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包括党建可以搞什么活动活动的主题曲是哪些

宅梧镇堂马村洋盆小组,经村民小组“四议两公开”决策修建了415米的机耕路,200多亩的碎片化农田得以机械化耕作;双龙村盘活辖区内闲置耕地,让500多亩沉睡地变身“金土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激发乡村新活力……这是宅梧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鲜活案例。

近年来,鹤山市宅梧镇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聚焦江门市委“六大工程”,紧扣鹤山“全力打造中欧合作样板区”目标定位,奏响强党建、促善治、兴产业、护生态“四部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鹤山粮仓”“森林小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唱响党建领航“主题曲”,打造红色新地标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建引领。

近年来,宅梧镇积极探索“微党课”党员教育模式,以茶园和田间地头为锚点开展末梢宣讲。用好宅梧镇“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等红色教育教学资源,组织开展老党员革命故事会、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分享会、司令部旧址红色巡回宣讲等“三大特色宣讲”活动212场次,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随着水美乡村党建长廊的建成,宅梧镇又多了一个“红色新地标”。近年来,宅梧镇对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政治部旧址、龙潭山战斗纪念碑等革命遗址进行修旧如旧、提质升级,打造3条红色体验游学精品线路,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盘活红色资源。

谱好基层治理“前奏曲”,提升民主法治水平

乡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宅梧镇创新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机制,切实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发展优势。比如,在全市率先推动“四议两公开”向村民小组一级延伸,建立“三议两公开一监督”运行机制,全面加强全镇101个村民小组规范化建设,加强民主议事工作,效果显著。宅梧镇解决了群众拆旧复垦、农田补贴、插花地置换等群众最关心的“关键小事”,涉及资金合计160余万元。该镇多措并举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网格议事会建设取得新成效,靖村村获评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宅梧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张智林 摄

党建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优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路径”,成就了宅梧镇快速发展的势头。据统计,宅梧镇通过实施“板凳议事”专项行动,收集意见建议301条,已实施村民小组一级重大事项112项,解决一批饮水难、耕作难、出行难等村民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

吹响产业发展“进行曲”,建强现代特色农业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正所谓产业振兴党旗红,宅梧镇通过不断推动村党组织在产业振兴中“挑大梁”、党员在带富领飞中“唱大戏”、企业在增收致富中“做龙头”,实现班子战斗力增强、产业蓬勃发展,充分发挥了党建领航作用。

宅梧镇白水带红茶历史悠久,1959年,全国茶叶生产现场会议就在白水带召开。近年来,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带动下,该村通过“村党委+合作社+企业”的模式,种植金牡丹、金观音等名优茶叶近1000亩,“白水带红茶”“工夫红茶”还获评“鹤山市十大茗茶”。白水带村集体经济收入短短两年由11万元增长到50.4万元。

“白水带红茶”的成功推广,是宅梧镇打造农业品牌的缩影之一。近年来,宅梧镇通过“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战略,重点培育出了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利益联结机制好的农业产业企业,其中包括3个投资过亿的农业龙头企业,致力于打造大湾区核心区优质粮食、蔬菜、茶叶供应示范基地,产业红利将辐射周边20万人口。

此外,该镇在撂荒地整治方面下足绣花功夫,牵头成立村民以土地入股的镇级农村土地股份经济联合社,创新三种方式推动复耕复种。目前全镇已入股土地1540亩。2022年以来,全镇流转耕地6524亩、林地1.1万亩,整合撂荒地3145亩。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乡村振兴,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撂荒地变“聚宝盆”。

谱写绿色发展“交响曲”

宅梧镇被誉为“鹤山后花园”和“鹤山粮仓”,森林覆盖率超70%,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广东省森林小镇、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宅梧镇生态环境优美,被誉为“鹤山后花园”。

宅梧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坚持三产融合发展,抓好源林生态乐园、香草地、凤鸣谷营地公园、维生夏威夷果基地、联威沉香生态茶园、态和然生态茶园、鹤臻石斛科普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桃花驿项目建设,致力打造一批特色农业旅游项目。

宅梧镇经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镇上报鹤山市招商引资项目4个,均是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达19.3亿元;同时着力引进优质工业和特色文旅、农旅项目,明年计划新增4家规上农业企业,提高农业收益。

时和岁稔,腾飞宅梧。宅梧镇正加快打造大湾区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让“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更满,让村民“钱袋子”更鼓,让新时代乐章在这片鱼米之乡久久回荡。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任龙

【图片/视频】宅梧镇提供

【通讯员】李淑贞 刘湧滨

广州:构建"党建+公益"社会组织创投模式

文章来源:《慈善》杂志 

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是广州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亮点品牌。近年来,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一手以政治导向抓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一手以社会效应抓社会组织作用发挥,推动社会组织构建“党建强、服务强”创新发展共同体,将党建工作与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深入融合,通过组织建设、主题教育、红联共建等形式,激发社会组织党组织参与公益活动自觉性、主动性,引领“党建+公益”社会善治模式。近三年来,资助的400个公益创投项目中,已成立党组织的创投主体有138家,社会公益的“红色动能”不断增强。

突出党建引领。将社会组织党建与社会组织服务结合,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建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项目资助。创新运用“红色创投”形式筹集资源开展党建公益活动,促使未成立党组织的创投主体和已成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结队开展项目,创新社会组织党建载体的同时,拓宽公益创投服务项目对接平台。引导社会组织党组织聚焦社会热点、紧贴民生需求、体现政府意图,项目涵盖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困境儿童帮扶、脱贫攻坚、异地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关爱、社区治理等领域。

突出组织功能。注重以创投项目激发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员作用发挥,在第八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资助项目中选取100个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项目纳入社会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统筹,一方面由市社会组织联合会按照公益创投管理办法进行服务指导,一方面通过党组、党委等会议定期研究、定期推进,引领全市社会组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开展各类实践活动3434场次,参与党员2.78万人次,惠及群众625万人次。在2021年本土疫情中,4700名社会组织党员冲锋陷阵,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和支援中高风地区。

突出共创共投。强调政府、社会、社会组织共建共创共投。社会组织自行设计公益项目争取福彩公益金资助,社会配套资金与资助资金比例至少达到2:3,每个项目以核定的预算总额与社会组织自筹资金之间的差额作为资助标准,最高不超过项目预算总额的60%且不超过50万元。社会组织通过行业上下游或跨领域自行拉赞助,同时,政府发挥平台支持作用,推动搭建多元劝募平台撬动社会资金,提高创投主体造血功能。

突出外促内推。通过给予创投优先权引导“党建强、服务强”的品牌社会组织和等级评估优良的社会组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公益创投活动,促进品牌社会组织集群式发展,提升创投整体品牌效应。全国首创编写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实践探索图书《创新·创意·创投》、创作录制创投主题曲《益路同行》、拍摄总结视频等,放大创投效应。

突出管培并重。制定出台《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管理办法》《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项目实施指引》等一系列制度工具书,规范创投主体(特别是新成立的社会组织)的项目实施。开展“同行计划”,围绕“项目管理”“新闻传播”“财务管理”“安全管理”“募捐能力”等主题,邀请广州市社会组织专家库成员及相关行业专家开设能力建设培训班。据统计,每届开展约10个主题共12期培训,服务1500余人次,为项目规范有序开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智力支持,同时提升社会组织开展项目能力和服务水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建可以搞什么活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