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联系上焦点访谈死伤记者的记者?

有困难怎样找媒体帮忙这是非常对的,首先,是可以直接拨打电话,电视新闻媒体都有热线电话,可以直接拨打这类大媒体的热线电话,直接反映所遇到的困难或者是难题,一般新闻媒体都有新闻部或是热线部,都有值班的记者。一段时间,新闻媒体会有记者外出收集信息,核实信息的正确性与严重性,就会与热心群众见面。

假如不知道新闻媒体的热线电话的,可以每晚观看电视,往往电视屏幕下方有他们热线电话,或者直接上网查媒体电话 ,就可以联系到新闻媒体了。

可以向当地政府网站进行申请,要求新闻媒体,进行走访,调查,报道,公开,进行解决你的问题。

网络维权(媒体曝光):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010- 北京复兴路11号中央电视台邮编:100859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010-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010-

中央电视台《面对面》 :010-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010-转198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010- 凤凰台总机 010-

人民日报新闻线索:010- 解放日报新闻热线:0

消费者权益保护:1231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比较官方,审核比较严格,涉及公检法或涉政敏感词一般不会进行曝光,当然热线电话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所以可能会忙线而且处理的事情多,更会拖拉。

网络维权属于新媒体形式,传播快、流传范围广,可以造成更大更无法阻挡的舆论浪潮,是比较符合个人维权的平台,当然一定要到正规专业的自媒体平台进行维权,并且自己的信息必须是真实有效的,不然最后会伤及自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张征,女,1952年6月出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新闻系主任。主要讲授《新闻采访与写作》、《采访写作专题》、《名记者研究》、《传播学》等课程。

一、新闻记者的职业责任

报道新闻,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1)信息时代的信息服务:社会的嘹望者

■为社会提供快速的、有针对性的信息;信息会决定决策,不完全的信息或者错误信息会影响决策。

(2)满足新闻的知情权。

(1)追求新闻的真实性

①具体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六要素

时间、时空(地点)、事件(主体)、行为者、什么结果、什么原因

■新闻界有门槛;事件是报道的主体(消息导语要体现);本报讯表示本报记者在现场。

②整体新闻的真实性:选题的均衡性

■报喜不报忧或者老报道负面新闻失去均衡性;眼见之外还有看不见的东西。

(2)追求新闻的深刻性

①深度报道的趋势——深度报道

■海量信息、深度解读(专业性,很多记者从业10年左右都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如财经记者)

(3)追求新闻的时效性

二、新闻事实的特征和分类

(1)客观世界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

■学会运作人际关系找人、核实,一定要明白哪类新闻?哪里去核实?比如南方周末核实艾滋病患者针头扎人消息不实。

(2)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新闻事实要素:重要性、新鲜性、显要性、接近性、生动性

■重要性有地域性,比如广州报纸和北京报纸可能对同一新闻事件关注的角度不一样;显要性即,显眼的不一定就重要。比如皇马来北京和朝鲜会谈。

接近性:农民工讨薪上新闻联播;生动性:新闻记者为职业调查研究工作者,和警察、法官等的区别有目的不同、材料不同、认识事物不同(三个要求)。

(3)具备可见、可闻、可感条件的事实

记者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事实——前提条件:信息网络、现场意识、先进设备,包括原始影像信息、语言信息和转变为“材料”的信息。

■要求:必须为现场新闻;推断发生比如心理活动等不能报道。

(1)动态事实:消息(昨天、今天);时效性高

(2)深度事实:通讯;时效性相比消息低

(3)人物事实:专访(相对体裁而言)

1.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

■至少有一个发现点和受众兴趣吻合。【例】最著名的汶川地震新闻《一个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新华社;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已去世)

率先识别事实的传播价值

【例】《一个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评】防灾而不是救灾

3.新闻发现力是媒体传播的核心

【例】《艾滋病人和总书记握手后的生活》(中国青年报独家)、上海大火后香港1996年大火后采取措施的报道。

新闻发现的标准在演变中

(国家)方针政策:新成就、新经验、新风尚、新事物、新动向、新问题

(百姓)受众需求:重大事件、监督报道、服务报道■1994年成立的焦点访谈的独立报道

新闻界观察:普遍存在、冰点(■中国青年报,指被冷落的区域,和暗区不同)

三个任务:发现真相、发现价值、发现素材

灵感突现?——完成作品?为什么灵感多作品少?■缺少素材

【例】新华社药价追踪报道,记者化为患者,眼睛疼,先到医院,后到药房。发现:成本3块3的药,药房卖6块6,医院卖15块1;新华社《修宪离百姓有多远》从一个父子分割财产的案例入手,原来父亲占15%,儿子占85%;中国青年报《安全帽上的遗言》。

1.新闻灵感是天生的吗?■是培养的

【例】詹姆斯·莱斯顿在广州期间,正好尼克松访华。他说,他当时有预感~

2.新闻发现力是新闻工作者的核心素质

(2)对社会的充分了解

(4)职业精神——范长江、斯诺■党史很多照片是斯诺提供的,因为当时他有相机。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斯诺《西行漫记》

第二讲:采访的任务和环节

3.体验式采访■记者在事件中

■依据报道思想,迅速地采集到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经典的事实材料。

1.报道思想■事实是立体式的

4.经典的、能说明问题的真实材料【例】北京青年报《法警背起生病被告》中的图片(获得2000年中国新闻奖),照片体现出司法人权的重大意义。

1.报道策划■紧急除外

(1)为什么要报道策划?

①报道效果■要找有故事的人

(2)报道策划的内容(方面)

综②③【例】中国青年报摄影总监@贺延光 作品《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汶川地震《儿子,爸爸背你回家》(@程祥林)最后通讯《回家》(@林天宏 )

2.采访前的准备■采访没有行政约束,要自己主动,要准备好

事实的真实性、报道的时效性、内容的深刻性、材料的生动性■最难

(2)采访准备的七个方面

政策■比如采访幼儿园,相关管理条例

采访对象■5个方面,生平、成就、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当时情绪

设备■小本【例】西方记者采访爱因斯坦,没笔?泡汤。

3.采访气氛■气氛好,坏问题也可以变成好问题

【例】@白岩松接受采访说,最重要的是气氛

4.采访提问■不是朗诵,是谈话、询问

保证真实性、发现经典素材(细节)、有助于记者理解素材(灵感)

(2)现场观察的方法、注意的地方

现场意识与采访作风、选好位置、随时询问

【例】《老周家的“夜生活”》(小区扰民,重庆媒体)

6.采访记录■录音要征求人家同意,因为会影响原生态

(1)记录的真实:完整+生动■最不好的生动场景如讲话

(2)记录的方法■本子不能太大;本上要有备用栏;不要冷场(采访人物)

(3)记录的整理■及时(不然就忘记了);三色笔

7.采访核实■最重要。质疑精神、不能轻信【例】西方理念课程,不核实得零分。

(1)事实要素的真实性■随时核实,是这样吗?是不是这样呢?

(2)观点的真实性、均衡性■是不是生气说的?是不是对立面说的?

(3)引用材料的真实性■语录,数字等

第三讲:采访的原则和技巧

一、采访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1)没有法律的约束力■没有法律上的隶属关系,如法官传票必须前来。

(2)没有行政的约束力

(3)记者要具备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

■记者的魅力、媒体的信誉度(可信度)【例】范长江坐国民党党部飞机,认识周恩来并建立了私人关系、然后结识毛泽东,采访胡宗南。

(4)访问是记者创作奇迹的舞台■怎么采访

二、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

1.庞杂性、互动性、对等性■采访对象。

(1)庞杂性■各类人、各阶层打交道【例】学生采访校门口卖饼子的大娘并获得对方信任。开始大娘说:我的卫生费交了!

(2)互动性■双向的,对着镜子认清自己的形象

(3)对等性■话题一定要想好,还要多,利于交流

2.选择什么样的采访对象?

知情、愿意讲、善于表达■愿意讲,交流没有门槛

3.人们喜欢什么样的记者?

有缘分、有身份、知音■有身份,即大报、大记者

三、采访气氛的建立■融洽

2.建立融洽气氛的要领

自己人、尊重、善解人意、回避第三者

■自己人,包括衣着、形象等影响因素;回避第三者,即最好一对一采访,一个记者两个对象或者两个记者一个对象都不可取,会影响交流

学会“拆墙”、学会参与、学会转移话题、学会倾听、学会说话、借用中介物

■“拆墙”指拆除人和人交流的隔墙;学会参与即要加入到活动中;转移话题即,话堵了怎么办【例】采访时,对方说了三小时,带子也用完了。【注】采访时眼睛不看人;表现繁琐。技巧①插话②重复、赞扬③插话、重复转折。

■借用中介物,即对方喜欢或者熟悉的东西。【例】斯诺采访毛泽东,先双手递上当时给毛拍的照片,毛很喜欢

1.提问的分类:开放?闭合?

■开放,指给对方非常大的空间;闭合,指对方回答“是”或者“不是”,常见对数字问题,外国记者用得最多。

(1)提具体问题■大问题化成小问题【例】北京怎么样,怎么回答啊?

(2)提问的逻辑性■自己乱,把对方也搞乱。

(3)对确切答案的追求■核对,比如姓名。

■正、反、侧/错误地问,对方就像反驳,引发

■不冷场;不要让对方等待【例】央视《新闻调查》,王志《与神话较量的人》。

第四讲 消息写作的理论和方法(上)

一、新闻报道文体的分类

新闻报道文体与新闻评论文体

■新闻报道文体主要用来刊载事实信息,要求快速报道新闻;新闻评论文体主要刊载观点,即社论、小言论、编者按。

■有时候两者也合在一起,如《焦点访谈》边述边评。

1.新闻报道文体的分类

(1)消息:简讯;一般消息;新闻分析■一般消息,200字左右;新闻分析即述评类。

(2)通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新闻特写;人物专访■新闻特写来源于摄影术,表现力也最有意义。

(3)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

■深度报道格式上和通讯没有什么区别。调查性报道指媒体独立的一些报道,比如煤矿揭黑;解释性报道如富士康跳楼事件、钓鱼岛问题、地沟油。

二、新闻报道文体的要求

真实性、指导性、时效性、通俗易懂性

■真实要注意核对,要获取第一手材料(当事人、对立面),记忆曲线

■指导性,信息服务的目的。①突出一个要点,向社会发言。②选择表示倾向。用事实来突出,不是用概率来突出。③事实清晰。

■时效性,抢新闻的能力。【注】摄影梯子。

■写短。【例】法新社以快称著,《邓小平复出》的报道只有5个字:邓小平复出。当时引起各国当夜召集会议研究。【注】深入深出,论文;浅入浅出,儿童文学;深入浅出,初二水平;浅入深出,最差,逻辑混乱甚至会误导。

(2)熟悉新闻传播规律

①向大众讲话——吸引力■兴趣和接受能力

②独家性——事实、视角(观点)

③学会深入浅出——故事性、人物命运■感动,现场,深入浅出

1.消息采集七要素:何事、何时、何地、何人、如何(结果)、为何(深度报道)、何处出(网络时代,如本报讯)

2.到哪里采集?——找到权威的采集对象■【例】央视《信仰》,澎湃的孙女。

3.如何采集?——访问、观察、查阅

②消息的结构要求:结果在前,过程在后——倒金字塔■先最重要的事,再过渡,再其他重要的事;新发生的事实在前,旧事实在后。

句子短、短段落、断裂行文、小篇幅

■段落短,首先指不用“首先、其次”“因此”之类的词。

【例】环球时报12年9月14日《日称中国6艘海监船进入钓鱼岛12海里“领海”》;12年7月24日新京报《教育部拟规定农村以撤并学校有必要可恢复》

3.导语的写作要求(单独提出来)

(1)要求:突出中心、吸引读者

①选择中心事实——卖盒饭原理(价值点/不同角度)■最鲜明的、最值钱的,外露、明显

③衬托新闻价值■大饭店里,一个大盘子放一小点菜,补托菜

第五讲 消息写作的理论和方法(下)

媒体关注温家宝中外记者招待会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3月14日报道】中国总理温家宝周三在人大会议闭幕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说,担任总理9年,过得不易,也不平凡。总觉得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完,许多事情没有办好,有不少遗憾。

温家宝表示,在任期的最后一年,他将像一匹负轭的老马,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套。努力以新的成绩弥补工作上的缺憾。

■次导语:紧跟着的,话没说完的时候可以加一小段。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3月14日报道】中国总理温家宝星期三在记者会上表示,他愿意在退休后到台湾自由行, “但是还得看条件”。

他请提问的台湾《中国时报》记者转达对台湾人民的问候。

温家宝说,《富春山居图》在台北合璧展出,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震撼力。

他说:“我常想,难道几千年的文化恩泽就不能消弭几十年的政治恩怨?”

温家宝还提到,要加快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后续谈判,在加强两岸经贸交往当中特别要照顾台湾中小企业、弱势产业和基层群众的利益,尤其是中南部群众的利益。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14日报道】中国总理温家宝周三表示,中国将制定并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真正保障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

温家宝是在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后的记者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他说,申国还要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

温家宝说,中国已经将教育经费占GDP 的4%列入预算,一定要通过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并使经费合理使用。

【路透社北京3月14日电】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说,中国将加快经济改革,以使中国的增长更具可持续性,并使中国在面对外部压力和房地产市场风险时具有缓冲能力。

在上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时,温家宝宣布下调中国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以为经济再平衡留下一定余地,并缓解价格压力。

下调增长目标将使中国政府得以对重要价格调控手段进行改革而又不引起通胀大幅加剧,从而能够维持总体扩张的货币政策,以确保信贷流入政府想要鼓励发展的中小企业。

【法新社北京3月14日电】中国总理称,人民币汇率有可能已经接近均衡水平,并表示要继续加大汇改的力度。

温家宝是在记者会上发表这番讲话的。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美国和欧洲的贸易摩擦正在加剧。

温家宝说:“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有可能已经接近均衡水平。”他还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大汇改的力度”。

北京多次表示要放松对人民币的控制,但拒绝加快升值步伐,因为担心这会损害其庞大的制造业,而制造业是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主要的推动力。

人民币币值一直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难题,华盛顿指责北京对货币的控制造成了国际贸易的巨额失衡。

温家宝说,解决中美贸易的不平衡,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困难和摩擦,还是要通过合作的办法,发展中美之间的双向贸易。

■次导语:衬托新闻价值

【俄塔社北京3月14日电】温家宝总理今天在人大会议闭幕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指出,中美合作比对抗要好。

温家宝说:“我以为解决中美贸易的不平衡,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困难和摩擦,还是要通过合作的办法。”

【中央社北京3月14日电】北京将未来五年的平均经济年增率定为7%,对此,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表示,7%的发展速度不算低。

媒体今天在记者会中提问说,大陆主动调低经济增速是基于什么考虑?如果未来经济成长速度有所放缓,是否会影响扩大就业以及改善民生?

温家宝回答说:“主动调低经济发展速度,不仅表明决心和意志,而且是一个重大的举措。在今后五年以至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我们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

他说,经济发展速度、就业与通货膨胀三者间关系密切。经济发展速度高,就业人数就会多,但通胀的压力也会大。相反地,经济发展速度低,就业人数少,但很容易使经济走向衰退。

温家宝指出,中国大陆必须在这两条道路当中走出一条光明道路, “把它们有机地连接起来”。

【美联社北京3月14日电】中国一年一度的立法会议今天闭幕,会议批准了旨在刺激消费的下一个五年经济规划。该规划是有助于共产党实现目标的路线图。

根据新五年规划,中国将从追求快速经济增长转向质量更高、更具可持续性的发展,更加重视服务和财富的广泛分配。如果付诸实施,新五年规划有可能使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从低成本工厂变成主要消费市场,从而产生深远影响。

增加消费需求可能有助于提振进口,缩小中国与美国等主要经济体的贸易顺差。中国还需要把钱从公司转到家庭手中,这有可能缩小占中国人口多数的穷人与富裕精英和新兴中产阶级之间的巨大差距。

■温家宝讲了那么多话,媒体自己站立的角度不同,消息不同。

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农民群体的日渐庞大,漠视与侵犯农民工权益的事件也随之增多。

据了解,2004年,成都市农民工总数已达248万人。调查显示,近两年来,成都有21%的农民工遭遇拖欠工资,人均拖欠2212元,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的仅占总数的50%,能够参加综合社会保险的仅为15%,而且长年平均日工作时间超过八小时的农民工竟占了50%以上。

然而,面对各种严重的侵权行为,农民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或民事诉讼的比例仅占20%。去年,成都市两级人民法院受理并立案解决的农民工侵权案件约5000余例,而同期仅建筑、加工制造业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就超过五万起。在这些事件中,农民工或无奈放弃,或用非正常方式去谋求解决。

12月1日,成都市政协的一项调查显示,由于维权成本太高,约80%的农民工在受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工伤事故拒绝赔偿等侵权行为时,不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或民事诉讼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了“忍受”等非正常方式。调查认为,造成农民工不得不“忍了”或采取极端行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民工的特殊性,尽管仲裁机构与两级法院采取了各种措施降低仲裁和诉讼门槛,但对大多数农民工而言,维权与诉讼成本仍然较高,使其仍难以承受,农民工即便胜诉,支付的成本与收益也严重失衡。

■学生一:抓住要点了,不简练。

■学生二:长,第一句可以不要。

■学生三:数据没有出处。

【新华社】成都12月3日专电(记者丛峰)尽管农民工权益保护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近日成都市政协的一项调查却显示,现实情况距离人们的期望还很遥远。由于维权成本太高,约80%的农民工在受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工伤事故拒绝赔偿等侵权行为时,不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或民事诉讼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了“忍受”等非正常方式。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古稀之年的许兆祥研究员历经十几年艰辛的专项研究发现,萝卜中含有一种抗肿瘤抗病毒的活性物质,能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其名为干扰素诱生剂。实验证明,此物质对人的离体食管癌、胃癌、鼻咽癌、子宫颈癌等细胞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皮下注射可以抑制鼠网状细胞肉瘤的生长,对乙脑病毒感染后的小白鼠也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在常用蔬菜特别是资源丰富而又廉价的萝卜中发现干扰素诱生剂,在世界还未见报道。许兆祥认为,萝卜的防癌保健功能在实验室内已有了充分证据,目前应该在肿瘤高发区,特别是胃癌、食管癌高发区大力倡导生吃细嚼萝卜。据介绍,干扰素诱生剂抗肿瘤抗病毒作用已为国际公认,其有效成分为dsENA(双链核碳酸)。

要求:1、运用所学知识,请写两篇消息。2、请以《科技日报》的视角写一则消息,以《北京晚报》的视角写另外一则消息。

■晚报为通俗、服务性,信息要全、行文要流畅。【例】生吃即可……

(1)展开导语■围绕导语突出的点写

(3)短句短段落,一层事实一个段落

(4)断裂行文,不要连接词。■因为、所以等。

(1)多中心,无中心,埋没中心信息■导语

(2)重程序轻信息■会议报道——会议透露出什么信息看不出来

(3)套话连篇,漫天概括,缺乏实质内容■漫天概括,如目的状语(为了什么什么),喧宾夺主

(4)缺少要素,叙事不清■比如没有来源,要素不全

(5)罗嗦重复■导语写完要修改。修改是基本功,要短、清晰,切忌以偏概全给编辑修改稿子的机会。

【例】海淀区报《“五一”小长假我区接待游客近90万人次》

为期三天的“五一”假期结束了,假日期间,出游市民数量不断增加,人数明显高于清明假期,海淀全区旅游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记者从海淀区旅游委获悉,“五一”期间,海淀区主要旅游区(点)共接待游客89.54万人次,同比增长13.93%;营业收入1530.46万元,同比增长11.99%;其中门票收入1376.45万元,同比增长21.78%;区假日旅游住宿监测点(共20家宾馆饭店)营业收入 237.14万元,出租率41.32%;民俗游接待人数0.52万人次,同比增0.84%;综合收入22.22万元,同比增长0.54%;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圆明园、北京西站、访客中心、同庆街、香山、紫竹院、凤凰岭、鹫峰、玉渊潭等站点)共接待游客咨询 1639人次。

为丰富海淀区“五一”旅游市场,各景区也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有第24届北京桃花节暨第9届世界名花展、鹫峰梅花节暨生态文化节、凤凰岭赏花季、香山公园第十届山花节暨“香”文化节、圆明园踏青节、百望山山花节、饕餮海鲜美食节、第10届中关村国际美食节、狂飚乐园植树、果树认养等活动,为广大市民出游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特色节庆活动。

“五一”期间,北京植物园世界名花展区内的黑色郁金香已经进入了盛花期,带有浓郁神秘色彩的黑郁金香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据工作人员介绍,小长假的第一天,北京植物园就迎来了近4万名游客游园赏花。园内世界名花展区的郁金香花海,成为了游客最喜爱的场所。游客李小姐说:“这里的郁金香让人目不暇接,彻底颠覆了我们传统意识里郁金香的样子,它们就像巨大的调色板为这个春天描绘出鲜艳的色彩,美极了。”

王先生是登山爱好者,每星期都会去香山。这个“五一”也不例外。王先生说:“现在香山的花开的正美,和朋友爬上山顶,看漫山遍野的山花,别有一番感受”。香山公园工作人员说,为方便游客,公园在东北门门区附近设置了大型的香山山花节游览线路图展板,在门区内还摆放了每周赏花咨询,方便游客入园后选择踏青赏花路线。

现在正是花开的好时节,也是圆明园举办踏青节的时间。“五一”期间,不少游客来这里踏青赏花。圆明园牡丹观赏区,牡丹花色艳丽,花开似锦,栽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海棠、桂花相配植,形成“玉堂富贵”的意境。特别是栽植在“镂月开云”的16株百年牡丹,更是圆明园牡丹中的瑰宝。这十余株牡丹,枝叶舒雅、花色明丽,彰显牡丹的大方富贵。据圆明园工作人员介绍,“五一”过后在百花开尽的春末夏初时节,圆明园含经堂遗址区、绮春园沿路不同品种的芍药会竞相绽放,争芳斗艳,美不胜收。

为确保假日旅游市场安全有序,区旅游委联合相关部门在颐和园、北京植物园、香山地区对旅游秩序进行明查暗访,公安、城管、交通等职能部门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了旅游市场平稳有序。海淀城管大队、香山街道、青龙桥街道、羊坊店街道等有关部门,对颐和园、圆明园等地区开展综合治理,共出动1765余人次、群防群治力量3714余人次、258车次,取缔无照经营349起,收缴非法小广告422张。期间,区发展改革委出动检查组,对辖区内19户经营单位进行检查,检查中未发现价格违法问题。区卫生局出动监督员18人次,出动车辆5台次,对16家饭店的食品安全、1处酒店的自备井进行检查,没有发现食品和饮用水的安全隐患。区质监局出动执法人员12人次对5家单位的56台特种设备进行检查,没有发现安全隐患。(潘雪)

■第一句可以不要,太长,罗嗦。

■定义:和新闻事件有关的历史和环境材料。

■(1)说明事实的来龙去脉

【例】钓鱼岛事件中历史、地图、国际法等

(2)衬托事实的新闻价值

(3)记者发言的重要手段

【注】大十字思维,横向:环境;竖向:历史

【例】中美贸易衬托人民币(即前面的温家宝记者招待会);有学者走范长江路线,171天,6省25县,《穿越中国大西北》;硕士论文《沿着范长江的路走到中蒙边界》(新闻史学家方汉奇指导)

(4)增加新闻的可读性

【例】兰州是唯一一个黄河穿过的城市;延安宝塔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2)学会从网络上进入图书馆;学会运用图书馆、工具书

(3)运用专家网(人际关系网络)【例】经济类以及常和他们联系

(4)积累自己的资料【例】多少企业、多少国企、认判等。

第六讲 通讯的采访和写作

1.传播更详细,深入的信息

■通讯:详细;消息:快速

(1)文体,容量大【例】冰点:8000字

(2)具有整理的功能■前面报道情况,报道进展,社会反响等

(3)适合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等深度报道■很难预测未来

2.适合受众的接受心理:故事性和人情味

【例】11月15日,上海大火;冰点:96年香港大火,消防、教育、法官独立调查,22次5级大火以后只有1次?

先进模范人物、风云人物、凡人新事、普通百姓

■普通百姓,走转改的方向;负面人物,如河南鹤壁市长

■最多,媒体流行。工作经验。

4.解释性报道■严格来说不是通讯,但差不多

提供背景、解释解惑的深度报道

【例】新华社《让劳动者有尊严地生活》;南方周末《与机器相伴的青春和命运——潜伏富士康28天手记》

揭露黑幕的深度报道■格式没有变化,主要在于媒体独立。

1.找到权威的采访对象

■要求比消息高,也不好找到。

2.高质量的人际沟通■深入交流

3.素材的故事性【例】《工人日报》先进人物李素丽,撑伞、盲人等。

【例】新华社《让劳动者有尊严地生活》;南方周末《与机器相伴的青春和命运——潜伏富士康28天手记》。前面是宏观面,后者是微观面。

文字自由、长短均可(■几百到几千)、主题明确等。

说明:■表示为讲解内容;【例】为举例;【注】为强调。

(版权归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所有)

通讯不同于一般的消息报道,它是关于新闻事实多维度地深入、详细的报道,它对文章题材的选取、故事的讲述、细节的描写等都有特殊要求,既要深入细致,又要体现广度与深度。

毫无疑问,“深入”是上述要求对通讯文本写作与价值实现的关键词。随着媒介技术赋权作如此传播环境下,一篇采访扎实、故事精彩、主题深刻的新闻通讯,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一篇文字通讯如何做到深入,其深度往哪里深?

深刻把握现实,突出问题意识

作为重要的新闻体裁,通讯是写人和事,且揭示特定的社会问题,从而展示新闻价值。因此,突出问题意识是通讯选题的出发点。

问题是社会发展存在的常态与驱动力。对于大众传媒尤其是主流媒体而言,关注社会问题不可或缺;突出问题意识在于推动社会重视问题、解决问题、有利社会进步。突出问题意识,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正能量。随着时代发展生活变迁,社会问题所展现出来的形态亦具有深刻的历史痕迹及时代特征。因此,通讯写作突出问题意识,指向特定问题,就要求记者深入认知社会,以社会责任放眼问题全局,深刻把握现实。由此考察第24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一等奖作品《为何金门供水总差“最后一公里”》(载福建日报2013年4月23日),颇值思考。

该作品是首次全景式地聚焦“大陆向金门供水”这一两岸交流合作的大事件,把两岸合作供水这一符合两岸民众利益的事件放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做了一次多棱镜式的透视与分析,给读者一个全面的事件了解和信息满足。

笔者认为更值得重视的,是这篇作品关注这一问题并首次全景式地聚焦这一问题,这是记者强烈的新闻敏感与问题意识的驱动,是记者深入采访、深刻把握现实的结果。记者深刻把握现实,还在于作品深刻触及这一在两岸交流中弱化政治议题、务实面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报道新探索,在介绍大陆尤其是福建为金门供水所做的努力中,既有利于读者了解金门供水的来龙去脉,也充分体现了大陆的诚意和善意。

而作品以设问的语气来制作标题,不仅突出了问题意识,更体现了推动金门供水在台湾立法机构过关,让这一惠民工程早日落地的良好目的。报道见报后,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陆向金门供水方案的落定。该通讯把握现实的深刻,由此可见一斑。

社会总是在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中前进。在深刻把握现实中提升突出问题意识,在突出问题意识中促进深刻把握现实,通讯由此形成深远的传播力、影响力,其现实意义和新闻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也是中国新闻奖所青睐的。

深入挖掘主题,提升新闻价值

通讯报道问题,是为了深入表达问题的新闻价值,这就是作品的主题。

主题是评价新闻通讯的又一重要审视点。一篇通讯的新闻价值大小,与其主题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大不大密切相关。一篇好通讯,它报道的问题一定会显出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揭示的主题一定有着深度与力度。当然重大而深刻的主题并非完全由新闻事件大小本身决定,以小见大同样可以挖掘出深刻主题。

所以深度、深入挖掘主题才是通讯应该切实追求的,不深入挖掘主题,一件重大新闻事件也可能被平庸报道。在主题上下功夫,在思想上见深刻,是通讯提升新闻价值和文本写作的着力点。

如何在这着力点发力?这就要求记者在选准题材与问题后摸准时代脉搏,在纷繁复杂的问题现象中找准问题症结,在对事件剥茧抽丝的层层深入中展示新闻的深广社会内涵,形成丰满深刻的主题。

第25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一等奖获奖作品《一水激活万水流——吉林省“河湖连通”工程走笔》(载吉林日报2014年11月4日),是这样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

从这篇通讯标题看,该文是报道吉林省“河湖连通”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工程报道,一般都会着眼工地现场,甚至浓墨重彩于施工场面。该文却改变这一习惯思维,在河湖已连通的宏大现场,以时任吉林省省长的诗句起笔于概貌情景,切入白沙滩这一“河湖连通”四大水源工程之一——“引嫩入白”水利工程的起点,展示流动的水让这片土地滋润起来、生动起来的现实,通过昔日民谣和具体数据形象生动地揭示出今昔变化,突出这一“吉林西部之肾”起死回生的历史巨变。在这样的落笔中,作者既具体描绘了河湖相通的壮观现实,又让人体味到当年那使河湖相通的改天换地施工奋战,更巧妙的是,这一今昔对比、新旧风貌的铺垫成了通讯主题并契合点题的第一层面:瀚海一水一重天。

接着,通讯紧扣水字,承上启下进入第二层面:兴衰盈盈一水间。在这一层面,通讯场景转换到月亮泡。这里,洮儿河经此汇入嫩江。作品从打井抗旱、筑坝防洪,到河湖连通、治水用水,指出生态引发的问题就要从生态这个“根”上解决:“引水为赢,有水则兴。这是一场从根本上决定西部命运的观念革命。”这不但与“引嫩入白”水利工程的起点衔接,更深入到观念,揭示河湖相通这一水利工程的深层问题与现实难题,其兴衰不但有了历史与现实的强烈比照,更把兴衰的历史与现实变革缘由深刻展示于读者面前,与第一层面构成递进。

通讯挖掘主题还没有止步,“一水奔腾绿尽来”的第三个小标题,再现“曾经为水而困,如今因水而兴”的又一场景的历史今昔,作者描述也从吉林西部扩展到全省格局:“吉林是粮食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连年增产之后我们不仅要问:下一步向哪里要增产?”作者的回答仍紧扣水字:“吉林省粮食增产的最大潜力在西部!前提是:必须解决水的问题!”至此,作者的评议就有了坚实的落脚点:“搞生态,兴水利,建设生态文明,不是政绩工程,不是短期行为,需要一任接一任、一代接一代,持续不断往下干。这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发展之路。”在这一落脚上,作者引出“十三五”期间国务院将“河湖连通”工程列入国家重点水利项目,同时作为近期国务院支持东北振兴的重大举措,介绍吉林省省委、省政府与有关部门统筹谋划,研究落实重点项目的具体措施。上下联动,吉林全省宏图展开:“一个河湖互济、渔兴牧旺、草茂粮丰、碧水蓝天、人水和谐的美丽西部将精彩呈现。”

“河湖连通”工程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确立的国家重大水利发展战略。全文至此,不仅点面结合地写出了这一国家重大战略构想在吉林率先破题,更在层层递进与扩展中通过“一水激活万水流”的壮阔深刻图景,以回应国家战略的一省行动,生动地揭示了环境问题深蕴的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这一深刻主题,形象地表达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深刻哲理,使通讯的新闻价值更为深广饱满。

深耕细作文本,努力讲好故事

通讯写作相对消息较为自由,篇幅更大,结构也更为复杂。这正是通讯写作发挥的空间、深耕细作文本的有利条件。

由此对通讯文本的写作要求也会更多。一篇洋洋洒洒几千字的长文,要让读者耐心看完,体味到报道的深刻主题思想、新闻价值,作者不下一番苦功是做不到的,光个别地方抢眼球也是难以为继的。所以通讯文本非深耕细作不可。通讯无论说人说事,都因人涉事、因事而起、因事为文,因此写通讯就是讲故事、讲好故事。讲好故事是通讯写作的基本诀窍。

诀窍是关键性的方法:故事在于精彩。故事出彩当然要有情节,情节是有连贯性、富于吸引力、感染人的故事核心。所以讲好故事的突出要义是选择好情节、合理地谋篇布局。有合理的结构,情节才好演绎,新闻材料才能各归其位,使文本浑然一体而至精彩。

第26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一等奖获奖作品《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载河南日报2015年2月15日),可谓这样一篇范本。

这篇通讯讲的是关于诚信的故事,具体就是借钱与还钱。借钱还钱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这故事有何不同?是怎样体现诚信的?从标题看,人物是马氏“兄弟”,而且故事跨度20年,是否要长篇大论来表现?但这篇通讯仅仅1300多字,标题简明,没有眉题、副题,文中也无小标题,是一气呵成。

故事是从介绍人物开始的:“二人都姓马,兄弟相称,但不是亲兄弟。哥哥马奋勇是汉族,新疆哈密人;弟弟马保东是回族,河南开封人。”“这‘兄弟’二人是如何走到一起,又经历了些什么?”一句悬念,故事一下把读者拉到20年前。

原来,这马氏二人在生意场上结识、交往而情如兄弟,一次弟弟到新疆进货手中现款不够,哥哥东拼西凑主动借给弟弟16万元。没想到一年后在河南的弟弟生意惨淡再也无力还清剩下的5.3万元,而在新疆的哥哥生意也陷入了瘫痪,父亲又重病卧床,家中债台高筑,哥哥便专程来河南看弟弟能否再还一点儿:“当看到马保东的窘境,他一个‘钱’字未提,便转身踏上西行的列车,随后便到蒙古国寻求生意,一去就是13年。”“两‘兄弟’自此失联。”故事至此讲了一半,借钱说清楚了,突出了哥哥的诚信与仗义。但还钱却留下了尾巴,弟弟的诚信又如何?“自此失联”给人悬念:这钱怎么还?

正是这一悬念的设置,作品引出了下文,引出了还钱同样动人的诚信故事:马保东在2003年东山再起,生意越做越大,但找不到马奋勇,还不了欠款,这事儿成了马保东的心病。

作品由此选取三个细节来表现马保东的还钱:一是他几乎托遍国内所认识的做肠衣生意的朋友打听马奋勇的行踪,但未能如愿,“马奋勇”“5万元”,成了马保东父子、兄弟那些年时常念叨的词儿。二是马保东的亲哥哥在2008年学会了上网,一家人便试着在网上寻人,近4年仍未能如愿。三是2011年底,已是蒙古国中国农牧畜产商会会长的马奋勇,受家乡邀请返乡创业并注册公司后,终被马保东的哥哥在网上给“敲”了出来。马保东立即与马奋勇通电话:“我要还本钱!还利息!还要加感情!我要还你100万!”马保东在电话里向马奋勇一口气说了好几个“还”,并在当天就给马奋勇汇去了十万元。三个细节组成还钱的续篇情节,其诚信怎不是跃然纸上。兄弟情义绵延,诚信跨越20年,历久弥坚。而全文中“诚信”二字仅出现两次,却让读者深深感受到了诚信的力量,感受到了诚信的精彩纷呈。

作品的巧妙之处就在作者始终紧紧围绕借钱还钱这一主线,选取颇富戏剧性变化的细节构成情节,在一波三折中极富感染地表现出了诚信如金、兄弟情深的动人场景与新颖主题,还涵盖了仗义合作、民族团结、“一带一路”等诸多当下社会公众关注的新闻元素。

精彩故事,精美文本,把两个普通百姓,两个民族兄弟的大爱、仗义、诚信之美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这篇通讯在众多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荣登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一等奖宝座。[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方针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第24届、第26届中国新闻奖和第14届、第16届长江韬奋奖评委;原文《深入:通讯写作与价值实现的关键词——兼评近年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一等奖作品》刊登于《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10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焦点访谈死伤记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