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欧美,俄罗斯跨境电商市场情况盯上中国市场?

跨境服饰电商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1年11月 目录 跨境服饰电商行业:行业处于高速成长期,服饰独立站显露峥嵘 1 行业定义:三类参与者主导线上服饰赛道,独立站/第三方卖家表现突出 1 行业格局:垂直快时尚电商/第三方卖家成长能力突出 6 行业趋势:服装电商发展迅速,中国出口表现亮眼,行业数字化趋势明显 14 行业全球概览:欧美市场发展成熟,东南亚、中东、拉美增速突出 16 围绕供应链、营销、交付等核心环节打造竞争力 17 竞争要素一:供应链能力奠定品牌基础 18 竞争要素二:社媒营销和本地化运营是获客关键 22 竞争要素三:交付时效影响用户体验 25 全球主要区域服装电商供需格局探讨 30 东南亚:本土电商平台发展迅速,线上服装供给受中国产业链影响深 31 中东:本土电商规模小,当地服装需求依赖进口满足 38 拉美:当地电商平台地位强势,本土品牌占有率高 44 欧美:服饰线上渠道发展成熟,跨境服装电商需求强烈 50 全球服装跨境电商新兴市场规模预测:服饰电商渗透率为核心要素 56 全球服装电商新兴市场规模空间预测:未来十年或有 900 亿美元市场规模 56 全球服装电商成熟市场规模空间预测:未来或有 800 亿美元以上成长空间 60 风险因素 61 市场建议 61 ▍ 跨境服饰电商行业:行业处于高速成长期,服饰独 立站显露峥嵘 行业定义:三类参与者主导线上服饰赛道,独立站/第三方卖家表现突出 全球服饰电商品牌主要包括三类玩家。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在全球市场范围内,通过互联网售卖服装和时尚产品的服饰品牌或平台。目前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有传统快时尚品牌服饰商、时尚服饰垂直独立站、亚马逊等电商平台第三方卖家。 表 1:跨境服饰电商参与者 类型 代表企业 特点 传统时尚服饰品牌 ZARA,H&M,GAP,UNIQLO 通过全球化渠道与供应链布局实现全球扩张。 服饰电商独立站 Shein,Boohoo,Asos, 通过设立独立域名的垂直网站,依托全球物流体系与 Zalando 当地供应链优势,进行全球线上市场扩张。 电商平台服饰卖家 子不语,赛维时代,安致股份 通过开通在 Amazon、Shopee 等线上购物平台上销 售产品权限,进行服装销售的卖家。 资料来源:市场研究部 图 1:时尚服饰电商品牌格局分布 资料来源:市场研究部绘制 注:logo 来自各公司官网 传统时尚服饰品牌商:疫情中遭遇线下关门潮,品牌线上渠道营收不断提升 疫情期间,传统时尚服饰品牌受到巨大冲击。根据各公司公告披露,ZARA 母公司 Inditex 集团计划永久关闭旗下 1000 至 1200 家门店,相当于其全球门店总数的 13%至 16%;Inditex 还计划把旗下 Bershka、Pull&Bear 及 Stradivirus 品牌的所有中国门店全部 关闭,仅保留官网、天猫旗舰店等渠道。Inditex 还计划于 2022 年将线上销售收入占比 1 提升至集团总营收的 25%。 图 2:Inditex 集团线上销售额保持高速增长 图 3:2020 年疫情期间传统时尚服饰品牌面临关店潮 Inditex线上营收(百万欧元) 年报,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永嬴网,市场研究部 电商平台第三方卖家:亚马逊为主要交易平台,疫情期间增长迅速 从电商平台的角度看:1)亚马逊为全球最大跨境电商平台。Statista 的统计数据显示,26%的全球消费者首选的跨境电商平台为 Amazon,19%的消费者选择阿里巴巴旗下的 AliExpress,11%的消费者选择 eBay。在美国电商市场上,75%的消费者直接选择 Amazon 平台进行购物,2/3 的消费者选择该平台作为产品搜索的第一站。2)按 GMV 计,中国卖家占主流。根据 Frost & Sullivan(转引自子不语招股说明书)的统计,2020 年中国卖家所创造的 GMV 占全球主要电商平台(包括亚马逊、Wish、eBay、速卖通)卖家 GMV 的 41%,为电商平台市场中最为重要的参与者之一。 图 4:

一趟趟穿梭往返于亚欧大陆上的中欧班列,往往对跨境运输的冷暖,有着最为敏锐的感知。

以往去欧洲大陆满载而至的班列,今年的包裹数量明显下降。反而是去往俄罗斯时,搭载的包裹数量有不少增长。

所谓一叶知秋,中欧班列的变化已预示出今年出海的困境——经历了疫情带来的消费狂潮后,卖家们对于旺季的预测仍在持续,同时,瞄准机会想要入局掘金的玩家依然在疯狂涌入。然而海外消费需求的回落,却如踩下一脚刹车般,令人猝不及防,以至于今年跨境电商行业的大主题都变成了清库存。

再叠加早已内卷到翻倍的流量成本,出海赛道的玩家们在“出不了单、赚不到钱”的困境下,不得不调头寻找新的破局思路。也因此,不论是蓝海市场还是新兴渠道,都成了卖家们亟需寻求的途径。

困局之下,各大电商平台也看准了机会开始卷入国内市场。一家独大的亚马逊一连推出两次prime促销活动,诸如沃尔玛电商也开始放宽准入门槛,再如拼多多推出的TEMU也在海外开启了大额补贴、TikTok开启了北美小店、SheIn也正在靠自身的流量优势抢夺市场等。

而如今,曾经偏安一隅的俄罗斯电商平台OZON,也宣布在中国市场开启招商。根据最新报告,2022年前三季度OZON的GMV达到了53.6亿美元,同比增长98%,订单数量达2.9亿件,同比增长122%。

为什么是深陷战争的俄罗斯?

在和大多数人谈论到俄罗斯市场时,人们往往会因为地广人稀而忽略这一近在咫尺的市场。俄罗斯人口多集中在莫斯科附近,由于更靠近欧洲,以往主流的消费市场也多被各大欧美品牌占据。对于国内电商来说,比之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这甚至并不是一个性感的市场环境。

以至于不少跨境行业内人士都向36氪感叹。“市场空间太小了,没多少出口的空间。”

只不过时局动荡莫测,愈演愈烈的俄乌冲突,让欧美品牌纷纷开始撤离俄罗斯市场。其中就包括英国在线时装和化妆品零售商Asos、英国著名奢侈品零售商Matches Fashion、全球时尚购物平台Farfetch、美国著名电商平台iHerb、美国奢侈品网站Yoox等知名大型电商平台。

欧美品牌的撤离,无疑为俄罗斯市场空出了一片巨大的蓝海。据OZON中国区总裁Simon Huang表示,这将是国内卖家入驻俄罗斯市场极大的机会。

危与机从来都是硬币的两面,被大多数人忽略的地方或许就隐藏着大机会,不过,跨境电商还需要一些更低层的支撑。

首先是互联网普及率。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俄罗斯总人口达1.47亿人,其中1.24亿人为互联网用户,互联网渗透率高达84.35%。另一方面是俄罗斯的消费能力也相对客观,2021年其GDP达到了1.21万美元。也就是说俄罗斯的互联网渗透率并不低于国内。

其次是电商渗透率。据Infoline数据,2021年俄罗斯的电商渗透率比较低,仅有10.5%。虽然突如其来的疫情同样扰乱了俄罗斯的消费方式,但2022年一季度,俄罗斯人在线上花费同比增长59%,花了1.25万亿卢布(数据来自俄罗斯电商企业协会)。

最后是支付、物流等基建方面。对比仍以COD支付为主的市场,俄罗斯的线上涵盖了包括信用卡、线上支付平台、BNPL等多种方式,比较成熟。

而相比于新兴的蓝海市场,俄罗斯市场在物流服务上同样占优。其物流设施已相对完善,以OZON为例,根据其公开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OZON的品牌提货网络(包括提货点和包裹储物柜)已有23000个地点,覆盖了俄罗斯50%以上的人口。

就目前而言,俄罗斯电子商务的掣肘仍在于价格和履约上。OZON在2021年财报中就写道,俄罗斯消费者认为,与线下购买相比,快速消费品等线上销售的某些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考虑到递送成本,在线购买产品的过程很繁琐。

俄罗斯消费者也具有显著的特性,据Statista最新数据显示,在俄罗斯电商用户中,以25-44岁的消费者为主,占比52.8%,中高收入用户占据三分之二。并且他们具有追求性价比、渴望个性化、品牌忠诚度高等特性。

俄罗斯消费者对于性价比的重视,某种程度上则是中国玩家的优势所在。依托于中国供应链的优势,物美价廉的国内产品以及各大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的认可度并不低。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俄贸易额达到977.14亿美元,同比增长29%,其中中国对俄出口362.67亿美元,增长5.2%。

由此,在欧美之后,卷过了东南亚、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又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正在慢慢展示在一众卖家眼前。

俄罗斯亚马逊?超级APP!

作为俄罗斯市场*的综合电商平台,OZON一度有着俄罗斯亚马逊之称。同亚马逊的起家类似,成立于1998年8月的OZON,早年间也以销售图书为主。值得一提的是,OZON也曾获得过日本乐天的投资,并于2020年登陆纳斯达克,其市值最高一度达到150亿美金。

2018年9月,OZON推出了电商交易平台,并在此后其贡献的GMV占比增长至65%。从零售商转身至电商平台,OZON同样绕不过亚马逊的老路,比如需要投入高额成本自建物流系统。其中就包括2万多个自提点、由OZON履行的FBO(fulfillment by OZON)履约服务以及为快速输送生鲜、食品而搭建的Dark商店网络等。根据财报显示,OZON的履行和物流网络拓展,使其能够每年处理2.23亿个订单。

在支付服务上,OZON同样打出OZON.Card、品牌借记卡、OZON.Account等金融服务,这其中也包括了供应链金融、BNPL等服务。并且还在2021年5月收购Oney Bank LLC(现为OZON银行),以获得基本银行牌照。

此外,营销广告上OZON也花样频出,其于2019年2月推出了“OZONPremium”订阅计划——会员享受权益与亚马逊会员类似。据Simon介绍,俄罗斯的电商旺季也集中在第四季度,而OZON的促销活动不仅有与亚马逊类似的prime day,同样也在双十一推出了促销活动。

最新财报显示,在11.11活动的四天里,OZON订单量增长了98%,且2022年第三季度在OZON上的活跃成交买家数量达到3270万。而其活跃卖家的数量同比增长了两倍多,截至今年Q3已超过18万。

从履约环节上的重投入,可以看出OZON对于打造一个电商平台的巨大野心。而在品类上,除了起家时的图书类目及后来拓展的消费电子,OZON现在已拓展了服装、家居装饰、保健美容、药房食品、宠物护理和体育运动等品类,超过1.5亿个SKU。其中服装是OZON新的战略重点,而在2022年这一品类的SKU数量同比增长了3.7倍,已超过4300万。

对此,Simon对36氪表示:“OZON的定位是俄罗斯市场的多品类综合电商B to C平台,但同时,也涵盖了新鲜食品,乃至机票、酒店等产品,这将会是一个超级APP的形态。”带着这样的想象,36氪与OZON中国区总裁Simon聊了聊:

36氪:为什么选择在今年这个特殊节点,开启国内市场的招商?

Simon:现在来看,俄罗斯电商市场的竞争格局并不存在于几大电商平台之间,而是电商平台与线下零售之间的竞争。因为当地的电商市场还远没有饱和,疫情和时局正好加速了线下零售往线上转移的速度。我们判断中国品牌的替代具有很大想象空间,国内供应链的优势,也让我们将供应链的重心放在这里。并且,俄罗斯消费者对国内品牌的认可度很高,比如小米手机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可以达到40%左右。

36氪:从零售商扩展到平台,OZON具备哪些能力?为什么是OZON?

Simon:对于电商模式来说,最核心的资源就是流量与供应链。像SheIn开始走向平台化,也是基于本身带有的巨大流量和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因此,OZON本身自带很大流量,而流量能够变现的效率就取决于供应链。所以,我们将供应链平台的履约服务做得很重,投入大量成本建设物流基础,才有成为电商平台的竞争力。

36氪:对于俄罗斯市场的平台方来说,有哪些不一样流量获取方式?

Simon:对于OZON来说,平台的知名度已经带来了很多自然流量,其在2021年GMV增长率达到了125%。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尝试直播电商的形式,通过直播带货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留住他们的时间。直播还可以带动一些消费者自发分享,所以社交层面带来的流量,反而可能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36氪:从图书起家,再到扩展多品类打造超级APP,OZON会面临品类底色的质疑吗?

Simon:一个综合性电商平台总有它擅长的品类,也有现阶段相对没那么有优势的品类。但平台的核心是可以让用户在其中拥有更多选择,他的消费体验能够更加连贯。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既能够保证一段舒适的履约服务,同时又能满足丰富的商品选择及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就没有更换平台需要,这也是OZON的market place规模越做越大原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罗斯跨境电商市场情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