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原到顺丰成都寄广西河池池快递需要几天?

“广西盆地”位于广西中南部,以及广东西部,中国陆地版图正南方。为三面环山的类盆地地区,面积与四川盆地相当,南向太平洋南海。盆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一般低于200米。

盆地底部多为西江支流及直接入南海河流冲积形成的冲积平原或丘陵、台地盆地周边在湿润多雨气候条件下,多为石灰岩岩溶、河流冲积共同作用形成的峰林、平原交织地带,喀斯特地貌明显,多地下河,是中国岩溶现象最典型地区之一。

“广西盆地”范围及平原区隔 橙色为“广西弧”山脉
广西地形及周边山脉标注图

世界自然遗产-环江喀斯特地貌

广西盆地轮廓形成自中元古代至新生代,先后经历了大小21次地壳构造运动,直到距今/view-a69-/view-a69-38.html">

粤西平原与珠江三角洲平原面积相当。位于广东省西部沿海地区。湛江市是粤西最重要的海港,南海舰队的司令部驻地。

双航母16艘大驱——南海舰队

广西的山脉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特征,一是山脉大多分布于广西地域的边缘地区,形成了四周高,中部低的盆地地形特点;二是主要山脉分布在平面上构成了弧形特征,即李四光先生当年命名的“广西弧”。广西山脉走向主要是两个方向,桂东山脉走向为东北——西南向,桂西山脉走向为西北——东南向,再加上分布其间的一些弧形山脉或近东西走向的山脉,构成了庞大的弧形山系。自北向南,可以明确分辨出的弧形山脉有三组

广西盆地内的两组“广西弧”山脉

北部组:由大苗山——九万大山组成,是一比较短小的山脉弧。 中部组:由桂东北的越城岭、猫儿山、海洋山、架桥岭一桂中的大瑶山、 莲花山、镇龙山、大明山——桂西北的都阳山、东风岭组成,是一条比较大而完整的山脉弧;南部组:由桂东北的萌渚岭、大桂山——桂东南和桂南的大容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西南和桂西的公母山、大青山、 六韶山组成,是最大的一条山脉弧。这里选取位于广西盆地中的山脉进行介绍。

广西弧中部组-架桥岭、大瑶山、莲花山、镇龙山、大明山、都阳山等

盆地内的广西弧中部组山脉,主要包括了架桥岭、大瑶山、 莲花山、镇龙山、大明山、都阳山等。

大瑶山分布于金秀、鹿寨、荔浦、平南、桂平、武宣、象州和蒙山等地,大致北起修仁一头排断裂谷地,南到黔江谷地北缘。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110公里,宽45公里。一般海拔1200米上下, 海拔1300米以上的山峰有60多座。 主峰圣堂山,位于金秀的南部,海拔1979米,是广西中部的最高峰,山体高大雄伟,脉络明显,具有山高、谷深、坡陡的特点。在中部泥盆系砂岩、砾岩等水平岩层分布地区,发育“丹霞”地貌,边缘地区岩层倾角较大,形成单斜山。大瑶山的丹霞地貌分布广、类型多,丹峰碧水,朱崖绿树,互相衬托,风景秀丽。有25条河流发源于大瑶山,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分别注入桂江、柳江、黔江和浔江、年产水量达27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23万千瓦;产水量和水能蕴藏量均居全区群山之首位。森林面积28.3万公 顷,覆盖率达40%,木材蓄积量达280多万立方米,是广西重要的杉木、毛竹生产基地,也是广西最重要的水源林区

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对象为银杉,大鲵、瑶山鳄蜥、瑶山苣苔及金斑喙凤蝶等珍稀动植物和典型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保护区内植被丰富。截至2013年,其植被组成种类有157科445属947种,其中双子叶植物107种,祼子植物7科10属16种。保护区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过渡的位置上,植被类型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局部也存在季节性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类型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类型呈现明显的犬牙交错的状态,这是大瑶山植被水平分布最突出的特点。在垂直分布上,海拔1300m以上为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山针阔混交林带,海拔1500m的山顶或山脊有成片的、原始的、呈带状分布的杜鹃林。保护区内典型常绿阔叶林有9个群系,季风常绿阔叶林有11个群系,季节性雨林有2个群系,中山针阔叶混交林有3个群系,山顶苔鲜有2个群系,共27个群系。

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截至2013年,有维管束植物有213科、870属、2335种,植物种类居广西群山之首。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银杉、伯乐树、南方红豆杉、瑶山苣苔、合柱金莲木、异形玉叶金花、猪血木7种,二级保护植物有长苞铁杉、观光木、闽楠等17种。国家Ⅰ类珍贵树种4种,Ⅱ类珍贵树种11种。大瑶山有白垩纪孑遗植物青钩栲林20公顷,有药用植物1300多种,是广西最大的天然植物园

截至2013年,有陆栖脊椎动物373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瑶山鳄蜥、金斑喙凤蝶、蟒、云豹4种,二类保护动物有白鹇、黄腹角雉、毛冠鹿、猕猴等22种。昆虫资源也较为丰富,有21目168科570属853种,其中珍稀种类有14种。大型真菌140多种。每年的寒露至立冬,成群的鸟类从北方飞来大瑶山栖息,瑶族同胞称之为雪鸟, 这就是大瑶山独特的“雪鸟”奇观。雪鸟为旅鸟。

在中国绿色时报的评选活动中,金秀大瑶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中国“森林美景摄影地”,“广西圣堂山万亩野生变色杜鹃花海”被评为“最美花海”之一。

莲花山古称宣贵山,现又称为龙山或北山。分布于贵港、桂平和武宣三县市。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长55公里,宽20公里。一般海拔600米,主峰大天平山位于山体南端,海拔1158 米,为一花岗岩体。中部地层为寒武系黄洞口组的浅变质砂页岩,四周为泥盆系砂岩、砾岩,西南端分布燕山运动初期的石英闪长岩及花岗岩岩体。在加里东运动时褶皱成山,后来产生沉降,沉积了泥盆纪地层,印支运动再褶皱成为龙山背斜。山体具有北、西、南三面高中部低的特点,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马来河顺坡纵贯山地向东北流入黔江,山体呈马蹄形, 背斜成谷,两翼成山的地貌倒置现象。谷中建有达开水库。山上多为人工种的马尾松和杉木林,盛产茶叶、竹笋和药材,著名的“覃塘毛尖”即产于主峰大天平山。动物有穿山甲、鹰 嘴龟、黄猄、果子狸和红毛鸡等。主要矿产有金、银、铅、锌、铁等。

镇龙山位于广西中部,分布于宾阳、横县、贵港三县市。镇龙山为广西典型的穹窿山, 呈椭圆形, 东西长约32公里,南北宽27公里,一般海拔约700米,主峰镇龙山在宾阳县与贵港市的交界处,海拔1140米,因其屹立于平原之上,故显得雄伟壮观。中部地层为寒武系砂 页岩,周围属泥盆系砂岩。在加里东运动时褶皱隆起成山,后下陷,印支运动时再度隆起。 山地周围为泥盆系砂岩构成的单斜山,逐级降低至喀斯特孤峰平原,发源于镇龙山的河流顺坡向作放射状奔流,分别注入郁江和红水河。在山地周围修建有数十座中小型水库,成为广西中部重要的水源中心。山坡为马尾松林,沟谷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面积约3.2万公 顷,覆盖率30%,木材蓄积量70万立方米,是广西十大水源林区之一。

大明山亦称大鸣山,地处广西中部,分布于上林、武鸣、马山和宾阳四区县。呈西北—东 南走向,长约62公里,宽18公里,一般海拔约1000米,主峰龙头山海拔1760米,位于山体的中部、武鸣和上林两区县的交界处附近的上林境内,是广西中西部的最高点。登山远眺,群山 簇拥,云绕山峰,每当阳光照射云雾,出现五彩光环,形成“光环随人动,人影在环中”的 奇特景象,当地称为“大明仙境”。大明山北部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系砂岩、砾岩;南部为寒武系砂页岩,两侧为泥盆系砂岩。加里东运动褶皱成山,经长期的侵蚀夷平作用形成准平原, 随后产生沉降,沉积了泥盆系地层,在印支运动时褶皱隆起。整个山体脉络明显,峰脊尖锐, 西坡陡峻,东坡和缓。发源于大明山的河流共有37条,灌溉着上林、宾阳、武鸣和马山四区县 的3万公顷农田,以及30多个水电站所需的水源,是广西中西部最重要的水源中心。植被呈 垂直分布,森林面积5.55万公顷,覆盖率达50%左右,木材蓄积量60多万立方米,为广西十大水源林区之一。林中栖息50多种动物,其中有黑叶猴、苏门羚,冠斑犀鸟、麝、鼯鼠和原 鸡等珍稀动物。北回归线穿过大明山中部。奇峰、飞瀑、密林、云海构成优美的自然景色, 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矿产主要有黄金、铜、钨和水晶等。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为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有维管束植物209科、764属、2023种(含种以下等级)。其汇总蕨类植物42科、84属、250种;裸子植物7科、9属、18种;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138科、544属、1531种;植被植物中的单字叶植物22科、127属、224种,是广西之中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国家保护植物达2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桫椤、格木、锺萼木三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黑桫椤、达叶黑桫椤、白豆杉、福建柏、观光木、马蹄参、紫木等16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有长苞铁杉、清沟栲、长叶竹柏等9种。仅蕨类植物就有中国特有种47种,大明山特有种9种,药用植物1331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有450种。

根据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地理》中划分,大明山属于东洋界,华南区,属广沿边亚区,滇桂山地丘陵区;动物群落主要为热带雨林性常绿阔叶林、农田动物群。

大明山保护区共有野生脊椎动物31目90科208属294种;其中鱼类22种,两栖类19种,爬行类2种,鸟类151种,哺乳类60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惜动物有黑叶猴、金钱豹、蟒等3种;属二级保护的动物有林麋,苏门羚、黑熊、原鸡等34种。大明山已鉴定定名的昆虫531种,大型真菌202种。此外,保护区还是鹰科、秧鸡科、杜鹃科、三趾鸽科、卷尾科等候鸟迁徙的停歇地和必经路线,是研究候鸟迁徙路线的理想之地。

越海平原卫星图——“广西弧”南部组

广西弧南部组山脉,主要包括了大容山、六万大山(甜水谷大山)等。

大容山地处郁江平原与玉林盆地之间,分布在北流、容县,桂平和玉林四个县市。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46公里,宽25-30公里,山体庞大,山势雄伟,山峰连绵,海拔一般为 800米上下,主峰梅花顶,海拔1275米,为桂东南的最高峰。在燕山运动早期,大容山南北沉降为谷地,北部为郁江—浔江谷地,南部为玉林—南流江谷地,两谷地之间为地垒式上升, 同时伴随着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形成地垒式的断块山。山顶风化作用形成许多花岗岩块体,如山脉东端的三片岭(海拔939米) ,就是粗粒花岗岩沿垂直节理风化形成的“三片石”。山体受到一系列西北—东南向的断裂作用的影响,形成许多与构造线垂直的断裂,山地两侧河流往往沿断裂发育,分别注入郁江、南流江及北流江。河流湍急,多急滩跌水,水能资源丰富,建有大容山水电站。植被以人工林为主,如人工种植的马尾松、杉、玉桂、八角等,森林覆盖率达40%左右。

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江家大院

大容山南侧的玉林盆地,地势低平,南流江和北流江均流经此盆地,两河之间没有明显的分水岭, 在北流县城附近的北流江海拔100米左右。玉林市附近的南流江海拔约80米,两地相距15公里,而高差仅20米,可考虑在此修一条沟通南流江和北流江的运河,为沿海开放城市北海提供水源,同时也为广西增加一条出海的通道。

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天湖景区

六万大山(甜水谷大山)

六万大山,可能是壮文“甜水谷大山”的音译,分布于浦北、博白和玉林三个县市,主体部分在浦北县。作东北—西南走向, 长约70公里,宽30-40公里。不算高,一般海拔500-800米,主峰葵扇顶,位于浦北县和玉林市交界 处,海拔1118米。六万大山为华力西期的花岗岩侵入体构成。坡度较陡,达30-50 度。河流沿西北—东南向的断裂发育,形成许多与山地走向相交的谷地,如浪平谷地和官垌 谷地等。流水切割强烈,沟谷发育,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天然植被为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主要种属有海南风吹楠、见血封喉、乌榄和白榄等,森林覆盖率为30%。六万山林 场面积1.46万公顷, 其中有林面积为1.2万公顷,主产杉、马尾松、火力楠和红椎等,年产木材三万立方米,为广西南部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国家第一批建设有六万大山森林康养基地,属六万林场管辖。

六万林场出品 六万山泉

沿海情况介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处广东省西南部的湛江市,沿雷州半岛1556千米海岸线分布。有红树林植物15科25种,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海岸典型自然景观。

植物有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15科24种,主要的伴生植物14科21种,是中国大陆海岸红树林种类最多的地区。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为白骨壤、桐花树、红海榄、秋茄和木榄,主要森林植被群落有白骨壤、桐花树、秋茄、红海榄纯林群落和白骨壤+桐花树、桐花树+秋茄、桐花树+红海榄等群落,林分郁闭度在0.8以上。

贝类3纲38科76属110种,有鱼类15目58科100属127种。贝类以帘蛤科种类最多,达20种;发现中国大陆沿海为首次记录的有皱纹文蛤、绿螂、帽无序织纹螺、鼬耳螺4种。鱼类以鲈形目居绝对优势,有27科49属65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中贝类有28种、鱼类有32种。

是留鸟的重要栖息繁殖地,又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停留觅食地。区内除了众多的鸥形目、雀形目等留鸟外,每年秋冬季,有大量的候鸟(包括鹤类、鹳类、鹭类、猛禽类等)从日本、西伯利亚或中国北方飞往澳大利亚的途中在保护区停留。据调查,保护区鸟类达194种,国家二级保护的32种,列入中日、中澳保护候鸟协定的分别为117种和39种。

建有与之相关的九龙山湿地公园

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的西南部,地处徐闻县境内,分布在角尾、迈陈、西连的西部海区,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珊瑚礁及其海洋生态资源

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共3目19科82种。其中,软珊瑚目7科27种,在软珊瑚目中,有柳珊瑚类5科23种,软珊瑚类2科4属4种;群体海葵目1科1属1种;石珊瑚目11科54种,石珊瑚全部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并列入世界CITES公约。礁栖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门Annelida 11个科12种,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 6个科7个种,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7个科19个种,软体动物门Mollusca 19个科33个种。渔业资源种类共发现经济鱼类、头足类、甲壳类、贝类等,共43科84种。

雷州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热带近海珍稀海洋水生动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雷州半岛西侧,是中国大陆沿海保护最完好、生态类型最为丰富的热带典型生态系统之一。

生物资源丰富,珍稀水生动物多样。调查记录的各种动物共7门、18纲、57目、209科、599种,其中脊索动物门5纲、25目、94科、257种,腔肠动物门的石珊瑚目18种。拥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1种,其中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儒艮中华白海豚等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大珠母贝、白氏文昌鱼、绿海龟、棱皮龟、玳瑁、斑海豹、热带点斑原海豚、宽吻海豚、江豚等9种。 在区内记录的物种中,有6种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20种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Ⅱ;有近40种被列入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和IUCN红皮书中的极危、濒危、易危物种名录。

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处广西合浦县东南部沙田半岛的东西两侧,由该岛东侧和西侧的海域、陆域及全部滩涂组成,面积8000公顷,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

海岸线总和长50公里,内分布着发育良好、结构典型、连片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天然红树林,截止到2011年,有红海榄、木榄、秋茄、桐花树等12种红树林等12种红树林植物,其中连片的红海榄纯林和高大通直的木榄在中国实为罕见。

截止到2011年,有红树植物 15 种;大型底栖动物 170 种;鸟类 106 种;鱼类 82 种;昆虫258种;贝类90种;虾蟹类 61 种;浮游动物26种;其他动物16种;底栖硅藻158种 ; 浮游植物96种。保护区内还时有儒艮出没活动,海草是它们的主要饵料。

北海市合浦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及其附近海底地形复杂,深槽与沙脊并列,属强流型海岸地区,沿岸海底地貌主要有潮间浅滩、潮流深槽、潮流沙脊和海底平原等几种类型。保护区及其附近海域有4条较大的潮流深槽,其中大牛洞、英罗港口外潮流深槽较为典型,呈狭长状,自港湾口门向湾内呈指状伸展,一般水深为8~10米,最深13米。潮流深槽是儒艮活动和栖息的主要场所。为第五批全国林草科普基地。

儒艮: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在保护区内已多年没有获得儒艮的照片和实体证据。最近一次发现儒艮实体是1997年3月,已死亡,渔政工作人员执法时收缴,口中有海草。疑似儒艮发现及问卷调查中所获的信息,仍然不排除该水域仍有儒艮分布和活动的可能性。

中华白海豚: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在保护区水域2003年调查中华白海豚的数量大约在50头左右,2012年调查数量达120头以上,且以青壮年为主。保护区海域的中华白海豚与中国其他水域(福建厦门、长江和浙江乐清沿岸)的中华白海豚之间已有显著的遗传差异和分化。

江豚、中国鲎:在保护区海域多次发现江豚的踪迹。中国鲎在保护区海域数量较多。

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及其邻近海域的红树林主经分布于英罗港、丹兜海、老鸦港—鹅颈墩、禾塘岭附近、北暮盐场五七工区,榕根山等滩涂。

海草床生态系统:保护区及其附近海域主要有淀洲沙、北暮盐场海堤外、英罗港、英罗港口门外、淡水口、高沙头、山寮九合井底七个海草床。至少发现有四种海草:喜盐草(俗称龟蓬草)、二药藻(俗称茜草)、贝壳喜盐草、矮大叶藻。

北海市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防城港市防城区和东兴市境内,总面积约3000公顷,是一个以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理位置特殊,珍珠湾内生长着中国大陆海岸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木榄纯林和老鼠勒群落,是典型的海湾红树林和罕见的平均海平面以下大面积的红树林,在中国大陆沿海红树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红树林内还有大量的海洋生物资源和鸟类资源,是候鸟迁飞的重要中继站。

防城港市北仑河口红树林

有红树植物15种(其中真红树10种、半红树5种),主要红树植物种类有白骨壤、桐花树、秋茄、木榄、红海榄、海漆、老鼠勒、榄李、银叶树、阔包菊、卤蕨、水黄皮、黄槿、杨叶肖槿、海芒果等。其他常见高等植物19种。保护区内的红树林有林面积12.60平方公里。此外,保护区核心区还发现有大面积珍稀海草—矮大叶藻

滩涂和沿海渔业资源丰富,截止到2012年,鱼类有27种,大型底栖动物有84种。由于保护区位于亚洲东部沿海和中西伯利亚中国中部两鸟类迁徙线的交汇区,为候鸟的重要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观察到的鸟类有128种,其中有13种鸟类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北海涠洲岛斜阳岛海域布氏鲸
北海涠洲岛斜阳岛海域布氏鲸

其实内容搬运于我的回答

紧邻云贵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山地环绕,桂东、桂南、桂东北一带有大片谷地,总体呈现山岭连绵、丘陵起伏、平原狭小、河流众多、喀斯特地貌显著等特征。山地、丘陵和石山面积占陆地面积69.7%,平原和台地占26.9%,水域占3.4%。(特别是喀斯特地貌,在广西大部分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都是高度发育。如果不了解喀斯特地貌可以想一想桂林)

这样子的地方怎么发展?根本发展不了。

广西山多地少,平地主要分布在桂东南,桂西北多为山地。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是我国水电资源的“富矿”。铝、锰、锡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是我国十大有色金属产区之一。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58%,居全国第4位,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我国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

广西自然灾害种类较多,发生频率较高,灾害共生性、伴生性较强,区域性、季节性特征明显。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台风、寒冻害等气象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特别是旱涝灾害比较频繁,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较大。 

一、可建设用地资源有限,但尚有一定开发潜力。根据可利用土地资源综合评价,广西约70%的国土由山地、丘陵和石山组成,(山多石多)可开发利用特别是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土地资源不多。全区适宜建设的土地面积5.18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21.9%。扣除已开发建设的城镇、工矿、交通、农村居民点等占地面积,以及基本农田面积,今后可供建设的土地资源2.2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9.6%。从土地后备资源分布看,钦州、防城港、北海三市资源充裕,可利用土地资源占其土地面积比重14%以上,钦州市为全区最高,达18.4%;南宁、来宾、柳州、贵港、崇左、玉林、桂林等市适宜建设面积较大,可利用土地资源比重超过全区平均水平;河池、贺州、梧州、百色市可利用土地资源比重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其中百色市最低,仅为6.3%。

二、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这个可以理解为水多,但是能开发利用的少)根据可利用水资源综合评价,广西水资源总量1893亿m3,扣除已利用部分,可利用水资源潜力总量1418亿m3,人均2879 m3,是我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从可利用水资源分布看,多数地区较为丰富,人均可利用水资源潜力超过3000m3的县(市、区)30个,占全区比重32.2%; m3的26个,占28%;的12个,占12.9%;500-1000m3的10个,占10.8%;500m3以下的缺水县(市、区)15个,占16.1%,主要分布在没有大江大河通过或江河源头地区。全区季节性干旱问题比较突出。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中心城市供水水源单一,缺少备用水源。北海市地下水超采比较严重。桂西山区土层薄,保水性差,地下水埋藏深,开采成本高,水资源利用率低。南流江玉林市城区河道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 

三、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但环境容量压力加大。根据环境容量综合评价,广西大气和水环境状况整体良好,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为二级以上标准,主要江河约90%的河段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85%以上,是我国近海水质保持最好的海域之一。大气和水环境容量无超载的县(市、区)59个,土地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6%;轻度超载的16个,面积4.05万平方公里,占17.1%;中度超载的4个,面积1.06万平方公里,占4.5%;重度和极度超载的14个,面积2.93万平方公里,占12.4%。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一些地区的剩余环境容量相对不足,对人口、经济布局和产业发展形成较大制约,在未来一个时期,我区环境压力将处于上升阶段 (这个基本没有什么太大影响)

四。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但生态脆弱面积较大。根据生态系统脆弱性和生态重要性综合评价,广西生态类型多样,森林、草地、石山、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均有分布,但生态比较脆弱的区域面积较大,达5.14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1.7%,其中脆弱区域面积占10%。石漠化、土壤侵蚀等是生态脆弱的主要因素。广西是黔桂滇石漠化综合防治核心区域,处于石漠化防治区的县(市、区)有19个,石漠化敏感区面积4.8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0.6%;其中高度敏感区2.3万平方公里,占9.7%,主要分布在桂西南、桂西北和桂中等岩溶地区。 需要注意的是在岩溶地区,特别是高度发育的岩溶地区会有伴有相当多的生态问题:如石漠化、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土地下陷等等。喀斯特地貌如果发育的好像桂林一样好看,可以发展旅游。但喀斯特地貌高度发育的话地下基本是千疮百孔,如果地面的土壤不够厚,地面的水以及下雨的水很快会进入到地下,很难对这些水进行开发,所以这也是一些黔桂滇石漠地区为什么经常下雨但是还是会缺水的原因。你虽然下雨但是你留不住啊,而且下面又漏水。我们老师经常说这些地区是穷山恶水是有道理的。

五、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灾害威胁较大(这个问题与福建台风相比好多了,广西多的是像泥石流这样的灾害)山地多、平地少,地理地质条件复杂,气候炎热多湿,是一个地质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较大。根据自然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全区自然灾害危险性较大的县(市、区)7个,面积比重达9.2%;危险性略大的46个,面积比重49.5%;危险性较小的36个,面积比重37%;危险性小的4个,面积比重4.3%。

六、交通建设快速发展,但交通优势尚不明显。(这个要注意)以首府南宁为中心和以沿海港口为龙头,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组成、连接国内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西南出海大通道发挥重要作用。根据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交通优势度最高的有南宁、柳州和桂林市的城区,面积占全区比重3.2%;交通优势度较高的县(市、区)19个,面积比重16.2%;中等水平的39个,面积比重42.4%。交通优势度中等及以上水平的县(市、区)61个,面积比重61.8%,主要分布在南宁-柳州-桂林、南宁-百色轴线和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交通优势度较低的县(市、区)26个,面积比重30.2%;交通优势缺乏的6个,面积比重8%,主要分布在桂西、桂北以及桂中的一些山区县。 (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广西内大城市内部交通好但是其他地区交通不好。我是这样理解的)

七、人口总量较大,但集聚度偏低。根据人口集聚度综合评价,广西人口总量居全国第10位,人口密度218人/平方公里,高于全国140人/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但人口分布比较分散。人口密度较高以上区域面积比重仅占0.45%,人口密度较低区域面积比重为66.1%。由于城镇化发展滞后,缺少吸纳人口能力强的城市地区,人口流动强度总体偏低。从人口集聚情况看,人口集聚度较高的地区主要是南宁、柳州、桂林和梧州市的城区,面积比重为3.7%,其次是玉林、贵港、凭祥市部分地区,面积比重2.6%。人口集聚度偏低的县(市、区)68个,面积比重达到78.2%。 (一句话城市不发达留不住人)

八、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地区差异较大。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防城港市港口区,最低的是河池市都安县,两者相差19.6倍。防城港市港口区,柳州、桂林、南宁、北海、梧州5市城区以及百色市右江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面积占全区比重5.9%;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区)10个,面积比重9.3%;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以上地区的面积比重为15.2%。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县(市、区)24个,面积比重24.5%;较低和低等级的52个,面积比重60.3%,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基础薄弱,人口较多,交通不便的桂西、桂东南等地区。 (这个容易理解)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

由网友 树德汉硕 提供的答案:

广西有十四地级市,依官方公布的几线城市排名,首府南宁是二线;桂林,柳州是三线;梧州,玉林,北海,百色是四线,其他的就是五线了。贵港有望争上四线。说到最富和最穷的地区,有人说最富南宁,最穷是贺州或河池。这也要看你从角度去看。我不敢完全苟同。

单以南宁城区论,说最富,还可,连下面县一起看,我认为未必是了。南宁富人多不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土生土长的富而不多,富者多外地来的。说穷富,其实富中有穷,穷中有富。贺州,河池认为穷,其实里面富者也不少。这穷富与地域地利有关,与天时有关,与人思想有关,关系多着呢,真不好说。我小学同学有一个当年参军,留队在北京,后娶了个绝房的北京郊区县的姑娘,并落户那里,早几年征地拆迁,补得几套房及几百万,总价在二千万之上,在我岑溪一百两万也是富户了,但在北京,这太平常了。被征地拆迁的,看来许多暴富了,许多又暴穷了。

在广西,整体而言,城镇富,乡村穷,南,东南富,北,西北穷。南宁,崇左,钦州,北海防城港,多靠地利,桂林得风景旅游,柳州依凭过去工业余脉,玉林梧州近水楼台出广易,多能出广东珠三角打工,凭智慧,凭勤劳,富的也不少。城里有房,乡村也有房,城里乡村二者兼得。看玉林梧州的出广大军,不会少于百万。他们一年创富带回多少?这数目不会小。人要富,仅靠天时地利是不够的,不会长久的,在天时地利之上,再加人和思想预见性才会变富不穷而久。

由网友 锦绣中源 提供的答案:

广西是全国五个自治区之一,位于华南地区,陆地面积约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顺丰成都寄广西河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