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电饭煲不工作工作中拨电源后再通电后,工作就不正常了?

  “下次你们开发布会能别用‘黑科技’这个词了吗?”

  “你放心,我一定把这话带给雷总(雷军),让他好好考虑一下。”

  我跟小米联合创始人、小米电视负责人王川说,小米把“黑科技”这个词搞砸了。

  9月27日的小米手机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在介绍小米5s时,句句不离“黑科技”,据说现场记者被雷军雷到了。

  但回过头来看,这场发布会很可能是小米的拐点,而王川正一脚踩在这个拐点上,他有望成为小米寻求改变的一个变量。

  这场发布会前半场给了王川,让他来发布65吋的小米电视3s,接下来才是雷军登台发布小米5s。

  小米电视为何不单独开一场发布会?王川特实诚,“我们自己开请不来这么多媒体啊。”言外之意,是蹭小米手机的场子。

  其实这场发布会很微妙。

  远在这场发布会之前,一位接近小米的业内人士独家爆料,王川现在已经接手了小米手机的工作。

  当我向王川求证时,他说,他只是帮雷军的忙,“确实是雷总太忙,我过去帮点儿忙。”侧面证实了传闻。

  据悉,王川参与小米手机项目是最近两个月的事情。但他似乎刻意保持低调,不愿抢去雷军的任何风头。

  在聊天的过程中,他三番五次跟我强调:“雷总是中国最杰出的产品经理之一”,“绝对是中国最杰出的产品经理”,“确实是中国最杰出的产品经理”,“你们(媒体)老黑我们。”

  关于外界对小米5s Plus没有像小米5s那样采用无孔式超声波指纹识别的质疑,王川也当起了雷军的解释官:“这个指纹识别我们当时没有把握,我们在小米5上就想用,没用上,到7月份的时候我们才有信心。小米5s Plus的时候没有规划进去。”言外之意,小米5s和小米5s Plus不是同时立项的,Plus要晚一些。

  2016年前后,通过几场发布会,你明显感觉到雷军在放权。

  王川能够单独给小米电视开一场发布会,小米主导的生态链新品发布会则让一直甘居幕后的刘德走到台前,口若悬河,段子不断。27日的发布会则让出接近一半的时间给王川讲电视,发小米电饭煲的时候则让刘德控场……

  过去几年,雷军是小米新品发布会上的唯一主角,是小米刻意打造出来的“雷布斯”。现在,他愿意把更多的机会给到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电视的归王川,供应链的归刘德,手机的归自己,三位一体。

  雷军之所以放权,或许也跟小米目前的布局有关。尽管小米给外界的印象是一家互联网手机公司,但它从去年开始,触角已经伸到互联网金融领域,并且越伸越长:

  1、去年据说挖了支付宝的墙脚,组建了小米支付团队,2015年1月,小米官方网站低调上线小米钱包页面,推出的产品支持绑定信用卡、储蓄卡,支持充值;

  2、收购了一家名为捷付睿通的第三方支付,持股65%;

  3、今年6月13日,上市公司红旗连锁发布公告称,拟与新希望集团、小米科技全资子公司四川银米科技共同发起设立四川希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拟定注册资本30亿元。新希望集团、银米科技、红旗连锁分别认购该行总股本30%、29.5%、15%股份,小米出资9亿元;

  4、积极投资布局P2P和互联网证券:2014年9月,小米公司及顺为资本领投P2P平台积木盒子3719万美元的B轮融资;2015年4年,积木盒子完成8400万C轮融资,小米再次跟投,并且跟积木盒子合作,在手机端销售P2P产品;2015年9月,互联网美股券商老虎证券宣布,已获得小米科技的亿元A轮投资,正式接入小米的生态圈;

  5、今年6月12日,小米科技副总裁张金玲透露,小米科技近期将上线互联网股权投融资平台——“米筹金服”,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

  成立民营银行,进行股权众筹,打造移动支付入口……俨然一个金融帝国在崛起。相比手机这个已经血海一片的行业,小米在分担风险,抢先布局能够带来新的想象空间的领域,而这些显然耗费了雷军很大一部分精力。

  这可能是雷军愿意在手机等硬件方面放权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记者从一位要求匿名的业内人士初得到的独家消息,小米手机今年还有更重磅的产品发布,并且很可能是两款。据说这款小米手机才是小米今年真正的旗舰产品,其突出的特性就是“黑”和“美”。

  考虑到小米Note从2015年1月15日发布至今已经有接近2年没有更新换代了,而近期关于Note 2的谍照和传言甚嚣尘上。10月8日,网上又流出了小米6的谍照,全身亮黑,跟iPhone 7的亮黑色类似。所以,小米接下来究竟发哪款,有些让人捉摸不定。

  但即将发布的这款小米手机很可能是王川正式参与研发、设计的第一款手机产品。

  当我向王川求证时,他拒绝透露任何细节,在他看来,这是雷军的领地,他不能越俎代庖。但他透露,小米全线产品将会在明年1月份亮相CES展,这也将是小米头一次亮相CES。

  尽管亮相CES是小米改变的一个迹象,但对小米而言更大的挑战是推出价格更昂贵的手机,而这将是王川插手小米手机业务后面临的第一个真正的挑战。

  小米最遭人诟病的是,价格一直上不去,雷军在公布小米5s的售价时不无自豪地说,“小米五年来持之以恒,1999元。”

  在国内消费者眼里,一定程度上,价格决定了档次。这也是很多人将小米的品牌形象跟“屌丝”一词牢牢绑定的原因。

  最能代表业内心声的,是手机业内的大V孙昌旭,她曾在2015年12月31日发表博文称,“昨天晚上,与小米董事长雷军长谈6小时,试图说服他把手机卖贵一点,然而又一次无获而返。”

  她认为,小米应该推出4000块钱的手机,“让爱面子爱虚荣的我们这一拨人能够有一个高端小米手机使用。”这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用户(可能更多是米粉)的心声。显然,她失败了。

  雷军对她的回应是:“我的策略就是贴近成本价来出售手机,这个初衷绝对不会改变。”

  雷军不是一位能够轻易被说服的人,从这次小米5s发布会就可见一二,它承袭了小米一贯的定价策略,低配和高配之间的差价是200元。

  我问王川,你跟雷军讨论过定价的问题吗?他说:“讨论过。”他不愿意就这个问题谈论更多。

  如果仅仅从小米手机定价策略的顽固不化来衡量小米对它不公平,小米今年确认让人感觉到它变了,或者急于求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发布会主角在变。从以前雷军是绝对主角,到现在王川和刘德走向台前;

  二是,套路在变。今年以来,小米肆无忌惮地使用“黑科技”来武装小米手机的逼格,尽管在业内看来,这是一个笑话,但对于从三线到十八线城市的消费者,这招可能会有奇效;

  三是,不再强调数字。雷军年初订了一个“开心就好”的策略后,小米的高管在公开场合不再渲染销量的重要性。当多家媒体记者追问小米电视目前的销量和今年的销量预期时,王川一再强调,数字不重要,他不会公布销量。但另一方面,他一再强调小米电视在内容上是乐视电视的多少倍,又凸显出他在意数字,至少在意能否超过乐视。当我问他:“即使有一天小米电视的销量超过了乐视电视,是不是也不公布数字?”王川愣了两秒,然后他说:“不公布,15年内不公布。”

  四是,开线下零售店。雷军在发布会上透露,小米目前已经开了25家小米之家,未来三四年将开到1000家。王川也表示,目前小米线下渠道主要是小米之家,未来小米之家不排除授权店或加盟店。但他极力强调,小米不会走vivo、OPPO或乐视等传统的渠道商合作方式,“那样成本增加40%。”

王川为何能成为雷军的左膀右臂?

  今年1月初,王川接受专访时说,小米要做“70年代的索尼、80年代的三星”。

  9月27日的那场发布会后,很多记者纷纷对小米电视3s赞不绝口,但对小米5s却依然充满了吐槽的欲望。小米电视能让刁钻的媒体眼前一亮,这不容易。这也是整场发布会的吊诡之处。

对美苛求,能给小米手机外貌带来一些改变

  在硬件设计上,王川表现得强势而自信。王川曾告诉记者,小米电视的研发和设计都是自己团队做的,直言友商(指乐视)是在ODM给出的设计方案中比稿比出来的。相当于一个是亲生的,一个是领养的,情感上就不一样。

  他周围的同事评价他:“对产品的工业设计要求极其苛刻,追求完美。”据悉,王川负责手机后,很多人对其抱着很大的期待。

  鲜为人知的是,王川是一个资深果粉,他也和很多人一样崇拜乔布斯,对极简美学有着病态的苛求,美还不够,还得优雅。从电视机的电源线,到遥控器,到主板……每次王川把这些他嘴里的“艺术品”拿在手里如数家珍的时候,感觉他整个人都打了鸡血。

  据我所知,即将发布的手机在外观美感度上将会跟此前的小米手机划清界线。

异常低调,不会抢了雷军风头

  比审美更重要的是,是王川骨子里的低调,除了在乐视这件事情上他保持了奇特的张扬外。

  坊间有个段子,王川作为KTV点歌系统雷石的创始人、大股东,但是公司里员工鲜少有人认识他的。有一次雷石公司年会,王川在底下听,优秀员工在台上做总结、做感言的时候,都是感谢雷石的职业经理人马杰balabala,让在场的媒体人诧异不已,纷纷表示没想到王川低调如斯。

  另外,据说雷军的很多管理都是跟着王川学的。雷军在金山时期的管理水平乏善可陈,经常向王川讨教管理上的问题,后来干脆请王川来给打理公司,请他做金山CEO,王川不干,在雷军的软磨硬泡下挂了执行董事的虚职,并答应一周只在金山呆两天,但据说王川有时候一周去四天。在管理上倒是也不客气,该砍掉的砍掉,该招募的招募,当金山走上正轨后交给了职业经理人来管,撒丫子撤了,再去创业做起了多看。并且,王川对外的口径与此次负责手机业务一样:帮忙。

  所以,王川嘴里说的“帮忙”跟我们理解的帮忙不太一样,可能是大局总览,大刀阔斧。关键还是低调,他不会抢了雷军的风头和光环,干得好与不好,人们只会记住雷军。

能解决小米手机low low的问题

  回到现实,王川在小米电视上的打法也很有自己的一套,这或许正是他能够给小米带来改变的:

  1. 不用“黑科技”,用“人工智能”

  王川在65吋小米3s发布时祭出了杀手锏——人工智能,通过机器学习了解用户行为和习惯,并进行了精准推荐。这也是人工智能(概念)首次被正式搬到电视上。

  但他没有用“黑科技”这样的词汇来武装小米电视,这是雷军需要学习的。“黑科技”这样的词应该让用户加冕,而不是自我加冕。这只会激起外界对小米的反感,甚至冷嘲热讽。

  2. 产品定价上拉开安全距离

  打开小米官网,小米电视涵盖了从43吋到70吋的各种主流尺寸,价格从最便宜的1799元到最贵的9999元,中间还有3000元档、4000元档卡位,高中低都覆盖到了。并且,中端和低端能维持在1500元以上的价格差,高端和低端能维持在4000元以上的价格差。既照顾到了不同消费能力的人群,也拉开了产品之间的安全距离,同时有70吋的小米电视3和65吋曲面屏小米3s竖着高端形象。

  这正是小米手机所不具备、需要学习的。

  3. 多跟媒体交流

  这个世界上,很多误解源于关闭了双向交流的通道。

  小米5s、小米电视3s发布会的次日(9月28日)上午,王川请了一二十家媒体进行交流。上一次,乐视开完发布会的第二天,同样是在小米电视的办公楼里,王川同样请了几家媒体进行交流,核心思想就是,乐视电视内容不行,乐视赔钱卖不长远,乐视自己做视频内容又做硬件相当于自杀……

  不管他如此直接指名道姓攻击对手的做法是否得体、合适,至少让人看到,王川在为小米厮杀。

  另一面,当你跟王川交流对小米公司、对小米手机/电视的看法时,他会不断重复“我理解”、“是”这样的短句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他的眼睛会一直跟你交流,远非像外界所了解的“雷军负责优雅,王川负责撕逼”的形象。

  私底下,王川是难得让你感受到真诚的小米高管,他也是每每发布会后主动(或唯一)接触媒体的小米高管,侃侃而谈产品设计、细节、理念,他有一套自己清晰的逻辑。原虎嗅编辑李拓在群访结束后跟我说:“王川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打交道。”

  小米内部高管之间工作上进行微调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小米网分成了两部分,市场的部分由年初回归的黎万强负责,销售的部分由林斌负责,同时林斌还负责小米之家的拓展,小米生态链有刘德,MIUI还是洪峰,王川则在负责电视业务的同时,接管一部分小米手机的工作。

  但小米需要警惕的是,它需要避免内部管理层的不确定性。小米被公认的分水岭是黎万强离开小米核心管理层一年去大理闭关,估计他以为当是小米国内第一的大局已定,不会有什么风浪,而恰恰是在他缺席的2015年,国内手机行业巨变,华为超越小米,OPPO、vivo步步紧逼。黎万强回归后也没能止住小米颓势,并且过去的10个月先有黎万强的什么报道,他此前在小米的风头可是仅次于雷军,著作《参与感》一度被互联网从业者奉为圭臬。而去年走上台前的林斌,今年也鲜少露面。

  这次,王川接力了,考验的是他的持久力和连续性,也考验着雷军究竟能放多大的权。一个好的迹象是,在小米5s发布后,王川的朋友圈里关于小米手机的内容多了,小米电视的内容少了很多。

雷军又收获了一家上市公司。

投资界(ID:pedaily2012)2月21日消息,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石头科技)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第一家在科创板上市的小米生态链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石头科技此次IPO的发行价格为 271.12 元/股,一举打破了A股发行价格的历史记录。今日开盘,石头科技报470.00元/股,较发行价上涨逾73%,此后股价一度冲到530元/股。截止21日午间,石头科技的市值为330亿元。

成立于2014年,石头科技是一家扫地机器人制造企业,创始人昌敬出生于1983年,典型的“80后”。短短6年的时间,石头科技从零做到IPO敲钟,按照330亿元市值来计算,创始人昌敬身家暴涨了约77亿元。

石头科技的成功,离不开背后小米的支持。公司成立之初,昌敬为融资奔走,机缘巧合下获得了小米的投资,成为小米生态链的一员。雷军今天甚至特意发微博祝贺石头科技的上市。

除了小米,石头科技背后还有顺为资本、高榕资本、启明创投等知名VC机构的身影。顺为资本曾于2015年参与石头科技A轮融资;高榕资本于2016年初领投了石头科技的B轮融资;而启明创投也是最早参与到投资小米生态链企业的VC之一。

80后创业,公司账上一度没钱发工资

敲钟后身家涨了约77亿元

这是一个80后的创业故事。早在2007年,还在微软任程序经理的昌敬就注意到了扫地机器人这个产品。当时,不但很多微软的同事在用,他自己家也买了一台,不过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一台扫地机器人动辄1000多美金的售价注定只有极少的消费者才能负担得起。

到了2013年,国内做扫地机器人的公司也只有两家。情况发生变化是在2014年仿佛突然之间,国内一下子涌现了上百家扫地机器人公司,昌敬敏锐地感觉到,机会来了。于是,他辞掉了百度高级经理的工作,成立石头科技,开始了扫地机器人的创业。

通过对市场的调研,昌敬发现市面上的扫地机器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产品算法不行,有时候扫两下就完事儿了,有的一直扫;也有的产品噪音大、质量差。在昌敬看来,当时的市场上并没有一款能够真正替代掉人工扫地的产品,这也就是说扫地机器人行业仍有巨大的机会。

但是,从一个想法变成一个产品的难度却远远了他的想象。“最开始我预计一年就能做出来。所以别人问我什么时候出产品,我说一年以后,后来过了一年,别人再问我,我还是说一年以后。”昌敬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

足足花了26个月,石头科技的第一款产品才问世了。尽管花费的时间超出了预期,但是昌敬认为这一切是值得的。因为这26个月,让石头科技在扫地机器人行业建立了足够高的护城河。石头科技采用了行业中最佳的LDS激光雷达+ SLAM算法全局规划解决方案,将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应用在产品中。

如果做个简单产品,可能只需要3个月,但很快会有很多人一样的产品,接下来竞争力势必会迅速减弱。凭借产品质量与口碑,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迅速占领市场。目前,石头科技的主要产品有三种:小米定制品牌“米家智能扫地机器人”,自有品牌“石头智能扫地机器人”和“小瓦智能扫地机器人”。

光大证券 2019 年出具的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 年前 43 周,“米家智能扫地机器人”和“石头智能扫地机器人”线上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2.8%、10.1%,合计22.9%。2018年,石头科技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净利润超过3亿元。

回顾创业这6年,昌敬在回答顺为资本的采访中透露,公司遇到的最大挫折是在 2016 年初,当时公司的账上已经没有钱发工资了,一度面临关门的风险。最后,公司幸运地挺过来。

“感觉心态更好一些,对得失心看得不是那么重了,更看重如何在正确的时间点做对的事情。”招股书显示,1983年出生的昌敬是石头科技的实控人,本次IPO之后持股比例为超过23%。按照330亿的市值计算,创立石头科技不到6年时间,就给昌敬带来了约77亿元的身家。

42天做出Demo获小米投资

石头科技与小米和雷军渊源颇深。“石头科技是继华米和云米之后,第三家小米生态链的上市公司。雷军在祝贺信中指出,石头科技是第一家在科创板上市的小米生态链企业。

回想创业伊始时,昌敬为公司融资来回奔走。他不但有微软、腾讯、百度等大公司的工作履历,也曾有过一次成功的创业。此前,他创办的图片编辑和分享软件“魔图精灵”被百度收购,后来改名为“百度魔图”,这曾是百度最火的一款APP。因此,当昌敬想要再度创业时,不少VC都上门沟通。

但有一个前提,要么干一些VC们认为更热的领域,要么做昌敬自己比较熟悉的东西。昌敬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当时VC有两个评价:不看好扫地机器人这个领域,更重要的是不看好我做这个领域,因为我没有经验。

直到2014年4月,昌敬机缘巧合接触到了小米。当时小米也刚开始布局小米生态链,扫地机器人正是其中一项。当时小米判断,人工智能的应用未来会在智能家居中起到极大的作用,因此相比其他都是硬件出身的扫地机器人团队,有软件背景反而是一种优势。

但尴尬的是,昌敬第一次和小米团队谈的时候,可以说除了想法什么都没有。昌敬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小米方面说“你啥都没有,怎么投啊?”于是,他迅速拉来4个微软的前同事组建团队,用42天时间做好Demo。结果Demo的演示效果不错,获得了小米的认可,就这样获得了小米的投资。

小米不但是石头科技的投资方,也是业务合作方。“它的上市再次印证了小米生态链模式的成功。”雷军发文强调。

在 2013 年底的时候,当手机厂商都在效仿小米的互联网模式时,雷军看到了智能硬件和物联网的趋势,认为这才是下一个千亿美金的市场。于是决定用小米做手机成功的经验去复制 100 个小米,这就是人们俗称的小米生态链。

最初,小米从手机周边开始打造生态链,比如移动电源;接着扩散到与智能家居、智慧生活相关的智能硬件,比如空气净化器、小米电饭煲等;最后甚至扩展到毛巾、鞋子、枕头等生活用品。截至目前,小米生态链收获了3个IPO华米、云米以及石头科技。

浮现顺为、高榕、启明的身影

在石头科技的成长历程,除了小米,还有一群十分重要的角色顺为资本、高榕资本、启明创投以及新加坡政府投资(GIC)等知名投资机构。

招股书显示,本次石头科技IPO之后,小米旗下的投资平台天津金米持股8.89%,顺为资本持有9.64%股份,高榕资本持有5.05%股份,启明创投持有4.39%股份,GIC持有0.84%股份。

顺为资本由雷军和许达来共同创建,一直被视作小米系的一份子。2015年,顺为资本投资了石头科技 A 轮融资,至今相伴了五年。本次IPO之后,天津金米和顺为资本的“小米系”合计持有石头科技18.53%的股份,仅次于公司创始人昌敬。

顺为资本合伙人程天表示:“顺为十分看好昌敬及其带领的团队,创业近六年以来,始终秉持初心,坚守对于科技和产品的极致追求。石头科技在给消费者创造优秀产品的同时,也实现了很好的经营效率,在短时间里,塑造出一家高速成长且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消费电子产品公司。”

启明创投作为小米集团的早期投资机构,也参与了对石头科技的投资。“启明创投对小米生态链的策略高度认同,成为最早参与到投资小米生态链企业的创投机构之一。启明创投投资小米集团后,投后接触密切,互动良好,获得了参与投资小米生态链企业的先机。”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认为,考量人工智能的前景,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场景落地,而石头科技精准切入了智能家居这一市场。

多年以来,高榕资本对小米生态链企业青睐有加。2016年初,高榕资本领投了石头科技的B轮融资,此外还投资了华米、绿米等其他小米生态链公司。

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岳斌回忆,“2015年,我们通过小米生态链举办的路演首次接触到石头科技团队,很快决定要投资这家公司。在他看来,当时扫地机器人领域尽管已经有先行公司,但仍缺少真正优秀的产品,产品存在缺少路径规划、清扫不彻底等问题,用户需求没有被充分满足。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拜访石头科技办公室,那时他们还在奥林匹克体育公园旁边的小区民房里办公。”岳斌表示,作为一家很早期的公司,石头科技聚集了一支优秀的创始团队,在消费电子、光电、机械等领域都有深厚的积累。尽管过去没有做过扫地机器人产品,但都抱有一颗做出极致产品的初心。我们认为,科技的进步将让带有路径规划的扫地机器人成为可能,因此投资了石头科技。

事实证明,这些VC机构都判断对了。更让投资人感到可贵的是,在6年的创业过程中,创始人一直保持着很自如的状态,不让自己陷入海量的事务中。岳斌曾专门请教昌敬是如何做到的,“他归结为找到合适的人才,设计合理的考核体系,抓大放小,同时留有时间深度思考”。

把时间花在20%重要的事情上,创业如此,做产品亦是如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电饭煲不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