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乐味居的乐肴食萃净菜产品做的怎么样?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22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第一节恩格尔系数与中国食品工业80年代末,基本上由过去的供不应求、凭票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至 应达成了供求的大致平衡。90年代后,食品工业继续稳定快速增长,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近十年来,我国食品业的发展每年平均以10.2 %的增速提升。1999年,食品工业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317.86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统计范围包括:采盐业、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和烟草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38%; 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完成销售收入7829.89亿元,成为国内第一大产业,一些主要产品的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伴随着生产的增长和整个

2、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食品在整个消费品支出中的所占比重即"恩格尔系数”逐渐降低(如表10-1所示),并呈现多元化、结构性替代的趋势。表9-1 九十年代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走势(%)年份恩格尔系数年份恩格尔系数1991 年53.81996 年48.61992 年52.91997 年46.41993 年50.11998 年44.51994 年49.91999 年41.91995 年49.92000 年39.2恩格尔系数虽然逐年下降,但我国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总量却呈上升趋势,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998元,比1995年增长41.3

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7.3%,平均每年递增 5.0%。此外,我国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得到显着改善,去年我国人均消费口粮 206公斤,蔬菜110公斤,食糖7公斤,肉类25.3公斤,蛋类11.8公斤,奶类5.5公斤,水产品11.7公斤。20世纪90年代后期居民人均摄入能量2400千卡左右,蛋白质 70克左右,优质蛋白质消费量增加。在食品消费比重持续下降的同时,城镇居民中,吃好、吃精、注重营养、追求方便的倾向越来越明显,食 品消费不断由吃饱向吃好转变。主要表现为:(1)粮食消费量下降明显。其中:细粮消费量降低,粗粮消费量增加,主食的花色品种呈现出多样化和成品化。(2)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明显

4、提高。其中:猪肉的消费量略有下降,牛羊肉、水产品、禽肉和蛋奶的消费量明显提高,牛奶已成为许多家 庭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食品结构变得更富营养、更为合理。(3)用于烟、酒、饮料、干鲜瓜果等奢侈品的消费支出明显增加。2000年,人均支出 332元,比1995年增长24.3%。(4)追求食品口味的多样化和方便化。各类加工食品不断涌现,商场和超市的净菜、速冻食品、绿色食品、方便食品、饮料、消闲食品、儿 童食品日益受到青睐。(5)在外就餐越来越多。2000年,人均在外用餐 288元,比1995年增长78.9%。生产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使 得90年代中后期食品工业的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

5、方市场的转变,部分行业供大于求的矛盾逐 步显露出来:-粮油加工业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我国连续多年的粮油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使植物油的加工能力大大超过了市场需求,据有关资料统计,1995年产量达到1144.5万吨,1996年下降为947万吨,1997年为894万吨,仍有大量的商业库存;-方便食品行业。以方便面为例,自 80年代以来,全国共有方便面生产线1800条,生产能力达到 360万吨,而1997-饮料行业。我国的食品工业前景看 好,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增 长。应该看到,我国的食 品工业有一个全世界最大 市场和最有潜力的市场。年的销售量仅为157万吨,且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几个产品品牌上,大量生产能力闲

6、置;据不完全统计,80年代全国引进的各种饮料罐装设备和生产线达240多条,生产能力远大于市场需求,近年来,为了解决水果的出路,很多地方又大量上马 浓缩果汁生产线,造成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和供求矛盾;-糕点、饼干行业,80年代以来,糕点、饼干行业引进的生产设备也较多, 虽然行业新新产品开发和质量档次提高的速度均较快,但生产能力也大于市场需求。供求关系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对生产和供应结构及产业的未来增长潜力产生影响,那么,能否对此作出宏观上的判断呢?首先,从食品工业的市场前景来看,我们认为食品工业极具发展潜力和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没有根本 性的改变,未来的工业生产仍将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基本依据为:1、

7、虽然我国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食品在整个消费品支出中的所占比重逐渐降低,但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总量将继续增加(如表10-2所示)。我国的食品工业前景看好,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应该看到,我国的食品工业有一个全世界最大市 场和最有潜力的市场。13亿的现有人口,每年 1000万以上的新增人口,而且这种增长态势还将持续一个时期,这是食品消 费增长的直接因素;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小城镇的发展,将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称, 加大了对工业化食品的需求。表9-2 "九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年份恩格尔系数(消费性支出(元)支出实际增长(%1996

年3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工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食品加工业的规模和主要产品产量快速稳定增长。目前食品工业总产值在我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所占比重已经上升到第一位,形成了行业门类比较齐全、具有较大规模的加工体系。但是,目前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低,从未来的市场趋势和结构要求来看,在食品加工范围、加工深度、 加工结构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发掘潜力:(1)我国食品工业的加工程度还很低。一般说,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是一个国家、地区食品工业总产值与

9、农业总产值之比, 是一个国家、地区食品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我国的这一比例为 0.3-0.4 : 1,发达国家是2-3: 1,我国的台湾省也已达到1.3: 1。这说明我国的食品工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现有食品资源经过工业加工的比重低。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在消费的食品中经过工业加工的部分,约仅占1/3,而经济发达国家食品资源几乎全部要经过工业加工后才能进入市场,美国农产品的工业加工比例已高达90%以上,西欧各国巳达到 88%左右;(3)资源综合加工利用程度低。经济发达国家由于资源利用水平高和多层次加工产品多,食品工业的增加值一般可达到农产品原料价 格白3 3倍,而我国目前只能达到 1.6倍。3、

10、 80 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食品工业在市场供求格局和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原有的工业生产结构和产品体系却未能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产品结构单一,规模效益差,因而造成了部分行业滞销积压严重的状况。为适应市场的需要,现有的食品工业必然要重新组合,在产品结构和规模效应上做文章。正因为目前我国食品工业起点还很低,发展的空间会很大。其次, 在生产和供应结构上,基于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生产、供应结构与消费结构相适应的要求,我们认为食品工业的生产和供应结构将会发生大的改变,其未来发展趋势为:1 、资源加工和综合利用程度将会显着提高。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主要是多元化、高附加值产品的结构性替

11、代特征,因此,要求加工食品的数量增加的情况下,主要是品种更加多样化,富于营养,食用方便等高附加值方向。如前所述,目前我国食品工业对现有食品资源经过工业加工的比重低,约仅占1/3 ,仍有大量的农产品等可食资源没有经过工业加工;同时,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食品工业的增加值仅达到农产品原料价格的 1.6 倍,约为经济发达国家的1/2 。因此,尽快将各种农产品等可食资源实现工业化加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是食品工业生产结构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要求、持续发展的最有力途径。2、区域资源和生产结构的差异性、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将显着提高。我国食品工业长期以来按行政区划进行产业布局,造成区域间产业结构雷同、不少产品低

12、水平重复建设,未能根据区域资源的不同条件实现差异化,尤其是规模效益显着、宜于专业协作的食品行业,生产的集中性和规模优势远远没有得到发挥(绝大多数的企业达不到经济规模,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落后,效益较差) 。这种状况将随着供求关系、消费结构变化和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而逐步实现" 以中小企业为主、多元化发展、小而专、小而精" 的差异化布局和"以一批名优产品为龙头、专业化程度高的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 " 的集中性规模效益。3、食品新资源、新产品、新技术将得到更快速的开发和应用。由于人口的增长,传统食品资源已逐渐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各种有前途的食品新资源的开发和应

13、用将会得到加强,如蛋白质、野生植物、动物性食物和粮油新资源以及海洋资源,如各种产品的生物活性物质、海洋动植物等均将成为食品新资源开发和应用方面的热门课题。由于消费结构的多元化变化趋势,各种有开发和应用价值的新技术和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将会得到重视和推广,如生命科学为代表的各种高新技术、各种工程化、功能性食品以及绿色和方便食品等。尤其是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食品(包括传统食品经过工业化加工发展形成的方便食品)将得到较快的发展。总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工业也得到稳定快速增长,食品在整个消费品支出中的所占比重即"

14、"逐渐降低。但我国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总量却呈上升趋势,在食品消费比重持续下降的同时,城镇居民中,吃好、吃精、注重营养、追求方便的倾向越来越明显,食品消费不断由吃饱向吃好转变。生产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90 年代中后期食品工业的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部分行业供大于求的矛盾逐步显露出来。但从食品工业的市场前景来看,食品工业极具发展潜力和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未来的工业生产仍将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在生产和供应结构上,基于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生产、供应结构与消费结构相适应的要求,食品工业的生产和供应结构将会发生大的改变。其未来发展趋势应该是:资

15、源加工和综合利用程度将会显着提高,区域资源和生产结构的差异性、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将显着提高,食品新资源、新产品、新技术将得到更快速的开发和应用。第二节 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一、食品工业的发展回顾1996年完成的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结果表明,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部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首次上升到第一位。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1 、食品工业快速发展,产量大幅度提高1978年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只有471.7 亿元,到1997 年增加到5317.9 亿元,年均增长10.1%,大大高于改革开放前26 年年均6.3%的增长速度。各类产品生产均取得显着成果。19

万吨,为1978 年的 47 倍。同时,各行业还形成了一批驰名品牌,受到消费者的信任,食品工业的发展适应了居民消费逐渐向小康水平发展的需要。1998 年开始,国家统计口径作了调整,年销售额低于500 万元的企业,不在统计

17、之列,故1998 年的经济指标,与此前的指标难以比较。尽管如此,1998 年按新口径统计的食品工业总产值为5566.27 亿元, 利税总额1158.28 亿元, 均超过上年。1999 年 1 7 月份食品工业的主要产品产量也比1998 年同期有较大增长,其中软饮料711.20 万吨,同比增长25.3%;啤酒1260.25 万吨、白酒27.99 万吨,分别同比增长5.3%、

18、着良好的态势。2、新产品、新品种不断增加,满足了人民日益变化的需求各种方便食品如方便面、冷冻食品、各种熟肉、肠类制品、方便茶肴、方便汤料、调味品等都有了迅速发展,儿童食品、营养保健食品等也发展迅猛,从而满足了不同消费层对食品品种、质量、档次的不同需求,逐渐适应了食品消费行为个性化、我样化、时尚化的趋势,使居民食品消费水平大为提高。3、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食品工业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据不完全统计,最近 10多年来,食品工业科技成果获部以上“科技成果奖”的近700项,其中达国际先进水平的109项。此外,还有食品标准化成果 681项,食品专利成果253项。这些新技术包括一特技术、冷冻技术、微波能技

19、术、膜分离技术、萃取技术、挤压膨化及计算机技术改革开放以来,食品工业共投资几十亿美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大规模进行技术改造,使食品行业出现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1995年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主持评选出的中国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最优500家企业中,食品工业企业有78家,占15.6%。综合评价满100分的12家企业中,食品工业企业有 4家,占三分之一。4、食品工业的发展为国家积累资金、扩大出口创汇作出了贡献1997年全国食品工业创造的利税总额达1157亿元,占同期全国工业利税总额的20%其中税额达800多亿元,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6.9%。一、一一 ?-一预计到达2020年

20、;食品工 业与农业的产值比将达到 1:1,届时食品工业产值 与农业产值将一起分别突 破3万亿元,食品工业将 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产 业。5、食品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着成效在1997年食品工业总产值的构成中,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所占的比重,由1990年的57.5%上升为61%饮料制造业的比重由17.5%上升到22%烟草加工业则由23.3%下降到17%尽管目前食品加工业和制造业的比例仍然偏低,烟草加工业和饮料酒制造业的比 例明显过高,但结构性调整的总趋势是好的,忧饮食产品中制成品的比例正在逐步提1998年秋在法国举行的巴黎国际食品展的资料表明,目前食品工业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产业。其每年的营

21、业额高达12万亿法郎,远远超过汽车工业、航天工业及新兴的电子信息工业。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实践证明,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了重要的产业之一。预计到达2020年,食品工业与农业的产值比将达到1:1,届时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将一起分别突破3万亿元,食品工业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产业。但就目前而言,无论是食品的品种、 质量还是方便水平,都远不能满足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演进,食品工业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快速发 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增长点。1、居民一日三餐的制成品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以恩格尔系数测算,目前,全国城镇居民用于饮食的消费约 8489

22、亿元,农村居民用于饮食的消费约 为7651亿元,两者相加则为16140亿元。而同期,以现价计算的食品工业总产值为7250亿元,扣除其中的饲料加工、添加剂和烟草加工的产值约2200个亿后仅剩5000个亿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居民一日三餐食品制成品的消费比例还比较低下,食品工业发展潜力巨大。从食品工业产业结构来分析,1996 年食品加工业的产值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47.88%,食品制造业只占 5.92%,而烟草加工业却占16.58%。可见食品制造业将是未来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另外, 在 1996 年的仪器工业总产值中,碾米业占3.8%, 磨粉业占7.88%, 而米、 面制造业只占0.89%,肉制品加工

23、也只占4.83%,乳制品制造业所占比例更低,只有1.36%。而烟、酒行业产值所占比例却超过了 30%(总产值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可以预见,有营养、口感好,适合传统饮食习惯、省时省力的各种方便食品生产以及食品工业基础原料的深圳特区加工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水平的提高是食品工业增长强大动力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由自给型向商品型的转变进程将不断加快。过去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中的大部分是自己生产的,现今货币性消费明显提高。 年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购买食品的现金支出占全部食品支出额的比重由37.1%提高到46%,提高了 8.9 个百分点。目前晚国农村温饱型、过渡型、小康型消费水

24、平之间的比例大约为3: 5: 2,随着政府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措施发挥效应,小康型消费比例会逐渐增加。在 1998 年城市商业景气下跌过程中,农村商业景气保持了比较平衡的增长,指数上升了3.7 个百分点。未来一段时间,只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便更能有效促进消费增长。目前,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从根本上束缚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而这两者都受到农村城市化的制约。可见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会极大地刺激食品工业快速增长。3、食品工业和农业将在新的结合点上共同增长长期以来,我国农副产品“卖难”、“买难”的情况反复出现,并非是生产多了,或者流通不畅,主要原因是食品工业太薄

25、弱和农副产品品种不对路,不能及时把难于保存的农副产品加工成便于贮存、方便消费的工业食品。实际上未来食品工业不仅是农业的延伸和继续,而且对农业有着明显的“引导 ”和“制约”作用。发展食品工业可以提高食物资源的有效利用。即使到 21 世纪,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仍然是严峻的,除靠农业本身发展科技,增加投入,增产食物外,依靠食品工业可实现对农业的无形增产。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可大大提高食物出品率。如磨粉业的小麦面粉出品率,不同技术水平的企业之间竟相差6 8%,仅此一项,对全国而言就是几百万斤粮食。食品加工的先进工艺技术,还可对农产品的各种成分进行综合利用,做到榨干吃净利。如对玉米进行深加工,

26、可将其99%的成份利用起来。而且食品生产可按人体营养需要,对自然食品进行重新组合搭配,从而提高其生物效价,有产利用可食资源也是一种增产。另外,粮、果、菜、水产品等在收、运、贮过程中的损失浪费是十分惊人的,往往高达20 30%,采用食品加工新技术,可使损失降至最低点。发展食品工业在加速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反过来又使食品工业在新的高度得到发展。随着国家工业化过程的逐步完成,未来食品工业的发展不再是农业生产什么就加工什么,而是要根据市场需要什么才加工什么。这就必然对农业生产提出新的原料要求,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如要生产优质面条、面包,必须有面筋强度大、蛋白

27、质含量高的小麦品种;发展蔬菜加工,就要选育新的蔬菜品种,有的还要从国外引进品种,否则不是卖不出价格,就是卖不掉。麦当劳在北京开店前做的第一件事是栽培油炸薯条要求的土豆,这也是农业和食品工业新型关系最典型的例子。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必然会推动食品工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成为新的增长点。三、 21 世纪食品工业发展趋势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和国际化将是今后食品工业发展的五大趋势。1 、方便化发展方便食品是优化食品工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提高居民食品制成品消费水平的重要措施,将进一步使城乡居民从繁琐的炊事劳动中解放出来。主食方便食品。主要是米面制品如方便面、方便米饭、方便粥和馒头、面包

28、、 饼干以及带馅米面食品。以方便面为例,1996 年的产量为150.7 万吨,增长率为12.4%; 1997 年产量为158.67 万吨,仅比上年增长5.3%,增长速度趋缓。但就总体而言,方便面生产尚处于发展阶段。我国方便面总产量已列世纪各国之最,但按人均计算仅列第 9 位。目前方便面的消费主要还是集中在城镇居民。就总体面言,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不及城市的1/3 。随着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方便面市场前景乐观,促进馒头等中国传统特色的米、面食品的方便化,开发适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各种方便食品将大有可为。副食方便食品。主要是各种畜肉、禽肉、蛋、茶的熟食制品,或经过预处更换

29、半成品。目前,全国的熟肉、禽肉制品产量只有300 多万吨,仅占肉类总产量的6%,与发达国家熟肉制品占50%以上的水平相距甚远。如果我们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仅肉类制品一项就可增值2500 亿元。速冻食品。速冻食品制造业是最近几年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新兴行业。在大城市里,速冻食品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一日三餐的组成部分。速冻食品发展的重点应放到方便消费的主食类、肉食等菜肴类产品上来。除现有的速冻饺子等产品外,速冻面条、速冻炒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经过膨化涂裹、油炸、速冻的牛排、炸鸡腿、酥肉、面拖是、面拖鱼等产品及经过成形、涂裹、油炸、速冻的肉饼、土豆饼、米饭饼、面条饼等产品也是受到市场欢迎的速冻

30、肉食菜肴类方便食品。微波系列套餐、速冻烘焙食品和冷冻面团以及速冻蔬菜都是速冻食品开发的重要领域。冷冻食品的发展要重视与食堂、餐馆和学生千餐紧密结合,扩大集团消费的份额。传统食品的方便化。中国传统食品是千百年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和积淀,每个产品都是几代人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有着独特的风味,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但是,它操作复杂、费工费时、生是量小、保鲜期短。要从原料的品种、品质抓起,采用科学、先进、延长保存期,方便群众消费。2、工程化工程食品是20世纪形成的一类新型食品概念,工程食品的基本特点是:根据营养平衡的原则,对原料的成份进行合理配合,必要时强化某些营养素,使产品符合人体对营

31、代化技术,进行工业化生产,严格执行各项标准,保证产品规格一致,质量安全卫生可靠;通过综合利用原料和采用优良的代用品,降低了生产成本。工程食品采用先进技术生产各种原配料,如从低值原料或植物性原料中提取优质蛋白质,从天然植物 中提取色素,从天然奖状或用化学方法制造食品添加剂等外,其涉及的主要领域还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营养强化食品。在食品加工中,补充某些原料中缺乏的营养素或特殊成份,使消费都获得营养比较完全的食品,减少营养缺乏症及其并发症。美国在1915年出现了商品化碘盐;1936年在牛奶和人造奶油中强化维生素A和维生素D,消灭了幼儿佝偻病;1941年立法必须在白面和面包中,强化维生素B1和维生素B

32、2、尼克酸和铁,消灭了癞皮病。20世纪40年代以后,加拿大、日本、菲律宾等国家纷纷对食品进行营养强化。我国碘盐推广,牛奶中添加维生素 A和维生素D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主食营养强化只是星星点点,远未达到产业化水平。其次是模拟仿真食品。即采用性质相似,但价格低廉的原料,模拟某些价格昂贵食品的色香味形而仿制成的食品。如仿螃蟹 腿和仿对是等,口味与形态同真品十分相象,而价格却便宜得多。另外,针对预防某些疾病开发的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也属工程食品,如加有膳食纤维,低热值甜味剂 以及饱和脂肪酸等等功能因子制成的食品。随着越来越成熟的生物技术,真空技术、挤压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

33、微胶硝技术、微波技术、冷嘲热讽杀菌技术、无菌包装等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推广应用,必然会使工程 食品推出更多配料、新产品。3、功能化这里说的功能化,是指保健(功能)食品的生产将成为21世纪食品工业的重点。食品发展趋势的功能化,是指 保健(功能)食品的生产将成 为21世纪食品工业的重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愈来愈认识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拥有健康又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而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使人们花钱买健康成为可 能;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和精神压力的加重,需要保健食品来提高工作的效率 和生存质量;科技的进步使食品企业有能力生产各种保健食品,满足市场需要。我国1996年制订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和19

34、97年制订的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的颁布实施,使我国保健食品生产与流通有法可依,管理力度大为加强。但实施三年来也存在一些问题:现有保健品档次不高,基本上都属第二代产品;评审制度不完善,三年中已批了 2000多个产品;雷同现象比较严重,几乎有 2/3的产品集中在免疫调节、抗疲劳、调节血脂 方面;形式单调、价格过高、铸过于豪华、夸大宣传,自败声誉等。保健食品的开发要根据不同人群,不同生理条件、不同营养与健康需求, 如婴幼儿、青少年、老年人、 孕妇以及营养素失衡人群等,有针对性地进行配方设计,使其既具备人体生理调节功能,又有营养功能和 感官司功能,轻松享受美味与健康。从目前市场销售的情况看,比较热

35、销的保健品有不饱和脂肪酸、补钙、减肥、美容、补血类等产品。未来其它各类系列保健品,如肽系列,蜂王浆、蜂蜜系列、菌类多糖系列,有益菌系列、低聚糖系列、 螺旋藻系列、海洋生物系列以及中草药系列等都将成为时尚。“药食同源”是我国保健食品的基本优势,但中成药方不能用来开发保健食品。要加强对保健食品功效成分的研究开发,这些功效成份主要有:多糖类,如膳食纤维、香茹多糖等; 功能性甜味料(剂)类,如单糖、低聚糖、多无糖醇等;功能性油脂(脂肪酸)类,如不饱和脂肪酸、磷 脂、胆碱等;维生素类,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等;肽与蛋白质类,如谷光甘肽、免疫球蛋白等;活性菌类,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微量无素类,如

36、硒、锌等;其它还有二十八烷醇、植物管醇、皂 比等。?食品发展趋势的专业化是 指食品工业生产用的各种 基础原料要做到专用化, 改变过去那种不管原料的 是否符合加工要求,有什 么应用于什么的落后状 况。发展食品专用原料, 对提高食品品质至关重 在克魏椅理卷需组细.育、通过对功能 因子的提取、合成、分析、检测、功能评价、分离重组等工作,加上新技术、新工艺的 应用,我国保健食品将众当今第二代产品向具有国际水平的第三代产品提升,以满足国内外的需求。4、专用化是指食品工业生产用的各种基础原料要做到专用化,改变过 去那种不管原料的是否符合加工要求,有什么应用于什么的落后 状况。发展食品专用原料,对提高食品品

37、质至关重要,也是衡量 食品工业水平的一个标志。一般来说,食品生产用基础原料的专用化有两方面的内容: 栽培适合食品生产用的优良的谷类、果蔬、畜禽和水产品等专用品种。酢!铲不阿美趣的葡萄酒有要有不同品种的酿酒专用葡萄;生产优质果汁饮料,首先要栽培适合加工 的专用果树,那些用作鲜食的果品,无论如何中也生产不出优质的果汁饮料。因此,未来农业为食品工业提供的原料要做到基地化、规格化、标准化,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 变。二是通过食品加工,为食品生产提供各种专用原料。国外专用面粉品种不断增加,日本有60多种,英国有70多种,美国有100多种投放市场。我国目前只有10多种,远不能满足需求。食品加工用和各种专

38、用油脂,日本有 400多种,台湾也有100多种,而我们只有几种,差距较大。生 产各种奶糖、巧克力所需的专用牛奶几乎没有。凡此种种,既是差距,也是潜力所在。5、国际化世界食品工业以21800亿美元的营业额居世界工业榜首。其中的 20艰100家左右的跨国大公司所占有,他们以其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上的优势,向着经营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管理规范化、集贸得、工、农为一体的产业化和系列化的方向发展,并向世界各地扩张。改革开放的中国食品工业,无须回避食品工业国际化的大趋势,世界着名的食品生产跨国公司已经抢摊中国市场。无论从资金、技术、管理还是产品开发等方面看对我国都不无好处。90年代初,国际啤酒商大举拥入

39、中国市场,签订了50个合资项目,价值 5亿美元。12亿人口的啤酒消费,曾让外商们踌躇满怀,但是他们低估了在农村供应啤酒的难度,高价位的目标群,只是大城市高收 入的居民,但这部分人是很有限的。中国的啤酒企业需要在与外资啤酒企业的竞争中不断加强和提高,以适应国际化的发展潮流。经过数十年磨砺积累的中国食品工业的技术、管理和企业素质已有较大提高,一方面应奋起与进入中国市场的境外食品企业展开竞争,另一方面也要像健力宝集团公司那样,把企业办到大洋彼岸去。中国食品尤其是一些传统食品和保健食品,有许多历来受到国际上的欢迎,扩大出口会有更大的作为。要走出国门,开展国际交流,在科技、经营、管理领域广泛开展友好合作

40、活动,使中国食品工业置身于国际化的大循环中快速健康发展。第三节 中国食品工业“十五”发展规划及分析中国食品工业“十五”发展规划 , 明确提出了中国食品工业在未来五年中的发展方向, 对现阶段中国食品行业所面临的新形式给予了深刻的剖析, 新世纪中国食品工业面临的主要形势:1 、面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十五”期间, 国民经济将仍然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给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更新、更好的宏观环境。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将促使我国食品工业在“十

41、五”期间有较快的发展。2、面临农业全面发展的新形势。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由长期供不应求转变为阶段性的供大于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将进入战略性调整阶段。目前,根据食品工业需要来调整农业结构的条件也正在逐步形成。可以预见,未来的农产品、畜牧产品和水产品品种更加丰富,品质更为优良,数量更为充足。丰富、质优的农产品资源,为加快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证。3、面临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未来以信息技术为中心、包括生物技术和网络技术为重要内容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对食品工业的发展将起极大的推动作用。4、面临加入世贸组织的竞争机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加大对外开放领域,食品工业发展既要

42、抓住机遇有重点地发展国内自己的食品企业,更要充分利用全面开放的政策,进一步利用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加速与国际接轨,从根本上提高食品工业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入世后对中国农产品和生产成本高、竞争能力不强的食品行业将产生较大的冲击,要提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和迎接国际食品进入中国市场应对措施,形成我国农副产品加工优势和产品出口优势,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5、面临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西部大开发必将促进西部丰富的可食资源的开发,从而推动西部食品工业的发展和食品市场的开拓,应当抓住国家对西部开发所给予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可食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西部食品工业。6、面临发展小城镇的良好机

43、遇。县域和小城镇靠近农村,又是农村与城市的结合部,发展县域和小城镇食品工业有原料和市场优势,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当成为食品工业发展的新领域。7、面临烹饪食品工业化的重大机遇。中国食品的烹饪技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是中国食文化的瑰宝。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烹饪技艺的发展和家庭餐饮方便化水平的提高,必将推动我国方便食品工业化生产的发展。8、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所有制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市场经济规律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这必将促使食品企业全面走向市场,在更大、更深的程度上参与国内、国际合作与竞争。这种竞争机制的出现,是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新机遇和原动力。

44、9、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对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视和殷切期望为食品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及 2010 年发展规划建设中,对“十五”食品工业发展进行了基本预测,预计“十五”期间食品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将达10。1 、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2010 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 年翻一番的目标,预测年均递增8左右。1999年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现行价)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6 ,要保持或略高于这个比重数,2001年 2005 年食品工业发展年均递增率应达到10,到2005 年食品总产值达13800 亿元(当年价),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2、人口增加、消费群体变化对食品工业提出新

45、的要求。20 世纪末,我国人口将达到12.7 亿,到 2005 年,人口预测将达到13.3 亿左右,到2010 年预测将达到14亿左右,增长率为 9.7 %。增加1.3亿人。预测将发生三个变化:一是老年人口的比例将上升。预计到 2010 年老年人口将达到1.5 亿,占总人口的9.33。这样,老年食品,尤其是营养保健食品需要相应发展;二是城镇人口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预计到2010年城镇人口由目前的 3.86亿,增加到5.38亿(年增长率为8%。,城镇居民对食品消费的数量、质量、品种将有更多、更高的要求;三是农村人口虽然在比例上将有所降低,但数量变化很小。预计到2010年农村人口由目前的8.84亿

46、,下降到8.62亿(年降低率为8%。),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食品消费由自给型向商品型转变将加快,工业食品在广大农村将出现更广阔的消费市场。3、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对工业食品的消费量及消费水平必将迅速扩大和提高。预测到 2005 年,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人均可达2900 元和 7600 元;人均生活费性支出分别达2030 元和 6080 元,其中用于食品支出分别为934 元(恩格尔系数为46)和2500 元(恩格尔系数为41);按全国人口13.3 亿、城市化水平为35计算,到 2005 年城乡食品支出总额可达19712 亿元, 其中用于工业食品支出约为12800 亿元(按工业食品占食品支出总

47、额的65计算)。4、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工业食品的质量、品种、特色等方面必将提出新的要求。在新世纪,人们对工业食品的主要要求已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主要有如下五个特点:一是安全卫生;二是营养好;三是品种丰富;四是食用方便;五是体现中国食文化。同时,消费层次的不同以及年龄、文化、职业、民族地区的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对食品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和多样化。食品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方向明确,势在必行,企业必从上述的食品消费趋势中,寻找各自的位置,正确定位,合理发展。5、中国加入WTO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食品出口将有较大增长。2000年全国食品出口创汇已达130.7

48、 2005 年食品创汇将达170 200 亿美元,年均增长 6.5 左右。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及 2010 年发展规划建议提出了“十五”食品工业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以发展为主题、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农业为基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努力发展企业大集团;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结构优化和升级,搞好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满足人们生活提高对食品消费的需求;建立现代食品工业生产和市场体系,保持我国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主要目标:按照我国“十五”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目标要求,根据食品消费市场的预测,食

49、品工业“十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1 、工业总产值。在结构调整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前提下,2005 年食品工业总产值预期达到13800 亿元, 2010 年 22225亿元,平均年递增率10(以2000 年当年价计算的预期产值为基数,下同)。2、经济效益。“十五”期间食品工业利税预期年平均增长8,2005 年利税总额达到2100 亿元, 2010 年利税总额达到 3080 亿元。3、出口创汇。2005 年由目前的132.31 亿美元,增加到170 200 亿美元,2010 年预期达到270 亿元,年平均增长6.5 左右。4、 膳食营养水平: “十五”期间, 人体科学发展所需的营养成份可基本满足,

50、人均每日供给热量2600千卡、蛋白质77 千卡(其中动物性食物占35) ,脂肪 65 克,以达到小康和更加富裕的食物结构和膳食营养要求。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在提高技术结构水平,产品结构升级换代,发挥规模效益,大力发展综合利用和适应人们饮食生活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及 2010 年发展规划建议,提出了粮食加工业和油脂加工业的发展重点。一、粮食加工1 、大米、面食加工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和食品工业专用的新产品、新品种、新包装、延长货架期;开发米、面制品加工的新技术、新装备,提高传统主食品的工业化水平;努力推广糠灭酶技术和提高米糠综合利用水平。2、玉米加工加大玉米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力度,重

51、点开发玉米系列产品,如: 各类玉米方便食品、淀粉及变性淀粉、各类糖浆以及玉米油的精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3、进一步加大薯类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发展薯片、薯条等方便食品,薯类淀粉、变性淀粉及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衍生产品,开发薯类新产品技术和生产专用设备,通过消化吸收研制配套国产设备,提高薯类食品生产装备水平。4、大豆加工“十五”期间食品工业应加大大豆深加工力度,大力开发大豆食品。继续发展豆奶、配合学生奶和早餐奶的推广,增加产量,开发多品种、高质量的花色豆奶和豆乳粉。大豆蛋白产品既是食品工业的优质基础原料,又是食品加工的优质蛋白源和营养源。大豆分离蛋白要进一步改善性能,替代进口;开拓大豆浓缩蛋白功能

52、性和营养性食品;努力降低大豆组织蛋白成本,扩大应用范围。豆腐及各种传统豆制品,在大中城市基本实现工业化生产,达到品种多样化、系列化、标准化。要加强对豆制品保鲜、保藏技术和大豆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提高大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深度开发大豆磷脂、大豆寡糖、大豆纤维、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等生理活性组分,利用高新技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二、油脂加工增加油脂品种,发展多种食品专用油脂,增加精炼油、调和油产量,继续推广油料膨化浸出、豆粕低温脱溶、花生酶法水溶取油提蛋白等技术,搞好油脂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及 2010 年发展规划建议提出了制糖业和奶类食品的发展重点。三、制糖加工根据制糖工业现

53、有的生产能力,食糖生产实行总量控制、以存量调整为主,增量调整为辅,稳步发展的方针。在糖料生产方面,要把糖料作物科学种植和良种推广工作抓紧抓好,努力提高糖料单产和含糖量,降低食糖生产成本。在重点糖料产区实行糖料种植的规模经营,鼓励通过重组建立科工贸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在产品结构方面,要努力开发和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包装。努力促进糖厂的规模化生产。加大综合利用力度,在现已开发的产品基础上,采用生物技术开发精细化工产品等。四、奶类食品积极发展奶源,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提高奶源质量,全面推广机械化挤奶和分散饲养集中挤奶模式,增加乳品产量。重点提高婴幼儿、老年人以及特殊人群需要的配方奶及奶粉

54、的质量和产量,增加消毒奶、灭菌奶、酸奶等液态奶的生产与供应量。积极发展发酵奶、果汁奶、研究开发“有机牛奶”、“免疫牛奶”等高质量、高营养奶类产品,大力推广学生奶。提高乳制品生产自动化水平,基本达到生产工序实现微机控制,奶粉实现多效浓缩、流化床二次冷却、机械化充氮包装和设备清洗自动化。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及 2010 年发展规划建议提出了肉类食品、水产食品和果蔬加工业的发展重点。五、肉类食品认真贯彻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在大中城市和重点县城全面推行工厂化屠宰,确保肉食的卫生安全与质量。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稳步发展猪肉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生产,重点发展禽肉生产。继续贯彻“变大为小、 变粗为

55、精、变生为熟、变废为宝”的产品调整方针, 大力发展冷却肉、分割肉、小包装肉和直接食用的熟肉制品,逐步提高熟肉制品在肉类消费中的比重。加快肉类行业科技进步与技术改造,加强和完善冷藏链建设,建设现代配送连锁营销方式,为加入W TO与国际接轨打好基础。六、水产食品努力开发速冻、即食性熟食水产食品、调味品、饮料水产制品。扩大海水和淡水鱼的加工深度与广度,增加海水和淡水鱼类制品的花色品种,使之直接进入家庭。发展综合利用,提高水产品加工的附加值。七、果蔬加工我国水果、蔬菜资源丰富,产量很大,但是工业化加工利用率较低。“十五”期间要在保证水果、蔬菜供应量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水果、蔬菜的品质和调整品种结构,使之更为优化,更适应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培育推广无公害、无污染的水果、蔬菜基地,并致力研究实施开发野生水果、蔬菜资源领域的种植和利用。加快水果、蔬菜深加工的步伐,开发营养果蔬汁饮料、果蔬小罐头、果蔬菜肴、速冻、保鲜、膨化果蔬产品、干果蜜饯等方便、休闲新产品。特别是果蔬菜产区和特色果蔬产区,应因地制宜开发综合利用率高,附加值高的特色新食品。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及 2010 年发展规划建议提出了“十五”方便食品工业发展重点。1 、主副食方便食品大力发展工业化生产的各类米、面方便主食;着力发展营养卫生、搭配

《经济参考报》9月21日刊发文章《药食同源:中医药大健康“新风口”》。文章称,在“千年药都”安国,从育苗、生长到成为饮片,直至进入药市、医馆或餐馆,游客不仅可了解一棵药材“生长壮老已”的全生命过程,还可“沉浸式”享受其带来的健康服务。随着大众健康理念增强,人们对饮食需求从过去的吃饱、吃好到现在的吃“健康”,越来越多的药食同源产品正在丰富普通人的餐桌。中药材除了可用于人体疾病防治,在保障畜禽产品安全中也提供其“中国式”守护,不仅被用于畜禽动物“治未病”,在“治已病”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随着我国推动“健康中国”战略,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正迎来“新风口”。以药食同源产业为例,相关数据显示,与之相关的市场每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我国一些地方也对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积极探索,依托当地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不断推动“中医生活化”和“生活中医化”,让传统的中医药文化浸润普通人的生活,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图为具备药膳技能的厨师制作菜品。(资料照片)
旅游+健康+养生:中医药康养游兴起
     “立秋后需要润燥祛湿、健脾胃,我们在秋季菜单中增加了以山药、莲藕、百合等为原料的菜品,茶品也换成了特意调制的润肺茶。”
      刘朋是一名书店经营者,现在则“摇身一变”为安国一家名为“祁膳房”的餐饮公司负责人,让他下决心“跨界”的是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对当地发展康养旅游业前景的看好。
       安国古称祁州,其药业发展源于北宋,历史上便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药材集散地,素有“天下第一药市”之称。现在,安国药业经济涵盖一二三产业,形成从种植、科研、加工、生产、经销到使用的完整产业链条。
       2016年,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安国成为首批15个创建单位之一。依托当地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安国积极打造中医药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康养集群。
      刘朋的“祁膳房”便是安国中医药康养旅游度假区的首批开业项目之一。记者看到,虽然项目区仍在建设中,但可看到青砖灰瓦、古色古香,明清风格街区雏形初显。
    “康养,顾名思义就是健康+养生,其实就是换一个好地方,居住游玩、修养身心。”安国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张欣冉说,安国正在打造集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医理疗、药膳餐饮、主题民宿等于一体的沉浸式康养业态。
   “我们已与京津冀15家高校及多个中小学校签订协议,规划了多条中医药研学线路。”安国数字中药都文旅部的陈妍说起研学游津津乐道,“以饮片加工来说,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一般出口日韩需切成柳叶片,广东喜欢圆片,销往北京的多为瓜子片。这么丰富、鲜活的中医药知识可能只有在安国才能体验到。”
      记者从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近年来,河北陆续开展中医药文化游、养生休闲游、科普教育游、生态观光游等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目前已有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和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24家。
从吃饱、吃好到吃健康:药食同源产业发展迅速
       今年5月起,黄芪、当归、杜仲叶在安国被纳入食药物质管理,河北圣山萃莼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曹海波立马安排研发团队调试配方,目前已做出一款以黄芪为主要原料的代茶饮。
      这家企业过去主打传统中药饮片加工生产,六年前开始涉足大健康产业。“人们有病才会吃药,而健康产品则可直接端到普通人餐桌,市场更广更大。”曹海波说,公司以国家公布的100多种药食同源产品为基础,开发出不少网红产品,近年来有助于安眠的酸枣仁茶等颇受追捧。
       金木集团是安国最早开发“药食同源”产品的企业之一。“这些产品包装卫生、食用方便兼具食疗作用,并可进行标准化生产,可让中医药养生文化进一步融入普通人生活。”公司技术顾问李洪说,集团先后开发多款药膳营养餐和菜肴制作调料包,年销售额可达2000万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安国有76家“药食同源”食品生产企业,总产值6.8亿元。除生产即食燕窝、杏仁、蜂产品外,还可生产代用茶、固体饮料、方便食品等近300个品种。安国正在谋划建设药食同源“一区一基地一中心”,力争今年药食同源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
      2013年,我国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药食同用中药材的种植及产品研发与应用,开发适合当地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保健养生产品”,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出台,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药食同源等中医药健康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成果,“药食同源”食疗产品的安全有效使人们逐步由依赖药物转向食疗。截至2019年,全国保健品市场,包括“药食同源”产品产值已达3000亿元以上,每年以14%的速度增长。
       国家药食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专家王琼介绍说,随着国家政策持续发力,我国药食同源品种消费需求总量持续上涨,远高于非药食同源品种。预计到202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可达14万亿元,药食同源产业规模尚有广阔增长空间。
记者了解到,目前,河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为300万亩,产值约110亿元。2020年,河北中药制造业营业收入为232.02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比重为24.69%。“随着中医药产业与康养旅游、药食同源、中兽药等行业的跨界融合发展,中医药产业内涵和外延不断延伸和拓展,已成为大健康产业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生力军。”河北省中药材学会理事长谢晓亮说。(记者巩志宏)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定乐味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