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验门禁卡日期校验数字为啥要加0?

大家都是有身份证的人,你仔细看过你的身份证吗?身份证号码那一长串的数字背后有什么奥秘?


我国居民身份证号码由四部分组成,从前往后分别是地址码、生日期码、顺序码和校验码

(身份证号码前六位)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镇、区)的行政区划代码。1-2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3-4位地级市、省、自治州代码;5-6位县、县级市、区代码。

(身份证号码第七位到第十四位)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其中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年、月、日之间不用分隔符。例如:2022年01月07日就用表示。

(身份证号码第十五位到十七位)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月、日出生的人员编定的顺序号。其中第十七位奇数分给男性,偶数分给女性。

(身份证号码最后一位)是根据前面十七位数字码,按照ISO .MOD 11-2校验码计算出来的检验码。作为尾号的校验码,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统一的公式计算出来的。

有的人身份证最后一位校验码是数字,也有的人是X。


这里的Ⅹ是罗马数字的10,用X来代替10,可以保证公民的身份证符合国家标准。如果用10代替,那么此人的身份证就变成了19位,这就违反了国家标准,并且我国身份证登记系统也不承认19位的身份证号码。

所以,身份证号码中的X应当读“shí”,英文就读“ten”。(不要再读“叉”和“埃克斯”啦)


我们都知道,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向了世界,由此被阿拉伯人抢走了命名权。

在阿拉伯数字未被采用之前,欧洲人使用的是方方正正的罗马数字,下面是阿拉伯数字和罗马数字1到100的对照表。


相对于阿拉伯数字而言,罗马数字写起来虽然工整,但是太耗时间。

多亏了阿拉伯数字广泛传播,今天我们做数学卷子能节省了不少时间呢(并没有)。


看到这里,应该有同学发出和小维一样的感慨:我一直以为X代表着神秘和未知,就像数学题里我算不出来的解一样。

数学题中的X和身份证里的X,其实是两个长得一模一样实际却毫无关系的两个不同的字母。


身份证里的X来自罗马数字,数学题中的X则来自拉丁语和古希腊语。

演讲者调查发现,阿拉伯语文化传到欧洲时,先被翻译成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中的SHeen这个词(意思是“某物”,相当于something)代表某些未定义或未知的东西,加定冠词al-shalan常出现在早期数学中。

西班牙学者翻译这个词时发现西班牙语中没有“sh”的发音,他们依照当时的惯例,借用“CK”的发音,这个发音源自于古希腊语中的“X(kai)”。后来这个词又被翻译成欧洲通用的拉丁语,于是用字母“X”代替了原先的“kai”。

我来回答一个大家都问过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为什么字母“X”代表着未知数?我知道这在数学课学过,现在它在日常文化里也随处可见X奖,X档案,Project X,TED X。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

大约六年前,我决定学习阿拉伯语,这是一个非常有逻辑性的语言。每用阿拉伯语写一个词 或一个句子,就如编解一道方程,因为它的每一部分都非常精确,还伴随着很多信息。如此之多的科学、数学和工程学知识,我们以为是西方人发现的,而实际上却是由波斯人、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在公元早期几个世纪发现的,这就是原因之一。

这其中包括一个在阿拉伯语中称为“al-jabr”的系统。而“al-jabr”大致的意思是“一套将无关‘代’化成相关的体系”。后来“Al-jabr”变成了英文中的代数,这是众多(关于阿拉伯语的)例子之一。

在11和12世纪,带有数学智慧的阿拉伯文学传播到了欧洲,确切的来说,也就是说西班牙。而它们的到来业给当时社会的人们带来了浓厚的兴趣,想要把这种智慧翻译成为欧洲的语言。

但是问题也随着出现了,其中一个问题说的是阿拉伯语中存在一些发音,是如果没有经过大量的练习,欧洲人无论如何也无法发出的。此外,这些发音往往不能被欧洲语言中已有的字母来表示。

有这么一个例子,这是字母“SHeen”,它对应我们英文中SH的发音—“sh”。它也是“shalan”这个词的首字母,意思是“某物”。就跟英语中的“某物 (something)”一个意思,代表某些未定义或未知的东西。

而在阿拉伯语中,它可以变得有意义。当我们写上定冠词“al”之后,这是al-shalan, 代表着“未知的东西”。而这个单词的行踪贯穿于早期数学,比如在这个10世纪的证明推导题里。

当时负责翻译这些材料的中世纪西班牙学者遇到了难题——这个“SHee”字母和“shalan”一词无法用西班牙语表达,因为西班牙语中没有“SH”的“sh”发音。所以依照惯例,他们创建了一个规则, 他们借用“CK”的发音——“ck”, 这来自于古希腊语中的字母“X (Kai)”。

后来,当这篇文章被翻译成为一种欧洲的通用语言,也就是拉丁语,他们简单的把希腊语中的“X (Kai)” 用拉丁语中的“X”代替。一旦这实现了,一旦翻译成了拉丁语,它就为数学教科书打下了基础,至今已将近600年。

我们现在有了一开始问题的答案。为什么是“X”代表着未知数?“X”是未知数,因为你无法在西班牙语中发"sh"这个音。我认为这值得分享。


但在过去,并没有人规定X必须代表未知数,大家按照个人喜好使用多个字母表示未知数,一种常见的方法是用N表示未知数,Q表示未知数的平方,C表示未知数的立方。也有人用l表示未知数,用q、c、qq、qc等表示未知数的更高次方。

最终将X确立为表示未知数的标准形式的人,是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就是那个在情书里写著名爱心方程r=a(1-sin)的笛卡尔。


作为解析几何的奠基人,笛卡尔在《几何学》(La Géométrie)这部作品中用a、b、c表示已知数,用x、y、z表示未知数。


后来,发明除法符号的瑞士数学家Johann Rahn用小写字母表示未知量,大写字母表示已知量。

由于这个原因,X也成为神秘未知的代言人。许多科幻作品把X作为神秘组织或人物的代号,比如著名的《X档案》和《X战警》。


圣诞节为啥写成Xmas?

Christmas由Christ(基督)和Mass(礼拜、弥撒)两个词组合而来,指为纪念基督耶稣的降生而聚集庆祝的活动。

最早的《圣经》用希腊文书写,在希腊语中,X是“基督”这个词的首字母,所以人们常用X作为”基督”一词的缩写。


到了英语国家,这一写法沿用了下来。

字典中X开头的单词只有几页,而且大多是艰涩难懂的专业词汇,日常用词少之又少,这是为啥呢?

一般认为,这和x的读音有关。x的发音中有两个辅音:/ks/。如果单词以x开头,会很难读。所以,x开头的单词不仅数量少,读音也通常为/z/。

在科技领域,X则象征“实验”“探索”和“创新”,成为experimental(实验性)的缩写。


谷歌专门负责科技研发的部门,则叫做Google X,用X代表创新精神。


不过,苹果手机iPhone X中的X,则是为了纪念苹果手机发布十周年,X是罗马数字10。


你身份证最后一位是X吗?

地理区划,就是把某个区域的国土视为整体,然后按照一定标准划分成不同区域,具体来说,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几大方面,各大类下方又有更细的分类,如气候、农业、文化、行政、人口、动植物等等。

我国地大物博,自然景观多元,人文因素多样,有各种各样的地理区划。最基本、使用最多的是“中国地理大区”。

我国的地理大区按照方位对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进行分区,共分为六个大区: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

这六个大区在历史上曾经正式存在,现在已经没有正式建制,但影响依然深远。


这个划分是如何来的呢?

从解放区六大分局到全国六大行政区

解放时期,中共中央下属设立了六个地方局,分别是华北局、东北局、华东局、中南局、西南局、西北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此基础上设立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简称大区。

各个大区设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是一级地方政府,分别管辖若干省级行政单位。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1952年,六大行政区改设行政委员会,仅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监督地方政府,本身不再是一级地方政权。

为了加强集中统一领导,1954年,撤销六大行政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地区改由中央直辖。

1953年时期省级区划跟今天区别较大,当时华北地区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东北则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华东地区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台湾;

中南地区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包括海南),后来加入了回归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西南地区为四川(包括重庆)、贵州、云南、西藏;西北地区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这个大区划分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最明显的是身份证号。


我国身份证号码的开头数字,分别为1、2、3、4、5、6,代表的就是这6个大区,分别代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


第二个数字则对应大区下的某个省级行政区:

比如北京身份证开头两位11,即华北大区编号为1的省份;

上海的31,代表的是华东大区编号为1的省份,以此类推。

华北:北京11、天津12、河北13、山西14、内蒙15;

东北:辽宁21、吉林22、黑龙江23;

华东:上海31、江苏32、浙江33、安徽34、福建35、江西36、山东37;

中南:河南41、湖北42、湖南43、广东44、广西45、海南46;

西南:重庆50、四川51、贵州52、云南53、西藏54

西北:陕西61、甘肃62、青海63、宁夏64、新疆65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重庆是0?


无论你怎么浪,祖籍被永久烙印在身份证上

很多人因求学、工作、结婚、安家等原因,户籍地址会出现不止一次的变动。但无论你多么会折腾,多么会浪,你的原籍(出生地/祖籍/首次户籍地)永远不会变。而且被永久烙印在你的身份证上。在你的身份证上明确的标识了你祖籍/出生地的省、市、县。


这个烙印就"藏"在我们身份证号码之中,本文就为大家揭秘身份证号码中的那些地理密码,教你如何一眼判断他人的祖籍以及记忆身份证号。

PS:!!!本文有许多数据图表,建议收藏再阅读,也方便日后查阅!!!。

我国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采用了18位数的制定规则。如下图示意:


地址码:抗议!我是明码,不是密码!

小编:停!除了编译你的工作人员,有几个人能一眼看出你的秘密?

地址码:但我这6位数确实代表了一个明确的地址信息。委屈···

"地址码"说得没错,但之所以大多数人一眼看不出,是因为不知道其编码规则以及没有"密码本"。

6位地址码其实就是我们县级行政区代码(乡级为9位),如下图:


其实密码本就是对应的身份证号码与地区的对照表。


每个大区中,直辖市政治地位最高,编号排最前面。

港澳台作为特别地区于近两年才新编确定代码,其中台湾独用一个大区,港澳一个大区。

特殊情况:所有大区下的省编码从1开始,唯独重庆是0。原因是划分大区时重庆还属于四川,采用51开头的代码,其中原四川重庆市为5102,万县市为5112。重庆直辖后,由于行政地位排名各省之前,自然不能依照顺序用55,所以采用加塞的方式启用50代码(实际上1983年计划单列开始就已开始启用50)。所以,51开头的不一定是四川人,也可能是83年以前出生的重庆人。

特殊情况:由于行政代码是按照省、市、县、乡四级行政区划编码,而四大直辖市只有三级,缺少中间市一级,造成的代码"市级"代码空缺,则由辖区或县的汇总码代替。以重庆为例:区为01,县为02。5、6位县级代码按顺序编号。


另外省直辖的县/县级市也面临同样问题,在市级代码的位置上用90代替。5、6位县级代码按顺序编号。

县级···太多,不一一贴出,有需要的可上官网查找,文后将推送连接。

地址码基于行政代码,所以随着各地不断的发展,行政区划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调整。行政代码也随之改变,地址码也会跟着调整。举几个例子:

如直辖市北京全域撤县设区前,延庆县地址码为110229,设区后的延庆区代码为110119

如重庆直辖市,原大足县500225、双桥区500111,合并为新的大足区,采用了500111代码。

如西藏日喀则,从日喀则地区5423变更为日喀则市5402。

如海南儋州市,由县级市时期的469003变成地级市的4604(460400)。

诸如此类,导致一个行政区,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代码。所以会出现同一户口本上的祖孙三代有三种身份证地址码(同一户籍地)的情况,甚至大娃上户口是一个代码,二孩又是另一个代码,明明都是同一个户籍。


但反过来,一个代码永远只代表一个行政区(过去的或现在的),只会空缺弃用,不会他用。如儋州市的县级市时期代码469003并不会给其他新设的县级市使用。

期待同学们在下方留言打卡

数字必须大写,出票日期必须是提示付款当天的日期。大写数字写法: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1)年份最简单,四个数字直接换成四个大写的就行,2012年就是贰零壹贰年。

(2)月份要死记的。1月、2月前的必须加“零”字,如:零壹月、零贰月;3月~9月前“零”字可写可不写,如:叁月、或零叁月,玖月、或零玖月;10月、11月、12月前必须加“壹”字,如:壹拾月、壹拾壹月、壹拾贰月。

(3)日期也要死记。1日~9日前必须加“零”字,如:零壹日、零捌日;10日~19日前必须加“壹”字,如:壹拾日、壹拾叁日。

说白了,前面要不要加零字或者加壹字,主要看是否能被人改写,比如你光写个壹月放那儿,人家在壹前面加个拾,就成了拾壹月了,所以必须加零;比如你写个拾伍日,人家在前面加个贰,不就成了贰拾伍日了吗?所以必须加个壹字;但是你写个贰拾陆日,就不用在前面加零字了,别人是没法改的。把握这个原则,填写日期就不会错啦。

2007年10月5日:贰零零柒年壹拾月零伍日。

2015年2月17日:贰零壹伍年零贰月壹拾柒日

(1)现金支票收款人应写为本单位名称,此时现金支票背面“被背书人”栏内加盖本单位的财务专用章和法人章,之后收款人可凭现金支票直接到开户银行提取现金(有些银行办理银行结算业务的人员需要专门办个结算证)。

(2)转账支票收款人应填写为对方单位名称。转账支票背面本单位不盖章。收款单位取得转账支票后,在支票背面背书栏内加盖收款单位财务专用章和法人章,填写好银行进帐单后连同该支票交给收款单位的开户银行委托银行收款。

(3)转帐支票收款人可写为收款人个人姓名,此时转帐支票背面不盖任何章,收款人在转帐支票背面填上身份证号码和发证机关名称,凭身份证和转帐支票存入个人在开户银行开的个人结算帐户内。最新规定,个人存入的转帐支票最高限额为50万元以内。

即为本单位开户银行名称及银行帐号,银行帐号必须小写。

数字大写写法: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亿、万、仟、佰、拾、元、整。注意:亿、仟、佰的大写带单人旁,“万”字不带单人旁。

(1)359,814.92 叁拾伍万玖仟捌佰壹拾肆元玖角贰分。数字到分位的,后面不写“整”字。其余的都要写。

(2)7,390.31 柒仟叁佰玖拾元零叁角壹分。此时 “零叁角壹分”的“零”字可写可不写.

(3)632.00 陆佰叁拾贰元整 。“整”写为“正”字也可以。不能写为“零角零分”

(4)425.03 肆佰贰拾伍元零叁分。此时“零叁分”的零字必须写。

(5)325.70 叁佰贰拾伍元柒角整。角字后面加“整“字,但不能写“零分”,比较特殊。

最高金额的前一位空白格用“¥”字头封口,数字填写要求完整清楚。

(1)现金支票一般填写“备用金”、“差旅费”、“工资”、“劳务费”等,。

(2)转帐支票可填写如“货款”、“材料费”、“代理费”等等。

支票正面盖财务专用章和法人章,缺一不可,印泥为红色,印章必须清晰,印章模糊只能将本张支票作废,换一张重新填写重新盖章。

信息应与票面信息一致。

出票填日期小写,收款人填公司全称、或“本单位”,金额填小写用“¥”封口,写上用途。

(1)支票正面不能有涂改痕迹,否则本支票作废。

(2)受票人如果发现支票填写不全,可以补记,但不能涂改。

(3)支票的有效期为10天,日期首尾算一天。节假日顺延。

(4)支票见票即付,不记名。(丢了支票尤其是现金支票可能就是票面金额数目的钱丢了,银行不承担责任。现金支票一般要素填写齐全,假如支票未被冒领,在开户银行挂失;转帐支票假如支票要素填写齐全,在开户银行挂失,假如要素填写不齐,到票据交换中心挂失。)

(5)出票单位现金支票背面有印章盖模糊了,此时支票作废。

(6)收款单位转帐支票背面印章盖模糊了(此时票据法规定是不能以重新盖章方法来补救的)。背书注意收款人名称和背书章的名称要一致。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0级遥感数字图像中的像素值高低是绝对的,不同图像之间的值可以直接对比
    B、不经过处理,相同位置不同日期获取的图像中的像素值不可以直接比较

13、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中,图像处理与图像分析的内容是交叉的。

14、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可以解决所有的图像处理问题。

15、照片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像素。

16、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硬件系统至少包括计算机、数字化设备、存储设备、显示和输出设备、操作台5个部分。

17、像素值的高低反映了所探测对象的能量的高低。

18、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取所探测对象的信息。

19、频率域图像处理以图像平面本身为参考,直接对图像中的像素进行处理。

第二章 遥感传感器与遥感数据

测验:2.1 遥感传感器和采样量化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成像方式获取的图像是连续的,可以直接进行计算机处理
    B、通过摄影方式获取的图像只有对这些数据进行数字化后,才能产生数字图像。
    D、波谱采样产生图像的波段和辐射强度,将图像变成离散点,即像素值

8、以下关于量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样后图像被分割成空间上离散的像素,灰度值发生了变化。
    B、量化是将像素灰度值转换成浮点灰度级的过程,可用量化位数定量描述
    C、量化位数越高,量化后图像的灰度级越少,占用存储空间越少。
    D、量化影响着图像的可分辨程度,量化位数越高,细节的可分辨程度越高。

17、遥感系统是一个从地面到空中直至空间,从信息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到分析判读、应用的技术体系,基本构成为三部分:地面站、遥感平台和遥感器。主要内容包括遥感试验、信息获取(传感器、遥感平台)、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等。

18、在数据获取部分,传感器是核心,遥感平台是传感器的载体。按照距离地面的高度从大到小的顺序,遥感平台有近地面、吊车、飞艇、飞机、卫星等。

19、根据数据记录方式,传感器类型可分为摄影成像和扫描成像。

20、最初的摄影成像方式与传统照相机成像方式相同。

21、扫描成像方式是传感器逐点逐行地收集信息,地表各点的信息按照一定顺序先后进入传感器,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生成一幅图像。

22、目标面扫描方式包括光学-机械扫描仪、成像雷达等,其收集系统不直接对目标物扫描

23、成像雷达是一种主动方式的扫描仪,分为全景雷达和侧视雷达两种。

24、影像面扫面方式包括电视摄像机和固体扫描仪等。这类传感器的收集系统直接对地面扫描。

25、用数码照相机进行拍照摄像,可直接产生数字图像。

26、扫描成像是扫描类遥感传感器逐点逐行地以时序方式获取二维图像,当胶片曝光时数据被记录下来形成真实图像。

27、按电磁波在真空中波长或频率的顺序将波长划分成波段。传感器按照波段采集数据,波长是绝对的,波段是相对。不同传感器中相同的波段编号对应的波长不一定相同。

28、在遥感应用中,传感器的分辨力指标不是选择遥感图像数据的重要依据。

29、传感器的分辨力指标包括时间分辨力,空间分辨力,光谱角,信噪比。

30、空间分辨力通常可用像素大小、解像力或视场角来表示。

31、重复周期和重访周期是相同的概念。

32、采样包括波谱采样和空间采样,与前者有关的概念是波谱响应,与后者有关的是空间响应。采样图像被分割成空间上离散的像素,灰度值也发生了变化。

33、量化是将像素灰度值转换成整数灰度级的过程,可用量化位数定量描述。

34、光学遥感产生的图像是相干图像,微波遥感产生的图像是不相干图像。

35、光学遥感属于主动遥感,图像受大气状况影响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应用,特别是多云多雨的地区。

36、微波遥感属于被动遥感,其穿透能力强,不受天气的影响,可以全天时全天候工作

37、使用常规的数码相机在空中拍摄,可用来代替专业遥感图像,从而节省费用。

38、红外和可见光的热辐射特性是相同的。

39、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越高,价值越大。

40、单一空间分辨率图像可以满足地理研究的需要。

41、一个遥感平台上只能有一个遥感传感器

测验:2.2 遥感数据

1、以下对元数据的描述错误的是?
    B、元数据描述了与图像获取有关的参数和获取后所进行的处理。
    D、元数据与图像同时分发,或者嵌入到图像文件中,或者是单独的文件。

5、以下关于图像参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A、像素坐标指像素在图像中的位置。对于任一波段遥感图像,坐标值总是从左上角像素向右下角递增的。
    C、数字图像由像素组成,每一个像素就是图像的一个采样点。

11、元数据是关于图像数据特征的表述,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元数据是重要的信息源,没有元数据,图像就没有使用价值。

12、数据产品有不同的级别,3级以前的数据都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13、数字图像数据主要是二进制文件,最好的数据存储格式是JPG。

14、免费的遥感图像没有精度保证。

15、对于图像打印和图像显示,图像分辨率指图像上的点被映射或指定到给定空间里的数量,是图像中的最小可分辨距离。

16、遥感图像的最大信息容量与其空间分辨、波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有关。

17、遥感数据没有密级,可以随意分发、共享。

18、8位量化的图像,最大值是256.

19、获得的二级遥感图像产品中,最小的正常值可以小于0.

20、没有光谱相应函数,同样可以进行精确的光谱采样。

第三章 遥感图像模型和特征

测验:3.1遥感图像模型

6、针对二维空间的图像函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在不同的图像处理阶段,遥感图像函数值的物理意义是相同的

7、下列关于遥感图像的叙述,正确的表达包括
    A、遥感图像是传感器探测地物电磁波辐射能量所得到的图像
    D、遥感图像成像的方式以及成像系统有差异,波段不同,记录的辐射能量不同。

12、关于二维空间的遥感图像函数,正确的表达是
    C、就所观测的地物对象而言,本质上它在空间上的分布是连续的,灰度也是连续分布的
    D、图像函数在几何空间和灰度空间上的记录本质上是连续的

13、不同类型的遥感应用使用相同的遥感图像模型。

14、统计特征是遥感图像中单个像素具有的基本特征。

15、陆地遥感中,会考虑水体内的成分的差异。

16、雷达图像是多极化图像。

17、获得的遥感图像数据与地物的“真实图像”没有差异。

18、大气遥感主要利用图像的吸收光谱特性来研究大气性质和大气廓线。

测验:3.3 像素空间关系和图像特征

3、关于图像度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如果两个像素之间存在一条路径,那么,这两个像素是连通的
    B、像素的梯度为相邻像素的差异,可以用一阶微分或二阶微分等来计算

6、下列关于纹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纹理通常被定义为图像某种局部性质或是对局部区域中像素之间关系的一种度量
    B、纹理是由纹理基元按某种确定性的规律或只是按某种统计规律重复排列组成的

13、关于滤波的叙述,错误的是
    A、狭义上,滤波是指改变信号中各个频率分量的相对大小、或者分离出来加以抑制、甚至全部滤除某些频率分量的过程

15、图像特征是图像的基本属性和测度,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图像像素的性质。

16、邻域按照与中心像素相邻的行列数来命名。

17、利用像素之间的距离可以定义邻域。

18、区域是一个像素与其直接邻域的局部形式。

19、传统的纹理特征描述方法包括统计方法和结构方法。

20、空间自相关函数可用来对纹理的对比度进行描述。

21、利用邻域可以描述像素的空间关系和结构。

测验:3.2 图像统计特征

5、下列关于直方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一般来说,如果图像的直方图形态接近正态分布,则图像反差适中
    D、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中,可通过调整图像直方图来改变图像的反差

6、下列关于互信息在图像处理应用中的叙述,错误的是
    C、如果两幅图像对应的区域可以配准,则它们的互信息达到极大值

12、下列关于直方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B、对于数字化图像来说,直方图就是图像灰度值的概率密度函数的离散化图形
    C、以横轴为灰度级,以纵轴表示每一灰度级具有的像素数或该像素数占总像素数的比例值

13、统计的表示法是用一种平均特征来表示图像。

14、印刷品种,背景常用黑色表示,前景用白色表示。

15、图像的向量表示只可以按行来排列。

16、由于存在测量上的误差以及各种干扰,图像的像素值变化具有随机性。

17、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图像的灰度值是离散变量,直方图表示的是离散的概率分布。

18、如果直方图峰值位置偏向灰度值大的一边,图像偏暗。

第四章 遥感图像显示和增强

4.1 色彩模型和色彩空间

8、下面关于颜色表现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有

12、图像增强用来改善图像的视觉质量,从而更便于利用视觉探测图像中的地物性质,或突出感兴趣的地物信息,提高图像的目视解译效果。

13、物体改变了光源的能量分布,使观察者看到了不同的色彩。

14、色度是由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后到达视神经的色光确定的。

15、一个色彩模型只有一个色彩空间。

16、显示器色彩校正目标是使得不同显示器的显示结果与打印结果具有一致性。

17、红色、绿色、蓝色是RGB模型中的三原色,青色、品红色、黄色是它们的补色。

2、下列关于密度分割的叙述,错误的是
    B、密度分割是将单波段遥感图像按灰度分级,对每级赋予不同的色彩,使之变成彩色图像显示
    C、如果密度的分级与地物的光谱特征差异相对应,分割结果就可以较准确的区分出地物类别

7、下列关于假彩色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D、合成后的图像应具有最大信息量,而波段间的相关性最小

8、SPOT多光谱数据模拟真彩色的方法有
    A、红色用红波段表示,绿色用绿波段表示,蓝色用近红外波段表示
    B、红色用红波段表示,绿色用(绿波段+红波段+近红外)/3表示,蓝色用绿波段表示
    C、红色用红波段表示,绿色用(绿波段*3+近红外)/4表示,蓝色用绿波段表示

9、伪彩色合成的目的是通过彩色表达来增强区分图像中不同地物的能力。

10、如果彩色合成中选择的波段的波长与红绿蓝的波长相同或近似,那么合成后的图像颜色就会与真彩色近似。

11、使用最佳指数OIF可以比较图像合成的信息量。

12、波段之间的相关性越弱,波段内的标准差越大,OIF越低。

2、下列关于线性拉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已知地物的灰度范围,那么通过分段线性拉伸可以突出地物的细节信息
    B、分段线性拉伸中,通过细心调整拉伸点的位置及控制分段直线的斜率,可对任意灰度区间进行扩展或压缩
    C、分段线性拉伸是为了将某一区间的灰度级和其他部分(背景)分开

3、下列关于直方图均衡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直方图均衡化不适合用于显示增强图像中有隐藏在阴影中的地物
    B、直方图均衡化是使变换后图像灰度值的概率密度为均匀分布的映射变换方法

4、下列关于直方图规定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直方图规定化是以指定图像的或理论的直方图为参照,进行的图像直方图变换
    B、直方图规定化目的是增强或对比图像,匀化图像镶嵌后的颜色

5、下列关于图像拉伸的叙述,正确的是
    B、图像拉伸按照波段进行,通过改变波段中单个像素值的显示范围来实现增强显示的效果
    D、对于多波段图像,需要对每个波段分别拉伸后再进行彩色合成显示

10、如果图像直方图在低灰度级和高灰度级端具有明显的拖尾,使用2%线性拉伸可以显著的改进显示效果。

11、图像的反色变换是非线性拉伸的特殊情况。

12、灰度窗口切片中,保留背景方法是把不在灰度窗口范围内的像素都赋值为最小灰度级,在灰度窗口范围内的像素都赋值为最大灰度级。

13、由于图像是离散函数,同时存在运算误差,所以规定化变换后的图像直方图与参考图像的直方图并不完全相同。

14、直方图规定化使用的参照函数(直方图)是固定不变的。

测验:5.1 辐射传输

5、下列关于辐射传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辐射传输是指电磁波在受到大气影响的同时在大气中传播的过程
    C、乘法性影响由发射的能量引起,传感器也接收了大气热辐射及散射
    D、因为消光和发射同时发生,所以在考虑辐射传输时必须把两者同时考虑进去

7、关于大气辐射传输方程,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辐射传输方程可以产生离散光谱,避免光谱反演的较大误差
    B、可以从大气辐射传输方程中反演出被探测参数的数值或路径的分布
    C、大气辐射传输方程不需要对一系列的大气环境参数进行测量

8、下列关于图像的辐射误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辐射误差是传感器所得到的目标测量值与目标的光谱反射率或光谱福亮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差值
    D、辐射误差产生原因包括传感器本身的响应特性和传感器外界环境的影响

13、下列关于大气散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悬浮颗粒物散射量的大小和角度取决于悬浮颗粒的总容量、粒径分布、介电常数和微粒的形状等参数
    D、根据瑞利散射理论,大气的光学厚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

18、辐照度是辐射校正中使用的概念。

19、辐照度是辐亮度在半球空间上总立体角的积分。

20、反照率不同于反射率,它指的是界面反射的辐照度加内部反射的辐照度与入射的辐照度的比值。

21、在红外光谱范围,各种气体(主要是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电磁波超过散射。

22、劈窗方法利用具有不同透射率的大气窗口进行计算以获得地球表面温度和辐射率。

23、大气散射与吸收对太阳的下行辐射和传感器接收的上行辐射的光谱特性影响大,其中的气溶胶和分子的影响行为是相同的。

24、在校正卫星遥感图像的大气影响时,不需要考虑地表的特性。

25、瑞利散射由直径与波长相当的颗粒(气溶胶)引起,散射程度与波长成反比。

测验:5.2 辐射误差和辐射矫正

1、下列关于传感器端辐射校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如果要进行不同传感器或不同日期图像的比较,必须将图像的灰度级转换为辐亮度
    B、由于波段宽度和响应函数的差异,不同传感器的各个波段的太阳辐照度取值并不相同
    C、辐射校正利用已经建立的地物反射率与遥感图像像素值之间的关系,计算传感器端的图像像素反射率

2、下列关于大气校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为了直接比较高光谱图像的光谱和参照反射光谱,图像中的灰度级必须转换为反射率
    D、按照校正方式,大气校正包括相对大气校正、基于模型大气校正、绝对大气校正

3、下列关于相对大气校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内部平均法是基于图像本身的方法,主要考虑了各种因素的加性贡献

8、下列关于传感器端的辐射校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传感器收集到的电磁波信号量化后仅在图像中具有相对大小的意义,没有物理意义
    B、经过辐射校正后,灰度级别值转换为辐亮度或反射率,具有物理意义
    C、不同的传感器间或同一传感器不同日期产生的图像不需要定标校正

11、下列关于绝对大气校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14、辐亮度没有量纲。

15、相对大气校正后,图像的像素值是相对值。

16、如果地区存在显著的海拔变化,平场域法的处理结果中仍存在地形阴影和大气路径辐射差异的残余影响。

17、基于模型的大气校正后图像的像素值为相对值。

18、相邻地区不同时期的图像,进行太阳高度角辐射校正是没有意义的。

19、对于多波段图像,可以利用波段比值法弱化地表坡度对辐射差异的影响。

测验:5.3 几何校正的概念和原理

1、下列关于图像的几何误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外部变形误差指的是传感器本身处在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由传感器以外的各因素所造成的误差

2、下列关于几何校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几何校正属于图像的空间变换,像素坐标被映射到新的位置
    D、图像校正时将图像与地图的同名地物点对准,使图像与地图能一起使用

5、下列关于几何校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非系统性校正时利用带地面控制点的图像坐标和地图坐标的对应关系,近似地确定所给的图像坐标系和应输出的地图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公式。
    B、系统性校正是把理论校正式与利用控制点确定的校正式组合起来进行几何校正

6、下列关于正射校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射校正是校正地表面起伏引起的失真,使其与地面重合的精密几何校正
    B、利用计算机数字处理进行正射校正必须有表示地面起伏状况的DEM数据
    C、对于光学遥感图像,通过将地表上空无限远处作为视点进行投影就可以进行校正

7、动态误差主要是由于成像过程中地球的旋转所造成的图像误差。

8、在很多情况下,遥感器位置及姿态的测量值精度不高,但不会影响外部畸变的校正精度。

9、视线矢量与DEM交点可以用于MODIS等图像的校正。

测验:5.4 几何精纠正

1、下列关于几何精纠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几何精纠正是把不同传感器获取的具有几何精度的图像、地图或数据集中的相同地物要素精确地彼此匹配、叠加在一起的过程

5、下面关于地面控制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控制点在工作范围内应该均匀分布,位于容易分辨、相对稳定、特征明显的位置

6、下列关于重采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像重采样是对离散数据组成的数字图像按所需的像元位置或像元间距进行插值计算,以构成新图像的过程

7、下列关于几何精纠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当参照的是标准地图时,几何精纠正是绝对纠正,常用于GIS应用中
    D、遥感图像的几何精纠正只解决遥感图像与地图投影的匹配问题

8、几何精纠正的重要性包括
    B、只有在纠正后,才能制作满足测量和定位要求的遥感专题图
    C、在同一地域,应用不同传感器、不同成像时间的图像进行计算机分类、地物特征的变化检测或其他应用时,必须进行图像间的空间配准
    D、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地形图测图或更新要求遥感图像具有较高的地理坐标精度

9、下列关于几何精纠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操作过程中,考虑纠正和制图的要求,剪裁的图像范围要适当的大于工作范围
    B、根据图像特征和地区情况,结合野外调查和地形图选择地面控制点
    C、地面控制点和相应的像素为同名地物点,应该清晰无误地进行匹配

11、下列关于多项式纠正方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多项式方程原理直观、计算简单,对地面相对平坦的图像具有足够好的纠正精度
    B、多项式纠正的精度与地面控制点的精度、分布和数量及纠正范围无关
    D、地面控制点处的拟合精度高,意味着其他点的误差也会小

15、系统几何纠正的工作由用户完成,是图像处理之前必须进行的工作。

16、几何精纠正前后图像相应点的坐标关系可以用一个适当的数学模型来表示。

17、地面实况调查不需要与遥感图像观测时间和环境一致的情况下进行。

18、使用GPS测量的数据可以不考虑投影问题。

19、地面控制点的地理坐标必须与投影保持一致。

20、像素位置变换包括直接成图法和间接成图法。

测验:6.1 傅立叶变换

8、关于傅里叶变换的描述,正确的是
    B、图像的傅里叶变换研究的是时间域和频率域之间的关系。
    C、图像的傅里叶变换研究的是空间域和频率域之间的关系。

10、对频率域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从图像中心向外,频率增高,图像中心为原始图像的亮度平均值,频率为0。
    B、从图像中心向外,频率降低,图像中心为原始图像的亮度平均值,频率最高。
    C、如果原始图像中地物西南-东北分布,那么频率域图像在左下-右上方向频率变化明显。
    D、如果原始图像中地物西南-东北分布,那么频率域图像在左上-右下方向频率变化明显。

11、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B、空间域图像与相应的频率域图像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C、要获取频率域的任何一个局部信息,需要空间域的全部信息。
    D、空间域的局部变化会影响频率域的全局,频率域的局部变化不会影响空间域的全局。

13、傅里叶变换最早应用在数字信号处理中,不能用来处理周期性信号。

14、连续周期信号x(t)的频谱X(f)的特点是非周期离散频谱。

15、傅里叶变换中函数位移的变化会改变其傅里叶变换的幅值,而且会产生一个相位变化。

16、傅里叶变换后的函数比傅里叶变换前的函数具有的能量小。

17、时间域中的函数卷积对应于频域中的函数乘积。

18、在二维图像傅里叶变换中,振幅值决定图像的频率,相位值决定图像的强弱。

19、空间频率是单位长度内亮度周期性变化的数量,单位可使用“周/毫米”。

20、频谱是图像的综合性质,频谱图上的各点与空间域图像上的各点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21、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可用两次一维的FFT进行快速运算处理。

22、图像经过傅里叶变换后产生频率域图像,频率域图像中明显的频率变化方向与原图像中的规则地物分布的方向一致。

23、遥感图像的波段不同,频率域图像不同,需要定义不同的滤波器。

测验:6.2 波段运算

6、对于植被指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
    A、是对地表绿色植物生长状况和分布特征的简单有效和经验型的度量

7、关于波段运算的描述,正确的是
    A、波段运算是根据地物本身在不同波段的灰度差异,通过不同波段之间简单的代数运算会产生新的“特征”。
    B、波段运算对每个像素进行计算,因此,参加运算的图像其空间坐标和大小不需要完全相同。
    C、波段运算是一种图像增强方法,可以用来突出感兴趣地物信息、压抑不感兴趣的地物信息。
    D、波段运算后的图像可以直接显示,不需要进行灰度拉伸。

11、波段运算根据地物本身在不同波段的灰度差异,通过不同波段之间简单的运算产生新的“特征”,来突出感兴趣的地物信息、压抑不感兴趣的地物信息。

12、参加运算的图像其空间坐标和大小不一定完全相同。

13、植被指数是两个或多个光谱波段的线性或非线性组合。

14、归一化植被指数在高生物量时会达到饱和。

15、使用图像DN值和大气校正后的反射率进行比值运算,其结果的数据类型是相同的。

11、K-L变换的目的是去除图像中的噪声和干扰,进行数据压缩和信息增强。

12、当K-L变换前后的维数相等时,总方差会有部分变化。

13、变换后得到的主成分之间存在强相关。

14、利用去相关拉伸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无法增强图像的饱和度。

15、K-L正变换中选择的主成分数目与波段/变量数目相同,其逆变换结果将完全等同于原始图像。

测验:6.4 缨帽变换

6、关于缨帽变换系数,正确的是
    A、MSS图像的缨帽变换系数矩阵的四个分量中仅前三个分量有意义,分别代表亮度分量、绿色物质分量和湿度分量。
    B、TM图像K-T变换后的六个分量中,前三个分量依次代表亮度、绿度和湿度,第四分量突出了图像中的霾信息,后两个分量无明确定义。

8、缨帽变换旋转光谱的坐标空间,旋转后的坐标轴等同于K-L第一主成分的方向。

9、K-T变换中的变换系数与具体的TM图像有关,不同日期的图像,系数不同。

10、K-T变换的应用主要有:显示增强,信息提取和雾霾去除。

11、Landsat4 TM图像的K-T变换有两套系数:一个用于图像的DN值,一个用于图像反射率。

12、Landsat5 TM图像的缨帽变换只有一套变换系数,用于图像的反射率。

测验:6.5 彩色变换

    A、正常人眼只能辨别20级左右的亮度级,而对彩色的分辨能力则可达100多种,彩色变换可大大增强图像的可读性。
    B、遥感图像处理系统中采用的HSI模型包括了色彩的三要素:色调(Hue)、饱和度(saturation)、强度(intensity),它是基于三色光混合来再现颜色的。
    C、强度指图像的亮度;饱和度代表颜色的纯度,可见光中的各种单色光是最饱和的,光谱色中渗入白光的成分越多,就越不饱和。

7、HSI彩色变换通过构建H(色调)、I(强度)、S(饱和度)模型来进行彩色变换。

8、强度与光波的波长有关,饱和度是颜色的纯度。

9、将低分辨率图像变换到HSI彩色空间,将I成分用高分辨率图像中的某个波段替换,然后进行彩色逆变换,可以达到数据融合的目的。

10、将数据从RGB色彩空间变换到HSI色彩空间,然后对S成分进行拉伸增强后,再变换到RGB色彩空间显示,可以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测验:6.6 数字图像融合

7、在遥感图像中,图像的融合指多传感器、多时段、多光谱分辨率图像的融合。

8、进行融合的图像在空间上不一定要精确配准,但是值域要与算法的要求一致。

9、像素级图像融合将多个传感器的数据融合后进行特征提取和属性判决得到目标的类型和类别。

10、K-L变换融合先用高空间分辨率图像替换第一主成分,然后对图像进行主成分变换,再进行图像逆变换即得到融合后的图像。

测验:8.1 概念、方法和流程

    C、将一幅图像分为几个区域,这几个区域之间具有不同的属性,同一区域中各像素具有某些相同的性质

7、分割后的相邻区域是连通集,而分类后的同类区域不一定是。

8、图像分割会产生互不相交的区域,区域内的特征值与区域间的特征值不一定相同。

9、图像的灰度值是最基本的图像属性。

10、理想的图像分割算法应该:自动化处理或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11、图像分割中可供选择的连通性准则有两种:4连通和8连通 

测验:8.2 灰度阈值法

11、使用阈值进行图像分割时,灰度值落在指定阈值范围内的像素被判定为边界。

12、如果背景灰度值在整个图像中可合理的看作恒定,而且所有目标与背景都具有几乎相同的对比度,那么,可把灰度阈值作为随位置缓慢变化的函数值来确定阈值。

13、拉普拉斯滤波是一个二阶导数算子。图像使用拉普拉斯滤波后进行平滑,可以在二阶导数的过零点(零交叉)处分割目标。

14、分水岭算法中,当初始阈值太低,目标一开始便会被合并。

测验:8.3 梯度和区域方法

6、分水岭分割方法是一种基于拓扑理论的数学形态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图像看做是测地学上的拓扑地貌,图像中每一点像素的灰度值表示该点的海拔高度,每一个局部极小值及其影响区域称为(),而其边界为()

13、边缘检测算子可以通过检查每个像素的邻域并对其灰度变化量进行量化。

14、边缘连接过程能填补因过分割而产生的间隙。

15、边界跟踪能保证产生闭合的边界。 

16、使用梯度法进行分割包括两个主要的步骤:边缘检测和边缘连接。

17、区域方法基于像素的相似性进行图像分割,包括区域生长和分水岭算法。 

18、种子像素的选取常借助先验知识,在缺乏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则可先借助生长准则对每个像素进行聚类计算。

19、试探法以灰度差作为判断标准。

测验:8.4 分割后处理

12、腐蚀常用于去除图像中小且无意义的目标。

13、先对图像进行腐蚀,然后进行膨胀,能够得到原始图像。

14、如果原点不包含在结构元素中,膨胀可能会破坏图像原有的连通性。

15、区域标识后,每个图斑具有不唯一的编号。

测验:10.1 概念和原理

10、图像分割与图像分类都是对图像的划分。与分类不同的是,图像分割可以用纯数学准则的,不考虑斑块的物理意义。

11、遥感图像的像素值是最基本的原始图像特征。 

12、特征提取是候选特征中按照某些原则挑选出参加运算的特征的过程。 

13、在遥感指数的构建中,获得与地物目标信息最为相关的图像特征是关键。

测验:10.2 单一目标的遥感信息提取

1、高光谱数据是一个光谱图像的立方体,其( ),由此实现了遥感数据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的有机结合。
    A、空间维描述地表二维空间特征,光谱维揭示图像每一像素的光谱曲线特征
    B、空间维描述空间中地物的分布,光谱维揭示图像中地物的波谱特征
    D、空间维对应地物的空间特征,光谱维对应地物的光谱特征

10、光谱匹配的复杂性表现在( )
    B、大多数高光谱图像中包括很多像素,这些像素代表由不同材料构成的空间混合
    C、构成图像的光谱可以与多种“纯的”参考光谱不同程度地相匹配,可能包括了实际上不存在的材料的光谱

14、多光谱图像中高度相关的光谱,在对应的高光谱图像中,其相关性一般是减小的。

15、光谱向量越短表示越暗,向量越长表示越亮。

16、光谱反射率通常被分为两个部分:宽的、平滑变化的部分,定义了光谱的一般形状,窄的、呈槽状的部分,定义了光谱的吸收特征。

17、混合光谱分解是分析光谱数据以确定光谱端元的光谱处理方法。

18、光谱解混中需要考虑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光谱信号的混合特性:线性还是非线性混合。

测验:10.3 高光谱图像处理和高空间分辨率图像处理

2、通过边界提取算法可以有效的检测出目标边界曲线,在没有遮盖的情况下,这些曲线通常是一些平面闭合曲线。基于傅里叶算子的边界特征描述利用这些闭合曲线的多个傅里叶变换系数经过适当的变换得到一些()特征

16、空间分辨率大于5米的图像不属于高空间分辨率图像。

17、QuickBird的全色波段空间分辨率为0.61米,多光谱图像的分辨率为4米。

18、针对不同的信息提取任务,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越高越好。

19、分形不能用来描述高空间分辨率图像的纹理。

测验:10.4 遥感变化检测

8、变化检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B、鉴别变化的性质,给出在每个变化像元上所发生变化的类型,即确定变化前后的地物类型
    C、标定变化发生的区域,即确定在何处发生了变化,将变化像元与未变化像元区分开来

9、遥感图像分析过程中通常包括数据层处理、特征层处理和目标层处理三个过程。依据这三个层次划分,可将变化检测分为:像元级变化检测、特征级变化检测和目标级变化检测

10、在图像预处理中,最重要的两个是辐射校正和图像增强。

11、对于高空间分辨率图像的变化检测,图像匹配是一个难点。

12、变化向量法只能用于多光谱图像,不能应用于高光谱图像。

测验:7.1 基本概念

9、在图像滤波中,如果使用的邻域较小,在空间域进行滤波效率更高一些,否则,应该在频率域进行图像滤波。

10、权重矩阵表达了相邻像素对当前像素的影响

11、空间域滤波强调像素与其周围相邻像素的关系。

12、不同波段的图像可以用相同的模板进行滤波处理,从而达到相同的效果。

13、权重矩阵又称模板或窗口。

测验:7.2 图像平滑

9、按噪声对图像的影响可分为高斯噪声或脉冲噪声。

10、均值滤波处理图像时,随着邻域的扩大,去噪能力增强,图像的边缘等细节也会更清晰。

11、中值滤波是一种最常用的线性平滑滤波器。

12、高斯滤波器对于高斯噪声的滤除非常有效,平滑程度由均值μ决定,μ值越大,平滑程度越高,滤波后的图像越模糊。

13、梯度倒数加权中,对平滑的贡献主要来自区域内部与当前像素值相近的像素。

测验:7.3 图像锐化

12、锐化提高了边缘与周围像素之间的差异,因此也称为边缘增强。

13、窗口大小影响着锐化的结果。窗口越小,越突出主要地物的边缘。

14、与Robert梯度相比,Prewitt是一种差分算子,较少的考虑了邻域间的关系。

15、如果图像中的值呈线性变化,则拉普拉斯算子滤波后的图像值为一个常数

16、梯度图像就是锐化后的图像。

测验:7.4 频率域滤波

11、理想低通滤波器处理后的图像会有出现边缘损失,图像边缘模糊。

12、指数高通滤波器比Butterworth 效果差些,边缘抖动现象明显

13、同态滤波会减少图像中的高频信息、增加低频信息。

14、滤波的关键是正确选择滤波器并确定合适的通或阻的频率。

15、同态滤波的截止频率可以任意确定。

测验:7.5 图像滤波的思路

7、多光谱图像的梯度计算可以有下列方案()
    A、先计算每个波段的梯度,然后取各波段的最大梯度为梯度图像
    B、组合各波段为单个波段指数,以其梯度作为最后的梯度图像

8、空间域滤波使用窗口和卷积核,频率域滤波使用频率滤波器。

9、卷积核中的值可以是任意的,可以是nan或无穷大。

10、为了满足特定的图像处理需求,卷积核中的值可以自行设定。

11、图像的噪声对梯度的计算结果没有影响。

12、在图像平滑过程中不可能保持边缘不被弱化。

13、图像平滑对于探测图像中的地物信息没有帮助。

14、组合不同的滤波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15、图像滤波不需要考虑计算机内存的需求。

16、图像滤波仅仅改善了显示的效果而已,没有实际的作用。

测验:9.1 原理和相似性度量

3、根据分类使用的统计数学方法可以分为统计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前者以随机数学理论为基础,包括( )、( )等。后者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主要是模糊分类。

4、遥感数字图像分类的假设前提是( )
    B、假设每个像素的光谱值是由定义的纯物质(或端元)按照线性或者非线性组合得到
    D、假设地表覆盖具有明确的类型输出,每个像素一定划入某一类

12、遥感图像分类以每个像素的光谱数据为基础。

13、遥感图像分类算法的核心是判别函数和分类方法。

14、事先没有类别的先验知识,对未知类别的样本进行分类的方法称为监督分类。

15、马氏距离通过协方差矩阵来兼顾图像特征在不同类中的差异性。

测验:9.2 非监督分类

4、K-均值方法的收敛条件是( )
    A、图像中所有类的差(类像素值与该类均值差)的平方和相加,并使相加后的值达到最小
    C、图像中所有类的差的平方和相乘,并使相乘后的值达到最小

11、ISODATA法即迭代式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简称迭代法,与K-均值算法的不同点在于( )
    A、ISODATA不是每调整一个样本的类别就重新计算一次各类样本的均值,而是在把所有样本都调整完毕之后才重新计算
    C、ISODATA算法不仅可以通过调整样本所属类别完成样本的聚类分析,而且可以自动地进行类别合并和分裂从而得到类数比较合理的聚类结果

12、图像分类使用的图像特征的选择是个复杂的问题,由应用目的、研究区域特点、遥感图像类别与成像季节等众多要素确定,总的原则是:

13、在多图像融合中,被融入的图像相互间不需要辐射相关性。

14、图像判读是确定分类使用的图像特征,进行信息提取的必要手段。进行图像判读时,总共有六种要素,分别为图像中目标物的大小、形状、阴影、色调、颜色、纹理。

15、非监督分类的目的是使得同一类别的像素之间的差异(距离)尽可能小而不同类别中像素的差异尽可能大。

16、局部直方图峰值法以搜索直方图局部峰值来选定最终类别的中心。

17、K-均值方法的缺点是过分依赖初值,容易收敛于局部极值。

测验:9.3 监督分类

14、数量充足的训练样本及其代表性是监督分类的先决条件。 

15、选择训练区应考虑遥感数据的辐射分辨率、地面参照数据的获得性和研究区域景观的复杂性。

16、最小距离方法中使用绝对距离作为距离的度量。

17、光谱角分类考虑的是光谱向量的长度而不是方向。

18、最大似然法更需要有足够的训练样本来计算判别函数的系数。

19、利用已知地物信息对未知地物进行分类的方法称为监督分类。 

20、训练区中,一般要求单个类训练区的直方图是双峰,且近似于正态分布。 

14、以模糊关系矩阵对样本集进行分类的过程称为硬分类。 

15、人工神经网络对训练数据集的依赖性不是很强。

16、决策树从高到低实际上反映了图像特征的差异程度。

17、面向对象分类中,特征提取和选择是难点,关系到分类结果的精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门禁卡日期校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