令人惨不忍睹。

1877年11月,李提摩带了李鸿章亲发的通行证,乘骡车前往山西太原府赈灾。他先拜会了山西巡抚曾国荃,然后于1878年1月骑骡子到晋南一带考察灾情。李提摩太的日记翔实地记载了当日的惨状:

1月29日:太原以南140里:经过了四个躺在路上的死人。还有一个人四肢着地在爬行,已经没有力气站起来了……。1月30日,距太原270里,路过两个显然刚刚断气的人……。往前走没几里路,发现一个大约40岁的男人走在我们前面,摇摇晃晃像是喝醉了酒,被一阵风吹倒后,再也没有爬起来。

1月30日,距太原290里,看到路旁躺着四具尸体,其中一个只穿着袜子,看来已没什么分量,一只狗正拖着移动。有两个是女人,人们为她们举行过葬礼,只是把脸朝地安置一下而已。路人对其中一个更仁慈一些,没有把她的衣服剥去。第三具尸体成了一群乌鸦和喜鹊的盛宴……。当我在缓慢地爬上一座山丘时,遇到一位老人,他异常伤心地告诉我说:“我们的骡子和毛驴都吃光了,壮劳力也都饿死了,我们造了什么孽,招致上天这样的惩罚?”

所记皆触目惊心。经过两个星期,630里行程的考察,李提摩太将所看到的灾情报告给曾国荃,然后开始了在山西的赈灾活动。他多方募集资金,积极救助灾民,除向中国各地的宣教协会募捐外,他还向英国浸礼会写信,请求立即拨款,赈济灾民。在他的倡议下,伦敦成立了以市长为首的“市长官邸赈灾基金会”,两万余两银子运到中国灾区。上海外侨也于同年1月下旬成立了中国赈灾基金委员会,负责向国内外劝捐赈济,该委员会负责人为英国宣教士慕维廉(William Muirhead)。在短时间内,他们在英国和西欧各国一共募得二十万两银子的捐款,陆续由上海转汇给山西。

自此,李提摩太受到政府高官赏识和敬重,李鸿章拟赠送一官衔酬谢其辛劳亦为李提摩太婉拒,嗣后两人因此而建立起深厚情谊。

1878年10月,李提摩抽空到烟台与苏格兰长老会女宣教士玛丽马丁(Mary Martin)完婚,当时他已经33岁。新婚之后,这对新人立即再到太原一起从事赈灾工作。当时基督教宣教士在华北灾区赈灾的,共有30余人,以李提摩太为负责人。这是外国宣教士第一次在中国有组织、有计划地从事救灾活动。李提摩太等宣教士在山西一共发放了十二万两赈款,这项救灾活动到1879年年底前基本结束。过度劳累加上水土不服,李提摩染上痢疾,被人用担架从汾西县一直抬到平阳府。恢复健康后,李提摩太回到太原定居下来,开始了日常的宣教工作。

李提摩太的赈灾义举与卓越成就,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拥戴,甚至把他的名字供奉在中国的庙堂之上。在李提摩太发放救济金的地方,民众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打算送他一把“万民伞”,上面将签下万名接受过他赈济的人的名字。但李提摩太觉得这样做会花去一部分救济金,就坚定地谢绝了。最后平阳府的士绅们还是立了一块石碑,铭记他的善行。有趣的是,碑上最后竟刻下:“惟吾皇万岁,恩被群生,光播四海。荒天僻野之民,咸来投诚,共舒民艰”。可见民心民意之诚。以往许多人在研究与评价西方传教士时有一种简单化的倾向,常常把他们的所作所为理解为“收拾人心之术”,不是立足于“批”,就是抱着戒备或者怀疑的态度。但李提摩太等宣教士的义行善举都不是用所谓“收拾人心”、“宗教、文化侵略”一句话所能解释的。


通过赈灾,李提摩太也在官绅中建立了美好形象,结交了不少政府高级官员。虽然他也得到不少信徒,但多半是处于极端贫困线上的下层民众,还有一些属于“吃教”之人,用李鸿章的话说,“你们的信徒围在你们身边,是因为他们以及他们的亲朋通过为你们服务谋取生计。一旦停止对这些当地代理人支付报酬,他们就会一哄而散”。李鸿章还告诉他,“在全国,受过教育的阶层里没有一个基督徒”,这句话对李提摩太触动很深。从此,他“更深刻地认识到对中国领导阶层施加影响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他必须改变策略,进入中国知识层、官吏层,找到掌握话语权的主流社会并改变他们的信仰。只要中国上层人物和知识分子接受了基督教,就可以使中国的老百姓成为基督徒。

李提摩太相信,“如果通过向官员和学者作一些演讲,使他们对科学的奇迹产生兴趣,我就能够给他们指出一条路,一条利用蕴涵在自然中的上帝的力量去为他们的同胞谋福利的路”,进而影响他们去修建铁路、开掘矿藏,避免饥荒再度发生,把民众从“赤贫之境”解救出来。于是,李提摩太开始将宣教的重点转向结交权贵,联络士绅。把基督教传播与西方文化的推介、现代科学的推广、现代新发明新技术结合起来,敦促清政府进行积极改革,建立现代教育。这样,基督教必将自然而然地伴随着科学的引进而引进。到那时,中国人对基督教的接受,便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1881年至1884年,李提摩太在山西、山东、北京、南京等地,为地方官吏和士大夫开办讲座,讲授的内容包括哥白尼的天文学知识、化学、车床、缝纫机、自行车等机械设备,蒸汽机、电能、摄影术和医学等。他又先后撰写了一系列宗教、人文学科、教育学科方面的文章或小册子,分赠给各级官吏以扩展他们的视野。

1880年左宗棠路过太原府时,曾从李提摩太了解世界地理。后来左宗棠到武昌,邀请李提摩太到他那里去当顾问,李提摩太却推拒了。1882年,张之洞接任山西巡抚后,李提摩曾多次拜会他,并向他提出一系列变法主张。张之洞见他变法心切,就派人请他放弃宣教工作,出任政府顾问,实施他所提出的改革计划,但李提摩还是谢绝了张之洞的邀请。

李提摩太目睹了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各级官员和士大夫的刺激,1895年2月,李提摩太在南京两江总督府等待张之洞接见的时候,一位高级官员对他说:“中国正处在极度艰难的困境之中,不知道何去何从”。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李提摩太出入厅堂,直接游说中国政府高官,提出一揽子改革方略。其中包括组成多个代表团,出国周游世界,实地考察别国情况、教育制度、宗教情况、工业情况、交通工具状况,以供政府研究决策。

李提摩太于1884年底,带了妻子和四个女儿,从上海乘船回英国度假。期满后,他把两个大女儿留在英国读书,自己则于1886年底带了妻子和两个小女儿乘船回到中国。把家安置在北京后,他先和在天津的李鸿章取得联系,提出由政府每年拨出一百万两银子让他搞教育改革。他回忆说:“……我建议中国政府进行教育改革,并为此每年投入一百万两白银。对于这个建议,李鸿章的答复是:中国政府承担不了这么大一笔开销。我说,那是‘种子钱’,必将带来百倍的收益。他问什么时候能见成效。‘需要二十年才能看到实施现代教育带来的好处。’我回答道。李鸿章回答说,‘噢!我们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随手注:100多年的今天,当权者依然是这种想法。)

1890年7月,李鸿章聘请李提摩太去天津担任《时报》主笔,李提摩太高兴地接受了,“我立刻接受了这一工作,这项任命可说是天赐良机。”这无异于给他提供了一个讲坛,可以向千百万中国读者宣传他的变法主张。在一年多时间里,他共写了200多篇文章,后来他把这些文章汇编成集,题名《时事新论》,共12卷,于1895年由上海广学会出版。

从1895年到20世纪初的数年间,他对中国政治的影响达到顶峰。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期间,他都积极活动于上层人士之间。他和许多政府官员,如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荃、恭亲王奕忻等都有着较深的交往。而且他还结交了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如:康有为、孙中山,梁启超和谭嗣同等。李提摩太的思想直接影响了许多朝廷大员和维新派。李鸿章的很多思想就源于李提摩太。在与李提摩太的接触中,李鸿章多次批评顽固派的“夜郎自大”心态,表达了对西学的认同和要求变革的愿望。张之洞十分同意李提摩太提到过的一个论点:“生存就像博弈,不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无法同掌握了技巧的对手竞争的。”并承认中国“必须进行改革”。李提摩太还曾向李鸿章提出过很多政策建议,其中派遣皇室亲贵到国外考察、兴办西学后来被清政府采纳。在李提摩太做曾纪泽家庭教师时,曾纪泽对李提摩太的现代教育改革方案也是倍加赞赏,并督促李提摩太在高级官员中散发,曾纪泽也因之相信“中国的惟一希望在于教育”。

李提摩太热心于西化教育和文字工作。他说:“中国朝臣无知乃是无教,中国图强之要在于教”。

拳匪之乱起于1900年、惊动整个中国,不少省份的宣教士惨遭杀害,山西省亦不例外。当事件平息后,官方与李提摩太共商受害宣教士赔偿问题,他藉此时机显明基督精神,不要以仇恨相报。因为生命诚可贵,不是赔款就可以抵偿。但这次中国实在犯了大错,应当取山西省拟支付的赔偿款项移作兴办一所大学,俾能开导民智,以后不会再次作出这类野蛮仇视教会的愚妄行为。

山西大学遂于这种情况下兴办而成,影响所及,其他各省份亦相继学效。此举对于培育人才发挥宏大力量。

李提摩太在北京拜见主持议和的李鸿章时,递交了《上李傅相办理山西教桉章程》。章程七条,第三条是:“共罚全省银五十万两,每年交出银五万两,以十年为止。但此法款不归西人,亦不归教民,专为开导晋人知识,设立学堂,教导有用之学,使官绅庶子学习,不再受迷惑。选中西有学问者各一总管其事。” 李鸿章对此建议非常赞成,约定以10年为期,期满即将学堂管理权交还山西。李鸿章同时电告山西巡抚岑春煊照办。

1902年,西太后因李提摩太协助处理山西教案有功,同意开办山西大学堂,该校分成西学书斋和中学书斋两个部分,山西巡抚岑春煊聘李提摩太为西学书斋总理,直到1911年。

山西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兴办的三所高等学府之一,培养出大批新型人才,极大地推动了近代山西社会的发展。清政府因此赐他头品顶,戴二等双龙宝星,并诰封三代。如今李提摩太和岑春煊的石像,一起矗立在山西大学校园内。


李提摩太于1886年由英国度假完毕重返太原后,因与几位初来华的年轻宣教士意见不合,决定离开山西回到天津,并计划在山东济南创办一所基督教大学,可惜不获差会同意。此事颇令他失望,遂萌生脱离差会之意。终于在1890年退出浸礼差会,开始独立宣教生涯。

Williamson)为“同文书会”的督办(后改称总干事)。该会是西方宣教士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于1887年11月1日在上海创立,创办人是英国长老会宣教士韦廉臣。韦廉臣任督办不到三年,就因病于1890年8月去世。李提摩太接任后,即将“同文书会”改名为“广学会”,旨在“从宗教的小圈子里走出去,去影响中国知识界的发展,影响中国政治的进程”,并扩充会务,增设售书局,增加出版鼓吹变法的书籍。

“广学会”所发行两大刊物为:

1. 《万国公报》-着重介绍西方最新知识和思潮。

2. 《中西教会报》-藉此报导中外基督教发展情况。

此两份报刊均为中国报业史上重要先驱刊物,并为日后中文报刊之蓝本。两刊物均负灌输西方文化责任,译述欧西学术思潮介绍国人,深得社会高级知识分子接纳。当时中国维新分子,以至清廷“洋务运动”的主力人物,均深受影响。


《万国公报》的文章内容包罗万象,有基督教的论点,也有关于欧洲的进步和呼吁(世界各地)政治改革的文章。其中许多是李提摩太自己撰写或翻译的。这一刊物当时在中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乃至于康有为用完全相同的名字发行了他自己的版本。

1895年10月,康有为和他的年轻弟子梁启超去拜会了李提摩太。双方相见恨晚。梁启超也就此担任了李提摩太几个月的私人秘书。李提摩太因此成为康有为发起的维新派政治团体“强学会”的一名创立成员。

在担任李提摩太的秘书期间,梁启超汇编并出版了一份他的维新派同伴需要阅读的关键书刊的参考书目。这份书目包括了广学会的《万国公报》和李提摩太翻译的许多欧洲著名书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一本广受欢迎的历史书:罗伯特·麦肯齐的《十九世纪史》(又译《泰西近百年大事记》),它的中文翻译本销量超过了100万册,对中国近代历史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提摩太主持广学会达25年之久,1916年李提摩太年老体弱,需要请辞之时,已发展成为聘用六位西欧人士及18位华人同工长驻工作的机构。出版大小书报刊物百余种,全国发行。中国官绅与高级知识分子,深受其影响者多不可计数。

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和影响

在戊戌变法运动中,李提摩太不仅参与其中,而且成为这次运动的幕后推手。维新派人士视他为精神领袖,康有为、梁启超都是《万国公报》的忠实读者,而《万国公报》是广学会在中国“行销量最广,蛊惑力最大,中国维新分子受这报的鼓动者,不在少数”。

康有为“好浏览西学译本,凡上海广学会出版之书报,莫不尽量购取”。康有为还曾向当时香港《中国邮报》的编辑说:“我信仰维新,主要归功于两位传教士,李提摩太牧师和林乐知牧师的著作。”

李提摩太自己也曾写道: “康有为告诉我,他是相信上帝是天父,世界各国是兄弟的,就如同我们的出版物所教导的。他希望在革新中国的事业中同我们合作。”

当时的许多维新人士都与李提摩有来往。康有为的弟子梁启超,听说李提摩太需要一位临时秘书,就来到李提摩太处,表示愿意为他效劳。李提摩太欣然接受了他,因此梁启超充当李提摩太的秘书,从1895年10月起直到1896年2月止。私下里,李提摩也以维新派的老师自居,他经常带着李佳白(Gilbert Reid)等宣教士同维新人士一起吃饭,一起讨论进行改革的计划和办法。当维新派在北京成立“强学会”时,他们也都加入该会,为维新派出谋划策。


在李提摩太回忆录中谈到,强学会办报之初不仅所用名称完全借用《万国公报》,而且内容也几乎照抄广学会的各种刊物。1898年2月出版的《时论新编》,编辑了梁启超44篇、康有为38篇文章,直接出自李提摩太之手的则占31篇。即使是康梁写的那些,主要思想也多来自李提摩太的启迪。

另一个维新派骨干谭嗣同,也深受《万国公报》的影响。维新派的绝大部分改革方案都吸收了李提摩太的建议,李提摩太在看过康有为的变法计划后,给妻子写信说道“几乎我以前所做的种种建议,全部概括和凝聚在他那份具体而微的计划中了”,由此可见李提摩太对戊戌变法的影响之深。

光绪皇帝也深受李提摩太影响,1898年6月,康有为上书翁同龢,敦促光绪帝赶紧变法。从6月11日起到9月21日为止的一百零三天,在维新派的支持下,光绪皇帝一连颁发了数十道变法谕旨,还批准了康有为的奏请,决定聘请李提摩太担任皇帝的私人顾问,帮助维新决策。这一时期,李提摩太对维新运动的发展和传教事业的开拓充满着希望。

正当维新派和李提摩太踌躇满志的时候,慈禧太后和顽固派发动了政变。慈禧把光绪帝软禁起来,亲自临朝听政,并下令逮捕维新派领袖,京城弥漫着腥风血雨。危难中,李提摩太伸出援手,竭尽全力保护变法志士。9月18日,李提摩太在北京会见康有为,康有为告诉他局势危急,光绪已密诏他迅速离京。李提摩劝康有为先搬到他的寓所躲藏,然后设法帮助康有为逃离北京,经天津乘船到上海,再在吴淞口换乘英国兵舰,逃往香港。

政变后的第三天,李提摩太在其寓所举行秘密会议,梁启超、谭嗣同等出席。他们商讨如何援救光绪皇帝,决定分头吁请各国驻华公使出面,由梁启超去见日本公使,容闳去见美国公使,李提摩太去见英国公使。但是,各国公使在未获得本国政府指示之前,均不敢轻举妄动。于是梁启超经天津搭乘日本轮船逃往日本,容闳见情势不妙也逃离北京。李提摩到天津求助英国公使窦纳乐,未果。在写给朋友的信中他这样说:“我能够做到的都做了,”还明显地表达了他对中国前途的忧心和对顽固势力的憎恶。

李提摩太认为:“一个彻底的中国维新运动,只能在一个新的道德和新的宗教基础上进行。除非有一个道德的基础,否则任何维新运动都不可能牢靠和持久。……每一个与广学会有关的人士,他的最大目标就是推广基督教文明,只有耶稣基督才能提供给中国所需要的这个新道德的动力。”

李提摩太始终是缓和的革新者,主张以教育渐行改良,而反对激进的暴力革命,主张把英文“Revolution”(革命)一词的第一个字母去掉,改为“Evolution” (渐进或改良)。他不大赞同孙中山激进的革命主张与行动,并曾试图说服他放弃暴力革命。1903年2月,李提摩太给一位中国报人的信中写道:“论及在中国的改革,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革命的观点,一种是改良的观点。我不属于前者,因为遍览各国历史,以武力进行改革,多是杀人流血,造成可怕的灾难。而我赞成改良,愿意贡献所能,对真正有利于中国的一切问题,给予开导。……耶稣基督战胜世界不是使用武力,而是使用精神和知识的力量。我们努力采用后者的方法,另一种方法耶稣早已吩咐过他的门徒们——‘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

到1913年时,李提摩太已年近70岁。从26岁到中国做宣教士算起,他在华已经42年。此时的他也已经变成一个和平主义者,呼吁世界各国实行裁军和组织世界政府,还提倡世界各大宗教成立宗教联盟。


李提摩太于1878年在烟台与苏格兰长老会派来的女宣教士玛丽马丁结为夫妇,婚后二人同往山西太原传福音,并在当地开办孤儿院、女子学堂等;又创立天足会,力倡改革缠足恶习,将中国女孩从苦难中拯救出来。

李提摩太婚后育有四个女儿。1903年3月,李夫人不幸染上恶疾,药石无灵,于同年7月去世。

1914年8月,李提摩太邂逅伦敦会一位女医生特赖布(Ethel Tribe)女士。她已来华二十载,先后在厦门及上海工作。晚年的李牧师与这位晚婚的女士思想兴趣契合,遂结为连理,赴日本横滨旅行结婚。

1916年春,因年老体弱,医生劝李提摩太回国休养。于是向广学会提出辞去总干事之职。获准后,于同年5月20日,李提摩带了家眷,挥别了同事朋友,乘船离开他工作生活多年的上海。

回到英国后,李提摩太于同年7月14日接受了威尔士大学授予他的法学博士学位。在这之前,他已经获得过美国乔治亚大学和布朗大学授予的神学和文学博士学位。1918年,梁启超到英国访问时,曾专程到伦敦李提摩太的寓所去看望他,赠送他十本自己的著作,并与他一起畅叙维新运动的往事。

在英居住三年间,仍经常到处演讲,并完成其自传《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向读者展现了一位宣教士在华半个世纪的生活画卷,成为该段历史重要的文献。

1919年初,李提摩决定重返中国,但在4月间因旧病复发而不得不住院手术,终因病重体弱,于4月20日逝世于伦敦,享年74岁。

《中国近代史风云人物: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比尔·海顿(Bill Hayton)

《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李亚丁

《李提摩太传》,苏特尔,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87年再版。

《清末寓华西教士之政论及其影响》,黄昭弘,宇宙光1993年出版。

《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李提摩太

摘 要:在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过程中,维新派通过创办报刊的方式同封建守旧思想展开了一场争斗,通过这场争斗,不仅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并向国民传播了爱国主义思想,进行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维新派还开创了政治家办报的先河,创造了报刊新文体,对近代中国报刊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维新派;报刊;历史作用;贡献

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初步发展,是戊戌时期的成果之一。西方近代报刊在鸦片战争前已经通过传教士进入中国大地,伴随着出国留学、考察的国人日渐增多,报纸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国人的认可。1858年伍廷芳在香港创办的《中外新报》和1864年陈霭亭在香港创办的《华字日报》以及1874年王韬主编的《循环日报》可以说是中国人自己办报的鼻祖。而到了甲午战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发觉办报比著书更加便利于传播新法,从而开始跻身报业,创办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意义的报刊,包括《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知新报》《湘学报》和《湘报》等,这是中国近代报业思想的一种延续和极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主要报刊有30多家[1]。这一时期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具有一定的历史作用,对中国报业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一、维新派办报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刊物

1895年,中日甲午战败,在内忧外患以及中西文化碰撞之下,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逐渐形成一个共识:唯有进行维新,学习国外,方能救中国。维新派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的代表,开始在政坛上崭露头角。随着康有为、梁启超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拉开序幕,在变法的不断推动下,国人开始纷纷办报,掀起了创办报刊的高潮。

1895至1896年,是维新派办报的第一个阶段。该阶段主要代表报刊是《万国公报》和《强学报》。1895年8月,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万国公报》双日刊,由梁启超等人撰稿,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和当时的“邸报”(专门刊载诏书、奏章的报纸―引者注)分送给在京的官员。随着变法思想的不断传播,加上《万国公报》和上海的《万国公报》重名,不久即改名为《中外纪闻》,印数也迅速增长到3000份。作为维新变法的宣传媒介和舆论工具,该刊物在北京的一部分官员和士大夫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1895年,康有为离京南下,成立了上海强学会,1896年1月,《强学报》应运而生。《强学报》的诞生,对上海,特别是东南地区维新运动的开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不幸的是,正当维新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时,由于封建士大夫的弹劾发难,反动的封建势力进行了强有力的反扑。《强学报》刊出三期即夭折,强学会也被迫解散。这无疑是封建势力向维新派宣传新法的一次强有声的抗议,但维新派并没有因为受挫而止步不前,而是在康有为、翁同酥、李鸿藻等人的努力下,继续在全国各地进行维新思想的宣传。

1896年至1898年,以《时务报》《湘学新报》《湘报》《知新报》《女学报》《算学报》等报为代表,是维新派办报的第二个阶段。本文仅列举前三种报纸做一说明。上海强学会被迫解散后,张之洞的亲信汪康年在1896年8月创办了《时务报》(旬刊),由梁启超任主笔,共发行了96册,为期两年后停刊。《时务报》有其独到的特点:言论大胆、文笔流畅、思想新颖,在当时风靡海内外,对维新运动的开展起了推动作用,影响十分深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梁启超的一系列批判封建残余、鼓吹新法、变法图强的政论文章,如著名的《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说群》等,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报的建立不仅加强了维新变法的声势,而且梁启超本人的名声也迅速提升,“康梁”之称就是从那时来的。洋务派代表张之洞一度也对该报大加赞赏,称其“实为中国创始第一种有益之报”。随着维新变法思潮的日益高涨,以湖南巡抚陈宝箴、谭嗣同的密友唐才常、老师欧阳中鹄、经学家皮锡瑞的对变法的支持、宣传最为积极。1897年,江标、唐才常等人在长沙创办《湘学新报》(后改名为《湘学报》),对变法进行了强有力的宣传。1893年3月,谭嗣同与唐才常又创办了《湘报》(日报)。该报的建立,不仅卓有成效的对变法进行了宣传,而且进一步推动了湖南的维新运动,并对南方其他各省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00年以后,维新派在近代办报的第三个阶段是在与革命派的论战中开展的。主要报刊有革命派的《民报》和维新派的《新民丛报》。该阶段维新派报纸的特点是主要以抨击、驳斥革命派的民主言论为中心。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后,公开宣布以“倾覆现今之恶劣政府”、“建设共和政体”和“土地国有”为“主义”。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理论武装的《民报》,迅速占领了进步舆论的中心领导地位,大受海内外进步知识分子的欢迎。而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这时已经从时代的进步者逐渐走向时代的阻碍者,开始担心其在思想界的权威地位,通过在报刊上发表言论欲以驳斥革命派的民主革命思想,阻碍其传播。一场论战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和改良派的喉舌《新民丛报》中激烈的展开了,1905年至1907年,两派在政治思想领域的论战达到了顶峰,论战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斗争之激烈、影响之深远,为中国近代史中之少见。

二、维新派报刊的历史作用及其贡献

维新派创办报刊对当时历史进步做出了十分有益的贡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冲破封建言禁,赢得了报刊合法地位。维新派上书光绪帝,要求设报馆,广开言路。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发布“上谕”,准许报刊“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并对办报给予“免税”奖励,促进了各地报刊飞速发展。“康梁”创办的《万国公报》和《时务报》是民间创办报刊的先例,打破了几千年来封建统治对舆论的控制,开创了中国历史言论的新时代。而时人则把维新变法运动期间的国人办报活动,史称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其次,涌现出一批近代著名报人,并开创了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政治家办报”这一观念是毛泽东最早明确提出的,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办报传统。“政治家办报”和“喉舌论”、“党性原则”一起成为新闻工作的“金科玉律”[3]。在鸦片战争前后,我国新闻界主要是以西方传教士传播宗教教义和商业信息盈利为主要目的,所以,报业发展十分缓慢。维新变法前,中国的办报者多为落魄的文人,报纸内容空洞、乏味、低级无聊。直到以“康梁”为首的改良派的出现,一扫过去陈旧腐朽的气息,报业的宗旨和命运开始和政治紧密相连。而这一时期涌现出的著名报人主要有:梁启超、严复、唐才常、汪康年、麦孟华、徐勤等,不得不说,这些名噪一时的报人成为近代中国报刊业的主导力量。康、梁的政党报刊思想对后来的党报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康有为、梁启超把创办报纸作为开展政治活动的必要准备,同时把报纸看做政府的耳目喉舌,让报纸成为宣传政党纲领、同革命派势力进行斗争的阵地。“康梁”的办报思想实际上承认了报纸的党派性[4]。维新改良派在创刊宗旨和目的,创办过程中和政府之间关系的处理方式上,以及思想传播和政策宣传等方面,对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等人的办报思想和理念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并对后来的政党报刊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再次,在亡国灭种的19世纪末,通过报刊强有力地向广大国民发出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声音。维新派办报是在中日甲午海战惨败之后。这时的中国已是各帝国主义国家眼中都想据为己有的一块肥肉,列强们的铁蹄进一步践踏入中国内地,沉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民族觉醒。这一沉痛现状使全中国上上下下震惊、悲愤,也首先引起了当时民族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的深刻反思,他们通过创办报刊这一形式,在报纸上强烈地呈现出当时中国危机四伏的紧迫局势,愤恨地谴责着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种种恶劣行径,并发出了建设一个独立、强盛的新中国的号召,这极大地激发了上到士大夫,知识分子,下到平民百姓“抵御外辱、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第四,启迪国人,进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教育。梁启超主办《时务报》期间,著有《变法通议》一文,指出: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非可阏制。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者已,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呜呼,则非吾之所敢言矣![5]”

这段话明确指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他还大胆的宣扬“民权论”,否定、批判“为天子论”的封建论调,认为“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至弱之根源”[6]。梁启超还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改变科举制度等。1895年,严复在《直报》上相继发表了《原强》《辟寒》《救亡决论》等重要政论,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和政治观点,沉痛批判封建传统观念,这些文章成为宣传变法的有力佐证。当时维新派主办的报刊上刊登了相当多介绍西学和西方情况的文章,热情宣扬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使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头脑为之一震,国民的思想逐步得到提高。

第五,推动维新变法的发展,使变法成为可能。各地维新派团体的报刊活动在全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影响,当时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仁人志士都纷纷表示支持,对变法起到了很大帮助。

第六,重视政论,创造了新型的报刊新文体――时务文体,推动了政论写作的发展。维新变法之前,报刊上流行的是八股文和桐城派古文结合的混合文体。为了变法的需要,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文章开始改革,并发展了王韬的报刊政论文体,逐渐形成了以时务文体(政论文体)为特征的独特的行文风格。他也曾这样描述过自己当时的工作状态:“六月酷暑,洋蜡皆变流质,独居一小楼上,挥汗执笔,日不遑食,夜不遑息。”这样的努力使他被称为“舆论之骄子,天纵之文豪。”笔到之处,情感充沛,略不检束,打破旧文体的清规戒律,风靡戊戌前后,开启了一代文体的新形象,对日后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时期及以后的报刊文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面对当前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渐弱的现状,通过对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办报内容和作用的认识和了解,使我们深切认识到新闻工作者学习先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吸取前人在第一次办报高潮中的办报精髓,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培养自身的人格修养,做一个有责任的新闻工作者。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

[2] 李侃,李时岳,李德征,杨策,龚书铎.中国近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06.

[3] 赵云泽,孙萍.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 张默玉.浅议康有为和梁启超政党报刊思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6]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后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维新变法和戊戌变法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