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认为现实社会描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感关系和历史作用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知识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

2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

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

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

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

主义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根本的经济社会根源。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方式重大变革

(2)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

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1)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到首位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

(3)结论:工人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

(4)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

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条件。(2)马克思主义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列宁在新的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

3、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 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决定的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反映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

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万物两大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一切活动两大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问题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①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

一元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物质或精神。

一元论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因而是第二性的。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心灵、意识、观念

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只存在于个人心灵之中,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因而是第二性的。

二元论:世界有两个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本

②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认知的不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人们面对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历史上又形成了有神论与无神论的观念,反映了哲学思想中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对立。

有神论:以不同的方式承认超自然、超社会力

量的存在,认为神是世界的主宰,神支配和决定着人类的命运。

无神论:以不同的方式肯定物质世界的客观性

和规律性,否认超越物质的神的存在和作用。在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之后,还必须回答

世界是怎么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不同的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的意义

①它为研究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指导线索, 为划分哲学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是反对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锐利武器。②它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原则。

恩格斯:“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第一、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第二、坚持了彻底的可知论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物质性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的基本特征(1)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要素是客观的; 实践的过程是客观的; 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

(2)自觉能动性:是指人的实践不同于动物盲目的本能活动,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3)社会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进行;无论是实践主体,对象、手段,还是实践的目的、方式、结果,都要以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为前提,并受其限制;人的实践活动又改变着原有的历史条件;实践的历史性更重要的是表现在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首先,实践是人独有的活动

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4.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的现实基础。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

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恩格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事物的发展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5.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客观辩证法:指客观事物的辩证法,即客

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2、主观辩证法: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

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

6.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定义: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

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特点:前因后果

2.辩证关系 ①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同时又是不确定的②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③关系是复杂多样的。a.一因多果,同因异果 b.一果多因,同果异因 c.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①原因和结果范畴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的内在依据,反对宿命论和神学目的论

②指导人类总结经验,预测未来,自觉地从事有目的的活动

1.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

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和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2.辩证关系:既对立又统一 A.对立表现在:

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主要的原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偶然性产生于事物外部的、次要的原因,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B.统一表现在:

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

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过渡,相互转化。3.方法论意义

①坚持唯物主义辩证决定论,反对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②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首先要立足于必然性即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

③不要忽视偶然性,而要善于利用有利的“机遇”和偶然性因素

1.现实性:指现在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性。

可能性:指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可能性:在不同的程度上有着客观的根据和条件

不可能性:指一事物的出现在现实中没有任何客观的根据和条件,因而它是永远不能实现的东西

现实的可能性与抽象的可能性 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 2.辩证关系

对立性:一个表示的是客观情况,一个描述的是事物的发展趋势

统一性: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新的现实。因此,把握这一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就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不利的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3.方法论意义

①从现实性出发,并对可能性作出全面分析

②争取好的可能性,防止坏的可能性

③进行量的分析,把握可能性的大小

④积极创造条件,以实现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

1.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2.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必须首先注重事物的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反对只注意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

2)根据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的原理,我们要善于利用、发现、改造、创新有利于表现和促进内容的各种形式,反对形式虚无主义。

1.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2.辩证关系 对立性:

A、现象是个别、片面和表面的东西,是事物本质的具体表现,本质则是同类现象的共性,深藏于事物内部;

B、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C、现象可以直接感知,本质只能用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

现象从属于本质,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

①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动的现象 ②对现象及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③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偶然性是必然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二者辩证联系,不可分割.科学探索的任务是揭示事物的规律,即通过大量偶然性发现必然性。

偶然性是科学活动中的“机遇”,对科学发现有着重要作用。把偶然性看作科学的敌人就无法

认识必然性,实际也就取消了科学。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指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

人的意识,想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

配,不管人们是否承认,认识的到,它都客观

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

8.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1、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都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9.意识的能动作用及表现

含义:意识能动性指人的意识具有能动的反映

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的能力。表现:

(1)意识赋予人的活动以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本身是一个能动创造性过程。(3)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4)意识活动对人本身的调控和改造作用。

1.实践和认知的主体与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等

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2.实践主题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3.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的方向运行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反映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

经验、和实践的,是先天就有的。它坚持从“思

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4.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级。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

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

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和抽象性 3.辩证关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③在实际认识过程中,二者相互交织、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认识过程中第一次能动的飞跃

1.认识过程中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2.第二次飞跃的意义

①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加以检验、修正和发展

②理性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 3.实现第二次飞跃的途径(1)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

(2)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变为群众的行动(3)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2.认识运动的无限性

原因: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2.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就算完成了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意义:(1)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坚持群众路线的认识方法

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无条件性

①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人的认识本性能够正确反映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真理的相对性、有条件性

①从广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一领域、某一过程的正确反映

②从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1)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之中有相对

(3)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到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①就真理的本性来说,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才能进行检验。②就实践的特点来说,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能充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并加以对照和检验。

7.时间作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只有实践能

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实践对真

3.实践标准和逻辑证明的关系

(1)逻辑证明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逻辑证明不能代替实践检验

8.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要有效的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的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际必须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达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主管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总和。

(2)社会存在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3)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4)生产方式则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主要内容,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决定力量。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

存在的反映,是社会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一切政治、法律思想和一切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科学等多种意识形式。(1)社会存在反映的不同层次来看,可以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2)社会意识的主体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3)从对经济基础的不同关系来看,可以分为社会意识形态和非社会意识形态的其他社会意识形式。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派生。

(2)社会意识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实现的。

(4)正确而充分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4.社会意识相对的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第二,社会意识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

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意义

(1)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2)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宣告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

1.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

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2.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

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

(1)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首先,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根源。

其次,经济基础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特征。

再次,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化。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反作用

任何上层建筑总是同自己的经济基础基本相适应的,为其服务,因而对它始终起着维护和巩固的作用。

当上层建筑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即对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相适应,就能够对它们起着促进的作用;否则,就会起阻碍和破坏作用,甚至使社会经济遭到崩溃。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断地产生而又解决,解决而又产生。在这个矛盾运动过程中,贯串着一种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即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5.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意义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分析社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和政策,以及改造社会的重要客观依据。它也是我们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

6.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意义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分析社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和政策,以及改造社会的重要客观依据。它也是我们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客观依据。

3.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科学是由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等构成的理

性认识的逻辑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关

技术是科学的转化形态,是用来为社会服务的各种物质手段、方式、方法,是工艺技巧、操

作方法、程序规划和劳动经验的总和。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马克思: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既能够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4.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1、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

2、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

3、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凡是顺乎社会历史潮流,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人们,都属于人民群众。从量上说,它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力量,首先表现在他们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作用的社会制约性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

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的瓦解,导致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途径 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的原始积累:用暴力手段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5世纪后30年(开始)16世纪(高潮)19世纪初(结束)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封建专治越来越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暴力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

继尼德兰革命之后,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随后,在英国爆发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2.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

恩格斯: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它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以分工和协作为前提 开放、进取

商品经济产生条件:社会分工(基本条件)

不同的利益主体(决定性条件)商品经济的类型: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

4.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任何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

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

价值是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

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差别。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

者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按一定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

(3)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1)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2)交换价值和价值关系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1)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过程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质,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同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无关。

(2)抽象劳动:撇开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

抽象劳动是抽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实体

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属性。(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在时间上、空间上不可分割,缺一不可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区别: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

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当商品卖不出去,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

盾激化。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具体劳动决定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决定价值

(4)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解决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劳动价值论方面的重大缺陷,从根本上论证了价值的本质,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2.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3.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6.商品的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1)商品的价值量与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有密切的关系

简单劳动是不必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3)价值规律

内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要求:律体现着商品经济发展运动过程的必然趋势,它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作用:

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的分配

第二,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第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

第二,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第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

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

7.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使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8.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作用即劳动。条件:

可能性: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必要性: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盛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三个部分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身并不是商品

10.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资料

含义: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

特点:第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

第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

价值增值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

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含义: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

延长了的价值的形成过程 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补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11.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实践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12.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在这一阶段,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值,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通过商品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满足人们的需要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值,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13.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社会生产社会

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

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表现为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14.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

国家除了对内发挥政治统治职能之外,还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与维护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与全国各名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与共同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第一节主要知识点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P27)2、哲学的基本问题。(P28)3、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有神论、无神论;辩证法、形......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重修考试大作业学习中心: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目: 1、为什么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2、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外社会实践报告课题名称: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产生及发展的背景实践形式:实地参观,参阅相关书籍,观看主题影片参与小组:12土木6班组长孙辉组员邵伟、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从总体上把握和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宗教的科学

  宗教学就是研究宗教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宗教的科学。马克思主义chuangshiren对宗教问题的研究,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学。其中有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党的英明领袖,也有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

  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任继愈先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佛教,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1963年10月,任继愈先生将自己的佛教研究论文结为《汉唐中国佛教思想论集》出版。1963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党内文件中批示:

  这个文件很好。但未提及宗教研究。对世界三大宗教(耶稣教、回教、佛教),至今影响着广大人口,我们却没有知识,国内没有一个由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研究机构,没有一本可看的这方面的刊物。《现代佛学》不是由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文章的水平也很低。其他刊物上,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写的文章也很少,例如任继愈发表的几篇谈佛学的文章,已如凤毛麟角,谈耶稣教、回教的没有见过。不批判神学就不能写好哲学史,也不能写好文学史或世界史。这点请宣传部同志们考虑一下。

  这个批示后来以《加强宗教问题的研究》公开发表。

  毛泽东的批示和任继愈先生《汉唐中国佛教思想论集》的出版,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诞生的标志性事件。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同根共生的关系

  马克思宗教学的直接前驱,是德国的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和《宗教的本质》。

  德国古典哲学是在批判宗教观念中诞生的,也是在批判宗教观念中结束的。对宗教观念的批判,贯彻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全过程。因此,德国古典哲学,也是德国当时的宗教学。马克思主义的chuangshiren,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过程中,结束了德国古典哲学,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也结束了德国当时的宗教学,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是同根共生的关系,二者的理论基础完全一致。只是由于各自的任务不同,在进一步发展、涉及各自具体问题时,分成了两个思想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012年最新版第一卷第一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第一句话就是:“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正是在这一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指出: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感,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因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的经典哲学著作,也是马克思的经典宗教学著作。类似《〈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著作,还有《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LUDE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马克思、恩格斯这些经典的哲学著作,同时也是他们的经典宗教学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问题的那些经典论断,往往也是关于宗教问题的经典论断: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这个问题以尖锐的形式针对着教会提了出来: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

  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

  因此,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学。而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学,必须深入研究宗教问题,首先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前驱者关于宗教问题的研究成果。

三、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直接先驱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直接先驱,是德国古典哲学对宗教的批判。再向上追溯,就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也是彻底的无神论思想。“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特别是法国唯物主义,不仅是反对现存政治制度的斗争,同时是反对现存宗教和神学的斗争。”以狄德罗、霍尔巴赫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毫不留情地揭露基督教神父的虚伪和贪婪,揭露所谓神的存在和神的意志不过是神学家们编造的谎言。而相信这些谎言,乃是由于人民大众的愚昧。

  法国唯物主义者的这些结论,是他们深入研究宗教、主要是研究基督教的结果。他们用物质的统一性否定了上帝的存在;用运动的物质否定了上帝是运动的第一推动力。他们用物质自然形成多样性的世界否定了上帝创造世界和对世界的主宰作用。他们用“精神思维是脑髓的功能,如同味觉是舌头的功能一样”,否定了人死灵魂不死的宗教教义。这是他们的哲学成就,同时也是他们的宗教学成就。他们的这些成就,成了后世宗教批判的出发点。

  法国唯物主义哲学,是法国十八世纪后期政治革命的思想先导。就在法国革命轰轰烈烈进行的时候,从康德开始的德国古典哲学诞生了。德国哲学家们虽然没有像法国哲学家那样,同教会、甚至同国家进行公开的斗争,但是德国古典哲学同样做了政治革命的先导。德国哲学家们大多数也不是唯物主义者,而是唯心主义者,但在批判宗教这个问题上,却和法国唯物主义哲学一脉相承。在法国哲学宗教批判的基础上,德国古典哲学一面纠正着法国哲学宗教批判的缺点,一面继续深入地开展了对宗教的批判。

  首先是康德,他用自己的先验批判哲学证明,无论在人类的先天理性还是后天经验中,都没有上帝(God)存在的可能。他驳斥了以前关于上帝存在的所有证明,宣布这些证明都是无效的。以致德国著名的诗人海涅评论说,康德“袭击了天国,杀死了天国全体守备部队”, 使世界的最高主宰“未经证明便倒在血泊中”。黑格尔则以自己具有“巨大的历史感”的辩证思维,成就了一批“在政治上和宗教上都可能属于最极端的反对派”的思想家。不仅如此,黑格尔还对十八世纪以来揭露基督教会黑暗统治的言行进行了哲学总结。他指出教会的腐败,其原因在于那些教会本身也是一个世俗的群体,他们有财产,有宝物,也有粗糙的情欲,从理论上解释了教会腐败的原因。

  黑格尔死后,他的弟子施特劳斯写出了《耶稣传》,发现基督教经典中有关耶稣的故事和神迹,不过是人们虚构的神话。这些神话之所以能够广泛而持久的流行,乃是因为它表达了许多人心里已经存在、但未能说出的愿望,而不仅是骗子遇到傻子的结果。同时代的布鲁诺·鲍威尔不认为福音书里那些故事是人们无意识的虚构,而是基督教团体有意识的创造。他还证明,“公元40年还以高龄活着的亚历山大里亚的犹太人斐洛是基督教的真正父亲,而罗马的斯多亚派塞涅卡可以说是基督教的叔父。”恩格斯认为,这是鲍威尔“最卓越的研究成果”。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最后一位哲学家。他的《基督教的本质》使德国古典哲学跳出了黑格尔“纯粹精神”的唯心主义体系,“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费尔巴哈认为,人,是一个有灵魂、能思维、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我们的意识,是人脑的产物。宗教观念,是幻想的产物。创造世界、主宰世界的最高神,乃是人类的思维把意识自身的无限性外化的结果。因此,神的本质,不过是人的本质。人们对神的崇拜,不过是对人的本质的崇拜。而这样的崇拜,是有害的。人类应该把神的本质还原为人的本质,把幻想中天国的生活还原为现实的人的生活。人们不要相信神,而要相信自己,为追求现实的幸福而奋斗。

  从康德到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别,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争。但在批判宗教方面,方向则是一致的。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和法国唯物主义也是一致的。这是正处于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对宗教的态度,是进步的意识形态。正是在这种进步的、批判的宗教学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理论基础。

  虽然德国古典哲学比法国唯物主义更深刻地揭露了宗教的本质,阐明了宗教从起源到发展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因此,它是一种更加深刻的宗教学——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进步的宗教学。但是德国古典哲学不如法国唯物主义的地方,是这些哲学家几乎都保留着一条宗教的尾巴。康德在理性认识上废除了上帝,但在道德实践领域又创造了一个上帝。黑格尔的辩证法否定了固定不变的世界,因此也否定了上帝的创造。但他的绝对观念本身,却不过是上帝信仰的虚幻残余,一个哲学化了的神。至于费尔巴哈,他也要创立一个没有神只有“爱”的宗教,以满足人们的依赖心理的需要。

德国古典哲学对宗教的批判,应该继承。他们保留的那条宗教的尾巴,则必须切除。完成这项工作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四、“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终极目的

  马克思主义的chuangshiren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也就是德国古典宗教学对宗教的批判精神,但是否定了他们的宗教尾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一上来就肯定了德国古典哲学批判宗教的正确性和历史意义,同时又明确指出:

  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 这种批判撕碎锁链上那些虚幻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

  因此,新的哲学或者宗教学,不仅要把黑格尔的头脚倒置的辩证法颠倒过来,跳出黑格尔“纯粹精神”的思想体系,也不需要康德实践理性的上帝和费尔巴哈的爱的宗教,坚持彻底的无神论立场,把“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撕碎锁链上那些虚幻的花朵”,作为对待宗教的目标和宗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本质。

五、用历史说明宗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德国古典哲学在黑格尔哲学著作中“得到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终的表述”。在黑格尔哲学看来,人类的历史,也包括自然界的历史,不过都是绝对观念自身矛盾展开的历史;是人们的观念,甚至仅仅是宗教观念,在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他们不知道,推动观念、包括宗教观念发展的动力,乃是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

  人们头脑中发生的这一思想过程,归根到底是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这一事实,对这些人来说必然是没有意识到的,否则,全部意识形态就完结了。

  这是一种新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的特点是:

  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简而言之,也就是从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发生发展的变迁去说明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变迁,而不是相反。在马克思以前的历史观,总是把世俗的问题化为宗教问题,用宗教来说明历史;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则是把宗教问题化为世俗问题,用历史说明宗教。

  用现实生活条件的变迁去说明宗教的变迁,也就是用历史去说明宗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原则。

六、只有当宗教反映的现实生活条件消失,宗教才会消失

  因为意识形态的发生发展决定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那么意识形态的命运如何,就与它们所反映的物质生活条件直接相关。宗教观念的命运,就决定于它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状况:

  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联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发展史的自然产物。

  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必须有社会的行动,使社会占有和有计划的控制使用全部生产资料:

  为此首先需要有社会的行动。当这种行动完成的时候,当社会通过占有和有计划地使用全部生产资料而使自己和一切社会成员摆脱奴役状态的时候(现在,人们正被这些由他们自己所生产的、但作为不可抗拒的异己力量而同自己相对立的生产资料所奴役),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现在还在宗教中反映出来的最后的异己力量才会消失,因而宗教反映本身也就随着消失。原因很简单,这就是那时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反映了。

  自然,要能够使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进而有计划地使用它,再进而达到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会经过许多痛苦的历史发展过程。然而,这是使宗教归于消灭的唯一的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宗教不是被消灭的,它也不可能被人为的加以消灭,而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自然消亡的。在宗教消亡的过程中,社会不是直接同宗教作战,而是同产生宗教和宗教反映的物质基础和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作战;不是用强制的手段废除或者抛弃宗教,相反,而是实行信仰自由的政策。而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乃是因为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有它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基础。

七、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原则,但不能忘记“把信仰从宗教的妖术中解放出来”的终极目标

  欧洲中世纪,在以罗马教会为首的基督教会统治下,当时的欧洲人没有信仰的自由。如果对当时的宗教信仰提出疑义,就会被认为是宗教异端甚至无神论者。轻则遭受鞭打监禁等刑事处罚,重则被处以火刑。16世纪,德国人LUDE反对罗马教会,改革教义,创立新教。此后又有法国人加尔文等,继LUDE之后,改革教义,创立不同的新教教派。新教遭受以罗马教会为首的旧教的镇压,欧洲经历了数十年的宗教战争和一系列的革命运动。经过这些革命运动,欧洲人为自己挣得了可以信仰旧教,也可以信仰新教某个教派的信仰自由。英国、法国等一连串的革命运动,使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美国人“不自由,毋宁死”的kouhao,就是可以信仰不同宗教的自由。

  马克思高度评价了信仰自由的政策,认为信仰自由乃是人的一种基本权利:

  这种人权一部分是政治权利,只是与别人共同行使的权利。这种权利的内容就是参加共同体,确切地说,就是参加政治共同体,参加国家。这些权利属于政治自由的范畴,属于公民权利的范畴;而公民权利,如上所述,决不以毫无异议地和实际地废除宗教为前提,因此也不以废除犹太教为前提。……

信仰自由就属于这些权利之列,即履行任何一种礼拜的权利。

  在人权这一概念中并没有宗教和人权互不相容的含义。相反,信奉宗教、用任何方式信奉宗教、履行自己特殊宗教的礼拜的权利,都被明确列入人权。信仰的特权是普遍的人权。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之所以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在资产阶级社会中,人们依然受着异己的经济、政治力量的支配,宗教反映活动的事实基础和宗教反映本身也还一起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强制人们不信宗教,反而会扩大宗教的影响,“替神帮忙”:

  有一点是毫无疑义的:在我们的时代唯一能替神帮点忙的事情,就是把无神论宣布为强制性的信条,并以禁止一切宗教来超越俾斯麦的文化斗争中的反教会法令。

  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必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即使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的一段时期里,异己的社会力量和自然力量,也还继续存在,所以取得政权的无产阶级政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也还是要实行信仰自由的政策。

  但是,无产阶级政党主张的信仰自由不同于资产阶级的信仰自由:

  资产阶级的“信仰自由”不过是容忍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自由而已,工人党则力求把信仰从宗教的妖术中解放出来。

  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政党继承了资产阶级革命争来的信仰自由政策,但是不忘记自己对待宗教问题的终极使命:抛弃对神祇的信仰,“废除”宗教。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也是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历史使命。

  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原则,但不能忘记“把信仰从宗教的妖术中解放出来”的终极目标。

八、把信仰“从宗教的妖术中解放出来”就必须批判神学,宣传无神论

  要实现“把信仰从宗教的妖术中解放出来”,根本办法是实际的社会行动,创造出“一定的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达到“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目标。在这个问题上“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然而“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对宗教的批判,无神论思想的宣传,可以帮助人们认清宗教虚幻性、荒谬性的本质,从而激发起人们积极参与社会行动、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斗志,有利于创造摆脱宗教反映的物质生存条件。这是精神的武器,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

  因此无产阶级政党,不仅要求自己的党员要牢固树立科学无神论的世界观,不能信仰宗教,同时也要用科学无神论的世界观教育群众,使他们解放思想,摆脱精神枷锁。恩格斯在《流亡者文献·公社的布朗基派流亡者纲领》中说:“在我们的时代,当个无神论者幸而并不困难。在欧洲各工人政党中无神论已经成为不言而喻的事,”“至于德国绝大多数的社会民主党工人,则甚至可以说,无神论在他们那里已成了往事;这个纯粹否定性的术语对他们已经不适用了,因为他们已经不只是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根本不相信神了;他们干脆把神打倒,他们在现实世界中生活和思考,因此他们是唯物主义者。”不仅在德国,在法国也是如此。假如不是这样,也就是说,假如有的工人政党的党员还相信宗教,就要对他们进行教育。而进行无神论教育的最好教材,在恩格斯看来,就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文献: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最简单的做法莫过于设法在工人中广泛传播上一世纪卓越的法国唯物主义文献。这些文献迄今为止不仅按形式,而且按内容来说都是法兰西精神的最高成就;考虑到当时的科学水平,在今天看来它们的内容也仍然有极高的价值,它们的形式仍然是不可企及的典范。

  几十年后,列宁又重提恩格斯的意见,他希望当时的苏联共产党人遵照恩格斯的教导,把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著作重新翻译,向人民群众广泛传播。他说,由于广大人民群众被旧的社会制度置于愚昧无知和囿于偏见的地步,所以应该把各种无神论的材料供给人民群众,把实际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事实告诉群众,用各种方法影响他们,使他们摆脱鬼神观念,振作起来,争取自己美好的生活。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就重视对人民群众的无神论宣传。1963年底,毛泽东在《加强宗教问题的研究》批示中,指出共产党人研究宗教的必要性,并把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批判更加准确地定位于“批判神学”。这就给中国的马克思宗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九、资产阶级对待宗教态度的转变和宗教学的庸俗化倾向

  十七、十八到十九世纪,英国、法国、德国,先后发生了形式不同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特别是十八世纪法国的革命,不仅实现了彻底的民主共和制度;革命中,所有教会的财产全部被没收充公,教产被拍卖;教士必须遵守政府法令,宣誓效忠新政权,否则就被流放、监禁甚至处死。有一个时期,为了清除宗教狂热,甚至关闭所有教堂,捣毁宗教圣物。革命以前,教士是法国社会三大等级中的第一等级。革命以后,这一等级就不复存在。国家废除了罗马教廷系统的天主教的国教地位,宣布各种宗教一律平等,人民信仰自由。法国政治根本上摆脱了宗教的干涉和束缚。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继法国唯物主义哲学之后的德国古典哲学,对宗教的批判更加深刻,也更加全面,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对待宗教的基本态度。

  资产阶级在进行革命运动的时候,是下层等级,广大生产者大众,主要是农民阶级,为他们提供了战斗大军。资产阶级革命成功,随着大工业的发展,不仅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阶级,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资本家的产业工人的阶级。随着人数的增加,工人阶级的力量也增强了。而在十九世纪中叶,1848年欧洲大陆发生的革命运动中,工人阶级不仅发生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提出了一些“从资本主义社会的观点看来决不能允许的要求”。

  英国资产阶级早就发现,在压迫国内广大劳动群众方面,他们和统治阶级有共同的利益。为了让他们的伙计、工人和仆役们提供尽量多和尽量好的劳动,就必须把他们训练得驯服顺从。而其首要的精神手段,就是用宗教来操纵他们的灵魂。经过了十八世纪欧洲大陆唯物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及此后发生的激烈的革命运动,英国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并开始了政治上的觉醒,英国资产阶级更加强烈地感到,“必须使普通人民保持宗教情绪”。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起初还嘲笑英国资产阶级的迷信和愚昧,但是当他们发现站在他们背后日益壮大起来的工人阶级提出自己需求的时候,法国、德国的资产阶级,也都一个又一个地从“嘲笑宗教的人”变成了“笃信宗教的人”。他们的kouhao是:“必须为人民保存宗教”(“Die Religion muss dem Volk erhalten werden”)。所以从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产生的宗教学,不仅几乎完全失去了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对宗教批判的锋芒,甚至成为向宗教献媚的精神工具。

  被称为“宗教学之父”的麦克斯·缪勒(Friedrich Max Muller,),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创立“比较宗教学”。他企图把基督教和其他宗教都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进行研究,并且提出“只懂得一种宗教就是不懂宗教”,这相对于基督教只认为自己是宗教,其他宗教都不是宗教甚至仅仅是偶像崇拜的神学传统,确实是一种进步。然而他认为:“宗教是一种内心的本能。……这是一种渴望,力图要认识那不可认识的,说出那说不出的,渴望得到神和上帝的爱。”这又显然是向宗教献媚,把信仰宗教说成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

  继比较宗教学之后,又诞生了一系列被单独命名的宗教学学科:宗教人类学、宗教心理学、宗教社会学、宗教现象学等等。这些学科早期的代表人物,还能够把科学的宗教研究同教会神学对立起来。但是越到后来,以往的宗教批判传统就丢失得越多。

  宗教心理学把宗教看作是病态心理的产物,但认为这种心理是超越时空的人性所共有的。所以宗教观念是人类心理的需要,应该永远存在。宗教社会学和宗教现象学主张价值中立,反对批判宗教。宗教社会学认为,宗教有对社会群体的整合作用,对社会生活的补偿作用,所以应该永远保留。其代表人物马克斯·韦伯甚至认为,是基督教新教的伦理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精神动力,完全不顾信仰基督教旧教占优势的国家,也同样发展了资本主义的事实。宗教现象学把研究建立在信仰者自诉的基础上,否则就是不懂宗教。其结论,也往往建立在信仰者都是正确的基础之上。

  以麦克斯·缪勒为代表、从麦克斯·缪勒开始的众多宗教学派,被苏联学者称为“现代资产阶级宗教学”。这种宗教学的特点,第一是以各种隐晦的形式承认神的存在,第二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认为宗教观念产生于超越时空的人的本性,其结论是,宗教应该长存。

  现代资产阶级宗教学适应了资产阶级对待宗教态度的转变,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走上了相反的发展方向。这种宗教学不是帮助人民抛弃幻想的幸福,“伸手摘取现实的花朵”,而是要人民重新戴上思想的锁链,望着神学家们许诺的虚幻的花朵寻求安慰。

十、宗教发展的总趋势以及帝国主义的宗教渗透战略

  恩格斯说:“无论英国资产者的宗教执迷,还是大陆资产者的事后皈依宗教,恐怕都阻挡不了日益高涨的无产阶级的潮流。”当然,也阻止不了宗教不断衰落的趋势。

  就在恩格斯写下这段话的前后,那些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国家,尽管他们的资产阶级都想方设法地皈依宗教,但是当他们发现宗教是“使(他们的)社会不致完全毁灭的唯一的和最后的拯救手段”的时候,“他们已经用尽一切力量把宗教永远破坏了”。

  要想让宗教恢复昔日的辉煌,如同需要回收泼在地上的水,已经完全不可能了。在这些革命成功的国家,先是实行政教分离,即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接着就是宗教和教育分离,宗教也不得再干涉教育。而且这两个分离也成了一般现代国家的立国原则。这样,宗教就失去了两个最重要的社会功能,退居成为一般的民间团体。

  从宗教方面来说,特别是三大世界宗教各自的至上神,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都把拯救整个人类作为自己的宗教目标。要他们就这样地和其他民间团体一样,过着受国家法律、社会生活规范约束的日子,他们是不会心甘情愿的。因此,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一波又一波复兴宗教的企图总是不断地在进行,但是据著名哲学家和数学家怀特海的观察:

  观念总在变,谁也挡不住。欧洲各民族现在的宗教情况,证明了我所提出的说法。这里的现象是相当混乱的。有些时候有宗教的反作用和复兴,但许多世代的总趋势是欧洲文化中的宗教势力已经日见衰退了。每一次复兴都只能达到比前人低一筹的高峰,而每一个松懈时期则陷入一个比前人更低的深渊。

  欧洲是基督教的大本营。怀特海说的宗教衰落,主要是指基督教的衰落。至于佛教,在我国兴盛了一段以后,至少从宋朝开始,就衰落下去了。以致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又有人建议“沙汰僧道”。乾隆皇帝说,沙汰容易,甚至全部取消,也只消一道圣旨,不过今天的僧道已经大不如前了,留着这样一批人,还可以安置流民;不然,那么多游手好闲者如何安置。为此,乾隆还写了一首诗:

  颓波日下讵能回,二氏于今亦可哀。何必辟邪犹泥古,留资画景与诗材。

  同为世界宗教的伊斯兰教,也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奥斯曼帝国不存在了。由奥斯曼帝国分裂而形成的国家,不少实行了现代的民主制度。即使在那些宣称仍然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其政治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宗教衰落的大趋势已经无法阻挡。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某个时期的宗教回潮,不过是大潮流中的小曲折,而且如同怀特海所说,呈现出一浪低于一浪的现象。

  鉴于世界宗教在自己的原产地或原驻地日益衰落,一些宗教神学势力就把他们复兴的希望寄托于其宗教传播尚不广泛的国家和地区,首先是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第三世界国家。据有关统计,当前非洲和拉丁美洲信仰基督教的人数甚至超过了传统的欧美地区。伊斯兰教也有很大发展。其次就是中国大陆,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致力传播和扩张的新的地区。这就是我国政府不断提醒的所谓“宗教渗透”问题。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个“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United States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 USCIRF)”,专门关心其他国家的宗教自由状况。他们每年出台一个报告,极尽对别国、特别是我们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的歪曲、污蔑之能事,成为美国政府干涉别国内政的工具。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宗教势力的回潮和复兴,与国外不怀好意的宗教势力的渗透密切相关,是危害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隐患。

  批判神学,传播无神论,抵制宗教渗透,捍卫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帮助人民群众摆脱有神论束缚,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现实的幸福,是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目标,也是从事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的学者的光荣责任。

  来源:《科学与无神论》2022年第5期

马克思:“改变世界”的思想家(下)

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随堂测验

马克思的伦敦岁月随堂测验

《资本论》的创作随堂测验

马克思的晚年思考随堂测验

马克思恩格斯关系的再认识随堂测验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个被放弃的传奇

“青年马克思”:一段思想史上的公案随堂测验

1、悉尼·胡克曾描述马克思说:“他穿上了哲学家和道德预言家的衣服,带来其作用超乎阶级、政党或宗派的狭隘圈子的关于人类自由的喜讯。”与悉尼·胡克这一描述直接相关的马克思的作品是?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产生、发现和流传随堂测验

围绕“私有财产”的争论随堂测验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混战随堂测验

1、马克思高度赞扬费尔巴哈“是惟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作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是在以下哪部文献中?

“异化劳动”是什么?随堂测验

“青年马克思”眼中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随堂测验

1、“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则。但是,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的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人的社会的形式。”这句话出资马克思的哪部作品?

“异化”去哪儿了?随堂测验

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有必要吗?随堂测验

1、为什么今天重新阅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依然具有意义,其理由不可能包括?
    A、重新阅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全面理解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历程的重要一环
    B、《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于理解青年马克思的思想转变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C、《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最为成熟且最能代表马克思思想的重要著作
    D、《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构成了马克思“第一个伟大发现”的重要基础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随堂测验

《共产党宣言》的形成随堂测验

资产阶级“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随堂测验

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随堂测验

“消灭私有制”随堂测验

透过“序言”看历史随堂测验

《共产党宣言》的昨天与今天

“征服”世界的历程随堂测验

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这么吸引人随堂测验

2、《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你认为表达了哪些意思?

阶级和阶级斗争还存在吗?随堂测验

乌托邦理想依旧激动人心随堂测验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随堂测验

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与《共产党宣言》随堂测验

当代视野中的《资本论》

马克思为什么写《资本论》?随堂测验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随堂测验

什么是财富的源泉?随堂测验

贫富差距为什么会加剧?随堂测验

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反复爆发?随堂测验

金融危机为什么是导火索随堂测验

谁是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随堂测验

资本主义阶段不可跨越吗?随堂测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