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的延长时间是增加什么的表现改变了物品的时间状态是什么意思?

经验,知识,百科,个人图书馆,在线图书馆

关于《经验,知识,百科,个人图书馆,在线图书馆》用户点评二、

该属性用来标示,其它应用的组件是否可以唤醒service或者和这个service进行交互:true可以,false不可以。如果为false,只有同一个应用的组件或者有着同样user ID的应用可以启动这个service或者绑定这个service。 默认值根据当前service是否有intent filter来定。如果没有任何filter意味着当前service只有在被详细的描述class name后才会被唤醒。 3、Provider: 当前内容提供者是否会被其它应用使用: true: 当前提供者可以被其它应用使用。任何应用可以使用Provider通过URI 来获得它,也可以通过相应的权限来使用Provider。

android:selectAllOnFocus如果文本是可选择的,让他获取焦点而不是将光标移动为文本的开始位置或者末尾位置。TextView中设置后无效果。
当前组件在得到焦点的时候,

这个说的很详细。。。你可以看看

你的程序安装的如果是Eclipse是直接运行的就是debug版本,然后你更新的时候是从服务器下载的是打包的release版本,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android 打包签名换台电脑打包是不是一样的

签名是由包名+key文件决定的,一般来说key有两个,一个是开发时候eclipse默认的debug.keystore,还一个是自己的正式key。所以只要你的包名和key文件相同,换台电脑打包也不会签名冲突

一是指物的“形态”或“性能”发生改变,例如企业生产作业就是把物的初级产品改变为高级产品的物变。

二是指物的摆放位置发生移动变位的改变,例如甲库的物移动到乙库存放的物变。

从物变含义可知,“物变”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生产作业”的物变,它的活动主要是“人、物、场”组成的。

二类是物的位置发生“移动变位”的物变,它的活动也是由“人、物、场”组成的。

人,既是物变活动的主持者、参与者,还是物变活动的决策者。

物变有“两场”,一是生产场,二是位移场。

生产场,主要是指改变物的性能或状态的场所。它的活动主要是由生产作业现场和现货的储存场所、物流通道、载具等组成。

位移场,它的活动主要由物的起点、路线(通道)和终点组成。实际上,它也是由物的储存场所、物流通道(路线)和载具等组成的。因为“起点”和“终点”就是物的储存场所。物流路线主要是指“陆路、水运和空运”三大物流路线。

由此看来,“两场”的区别就是“生产场”——一个有、一个无。

一是指物变的工具(又称物变“手段”),二是指被改变的实物(又称“现货”——产品),三是指载物的工具——盛具和运具(二者统称为“载具”)。

一是指位移的现货,二是指载物的载具等。

两类物变活动都是由人、物、场”所组成的。但是,在作业现场中的物变活动,就比位移物变活动(起点、终点和路线——通道)涉及到的“场、物、人”等因素多,数量大,管理复杂。所以生产现场的物变活动就成为管理的重点。 

怎样才能搞好物变的“场”管理呢?

作者根据嘉陵机器厂抓“场物”管理的作法,谈一点搞好物变“场物”管理的体会和认识,仅供同行参考。  

§2、“场物”管理——三“坚持”

一、坚持“两不断”——不断优化、不断改进

“两”物变活动中的“场”和“,是不可分割的,互相又存在有机联系和影响——“物”必有“场”。“场物”管理,对于“物变”活动来说,既有区别,又有共同点,是物变活动管理的重点。二者管理的目的是相同的——千方百计使物变“活动”中的“场物”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获取最理想效果。

为此,要搞好“场物”管理,首先要客观、求实地认识“场物”现状,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要求,选择管理方法,制定实施计划。第二要作好思想、培训教育、物资准备,为现场及管理创造良好的物资、环境条件。第三对于成功的作法要优化,并形成企业制度,以便规范执行。第四对企业制度要认真执行,说到做到,严格检查,考核兑现。第五对执行中发现的不足和缺陷要坚持“两不断”——不断优化、不断改进,使“场物”活动永远处于最佳状态。

“场物”必须维护和保持洁净——整洁文明,给员工一个身心健康、美好的环境。应定期或不定期的从现场消除产生的不需要之物。这就产生了人们常说的现场“5S”活动。

5S”活动,就是对物变现场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提高人员素养的活动之简称。

整理,就是“收拾、清理”之意。它要求我们把现场的物品按“要”、“不要”和“待定”的方法进行清理分类。保留需要的物品,清除不需要的物品,及时处理好“待定”的物品。

清理的原则和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现场的物品。现场物品减少,既能使现场“消肿”,又能降低现场管理难度,还能为整齐、洁净的环境创造良好条件、减少难度。

对于“不需要”之物的处理要慎重,不能随意作废品处置,要认真分析研究、统一处理。因为“不需要”之物,在此处无用,在它处就可能成为“需用”之物。物尽其用,是企业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整顿,就是使凌乱的生产(工作)场所变为整齐、有条理、有秩序的现场。这是在“整理”基础之上,对需要物品进行的规范性“整顿”。整顿,就是按照定置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对“需用”之物进行定置管理,使现场物品摆放合理、整齐美观、方便使用。这有利于现场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生产物流有序进行。

清扫,就是搞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彻底扫除、弄干净,营造一个无杂物、无垃圾、无污物的清洁干净的生产物流(工作)环境。这是一项影响很大的企业工作,必须认真对待。

清扫的范围有三:一、场所地面的清扫与废弃杂物的清除。二、现场空间——门窗墙壁、天花板的清扫。三、现场物品,例如机器设备及其咐件、工装、电器及开关柜 (板)、盛具及推车、立柜及货架、桌(钳)台、产品……的内外表面之清扫与清洁等。

这三大方面的清洁,“缺一”,现场仍会呈现“脏”的难堪状态。由于现场清扫工作涉及的对象多、工作量大、要求高等,要搞好现场的清扫工作,就须做到:既要有专业人员参与,又要有全体人员参与。同时还应做到:清扫要求(标准)明确,分工明确,责任明确。

清洁,就是使现场洁净、干净、美观,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条件。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地面、门窗墙壁和现场中的物品无灰尘、油污、锈蚀等赃物,显示其干净本色。同时其表面无纸屑、金属屑、棉纱、手套等废弃杂物。这些洁净的要求, 可以通过员工“清扫”来实现。二是现场空气清新、干净,无污染。这就需要企业投入必要的环境保护装置才能实现。

“清洁”的本意,一是如何保持清扫后的劳动成果——洁净的现场环境,二是使员工有舒适、珍惜、保持之感。这就是管理者的任务。

例如有的企业对现场出现的废弃物进行定置管理,设置杂物垃圾箱、有色金属废物箱等。以此减少或避免“不需要”之物的东丢西甩,给现场带来的“脏”,同时促使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

素养,就是人们常说的“修养”、“涵养”之意。素养,对于企业来说,主要是指员工群体在现场中表现出来的“风气”、“风貌”和“习惯”等。

习惯,主要是指人的经常性行为。

风气,主要是指多数人的共同习惯。

风貌,主要是指群体的风气和精神面貌。

这些素养行为,在生产物流现场中随时都可看到,并能从中领略到员工的精神状态、企业文化和企业的发展前景。

个体和群体的素养,对企业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与运行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员工素养的提高。良好素养是现场生产、物流、定置、整洁文明与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5S”活动长期开展的结果和表现。

其中“素养”的本意,就是要通过“4S”的天天、周周、月月、年年的长久性日常活动,逐步地消除人的不良习惯、不良风气和随意性,提高人的自身素质(养),加强法治与道德观念,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干好本职(分配)工作,尊重他人劳动,改善人际关系,加强集体意识,树立、养成良好习惯,形成按照企业制度规定与要求行动的自觉意识, 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现场整洁文明的生产工作环境。

所以“5S”活动是搞好“场物”管理的第一技法——整洁文明的基础管理工作。

定置管理,就是“人物场”管理的社会科学、技术、生产高度发展的产物。要搞好定置管理,就必须坚持科学定置管理。

1、坚持“三要素”的科学定置

1)、科学定置,就是“物场”结合做到:

①放物的定置位置明确且科学合理,适应物变活动需要;

②放物的姿态科学合理,对物能起到保护、安全作用,方便放物、取物,效率高;③放牧的信息明确,能起到“引导、确认”作用,有醒目的“标示”。

这就是科学定置的“放物场所、放物姿态、放物信息标示”三个基本要求,简称定置“三要素”。

定置管理适用范围很广。凡是有流动性物资的地方,即有人、物、场结合的地方都可以实行定置管理,例如企业、商店、书室(店)、库房和家庭等。

根据青木亀男先生对定置管理的研究,他认为定置——物场结合是为人物结合服务、作准备的。所以他认为人物结合方式有直接结合方式和间接结合方式两种。实践证明,只有知道了人物结合方式,才能实施目的明确的科学定置管理。

直接结合,就是生产、工作需之物在需要之时,能立即到手的结合。这种物品通常是处于随身携带或放在随手可得之处的现货。

“随手可得之处”,就是要求现货定置在需要者的旁边,需要时就能很方便地拿到。这样的位置,才是直接结合的最佳定置位置。例如定置在作业工位旁边的产品,员工无须移动位置,就能拿到需要的产品。又如定置在桌面上笔墨纸砚,无须站立或移位,伸手就能拿到。这就是“场物”结合的目的。

形成定置状态的直接结合,不需要寻找,不存在时间与价值的损失,现货处于随时需要、随时可得到的等待结合状态。这就是企业生产、工作所希望的最佳有效结合状态。

间接结合,就是人与物呈现分离状态。需要时,要借助于“引导信息”和“确认信息”才能实现“人物”结合。通常这类现货,在需要处是看不到、摸不着的,离生产、工作位置有一定的距离。如果需要使用“该物”时,就必须通过某种寻找信息,才能从其存放位置移至作业或工作位置。至此,“该物”才由间接结合方式转变为直接结合方式。

若果间接结合之物随意放置,人与物就难于结合。需要结合时,就会因无引导信息而产生盲目地、无目标地到处寻找。人们都知道,寻找除了浪费宝贵的时间、损失物资财富,降低现货的存在价值之外,是不会产生任何有用价值的。所以,间接结合之物必须实行科学的定置管理。

人物结合状态,实际上就是指物被人需要的程度——状态。这是场物的需要。

1)、ABC三类结合状态

我们通常把人与物能实现有效结合——随手可得的直接结合状态称为A类结合状态。

人物不能直接结合的状态,或者人物需要结合时,常把物从距离处移位到人物“直接”结合处。这就是有“寻物信息连接”B类间接结合状态。

们通常把人与物处于不需要结合的状态称为C类结合状态。

不需要与人结合之物就是物流现场应清除之物。

A类之物,应按“直接”结合之要求实行科学定置管理。

B类之物,应按定置“三要素”实行科学定置,做到方便移位,变为A类物。这就是B类科学定置,向A类转化的目的。

C类属于物变现场清除之物。实践证明“C类”中,存在有用之物。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由于“场物”的“三个坚持”方法简单易学,无高深的理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实用价值高,见效快。这就出现了突击容易巩固难的怪圈。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教育”为本、“规范化”为根、“常抓不懈”为(方)法,推行企业管理制度化,才能使良好的现场得以长久保持与巩固,才能走出“突击容易巩固难”的怪圈。

载物场所,主要是指独立而封闭的放物空间,具体地是指放物楼房的空间——墙壁楼层、地面和载物的载具(又称盛具)等场所。能分割、的场所是指楼房的地面(楼层)和载具。柜架是由矩形盛具演变(又称分割)而来的,所以它属于“载具”之例。由此看来,能有效分割、利用的场所就是楼层、地面和载具(又称盛具)等场所了。

可分为固定性场所和可移动性场所两大类。

固定性场所,就是处于静止状态且无法移动的封闭性载物场所,例如厂房的楼层和地面等。地(楼)面,适用于各种类型、大小不同的物品摆放,是物变的主要场所。

可移动性场所,就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可移动变位的场所。例如盛具,柜架,车、船、飞机……。这类场所,按其可移动能力,又分为①“靠自动力”快速移位的场所,例如汽车、轮船、机车、飞机……。②靠外力慢速移位的场所,例如盛具、柜架、盛具车……。可移动的放物载具,在其失去“力”的作用下,处于不能移动变位的静止状态。

这类场所中,如放物的柜架、桌台等,它界于固定性场所和流动性场所之间,侧重于静态为主——静止时间较长,动态为辅——移动变位时间很短。即是说,这类场所虽然可移动,但是它不会经常性移动。只有在物变需要时,才存在着暂时性的移动变位。一旦移动变位成功,它在新位置中又会静止较长一段时间。例如生产(工作)现场中的货架、 立柜、工具柜、钳台、办公桌。这些物品都具有载物的功能,也有定置的需要。

在企业生产物流现场中,我们会看到一些物品放在不同的地方,例如需要失效处理的锻件、钢板等现货放在室外,设备、盛具车、在产品等现货放在室内,在制品、半成品放在盛具中,有的工具、工装、设备附件等现货放在货架或立柜之内……。从中就能很明显地看到,这些放物的结构是不完全相同的。按场所的结构分类,可把场所划分第一场所、第二场所和第三场所和特殊场所等四类。

第一场所,是室外放物场所的简称。这类场所简单、投入少,或不投入就可使用。

第二场所,主要是指楼房的“楼层和地面”场所。因为物变活动就在这两场内展开——物变平台。它又是场所分割的主要对象。例如生产作业现场,活动职能办公(室)现场,以及活动物料周转的放物库房现场。这类场所空间结构复杂,投入大,放物多,是物变的主要场所。

第三场所,一般是指定置于第二场所中,并能移动变位的场所,例如办公桌、钳台、工具柜、柜架、盛具及运输工具……。这类场所,在物变活动中以物变、位移为主。可移动性是第三场所的主要特点。

特殊场所,仍然属于第二或第三场所,由于此场所的物变性质,具有特殊性而得此名。例如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或从事具有危险、危害等作业的场所。为了减少这类场所的危害性,对其进行特殊定置管理。

企业现场分类的方法虽然较多,但是其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有效推行定置管理,实现人物场有效结合的需要。这也是定置“三要素”的反映。所以,物变对现场定置管理的重点,应是抓好第二、第三及特殊场所的管理。

场所分割,主要是针对第二场所而言的。第一、三场所无需分割。第一场所地面,只需平整的少量投入,第三场所是分割设计制作好了载具的,只需拿来利用。第二场所,是物变的主体场所。它要达到物变的分割需要,就需要大量的投入。

场所放物分割,分为两步:

1、第一步——“区域”分割

“区域”分割,就是根据场所大小、物变需要,把独立厂房(地面、楼层面)划分为独立、封闭的四大区域:①生产作业场所、②物料周转场所、③物流通道、④安全区域等。

2、第二步——“位置”分割

“位置”分割,就是把①②区域,按物变需要分割为大小不等的放物定置位置。它是按照定置管理要求进行分割的。

从场所分割的原理可知,一是“区域”分割,二是放物“位置”分割。它的分割方式,一般按“三类”分割(如图1所示):

不分割的场所,主要适用于存放品种较少或单一,数量较多或体积较大的物品,例如“露天货场”放物场所,又如“办公室”内的放物。这类场所,一般不存在分割标示。它的定置比较简单,分类摆放,自然形成通道,堆码稳固、安全,有现货及场所信息标示等。

粗分割的场所,如图1中的b)图所示。又如只编层号或隔号的货架,它被分割成只有数区的放物场所。

细分割的场所,就是把一个场所划分或分割成数量较多且空间较小的放物场所,如图1中的c)图所示,又如工具室中放“钻头”、“钗刀”、“塞规”等较小物品的多格立柜,如图2所示。

一是指不能或无法分割的场所和区域,例如③④的物流通道及安全区域,以及无法或难以划分地方,就“不能分割”。因为该区域被分割,就破坏了该“区域”具有的功能作用。二是指放物的定置“位置”不能再分割。

作用、位置等不同的区域,都必须实施区域分割。有了区域分割,才谈得上物品的具体定置位置分割。

影响放物分割区域或位置大小的因素很多,例如:

4)、作业(操作)空间;

6)、生产物流(组织)方法;

7)、放物目的(方便取放、运输或确保质量)等因素。

场所分割的大小,往往就是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 

适合或满足物变的需要,就是场所分割的目的和使命。

如果物变活动作出了某些调整或“方法”发生了变化,分割的场所就应作出适应性调整,以满足“改变”的需要。

如果场所分割与物变不相适应,无论是局部或全局,都应进行科学分析、研究,找准原因,再作决策。根据“决策”,再对场所进行适应性分割调整。

场所分割,虽然是物变方法的反映和写照,但是它没有能力改变不合理的物变方法。所以,从现场场所的定置分割,就能看出物变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现场放物定置位置较大,说明物变釆用的是批量较大的生产物流方法。

1)、场所分割是实现物品定置的必由之路,是定置管理实施的基础和条件。

2)、场所分割是实现生产物流有序的基础和条件。

3)、场所分割限定了放物数量,有利于生产流动资金占用的降低。

4)、场所分割能提示员工按规定的位置放物或流转。这既有利于员工素养的提高,又有利于定置管理的实施与保持。

5)、场所分割有利于安全生产和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无阻的实现等。

区域划线,就是用比较宽(例如100mm)的白色直线条,按照放物的需要,例如作业工位、物品摆放及周转和物流安全等区域的大小要求,划出白色的区域线条。这就是“划线”分割方法。并在划线区域的醒目处标出放物“区域名称”。

企业应根据有关规定和自身情况,制定出统一的“线条”实施标准(如图3所示)。

图3-3所示的“线条种类与大小示意图”,就是某企业在实施定置管理的有关文件中明确规定采用的实线和虚线两条线标准:其宽度为100mm,虚线长度为200mm、间距为200mm,线料为白色防滑地板砖或白色油漆。要求线条清晰醒目、成直线且直角转弯等。

3)、定置“划线”的作用与意义

①、生产物流现场的作业加工、产品存放、物流通道、安全防火等区域(位置)范围的大小,一般都是通过划线来实现的。所以划线是场所布局实施的一种显示与分割手段和标志。

、划线,是生产物流现场物品姿态定置(“三要素”)实施与实现的重要手段。

③、划线,是生产现物流场实现流动性物品与场所有效结合,实现定置的最佳纽带和手段。

④、划线,是生产物流现场物品摆放堆码整齐成直线的标准,即靠分割线摆放就能实现整齐的要求。物品摆放堆码整齐,排列有序能提高人与物的结合效率。

100mm宽的线条,在生产物流现场中很醒目,有利于检查、促进复元定置的实施。

⑥、划线,能增强员工放物的整齐意识,克服随意放物的不良习惯。

、实线具有“令行禁止”,不得超越的警示作用等。

划线,是企业实施生产物流现场定置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所以,企业应高度重视生产物流现场的划线及其维护工作。

在物变现场中,有的为了安全,有的为了减少相互间的影响,或者是为了把某物与周围隔离分开,常采用隔板或隔网、扶栏等物对场所进行分割。例如焊接车间常采用钢板做成可移动式的隔扳架,把各种点焊或滚焊作业工位分隔开来,避免火花飞溅不安全。又如有的车间釆用较矮小的扶栏,把模具坯件围起来形成坯件物料堆放区。例如图3-2“8A”立柜,就是第三场所“细分割”放多物的代表作。

我们把用隔板、隔网或扶栏等方式分割场所的方法,称为场所隔离分割法。它同样也能比较准确地显示出分割区域或放物定置位置的范围和大小。

隔离分割法,采用的隔板(网)或扶栏,既可做成固定式,也可做成移动式。这要依据所分割场所的性质和隔离作用而定。例如分割的场所属于“凹”形或“凸”形,就宜采用固定式的隔离分割方法。

隔离分割法,一般适用于有安全或有特殊要求的场所。

上述两种场所分割方法,在生产物流现场中均有存在,各有千秋。例如“线”分割方法的成本就比隔离物分割方法低,而后者的安全性就比前者强等。企业应根据自身场所的条件、作业的性质、安全、物流等要求,选择合适、最佳的场所分割方法,以适应物变、物流环境、定置等的要求。   

一、 场物结合分类

放物位置是场所区域按物变需要分割的结果,是区域场所分割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是现场无须再分割的最小单位。物品的定置就在其中进行。为使定置更科学、更合理、更实际,应对放物位置——场物结合进行科学分类,或者说对现场中的各种放物位置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

场物结合,按物变需要划分来看,从物与位置结合的数量分类,有三类结合方式“一品一位”、“一品多位”和“多品一位”等三类结合方式;从位置与放物的固定性分类,有“物位双定”、“位定物变”、“物定位变”等三类结合方式,如图4所示。

按物与位置结合的数量分类  一品多位

1、“一品一位”结合方式

“一品一位”,就是说:一个品种与一个场所位置的结合方式(法)。在生产物流现场中,固定性、可移动性物品与场所的结合,常采用“一品一位”的方法。例如机床、工具柜的定置就是采用的“双一”(“一品一位”词组的简称)方法。

2“一品多位”结合方式

“一品多位”,就是说一个品种与多个场所位置的结合方法。例如同一代号的产品“50”飞轮,经过冲、车、钳、镀等工序加工。这一产品,在这些作业工位中均有它的放物位置。所以,它又称“物(固)定位变”的结合方式。

3“多品一位”结合方式

“多品一位”,就是说多个品种与一个场所位置在不同时段的结合方法。例如钻孔作业工位,就会安排各种零部件的钻孔。该工位的放物位置固定不变、钻孔工序不变,但是“位置”中的作业产品就会因作业工作时间和工序要求的变化而变更。所以,它又被称为“物变位定”的结合方式。

4、“物位双定”结合方式

“物位双定”,就是说放物的位置固定不变,位置中的物也固定不变。它又称“双(固)定”结合,还称“一品一位”的“双一”结合方式。

5、“位定物变”结合方式

“位定物变”,就是说放物位置固定不变,位置中的物在随时段变。这种物位结合方式在物变活动是存在的。例如作业工位区域中的放物位置——固定不变,其位置摆放的物品,随作业对象的不同而变更。它的主要特点是:位置固定,物品不固定,属于“自由”载物位置。

6、“物定位变”结合方式

“物定位变”,就是说物品固定不变,它的物位在移动。例如具有多工位作业的自动机床,加工产品固定不动,作业加工位置在变动;或者说作业工位不变,产品的方位随加工位置移动,直至完工。又如流水线产品生产,当物品在第一工位作业完工后,就移动到第二工位加工,直至该产品完工。

上述两种“物位”结合方式,是从时间动态来看的;若从时间静态来看,它们都离不开“一品一位”的结合方式。

二、“超额物”的管理——“一品多位”的分置单(信息)

1、“超额物”的“一品多位”结合

“超额物”是指超出放物位置的能力——多余物品。“超额物”,一般采用“一品多位”的场物结合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物流量较大且该物的存放场所容纳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之放物。

1)、一是临时性。一旦超额物为零时,它的放物结合就取消。

2)、临时放物,就个体而言,它属“一品一位”结合;从同类物整体来看,它又属于“一品多位”的场物结合,如图所示。

图5  一品多位——分置管理示意图

2、分置单——管理信息

“一品多位”的场物结合,管理难度较大。一般采用“分置单”管理的方法。

“分置”,如图4-2(b)图所示。它由“品名”、“分置位置”、“物品数量”和“放物时间”等信息组成,并与本物放一起。这就是对一品多位“超额物”的物场结合进行的定置管理。为了方便人物结合,对其结合信息台帐实施固定位置管理。分置管理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准确地知道现货的另一部份——“超额物”“何处”(哪里)的结合信息。

图5-2b)图所示的分置单,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示意图示。它标示出了“A1”产品分置摆放的场所及相关信息——供人物结合需用。它的内容除了图示的信息之外,还可再细化、具体一些。例如2R场所中的“A1”产品的具体位置及数量等信息,也可在分置单中显示。

一、地面场所取名标示与分割

在物变活动现场中,要实现人与物的有效结合,首先要实现场所与物的有效结合。要实现物与场所的结合,就必须给场所取名、编号。因为场所的取名和编号是场物结合的条件和基础,是绘制场所定置计划、索出取物信息和物流有序的需要。   

地面,一般是指只有进出而无房间的封闭性独立楼房的场地空间。它是物变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放物的分割场所。地面取名,一般是按它具有的功能性取名的,例如“发动机车间”。它不存在编号,因为地面对于独立楼房来说是“唯一”的。

地面标示,一般在其大门口醒目处,常能见到“发动机车间”标示牌标示。这“发动机车间”标示牌就是独立楼房地面场所的标示。

地面场所区域分割,是物变活动有效使用地面场所的第一步——为确保物变活动按要求,有序运行,对地面进行“三大”区域的分割划分,如图6所示。

③  b1  表示装载作业产品 b 的空盛具定置位置;④实线、虚实线表示载物定置区域分割线。

二、场所区域分割取名与编号

场所区域分割,是按物变活动高效、有序运行要求,对独立楼房“地面”场所实行的“三大”区域划分。地面场所分割的数量由物变活动与管理方法确定。为了提高物变活动效率,还应对分割的场所取名编号与标示。

1、产品作业工位集合区域——2Z区域

由地面场所分割的产品作业工位集合区域,由至少两个以上的产品“作业工位”组成。“作业工位”小区域,是由物变的“手段”(作业加工“设备”)、加工者需要的“工具柜”和“载物盛具”(是指待加工的“b产品”)与空载“盛具”(是指装载加工后的“b1产品”)等“四物”位置与操作空间组成。如图6中的产品作业工位——“2Z-1”、“2Z-2”所示。

产品作业工位集合区域取名编号标示,可由文字、数字与字母构成。例如“2Z”,就是用字母“Z”代表“产品作业工位集合区域”(简称“作业工位”集合区域)的名称,数字2代表第2个作业工位集合区域,也可汉字名称;用从1开始连续不中断的数字代表等同的“作业工位”数。它的标示,常把“2Z”或文字名称标示牌挂放在区域的醒目处。

“产品存放周转集合区域”,(简称2W区域),是由装载产品A或A1、A2…的“盛具”组成的放物小区域位置构成的。

产品存放周转集合区域的取名编号与标示,与产品作业工位集合区域的雷同,用“2W”表示第2个“产品存放周转集合区域”。

安全通道集合区域,是指人流、物流运行的线路,应做到畅通无阻,所以它不能分割。由于此区域用白色的粗线条标示,清楚醒目,所以不取名、不编号。在地面场所中,安全通道还启到物变功能区域分隔作用。

三、放物位置分割与取名编号标示

区域位置分割,它是由“地面”场所分割而来的。每个放物位置的大小,是由区域位置分割而来的。每个放物具体位置确定了,场所的分割就终止了,如图6所示。为了物变活动有序运行,对分割的场所还要取名编号标示。

至此,场所放物的分割、取名、编号、标示等工作做完了,物变现场活动就能顺利地展开了。

1、放物位置取名编号——产品作业工位集合区域

工位区域就是产品作业集合区域。它的放物位置分割,一般有四个:物变手段——设备。工具柜——人参与物变活动的需要物。载物(b产品)盛具。空盛具——装载作业加工后产品b1的载具。这就是说,“作业工位”区域由“四物”定置点组成。其分割要求如下:

①设备,在物变区域中属“双定”结合,只需确认定置(放物)位置就行了,一般无需取名与编号,也可不划出放物定置位置线标示。

②工具柜,属于定置在“地面”上的、可移动性的第三放物场所。在作业工位区域中,它也属“双定”结合。它的管理另定。此处不另取名、不另编号。

③两盛具,属于流动性的载物第三场所之“一品一位”结合。盛具的取名与编号管理制度另定。此处,只划出“载物”与“空载”两个盛具定置点的位置线标示就行了。

此工位区域取名与编号,可用数字、字母结合标示。例如图1中所示的“2Z-1”,就是表示第2个“产品作业”集合区域中的第1个作业工位区域。也可用数字与文字结合表示,例如用“2号作业工位”标示牌挂放在“作业工位”醒目处。

2、放物位置取名编号——产品存放周转区域

产品存放周转区域,也称“物料存放”集合区域。它主要摆放等待移位的、装载多物的不同盛具。所以周转区域分割,就是满足装载不同物品之盛具的定置要求。即是说,周转区域分割的是每个放物小区是多个相同的放物盛具之集合。例如图5-1中的“2W-1、2W-2、2W-3、2W-4、2W-5”就是2W“产品存放周转”集合区域分割的5个盛具放物小区。

2W-1”小区中的分割线,就是按定置要求划分的个体盛具定置位置。也可不划,因为“小区”已划满盛具位置线。小区只能少放,不能多放。这是定置管理的基本要求。

作业工位集合放物区域,只对大小区取名编号;属个体放物位置,不取名、不编号。

物料存放集合放物区域标示,在各自放物区域内醒目处摆放或标出“区域(大、小)”标示。

图6所示的2Z、2W区域,就是物变的“生产作业区域”和“物料(周转)存放区”取名编号的事例。其中的“区域”二字可不标示,因为字母“Z”“W”就是它们区域“名称”的代表,数字“2”,就是表示第二个“生产作业区域”或“物料(周转)存放区域”。

作业工位区域,也有的只取名无编号,例如某发动机车间的“箱体生产线”。如果,在同一现场中存在多个功能相同的区域时,应在其“名称”后加顺序号,以便区别和寻找。

放物区域位置场所编号,一般以独立场所为基础,不超过独立工房“地面”区域的范围。这是定置管理功效的需要。区域位置取名编号可用标示牌显示,也可在地面上直接标注。有的企业为了有效控制物流、减少流入现场的产品,还把场所区域位置编号作为盛具标示牌信息的内容。

企业对放物场所的取名与编号,应实行规范、统一、标准化管理,纳入企业制度。其目的是方便识别、记忆和寻找现场中的各类放物场所。同时,编号与取名标准化管理还有利于场所的计算机管理(例如用微机管理的立体库房)和场所布局与调整的设计与改进,还能提高场所的利用率和物场结合效率。

放物场所的“名”,既可用汉字又可大写字母表示;编号,只能用阿拉百自然数字表示。

物变活动,一般都是在楼房的地面或楼层的地面进行的,所以“地面”和“楼层面”就成为物变放物分割的独立场所。它主要由通道与安全区域把作业集合区域和物料存放区域分割开来。由于安全及通道(半通道)区域,不允许载(放)物,所以这个区域一般都不分割、不编号。

这类放物场所,属于不分割区域。它的场所用物名表示。放物区域内不划线、不编号。如果物较多,可编顺序号。

现场实施定置管理的标示牌,其主体内容有:

场名——区域分割的名称,

物名——分割场所中定置的物品名称,

序号——同类场物名的编号,

代号——物品的代号(又一名称),

其它——例如使用、管理者等,也可根据需要增减。

区域分割位置标示牌,主要适用于:

①、第二场所——地面分割区域标示牌

   地面场所分割区域标示牌,如图7所示,挂贴在区域的醒目处。图7所示标示牌,它告诉你“1作业工位”,在“产品作业工位集合区域”中,其放物位置编号是“2Z-1”。

8所示的产品“A2存放区”,在“物料存放周转集合区域中,其位置编号是“2W-2”所示。

②、第三场所——放物柜架标示牌

放物柜架是可移动的物品。它定置在“地

”场所中,属于独立的第三场所区域。它的

盛具,就是具有保护、装(承)载、储存、流转物品等功能作用的工具,它又称为“物流之在物流现场中,它又属于载物的第三场所。它在物流活动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它主要在物流周转“储存”、作业“工位”和移位“流转”三大状态之中。

盛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轮子的,叫盛具车;无轮子的,通称盛具。

作为储存的盛具,主要在储存周转场所(例如库房)中存在。侧重于载物储存使用,其场物结合时间长,象柜架一样,处于静态位置。所以它的取名编号侧重于放物位置,常用数字与字母取名,同等盛具按自然数编号。例如“3A-5”中的“3A”表示该盛具是“3A型塑料箱”“5”是说本库房使用的第5个“3A型塑料箱”。

盛具的名称编号之标示,可挂贴或标示于盛具或其空间的醒目处。

物的名称代号、数量变化、时间等信息,只能在现货信息卡片上显示。

2、作业工位盛具取名编号

作业工位的盛具,一般有两个:一个是待作业加工的载物盛具,另一个是待装物的空盛具。作业工位的特点是工位不变,加工物要变。这就是一位多品的场物结合。

根据这一特点和场物结合方式,把装载产品的盛具按“作业工位区域位置”场所取名编号,就能进入作业工位区域了,如图10所示。

3、储存周转移位盛具取名编号

“物料储存周转”区域位置是摆放载物盛具的移位物品的。其盛具就可按其区域位置取名编号标示,如图11所示。 

盛具标示方式较多,常把“物名”与放物“位置”名称编号等进行结合标示,如图10、图11所示。并把它们制作“标示牌”贴在“盛具”的醒目处,并坚持“一具一标示”原则。

这是载物盛具与放物区域位置相结合的取名编号与标示的一种方法。通过它的标示,和现货物流标示就能知道载物及盛具流向何处。

柜架,由隔或层组成的就是货架,如图12所示的B1、A2图示;由隔、层互组的,就是立柜,如图2所示的“8A”立柜图示。

柜架的取名编号由数字与字母组成,如图2和图12所示。“8A”、“B1”、“A2”就是三种不同的柜架。

柜架及隔层编号,用自然数字表示,从1开始,连续、不中断。

柜架放物位置编号要求,一般是从下(最底一层)至上(最高一层)编①“层”序号,从左至右编②“隔”序号。层号与隔号相联为③格序号。

这就是柜架放物位置编号的有序原则。柜架编顺序号,必须从“1”开始,直到最高一层数或最后一个隔数,中间不得间断。如图2、图12所示。

柜架名称(如图12所示),直接标示在柜架的醒目处。隔、层编号,需要时标示;若隔、层较少,可不标示,如图12所示。名称、编号标示,坚持“一具一名一编号一标示”原则。

盛具车,是人可推动移位的第三载物场所。它是由一般盛具与四个轮子的结合。它的结构比柜架复杂得多,如图13所示。

1、一品一具“多功能”盛具车

根据物流管理规定,盛具载物坚持“一品一具”原则。为了方便使用,发挥现有物流工具的作用,现场应多设计制造些“多功能”盛具车。让它,不但能装载、流转产品,还应“能推、能叉、能吊、能垜”,适应现场多方面的需要,加快物流效率,如图13所示。

盛具车定置于“地面”场所中。它的取名编号应规范、标准,由数字、字母、文字组成,也常与地面分割放物位置编码相结合。

编号数字,从1开始,连续不中断。它的名字,可按载的物名、载具功能,或使用单位等方式取名。

盛具车的取名编号,坚持“一车一名一编号一标示”的原则。

盛具车的标示,可根据物变活动的需要与功能,可根据需要设计制作多功能的醒目的标示。因为盛具车占据的空间较大,有制作多功能信息标示的空间。例如图13所示的箱体盛具车标示,就有四个信息直接标示在盛具车的醒目侧面:①焊接冲压车间,②小件冲压,③70/90筋板

①②③信息告之:这个盛具车是“焊接冲压车间”的“小件冲压组”使用,装载“70/90筋板”零件,定装量是“500”件。

④信息告之:这个盛具车的名称是“XC”(“箱体盛具车”),其编号是“012”(第12个“箱体盛具车”)。

这个“标示”信息,把盛具车的名称、所属(使用)单位、装载产品名称和数量,以及编号等信息都展示出来了。哪个单位那用,一经发现,就会受到企业管理制度的严惩。所以,没有哪个单位敢那用。

定置”标示,如图14所示。

不同的物品,而是说它能适用于这几种产品的装载需要。但在实施物品装载时,一定要按定置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坚持“一品一具”的原则。即是说,按规定:一次,只能装载标示牌中的一种产品,不能同时装载几种不同的物品。

企业产品作业加工,往往需要多个单位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为了使跨越单位的流转顺畅,便产生了上下单位之间能互通的物流盛具标示牌,如图15所示。

有了“互通信息标示牌”,就为上工序单位直接向下工序单位直接送货,创造了可行的条件。这就是说“909”车间可按“互通信息标示牌”的内容和规范,把下家需要的“产品名称、代号、盛具定装量”等,在规定的时间直接送到下车间(910)指定 的周转位置(2W-6)。并规定,还要把空盛具回收按时收回。   

物流三卡片,主要是指,一是“生产作业流转卡”,二是“库房现货信息卡”,三是“柜架现货卡”。管好了这“三卡”,有利于物流高效运行。

产品作业物流卡,就是产品从投入到加工,直至完工的各个工序及其加工质量等状态的记录表。它在现场中流转的标示就是“生产作业流转卡片”,如表1—1所示。本“卡片”中的工序,只列出本单位(车间)加工的工序,所以,它不能出车间。只能在车间内部随产品、盛具一起在现场中流转,直至本单位生产物流结束。









































产品流转的“通行证”,是产品现货作业信息标示的一种表达方式,是确认现货的有效凭证,是产品作业加工等运行情况的现行记录,是现场定置正确的依据之一。由于在卡片上有作业工序和“盛具编号”等内容, 因而它成为产品作业情况追溯性与批次性管理的原始记录和凭证,是企业产品生产与物流信息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库房现货信息卡”,如表1-2所示。它主要适用于现场周转库房。它记载了物品进出周转库房的物流动态信息和定置等信息。因而它是库房现货的确认信息凭证,是一种定置管理的位置台账。现场生产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卡片”,就能知道或掌握在此时和此前产品物流的进出库房的动态信息。这为他(她)们的追溯性管理和正确决策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和证明。































“库房现货信息卡”,一般都与现货在一起、定置在一起,不分离、不流转、不出库。它是库房现货物流进出动态信息的记录。

“生产作业流转卡”,一般都与现货在一起、定置在一起、流转在一起,表示产品的生产动态等信息。

这就是物流现场,两种现货信息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从卡片的内容和企业生产的实践证明,这两种信息卡片是企业生产物流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是企业生产的物流现场基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们与场所定置分割信息的结合, 形成了“确认信息”组合,为科学定置管理和现场有序物流的形成创造了良好条件,开辟了高效物流通道。所以这两种信息卡片应纳入企业制度之中,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的严格、认真管理。

放多物的独立柜架——第三场所,相当于一个小“库房”,也需要信息汇总。

它的信息由位置台账和现货信息卡片组成(如图16所示)。

1)、固定位置台账标示

固定位置台账标示,如图16(b)表所示。

柜架(如图16中的A立柜)中的现货信息卡片,如表1-2所示。它与库房“现货信息卡片”相同、内容一致,表格从略。

图示中的A场所(立柜)固定位置台账,实际上就是A场所(立柜)的一个物品定置目录。它是企业生产物流有序控制管理的基础 ,也可纳入库房管理台账统一管理。

现货信息卡片,在库房和柜架中均有,且相同。在柜架中只有一张,在库房中确有两张:一张与现货在一起,另一张集中管理,成为库房现货信息总台账。它由库管员保管。

、物品的摆放量不能超过定置量,若超过定置量,应实行分置管理。

②、记载的信息应准确可靠,字迹清晰能确认。

③、场所与位置的信息标志(示)应醒目,方便目视与确认。

二、现场色标牌——“色标”应用

1、作业工位物流“三环节”“四待”

在企业生产物流全过程中乃至一个作业工位,都存在着“三个环节”:①流转环节、②等待环节和③作业(加工)环节(如图17所示)。从图18可知,“三个环节”中都包括“输入和输出”两个环节,等待环节中还包括产品的待检验、待处理、待加工、待流转等四个环节(简称“四待”)。

“四待”环节,是产品作业与流转环节的基础和条件。加强“四待”管理,是减少或缩短等待时间,提高生产物流效率的有效途径。

这一点,从作业工位产品等待环节的多幅射性(分流性)与物流循环特性(如图18所示)能得到有力证实。从图17和图18可知,每个作业工位都有等待环节,都有相同的物流循环。通过对它们的认真研究分析,就能找寻到减少或杜绝“等待”时间的浪费,提高生产物流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在生产物流现场中,产品等待环节的多幅射与循环性,是企业产品生产与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反映。因而物品“四待”环节及其结果信息的及时与准确的掌握和显示,就成为生产物流有序、顺利运行的首要条件之一。为此,它也为色标管理在生产物流现场中的运用创造了条件。

在生产物流管理中,一般只有合格产品(含处理品、专批品)才能流向下一道作业工序。其它质量状态的作业产品,例如待处理品、待检验品,就不能流转而处于等待状态。为了提高管理效率,一目了然地知道作业产品的质量状态与能否流转的信息,有的企业采用不同的颜色与文字(表示产品质量状态的文字)相结合的标示牌,给予醒目的标示。这便产生了色标管理——颜色标示牌(简称色标牌)。

2)、色标牌文字与颜色的规范化

色标牌文字内容与釆用颜色含义的标准化管理要求,详见表1—4所示。从该表所示的内容来看,它对生产物流现场中作业产品的等待环节、质量状态与能否流转等情况都作出了规范、标准、统一的明确规定和要求。这对产品生产物流管理,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现场管理也必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合格品/让步品/专批品

产品发出流转区域/盛具

待验品区域/作业工位区域

加工品/返修品/专批品

待加工品周转区域/盛具

隔离室/装载废弃杂物盛具

3、色标牌的管理与使用

“物流牌不流,物变牌也变,专管专用不流转”。这就是色标牌管理与使用的基本原则。

①、定置区域中的色标牌不能随物品流转。

②、定置区域中的物品流转变换后,色标牌也要随之变换。这是自由位置定置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在固定位置定置管理中的“物”,就无“换牌”要求。

③、无论哪种定置方式,色标牌要有人专门管理和使用。未使用的色标牌,应实行定置管理,不能东丢西甩。

4、色标牌的特点和作用

1)、色标牌的主要特点

色标牌具有信息固定的特点,即颜色固定、文字内容固定、定置位置固定。

色标牌信息内容,简单醒目且易记忆与确认。

由于颜色的“醒目”与“易辨认”的特点,决定了挂在产品区域的色标牌便于目视管理,红、黄、绿、黑,一目了然。

3)、便于确认产品的加工质量状态

通过赋予一定含义的颜色与文字的结合,就能很容易地对产品作业的质量状态进行确认,并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

由于产品质量状态的分辨率大为提高,减少或避免了产品作业“误流”或“漏加工”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同时也能促进物流速度加快,生产周期缩短,工效提高。

现场有了醒目的颜色与文字提示,就能促进员工责任感的增强.工艺纪律得到认真贯彻执行,就能减少或避免作业工序“反向”流转——前后作业工序颠倒流转带来的损失和浪费。

6)、有利于生产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

色标管理,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产品加工的质量状态信息。它为正确组织生产物流,加强协调、调度、指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提高管理的预见性,增强处理问题的预防能力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事前控制和生产物流组织水平的提高。例如某急需产品进入待验区域后,调度员就会立即对检验和运输人员进行协调与指挥,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等待与停留时间,加快流转。

5、色标管理适用范围广

色标管理,主要运用在:

例如圆形标示牌上的“红色”+黄色横线段,或“红色灯”表示停止——禁止通行。

例如为防止螺母松动而发生不安全事故,往往在紧固的螺母与螺栓上画一条醒目的红线条。如果螺母松动移位,螺母与螺栓上的“红线”就会错位。“红线”错位是一个不安全的信号和警告提示,告诫操作者和管理者必须立即釆取归位措施,使“二者”重新回到“一条直线”上,否则就会发生不安全事故。

例如为控制仪表指针在某一正常范围活动,在其上方或下方的界线位置上画出一条或两条“红色”警界线。如果超出警界线,就必须釆取纠正措施,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

例如在旋转的飞轮上涂上“黄色”,告示人们不能靠近,否则就会有危险。

5)、产品作业质量管理

详见表1—3所示的色标牌。

6)、设备与工装修理管理

有的企业用不同颜色的工作帽或服装,既区别又强调现场中各类人员的职能作用,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责任感、及时性和工作效率。

例如用不同颜色与符号、文字的标示牌表示各类危险场所,提示无关人员不要靠近

三、四状态与物数最少原则

物流状态,是指产品生产作业加工产生所呈现的的质量与物流状态。

1)、“产品流转”状态

“产品流转”是指经鉴定“合格”、“处理”并可流转移动变位的定性产品,它们处于流转状态。

2)、“产品加工”状态

“产品加工”是指正在“加工”的上工序送来的合格产品、返工产品、专批产品等,它们处于加工状态。

3)、“产品待定”状态

“产品待定”是指加工完后,等待检验和技术定性的“产品”,它们处于等待状态。

4)、“物品清除”状态

“物品清除”是指物变现场不需要的、应离开现场的“废品、边角余料和废弃杂物”等物品,它们处于清除状态。

这就是物变作业现场,对8类物品的物流状态,进行科学分类的结果。它有利于物流色标与目视管理物变功效水平提高。

物数最少原则,是指物变现场中,物变活动需要的物数量最少。这是为降低现场管理难度,提高物流速度、缩短生产周期、实现安全生产,现场整洁文明对物流(装载、存放、流转)物数作出活动能连续、不中断运行的最佳物数限量之规定和要求。

活动运行能连续、不中断是物数最少的基础和条件,也是物数的最佳状态。此时,需要的物数,不多、也不少,恰到好处,是物流最小成本的表现。这也是《精益管理》的追求。

现场物流,如果不追求“物数最少”原则,未制定统一的物数最少管理标准,就会导致物流现场管理难度增高,物变活动“乱”象的出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流的延长时间是增加什么的表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