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被你的家长弄得让你哭笑不得的女人?

一线教师10年+教龄,要说家长的奇葩言行语录,真的可以一箩筐一箩筐倒给你们听。大多是让人生气之余感到挺无语,进而会觉得这位家长真乃人间奇葩。我没有阅读各位的回答,但我从题目来看感觉不太会是很友善的表达,尽管在叙述时已是时过境迁云淡风轻,但总是有点站在制高点看人笑话的意味,如果我说的不合事实,也请原谅我的武断。
大概是因为最近一直生病,所以平时淡漠凉薄,对待家长甚至略显刻薄的我,变得很心软,我建议大家不要这样,想想那些父母,有的确实很繁忙,起早贪黑地在菜场卖鸡,一人剁一人卖(有一次我打电话,旁边此起彼伏地传来剁肉声),在流水线上的双职工,每天双班倒,忙到8点才饥肠辘辘地回家,要他们说出特别合乎文明规范的话,或停下手中的活来看管孩子,这的确是强人所难;有些父母因为自己婚姻状况不佳,把孩子带在身边本身就是当是个负累,自己还想着再谋出路,找着第二春呢,要让一个离异青年,一门心思辅导孩子也是极不可能的事,所以他们在谈及自己的孩子时,除了我没时间之外也再无其他可交代的了;也有一些父母为孩子扑心扑命,整个重心就只有孩子,他们自己每天也是如行走刀锋,那么当他们孩子的老师也就冷暖自知了,那种无来由的迁怒,不恰当的挑剔,也只能默默承担。看了一眼最高票,这样的家长我也遇到,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爱”孩子“爱”到近乎要毁了孩子,也是我一看到“奇葩”二字就首先联想到的人物,但是我不想在这里说她的任何事例,我只觉得她也是很可怜。我们都有感到特别委屈,有理说不清的时候,很多状态下颇有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胶着,也许带着一些控诉心态来讲述自己的遭遇,会让老师长舒一口气,我有过被家长气到哭笑不得的经历,也一直记得那一次被气到整个人僵硬发抖,但是我现在一点都不想揭露什么,我只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家长和老师应该形成合力,而不应该是剑拔弩张势不两立。我记得以前有个也挺火的问题,叫做你遇到过的老师可以有多坏,我在那里匿名写下了我的回答,老师可以有多坏?可以像个人一样坏咯。
家长在不少学生眼中,本来是一个刻板,有点严肃,说话也拥有代沟的人。但是家长也是唯一的,不计较得失,只想要你变得更好的人。所以和家长的对话,总是在无奈,感动,惊喜,和失望之间反复横跳。很多学生公开了自己和家长的聊天对话,都看得人哭笑不得。学生从小就和家长一起生活,脾气秉性去而不见的能磨合的很好,那种幽默且能聊的来的家长,就深受学生们喜爱,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幽默家长的代表。“我为你高考,找了最硬的关系”,母子对话曝光后,老师都愣了上了大学之后,一直备受禁锢的学生,忽然离开家里,自由的气息扑面而来。联系家长,成了例行公事的一件事,没事别说话对大家都好。家长也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如果有一天,平时不联系的学生,忽然发来问候的消息。那不用问就是没钱了,所以这位爸爸一问想不想,那就是不想,什么你还有钱?那想了。这样的家长,是机智的。可以避免难为自己,还能让学生觉得幽默风趣,是个比较时髦的爸爸。但有些看起来的乐趣,却不是因为家长的前卫,恰恰可能是因为家长和学生的代沟。一名学生过生日的时候,妈妈发来的问候,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过生日,妈妈发来问候,本来应该是蛋糕的表情,却不小心发成了“SHI”。在学生提醒之后,直接表示撤不回来了,凑合吃吧。好吧,笑容转移到我脸上。这些家长也都是正常家长,这位家长就让人很愤怒了。在马上就要高考的紧要关头,告诉学生说你好好考试,我已经给你找了最硬的关系,但是流程还得走。这话一出口,难免学生心里不咯噔一下。怎么家里有这样的关系,自己一直不知道呢,妈妈这么深藏不露吗?在妈妈没有说出来下句话之前,可能学生连未来选择清华,还是选择北大都想好了。结果看到关系是观音菩萨的时候,估计脸都绿了。菩萨说,是啊,你这件事情,我保佑了。但是保佑的人太多了,慢慢排队吧。老师也松了一口气,默默的撤回了想要举报的信息。快要高考了,家长想要给学生信心,还是换一种方式比较好。沟通也有方式方法,过去了,不利于家庭教育哦。家庭教育之:沟通的方式方法家庭教育中,最应该先明确的一点就算是,不要被知识诅咒。这句话适用于学生小时候后,家长的态度,和家长老了之后,学生的态度。在学生小时候后,家长沟通要讲详细。很多家长觉得理所当然的知识,或者必备的常识,学生是不懂的,毕竟他们的见识,和逻辑思维,还没有正确的形成。就像家长觉得1+2等于3,2+1必然也等于3。但是学生可能就绕不过来这个弯,这个时候,多解释,不要暴躁,才能保证良好,顺利的沟通,以后学生有事情,还敢和家里讲。等家长老了之后,对于很多新鲜事物并不敏感。就好像现在很多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学生回家会暴躁,怎么教了那么就都不会,这就是知识的诅咒。当自己拥有某一样知识的时候,就理所应当的觉得,其他人也一定会。其实不是这样的,在家庭教育的沟通中,能够避免这一点,就能解决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此外,家庭,更多的是情感,而不是规矩。端正三观之后,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设身处地的着想,和爱。有时候有些家长,会被攀比,未来,孝顺等方向上的事情焦虑,然后把这份焦虑传递给学生,最后大家压力都很大。不管在什么时候,尽量给对方,提供正向的情绪价值,才是一个家庭教育的核心。我们习惯性的和能让我们快乐的人相处,就算是家人,整天哀怨满身,也会逼迫人远离。家庭教育,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家庭教育没有校园教育的完善,每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模式。在如意或者不如意的模式里,学生都是被动选择的那一个。如果可以的话,家长可以多关注一些教育类的知识,避免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小麻烦,和方向上的错误。#家庭教育#今日话题: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让你哭笑不得的女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