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把笔记本电脑卖掉卖掉电脑?

巴菲特曾分享过,“我是投资家因为我是企业家,我是企业家因为我是投资家”,做过实业的人,懂得企业经营的不易,投资时更愿意与优秀的公司长久地走下去;做过投资的人,看过各行各业的经营状况,在管理企业时会用更多元的视角去做制度革新、提升效率,实业和投资的双重经历也会让人在面对困难时更加从容淡定。

今天故事的主角是是一位兼具实业背景的投资人,2001年从计算机专业毕业时,他从未想过今后绝大部分的人生轨迹会与投资相伴,他做了5年数据库底层语言开发,无奈过于超前的国产软件替代方案,最终并未迎来属于它的荣耀。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踏入金融业,从研究员开始一直到做到基金经理,一做就是15年。5年前,为了彻底的贯彻自己投资理念,他离开公募,在上海创立了一家投资公司。对他而言,实业从来都不简单,无论是做投资还是开公司,企业的经营状况绝对不止是财报后面冷冰冰的数字,只有去了解企业的成长过程、在关键时刻如何克服困难、管理者是否具有足够好的品质,才能更懂它。伟大的企业不是生而伟大,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凸显其伟大。他是一位对研究公司有执着的人,今天就和秀哥一起走进   朱亮的投资故事吧!

在“科技强国”的号召下,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计算机专业

我出身于山东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工薪族,家里有亲戚80年代就做生意,我爸有时候会去帮帮忙,我有时候也会去,从小耳濡目染,形成了最初的商业意识。

我的学习成绩还不错,1994年,我被保送到西安交通大学,当时有很多的专业可以选择。高中的时候我触过学校的电脑,屏幕很小,黑白的、有绿色的字,算是我对计算机最初的印象。那个时候大家都在谈“科技救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直觉觉得这个行业以后会有大发展,就义无反顾的选择计算机。大学四年的课程学下来,我对这个专业很有兴趣。但是西安交大位于中西部,高科技方面的信息相对闭塞,考虑到未来发展,我认为还是应该去东部的城市。我花了整整半年的时间全心准备研究生的考试,最后考到了上海交通大学。

转眼来到2000年下半年,上交的研究生是2年半,我也快毕业了。那个时候我们专业找工作,比较热门的是IBM、微软、这样的国际知名大企业。有一天,我的导师问我们,“我有个同学在美国开公司,正好招人,你愿不愿意去美国工作?”我和另一个同学觉得这是个挺好的机会,就开始准备H1B的工作签证。

2000年正值纳斯达克泡沫的高潮,那个时候在硅谷,走在路上就会有人问你,会不会写代码,你说会,就会有公司要你,如果你说你不会,只会做网站,也可能会被拉去公司。但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个疯狂的时代很快要就要走入尾声。

2001年3月,我和另一个同学的签证结果出来了:被拒。我们再次申请,又被拒,第三次申请,依然被拒。签证处没有给我们明确的拒签理由,但纳斯达克的泡沫已经破灭了。签证处的人可能怀疑我们的动机,这个创业公司是不是真的存在,我们去这样一家公司,真的是为了工作吗?

就这样,我们的美国工作之旅在还没有成行就结束了。

错过了找工作的最佳时间,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留给应届生的职位都早已被锁定了,我该去什么样的公司呢?那时正好有几个美国海归回国创业,成立一家叫倍多科技的公司。团队里面有几个是过来的,当时能2毛钱拿到阿里的期权,但他们都没有拿,而是选择了创业。

做技术,我想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东西

倍多科技是做XML数据库开发,类似现在的Oracle数据库、达梦数据库、华为数据库,我们把底层做好,再由客户进行二次开发,当时做这个产品,是想要在最新的互联网数据库方面实现自主替代。

对于一个做技术的人,底层语言的挑战是最高的,做技术的人都想做一些有挑战的东西。但在20年前做自主替代还是很艰辛的。

那个时候2C的中国互联网正在迈出第一步,新浪、、三大门户网站摸索出了流量变现的方法,位于深圳的腾讯开始了对社交网络的最初探索,而西湖边上的阿里,经过多次试错后,似乎也看到了电子商务的发力方向。

可以说,那个时候做应用,特别是2C互联网应用的企业都看到了一个大时代的曙光。相对而言,白手起家自主开发数据库——这种底层基础技术的开发,在那个国内企业热衷基于国外底层技术,做二次开发各种应用赚快钱的时代是过于超前了。如果再晚十几年,市场就完全不一样。我们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但业务并没有爆发式的增长,经过几年后企业高层有点灰心,想要转应用开发。应用开发的技术含量不高,很依赖商务关系,我们这个技术型公司的转型并不顺利。

我在公司做过不少业务线,比较早发现这个问题,后期也慢慢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出路。当时我的一个同学,他一毕业就进入了证券行业,2006年出差到上海,给我介绍了证券分析师的工作,我一听觉得挺好的。我不喜欢天天坐在电脑前做码农,更喜欢和人打交道。证券分析师可以经常和各种人交流观点,但又不像纯销售那样天天做“三陪”,可充分利用我软件行业的技术知识,能兼顾技术与市场,这正是我理想中的工作。这就样,我结束了5年程序员的生涯,转到了做计算机行业分析师。

那一年,牛市也刚刚起来。

从卖方到买方,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我做出了行业前10%的业绩

在做卖方研究员以前,我对投资没有太多概念,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学起。刚进国金,我发现和我同一年毕业学经济的同事,已经是首席或资深分析师了,基本领先我5年。不过没有关系,我相信,有实力的人可以很快弥补这个时间差。

我学了多年的计算机,在软件公司也做了5年实业,要理解软件行业是比较容易的,比如云计算、中间件这类技术,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这是什么东西,但对我来说却是轻车熟路。计算机公司想要忽悠我是不容易的。

在待了2年,华宝兴业基金的研究总监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去买方。同样是做研究,卖方重点是把服务做好,推荐股票是次要的,我的兴趣不在兜售服务上,买方则是直接为投资经理提供股票,观点要明确,更注重实战,真枪实弹上战场才是我想要的。我没有太多犹豫,选择了跳槽到华宝兴业。

没想到,在华宝兴业一待就是7年。2008年6月底我到华宝后,负责整个计算机行业。第一年我推荐的股票让基金赚了不少,很快就被提升为基金经理助理。跟研究员相比,这个职位让我熟悉了更多的行业,进行了更深入的行业比较。只做一个行业的研究时,看问题的视角会比较狭窄。你可能认为你看的某个公司是该行业里最好的了,但是如果多看几个行业,拿它跟其他行业的公司比,可能就不行了。3年的基金经理助理的时间,让我覆盖了更多不同类型的行业和公司,也让我明白了行业之间的传导和轮动机理。这些都为我做基金经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中,我开始管理基金,直到2015年离开公募。期间业绩都还不错,三年下来基本排在行业前10%,也拿到了三年持续回报股票型明星基金和三年期开放式股票型金牛基金奖项。

努力的回报或许会迟到,但却没有缺席。我的投资之路虽然有些曲折,但是我还是做到了我想做的,业绩不会说谎。

做一家自己的公司,把我的投资理念贯彻下去

出来自己做基金经理,是大部分投资做得好的人,或者对自己投资能力很有自信的人都会迈出的一步。2015年,我向华宝兴业提出了离职,我打算离开了。

在自己成立公司和加入一个成熟平台的选择中,我决定自己做一家公司。在一个成熟的品牌里,不管公募还是私募,都需要融入到企业文化里面,需要和他原有的文化和制度做妥协,我想最终可能很难把自己的理念贯彻下去。另外,我也想看看自己是否具备白手起家做成一家公司的能力。

在公募,投资是有很多限制的。如果我看好一个股票,能购买的比例是有限制的。假设普通库只能买仓位的2%,核心库能够买4-5%,(公募基金有“双十”限制,单一股票持仓不能超过基金资产的10%,一家基金公司旗下所有基金持有同一支股票不能超过该股票市值的10%),如果我想要买8个点,就需要开投决会。举个例子,对于技术复杂点的科技类公司,投决会的同事可能恰巧不懂这个行业,他们的投资风格可能也是周期类。跟这类同事解释复杂的技术、解释成长股投资理念,甚至让他们理解公司是做什么的都不太容易,让他们投赞成票就更难了。所以开会有时候并没有办法达成想要的结果,最终还是只能买原有规定的比例。

我把公司取名为“丹羿”,“丹”是红色的意思,我姓朱,也是红色的意思,a股股票涨也是红色,把三个结合起来,就是丹,“羿”就是后羿射日的羿,比喻一飞冲天,但没想到刚出来,我们还没有飞上天,就先遇到了股灾。

2015年6月中,我们发行了第一支产品,转眼市场就开始崩溃式的下跌,6月沪深下跌了16.85%,7月下跌了11.99%,8月下跌了12.43%,我们的产品在最初两个月也跟着大盘一路下探,引发了不小的回撤,这也成为我们产品随后5年最大的一次回撤。不过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我们抓住了一些结构性的机会,到年底基金只有微弱的浮亏。

2017年,我开始检视方法论的问题,对投资策略进行升级

2016年的市场依然不好,年初发生了熔断,1月下跌了21.04%,全年市场下跌了11.29%,我们的表现虽然没有市场前20%,业绩还算说得过去。

到了2017年上半年,我们的业绩明显跑输指数,大白马领涨,明显跑赢,而我们的净值跟创业板的走势一样,一路下跌。这是我入行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明显跑输市场。原因是什么?我思考了很多,不断检视方法论的问题:我还在沿用之前公募的模式,重赛道轻公司,以前那种四处出击的方法已经不能带来很好的收益了。同时我以前的习惯是只看新兴行业,这也是不对的,传统的消费品公司,只要符合大市场小公司的特点,那些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依然能实现持续增长,不管是茅台、恒瑞、伊利还是平安,过去十几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上涨。我当时发现,长期拿着好公司,做投资是比较轻松的事情。

看5到10年,什么样的企业可以长期持续增长呢?核心因素只有两个。一是市场潜在空间要足够大,水深才能养大鱼。二是企业一定要有核心竞争力,护城河要深,最好能做到“人无我有”或者“人有我优”。这种企业能够通过自己差异化的竞争能力,即使在行业不增长的情况下,也能吃掉对手的份额实现挤压式增长。它和资本市场热衷的各种主题概念的风口真的没关系。没有一个行业能连续三年持续在风口上。风过了怎么办?我们都知道13-15年蹭互联网+概念的那些飞上天的猪,后来是怎么摔下来的。

17年后,我们开始把研究的重点从之前的赛道转到企业上来,重点研究企业的护城河在哪里,有没有差异化竞争的手段。经过策略和理念的升级,我们从2018年开始,走得比较顺利,我们的公司终于向我们取名的寓意那样,有了飞跃的发展。这里我也想借这个机会感谢下我们的老投资人,陪着我们一路走来,不离不弃。

分析一家公司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我可以跟大家说几天几夜,这里就不展开了,仅分享两个小的视角。

我刚入行的时候,研究所的老师对研究员要求很严格,都要求我们用DCF模型估值,一预测就要预测10年。因为这是一个对参数非常敏感的模型。比如永续成长从3%变成4%,估出来的股票价格就可能会翻一倍。那到底是该给3%还是4%呢?又或者为什么不是5%?说实话,那个时候我们也不懂,只是盲目写个数字,凑出个看起来不太离谱的股票的目标价。

多年后,我终于明白用这个公式其实不用纠结于具体的数字,实际上DCF是一个很好的估值分析框架,在估值的时候,逼着你要考虑一些长远的东西,例如这个公司长期还存不存在?增速是多少?如果一个企业只依赖行业的高增长而高增长,是很难持续增长的。在中国,很少有一个公司能够连续三年在风口上,2013到2015年大火的移动互联网概念股很多都被打回原形;2016到2017年的锂电池在后面两年也很惨,银隆也倒闭了。如果能够连续10年高增长,他一定是有很高的护城河和核心竞争力。在行业不增长,行业风口过的时候,依然能够持续的增长。所以说,这个模型给了一个长期视角,让我们去发现企业真正持续增长的本质在哪里。

另一个小视角是去看公司的管理层,我注意到,好的企业家是做好公司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成功的企业家,往往具有专注、格局、愿意分享的品质。

专注。一个上市公司只专注做一件事情,因为不管是人、资金还是时间都是有限的,一些公司在主业发展的比较慢的时候就会想去别的行业去做一些投机。炒股的人,退出成本很低,但是做实业的没有这么简单,跨到一个不熟悉的行业,花了很多钱建厂房找人,不看好了不像买股票一样卖掉就可以了,沉没成本很高。2015年很多上市公司做跨界搞并购,到2018年就只能做商誉减值,那一年有300多家控股股东换人。我看过太多盲目多元化的恶果,专注非常重要的,他是长期主义的体现,对自己做的事情,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有信念,不为短期赚快钱的机会给吸引住,这是对企业家定力的衡量。

格局。如果一个老板开公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赚钱,那么和一个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大家愿意做哪家的股东?肯定是任正非。我们要寻找不断的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家,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为多少人创造了多少价值,企业也是,所以一个企业家一定要有相对大的格局,不能只看一亩三分田的事情。

分享。俗话说,财散人聚、财聚人散。一个企业是一个组织,需要一个团队一起把一件事情完成,只靠老板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一个企业能做多大,最终是依赖于人,人才很重要,一定要愿意分享,让奋斗的同事分享到成功的果实。

那怎么去发现这种企业家呢?在调研一家公司前,我会去找这个企业家有没有公开的演说,公开的言论一定程度上代表他的价值观,第二是去现场调研,去交流,感受企业家的气场和魅力,第三是跟踪。我们会去跟踪一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比如新产品的研发进度、销售网络的铺设进展。如果一个企业不断的兑现自己的承诺,时间长了大家之间的信任感自然就建立了。

投资,不止是工作,也是爱好

采访的时候雪球的工作人员问我有什么兴趣爱好,我想了想,我好像真的没有什么爱好,我大概有20年没有正儿八经看过电视了。我除了陪伴家人,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上。你们可能觉得这样很无趣,但我却乐在其中。

我做投资不是看短线炒股票,更多是从产业、从公司出发,需要做很多的研究,要研究行业的发展趋势,要研究竞争格局,研究公司。研究不仅是对着电脑,还要和人交流。这本质是跟在学校做课题是一样的。我是理工科的技术男,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我总会想办法把他做出来。我是那种有研究性格的人,可能算是做投资的一种天分吧。

做投资的都有些职业病——爱研究。例如日常生活中,看到一些身边的现象、新闻,都会去想这方面有没有投资机会。想要去了解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是怎么赚钱的,竞争格局是什么。喜欢做研究的人,吃饭的时候、工作的时候、睡觉的时候,都会想着研究。研究其实无处不在,就像我们买房买车,也都会去看看地段、车型一样,甚至周末想出去吃饭,也会去研究下周边哪个餐馆有特色。

除了研究股票,我平时还会看一些书,看得比较多的是企业类传记的书,比如讲的《将心注入》,讲创始人的《鞋狗》,从这些书里可以看到,一家伟大的企业是如何长大的,在企业发展的关键点,管理层在企业战略、经营战术上是如何抉择从而克服困难的,这些内容是无法从财报和研报中冷冰冰的数字里感受到的。

回头去看企业过去做了什么,也会加深我对企业竞争力的理解。有些企业天生就是好行业,天生具有很高的门槛,但大部分的企业都是普通行业,里面的龙头企业都是历经几轮厮杀,在一步步的战略决策中领先对手,铸就了自身的竞争优势。

企业之所以能构建起自己的护城河,更深层的原因还是“人”,在于比竞争对手更优秀的管理层和业务团队,方法易学、团队难求,也正是管理层对于商业模式的深度思考和前瞻布局,带领公司在不起眼的行业里一步步走出自己护城河,一步步领先与对手,走向成功的彼岸。

这也是研究的乐趣之一,从财务数据到商业模式,从商业模式到管理层,不断抽丝剥茧挖掘挖掘出投资中最本质的东西。我一直致力于去寻找最优质的资产,这些最本质的东西不断引导我去找到它们,然后把它们作为自己投资生涯的非卖品,因为在未来,它们都会是最稀缺的资源。

——————免责声明——————

“雪球达人秀”系列文章旨在推动雪球用户更好的学习交流。文章中任何用户或者嘉宾的发言,都有其特定立场。本文内容所涉具体股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的所有决策应该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之上 

我来说一个我自己的亲身实践:如何用经济学原理选购笔记本电脑。

先说一下结果:几个月前,我通过收集网上(德国 eBay)笔记本电脑的价格以及参数等数据,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型,经过分析后购买了一台二手的 Macbook Pro Retina。

不过说实话,我也说不清楚我在这其中到底用了什么经济学原理,而且我也不确定这种分析方法是否正确,但是我能肯定的是,我是用到经济学技巧了。。。

事情还要从我在德国刚读博士开始讲起。话说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折腾电子产品的人,刚开始读博的时候用的笔记本电脑是 Macbook Air,过了一段时间为了办公方便,就把 Air 出手换了台 15 寸的 Thinkpad。就在今年,我发现这台 Thinkpad 实在太沉,所以就打算换一个新电脑,时间大概是今年春天的时候。

这几台电脑其实都挺贵,1000 欧上下。此前一年,我先后将手机从安卓换成了 iPhone,平板从 windows 换成了 iPad,所以我为了打造一个苹果的生态系统,就把新电脑的目标锁定在了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上(不过现在来看,苹果生态系统真没给我带来什么太惊艳的体验)。另外,我自己换电脑比较频繁,所以没必要买个新的,而且德国很多二手电子产品质量都很好,很多都还带保修,因此就打算在 eBay (相当于淘宝和天猫,有 C2C 也有 B2C)上买个二手的。

我之后花了大量时间在网上看 Pro 和 Air 的文章,包括知乎。Air 的性能自然是没法和 Pro 比,但是便宜几百欧元,而且我也不怎么玩游戏,对性能要求也不是特别高。二者各有优劣,所以我在这两个选择中很纠结。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到,除了电脑本身的性能,我还应该考虑等以后电脑不打算再用的之后,能再卖出多少钱,也就是电脑在使用期间的损耗有多少,换句话说,就是哪个电脑更保值。换了这个新的思路之后,事情就容易分析一些了,因为产品未来的价格是可以预测(猜测)出来一个大概范围的。

好,现在进入分析阶段。考虑到这篇文章的读者可能并非都学过经济学,所以我会用尽量简单的方法来说明我的分析过程,这里我就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因果关系了,而是简单的处理为相关性。使用的程序也不是 stata 等计量软件,而是大家都会的 excel。从学术的角度看,方法可能不够科学,但是足以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不管你是否学过经济学,我相信都能理解和运用。

我购买的目标是 二手的 MacBook Pro 或者 二手的 MacBook Air。研究目的是要看电脑使用若干年之后,电脑本身的贬值情况如何贬值相对来说不严重的那一个,就是我要买的

价格参数,以及该电脑的出产年份。这些电脑有全新的,也有二手的,其中大部分是二手的。之所以还收集全新电脑的价格是为了做参照。由于我买电脑时候收集的数据已经找不到了,所以这是我今天上午(2015 年 12 月 1 日)临时收集的。对,我为了写这篇回答又把这个分析做了一遍,我一上午就全干这个了。。。

蓝色的是 Pro 的数据,如果没有特别标注就是 13.3 寸屏幕,内存 8G,硬盘 256G,处理器酷睿 i5,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中端配置,其他有特别配置的我都在 notes 一栏里标出。绿色是 Air 的数据,由于 Air 单独某一种配置的电脑在 eBay 上不够集中,所以我把屏幕大小(display)、内存(ram)、硬盘(memory)都记录上了。其他参数:year 是该机器的生产年份,price 是今天的价格(单位:欧元)。

不过我这里有一定的问题——样本太少了,Pro 有 25 台的数据,Air 有 32 台。如果样本量再大一些,就更能说明问题。

数据收集阶段到此结束。然后就是要分析了,我的目的是要找出“使用年数”和“贬值程度”的关系(其实这里暗指的是解释变量“使用年数”对被解释变量“贬值程度”的影响,但由于涉及到计量的因果分析,这里就不说了)。先说“使用年数”,这个比较简单,就是今年的年份减去机器的生产年份。我为了之后作图美观,这里用的是 2016 减去生产年份,得到“period”。

稍微麻烦一点的是“贬值程度”。贬值程度等于“(机器当年的新品价格减去今天的价格)除以当时的价格”。问题是当时 MacBook Pro 和 Air 的价格到底是多少。好消息是,苹果每年虽然都发布新电脑,但新品的价格基本上变化幅度较小。也就是说,比如 2013 年发布的低端 Pro 当时的价格是 1400 欧元,到 2015 年发布的新 Pro 低端的价格大概也是这么多。当然这几年间可能会有差异,但我比较懒,这里就简单的处理为:当年的价格等于今年苹果官网上相应配置的电脑价格,即图表中的“price_original”。

如果你想查当年电脑的准确价格也不是不可能,可以通过搜索谷歌新闻,把搜索结果的时间限定在当年的那个范围内,从搜索结果的新闻中找一找公布的新款电脑官方价格。

比如  这是我搜索出的 2011 年一篇关于苹果发布新 MacBook Pro 的德语新闻,里面有具体价格。可以看到,低端版的是 1149 欧元,而且当时还没有 Retina 屏幕。

接下来我要看看“使用年限”是不是和“贬值程度”相关,即是不是电脑用的时间越长,价格跌的越严重(其实常识告诉我们,肯定就是这样的)。我用 excel 做了一个关于这两个变量之间的散点图:

横轴是“使用年限”period,纵轴是“贬值程度”percent,上面的散点包括了收集到的各种配置的 Macbook pro 和 air,一共 57 个。然后加上一条趋势线(trend line),可以看出使用的时间越长,电脑越不值钱(各位看官说:你这不是废话吗?)。如果你愿意,还可以标出这条趋势线的方程,还有 R 平方。。。这个功能我是上周才学会的。你如果喜欢的话,还可以把线性方程变成对数、指数方程。

接下来就要对比 Pro 和 Air 了。上面那个图包含了各种配置的电脑,这里为了对比准确,我必须选择配置类似的机器来分析,所以我就选取了各自同样配置最多的,也是符合我最初要求的两类电脑,即 8G 内存加 256G 硬盘的 Pro,以及 4G 内存和 256G 硬盘的 Air,同时由于老机器性能差别较大,我删去了 2011 年之后的机器样本。但是筛选完之后,数据就没剩下几个了。。。

还是因为样本有限,最后就剩这几个散点了。不过也能说明一定的问题:同样的机器在使用过 1 年后,air 贬值程度高于 pro。之后 pro 的贬值速度加快,air 的贬值速度在减慢,但贬值程度仍然高于 pro,直到五年之后二者可能都只能卖出当时价格的将近一半了(这里要说明的是,MacBook Pro 和 Air 的贬值速度相比于其他很多品牌的电脑算是最慢的了)。

所以,结论就来了,买二手的 MacBook Pro。之后我又对比了 eBay 上的几个 Pro,最终选择了一个信誉比较好、好评比较多而且还能 1 个月内退货的卖家,买了一台 2013 年产的 8G 内存、256G 硬盘的 MacBook Pro Retina,花费约 980 欧元。虽然边缘的地方有一个不到一毫米的小坑,电源接口处有些使用摩擦痕迹,但其他地方都很新,包括包装盒,总体上而言有八九成新。我还是很满意滴。

我今天又计算了一下,980 欧元相当于比原价 1649 欧元贬值了 40%,2013 年产的机器按照上图中的模型来算应该平均贬值 30%,也就是说我买的实惠了。如果你上 eBay 查一下,2013 年以后产的机器基本上都要 1000 欧元以上。假如两年之后我将这台电脑卖掉,从上图来看,到时候这台电脑应该会贬值 45% 左右,也就是到 2017 年大概能卖 900 欧元。考虑到我的机器表面上有一个小的豁口,可能得少卖几十欧,大概可以卖 800 多欧元,相当于这台电脑我用了两年多只花了 100 欧元,平均每天才花一块钱人民币,真是想想都想笑啊哈哈哈。。。

嗯,搞经济学的就是喜欢自嗨,还喜欢瞎扯,把什么都没有的事情说的跟真的一样。。。本来理论基础就有问题,得出来个结论还乐的屁颠屁颠的。。。

第一,需要承认,从学术的角度看,我的这个方法有很多问题,比如数据的选取和收集,变量关系的分析。同时我选取的样本量太少,这会导致结果不够准确。确切的说,结果肯定是不准确的。。。请各位学术达人手下留情。

第二,上面的数据和结果只适用于德国 eBay 购物平台。运用到其他购物网站以及中国的时候要重新选取数据和分析,结论可能完全不同。

第三,这里还有一点我没有说:直觉上告诉我,2012 年 MacBook Pro 引入了 Retina 屏幕以及 Macbook Pro 后来变得更加轻薄之后,对二手市场的价格产生了不小影响。这也是我最后选择 Pro 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我想传递的不是某个具体结论,也不是说买哪个电脑好。而是希望传达一种分析问题的思路,即除了从产品的使用对自己的效用和感受出发,而可以考虑一下产品使用完之后如何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从长远一点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出选择。

第五,我学经济学获得的最大乐趣就是在经济学能够指导我的思考、日常实践和决策的时候,我想学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否则知识停留在书本上就失去了知识本来的意义。

第六,我相信这种方法是具有普遍性的,而且操作难度不大,不需要太多的经济学知识,只需要花费一点时间。

第七,如果你是个有钱人,就当上面的什么都没看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想把笔记本电脑卖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