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在黑华为被吹上天了?

一觉醒来,发现果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针对新出现的质疑,我先统一回复一下,稍后补上图补充,并添加到原文。1.“你拍的都是处理过的模糊照片,如果你直接拍清晰照片呢?”答: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问题,因为我把图片做糊是为了模拟拍糊的情况,如果不验证一下拍糊会不会触发 P 月,以及触发了会是什么样,那我所有的评测意义都将大打折扣。所以我专门又用清晰的月亮图像拍了一组照片。结论是:直接拍清晰的,仍然有较大概率触发 P 月功能。因为手持开启 50 倍长焦后视野非常晃,晃动本身就会造成糊片,月亮在取景器中晃动也会造成测光抽风,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仍然有较大几率是糊的,容易触发 P 月。对于“无中生有”的功能,结论并没有变化——拍修改后的清晰月亮,如果触发了 P 月功能,仍然会把月亮 P 成修改前的。2.“你只上传了触发 P 月的照片,未触发的照片什么样?”答:由于之前我拍的对象就是糊片,若未触发 P 月的话,只会拍出来一张更糊的,我想这个结论根本就是无须讨论的,所以就没有上传。如果我把拍照对象换成清晰的照片,那么在手持稳定、测光准确的情况下,出片就是那岩那种风格,就是华为仅凭硬件拍出来的水平(稍后放图),但是由于 50 倍实在是太难手持,糊片率依然很高,所以仍然有很高机率触发 P 月。3.“那岩的视频证明了华为 P30Pro 能单凭硬件拍清楚月亮”答:当然能拍,我从未说过 P30Pro 不能拍清楚月亮,只是单凭硬件拍不了 P 出的效果这么强,能拍清楚和能拍得多清楚是两回事,“不 P 也能拍”跟“有没有 P”也是两回事。4.“你修改过的月亮图案(某一处)没有变化”答:我想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来有没有变化,你杠了其中一点也杠不掉另外四点,类似什么我抠掉的月海旁边还有一个小黑斑,什么阿坑翻转前和翻转后都是一个 V 形,这种评论我真是懒得分别去回应,你咋不说翻转前后都是白色呢?5.“你的照片都没有水印 / 不是原图”答:这是最愚蠢的指责了,你用过 50 倍长焦吗?你知道月亮在拍照视野中多大、晃动程度多厉害吗?我如果每张都发原图上来,东倒西歪,一组图翻三页,这篇文章还能看吗?而且水印非常容易造假,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防伪标志,我才不会为了这种鸡毛蒜皮的东西牺牲正常读者的阅读体验。如果你们非得看水印,我在文章末尾会附一张,满足你们。6.“欧阳秋叶做了实验证明没有出现‘无中生有’”答:别人没做出来是因为别人没摸准 AI 的脾气,设置的实验条件没能完全骗过 AI,但在我这里做到了,一篇就够了。而且 P30Pro 手机是公开售卖的手机,谁都有资格买到,你们可以自己拿手机去测。7.“华为宣传能拍月亮,实际也确实能拍月亮,怎么就虚假宣传了?”答:我从未说过华为是虚假宣传,这个帽子是你们硬扣给我的。我在原文中写的清清楚楚:P 月本身是一项好功能,功能本身没有问题,华为的问题在于误导,让消费者误以为那是华为长焦本身就有的实力,以拍月亮的效果去期待拍其他东西的效果,事实却达不到。至于虚假宣传,对不起,华为从未虚假宣传过,我不想被喷带节奏,只简单一句带过:即使是风评最严重的单反照片门、闪存门,华为也没有一次是属于虚假宣传。8.“小米 / 三星 / 苹果你拍一个月亮看看?”答:不用看,只要不是故意黑,任何人的对比结论都是华为最强,无论华为开不开 P 月都是。我在原文就说了:「华为拥有目前手机最强的长焦能力,远胜其他竞品」。非要去杠其他手机能拍成什么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为什么只盯着华为,因为现在这个台阶上只有华为。9.“华为好的地方不提,只提坏的地方,你还说不是在黑华为?”答:我在原文中就说了华为是最强长焦,P 月功能本身也是好功能,评论区也反复跟小粉粉们解释过很多次了。但我做这个测评是干啥的?是来赞美华为的吗?我的目标就是弄清 P 月一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不要硬逼着我花大幅笔墨去夸华为的优点,浪费正常人的阅读时间,你们要看赞美,其他地方有的是。最后,有理有据的不叫黑,叫还原真相。第二轮测试完成了,这次的方案更严谨。非常抱歉,在知乎舆论完全一边倒的情况下,得出了一些不是特别迎合舆论大方向的结果。(建议点击查看高清大图)一、“P 月”的情况确实存在,具体表现为对本来模糊的月亮画面增添出大量原本不存在的细节,且符合实际月面图案。这里加引号我暂不评价这个 P 的性质,只是为了方便表述。(重要更新,证实“无中生有”功能,即修补出原图中绝对没有的细节,且符合标准月面,因为是我亲手抠掉或换掉的,不涉及“眼睛看不出来不等于不存在”blabla 之类的争议)这是我亲手修改的月面图,调转了一组陨石坑的方向,抠掉了一小片小白点,抠掉了一个小月海,并添加了两个小桃心。这一组照片我把所有每张都单独发上来。我终于可以下结论了,华为的 P 月功能,拥有“无中生有”的能力,即,将非常模糊的月亮图片“复原”之余,还能做到:1.把彻底抠除的细节加上。2.把翻转调换的细节复原。3.把额外添加的杂项消除。当然,在实际拍摄过程中,上面 5 个并不是总能一起修复,也有未能全部修复的情况,如下:为了保证成功率,我处理的都是很小的细节,但清晰度足够高,足以说明问题了。本论点是单例可证,如果你自己改了什么奇怪的过分的东西导致美化失败,请不要怪我,比如你画个大裤衩,写个大米,挖个大窟窿,那不能还原很正常。如果还有人要杠什么超分辨率算法还原,请你告诉我,如果没有“标准答案”月面数据作为参考,为什么还原的结果不是图 2,而是图 1?(第三轮更新)有人问:“你拍的都是处理过的模糊照片,如果你直接拍清晰照片呢?”答: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问题,因为我把图片做糊是为了模拟拍糊的情况,如果不验证一下拍糊会不会触发 P 月,以及触发了会是什么样,那我所有的评测意义都将大打折扣。所以我专门又用清晰的月亮图像拍了一组照片,结论如下:直接拍清晰的月亮,仍然有较大概率触发 P 月功能。因为手持开启 50 倍长焦后视野非常晃,晃动本身就会造成糊片,月亮在取景器中晃动也会造成测光抽风,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仍然有较大几率是糊的,容易触发 P 月。这一页有 18 张月亮,绿框是用了支架的,在剩余 14 张手持照片里面,有 4 张触发了 P 月。可以看到,手持的出片效果比支架要差,很容易糊片,但如果太糊的话,反而会触发 P 月功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张的拍照对象是清晰的未修改的月亮,左边是我用支架稳定后拍的,P30Pro 的硬件真实能力就是这样子的,右边是我手持拍糊了触发了 P 图的照片。可以看到,地貌的数量少了,比如第谷环形山(肚脐)几乎看不见了,但留下的细节部分,精细度却极大提升了,阿里斯坑从模糊的白斑变成了清楚的白点,雨海的边界清晰的几乎能拉出丝来,哥白尼环形山也被还原出了辐射状的山体。下面是微改图,再证“无中生有”的能力。左图是稳定拍出的照片,未触发 P 图,可以看到,除了 1 号和 2 号的修改压根就拍不出来,3、4、5 号的修改都忠实拍下来了。右图触发 P 图的照片中,3 号格里马第海被加回来了,4 号 5 号小桃心被消除了,而 1 号阿里斯坑虽然压根拍不出来细节,但还是被 P 成了上小下大的两个白点,与未修改的原月是一致的。所以结论并没有变化——拍修改后的清晰月亮,如果触发了 P 月功能,仍然会把月亮 P 向修改之前的图案。(未完待更)二、某评测博主所谓的“根据 GPS 定位和时间计算出月相,直接贴一张月亮上去”显然是错的,实际工序比这个复杂的多,绝不是简单的贴图覆盖,肯定是有算法修图。在原文中,我说了如下观点:上面那张“P 月”出图明显发蓝,这个就是证据,证明不是贴图。因为真实月光的色温约为 4000k,是黄白色,相机需要白平衡修正之后才能变成正白色。但我这里直接拍的就是正白色的月亮,华为继续套用同样的白平衡修正,结果就得到了一张蓝白色的月亮,如果是简单贴图的话,直接贴个白月亮就完事了,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这里插一句,用白色月亮来测试,触发“P 月”的几率很低,大概只有 15-20%左右,但用黄色月亮就很高了,跃琨和小白用的都是黄色月亮。我想这是华为的一个识别机制,只有色温偏黄,接近真实月光的颜色才容易被识别为月亮,并加以修图,白月亮大概率是被识别为假月亮了。这里是有错误的,特此修正,蓝月亮并不是每次都能出现,反而是出现几率较低的,个人猜测跟 P 月功能可能关系不大,应该跟 RYBY 色彩小几率抽风也有一定关系,无法下定论。之前我没有掌握好拍摄技巧,导致 P 月触发率较低,但今天打怪升级后,已经找到窍门了,正面月亮图已基本能做到 100%触发。三、并不是通过所谓超分辨率算法实现的,因为超分辨率算法并不是只能还原固定图像,而华为这个功能仅对月亮生效,换其他图案就不起作用了(更新:甚至某些图像还会被修出月亮的特征),即使换成月亮背面,或者跟月面很像的火星、冥王星,或者其他任何图案,均无法达到同样效果。(第二轮测试更新:由于我掌握了触发要领,在很多比较像月亮的图片里,仍然也能做到大概率触发甚至 100%触发“P 月”功能,其中冥王星、月侧、月背、出师表,是可以触发 P 月功能的,而火星、曹操、巴拿马奖章,则未能触发 P 月功能)大概是因为冥王星的色温和特征都很像月球,我又把它调到了差不多的视角,导致冥王星的照片也能触发 P 月功能,而且是 100%触发!但是,请注意看,虽然照片增加了一些对比锐度,但并没有增加什么细节,反而中央偏左侧出现了两个貌似月海的东西,这里我不下太多结论,只下一个:对于冥王星的效果,跟月亮的惊人效果是天壤之别,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左侧是月球正面,右侧是月球背面,触发了“P 月”功能,总体看上去,背面的小月海基本都被抹掉,最右端的大月海也被淡化,推测 AI 并不认识月球的背面,而正面的部分,未出现较明显的月海丢失,但细节仍然很差,比月球正面照连陨石坑都能还原的程度同样没法相提并论,推测由于角度变化,AI 并没有认出这个数据中本有的图案,这个是华为没有“标准答案”生生演算的结果。这个跟冥王星的性质差不多,由于月球背面和正面的图案相差较大,AI 并未能识别,而是粗暴地将算法硬套——结果,背面茫茫的环形山被当成了干扰项,全被抹没了,而右下方稍暗的区域被进一步处理成类似月海的样子。出现疑似阿里斯塔克斯陨石坑的小白点,这个下面再说。这两张图均无法触发 P 月功能,略过不表,下面这个才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虽然触发了 P 月功能,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该糊成一片仍然是糊成一片。等等……上方偏右那个小白点是哪来的?纳尼??你确定这东西不是阿里斯塔克斯陨石坑么?逆时针旋转过去跟月球上的阿坑非常吻合,如果你觉得这东西是意外出现的噪点,那么请看:每张出师表都有,而且角度还不一样,但离边缘的距离和大致形状又和阿坑非常符合。基本可以肯定这是AI 把它当成月亮在往上 P 东西,而这货符合月面特征的点又几乎没有,于是只有在漆黑一片月海中闪闪发亮的阿坑被 P 了上去……现在我再说结论:华为的这个修图能力,能且仅能修补月亮正面的图案。如果它尝试修补其他图案,也会按照月亮正面的方向去修补。因此推断出华为是利用了月亮的图案不会变这个特点,有且只有内置了月亮正面的图像数据,专门用于在月亮模式修补月面。所以这个跟超分辨率有本质区别,月亮模式相当于拿着一份标准答案,本质是“修”,而超分辨率并不知道原图什么样,本质是“猜”,所以前者只能用于拍月亮,但复原的方向是明确的,而后者可以用来拍任何东西,但复原的结果只能随缘了,比如人像复原,说不定芙蓉姐姐拉糊之后再超分辨率会超出来林志玲。上图这套算法专用于人像,但人像与月球不同的是,月球只有一个,而人的长相有无数种可能,所以最终结果无法确定,如果超分辨率人脸还原,还原出来的永远是同一个人的脸,你会不会觉得很扯淡?四、原回答关于“华为在新版系统中,将 P 月功能关闭或提高识别难度”的说法,是我自己搞错了,在此,本人真诚地对所有可能被我误导、以及在评论区针对这个问题产生争执的读者朋友表示道歉。所以我为了尽快修正答案,又一个晚上没睡,谨表诚意。事情是这样的,我 4 月 15 号下午拿到手机,就开始了拍照测试,期间手机联网,提示系统更新,我忙着拍照就未予理会。拍到半夜短暂休息了一下,吃了个夜宵,就顺手更新了系统,更新完成后发现再也无法触发“P 月”功能了!我折腾了近一个小时,拍摄了 50 多张照片,一次都没成功触发过,我绝望的以为新系统把这个功能屏蔽了,或者是提升了判定标准,也就是我无法用假月亮骗过华为 AI 了,而且当时是后半夜,农历十一的月亮刚刚落山,我连用真月亮试验的条件都没有(同时自己也蠢的没想到),当晚折腾了很多系统回退的方法,均以失败告终。第二天下班后,本来在继续瞎试,然而突然看到天上的真月亮,就想起了,起码我人检查一下,到底是屏蔽了,还是 AI 判断标准变高了。然后我对着真月亮手起刀落——P 月触发率 100%,这就很尴尬了。望着屏幕上的月亮,我又往回翻了翻之前拍的几十张失败照,终于找到了原因,好几个呢……第一,对比度,我之前找的月亮图片对比度太高了,亮的区域超亮,黑的区域超黑,结果天上的月亮拍出来根本没这么大反差,这导致我昨晚触发率一开始就很低。第二,距离,确切地说,月亮在手机屏幕上要呈现一个合适的大小,太大或太小都不行,虽然屏幕上出现月亮图标,但很难触发 P 月功能,我吃饭的时候挪了个桌子,改变了拍摄距离,虽然差的不大,但可能就刚好跳过了临界值。第三,模糊度,我在后面的各种妖魔图中,本想给华为的 AI 降低点难度,增加出片率,所以我把模糊参数设置的较低,也就是说,图片不是很糊——结果我错了,原来就是要足够糊才容易触发 P 月功能!太清晰的反而让 AI 骄傲地觉得这个清晰度够了,触发机率就会降低。三个因素加在一起,我特么就很不幸地得到了 0%的触发率……又因为压倒临界值的最后一根稻草(第二点)恰好是在中间吃饭造成的,也恰好是系统升级的前后,就想当然的把原因归在了系统升级上面了。拍完两张真月亮之后,我很快就弄明白了,接下来的触发率基本是 100%,教大家一个小技巧,如何看有没有触发 P 月,你按完快门之后快速点左下角的相册,如果需要处理一小下,那就是触发 P 月了,你如果连续拍很多张都触发了,再马上进相册可能要卡好大一会儿。五、华为确实有技术。其实“P 月”本身倒是简单,把一张图(拍糊了的月亮)向另一张图(标准月面)的方向去修正,这种功能很多小软件都能实现。但难的是对月亮的识别。知道哪些地方该 P,哪些地方不该 P,就像工程师敲钉子的故事一样,敲钉子容易,关键是知道该敲哪个。这个方法最关键的技术在于识别哪些是月亮该有的图案,哪些不是,符合月面特征的就向标准月面的方向修复,不符合的就弱化或不管。这样一来,“王跃琨的对焦”、“藏在左下角的内裤”就完全可以解释的通了——如果拍糊了,华为没能识别出那不是月亮,就会把它向月亮的方向修正,所以内裤边缘变得像月海,而如果拍清晰了,华为认出了那不属于月亮,当然就不会管它,所以内裤图案就留下来了。(题外话,王跃琨这个操作是典型的筛选证据,只选择符合预设答案的,无视出现矛盾的,这在论证中是大忌,如果能静下心来,我都能想到的问题,他们一个团队不可能想不到,他太急了)类似的,遮树叶,遮手指,写个字,拍个灯,画个白月牙,都是同样的原理,华为认出了你这个东西不属于月亮,当然也就不会去修它,这只能靠算法来识别,“P 月”中最核心的技术其实是在这里,而不在修图。@降谷零 借图一用,谢谢,这种程度的干扰项,显然是没用的,华为认出了你这个东西不属于月亮,当然不会去修它。所有照片均触发了月亮模式,但除了月亮正面之外均无法触发“P 月”功能,合理推测一下华为 AI 的判断过程:判断应该是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在取景里觉得像月亮,就会触发月亮模式,第二步是拍下来之后,在内存里再仔细分析照片,哪里符合月亮就修哪里。由于取景器里是每秒几十帧的画面,AI 识别肯定是很粗略的,所以只要是暗背景下明亮的光斑,并且镜头拉的很远,就会被 AI 当成月亮,触发月亮识别,但拍下来之后却是一堆竖条条……AI:???跟内置的月亮数据完全对不上,于是就没有能修的地方了。对于 AI 来说,就是“你 TM 的在逗我”的感觉……六、对某评测的评价:发现了问题,但急于表现,未仔细研究便草率地下了“月亮贴图”的结论,我觉得他们欠华为和读者一个道歉。还是太年轻,急于求成。(风波过后的补充):之前整个知乎,乃至整个网络几乎都在骂爱否,我是绝对不敢说爱否一个“对”字的,连一定程度的“对”也不行,只能简单粗暴的说他们完全错了。现在风浪稍微平静了一些,我终于敢把真实想法说出来了。实际上,王跃琨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强调,是在一定程度上),因为华为确实在 P 图,也确实是以标准月亮图像或数据作为模板,也确实把目标P 向标准月亮的样子,所以说“P 月亮上去”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注意我这里用的词是“P 向”而不是“P 成”标准月亮,二者意思并不一样)我在做第一轮测评的时候,爱否和王跃琨被知乎疯狂的骂,我是不敢多解释的,只能单纯地说他不对,实际上他最大的错误反而在于论证过程,就是我前面说的筛选证据,至于结论,我只能说他下的结论太简单粗暴,并不是完全不沾边的错误性质。七、对华为的评价:拥有目前手机最强的长焦能力,远胜其他竞品,但这事干的确实不太光彩,对消费者有一定的误导作用。实际上没人会天天拍月亮,那些被月亮惊艳效果吸引而来的消费者,他们主要想要的是其他更多场景的长焦能力,然而这台手机在其他场景并没有拍月亮这么强,显然“P 月”让消费者对其长焦能力产生了过高的判断。所以我觉得华为也欠消费者一个道歉。当然,以华为历来的风格,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再次强调,这个“P 月”就功能本身而言,是一项好功能,没有任何问题。我的吐槽点不在功能本身,求杠精高抬贵手。八、对网络风向:关于这个话题,请冷静地想一下,王跃琨确实是发现了问题,只是解释错了原因,并草率下了结论,但问题本身并不是他们制造的,大家把王跃琨和爱否骂倒不等于问题就消失了。之前由于被某些人杠的非常烦,就在正文中发了些牢骚,现在还是删掉了,一是免得污了正常读者眼球,二是反而给了一些人杠的借口,他们不讨论事实、逻辑、道理,专门跟你杠态度、站队、屁股,而且没完没了,我真的非常非常烦回应这些废话,还是删了罢了。工具附上,免得被说是无机云评测:
1.热度太大和粉丝攻击用户在2018年期间华为的“5G”、“美国话题”在各大媒体热度屠榜,就是一直在前列。只要发表相左的意见,就会被语言攻击,想想这个热度受到攻击的用户比例有多大。2.产品好不好用全靠嘴我在2020年办的联通宽带标配就是华为的设备, 那路由器信号是不好, 我求教别人,得到的回答是华为不可能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你。 2022年更换电信的,电信的使用的是中兴的设备,明显信号覆盖就好很多。
这个电信在用中兴的设备是事实,在华为粉看来,就是不可能,完全不可能,华为的产品要更好用、华为的产品销量要更好。 不管怎样华为的各个消费产品在线上线下销量在下滑是事实。 总结下,这种营销就像个恶霸, 我说宽带配的路由器中兴比华为的好用,先是告诉你不可能、华为的绝对更好用,之后开始质疑的成分之类的,这样得罪人的营销方式能持续多久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被吹上天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