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崇拜偶像的现象需要偶像?


“天王巨星”王力宏刚刚“塌房”,“带货女王”薇娅又出事儿了!近年来,轰然倒下的偶像人物可谓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面对这一现象,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当今时代,我们究竟应该追逐什么样的偶像?什么样的偶像才是靠谱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我们为什么需要偶像,偶像之于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之旅如荒原探险,有纵横交错的岔道、有曲折险峻的小路、有遮天盖地的迷雾、有装扮成美女的妖精……稍不留神就会误入歧途、坠入深渊;亦或茫然不知所向,徘徊不敢前行。
面对未知的人生之路,我们有意或无意渴望有人为我们引路、给我们力量,于是偶像崇拜或榜样崇拜便在我们心中悄然滋生。尤其在矇懂少年或涉世未深的青年时期,这种情结格外强烈,其目的在于,为自己寻找一个能够从精神上引领我们前行的理想对象。
偶像崇拜是每一个人都曾经历的一段强烈的生命体验,心理学家称之为“次级情感依赖”——一种特别令人着迷的情感依赖、情感依恋。这种生命体验又能化作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让人在痴迷、狂热中去追逐偶像或与偶像相关的种种事物。人是精神动物,人的强大主要靠精神支撑,而非肉体。一个拥有强大精神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因而,充分借助偶像崇拜这一精神能量,将有助于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实现人生目标。
如何用好这一精神能量,正是偶像崇拜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探讨偶像问题的价值所在。
如果我们着眼于人生这个大系统,而把偶像崇拜作为引导驱动这一大系统的重要动力,我们就不能不对偶像的标准提出更高要求。她(或他)既要满足崇拜者的情感依恋,让崇拜者发自内心的喜爱甚至着迷;同时也要满足崇拜者的价值要求,应能引导崇拜者朝着正确方向前行。
这就决定了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偶像、追逐偶像——只有那些能将我们引向更真、更善、更美人生的人物才有资格成为我们的偶像。一个人一旦找到这样的偶像,其成长轨迹、人生命运可能因此而改变。“长大了,我就成了你。”这句歌不仅可以唱给那些优秀老师,同样可以献给那些影响千百万人精神成长的伟大偶像们。
然而正如青年人恋爱时更容易迷失于外在美,青少年追逐偶像时也同样容易迷失于外在美,因而青少年追逐的偶像更多的是那些外表俊美、气质迷人的演艺界、娱乐圈明星。问题是,真正的美或有生命力的美是要有内涵、有底蕴的。黑格尔说:“美是理念(或精神)的感性显现”。也有人说,美是真与善的形象显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缺少高尚人格的明星,纵然外表漂亮,也不是真正的美,更不是一种可靠的美。就像一个外表亮丽而内心龌龊的美女,早晚会让痴迷者吃尽苦头、悔不当初。
问题在于,对外在美的迷恋是人的天性,青少年更是如此,我们无法要求青少年不去追逐明星。但我们应该告诫他们,在关注明星们迷人外表时,别忘了关注他们的灵魂,甚至他们的前世今生。并告诉他们,为了自己和他人的长久幸福,更应该去追寻那些拥有高尚灵魂的杰出人物——或钱学森、袁隆平式的科学家,或任正非、曹德旺式的企业家,或陈独秀、李大钊式的革命先驱……亦或身边某位平凡而可敬、可学的人。
纵观古今,沧海横流,英杰辈出,灿若繁星,总有一个或几个适合做我们的偶像,照亮我们的灵魂,引领我们的人生。
如果你也希望你的人生像其中某一位杰出人物一样闪亮,那就勇敢地去追寻吧,让他像星辰一样,在你心灵的天空升起,你终究会像他一样,拥有更真、更善、更美的人生。
编辑于 2021-12-23 20:4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会有崇拜偶像的现象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