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中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诗风的文学作品是?


周静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诗人李白在青年、中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的社会背景及其个性的演变,将李白的个性转化和诗歌内涵及感情色彩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最后从李白浪漫主义的文学表现力进行描述,将其诗歌形式的构成、浪漫主义情怀的养成以及诗风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关键词:李白;个性形成;文学表现
一、李白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个性形成
(一)青年时代的个性初步形成
青年时期的李白生活在李隆基统治时期的“开元盛世”阶段,唐王朝的繁华与兴盛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李隆基在统治前期富有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能够知人善任,重用贤臣,对敢于直言进谏的贤臣良将尤为器重,这让青年时期的李白看到了自己能够在这样的局面下一展抱负的希望,于是李白在26岁那年,远离家乡父母,怀着满腔的热血与自信开始了他的宏伟人生。远行途中,他广泛结交有志之士,参与多种多样的社交场合,目的便是为将来的官场铺路。处在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作便是《大鹏赋》,这首诗在李白的诗歌合集中也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既表达了他对自身实力的自信,也表达了他的远大抱负。这篇创作足以窥见李白自傲的个性已经开始形成。
(二)中年时代的个性逐步发展
李白的中年时期,唐玄宗纵情声色,不理朝政。唐王朝的政治局面走向混乱,李白在长安居住的三年间,目睹世风日下、朝廷腐朽、外戚当权、宦官参政的严峻局势,但他并没有随波逐流、同流合污,反而一身傲骨更加犀利,不但对当时的统治者进行了大胆的抨击和讽刺,而且其傲岸张狂的个性变得更加鲜明。李白在日复一日的怀才不遇和希望落空中借酒消愁,满心的迷茫与不满,由此可见李白蔑视统治阶级的傲岸个性已经十分深刻鲜明。
(三)晚年时期的个性沉淀阶段
自中年阶段至老年阶段,李白创作的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不仅仅是性情激昂的创作特点,还有我们能感受到的沉淀和冷静。李白前往京城的漫长旅途中,面对的是与他的浪漫情怀完全相悖的残酷现实,他仍能坚持自己的立场,尤其在部分借景抒怀的文学创作中有所体现。李白离开京城以后,朝廷逐渐腐化败落,各个派系之间的矛盾不断扩大。面对当时朝廷内的歪风邪气和家国外患,李白曾试图用诗词提醒当朝执政者:“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他知道皇帝不会听取他的这些忠告,他就开始拿笔与统治者进行斗争,对黑暗的封建统治者和现实生活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批评。反之,他对农民阶层却十分重情重义,李白落魄之时,是农户给他无私的關怀和帮助,其作品《哭宣城善酿经叟》,能够清晰感受到李白对一位酿酒老者的思念之情,与面对那些达官贵族们的桀骜不驯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白老年阶段过得非常悲惨凄凉,身无分文加上疾病缠身,投靠其亲戚不久后就驾鹤西去。当时的百姓怀着对李白无比的思念和崇拜之情,纷纷悼念,对李白的死亡描述也非常具有文化意蕴:“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岸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
总结李白的一生,从最初的生机盎然到趾高气扬再到其冷静爱国,其一生有着太多的起起落落。李白自出生到死亡,其一生的经历都在和封建主义制度所制定的规则进行碰撞。
二、李白诗歌的文学表现
(一)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表现形式
在中国历代诗人中,李白的成就高度至今为止能超过的寥寥无几。其不仅抒发了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更是为我们和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李白的文学作品是我们国家诗歌史上受关注度最高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标杆。
1.在结构形式上,不拘一格,不羁于形
自唐高宗时代到安史之乱爆发,是我们国内律诗发展的重要时期,文人把五言、七言的相关格律,当成不可逾越的界限。在当时李白却没有被这一系列的格律和界限束缚,其文学作品中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狂放不羁,作品不受声律的约束。例如其作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其狂放不羁的表现手法,不受约束的表现形式,让我们深入其中流连忘返。
2.在诗风特点上,豪迈奔放,一泻千里
李白的诗风极具自身的性格特点,作品豪迈奔放,蕴含着独特的文学价值。例如:李白刚到长安的时候,其作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出自《南陵别儿童入京》);怀念京都时,其作品“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出自《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李白作品以景兴豪、以酒助豪、以月咏豪、以剑挥豪、以仙赋豪,极具特点地表现出李白豪迈奔放、一泻千里的写作风格。
3.在审美意向上,明丽伟硕,自然天成
李白最喜爱天空、云彩、月亮这一系列大气伟硕的自然风景。其作品“孤帆远影碧空尽”(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白云还自散”(出自《忆东山二首》)、“欲上青天揽明月”(出自《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运用的修辞手法,气势蓬勃,张弛狂放,富于变化。在物象的颜色选择上,他对色彩的描绘虽然简单却丰富多彩,清晰又散发着欢快和积极。如“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出自《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作者把“白云”“白露”当作诗句的开始,通过灵活的色彩表现形式带动诗意的层层递进,充分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所想。在意境刻画时,他对意象的选择相对豁达,并能够发现其要表达的蕴意。其作品能够扩大想象范畴,明丽伟硕,呈现出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的表现形式。
(二)李白的浪漫主义人格构建
1.是对庄子以及屈原人格精神的整合
综观古今的艺术评论,部分学者曾如此对李白进行评价,说他的文学特点应该是“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他的浪漫思想主要特点是对庄子与屈原等中国文学开创者理想主义精神的一次优化和重新定义。综观李白和庄子的人生发展轨迹,他们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同的特点,他们两个人都有着较强的入世思想和积极的现实思想。不过屈原为了自己的理想舍生取义的人生观也是李白的思想动态,从另一个角度能够发现李白的人生价值观是庄子和屈原的思想共同延伸所发展成的一种新的思想价值观。
2.是外王内圣英雄主义的一种体现
李白此人的浪漫歌行思想在其仕途事业中表明了一类外王内圣的英雄主义,表明了自己狂热的表现欲。他进行自我与理想主义仕途的宣传和表述,完成了对自己人生和精神思想的总结,逐渐发展为一种极具特点的英雄思想。依照相关历史文献记载,李白曾经到过幽州,今北京市城区西南广安门附近,而当时的幽州主要驻扎叛军,和抵御外敌之间是完全不存在关系的。在李白的文学作品中能够清楚发现,他对当时国家的现状存在着迫切改变的想法,一直在人生中寻找人和自然之间的一种共振,从而来捕捉剧变来临之前的灵感,而这种灵感恰恰是浪漫主义的来源。
3.是对个人命运一种失落情愫的延展
李白身处当时朝代发展最为鼎盛的阶段,这个阶段还是国家盛极而衰关键性节点,鼎盛繁荣的背后暗流涌动,加上唐玄宗后期的昏庸无能导致了这个朝代逐渐走向了灭亡的深渊。在如此的社会环境背景下,李白逐渐对社会、政治、自己进行了冷静的判断,从头定义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的社会背景同样能够当做李白人生价值的觉醒时期。其作品《大鹏赋》,从李白刻画大鹏的画面可以看出:大鹏庄严宝色,飞行数日而生机勃勃,展示出大鹏鸟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李白对生命的重新定义。其作品《临路歌》悲情地描绘了大鹏路途正远,生命不应在此时结束,但身摧力尽,毕竟要离世了。从中可以看到李白此时的内心是非常悲痛的,他已经无力改变什么。
安史之乱爆发前期,当时的朝廷腐败问题严重,皇上骄奢淫逸,李白逐渐开始对社会、环境、人生进行理性的研究分析。总的来说,李白对于命运和当时时代背景的研究分析都让其产生了非常巨大的蜕变,这也和他的浪漫主义情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李白浪漫主义诗风分析
1.主观色彩强烈,具有个性
仔细观察李白的一生,从朝气蓬勃,到狂放不羁,再到失魂落魄,其内心世界一直存在着桀骜不驯、豪放的特点。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出自《南陵别儿童入京》)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李白刚进仕途门槛时内心的活动状态——狂妄与自我;其作品“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出自《行路难三首其二》),我们能够感受到李白在仕途上的落寞之情。我们在阅读李白的其他文学作品时,也能够感受到极具特点的主观思想,从而让李白在文学作品中想要刻画的景象与人物都生动活泼、大气蓬勃。其受到广泛关注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蜀道难》,运用了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刻画手法开篇,逐步表现出蜀道的突兀、艰难、崎岖等特点,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写作特点明显。在这个文学作品中,李白那种沉重的思想动态和豪放刻画手法获得了最大程度上的发挥,从中能够清楚了解到李白内心对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2.具有较强的想象力,运用大量的夸张和比喻手法
李白文学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和比喻手法,让作品的意境表述更加完美。例如,在《秋浦歌》中,“白发三千丈”把虚无、缥缈的思虑实体化,让大家可以直接感受到文中表达的意蕴。在《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瀑布从天上落下的那种磅礴大气的場面,更是作者内心豪放与霸气思想的充分表现。在其优秀作品《行路难》中,李白把一系列的悲欢离合进行了穿插运用,那种自信、悲愤、茫然等感情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语言多变,不拘一格,李白曾运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形容自己的诗歌风格,这也说明了李白也认为自己诗歌作品的语言是多变的,不拘一格的。在他著名的诗歌《赠汪伦》中,描绘出了一个与友人惜别的场景,而这种环境的塑造则是运用普通的场景来展现,采用了比较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了最为诚挚的情谊,诗篇读起来朗朗上口,将亲切之感和友谊真诚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三、结 语
李白不仅是我国从古至今浪漫主义诗篇的奠基者,还是古代诗歌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其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对我们国家文化发展和思想发展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
猜你喜欢李白

古代文学史作品介绍
 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一、上古歌谣
  1、上古歌谣
  原始歌谣是中国文学古老的源头。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
  2、神话传说
  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楚辞》
  ◆开辟神话(创世神话)
  如: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补天
  ◆自然神话
  如: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英雄神话
  如:鲧禹治水 后羿射日
  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①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
  ②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③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④实际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中往往都是神话和传说交织并存的。
  二、《诗经》
  1.诗经简介
  《诗经》 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 诗歌总集,
  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的诗歌,共311 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先秦时期称为《诗》、《诗三百》,西汉时期称为《诗经》。
  2.诗经六义:  (1)风雅颂三类是音乐曲调名称
  “风”: 周代15个地方的歌谣,共160篇。——诗经的灵魂
  “雅”: 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共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 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2)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基本艺术手法
  “赋”: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
  “比”: 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3.《诗经》的艺术特点:
  句式上,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起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语言上,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手法上,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内容上,多用景物描写对人物起到烘托作用。
  主题上,现实主义的创作特点,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
  4.《诗经》名篇
  《国风》: 周南中的《关雎》《桃夭》;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蒹葭》
  《大雅》: 《文王》、《民劳》,
  《小雅》: 《鹿鸣》、《采薇》。
  《 颂 》 : 《清庙》《维天之命》《噫嘻》。
  三、楚辞
  1.屈原简介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
  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2.《楚辞》简介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收录了屈原、宋玉、王褒、贾谊等人的诗歌,共17篇。由西汉刘向在前人的基础上辑录而成。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3.《楚辞》常识
  ①代表作: 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宋玉的《风赋》等。
  ②《离骚》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政治抒情长诗。
  ③《楚辞》 与《诗经》 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史的源头。
  ④“风骚”——《诗经》之《国风》 与《楚辞》之《离骚》
  4.楚辞的基本特点
  ①诗风上,铺排夸饰,想象丰富,是楚辞的共同特征。作品带有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如《离骚》、《九歌》等均是如此。
  ②体式上,楚辞相比于《诗经》篇幅有所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成长短布局,参差错落,扩大了诗歌的容量,丰富了内容。
  ③语言上,多用楚语楚声,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方言词语大量出现,常用语助词“兮”、“些”等。
  ④结构上,结构一般比较宏大,篇幅一般比较长。
  四、先秦散文
  1.《尚书》
  (1)《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
  (2)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说《尚书》由伏生传下来。
  (3)“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2.《春秋》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修订,记述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240多年的大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3.《左传》
  (1)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
  (2)《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叙事性作品。相传是左丘明为注释孔子的《春秋》而作,重记事。
  (3)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4)出自《左传》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
  (5)《左传》的叙事特点
  ①善于叙写重大事件,往往会突出一个中心,并能围绕中心写出历史事件的前后关系.
  ②善于将史实和神话传说、历史传闻融合在一起,使历史的记叙故事化
  ③善于叙写谋杀、政变、行刺等一类事件
  ④善于叙写战争,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
  ⑤善于叙事和写人,运用了很多 细节描写,极为传神。如秦晋崤之战后,晋襄公放走了秦国的三帅, 元帅先轸大怒痛斥, “不顾而唾” , 表现了他的深谋远虑和暴躁性格。
  ⑥《左传》是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
  4.《国语》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也被称为《春秋外传》。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相传为春秋末鲁国左丘明所撰。例如:《曹刿论战》
  5.《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出自《战国策》的课文:《荆轲刺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6.儒家
  (1)孔子、孟子、荀子
  (孔孟:孔子和孟子的合称)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称为“至圣”,思想核心是“仁”和“礼”。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
  (2)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的重要代表,后世称为“亚圣”。 核心思想是“仁政”,主张“政在得民”,民本思想,反对苛政。主张性善论。
  (3)荀子继承并发展早期儒学的“礼乐”思想,并吸纳了法家的法治思想,主张礼法并重、王霸兼行,主张性恶论。
  7.墨家
  墨子,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8.道家
  (1)老子:
  老子是春秋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尊称为“太上老君”,倡导: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2)庄子:
  庄子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3)《庄子》哲学的诗意表现
  ①以寓言为主的创作手法,揭露社会风气的黑暗恶劣,讽刺统治集团的虚伪和污秽,鞭挞对一切功名利禄的追求。表达了庄子对理想盛世和理想人物的热烈追求和赞颂,宣扬一种自由和超凡脱俗的追求。阐发了庄子的处世哲学,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借题发挥,寄予深刻的哲理。
  ②散文中的寓言,多表现出他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
  ③说理不以逻辑推理取胜,而以比喻、象征之手法取代抽象的说理,因此体现出形象回恢诡的论辩风格。
  ④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
  ⑤句式错综无法,富于变化,喜欢用极端之词,奇崛之语,有意追求尖新奇特。
  ⑥庄子在文学史上与屈原并称,史称“庄骚”,他开创了不同于儒家的新文学传统。
  9.法家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创作的一部政治哲学文集,今存55篇,少数篇章为后人窜入。其书融合并发展前人之说,建立了以法为本,法、术、势融为一体的极权主义的法制学说体系。其文多为说理文,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深刻明切,辞锋犀利,风格峻峭,善于分析类比,归纳总结,善于用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阐明事理。
  出自《韩非子》的散文:《滥竽充数》《讳疾忌医》《郑人买履》《自相矛盾》《守株待兔》
相关文章:
1.中国古代文学史
2.中国古代文学史读
3.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4.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
5.论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地位
时间:2020-02-22 16:51:28手机版
论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轨迹
与现实主义相比,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不是很发达,尽管浪漫主义在中国文学艺术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曾诞生过屈原、李白、苏轼这样的浪漫主义诗人。然而到了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土地上再也难孕育出堪与古代争艳的浪漫主义花朵。当然,它的种子依然埋在地下,只要有温暖的阳光和滋润的土壤,它仍会发芽、开花、结果。
五四时期是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最辉煌的时期,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自由的时代、创造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空前浪漫的时代。随着西方各种思潮的涌入,文艺上各种创作方法、倾向、技巧也传了进来,占领了中国的文艺阵地,西方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正是在那时进入中国的,它曾唤醒了无数青年,可以说,整个五四一代的中国文人都是浪漫的一代。
最早介绍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是苏曼殊和鲁迅,辛亥革命前后,苏曼殊开始翻译和介绍英国浪漫派诗人拜伦的作品,并自觉模仿拜伦创作,在当时曾掀起一股“拜伦热”。与此同时,1907年,鲁迅以一个26岁的青年学生的热情写出了一篇异常出色的文艺研究论文《摩罗诗力说》。这是我国第一部评价外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专着,文中鲁迅主要介绍了拜伦、雪莱、普希金、莱蒙托夫等8位欧洲浪漫派诗人,分析研究了他们各自浪漫主义的特色,为现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如果说苏曼殊的翻译介绍和鲁迅的论文只是现代浪漫主义的孕育阶段的话,那么,五四时期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大量涌入则起了催生作用。雪莱、拜伦、罗曼·罗兰、哈代、卢梭、歌德等人的作品影响了五四一代人的创作,使得浪漫主义文学很快发展起来。
第一个公开打出浪漫派旗号的是由留日学生组成的创造社,当时被称作异军突起。前期创造社具有较为系统完整的浪漫主义美学理论,它一方面源于西方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的美学理论,同时又融进了中国五四时期的历史特点和创造社作家自己的美学思考,其强调文学必须忠实于自我,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直觉和灵感,讲究主观,尊重自我是它的主要特征。郭沫若曾宣布“我要高赞这开辟鸿蒙的大我”。郁达夫也解释道:“从前的人是为君而存在,为道而存在,为父母而存在,现在的人才晓得为自我而存在了。”这表明在西方民主思想的感召下人们普遍觉醒。于是一种强烈的赤裸裸地表现自我的愿望如火山一样爆发了出来,表现在创作上就是竭力张扬个性,任凭感情驰骋,尽情抒发内心的激情。郭沫若的诗和历史剧、郁达夫的小说、田汉的话剧最能代表创造社的浪漫主义倾向,同时也体现了整个20年代浪漫主义创作的基本主题。
这个主题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强烈的反叛精神;二是塑造感伤忧郁的零余者形象;三是传奇性的情节和理想化的人物。这三点与西方浪漫主义的发展有许多相似之处。
闪耀着浪漫主义光彩的19世纪欧洲文学为中国青年提供了两类典型:普罗米修斯和维特。前者是充满活力的英雄,后者是满怀忧郁的患有时代病的“多余人”;前者以拜伦式的反抗为特征,后者则表现为歌德式的忧郁。这两位浪漫主义大师对五四文学产生了极大影响,许多人在效法他们进行创作,为他们作品中的人物而激动,而呐喊。与此同时,西方浪漫主义的许多作家都成了中国青年的偶像。如郭沫若把雪莱、拜伦引为知己,郁达夫崇拜屠格涅夫、卢梭,徐志摩荣获了与泰戈尔一样的“诗哲”的称号,蒋光慈在他的诗中自比拜伦。很明显,当时的许多青年作家把他们所崇拜的西方作家甚至他们自己都英雄化了,创造社的青年作家这种倾向最突出。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家,他的诗、历史剧和小说都是严格意义上的浪漫主义作品,集中体现了创造社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也显示了浪漫主义者所常有的那种咄咄逼人的进攻型姿态。留日期间,郭沫若就接受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他热爱的作家是歌德、拜伦、惠特曼等,同时也受到了尼采哲学和泛神论的影响。因此在他的诗中表现较多的是反叛思想,由此引伸出崇拜自然、崇拜创造,反对偶像、反对现存的一切,主张破坏、歌颂自我等等。贯穿《女神》的一条红线即是反抗黑暗,追求光明,反对旧世界,向往新中国,它像一团燃烧的火,毁灭旧制度,照亮新世界。它并不以深刻的内容、优美的词藻取胜,而是以它排山倒海的气势、反抗一切的魄力征服了亿万青年的心,说出了他们在心里想说而不敢说又说不出的话,以其阔大的境界、磅礴的气势、特别的格式,构成了郭沫若独有的雄浑、豪迈的浪漫主义风格,呈现出当时文坛上少见的阳刚之美,开一代浪漫主义诗风,很快将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这是郭沫若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最大贡献。
在郭沫若之后,有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湖畔诗人,他们以天真烂漫而着称,写爱情,写初恋,也写爱而不可得的痛苦与心碎。那样大胆而不加掩钸,单纯到与世隔绝,洁白到一尘不染的地步。正如朱自清先生评价的:“小孩子天真烂漫,少经人世的波折,自然只有无关心的热情弥漫在他心里,所以他的诗多是赞美自然,咏歌恋爱。这才是孩子们洁白的心声,坦率的少年气度。”这是对汪静之诗的评价,也是对湖畔诗人总的艺术概恬,他们的创作代表了五四浪漫主义诗歌的另一种倾向。
五四时期的另一个浪漫诗人是徐志摩,他的诗表现的内容大多是对理想的憧憬,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不满的反抗。所反映的内容与郭沫若大致相似,但少了些宏伟的气势而多了些哲理思考,在情感上更缠绵悱恻,诗的形式更臻完美,为现代浪漫主义诗歌增添了艳丽的色彩。
同是浪漫主义作品,郁达夫的创作则表现出另一种风格。他的作品自传成分浓,且以“零余者”自居,全部作品都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在生活中找不到位置的孤独者的不幸和悲哀以及对真诚爱情的渴望之情。从《沉沦》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到作者的生活道路及性格发展的轨迹。其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作者真实生活的写照,一切都从主观角度描写,从抒情出发,在后期,他也试图从现实出发写一些较客观的人物,如《春风沉醉的晚上》等。然而即使是以第三人称写的小说,还是总离不开读者早已熟悉的那一定的性格,即作家本人。郁达夫作品中的人物,虽有感伤、颓废的情绪,但可以看出,这些人物在其放浪形骸的背后表现出对尘世的无比热恋,在自我沉沦的另一面是对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郁达夫小说呈现出来的这种浪漫主义特色,除了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气质有关外,还受到屠格涅夫、歌德以及日本私小说的明显影响。在留日期间,郁达夫一开始接触外国文学时便特别欣赏和喜爱那种具有浪漫气息、抒情味浓、弥漫着忧郁格调的作品。应该说,郁达夫是一位深受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影响的作家,也是20世纪20年代浪漫派小说的集大成者。其实,创造社的作家无一例外地都写过类似郁达夫风格的抒情小说,如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牧羊哀话》,周全平、倪贻德、成仿吾、白采、王以仁等人的小说都与郁达夫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郁达夫创作风格大同小异的还有女作家庐隐,这位文学研究会的成员,其艺术倾向却与创造社较接近,她主张主观抒情的浪漫主义,认为艺术的结晶便是主观和个性的情感。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她的作品多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线索。文学史家刘大杰曾说过:“《海滨故人》是庐隐前半生的自传。”事实上,庐隐的创作题材不是很宽,而最关注的是她本人的思潮起伏和情感的波动。由于她一生的坎坷太多,所以在作品中总是流露出强烈的内心悲哀和孤独,这几乎成了她作品的基调。庐隐笔下的人物和郁达夫的一样,几乎都是在悲哀中呻吟,在痛苦中彷徨,这些正是作者内心哀伤幽怨之情的真实流露。在艺术上,她的作品不注重人物的性格,而是善于渲染气氛,描写心境,表现自我的内在情绪,抒情感伤色彩较浓。
除了郁达夫和庐隐,女作家冯沅君的作品也以自我表现而见长,其创作多以书信体或第一人称来完成,主观色彩浓厚,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特征。此外,五四时期的许多作家如冰心、许地山、王统照等被视为现实主义的一批作家,在其早期作品中都有浓郁的抒情气氛和个性的展示。
在五四浪漫派戏剧中,田汉和郭沫若成就较高。这种浪漫剧,要求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作者的理想和情感,重视内心挖掘,作品一般具有传奇的情节、理想的人物、强烈的抒情性,同时讲究诗的意境。田汉早期的话剧正是如此,他的作品较多地把自己的理想、情感附在人物的身上,想象的成分大于事实的成分,抒情的因素压倒叙事的因素,作品中洋溢着悲剧的色彩、感伤的情调、诗意的氛围,这是田汉浪漫剧最主要的特征。《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湖上的悲剧》等,都是既结合当时的现实,又表现了个性解放思想的佳作。剧作中那浓郁的感伤格调、强烈的抒情、凄凉哀婉的人物对话造成一种强烈的情感氛围,时时激荡着读者的心。作品不追求人物的真实与客观现实,而是借剧中人物之口来表达作者的理想和愿望,是典型的浪漫剧。
与田汉不同,郭沫若的浪漫剧大多取材于历史人物和事件,借以反映现代精神。郭沫若是一个浪漫气质极浓的人,他曾说过:“我是一个偏于主观的人,我的想象力实在比我的观察力强,我又是一个冲动型的人。”所以,从他的整个创作包括解放后的作品来看,绝少现实主义的摹写而大多是浪漫主义的表现。从写《三个叛逆的女性》开始,他就十分注重创作主体——作家的感情色彩在剧中的作用。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有人物大段的直抒胸臆的情感阐发,有的甚至超出了生活的一般表现形态,具有浓郁的主观因素。他的这种浪漫主义的历史剧在五四时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样式,对许多作家产生过影响。比如1926年前后出现的一批历史题材的话剧,都有类似于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特征,较有代表性的是王独清的《杨贵妃之死》、《貂婵》,袁昌英的《孔雀东南飞》,欧阳予倩的《潘金莲》等。这些剧作,都取材于历史上的女性人物,而表现的又都是五四时期女性个性意识的觉醒和她们对于青春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是20年代浪漫派的优秀作品。
20年代以创造社为首的一批作家的创作,标志着现代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了一个高峰,可以说,在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曾形成过一股强大的文学思潮,当时许多文学社团和作家的创作或多或少都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然而,这种思潮如昙花一现,很快便衰退了,在以后的文学发展中,浪漫主义再也没有出现过五四时期那样灿烂的时代。
五四后一直到整个30年代的文学,其创作主流更明显地向现实主义一方倾斜,然而受五四文学思潮的影响,又由于部分作家的生活经历、审美趣味及个性气质的关系,其创作中仍不时表现出浪漫主义的倾向。30年代最具浪漫派特征的作品是以沈从文为代表的田园牧歌式的创作,以艾芜为首的流浪者之歌式的作品以及部分个人抒情小说。
在30年代的文坛上,沈从文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当左翼文艺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他却能独立于任何一个文学流派之外,平静地在那里吟唱他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在沈从文的观念中,都市现代社会的道德和文化都是病态、退化、堕落的,他以一个乡下人的淳朴的健全来批判现代文明社会,用他那支独有和精致的短笛奏出了一曲曲田园牧歌,为读者精心建构了一个个湘西桃花源。在这幅图画中,有根据湘西少数民族的奇异风俗和宗教传说而写成的浪漫抒情小说,这类作品中有许多幻想和神话成分,如《龙朱》、《月下小景》;还有的是写实性的乡土抒情小说,无论属于哪类作品,都以其优美的爱情、美丽的自然、动人的边地风情和奇异的民俗而给读者以美的感染,《边城》便是沈从文浪漫小说的代表作。他作品中的人物,一个个或天真活泼,或淳朴善良,或彪悍义气,或执着痴情。无论是饱经风霜的老人,还是豆蔻年华的少女,不管是家道殷实的船总,还是生活窘困的农夫,人人都重义轻利、忠厚守信,个个都跳动着一颗善良的心,而对虚伪、势利、欺骗、奸诈则一无所知。即使是描写土匪或妓女,作者所突出的也是他们对爱与美的真诚追求,而不是描写卖淫和掠夺本身,仍让人感到可亲可爱。很明显,这是作者用心造的一个纯洁无瑕的灵魂世界,是对整个社会模式的理想构图,虽不真实,却寄托了作者更深更大的人生理想,从根本上说是他追求的理想人性在文学中的具体体现。在艺术上,沈从文善于把现实与梦境、幻想与真实融为一体,使小说洋溢着一种神秘色彩和浪漫气息,其独特的艺术境界令人神往。
在二三十年代的乡土文学中,废名小说的田园风味极浓,他作品的内容大多反映农村乡镇生活,刻意追求写景的精细,以冲淡平和为主要特点。他笔下的景致常能写出诗意,如代表作《竹林的故事》中的竹林茅舍、菜园少女,洋溢着一派牧歌情调,似乎整个现实世界都化成了一片绿色的竹林。另一篇小说《桥》则更加空灵和超脱,作品反映一个似隐似现的三角恋爱的故事,这原本是可以掀起大起大落的感情波澜的,可在废名那里却显得那样平静,既没有狂热的爱,也没有妒忌的恨,作品中男主人公同未婚妻及表妹三人过着一种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废名有意切断笔下人物同现实社会的一切联系,而精心设计了一个远离尘世的封闭空间,让人物无拘无束,心如古井,悠然自得地生存于山水田园之中,真善美和空灵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周作人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曾是五四文学革命的领袖,写下了许多针砭时弊之作,然而到了30年代,他却一改过去的激进,专写闲适小品,且数量多,题材广泛,代表了他散文的最高成就,其内容多是回忆往事,寄托怀旧思绪,也有的描述乡村风光,山川景物,花草鱼虫,野菜苦茶,把人们带到了一个从容悠闲、超脱现实的仙境。这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周作人主要是一个坐在屋檐瓦舍下慢慢品着苦茶的隐士形象,其焦灼的情感被宁静的精神境界所取代,动荡不安的内心世界已被深荡成空旷闲适的心灵空间,风格上平和冲淡,节奏舒缓,如行云流水,给人以恬静的享受。
与田园牧歌式文学双峰并峙的是流浪者小说。这类题材在现代文学中并不少见,五四时期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成仿吾的《一个流浪人的新年》,郁达夫的“留学生系列”小说都属此类。然而在30年代,最能体现漂泊特征的是艾芜的创作以及蒋光慈等的革命流亡文学。
艾芜的《南行纪》是一部带有自叙色彩的作品,它是作者流浪生活的记录。在新文学中是他第一个把云南边疆那种神秘而绮丽的风光及殖民地人民的苦难生活表现了出来,最早致力于塑造形形色色的流浪者形象。这些人有山民脚夫、私贩、偷盗者等,他们都有着悲惨的生活遭遇,被抛出了正常生活之外,性格不同程度地被扭曲了,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保持着善良的本质、自发的反抗精神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艾芜描写这些人物不是居高临下地对他们表示鄙视或同情,而是作为他们中的一员、作为一个知识流浪者写出了他们的悲欢离合,与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漂泊。艾芜是一个富于浪漫气质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一般很少平静地叙述,而是尽情抒发自己对笔下人物及美好事物的热爱,用抒情格调展现西南边疆那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生活情趣,诸如崇山峻岭、原始森林、成群结队的傣家少女、鼻子上带金环的印度主妇等等,使作品既有传奇色彩,又有异国情调,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与艾芜不同,蒋光慈的浪漫主义有较强的革命色彩,他说过:“我自己便是浪漫派,凡是革命家也都是浪漫派,不浪漫谁来革命呢。”他对浪漫主义的理解是:“有理想,有热情,不满足现状而企图创造出些更好的什么的,这种精神便是浪漫主义。”很明显,蒋光慈是一个自我意识很强的作家,他曾把自己比作20世纪中国的拜伦,可见受影响极深。他前期作品如《新梦》充满了反抗性,洋溢着奔放不羁、豪迈热情的风格。而用书信体第一人称写的《少年漂泊者》则是蒋光慈生活经历的再现,其心理刻画细腻,抒情意味极浓,流露出较重的感伤格调,其他如洪灵菲的《流亡》、萧军的《同行者》都表现了与艾芜大致相似的格调。
梁实秋在谈到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时说过:“在现今中国文学里,抒情的小说比较讲故事的小说要多多了。”这是很能概括当时的创作。个人抒情一直是许多现代作家热衷的题材,30年代,郁达夫的小说内容仍与早期一致,《迟桂花》、《东梓关》等作品仍以渲染情感、表现主观为内核,这种创作风格郁达夫一生也未改变。另外,五四低潮及大革命失败后,一批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作品个人抒情气息也较浓,这类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从追求理想到产生幻灭,从极度兴奋到极度的悲哀的心灵历程。鲁迅的《野草》、茅盾的《蚀》、蒋光慈的《丽莎的哀怨》和《冲出云围的月亮》等作品都弥漫着浓郁的忧郁感伤气氛,甚至带有某种悲观颓唐的色彩。这类作品以其特殊的风格构成了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分支。
新文学发展到了30年代已达到成熟阶段,与20年代相比,这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也显现出多元化形态,主要表现在外国文学的借鉴以及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手法的接纳和改造方面,在审美特征上表现为理想化、抒情性及开放的特征,在手法上则广泛运用了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幻想与梦境等技巧,拓展了浪漫主义文学的表现领域,使其更具现代感。
抗战后直至整个4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走向低谷,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它逐渐走向衰退,然而作为一种手法却在一些作品中时有表现。如国统区的某些诗及戏剧,解放区的新歌剧,孙犁的小说都流露出一些浪漫主义特征,只是这些特征与现实的关系更密切而已。
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它曾汹涌一时,特别在五四时期出现了许多严格意义上的浪漫主义作品。但随着时代的演变及中国革命的发展,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很快趋于低落而为现实主义所取代。浪漫主义的由盛而衰,有其发展的必然性,也与时代社会,乃至作家自身有一定的联系。我们知道,西方文艺思潮的发展经历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几个阶段,它是继启蒙运动之后对古典主义进行斗争的产物,为否定古典主义清规戒律,它以强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超凡的人物和新的文学样式博得了中小资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的欢迎,逐步取代了古典主义文学。
五四时期,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要独特一些,在新文学第一个十年中,西欧200年的历史在中国很快演进了一遍,西方两个多世纪所经历的文艺思潮都在中国匆忙而又杂乱地重演了一番。由于时间短,许多思想来不及完善便消失了,浪漫主义文学正是如此,它在产生时与西方有大致相同的目的和作用。然而从一开始就与现实生活贴得很近,它往往表现为借助日常生活的河道来倾泻人物内心情感的激流。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最明显地体现了这种互相渗透性,一方面他们反对文学的功利性,主张艺术无目的;另一方面又强调文学对于时代的使命,一边又强调要挽救中国,艺术是不可少的,在崇尚自我表现、自然流露的同时又要求揭露现实的黑暗;即使在同一作家同一时期的文章中也很不一致,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也存在着这种互相矛盾的现象。这说明,创造社的主张虽有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倾向,然而,在旧中国地狱般的黑暗王国里,并没有为他们建造好任何一座象牙塔供他们去创造美,等待他们的只有令人窒息的铁屋和吃人的筵宴。所以他们的创作便不可能脱离现实,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个性解放、破旧立新等正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反叛。即使是30年代时沈从文、废名的貌似远离尘世的小说,其目的也是将理想中美好的世界与现实相对照,从而否定现实。由此可见,新文学的浪漫主义是根植于现实土壤之中的,唯其如此,当时代发展变化了,这种以表现理想和自我为主要特征的文学便也随之衰落。五四后的大革命运动,30年代抗战的爆发,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在这种形势下,能吸引大多数中国作家的并不是什么个人的哀怨和空幻的理想,而是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利益,这也是新文学中现实主义成为占压倒优势的文学主潮的原因。
另外,就作家而言,现代很少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家,大多同时是思想启蒙者和社会活动家,即使是主张为艺术的创造社作家们也不例外。五四以后,创造社大部分成员亲自南下参加了大革命,而后他们又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并且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了清算。郭沫若堪称现代最伟大的浪漫派作家,可这时他却对浪漫主义进行了坚决的自我否定,自动堵塞了自己曾开拓出来的浪漫主义文学道路,他说:“我们对于浪漫主义的文艺也要取一种彻底的反抗态度。”郭沫若及创造社的这种大转弯集中代表了当时大多数作家的变化,此时社会似乎要求文学家们暂时离开浪漫主义,在对理想的呼唤之后,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注视于现实。而动荡不安的战斗历程,使人们没有更多精力去对某一种文艺思潮进行深刻的探讨,这样浪漫主义文艺潮流便逐渐隐没了。
综上所述,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在中国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和衰落的阶段,在其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大批优秀艺术家和传世作品,有过五四那样最辉煌的时期,这是现代浪漫主义的顶峰。在这以后,由于时代社会诸方面的因素,它一步步走向衰落,被现实主义所取代。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现代浪漫主义自从五四传入后,尽管步履维艰,有发展的低谷,却从未断裂,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它甚至对当代中国文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