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液晶海信电视拖影处理会有拖影?

摘要:
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的区别 聊聊被液晶干掉的老电视——等离子电视相比OLED、量子点等新兴显示技术,液晶色域窄、响应时间长等先天弊病实在是让用户以及电视生产商无...
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的区别 聊聊被液晶干掉的老电视——等离子电视
相比OLED、量子点等新兴显示技术,液晶色域窄、响应时间长等先天弊病实在是让用户以及电视生产商无法忍受。殊不知,如今墙倒众人推的液晶也曾风光一时(仅2016年、三星一家公司,液晶电视出货量就高达4790万台),而且亲手干掉的竞争对手还不在少数,从本期内容开始,笔者就为大家一一盘点,被液晶干掉的老电视。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的“头号死敌”等离子显示屏(简称PDP)是采用等离子平面屏幕技术的显示设备,它起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初的美国。1997年12月,日本先锋推出之一台家用等离子电视,使等离子电视之一次进入家庭使用 —— 这正是电视显示技术革新的关键时期,背投、等离子、液晶等新兴电视类型先后开始普及,迅速将有着70年历史之久的CRT电视机赶下神坛;而在产品理念(同样追求轻薄化和画质表现力)上高度重合的等离子和液晶,自然成矛盾最为尖锐的死敌。等离子相比液晶的优劣势:与凭借电流来改变薄膜型晶体管内晶体结构来成像的液晶不同,等离子电视是依靠高电压来激活显像单元中的特殊气体,并借助它产生的紫外线来激发磷光物质来成像;不同的显示原理,也直接早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成像效果。等离子电视相比液晶电视的优势是屏幕响应时间短、清晰度极高、颜色鲜艳、对比度高、暗部细节层次好;缺点则在于尺寸限制大(小尺寸加工困难)、功耗大、寿命较短、极易留下图像残像(烧屏)。液晶电视相比与等离子电视的优劣势则正好相反,优势表现在图像细腻、功耗小、亮度高(同功耗)、寿命长;劣势则在于屏幕反应时间长(拖影)、暗场颜色表现吃力等等。总的来说,在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竞争最激烈的那个时期,等离子电视的画质表现力强于液晶电视;从当时业内流行的“外行买液晶,内行买等离子”的说法中也不难看出,人们对于等离子电视的信心。为什么最终是等离子被“干掉”了?其实关于等离子电视败落根源,业内历来众说纷纭,笔者略作总结,发现确实为以下几点:1.技术过度集中,致命缺陷未被攻克:同样作为新兴显示技术,无论是最初的液晶还是等离子都面临各种各样的技术瓶颈(液晶的“拖影”、等离子的“烧屏”),在后来发展过程中,二者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由多家企业联合研发的液晶不断突破,而等离子却因为技术被松下等少数企业一手垄断,导致技术迭代缓慢。2.阵营太过单薄,营销战中败于液晶:由于等离子技术始终掌握在松下、先锋等少数企业手中,所以当夏普、索尼、三星、LG等液晶厂商抓住“功耗、烧屏、畸形性价比”三大死穴穷追猛打时,等离子厂商单薄的辟谣声被很快淹没 —— 2006年第三季度,在全球37英寸以上大屏幕超薄电视市场上,液晶电视的总销量首次超过了等离子电视,而到了2009年,等离子市场份额已降至一成。3.移动智能时代,压死等离子的最后一根稻草:上文提到,等离子尺寸限制大,这其实是等离子的致命伤(实在没办法做小)。事实上,经过十余年的开发,以松下为首的等离子厂商始终没能推出一款尺寸在40英寸以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再看看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手机,似乎也不难理解等离子为何会黯然退出市场了。
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之争
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对比"},{"keyword":"等离子电视为什么败给液晶电视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支付宝扫一扫打赏微信扫一扫打赏 海报 阅读
\n' +
'152023/06\n' +
'电视 液晶 等离子(等离子电视 液晶电视)\n' +
'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的区别 聊聊被液晶干掉的老电视——等离子电视相比O...\n' +
'\n' +
'\n' +
''+txt1+''+txt2+'\n' +
'\n'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信电视拖影处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