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全球因玩手机猝死的人数人数的危害有哪些?

  :据不完全统计,地球上今天大约一半成年人有手机,到2020年的比例将达到80%。据调查,美国平均每人每天1小时以上看手机;绝大多数英国青少年认为最不能离开的电子设备是手机而不是电视、电脑或游戏机。在发达国家,八成智能手机拥有者起床后15分钟之内查看短信、新闻或其他服务。

  近日发布的《中国智能手机依赖度调查报告》显示,每天使用手机时长超过6小时的“晚期手机依赖症患者”占比已达12.4%!每天使用手机时长超6小时意味着什么?一天24小时除去必须的睡眠时间,也就是说这类人群一半清醒的时间都在用手机,一天8小时工作时间,超6小时手机也在跟着运作。手机已是人类最亲密的电子伙伴,可是当你认可这一点的时候,或许已经得了一种症状—一“手机病”。

  “手机病”究竟算不算病?多大程度上是真的“病”?美国神经科学家迈克尔·默策尼希认为,人类大脑正因科技发展而进行“大规模重置”,“网瘾”“手机瘾”到一定程度,就是医学意义上的“疾病”,他呼吁人们高度重视这类疾病对人类智能产生的严重影响。

  “屏幕依赖”危害多多

  眼部:老是盯着手机,过度用眼,外加环境光线不足,造成干眼、白内障、近视、散光、视网膜病变,甚至可能引发黄斑部水肿,导致眼睛永久伤害。

  颈椎:长时间低头使用乎机,会引起颈椎病。

  神经:长时间低头使用下有可能引起自律神经失调,造成失眠状况,久了影响脑神经。

  肌腱:长时间玩手机游戏,会引起手指肌腱炎,因为大拇指常常弯曲导致肌腱疲劳,引起肌腱受损,从而导致大拇指难以弯曲。

  安全:低头族除了带来健康影响外,还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屏幕依赖”对儿童心智发育负面影响大

  还有一种情况是人们注意到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那就是青少年“”,其中甚至包括婴幼儿。

  儿童迷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分不清现实与虚拟,容易淡化现实人际交往,社交、语言表达能力会退化;有的孩子甚至不愿跟现实生活中的人交往,从而导致自闭。

  英国研究团队研究发现,12-15岁的青少年每天课外使用手机的时间平均超过1小时,而且随着手机更强的智能化和廉价化,这一时间还在加长。研究发现,包括青少年肥胖、高胆固醇和高血压、注意力不集中、数学和阅读成绩下降以及失眠和孤独症在内的很多健康问题,都与孩子们过频使用手机相关。一方面因为时间消耗在手机上而缺乏锻炼,另外一些问题则可能是长时间使用手机引发的荷尔蒙及其效应发生变化所致。

  多项研究还提出警告:全球各地都存在家长在儿女手机使用方面普遍存在“消极养育”,一方面表现在家长本人离不开手机,不堪表率;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儿女过频使用手机的放任。研究机构警告:日益严重的过频使用手机可能会让青少年一代遭受身体以及大脑的不可逆损害。

  面部过敏?竟是金属镀层手机壳惹的祸

  小丽两年前换了个最流行的手机,爱护倍加,给手机换了个金属边框来保护。可是非常奇怪,这两年来,她的右侧面颊和耳朵经常反复过敏,尤其是夏季频繁使用手机后更加明显。这次又出现了一样的症状,她去医院就诊。医生怀疑小丽是某种金属过敏,因为她以前对金属纽扣过敏,所以给她做了斑贴试验,果然金属镍(+),确诊是由金属边框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自从她更换了非金属边框的保护壳,再也没有发生过过敏。

  这种金属镍过敏引起的手机接触性过敏首次报道于2000年,以后逐渐增多类似报告:

  这些患者均使用金属镀层的手机,而且长时间、频繁地接打手机;

  这种过敏一般多表现于单侧耳前的红斑丘疹水疱,少数两侧可以发病,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一般简短的接触合金镀镍产品不会引起过敏,只有长时间、频繁地与镀镍的产品比如耳环、皮带接触加上出汗等引起镍的释放才可能导致接触性皮炎;

  17%女性和3%男性容易对金属镍过敏;如果对镍过敏,购买手机的时候尽量选择不含合金镀膜部件的手机,或者使用时戴一塑料耳机或者外面加一塑料外壳;可以通过做斑贴试验筛查相关过敏源。

  如何预防“手机病”

  平时多活动颈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样姿势,加强颈部的功能锻炼,都能很好地预防颈椎病。一定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玩手机时要注意使用时间,并勤做颈部活动,不要躺着看书、看电视,要多参加户外活动等。

  不要过度使用手机,如果是玩游戏看电影等活动,建议半个小时休息一次,吃点小零食水果之类的。适时放下手机,多运动,可以通过闭眼休息几分钟或是眺望远方来缓解眼部疲劳,让眼部肌肉得到放松。

  尽量不要把手机带进卧室,如果做不到,睡前也要把手机关机。

  另外,在乘车或是运动过程中尽量不要使用手机,以避免对颈椎和眼睛造成更大伤害。

  开始是顺时针,转36次;然后36次以后就反过来逆时针,转36次。这样长期坚持锻炼。有助于早、中期白内障的改善和控制。

  眼睛是我们人体代谢最缓慢的器官,而转睛可以促进眼睛内部的微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从而改善晶状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病变和渗出物的吸收。

  按眼眶抑制白内障、防老花

  当人目视正前方的时候,黑眼球正下方,眼眶骨上的这个点,就是承泣穴。用手的食指按住以后,来回地搓。

  按揉这个穴位能够使脾胃生化的气血更多注入眼睛,保持视力。眼睛得到更多气血濡养,不仅晶状体没有瘀滞,也不容易变形,对预防白内障和老花眼,都是有帮助的。

  手机虽好,只是个工具,适当的使用给生活增添便利和乐趣,但如果不当使用会严重威胁健康,所以,低头族的朋友们一定要以健康为重,请抬起头看看身边,明媚春光,面朝大海,才能春暖花开。

  喜欢戴着耳机玩手机?小心听力急剧下降

  文学作品中常常描写一个人“年轻的身体下却藏着一颗年老的心......”如果这句话能让你感到一种油然而生的共鸣,下面的事实恐怕会带来更直观的冲击: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本校学生进行的一项随机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在年轻的脑袋上却长着一双年老的耳朵——用学术一点的话来说就是,有着轻微噪声性听力损伤(NIHL: Nois-einduced HearingLoss)的人数正逐年上升。

  何谓噪声性听力损伤?简言之,即为耳朵在过长时间内承受了过大声音,进而听力下降的一种病症。听力的下降本来只是老年人的专利,之所以现在成了年轻人的家常便饭,与随时戴着耳机恐怕难逃干系。

  要了解耳机与耳朵的关系,或是NIHL,首先仍然不可免俗地要说到耳朵是如何工作的。

  我们的耳朵是个极其精密的声音捕获系统,大体可以分为三大区域:外耳,中耳和内耳。其中与听力最密切相关的三个部分就是外耳与中耳的分界鼓膜、位于中耳内的听小骨、以及位于内耳的耳蜗。

  当长时间处于在高分贝声音环境时,最直接的伤害便是内耳,高音或是噪音不断冲击震荡耳蜗中的液体,令毛细胞因受到过度刺激而死亡。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当我们在“享受”100分贝以上的音乐时,毛细胞就像在不断受到压路机碾轧的小草,慢慢死去。

  长此以往,负责某一频段的毛细胞受损严重后,对该频段的听力水平便会急剧下降。

  作为生活在复杂都市环境的人来说,每天都会有短时间受到高于危险水平的噪音的侵扰,如路边施工的电钻亦或是疾驰而过的地铁列车。较短时间的干扰并不会对耳朵有什么伤害,但是如果长时间不给予机体自身休息恢复的时间,损伤是无法避免的。因此,长期在高分贝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听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听力过早受损的罪魁祸首:耳机

  大多数年轻人并不从事与噪音亲密接触的“高危”行业,但听力却出现了显著下滑。导致听力下降的直接原因便是过度使用耳机,而这“过度”的衡量标准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声音过大,时间过长。

  根据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的规定,超过85分贝以上的声音就可以被纳入噪音。可实际上,很多人可以忍受耳机长时间的播放超过90分贝的音乐而浑然不觉。

  难道大家听歌都本着自虐的心态吗?当然不是,许多人都喜欢在地铁、公车或者较为嘈杂的环境内听歌,自然而然会将耳机音量调得过大。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当环境音量达到65分贝时,被试者会选择将耳机的音量调高到82分贝来获得更好的效果。而当环境音量更高时,这个数字也可能会更高。长此以往,即便是在安静的室内,耳机使用者依然会将音量设定到一个远远超过实际需要的标准。

  更可怕的是,长时间播放过大音量,并不会带来立刻的痛苦。对一般人来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耳朵不痛,何必关注呢?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噪声性听力损伤都是由蓄积已久的微小损伤导致的。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据统计,在年间,患听力受损的青少年比率要比年高出1/3。

  保护第五感的4大要点

  诚然,随身听与耳机都是人类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娱乐中早已是不可替代的生活必需品,其实要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耳朵也并不是什么难事。爱听歌的朋友们,不妨来看看这些小建议。

  1.在室内尽量调低音量:

  一般来讲,安静的环境下音量设置到自己刚刚可以听清楚的程度即可。对于头戴式耳机来说,音量应该调整在可以听清周边对话为宜;对于入耳式耳机,可以拿掉一边耳机,将另一侧的音量调整到与对话音量相似为宜。在需要调高音量时,最好不超过60%的最大音量。

  2.室外应有效屏蔽噪音:

  实际上,当周遭环境嘈杂,将音量开到更高也难以听清时,就应该果断关掉手里的随身听。如果非要在这种高分贝的环境下听歌的话,不妨可以换用入耳式、耳塞式耳机或对外界噪音屏蔽效果比较好的头戴式耳机。当屏蔽了外界的大部分噪音时,设定的音量也自然会小很多。

  3.切勿长时间使用耳机:

  一般来说,每天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2-3个小时(如果音量较大则控制在1小时内)。而戴着耳机睡觉更是要避免的不良习惯。

  4.设置最大音量:

  很多播放器都可以手动设置最大音量的上限,可以手动将最大音量设置在60%,这样就不会因为手欠而调大音量啦。

  此外,如果感到任何听力方面的下降或是耳朵的不适,定期的检查也可以帮助受伤的耳朵得到最及时的治疗。当然,保护耳朵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选择一个合适的耳机,适度音乐,健康生活。

关于学生调查报告模板9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内容摘要:毕业大学生逐年增多,面对各种毕业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择业方向又会有怎样的变化。众所周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原有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逐渐被“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新的就业制度所取代。同时,面对着国家大规模的高校扩招政策和每年庞大的高校求职大军,各高校毕业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心理压力,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种种消极心态。作为大三的学生,一年后就要面对这些问题,对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进行调查,有利于帮助我们缓解压力、解决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毕业 就业 心理压力

  通过对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并深入研究产生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从而找到缓解这些心理压力的方法。

  (一)调查对象:目前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调查他们的学业水平、择业要求及其它考虑因素。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这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性别、学历、专业、所在年级、就业水平、就业还是创业、工资水平要求、工作地点、工作是否与专业相关、是否继续深造、就业方式、家庭因素、是否担心找不到工作、缺乏的能力。调查问卷收集方式主要以网络收集为主。资料收集时间为一个月。后续工作包括:数据统计,数据分析,主要因素归集,调查造成因素的原因,总结所分析的内容,收集各种解决心理问题的建议,总结收集到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三)调查数据分析:

  1.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男女比例:男同学占46.2%,女同学占53.8%。说明调查的学生当中女同学比较多,但男女比例相差不大,接近一比一,有利于后续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2.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学历:本科生占73.8%,专科生占26.2%,调查的学生当中本科生较多,而我们目前所读的是本科,此数据说明后续数据的分析比较接近我们的状况。

  3.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在的年级:大一占10.8%,大二占33.8%,大三占41.3%,大四占12.3%,其中大三的学生较多,其观点比较接近我们大部分人目前的观点,说明后续数据有可取性。

  4.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读专业:外语占6.2%,电子占9.2%,化药占6.2%,计算机占7.7%,会计占10.8%,金融占9.2%,其它专业占50.8%,说明调查的大学生中所读的专业种类繁多。

  5.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毕业后就业的占83.1%,选择毕业后创业的占16.9%,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选择就业,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创业。选择就业的大学生大多都因为创业有一定风险且需要资金而选择就业,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则大多都有资金支持且愿意接受创业的风险并相信创业能带来就业机会而选择创业。

  6.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毕业后就业的占83.1%,选择考研的占7.7%,选择出国留学的占9.2%,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都选择毕业后就业。另外一部分选择考研的学生,大部分都觉得读完研究生后找工作会比较容易,且愿意多读几年书;一部分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则大部分家里比较富裕,有足够的资金供其出国留学,且普遍认为出国留学归国后会比较容易找到好的工作。

  7.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毕业后留在毕业城市工作的占61.5%,选择毕业后回家乡城市工作的占38.5%,说明大部分同学都打算留在毕业城市工作,原因包括:觉得在毕业城市找工作较容易,在毕业城市工作比较有发展潜力,家乡城市较落后等,更有部分人认为没有一番作为就回家乡很没出息。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工资水平要求:1000~20xx元的占26.2%,20xx~3000元的占41.5%,元的占9.2%,元的占9.2%,5000元以上的占13.8%。说明大部分学生都认为20xx~3000元比较适合,主要原因有:刚毕业,工作经验不足;认为不能胜任很高收入的职位;工资太低的会觉得自己跟没读过大学的人待遇一样等。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比较保守,但又不会太低,足够解决日常用度的工资水平。

  9.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担心、焦虑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占7.7%,有点担心但觉得还是可以找到工作的占72.3%,不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占20%。说明大部分学生虽然担心毕业后就业问题,但是对就业还是抱积极态度。

  10.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家庭因素的看法:认为就业因自己决定而不该由家庭因素决定的占18.5%,十分重视家庭因素及家里人意见的占21.5%,视情况而定的占60%。说明大部分学生都在乎家里人意见,但有时考虑到实际情况,还是不能完全听从家里人意见。顾家的思想在中国人心中依然根深蒂固。

  11.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就业方式:选择参加现场招聘会的占53.8%,选择上网找工作的占12.3%,选择亲友介绍的占27.7%,选择上门推销自己的占6.2%。说明大部分学生选择参加现场招聘会或亲友介绍的就业方式。上网找工作同样要面试,参加现场招聘会可以马上把握机会;亲友介绍的工作比较大可能会被录用。

  12.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缺乏的能力:认为自己缺乏创新能力的占36.9%,缺乏组织能力的占23.1%,缺乏交际能力的占24.6%,缺乏独立能力的占15.4%。表明认为自己缺乏创新能力的学生居多,中国目前的教育方式主要还是以“填鸭式”为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较少。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工作是否该与专业相关的看法:认为必须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的占24.6%,认为只要找到工作,不管是否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都可以的占29.2%,想找与自己专业相关,但找不到也不强求的占40%,本来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想从事其他工作的占6.2%。说明想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学生占多数,不管其立场是否坚定。但考虑到目前毕业找工作困难的情况,较多的学生还是会选择先找到工作,再考虑是否与专业相关。

  v 调查结果总结:调查的男女比例相对均衡,其中本科生居多,大部分是大三的学生,多选择毕业后就业,会担心就业问题,但相信会找到工作,打算参加现场招聘会的人较多,在考虑家庭因素的同时,也会结合现实情况再决定工作问题,由于经验不足等问题,对工资要求不会过高。

  v 影响因素总结: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同样学历的人比比皆是,但岗位不足,导致竞争激烈;刚毕业,工作经验不足,很多企业都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机会相对较少;家庭压力和感情压力,各种抱负太多,心理压力太大,往往影响在面试中、工作中的表现;初次步入社会,感觉彷徨无助,适应能力不强,面对社会复杂容易手足无措;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太难的岗位没有能力胜任,太低的职位又不愿意尝试。

  v 消极心理总结: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引起的郁闷心情,对毕业找工作的焦虑心情,休息不好所引起的浮躁心情等。

  v 建议确定方向: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这样可以避免方向不定所引起的彷徨和焦虑,还可以及时做好准备,有针对性的学习更多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大好基础,积累经验。

  v 建议多做运动:多做运动不但有利身体健康,促进新陈代谢,同时提高学习效率,缓解疲劳。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v 建议多交朋友:交际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多交朋友,不但可以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度,在以后的工作中相互帮助,同样会让你事半功倍。

  v 建议参加实习:多参加实习工作,不但可以让你更快的熟悉专业工作,而且还可以积累社会经验,这对毕业找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同样的学历,企业总会选择有经验的人。

  v 建议多与人交流:与人交流不但可以倾诉心事、缓解疲劳,还可能会得到朋友的帮助,这样又能减轻压力与烦恼。

  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业情况会有所改变,调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收集到的建议也会更多更完善。以上的调查报告虽不能绝对表明目前大学生的毕业就业心理,但仍然反映出目前大部分大学生的毕业就业心理状况。总结出的建议不一定能解决所有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但希望这些建议能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一点帮助。这次调查报告的完成,让作为大三的我受益匪浅。

  近年来,纸张媒体日益发展,文化繁多,传播广泛、迅速。这有力的促进了文化的了解、交流、发展,却也使一些不利于未成年人的信息流窜,影响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更快地建设一个和谐的书香校园,特作此调查,以便更清楚了解同学们课外阅读情况。同时也使“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阅读目标尽快实现

  二、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调查同校的50名同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情况及建议。

  主要从“课外阅读兴趣”“阅读种类的倾向”“坚持读书的习惯”三个方面调查、分析。

  四、 调查结果分析

  (1)阅读兴趣浓厚

  调查表明:很喜欢读书的同学占到82%,一般喜欢读书的同学占到14%,而不喜欢读书的同学有4%。这样的情况说明了同学们的阅读意识树立较强,阅读兴趣浓厚,明白了阅读对身心发展的益处。

  (2)阅读面狭窄,多倾向于小说

  调查表明:喜欢阅读故事小说的同学占38%,喜欢读名著文学的有22%,有14%的同学喜欢读史学故事,喜欢读科普类和时事杂志的均为10%,喜欢人物传记的只有6%的同学。由于小说的故事性、情节性较强,所以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但相对那些知识性较强的书籍喜爱的人就大大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同学们的阅读广泛性不强,只针对个人喜欢的书籍阅读,没有做到全面提高。

  (3)坚持读书的习惯没有养成

  调查表明:能够做到每天坚持阅读的同学只有26%,经常阅读但没能完全坚持的人占大多数,为56%,有18%的同学只在想起来的时候阅读,阅读计划性较差。这体现了同学们没有坚持阅读的观念,不了解坚持阅读的好处。

  经过以上实践调查,了解了中学生的读书状况对其个人的成长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所以中学生应重视课外阅读,选择阅读的书籍时应重视、谨慎,远离不利身心发展的书籍,选择有价值、有意义、有利于中学生成长的书籍。而老师应指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口语能力。家长也可陪伴孩子一起读书,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从而使文明素质、文化涵养得到提升。

  关于小学生零用钱的调查报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小学生的零花钱越来越多了,而且趋势越来越“年轻化”了。小学生的零花钱花在那些地方?校外的地摊上、校附近的小卖部里都是拿着零花钱买东西吃、买玩具玩的小学生。可是,这些同学的零花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因此我为此事作了一份调查报告。

  我利用下课空闲时间、周末时间调查了一下同学们和我认识的同学家长。同学们的零花钱来源大致有这几种情况:有的是家长给的早饭或坐车钱当零花钱,有的是帮家长干活给的奖励零花钱,有的是爷爷奶奶等长辈给的零花钱,有的是拿自己的压岁钱当零花钱,有的是捡到的钱当零花钱,当然,也有一个同学说是从家长的钱包拿的零花钱。后来,我又问了问我认识的几位家长,她们有的回答是自己给的早饭钱或坐车钱,有的回答是给的买红领巾、订资料的零用钱,也有的家长说是给孩子一些零花钱做以防万一用的。

  根据我的调查,我发现从家长钱包私自拿钱的同学占百分之十,但是拿的钱是50元到100元之间;捡到钱没有上交老师的同学占百分之十,一般捡到的钱是1元到5元左右;拿自己的压岁钱当零花钱的同学占百分之十,一般自己控制钱数;帮家长干活奖励零花钱的同学占百分之二十,一般给的钱是5元到20元;家长主动给零用钱的同学占百分之五十,一般给的钱是5元到20元左右。

  1.家长给零花钱的同学比较多;

  2.家长对同学们零花钱的去向不关注;

  3.在这些经常带钱来学校买东西的同学当中,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占百分之三十;

  4.个别同学是去偷家长的钱,他们趁家长不注意偷偷拿,这样使小学生养成非常不好的行为习惯。

  1.生活条件好了,家长会尽量满足孩子们的要求,这就养成个别同学不好的习惯,大手大脚、不知道节俭;

  2.如果小学生从小就有这种偷拿零用钱的不良习惯,会影响小学生的一生。所以我希望家长必须得把这件事好好地处理,不能再让小学生发生这种事了。

  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书是进步的阶梯。如果人们不读书,那就没有精神的粮食,所以大家都离不开书本。那大家都喜欢什么书呢?这都往往因人而异,有的喜欢漫画,有的喜欢童话,有的喜欢伊索寓言……对于大家的课外阅读情况,我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青少年时期,他们热情活泼,求知欲强,带有很强的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内的书本阅读,而是渴望从更广泛的渠道去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外阅读就是最好的途径,是课内阅读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对课内阅读起到强化和促进作用。但是,当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不容乐观,存在许多不足或误区,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观察,我们都发现了,平日里我们中学生是否有时间去读一些课外图书,答案是肯定的,不过据我观察,身边的同学中读课外书的的确是多的,关于他们所读的书的内容是比较让人的担心的,我并不认为看一些言情小说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一味地钻在这种书堆里,我想:从大体上看,是弊大于利,所以在青少年中提倡健康读书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大家都知道读书很重要,都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盅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奇妙。最近几年的“国民阅读调查”也显示,还没有人敢说“读书不重要”,大概是怕别人说自己不思长进、没理想和追求。那么为什么大家不去干重要的事情,而去干不重要的事情呢?读了半天,人也读呆了,工作还成问题,还奢谈什么“黄金屋”、“千盅粟”、“颜如玉”哦!干脆不读了,,打PSP去,K歌去。专家们及时提醒,不要用这种功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读书,读书能够让你增加智慧,保持尊严;更多的人说,智慧和尊严先免谈,我需要增加财富,保持健康。

  管理者和专家们并不认同这种庸俗的观点,还在不断地追问:你们为什么不读书呢?为什么?当被追问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没有时间读书(盯着电视发傻的时间挺多),没有读书的习惯(上网的习惯有了,还上瘾),书的价格太贵了(比一个汉堡包还贵)。这些当然都是借口。当所有的人都在为不干一件事情而找借口的时候,这件事情就不是用简单的理由可以解释的了。

  通过调查分析了中学生阅读的几点情况:

  3、阅读空间越来越少

  4、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

  5、阅读的选择类型

  调查中引发的思考:

  课外阅读无疑是重要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的:“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他的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课外阅读是开拓学生视野,开阔学生思路的一条重要途径。从阅读热情和重视课外阅读,语文成绩也相对较好的学生的个例中,我们也明显地感觉到了他们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只是苦于没有太多的时间放在上面,因此虽有对重要性的认识,却不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我们应该学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合理地安排好阅读时间,也要懂得挑选好合理的阅读材料,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还应该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来,有意识地把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健康的课外读物的阅读益于身心发展和思想、审美等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而作为一个中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仍然是其主要任务,课外阅读只是一种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所以,中学生必须摆正主从位置,以便于合理安排时间

  通过数据分析后,我小组成员认为当今中学生阅读量是十分大的。同学们都认为阅读对于自身的消遣娱乐和素质培养是很重要的。数据显示,中学生十分喜爱杂志,因为它时效性强、内容更新频繁且迎合了中学生对于流行追求的心理。小说、中外名著虽然内容充实、文化底蕴颇深,对中学生素质培养有良好的效果,但因为书中所讲内容通常陈旧,离同学们生活甚远,难以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但这种忽略经典文学、优秀作品的现象是不容小觑的,中学生是处在一个生理、心理发育成长的阶段,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还不成熟,在文化多样性的现今社会中,是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的。在调查过程中,中学生中男生更侧重于科幻、武侠、军事、体育等书刊。而女生则侧重于言情、少女漫画、时尚杂志、文学杂志等。

  通过调查,我们对中学生阅读情况得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阅读目的多趋向自娱

  调查中有的学生认为读名著或其他小说是为了“消遣和娱乐”,且大多在课外时间阅读。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读名著是为了“提高文学欣赏能力”,且带有极大的阅读向往和兴趣。从文学名著中可以认识我们生活的社会、认识他人、了解自我,真正理解成功的含义,探索生命的价值,培养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和品质。

  2、阅读范围、数量极为有限调查的中学生里,从对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来看,读过其中4本的占7%,读过其中3本的占12%,读过其中2本的占21%,读过其中1本的占41%,一本也没有读的占19%。从对教育部指定中学生必读的30部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量来看,结果只有20%的高中生读过其中5-10本,且这5-10本大多是中国的文学名著,国外的作品极少涉猎。5%的高中生对这30部作品竟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文学名著的教育意义难以影响到学生和拓宽学生的眼界

  3、阅读愿望因课业负担而受到影响

  4、阅读方式缺乏正确引导

  在对名著选择上,仅有10%的学生是独立地按照自己的特定目的去选择的; 17%的高中生是通过父母、老师的指导去选择的;16%的学生是根据报刊推介而作出选择的。从这里看出,老师、家长、各种传播媒介宣介文学名著,对中学生选择作品有很大帮助。在阅读名著时,作笔记的高中生占7%;对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会使用相关方面的工具书,或向老师请教的高中生有0.8%。偶尔与同学探讨所读过的名著的学生只有占7%。由此可见,加强对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指导是多么迫切需要。

  此外,被调查的学生当中,经常将时间放在阅读上的非常有限,阅读的书籍大多是休闲性杂志或小说,更多的学生则是愿意去泡网吧娱乐。

  (三)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文学名著是历史文化遗留的精品。读一本好的书,就像沐浴在春风中,让人心旷神怡,读者与作者仿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面对面地在交流,在这种感召下,读者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而这种共鸣可能会伴随读者一生。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心理、思维等还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的啊!它对于提高中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激励他们去创新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应努力去弘扬这一文化精神,以此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2、中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军、潜动力,其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同等重要。所以,学校、老师、家长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并且在旁指导、培养其独立自主的去选择图书或杂志,学会有自己的主见,多对自己的行为反思,,同时学校还可以多举办一些阅读交流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开拓眼界。除此之外,学校、老师、家长、还要促进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正确的思想观念来指导自己的阅读行为。

  3、中学生自身要学会选择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图书外,外部社会的客观环境也是很重要的`。不难发现,现在的书店、报刊亭、书摊等出售图书的地方,不乏有粗制滥造的图书,但却堂而皇之的摆出来卖,可见图书市场的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难保思维尚不成熟的中学生不受到影响。所以政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制力度,规范图书市场的运行。为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以此熏陶中学生的性情,为中学生阅读做出正确的指导。政府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快完善公共设施建设,例如公共图书馆、图书室。从调查情况看,学生买书者多,借书者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城市、街区缺少相关设施。而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要做到“买”和“借”并举才是正确的阅读途径,单凭书籍封面介绍或粗略的浏览一遍就决定购买,会很容易出现买后后悔的情况,这不仅浪费了钱,还达不到阅读的目的。所以建设正规的图书馆、图书室是非常重要的。受益的不单是中学生,还有广大市民,对建设先进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作为一名中学生,自身要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先进的、优秀的文化作品,拒绝、抵制腐朽、落后的文化作品。要在阅读中多思考、多记笔记,虚心向老师、家长请教,或者运用工具书来解答疑问。自身不单要学会自律、自制,还要帮助其他的同学正确地进行阅读。与同学多交流阅读心得,吸取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也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了对方,从而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促进了自身的修养和文学素养。

  摘要:大学生是是高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他们的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随着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迅速攀增,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大学生处于这一时期心里尚未成熟,一方面要面临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另一反面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很容易导致心理负荷与心理承受之间的平衡失调,发生各种异常的心理现象.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更好地解决我系一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我部于20xx/10/28就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热点问题展开了一项问卷调查,因涉及到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所以同学们都热情积极地投入到此次问卷调查中.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问卷调查

  问卷的内容包括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的18道题目.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100%.在回收的问卷中,有效率94%,其中大一100份,大二100份,大三100份,大四100份.

  问卷调查是数据收集的一种手段.通过公平的发放问卷,通过调查,看数据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重要.现在将问卷回收,我们对全部问卷汇总,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学业成就问题,而环境与地位的改变、错位,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少的心理负担,高中时期的佼佼者,进入大学生活后,环境改变了,相当一部分同学发现自己在高中时期的那份优势已不存在,面临的是一种重新分化组合的严峻局面,尤其是对于中学时的那些尖子学生其反差更加明显,进入大学后,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失宠感,部分同学为了保持自己在中学时的优势,废寝忘食,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课,还学习一些社会上急需的课程,再加上辅修专业的学习,计算机、英语过级的重压,他们处于高负荷运转中,长期处于紧张的临战状态,压力很大,学习效果不佳,长此下去,神经紧张、失眠、考试怯场等焦虑并发症就相继出现了.而调查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感觉考到大学“如释重负”,认为船已靠近码头,因而即使感受到竞争的危机、就业的压力,也提不起真正努力学习的尽头.

  2、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障碍问题

  调查中38%的学生反映,由于环境的改变,自己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中学时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总爱把大学描绘成一个“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在高中埋首苦读.但学生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办学水平、政策环境等各方面与本科高校相比还存在着差距,容易造成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入校园后感觉“低人一等”、“脸上无光”.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因此,学生出现了各种不健康的心态,如无奈、失意、混文凭向父母交差等等,这些心态的存在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另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的困惑心理.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进大学后,他们一时无所适从.有些学生感觉一下子从中学的严格管教中“松了绑”,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学习,以致心中忧郁、焦虑;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小家庭过渡到相对自立的大学集体生活,心理上产生一种孤独、空洞感.

  3、自我意识模糊与困惑问题

  调查中26%的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有一部分学生看到班上有些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知道自己不足,但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己.中心主任吉梅老师指出,在大学阶段,新生的个体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而且新生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4、人际交往难的问题

  调查中一半以上的学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敏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这一切难免引起一部分学生的孤独感,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使得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这种人经常处于一种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还有些学生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在新同学中不被理解而遭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调查中,39%的心声认为没有朋友;24%的学生感到孤独、寂寞;43%的学生更希望自己成为交流的对象儿不是交流的直接发起者.与此同时,由于个体间的正常交往不够,又容易引起猜疑、嫉妒等,极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调查中显示,在人际交往中,在遇到不被人理解的时候,有75%的学生会感到难受,会产生郁闷心理.一些严重的人际交往问题困扰着少数同学,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长期压抑的积累将会使后果不堪设想.面对自己的存在的心理问题,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客观的正视并努力寻求办法解决.在选择解决方式上,60%的同学选择自我调节的方式.可见,大部分选择的方式是积极健康的,这也是大学生心理日益成熟的标志.

  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异性关系是健康正常的,但是仍有30%左右的同学,在与异性交往中存在问题.有一小部分同学交往动机不纯,甚至这种现象还有跟风的,个别同学互相介绍对象,还有个别同学很少与异性交往,在与异性交往中产生矛盾.通过调查,大一新生的在与异性交往比高年级的存在更多的问题.对于“你认为同学之间的异性交往就会是恋爱吗?”这个问题中的回答看到相应的认为“是”的回答占据了仅仅是6%的比例,说明大学生已经充分意识到其异性交往和恋爱交往的很大不一致性.

  6、毕业时的心理危机问题

  调查显示,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压力要比低年级学生大好多.自我储备(包括知识储备、能力储备等)的缺乏,对就业质量的期待,成了毕业生最大的心病,由此使他们情绪上产生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如果从头来过,我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成了高年级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许多毕业生在择业的时候存在很强的盲目性、随机性和从众性.许多学生在毕业前拥有许多“证书”,但却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以至在就业竞技场上迷失了方向.

  三、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些措施:

  1、青少年男女以集体交往为宜.课堂上的讨论发言,课后的议论说笑,课外的游戏活动等,为大家创造了异性交往的机会.使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同学,免除了独自面对异性的羞涩和困窘;一些喜欢交际的同学,满足了与人交往的需要.每个人都融入了浓浓的集体气氛中.在集体中的异性交往,每人所面对的是一群异性同学,他们各有所长,或幽默健谈,或聪明善良,或乐观大度,或稳重干练这就使我们在吸收众人的优点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和心胸,避免了只盯住某一位异性而发展"一对一"的恋爱关系.

  2、对于这些因为就业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我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新生开始.现在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很多都是到临毕业的时候才开设的,内容也大多是如何制作简历,如何去应聘等求职的指导,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往往收效甚微.如果将大一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那么在新生入学的时候,一进校就可以根据个人特点和强项以及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全面了解自己,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塑造充实的自我,增强职业竞争力.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前松后紧”的局面.

  3、通过开展一些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相关的讲座,请我系心理健康老师或校外专家到我系为同学们上系统的、专业的心理指导课.

  4、加强心理咨询系统的完善,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合理的宣泄情绪,学会理性控制自己.

  大学校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绚丽多彩而复杂社会的缩影.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坎坷与挫折时不可避免的,只有经过正确的指导和自己的自我调节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方面要加强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形成积极的校园风气.另一方面,学生应正确认识自己的一些心理问题,积极地参与到校园活动中或通过心理咨询来完善自己,真正展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文明的精神风貌.

  一、大学生消费情况

  在当前尚且低迷,尚未完全复苏的经济环境下,消费问题被大家广泛关注。物价的连续上涨,直接反映了社会的消费和需求问题。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对大家的消费进行归宗和分析。

  对问卷中你谈恋爱了吗?每年为恋爱花费多少钱?的问题,77%的大学生承认有恋爱经历,每年用于恋爱消费的钱从200-700元不等。从调查看,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甚至有几千元者(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一个大二的学生在女朋友生日那天送了一条价值7800元的铂金钻石项链);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200-400元。

  五:手机等通讯费用

  根据调查结果,85%的学生都拥有手机,他们的手机价位一般都在1000-20xx.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

  根据这次调查,我们总结出来大学生消费的以下特点

  1、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优势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拥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2. 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3.消费倾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大部分学生会去旅游,去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二、大学生消费的结构和层次分析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 有75%的同学依靠父母,13%的同学依靠贷款,8%的同学获得了奖学金,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由此可见, 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去,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可以这么说,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去向问题,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并不含在其中。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主要消费品,这从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调查表明,烟台大学有47.2%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年级越高,手机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刚入校仅有6%的学生拥有手机,而大四学生中拥有手机者已经高达82%,远远高于社会群体手机平均拥有率。约有83%的大四学生明确表示,购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找工作。虽然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话,但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选择手机时,他们认为价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间的手机最受青睐。

  因此,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拥有电脑、名牌手机等贵重物品;家庭贫寒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往往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居中。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依次降低,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三、大学生消费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平均每年约一万元的费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说,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去家庭收入的大部分,特别对于农村的家庭而言,更甚。虽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下降,但下降缓慢且比重之大已经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入的45%左右,特别是农村,可占到80%~90%。无疑,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经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特别一些贫困家庭,在调查中我发现,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费用了。由于山东省经济算中等发达,其居民收入水平比大学生家庭的收入水平还要低一些。所以实际比重可能比这个数目还要偏高一些,影响可谓深远。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目前,大学生消费市场已经形成,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消费不仅仅关系到自己、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问题。现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如今有的学生消费上大手大脚,还有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将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至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入大学,已经开始慢慢地融入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 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三)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无论从哪方面讲,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已严重影响着高校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对大学生来说还应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结束语: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这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学生消费才会一路走上。

  大学随心所欲的自由生活,就像江湖里的种种传说,大把大把的空余时间,无数的比赛活动,浪漫的恋爱,日上三竿的懒觉,大家似乎只看到大学课外生活的“逍遥多彩”,却忽视了最重要的是学习。然而,原本应该是学习的上课时间,玩手机,却成为了学生认真听课的一大杀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数据,来了解大学生上课玩手机这一现象。

  大学是人生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我们不能只顾观赏风景而忘记我们的任务是坚持奔跑。我们要始终坚信高科技能够引领我们前进,而不是倒退。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实际派发问卷的方法。发放问卷50份,收回48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问卷48份。

  一.令人震惊八成多大学生上课玩手机

  调查的对象男女性别比率分别为46.6%和53.3%。果显示,在被访问的大学生中,竟有82.5%的同学承认每天上课都在玩手机,而无心听课;其中,40%的学生经常上课玩手机,40%的学生每节课都在玩手机。由此可见,大学生上课玩手机已成为普遍现象。

  二.上课玩手机原因数据分析

  据调查44%的学生玩手机是因为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无聊;40%的学生是因为上课累了,想放松一下才玩的。有一小部分学生是受其他同学的影响;20%的学生是因为.需要查阅资料而39.9%的学生习惯了;在时间上,有24%的学生能玩整堂课。由此可知,寂寞无聊,浏览网页打发课堂时间,成为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主要原因。而其中的大多数学生认为上课玩手机互不影响,也不会影响老师讲课。

  三.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具体内容分析

  42.8%的学生选择聊QQ看空间;44.6%的学生选择上上微博;24%的学生用来发短信。33.2%的学生选择了玩游戏看小说看电影,只有5%的学生是用来查资料看书的。由此可见,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娱乐的工具,而只有少部分同学学会利用手机。

  四.对于大学生玩手机时的上课科目的数据分析

  24%的学生选择了在思想政治课上玩手机,32%的学生选择了在公共基础课上玩手机,44%的学生选择在选修课玩手机。由此看来,不管上什么课,玩手机现象似乎愈演愈烈,因此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

  五.对于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心理反应的数据分析

  据调查有54%的学生会感到愧疚但还是禁不住会玩,仅有6%的学生不会感到愧疚,有18%的学生认为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也是浪费自己的时间;56%学生认为虽然觉得不妥当,但还是忍不住;20%的学生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找点乐子。调查还显示,52.3%的学生上课玩手机并不认为有什么愉快的感受。由此可见,玩手机已经成为学生下意识的“习惯性”,即使心里有愧疚,但还是很难改正,这种心理,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上课效率与效果。

  六.对于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的分析

  (一)大学生购买手机的动机

  考虑经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对大学生的手机消费动机明确,消费欲望强化,大学生逐渐形成了具体的购买动机。大学生的消费动机可以分为一下几种:

  1、求质量与实用的购买动机。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最注重的还是质量与实用功能:多数的被调查者表示,好用与耐用是最重要的;此外,还有部分的人认为手机的售后服务质量是关键的。

  2、求新款式新功能的购买动机。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首先考虑手机的外观设计,如形状、大小、厚薄、材料、颜色等。同时,有65%的学生希望拥有为“大学生量身订做的手机”。其次手机的内部功能,如是否支持中文输入、是否支持WAP、是否支持语音拨号、是否具备免提功能等。且多数被调查者均明确表示,选购时会优先考虑质量可靠、设计轻巧、款式新颖、色彩时尚、功能够炫的手机。

  3、求方便的购买动机。调查得知绝大部分的大学生消费者购买手机的真正目的在于方便与家人、朋友、同学、用人单位联系。

  4、求价格廉价的购买动机。当价格在他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他们会选择购买他们中意的新款手机。

  (二)、大学生对品牌的概念

  这也是手机商们最想知道的问题,到底哪个手机商拥有的顾客最多呢?根据我们的调查,最多人使用的手机牌子是――诺基亚,调查显示一共有57%的人使用这款手机,耐用是它的一个最大卖点,而不断扩张的功能也使不少人选择它;而排名第二位的是索尼爱立信,虽然使用者人数却是诺基亚的三分之一,即总人数的19%,但它的市场份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亮丽的外形与实用的功能是不少人选择的的重点:第三位是三星,占16%,三星虽然拥有高技术,但价钱却令不少学生消费者望而却步;其他品牌则仅占总数的百分之一二。可见诺基亚这一世界手机销售商果然不负众望,霸占了头位。

  80%以上使用诺基亚手机的大学生还表示,下次还选诺基亚。

  (三)、大学生对手机价格的敏感程度

  64%的大学生能接受的价格区间在1000――20xx元之间,11%的大学生能接受的价格在1000元以下,16%愿意考虑20xx――3000元的手机,其余9%则能够接受更高的价格。以上数据表示,大学生普遍接受的价格区间为1000――20xx元。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科技产品的认识与购买不再是盲从,而是自主的选择,随着认识的加深,对于“新潮”的追随比起改革初期显得理智、透彻,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辨证统一!科技的发展再次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手机这一科技产品在实践中得到人们的认可,而品牌上的选择则是各自需求,品牌的建立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质量与信誉的合。大学生属于纯消费群体的性质决定了大学生手机的购买与消费。矛盾是发展的动力,由于人们对科技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使得生产产家不断开发新产品,手机的功能,外观在不断的完善。大学生对新技术的掌握能力也相对提高,为适应社会主流,科技不断向前发展,手机的使用不再是单单的打电话,90年代的手机已经被人们所遗忘。社会发展着进步着,实践证明了手机这一科技产品为人们开发利用,并将随着社会进步而前进。但是殊不知,真是由于对新手机的好奇心,才造成一部分学生利用上课时间进行”摸索“与”研究“。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是一日三餐中的第一餐,早餐不仅需要营养丰富,更需要每天坚持,早餐对我们很重要,不是早餐等于慢性自杀。然而,现如今,部分大学生不吃早餐的问题日益显现。为了解大学生吃早餐情况,我们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做了关于大学生吃早餐情况的调查,我们于20xx年5月1日-5月3日在南阳理工学院,对各个院系的学生做了调查。

  我们以一百份调查问卷,对我校的问法学院,音乐学院,软件学院,建筑学院,及经管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结果分析统计,我校学生早餐就餐情况如下:

  67%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健康情况表示满意,其中女生对自己健康状况满意的比男生要少;3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健康情况一般;但是没有大学生对自己的健康情况表示不满意。说明身为青年人的大学生正处于活力四射的阶段,健康状况良好;也说明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也不够强。

  对于吃早餐的重要性,27%的大学生认为非常重要;67%的人认为一般;6%的人认为没必要。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都没有认识到吃早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于吃早餐的次数,73%的大学生每周吃3-4次早餐;13%的学生为1-2次:14%的学生每周吃早餐的次数为5-7次。而且,吃早餐的次数与大学生的早上有无课程有密切的关系。例如:67%的大学生每周有三次早上有课,这与前面的每周吃早餐的次数是对应的。

  同时,吃早餐的时间与早上有无课程也有密切的关系。67%的大学生早上吃饭时间为7:00-8:00;27%的大学生为8:00-9:00;只有6%的大学生为9:00-10:00这一时间段。这些数据都说明了大学生早上有无课程的重要性。

  对于吃早餐的时间和地点:20%的人选择在学校餐厅;33%的人选择在教室;27%的人选择在路上解决;20%的学生在宿舍,其中男生占三分之一,女生占三分之二。据统计分析,在宿舍就餐大多与早上有无课程有关系,在学校餐厅或者在教室或路上与起床的时间早晚有关。 73%的大学生吃早餐的时间为5-10分钟,27%的为10-15分钟;其中男生的就餐速度普遍比女生快。

  关于吃早餐的类型和变化度,47%的大学生选择面包牛奶类食物;50%的选择豆浆,豆腐脑,包子,粥类,这一类别中男女比例相同。大约3%的人选择面食一类。其中,37%的大学生早餐类型一成不变,其他的都会变化。

  对于大学生不吃早餐的原因,40%的大学生因为起来晚来不及吃;30%的认为吃早餐太麻烦;15%的大学生没有吃早餐的习惯;5%的认为早餐质量不好;4%的大学生是为了节食减肥;还有大约5%的是为了省钱和其他原因。

  对于是否了解不吃早餐的危害这一重要问题,13%的大学生非常清楚;60%的学生大概了解,27%的大学生不了解,(男生不了解的要多于女生的比重),由此看来,大学生不吃早餐与他们的意识有很密切的关系。对于是否要改变不吃早餐这个不良习惯的调查,6%的大学

  生认为没有必要改;53%的学生认为需要改;大约有41%的大学身认为自己没有形成不吃早餐的生活习惯。

  关于吃早餐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影响问题:27%的大学生认为不吃早餐对其生活和学习没影响,其中大多数为男生;73%的大学生认为有影响;影响主要集中于:第一,会头晕,睡眠不良;第二,学习没精神,没质量,没效率。从这个数据中我们也可以得知:早餐对我们大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不吃早餐明显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的。

  关于大学生吃早餐的一系列问题,虽然只做了南阳理工学院的部分院系的调查,但根据结果我们也知道,这是一个普遍问题,不仅是某个院系,更是全校存在的问题,甚至是很多的高校都具有的情况。

  早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给人提供能量,让人有更充沛的精力去生活和学习,而且还能促进我们大学生身体的健康。这个百利而无一害的习惯我们大多数学生却不能好好坚持下去。营养学家也指出,人经过一夜的睡眠之后,胃早已排空好,前晚所吃得营养物质早已被消耗完,急需补充。所以我们大学生一定要把吃早餐的习惯坚持下去,尤其是男生,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女生,不仅要坚持下去,而且还不能马马虎虎。要想身体健康,就要先从吃早餐开始。

  我们说早餐对我们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那么不吃早餐的危害到底有哪些呢?不吃早餐的危害:第一,不吃早餐会造成低血糖,使人精神不振,第二,会使大脑出现能量不足的现象,影响记忆力。第三,易患胃炎等慢性肠胃疾病。第四,不吃早餐会诱发胆结石。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在学校开展各种鼓励学生吃早餐的宣传活动 ,第二,提倡学生吃有营养的食物,合理膳食,均衡搭配。第三,学校餐厅要提高早餐质量优化服务,使每个学生迟到舒心满意的早餐。第四,学校也可以调整好课程。

  调查人:汪双 20xx年5月8日

  前言:这份关于大学生恋爱情况的调查报告,既不是由我个人独自完成,也不是属于推荐之列,而是我在中国计量学院的一份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自制了一份调查表,采取了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随机发放了100份调查表,通过数据分析、结合前份报告,得出了这份调查报告。

  大学恋爱的普遍和学生思想的开放,使得这次调查显得比较顺利。

  通过调查,我发现39%左右的同学正在谈恋爱,61%的同学没有在谈恋爱。而在谈恋爱的人中,随着年级的上升,恋爱的人数比例也呈上升趋势,大一中,有 22.5%正在谈恋爱,大二.大三.大四中,分别为35%、46%、52%。

  早恋的现象比较严重,在16岁以前谈恋爱的达到了15.4%,17-18岁为23%,19-20岁为19%,就是说57.4%的人都属于早恋,20岁以后的只为9.6%。而没有谈过的为33%。原因是刚刚高考结束的大一新生,一下子到了一个轻松的环境,没有了束缚,谈起恋爱也自由多了。

  关于选择的恋人是自己喜欢的还是喜欢自己的,大概65%的人选择了自己喜欢的,35%的人选择了喜欢自己的。65%选择自己喜欢的人中,男生的比例为 83%,女生为17%;而35%选择喜欢自己的人中,女生占了78%,男生为22%。为什么出现这种差异呢,男生本来就喜欢具有挑战性,越是竞争激烈对男生而言越是精彩。女生却偏偏相反,很多女生都喜欢被人追,很少会有女生主动去追一位男生的。这既是女生的一种矜持,也是一种虚荣心理。

  在谈恋爱的动机原因中,超过一半的原因是彼此有吸引对方的地方比例为54%;而为了有人陪,内心空虚的人也很多,为23%,怕没面子的人为6.6%,其它的为16.4%。

  在回答恋爱会不会对自身产生影响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选择了“会”,有学者指出:“对青年人来说,恋爱更多的是一种涉及生活全貌和人格整体的事情。如果说一个人进入青年期以后,在人格、生活态度以及人生观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导致这种变化的最大因素,大概莫过于恋爱的影响。而关于恋爱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时,35%的人表示,学习生活更有动力,此类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恋爱观,能正确地处理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具有积极的心态。当爱情遭受挫折时能较好地应对挫折,有利于学习生活;而8.5%的人认为变成“两人”世界,脱离集体,影响正常的同学交往;有25.6%的人认为影响了学习.

  根据调查,选择对方的依据中,32%的大学生首先考虑的是人品问题;34%考虑的是是否和自己性格相和,“选择好一个人非常重要,因为当你选择一个人时就意味这你的选择是一种生活、一种目标。一旦走了眼,那就意味着一场灾难。”因此人品和性格(是否和自己相和)是66%的大学生所选择恋人采取的依据。这是一种比较高尚的择偶标准,注重精神不在乎其他条件,如社会地位、物质等的择偶还要经受住社会现实的考验。当大学生情侣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担当家庭责任的现实问题直接摆在面前时,理想化的爱情能否维持还很难预测。也有11%的同学以相貌为依据的,这看也是正常,但这样的爱情难以天长地久。对于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依据,有15%选择这个,这其中女生占很大部分,很多女生则往往看重的是对方的能力,希望有一个能力比较强的男朋友。

  如何认识自己的恋人,将近一半是自己的老乡、同学或校友,为49.5%,在长久的相处过程中,产生了感情,正是所谓的日久生情;大学的社会活动很多,这样,接触的机会也增加,有20%的人是通过这种机会认识的;经朋友介绍的,比例也多,占到了18%,这是一种比较土的方法,但也是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而通过偶然机会碰到的只有7.5%,偶然碰到,本来就不怎么熟,那在一起的机会就更少。

  对于失恋的问题,被调查者绝大多数都认为顺其自然比较好,有82.3%同学能够对自己自我调整,转移注意力,而有16.7%的同学则认为自己不能很轻松得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甚至有小部分的人选择报复等一些不成熟的行为。

  最后,面对毕业和以后,有什么打算,25%的表示,大家在一起不容易,要好好在一起,坚持,努力走到最后,直至婚姻;也有15%的人表示,假如现实不应许在一起,比如与事业的冲突,城市的距离。父母的医院,只能选择分手;也有48%的人,认为以后的事情难料,顺其自然好;大约12%的人表示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想现在开开心心的在一起。

  在大学里,适当的爱情还是需要的,但我们不要过度的沉溺在爱情中,不要在热恋中迷失自己的方向,毕竟大学生活是我们学习和适应社会的关键时期,不能为了一时的快乐而把一生的幸福都抛弃了。对于爱情我们要始终保持一种平稳心,正确面对爱情。

【关于学生调查报告模板9篇】相关文章:

企业支援方案》,规定以后往海外发展的互连网企业中的优秀企业,将由政府给予资金及行政方面的支援。另外,为了解决陷入经营困难的.com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决定2月份成立资本金150亿韩元的.com企业专用基金。同时,政府今年还将投资1600亿韩元,到2005年为止计划投入1兆韩元发展韩国软件业。在韩国信息通讯部26日公布的《建设软件强国政策》中称,2005年计划实现以后,韩国国内软件产业的生产规模将达到 ”为410900个,占86%,“.net”为57300个,占12%,“.org”为9700个,占2%。和国内域名相似,国际域名注册也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和上海三大城市,广东以
Inc.)等最大的网络公司也表示,它们要使出浑身解数让中小广告主相信付费搜索的效力。百度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网站。
  被认为是在线广告的重大助力的电子商务也发展缓慢,因为许多消费者不习惯在线购物,而且仍然不愿意通过网络为产品付费。与此同时,中国发展迅速的虚拟网络游戏市场去年收入达人民币133亿元(合18.7亿美元),已经超过了在线广告和搜索收入之和。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中国目前的互联网普及率仅为16%左右,而世界水平为19.1%,美国为69.7%。

全国有多少人数喜欢上网,占全国的百分之几

我国13多亿的人口据不完全统计有近9亿的网民占全国总人口的7成多

中国上网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是百分之多少???

10% 官方数据,但也有一人多号的情况,本人估计在8000W左右的网民,这个数字最合理,绝对没错

中国会上网的人目前有多少?有哪些人至今不会上网不会开电脑?

十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平均站百分之65

想了解一下中国沿海地区22-30岁的,现在有百分之几的人还不会上网?

这和环境有很大关系,现在上海50到60的人也有半数灰上网了。
会不会上网,我个人认为是在生活中有没有要用到互连网。
象电子邮件啊,MSN,QQ等及时通信系统啊。
具体百分之几不好说,我个人的生活圈里没有不会的,就连我退休的舅舅,没天在线6个小时以上。

中国所有人口中,14亿人,对吗?就是说70%,有多少人?

目前还没有14亿人口, 70%有9亿多!

中国有多少亿人口?有些人说是13亿多,也有人说是14亿


截止2020年,中国人口14亿多。 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中国经济数据,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527万人,女性人口6847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5(以女性为100)。 扩展资料: 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规划》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口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战略导向和工作任务,是指导全国人口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并为经济社会发展宏观决策提供支撑。 到2030年,人口自身均衡发展的态势基本形成,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国总人口达到14.5亿人左右。 参考资料:人民网-中国大陆人口首超14亿 男性比女性多3049万人

网民为什么才8亿多。还有6个亿的是什么呢。中国只有14亿人口。那6个亿呢?

难道偏远地区的农民都能上网吗,还有城市里也有三岁以下的孩子和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也不是都上网啊


中国现在有14亿人口,当然包括台湾人在内吗?

应该代表台湾人在内才有14亿多。


中国现在有多少人口,几乎多少人上网?

我国上网用户人数 *1.上网用户总人数为10300万人,95%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为【9678万人,10922万人】。 *2.按上网方式划分,如表4.1所示: 表4.1 不同方式上网用户数 专线上网 用户数 拨号上网 用户数 ISDN上网 用户数 宽带上网 用户数 2970万人 4950万人 550万人 5300万人 注1:通过多种方式上网的用户被重复计入各种上网方式中,故各种方式上网用户数之和大于上网用户总数; 注2:专线上网用户指通过以太网方式接入局域网,然后再通过专线的方式接入互联网的用户; 注3:宽带上网用户指使用xDSL、Cable Modem等方式上网的用户。 3.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其它设备(移动终端、信息家电)上网的用户人数为450万人。 (二)我国上网计算机数 *1.上网计算机总数为4560万台。 *2.按上网方式划分,如表4.2所示: 表4.2 不同方式上网计算机数 专线上网 计算机数 拨号上网 计算机数 其它方式上网 计算机数 670万台 2070万台 1820万台 我有这个报告,你若要,就发给你 参考资料: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求采纳


现在中国的上网人数有多少了?


最新数据 (截至2008年5月31日) 网民数量: 2.1亿人 家庭上网计算机数: 7,800万台 网站数: 150万个 国际出口带宽数: 368,927M


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21亿,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爱点外卖?

放眼全球,或许属中国人最爱点外卖。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21亿,占网民整体规模的一半左右。 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外卖产业2019年上半年市场约为2623亿元人民币,预计2019年全年的交易金额将从2018年的4613亿元增长到6035亿元,名义增长超三成。 这份由美团研究院和中国饭店协会外卖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外卖产业调查研究报告(2019年上半年)》还揭示了出很多有意思的现象。 外卖甜点饮品最受欢迎 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外卖消费以美食和甜点饮品为主,外卖品类从餐饮向非餐饮拓展。其中快餐小吃是第一大美食细分品类,2019年上半年在美食品类中占比高达69%,其次为西餐、地方菜、海鲜烧烤、日韩料理等。甜点饮品方面,奶茶果汁、甜点、面包/小蛋糕、生日蛋糕、咖啡是主要消费品类。 2019年上半年美团外卖美食品类分布 随着智能配送系统的加持,中国外卖产业的即时配送能力不断提高,外卖的服务场景由餐饮拓展至生活超市、生鲜果蔬、医药健康、鲜花绿植等多个品类。 喜欢在家还是办公室吃外卖?调查数据显示,住宅区成为第一大消费场景,2019年上半年在所有场景中的订单占比一半,其次为写字楼、学校、酒店、商铺。 报告说,外卖产业增长由用户规模增长驱动转为用户购买频率增长驱动。什么意思?就是说,点外卖的人,点的次数越来越多。 数据显示,美团点评平台上每位交易用户2017年的平均交易笔数为18.8笔,2018年增至23.8笔,从2018年7月1日到2019年6月30日的平均交易笔数增至25.5笔。 白天、晚上、夜间都在吃,外卖消费时段从午餐、晚餐双高峰向全时段扩展,夜间消费订单占比明显提升。 在外卖品类日益丰富、配送越来越快捷便利化、餐饮商户主动延长营业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外卖消费时间开始从午高峰和晚高峰向全时段扩展,夜间消费(晚18点至凌晨6点)订单占比明显提升。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美团外卖夜间消费在全天消费中的占比高达35.7%。这也从侧面反映,中国繁荣夜间经济效果显现。 “夜猫子”爱吃啥?主要是快餐小吃、西餐、海鲜烧烤为主,其中西餐品类在夜间消费中的占比较高,但20点之后西餐品类在夜间消费中的占比迅速下降;海鲜烧烤品类在夜间消费中的占比有所提升。 有意思,晚8点前西装革履,晚8点后返璞归真啊! 2019年上半年,用户在美团外卖平台上消费了超过1.5亿单海鲜烧烤。海鲜消费以小龙虾、花甲、生蚝为主,烧烤消费偏好羊肉串、香辣鸡翅、骨肉相连。 上半年美团平台小龙虾的订单量超过了2000万单,按照一份订单平均15只小龙虾计算,2019年上半年美团外卖共销售了3亿只小龙虾。

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上的外卖用户规模达到了多少?

截至今年六月,我国的外卖用户规模达到了多少?现在我们的数字应用在快速增长,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数字生活。而我们在生活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手机的应用,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手机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必须品了,我们在每个应用几乎都可以用手机给办了,而餐饮业作为我们人类必不可少的行业在这个数字行业也有一些最突出的表现,那就是一些餐饮电商的出现比如饿了吗、美团之类的,那么我们国家今年外卖用户达到了多少? 今年我们都知道在前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被迫进行隔离而我们自然也不太会想去那些比较聚集多的地方,而那些餐馆饭店无疑就是这样的聚集地,但是人们还是无法离开食物于是这些网上的外卖用户就在疯狂增长,据统计在今年六月我们国家的外卖用户已经达到了3.6亿。而且这些数据还在疯狂的增加,因为这些网上外卖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方便,我们只需要在家用手机轻轻一点下单那么他就会送到我们面前,而这对于那些没有时间进行做饭的上班族无疑是一个好的东西。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数据时代,所以在未来我们这些数据就会更加增多这是无疑的,因为我们将来的生活节奏会更加加快我们有时候就会跟不上这种节奏所以我们就是需要这些网上外卖的出现,他们的出现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 但是随着网上外卖用户的增多,街上那种外卖小哥也在快速增加这就会对于我们的交通事业有一些冲击,所以我们要在交通出行上面进行一些小心,确保这些人的人身安全问题就算晚到一些我们也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问题。

中国三大外卖平台市场份额占比是怎样的?

据8月22日消息,艾媒咨询日前发布2017上半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研究报告。报告预测,2017年外卖市场整体交易额将达2045.6亿元,增速为23.1%。主要的三大外卖平台中,饿了么以41.7%的份额继续领先,美团外卖则以41.0%的占比紧随其后,百度外卖的市场份额只有13.2%。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自2011年一直保持较高速增长,但整体市场正趋于稳定。2017年,外卖市场整体交易额预计突破2000亿元,与打车并列成为O2O行业交易规模最大的两个领域。 用户规模方面,2017年外卖市场用户将突破3亿,环比增长17.6%。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用户规模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在线外卖平台将主要从用户存量着手,提升服务质量,发掘已有用户多方位需求,提升用户粘性,维持用户群体。 从用户习惯看,艾媒调研结果表明,外卖已确立成为人们继做饭、堂食后的第三种常规就餐方式。点餐时间偏好方面,在有空做饭的周末,超过3成用户仍然表示周末经常点外卖;点餐频率方面,逾4成用户表示每周点外卖3次以上,这超过了多数一二线城市白领每周做饭的次数。 此外,外卖市场消费多元化趋势也继续加强,非正餐时段的外卖消费增长明显,接近6成受访用户使用外卖软件订早餐、下午茶和宵夜。分析认为,下午茶、宵夜等非正餐时段客单价较高,消费用户的购买力较强,这将成为用户价值挖掘的重点领域。 竞争格局方面,外卖市场的份额集中度进一步加剧。其中,饿了么以41.7%的份额保持领先,美团外卖以41%随其后,百度外卖则仍然保有13.2%的份额。结合近日饿了么即将收购百度外卖的消息看,二者一旦合并,份额将超过5成,这将极大改变目前饿了么和美团外卖的相持局面。除了扩大领先优势,报告分析还认为,饿了么这宗收购还将获得百度外卖在高端市场累积的用户和商户资源,以及百度的技术、流量入口等重要加持,这无疑将强化合并后新平台的竞争壁垒。

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亿,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未来外卖用户的人数会越来越多,也意味着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人不在学习做饭。 一、大家越来越接受这样的方式了。现在用户规模这么庞大,也意味着现在我们的国人不愿意在家里面做饭了。对于很多70后和80后来说,他们习惯性的在家里面吃饭,也觉得这样做饭的方式能够节约成本,在他们的想法里出去吃饭仿佛是一种奢侈,在外面点外卖也是很贵的方式,所以不愿意这么做。但随着外卖用户量越来越庞大,也就意味着现在的这个人群已经开始接受了点外卖的方式,抛弃了自己曾经每天在家做饭的现状。现在很多外卖平台为了激励大家点外卖,会给出很多优惠的外卖优惠券,很多商家也会给出很多特惠的套餐,总体算下来可能和大家在家里面做饭的成本差不多,所以这群人更喜欢点外卖的方式了。 二、会做饭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么庞大的用户量也代表了现在会做饭的群体越来越少了,可能对于70后和80后的女性来说,做饭是他们生活必备的一个技能,但是对于90后和00后来说做饭仿佛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累赘,因为点外卖和出去吃都非常方便。我们可以躺在家里面用手机下单就可以吃到自己想吃的美食,所以我们不需要再学会做饭。点外卖的方式会让更多的年轻人变得越来越懒惰,我们会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不会在学习做饭了。 我周围有很多已经结婚的年轻人依然不会做饭,他们每一天都会在外面点外卖,因为这样的方式不贵,也能让我们每天吃饱饭。我们可以把其他的时间用来陪伴自己的伴侣,或者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中国外卖用户超3亿,是不是意味着几乎所有人都离不开外卖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叫外卖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据人民日报网统计,中国外卖用户已经超3亿。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中国叫外卖的人越来特多了,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上班时间紧迫,没时间做饭。很多上班人员,由于工作压力大,在工作当中争分夺秒,根本就腾不出做饭的时间。再加上工作的地点和住的地方又不一样,在路上来回折腾,很浪费时间。 特别是到了夏天的时候,天气非常炎热,为了做饭来回奔波根本就得不偿失。而外卖随叫随到,给上班族节约了很多的时间,所以很多人就不愿意做饭。 第二,外卖方便快捷,比较省心。现在人的生活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一家人一年才相聚一次,有时候自己做一锅饭没人吃,倒不如直接点外卖吃,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尤其现在的90后,都不愿意把自己禁锢在厨房里,他们十指不沾阳春水,不太会煮饭,只享受现有的美食,外卖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第三,外卖价格相对便宜,味道鲜美。和家庭饭菜比起来,外卖反而色香味俱全,更受年轻人的欢迎。家庭菜一般都比较清淡,因为要迎合家里所有人的口味,吃起来寡淡无味。有些人对美食情有独钟,外卖可以随意搭配自己喜欢的口味,最关键的是直接省了刷碗的步骤,节约了不少时间,因此,很受年轻人的青睐。 但是外卖吃多了并不好,我们无法保证外卖的卫生,也许食材已经不新鲜,所以平时一定要节制,最好自己做饭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多人玩的游戏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